李商隐《重过圣女祠》注释及赏析
七夕李商隐的翻译和赏析
七夕李商隐的翻译和赏析七夕李商隐的翻译和赏析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夕李商隐的翻译和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辛未七夕作者:唐·李商隐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注释】①辛未:大中五年。
通篇抒写对“仙家好别离”和“无意酬乌鹊”的疑问不解。
②《荆楚岁时记》:“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
年年织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
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
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惟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③碧落:指天。
可要:岂必。
金风玉露:秋风白露。
④崔寔《四民月令》:“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如地河之波,辉辉有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
”此写银河上微云未接,织女尚未渡河。
⑤《白帖》引《淮南子》:“乌鹊填河以成桥而渡织女。
”⑥《荆楚岁时己》:七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有蟢子网于瓜上者,则以为得巧。
【赏析】碧落银河之畔,正是“牛郎”与“织女”相会的良好场所,何必一定要待金风玉露之七夕才相会呢?大约正是由于仙家之好别离吧?疑而不解,正反映出诗人苦闷难释的孤寂心态,语意感伤,心境难堪。
本诗从猜测仙家的心思入手,指出有离别之苦,才有佳期之乐。
然后转到描写佳期的喜庆气氛,以及期盼团圆的心情。
最后想到民间风俗,问:“既奉出食品,让蜘蛛代为乞巧,那又如何答谢搭鹊桥的乌鹊呢?”【作者介绍】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
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
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简介及诗歌鉴赏
李商隐简介及诗歌鉴赏李商隐简介及诗歌鉴赏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生活的年代正是李唐王朝江河日下,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的晚唐前期。
社会病态纷呈,矛盾重重。
李商隐出生于一个小官宦之家。
少年丧父,他协助母亲千里迢迢带着父亲的灵柩归里。
弱小孤男,撑持门面,佣书贩舂,备尝艰辛。
家境困厄,不费学业,16岁即以文章知名于文士之间,先得白居易赏识,再得令狐楚知遇,对其培植奖掖。
然科场不公,五考方得一第;官场污浊,十年不离青袍。
就婚王氏夫妻恩爱情笃,却给仕途带来厄运,致使终生处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说不清,道不明,受尽夹板气。
虽苦苦挣扎,也无法摆脱人际关系这张无形的罗网,致使他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李商隐就生活在这样动荡不安的社会大环境中,本人又遭逢种种不幸。
但他从未向命运低头,一直在拼命抗争。
他的精美绝伦的诗文便是抗争与控诉的记录。
他是一个至情至性,重情重义,很有骨气的正人君子,绝非是势利轻浮不讲信义的轻薄小人。
只要认真考察几件事,便可以真正理解李商隐的政治品质和生活品质,而正是这两个方面使他蒙受了不白之冤。
先说政治品质。
此方面之关节点则在于所谓的去牛就李的问题。
李商隐受知于令狐楚,令狐父子对李商隐有恩,这是毫无疑问的。
令狐楚终生都非常器重爱护这个才华横溢的青年,临死时还将写《遗表》的任务交给他,可谓知遇至深。
中学生七夕节古诗词鉴赏_关于七夕节的古诗鉴赏
中学生七夕节古诗词鉴赏_关于七夕节的古诗鉴赏七夕节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七夕节的古诗词有哪些?我们是怎么鉴赏这些诗词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几篇关于中学生七夕节古诗词鉴赏_关于七夕节的古诗鉴赏,希望帮到有需要的同学们。
七夕节古诗词鉴赏【1】鹊桥仙·七夕宋代:苏轼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译文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
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摆一摆手告别人间去成仙。
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
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注释鹊桥仙:词牌名,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
缑(gōu)山:在今河南偃师县。
缑山仙子指在缑山成仙的王子乔。
云渺(miǎo):高远貌。
痴(chī)牛騃(ái)女:指牛郎织女。
在这里不仅限于指牛郎织女,而是代指痴迷于俗世的芸芸众生。
凤箫声:王子乔吹笙时喜欢模仿凤的叫声。
时人:当时看到王子乔登仙而去的人们。
槎(chá):竹筏。
银河:天河。
尚(shàng):还。
前缘:前世的因缘。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词,题为七夕,是写与友人陈令举在七夕夜分别之事。
上片落笔先写陈令举之风度,他高情云渺,如侯家人于缑氏山头的王子晋在风箫声声的新月之夜,没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飘然而去。
与友人在七夕夜分别,词人自然想到牛郎织女,但陈令举不像他们那样痴心于儿女之情。
下片想象友人乘坐的船只来到银河之中,当他回到人间时,就挟带着天上的天风海雨。
接着他评价二人的友谊能够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缘,当天风海雨飘飘散去之后,友人也将随风飘去。
写送别,一般人都会徒增伤感,而词人却是豪气纵横,驰骋想象,遨游天界银河,如陆游所说“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一般写七夕银河,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类的柔情凄景,而词人笔下那天风海雨之势,正显露了他不凡的气魄与胸襟,这种逼人的天风海雨,便是他豪放词风形象性的说明。
《重过圣女祠》译文李商隐《重过圣女祠》鉴赏及赏析
《重过圣女祠》译文李商隐《重过圣女祠》鉴赏及赏析《重过圣女祠》是由李商隐所创作的,这首诗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沦谪不归、幽居无托的圣女形象。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重过圣女祠》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重过圣女祠》唐代:李商隐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重过圣女祠》译文圣女祠的白石门边长满碧绿的苔藓,从上清仙境谪落此地迟迟未得回还。
春天里蒙蒙细雨常洒向大殿的青瓦,整日里神风微弱吹不动祠中的旗幡。
萼绿华自由自在说来就来居无定所,杜兰香青童接驾说走就走立时归返。
玉郎与圣女相会于此并给通报仙籍,圣女想一起登天阶服紫芝位列众仙。
《重过圣女祠》注释圣女祠:《水经·漾水注》“武都秦冈山,悬崖之侧,列壁之上,有神像,若图指状妇人之容,其形上赤下白,世名之曰‘圣女神’。
”武都,在今甘肃省武都县,是唐代由陕西到西川的要道。
白石岩扉:指圣女祠的门。
岩扉即岩洞的门。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碧藓滋:碧藓即青苔。
江淹《张司空华离情》:“闺草含碧滋。
”上清:道教传说中神仙家的最高天界。
《灵宝本元经》:“四人天外曰三清境,玉清、太清、上清,亦名三天。
”沦谪得归迟:谓神仙被贬谪到人间,迟迟未归。
此喻自己多年蹉跎于下僚。
沦:一作“论”。
梦雨:迷濛细雨。
屈原《九歌》“东风飘兮神灵雨。
”王若虚《滹南诗话》引萧闲语:“盖雨之至细若有若无者谓之梦。
”尽日:犹终日,整天。
《淮南子·氾论训》:“尽日极虑而无益于治,劳形竭智而无补于主。
”灵风:神灵之风。
《云笈七签》:“灵风扬音,绿霞吐津。
”不满旗:谓灵风轻微,不能把旗全部吹展。
萼绿华:传说中女仙名。
言是九嶷山中得道女子罗郁。
晋穆帝时,夜降羊权家,赠权诗一篇,火浣手巾一方,金玉条脱各一枚。
陶弘景《真诰·运象》说她年约二十,颜色绝整,曾于东晋升平三年十一月,夜降羊权家,从此常与往来,后授羊权以仙药引其登仙。
李商隐《重过圣女祠》全诗注释翻译与赏析
李商隐《重过圣女祠》全诗注释翻译与赏析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重过圣女祠李商隐白石岩扉碧藓滋⑵,上清沦谪得归迟⑶。
一春梦雨常飘瓦⑷,尽日灵风不满旗⑸。
萼绿华来无定所⑹,杜兰香去未移时⑺。
玉郎会此通仙籍⑻,忆向天阶问紫芝⑼。
注释:⑴圣女祠:《水经·漾水注》“武都秦冈山,悬崖之侧,列壁之上,有神像,若图指状妇人之容,其形上赤下白,世名之曰‘圣女神’。
”武都,在今甘肃省武都县,是唐代由陕西到西川的要道。
李商隐公元837年(开成二年)冬自兴元回长安时途经这里,曾作《圣女祠》诗。
据张《笺》,公元856年(大中十年)商隐随柳仲郢自梓州还朝重过此地,故题“重过”。
⑵白石岩扉:指圣女祠的门。
碧藓滋:江淹《张司空华离情》:“闺草含碧滋。
”⑶上清:道教传说中神仙家的最高天界。
《灵宝本元经》:“四人天外曰三清境,玉清、太清、上清,亦名三天。
”沦谪得归迟:谓神仙被贬谪到人间,迟迟未归。
此喻自己多年蹉跎于下僚。
⑷梦雨:屈原《九歌》“东风飘兮神灵雨。
”王若虚《滹南诗话》引萧闲语:“盖雨之至细若有若无者谓之梦。
”⑸灵风:神灵之风。
《云笈七签》:“灵风扬音,绿霞吐津。
”陶弘景《真诰》:“右英王夫人歌:‘阿母延轩观,朗啸蹑灵风。
’”《汉书·郊祀志》:“画旗树太乙坛上,名灵旗。
”不满旗:谓灵风轻微,不能把旗全部吹展。
⑹萼绿华:仙女名。
陶弘景《真诰·运象》:“萼绿华者,自云是南山人,不知是何山也。
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
以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于羊权家,自此往来,一月辄六过,来与权尸解药。
”⑺杜兰香:仙女名。
《墉城仙录》:“杜兰香者,有渔父于湘江之岸见啼声,四顾无人,唯一二岁女子,渔父怜而举之。
十余岁,天姿奇伟,灵颜姝莹,天人也。
忽有青童自空下,集其家,携女去,归升天。
谓渔父曰:‘我仙女也,有过,谪人间,今去矣。
’其后降于洞庭包山张硕家。
”《搜神记》:“汉时有杜兰香者,自称南康人氏,以建业四年春数诣张硕,言本为君作妻,情无旷远,以年命未合,其小乖,太岁东方卯当还求君。
《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
《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
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
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
桕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
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
倘君而尚在,定怜余也。
我讵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
译文我带着遮阳的帽子,略显萧瑟,偶然从信陵祠堂下面经过。
眼中含着泪水,荒凉的台阶上落满枯败的叶子,留宿河南开封。
九月的大风把帽子吹得随风飘零,走廊的大部分雨水飘洒屋瓦之上。
乌桕树的叶子经秋霜而红,叶子散乱状朝着破烂的墙边伸展。
过去的事情和现在的事情交织在一起,十分诧愤,怨恨自己的身世,因此受牵连。
假如信陵君仍然在世,一定会给我留下怜爱的余地。
难道我还不如毛公、薛公那些人吗?信陵君难道甘愿比平原君、孟尝君低一等吗?感慨侯嬴,泪水尽情流淌也觉得不够悲伤。
注释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
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韵,后片十句五平韵。
信陵君祠:故址在河南开封。
信陵君,即战国时魏国公子无忌,昭王少子,封于信陵(河南宁陵),与春申君、平原君、孟尝君并以养士好客称,有“战国四君”之誉。
席帽:古代流行的一种遮阳帽,以藤席为骨,敷以面料,周有大缘,如同斗笠。
古人常以“席帽随身”指辛勤求取功名。
聊萧:冷落、萧瑟。
东京:指开封。
开封战国时为魏国首都,名大梁。
自五代至北宋,皆号东京。
惊风:大风。
落帽:晋孟嘉在九月九日随桓温游龙山,风起吹落孟嘉的帽子,而孟嘉竟不知觉,桓温命孙盟作文嘲嘉。
飘瓦:飘洒屋瓦之上。
此化用李商隐《重过圣女祠》“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诗意。
桕(jiù):即乌桕树,叶经秋霜而红。
离披:散乱状。
从:因此。
讵(jù):难道。
毛薛辈:指信陵君门客毛公、薛公。
二人皆魏处士,秦国乘信陵君留赵不归出兵伐魏。
二人冒死劝信陵君归国,解救魏国大难。
宁:难道。
原尝:指与信陵君齐名的平原君、孟尝君。
《圣女祠》唐诗原文及注释
《圣女祠》唐诗原文及注释【作品介绍】《圣女祠》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40卷第6首。
【原文】圣女祠作者:唐·李商隐松篁台殿蕙香帏,龙护瑶窗凤掩扉。
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著五铢衣。
人间定有崔罗什,天上应无刘武威。
寄问钗头双白燕,每朝珠馆几时归。
【注释】①圣女祠:《水经·漾水注》“武都秦冈山,悬崖之侧,列壁之上,有神像,若图指状妇人之容,其形上赤下白,世名之曰‘圣女神’。
”武都,在今甘肃省武都县,是唐代由陕西到西川的要道。
②篁:竹。
蕙香帏:绣着蕙草的帷帐。
③龙护瑶窗凤掩扉:指窗扉门扇上雕刻龙凤。
④《后汉书·张霸传附张楷》:“*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时关西人裴优亦能为三里雾。
”⑤五铢衣:神仙所服的极轻的衣服,见唐郑还古《博异志》。
唐制十分为一钱,一钱等于二铢四絫。
此联形容神像服饰之轻华。
⑥《酉阳杂俎》说:清河人崔罗什夜过长白山西刘氏夫人墓,见朱门粉壁,一青衣出,遇什曰:“女郎须见崔郎。
”遂引以相见。
女郎系平陵刘府君之女,侍中吴质之妻。
什与其论汉魏时事,悉与魏史符合。
女与其订十年相见之约。
后十年,崔食杏未半而卒。
诗文中常用作人神相接的典故。
⑦刘武威:刘禹锡《和乐天消失婢榜者》:“不逐张公子,即随刘武威。
”事不详。
此处与上句“崔罗什”当均泛指风流才俊之士。
⑧《洞冥记》载,元鼎元年起招灵*,有神女留玉钗与武帝,帝以赐婕妤。
元凤中,宫人欲碎此钗,明旦发匣,见白燕升天。
后宫人学作此钗,名白燕钗。
⑨珠馆:指天上仙宫。
【作者介绍】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
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
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论李商隐诗歌中的“雨”意象
试论李商隐诗歌中的“雨”意象杨长英内容提要中国古典诗词中雨是个非常经典的意象,诗人们借它来传达离别悲苦、世事伤感等等复杂而又难以言说的情感。
李商隐存诗549首,其中涉及到雨意象的有73处。
这些雨意象与一些常见的意象结合,构成了五彩缤纷的复合审美意象。
关键词李商隐雨意象翻开中国的古典诗词,“雨”是个让历代诗人涵咏不尽的经典意象。
从《诗经》到清词,读者都能从其中听到绵绵不绝的“雨”声。
雨这一自然现象何来如此大的魅力吸引诗人关注的目光?雨自身多变的特点切合人心复杂心绪的起伏,晶莹剔透的品质又充满诗情画意。
李商隐笔下的“雨”多达73处,这些姿态各异的“雨”或能展示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或能饱含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再或是承载了的中国文学传统里的特定信息。
一、客观物象中的“雨”雨这种自然现象,本身有大、小、急、缓的形貌之殊。
它的出现因自身特点和周围环境的差别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环境的明与暗、阔与狭、闹与喧都会影响到诗人的主观感受。
李商隐以雨为题的诗很多,如《雨》、《微雨》、《细雨》、《春雨》、《滞雨》、《风雨》等。
《微雨》诗日:“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微雨初起时,随着树林上的雾气的浮动悄然飘洒,浑然一体,几乎莫辨。
渐渐地,它才和夜间的凉气有了区分。
入夜以后,觉凉气侵肤,开始时只以为是夜凉,久而方觉其为微雨。
窗户虽离室内的人尚远,却隐隐感到一股寒凉之气侵入户内,使孤灯明灭闪烁,透出冷意。
庭空夜静,依稀可以听到近处水面的细微浙沥声。
这首诗写微雨避免了直接的刻画,主要从周围环境和有关事物着笔,写出静夜中变得细致锐敏的触觉感受和听觉感受,以传微雨之神。
一二句写薄暮时视觉之浑然莫辨到入夜后触觉之由不辨到辨,“初”、“稍”二字表现体物的过程。
三句写触觉的细微感受,因窗迥灯冷而得;四句写听觉的细微感受,因庭空人静而闻,都能紧扣静夜特点。
另一首《雨》诗曰:“摵摵度瓜园,依依傍竹轩。
秋池不自冷,风叶共成喧。
李商隐《圣女祠》三首解释初探——义山诗研究之三
作者: 何林天
出版物刊名: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53-59页
主题词: 圣女祠;道士;罗什;李商隐;长安;后汉书;义山;宗教;解释;道观
摘要: <正> 李商隐以《圣女祠》为题写过三首诗,有两首都叫《圣女祠》,一首叫《重过圣女祠》。
这三首诗虽然都有题目,实际上也属于《无题》诗之类。
对这三首诗的解释,同其他《无题》诗一样,向来也是聚讼纷纭的。
张采田主张“全以圣女自慨已之见摈于令狐”,冯浩主张其中两首是自伤政治上的遭遇。
时人解诗亦多因承其说。
冯、张辈的解释是否妥当,似仍有论证的必要。
《满江红》原文及赏析(15篇)
《满江红》原文及赏析(15篇)《满江红》原文及赏析1满江红·点火樱桃宋代:辛弃疾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
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
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
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
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
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译文及注释译文似火樱桃,如雪荼藦,映辉斗艳。
春色正浓,喜见春笋破土而出。
母燕引着雏燕试飞,黄莺呼叫伴侣。
春带愁来,不带愁去,令人伤怀。
登楼望家国,有层山叠水相隔,饮烟已经被山挡住了,家在哪里呢?古今家国之恨,向谁倾诉。
乡梦恐怕难以传到千里之外了,唯闻子规啼三更月。
杜鹃声声劝归,人却难以归去。
注释茶蘑:亦称酴醿,以色似酴醿酒而名。
落叶小灌木,春末夏初开白花。
一架:荼藦枝细长而攀缘,立架以扶,故称一架。
龙孙:竹笋的别名。
紫苔苍壁:长满青紫色苔藓的土阶。
乳燕引雏:母燕引着雏燕试飞。
流莺唤友:黄莺呼叫伴侣。
肠千结:以千结形容愁肠难解。
蝴蝶梦:庄子梦见自己化为蝴蝶,后人造以蝴蝶称梦。
子规:亦名杜鹃。
▲参考资料:1、叶嘉莹主编.《辛弃疾词新释辑评》(上册):中国书店,20xx-01 :第31页-第34页.2、周汝昌,宛敏灏,万云骏等.《宋词鉴赏辞典》(下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xx年08月第1版:第1300页-第1302页.赏析《满江红·点火樱桃》写作年代已无法考证,也没有其他材料可供参阅,但从此词的意境推测,可能是辛弃疾中年政治失意后的思归之作。
此词描写词人因春归而想家的悲凉情绪,它以春景为媒介,充分体现了自家身世和国家命运都很悲惨的感叹,是一首饱含政治色彩的上乘之作。
它之所以流传下来,为人所喜欢,不仅在于它饱含深情厚意,更在于作者在写词时不是枯燥地、直通通地诉说,而在生动鲜活的意境描写中创造了幽远深邃的抒情境界。
上片即景伤春。
词人的艺术触觉是十分敏锐的:词人既欣赏江南之春的美好,又痛惜江南之春的不久长。
晚唐风韵圣女何处寻
晚唐风韵圣女何处寻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古陈仓曾有座圣女祠,李商隐曾几次去游览,并写下了三首诗:《圣女祠》(杳霭逢仙迹)、《圣女祠》(松篁台殿蕙香帏)、《重过圣女祠》(白石岩扉碧藓滋),这三首诗都写得迷离恍惚,很难确指其义,但似乎都有一种哀婉悲戚的情愫,是什么原因使李商隐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故地重游,并连写三首如此凄楚的诗歌呢?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圣女祠在山上,“山高入云,悬崖之侧,列壁之上,有神像若图,指状妇人之容,其形上赤下白,世名之曰‘圣女神’。
”这个“圣女”是什么模样现在当然已说不清楚了,但晚唐人温璠《净观圣母记》说一所叫净观的道观“北墉有挂缋画为少女者,曰真人之圣母”,可以证明圣女大概也就是一个漂亮的少女模样。
现存山西太原晋祠里那些或娴静或温柔的女子塑像,宋武宗元《朝元仙杖图卷》里那衣带飘飘的仙女图像,山西永乐宫三清殿那美丽非凡的女冠容颜,大概都可以帮助想象李商隐当年在圣女祠所看见的那个圣女。
因此,可以推想当李商隐面对着这个动人少女的画像时,心里一定又想起了早年那个曾深深爱恋过的女冠,那刻骨铭心的往事一定又刺痛了他的心灵。
前两首诗里有这样一些句子,可以帮助理解诗意。
《圣女祠》里有“星娥一去后,月姊更来无。
寡鹄迷苍壑,羁凰怨翠梧。
惟应碧桃下,方朔是狂夫”。
所谓“星娥”,冯浩注“织女”,牛郎织女银河相隔,不能长聚;月姊,冯浩注“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也极为孤单寂寞。
所以,“寡鹄”在苍茫的群壑中迷茫,而“羁凰”则在翠绿的梧枝上哀怨,还不如那个偷碧桃的东方朔,虽然被称为“狂夫”,尚能与“长安中好女”欢会一年(《博物志》)。
另一首《圣女祠》里有“人间定有雀罗什,天上应无刘武威”。
“雀罗什”,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他是北魏时人,曾路遇一女子相招,女子乃“平陵刘府君之妻,侍中吴质之女”,因见他才貌出众,所以邀他来欢聚一夜;第二天临行,雀罗什留玳瑁簪相赠,女子则以指上玉环回报,等他上马离去,才发现女子是鬼魂。
李商隐诗词欣赏
李商隐诗词欣赏李商隐诗词欣赏李商隐诗词欣赏来源:当古典成为时尚网【李商隐简介】李商隐(约8_年—约858年),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唐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
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
李商隐出身孤贫,后来因婚姻问题卷入当时的牛李党争,倍受排挤,潦倒终身。
这种“匡国无门”的遭遇,使李商隐写出许多反映民生疾苦,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的黑暗政治的诗篇。
他的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无题诗也有所寄寓,至其实义;爱情诗深情动人。
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
然用典多,意旨隐晦。
李商隐的散文也文采华美,风格独特;骈文婉约雅致,蜚声于晚唐文坛。
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重过圣女祠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李商隐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赠刘司户蕡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後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悼伤後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李商隐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北齐二首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忆梅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077李商隐七律《圣女祠》读记
077李商隐七律《圣女祠》读记李商隐七律《圣女祠》读记(小河西)圣女祠松篁台殿蕙香帏,龙护瑶窗凤掩扉。
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著五铢衣。
人间定有崔罗什,天上应无刘武威。
寄问钗头双白燕,每朝珠馆几时归?据说,圣女祠在唐两当县西,今甘肃两当、徽县交界处,永宁河汇入嘉陵江的地方。
这里在秦蜀交通要道上。
李商隐在梓州幕期间,应不止一次路经此处。
关于圣女祠,李商隐先后留下三首诗。
这是其中一首。
首联:松篁台殿蕙香帏,龙护瑶窗凤掩扉。
松篁:松竹;喻坚贞的节操。
《祠紫盖山经玉泉山寺》(唐-张九龄):“稍稍松篁入,泠泠涧谷深。
”《和太常王卿立秋日即事》(唐-卢纶):“松篁终茂盛,蓬艾自衰荣。
”《论交》(唐-李咸用):“松篁贞管鲍,桃李艳张陈。
”(张陈指张耳、陈余)《春愁》(唐-韦庄):“后庭人不到,斜月上松篁。
”蕙香:蕙兰之香。
蕙为香草,有奇香,古代习俗焚蕙草以薰除灾邪,故又叫薰草。
《离骚》(先秦-屈原):“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蕙香:喻春天芬芳的气息;或喻女子幽闲聪颖的品性;形容心地善良品质高尚的女子。
)帏:指帷幔,帷帐。
(内放圣女像)。
龙护:《海阳十咏-月窟》(唐-刘禹锡):“游人不敢触,恐有蛟龙护。
”《驻锡峰》(唐-邢允中):“鹤飞青霭外,龙护赤岚边。
”瑶窗:玉制的或美丽的窗。
(瑶是一种美玉。
)《相思曲》(唐-戴叔伦):“紫箫横笛寂无声,独向瑶窗坐愁绝。
”《七夕赋》(唐-王勃):“列瑶窗而送燠(yù),辟银榜而迎秋。
”《一枝竹十五片叶呈七太守》(清-郑燮):“努力作秋声,瑶窗弄风雨。
”大意:台殿周围松竹青翠,帷幕散发着蕙兰香气。
精致的窗户门扉上遍布龙和凤的装饰。
(写圣女祠环境。
门窗上龙飞凤舞。
有点像宫中。
)颔联: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著五铢衣。
无质:没有实体。
引申为看不清真实面目。
《难范缜“神灭论”》(南朝梁-沉约):“形既无知,神本无质。
”《题郑驸马林亭》(唐-姚合):“石翠疑无质,莺歌似有词。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重过圣女祠》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1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赏析这是一首性质类似无题的有题。
意境扑朔迷离,托寓似有似无,比有些无题诗更费猜详。
题内的“圣女祠”,
或以为实指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的圣女神祠,或以为托喻女道士居住的道观。
后一种说法可能比较接近实际。
不过,诗中直接歌咏的还是一位“上清沦谪”的“圣女”以及她所居住的环境—圣女祠。
因此,读者首先仍不妨从诗人所描绘的直接形象入手来理解诗意。
古代有不少关于天上神女谪降人间的传说,因此诗人很自然地由眼前这座幽寂的圣女祠生出类似的联想。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圣女祠前用白石建造的门扉旁已经长满了碧绿的苔藓,看来这位从上清洞府谪降到下界的圣女沦落在尘世已经很久了。
首句写祠前即目所见,从“白石”、“碧藓”相映的景色中勾画出圣女所居的清幽寂寥,暗透其“上清沦谪”的身份和幽洁清丽的风神气质;门前碧藓滋生,暗示幽居独处,久无人迹,微逗“梦雨”。
李商隐《圣女祠》(松篁)试析
李商隐《圣女祠》(松篁)试析作者:王平来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年第04期摘要:对晚唐诗人李商隐的研究甚多,然考虑当时诗人所处境遇不周,从而所得结论难以令人信服。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着重从诗人的生平和全诗的抒情内蕴,对《圣女祠》(松篁)进行考证,得出该诗应是义山自喻托足之难的结论。
关键词:唐代诗人;圣女祠;李商隐;典故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4-0030-02李商隐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其诗集注本很多,较为著名的有朱鹤龄《李义山诗集注》、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刘学锴《李商隐诗歌集解》、叶葱奇《李商隐诗集疏注》等,对李商隐诗歌寄托的感情、反映的现实,以至于对其生平事迹,都有深入研究和考订,对全面了解李商隐乃至晚唐时期有重要价值。
但遗憾的是,诗词方面研究者多喜欢把诗中的某个句子或者某个典故与诗人一生中某件事联系起来,却忽视了诗人当时的具体情境,因而得出的结论难以使人信服。
笔者不揣浅陋,就义山《圣女祠》(松篁)诗进行论证,希冀抛砖引玉,愿与方家一道,力求为李商隐诗歌研究开辟新途径。
对《圣女祠》(松篁)一篇的研究,最为著名的是苏雪林、陶光两位先生。
他们的研究中把三首诗都当成爱情诗,附会为诗人与女道士恋爱的故事。
极力追索诗歌本事,却无视诗人的生平实际与整首诗的抒情内蕴。
对此,壶公先生毫不客气地指出:“苏雪林的猜测和推理几乎不加节制,从而构画出几段离奇的恋情。
”用这种方法而欲得《圣女祠》本旨,无异于缘木求鱼。
统观《圣女祠》(松篁)全诗,用典五处,即“三里雾”“五铢衣”“崔罗什”“刘武威”“双白燕”。
关于典故的出处,前辈学者多有笺证。
笔者认为,李商隐生活在道教思想非常盛行的唐代。
其青年时又学道华州,同道教中人交往密切,对道教文献有深入研究,对道教有精湛的认识。
所以诗人在诗里借用道家典故时,往往倾注了个人真情并融入了个人的身世遭遇与心灵体验。
七律800首之李商隐
七律800首之李商隐七律800首之李商隐锦瑟(唐李商隐)七言律诗押先韵引用典故:望帝春心蝴蝶五十弦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重过圣女祠(唐李商隐)七言律诗押支韵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题僧壁(唐?李商隐)七言律诗押冬韵引用典故:蚌胎舍生求道有前踪,乞脑剜身结愿重。
大去便应欺粟颗,小来兼可隐针锋。
蚌胎未满思新桂,琥珀初成忆旧松。
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
潭州(唐李商隐)七言律诗押东韵引用典故:湘泪贾傅陶公战舰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赠刘司户(蕡)(唐李商隐)七言律诗押元韵引用典故:凤巢九重门江风吹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南朝(唐李商隐)七言律诗押灰韵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
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
敌国军营漂木柹,前朝神庙锁烟煤。
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
送崔珏往西川(唐李商隐)七言律诗押尤韵引用典故:典千金裘年少因何有旅愁,欲为东下更西游。
一条雪浪吼巫峡,千里火云烧益州。
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垆从古擅风流。
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
饮席戏赠同舍(唐李商隐)七言律诗押齐韵洞中屐响省分携,不是花迷客自迷。
珠树重行怜翡翠,玉楼双舞羡鹍鸡。
兰回旧蕊缘屏绿,椒缀新香和壁泥。
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令狐八拾遗(绹)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唐李商隐)七言律诗押微韵引用典故:骊驹雪夜诗成方回临邛渴二十中郎未足希,骊驹先自有光辉。
兰亭宴罢方回去,雪夜诗成道韫归。
汉苑风烟吹客梦,云台洞穴接郊扉。
李商隐《圣女祠》(松篁)试析
李商隐《圣女祠》(松篁)试析
王平
【期刊名称】《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卷),期】2013(013)004
【摘要】对晚唐诗人李商隐的研究甚多,然考虑当时诗人所处境遇不周,从而所得结论难以令人信服.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着重从诗人的生平和全诗的抒情内蕴,对《圣女祠》(松篁)进行考证,得出该诗应是义山自喻托足之难的结论.
【总页数】3页(P30-31,39)
【作者】王平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内蒙古海拉尔021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李商隐诗《圣女祠》(松篁)系年考辨 [J], 闫春秀
2.千古香魂何处觅--李商隐《圣女祠》诗志疑 [J], 胡大浚
3.李商隐《重过圣女祠》解读 [J], 李运河
4.李商隐《圣女祠》三首解释初探——义山诗研究之三 [J], 何林天
5.松篁无俗韵,金石有遗音——评《陈义经书法集》 [J], 何金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重过圣女祠》注释及赏析
李商隐通常被视作唐代后期最杰出的诗人,其诗风受李贺影响颇深,在句法、章法和结构方面则受到杜甫和韩愈的影响。
应届毕业生文学网为您带来了一首李商隐的《重过圣女祠》,希望您喜欢! 重过圣女祠
李商隐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⑴圣女祠:《水经·漾水注》“武都秦冈山,悬崖之侧,列壁之上,有神像,若图指状妇人之容,其形上赤下白,世名之曰‘圣女神’。
”武都,在今甘肃省武都县,是唐代由陕西到西川的要道。
李商隐公元837年(开成二年)冬自兴元回长安时途经这里,曾作《圣女祠》诗。
据张《笺》,公元856年(大中十年)商隐随柳仲郢自梓州还朝重过此地,故题“重过”。
⑵白石岩扉:指圣女祠的门。
碧藓滋:江淹《张司空华离情》:“闺草含碧滋。
”
⑶上清:道教传说中神仙家的最高天界。
《灵宝本元经》:“四人天外曰三清境,玉清、太清、上清,亦名三天。
”沦谪得归迟:谓神仙被贬谪到人间,迟迟未归。
此喻自己多年蹉跎于下僚。
⑷梦雨:屈原《九歌》“东风飘兮神灵雨。
”王若虚《滹南诗话》引萧闲语:“盖雨之至细若有若无者谓之梦。
”
⑸灵风:神灵之风。
《云笈七签》:“灵风扬音,绿霞吐津。
”陶弘景《真诰》:“右英王夫人歌:‘阿母延轩观,朗啸蹑灵风。
’”《汉书·郊祀志》:“画旗树太乙坛上,名灵旗。
”不满旗:谓灵风轻微,不能把旗全部吹展。
⑹萼绿华:仙女名。
陶弘景《真诰·运象》:“萼绿华者,自云是南山人,不知是何山也。
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
以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于羊权家,自此往来,一月辄六过,来与权尸解药。
”
⑺杜兰香:仙女名。
《墉城仙录》:“杜兰香者,有渔父于湘江之岸见啼声,四顾无人,唯一二岁女子,渔父怜而举之。
十余
岁,天姿奇伟,灵颜姝莹,天人也。
忽有青童自空下,集其家,携女去,归升天。
谓渔父曰:‘我仙女也,有过,谪人间,今去矣。
’其后降于洞庭包山张硕家。
”《搜神记》:“汉时有杜兰香者,自称南康人氏,以建业四年春数诣张硕,言本为君作妻,情无旷远,以年命未合,其小乖,太岁东方卯当还求君。
”《晋书·曹毗传》:“桂阳张硕为神女杜兰香所降,毗以二诗嘲之,并续《兰香》歌诗十篇。
”曹毗《神女杜兰香传》:“杜兰香自云:‘家昔在青草湖,风溺,大小尽没。
香年三岁,西王母接而养之于昆仑之山,于今千岁矣。
’”《太平御览》引《杜兰香别传》:“香降张硕,既成婚,香便去,绝不来。
年余,硕忽见香乘车山际,硕不胜悲喜,香亦有悦色。
言语顷时,硕欲登其车,其婢举手排硕,凝然山立。
硕复于车前上车,奴攘臂排之,硕于是遂退。
”
⑻玉郎:神仙名。
《金根经》:“青宫之内北殿上有仙格,格有学仙簿录,及玄名年月深浅,金简玉札,有十万篇,领仙玉郎所掌也。
”冯注引《登真隐诀》:“三清九宫并有僚属,其高总称曰道君,次真人、真公、真卿,其中有御史、玉郎,诸小辈官位甚多。
”此引玉郎何指?或云自喻;或云喻柳仲郢,时柳奉调将为吏部侍郎,执掌官吏铨选。
⑼忆:此言想往、期望。
天阶:宫殿前的台阶。
问:求取。
紫芝:《茅君内传》:“句曲山有神芝五种,其三色紫,形如葵叶,光明洞彻,服之拜为龙虎仙君。
”此喻指朝中之官职。
【赏析】
这是一首性质类似无题的有题诗。
意境扑朔迷离,托寓似有似无,比有些无题诗更费猜详。
题内的“圣女祠”,或以为实指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的圣女神祠,或以为托喻女道士居住的道观。
后一种说法可能比较接近实际。
不过,诗中直接歌咏的还是一位“上清沦谪”的“圣女”以及她所居住的环境—圣女祠。
因此,读者首先仍不妨从诗人所描绘的直接形象入手来理解诗意。
古代有不少关于天上神女谪降人间的传说,因此诗人很自然地由眼前这座幽寂的圣女祠生出类似的联想。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圣女祠前用白石建造的门扉旁已经长满了碧绿的苔藓,看来这位从上清洞府谪降到下界的圣女沦落在尘世已经很久了。
首句写祠前即目所见,从“白石”、“碧藓”相映的景色中勾画出圣女所居的清幽寂寥,暗透其“上清沦谪”的身份
和幽洁清丽的风神气质;门前碧藓滋生,暗示幽居独处,久无人迹,微逗“梦雨”一联,同时也暗寓“归迟”之意。
次句是即目所见而引起的联想,正面揭出全篇主意。
“沦谪得归迟”,是说沦谪下界,迟迟未能回归天上。
颔联从门前进而扩展到对整个圣女祠环境气氛的描绘—“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如丝春雨,悄然飘洒在屋瓦上,迷蒙飘忽,如梦似幻;习习灵风,轻轻吹拂着檐角的神旗,始终未能使它高高扬起。
诗人所看到的,自然只是一段时间内的景象。
但由于细雨轻风连绵不断的态势所造成的印象,竟仿佛感到它们“一春”常飘、“尽日”轻扬了。
眼前的实景中融入了想象的成分,意境便显得更加悠远,诗人凝望时沉思冥想之状也就如在目前。
单就写景状物来说,这一联已经极富神韵,有画笔难到之妙。
不过,它更出色的地方恐怕还是意境的朦胧缥缈,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与暗示。
王若虚《滹南诗话》引萧闲语云:“盖雨之至细若有若无者,谓之梦。
”这梦一般的细雨,本来就已经给人一种虚无缥缈、朦胧迷幻之感,再加上高唐神女朝云暮雨的故实,又赋予“梦雨”以爱情的暗示,因此,这“一春梦雨常飘瓦”的景象便不单纯是一种气氛渲染,而是多少带上了比兴象征的意味。
它令人联想到,这位幽居独处、沦谪未归的圣女仿佛在爱情上有某种朦胧的期待和希望,而这种期待和希望又总是象梦一样的飘忽、渺茫。
同样地,当读者们联系“何处西南待好风”(《无题二首》之一)、“安得好风吹汝来”(《留赠畏之》)一类诗句来细加体味,也会隐隐约约感到“尽日灵风不满旗”的描写中暗透出一种好风不满的遗憾和无所依托的幽怨。
这种由缥缈之景、朦胧之情所融合成的幽渺迷蒙之境,极富象外之致,却又带有不确定的性质,略可意会,而难以言传。
这是一种典型的朦胧美。
尽管它不免给人以雾里看花之感,但对于诗人所要表现的特殊对象—一位本身就带有虚无缥缈气息的“圣女”来说,却又有其特具的和谐与适应。
“神女生涯原是梦”(《无题二首》之二)。
这梦一般的身姿面影、身世遭遇,梦一般的爱情期待和心灵叹息,似乎正需要这梦一样的氛围来表现。
颈联又由“沦谪”不归、幽寂无托的“圣女”,联想到处境与之不同的两位仙女。
道书上说,萼绿华年约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于晋穆帝升平三年夜降羊权家,从此经常往来,后授
权尸解药引其升仙。
杜兰香本是渔父在湘江岸边收养的弃婴,长大后有青童自天而降,携其升天而去。
临上天时兰香对渔父说:“我仙女也,有过谪人间,今去矣。
”来无定所,踪迹飘忽不定,说明并非“沦谪”尘世,困守一地;去未移时,说明终归仙界,而不同于圣女之迟迟未归。
颔、颈两联,一用烘托,一用反衬,将“圣女”沦谪不归、长守幽寂之境的身世遭遇从不同的侧面成功地表现出来了。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玉郎,是天上掌管神仙名册的仙官。
通仙籍,指登仙界的资格(古称登第入仕为通籍)。
尾联又从圣女眼前沦谪不归的处境转想她从前的情况,“忆”字贯通上下两句。
意思是说,遥想从前,职掌仙籍的玉郎仙官曾经与圣女相会,帮助她登上仙界,那时的圣女曾在天宫的台阶上采取紫芝,过着悠闲自在的仙界生活,而此时却沦谪尘世,凄寂无托,不能不慨然。
一结以“忆”字唤起今昔之感,不言而黯然神伤。
“天阶问紫芝”与“岩扉碧藓滋”正构成天上人间的鲜明对照。
这首诗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沦谪不归、幽居无托的圣女形象。
有的研究者认为诗人是托圣女以自寓,有的则认为是托圣女以写女冠。
实际上圣女、女冠、作者,不妨说是三位而一体:明赋圣女,实咏女冠,而诗人自己的“沦谪归迟”之情也就借圣女形象隐隐传出。
所谓“圣女祠”,大约就是女道观的异名,这从七律《圣女祠》中看得相当清楚。
所不同的,只是《圣女祠》借咏圣女而寄作者爱情方面的幽渺之思,而《重过圣女祠》则借咏圣女而寄其身世沉沦之慨罢了。
清人钱泳评“梦雨”一联道:“作缥缈幽冥之语,而气息自沉,故非鬼派”(《履园谭诗》)。
由于其中融合了诗人自己遇合如梦、无所依托的人生体验,诗歌的意境才能在缥缈中显出沉郁。
尾联在回顾往昔中所透露的人间天上之感,也隐然有诗人的今昔之感寄寓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