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配筋设计全过程
基础混凝土配筋设计
基础混凝土配筋设计一、前言基础混凝土配筋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配筋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流程、注意事项和实例分别进行阐述。
二、基本原理基础混凝土配筋设计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基础的受力情况和工作条件,通过计算、分析和比较,设计出适当的钢筋布置方案和钢筋数量,使基础在承受荷载时达到安全可靠的要求。
三、设计流程1、确定基础尺寸和荷载情况首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图纸和地质勘探报告,确定基础的尺寸和荷载情况。
同时,还需考虑到基础的工作条件和施工过程中的安排等因素。
2、计算基础承载力根据已确定的基础尺寸和荷载情况,计算出基础的承载力。
计算方法可以采用经验公式、理论计算和试验等方法。
3、选定钢筋型号和规格根据基础的受力情况和承载力要求,选定适当的钢筋型号和规格。
同时,还需考虑到钢筋的可供性和成本等因素。
4、确定钢筋布置方案和数量根据基础的尺寸、荷载和钢筋的型号和规格,确定钢筋的布置方案和数量。
钢筋的布置方式一般有直筋和弯钩筋两种方式,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5、绘制配筋图和计算书根据确定的钢筋布置方案和数量,绘制出配筋图和计算书。
配筋图需要包括钢筋的位置、长度、间距和弯曲部位等信息,计算书需要列出计算过程和结果等信息。
四、注意事项1、钢筋的选用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同时还需考虑到钢筋的可供性和成本等因素。
2、钢筋的布置方案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同时还需考虑到基础的受力情况和工作条件等因素。
3、钢筋的数量应根据基础的承载力要求和钢筋的型号和规格进行计算,不能过多或过少。
4、配筋图和计算书需要认真绘制和编制,确保准确无误。
五、实例以某一工业厂房的基础为例进行说明。
基础尺寸为6m×8m,荷载为500kN,基础采用C25混凝土,选用HRB400钢筋。
根据计算,基础的承载力为1200kN。
选用钢筋的规格为Ф16,采用直筋布置方式。
根据钢筋的受力情况和间距要求,确定钢筋的布置方案如下:沿长边方向:中间3根钢筋间距为400mm,两侧各2根钢筋间距为800mm;沿短边方向:中间2根钢筋间距为400mm,两侧各1根钢筋间距为800mm。
第6章配筋砌体结构设计
e
竖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
6-3中规定。竖向受力钢筋距砖砌体表面的距离 不应小于5mm; 砂浆面层的厚度,可采用30~45mm。当面层厚度 大于45mm时,其面层宜采用混凝土; 竖向受力钢筋宜采用HPB235级钢筋,对于混凝土 面层,宜可采用 HRB335级钢筋。受压钢筋一侧 的配筋率,对砂浆面层,不宜小于0.1%,对混凝 土面层,不宜小于0.2%。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 应小于0.1%。竖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 8mm,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 ; 箍筋的直径,不宜小于4mm及0.2倍的受压钢筋
3.组合砖砌体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
(1)附加偏心距
ea (1 0.022 ) 2200
2h
2.截面钢筋应力及受压区相对高度的界限值 钢筋 As (近荷载端钢筋屈服)应力为 f y ; 钢筋 As (远荷载端钢筋)的应力(单位为Mpa ,正值为拉应力,负值为压应力),应按下列规 定计算: 小偏心受压时,即 b x / h0
1.受压性能
在砖砌体与钢筋 混凝土的组合砌 体中,由于砖能 吸收混凝土中多 余的水分,因此 在砖砌体中结硬 的混凝土比在木模或金属模板中结硬的混凝土强 度高。 砌体与面层的连接处首先出现裂缝,随荷载增加 ,砌体内随后产生裂缝,由于面层的约束,发展 缓慢,最后,面层严重脱落甚至压碎,或纵筋在 箍筋范围内压屈,构件破坏。
s 650 800 f 'y s f y 大偏心受压时,即 b
s fy
受压区相对高度的界限值 b 对HPB235级钢筋,应取0.55; 对HRB335级钢筋,应取0.425。 3.承载力计算 N fA' f c A'c s f ' y A' s s As 受压区高度 x 可由下式计算: fS N f c Sc, N s f ' y A' s e' N s As eN 0
混凝土结构板配筋设计
混凝土结构板配筋设计一、设计任务本设计的任务是针对一栋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的楼板进行配筋设计,其中包含一楼地下室,地下室层高3.5m,其余楼层高度为3.2m,每层建筑面积为500m²,楼板跨度为7m,采用矩形截面,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RB400级,设计荷载按国家现行规范GB50009-2012执行。
二、荷载计算1.自重荷载根据设计图纸,该建筑的楼板厚度为200mm,混凝土密度为24kN/m³,因此楼板自重荷载为:G1 = 500m² × 0.2m × 24kN/m³ = 2400kN2.活载荷载根据设计规范和实际情况,该建筑的活载荷载为1.5kN/m²,因此每层楼板的活载荷载为:Q = 500m² × 1.5kN/m² = 750kN3.雪荷载该建筑位于南方地区,不考虑雪荷载。
4.风荷载根据设计规范和实际情况,该建筑的风荷载为0.5kN/m²,因此每层楼板的风荷载为:W = 500m² × 0.5kN/m² = 250kN5.地震作用根据设计规范和实际情况,该建筑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风压为0.4kN/m²,因此每层楼板的地震作用为:E = 500m² × 0.4kN/m² = 200kN三、受力分析1.楼板截面形式该楼板采用矩形截面,截面高度h=200mm,截面宽度b=7000mm。
2.自重荷载楼板自重荷载按均布载荷处理,因此楼板所受自重荷载的分布线形状为直线。
3.活载荷载楼板受到的活载荷载按均布载荷处理,因此楼板所受活载荷载的分布线形状为直线。
4.风荷载楼板受到的风荷载按均布载荷处理,因此楼板所受风荷载的分布线形状为直线。
5.地震作用楼板受到的地震作用按均布载荷处理,因此楼板所受地震作用的分布线形状为直线。
梁配筋图解-(很全)
图2-2-5画的是一端具有悬挑梁 的框架立体图。为了想把框架 示意清楚,没有将柱子把梁包 起并升向上层
图 2-2-5单端悬挑梁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 2-2-6两端悬挑双跨梁集中标注第一行
图 2-2-7两端悬挑双跨梁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2-2-8中被标注的梁,并不是框架梁。该梁的支承点是框架梁。因此它的构 件代号是“L”。
图 2-2-8非框架梁的标注第一行
图 2-2-9以框架梁为支承的梁的标注第一行
小提示:非抗震梁的构件代号,规则中规定的是“L”,习惯上也有用“LL”
的,但剪力墙中的连梁代号,也是“LL”。这点请注意》
二、梁的集中标注中第二行的习惯注法
小提示:梁的集中标注中的第二 行,按规则是写箍筋。但是,也 有的设计图,把通长筋(也叫贯 通筋)写在了第二行。
平法结构钢筋图解讲义
(梁部分)
框架的构件要素
构件分类: 框架梁:屋面框架梁 楼层框架梁 框架柱: 顶层角柱 顶层边柱 顶层中柱 中层角柱 中层边柱 中层中柱 底层角柱 底层边柱 底层中柱 基础梁和筏形基础 或承台、承台梁和桩基础
次梁的概念
构成框架的元素: 框架柱和框架梁。 次梁不同于框架 梁,因框架梁的 支点是框架柱, 而次梁的支点是 框架梁。从而, 它们的钢筋配置 也不一样。如图12中的次梁是支撑 在框架梁上的。
第二节 原位标注梁的箍筋
图 3-2-1框架梁的原位标注 小跨梁的箍筋直径小, 需要原位补充。
图3-1-2的框架梁是四跨。其中三跨比较大,而右边 跨的跨度比较小。因此,箍筋的集中标注规格数据 代表不了右边小跨梁的箍筋。
第三节 原位标注梁的箍筋
“4Φ16”它包含了集中标注 里的“2Φ16”。除去集中标 注的二根“2Φ16”,还剩下 一个“2Φ16”,注意剩下的 不再是长的纵向筋了,这是 两根直角形钢筋 。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设计在整个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钢筋是混凝土结构中用来承受拉力的主要材料,其正确的配筋设计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重点讨论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1. 钢筋配筋设计原则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钢筋的配筋设计应符合以下原则:(1)受力合理分配:钢筋的布置应能够合理分担混凝土和拉力的受力,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2)满足受力要求:钢筋的截面积应满足混凝土受力要求,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3)符合相关规范:钢筋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
2. 钢筋配筋设计计算方法钢筋配筋设计的计算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设计荷载:根据混凝土结构的使用要求和建筑规范,确定设计荷载的大小和工作状态;(2)计算受力情况:根据设计荷载和混凝土结构的几何尺寸,计算混凝土和钢筋受力情况;(3)确定钢筋配筋:根据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情况和相关规范,确定钢筋的布置和配筋;(4)验算和优化:对设计好的钢筋配筋进行验算,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优化。
3. 钢筋配筋设计实际应用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实际应用中,钢筋配筋设计需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在建筑设计中,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形式和荷载大小确定钢筋的种类、布置和配筋率;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混凝土和钢筋的实际情况进行验算和调整,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设计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设计和正确应用对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只有在设计和施工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钢筋配筋设计,才能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为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提供保障。
结构设计流程(非常全-非常详细)
结构设计流程(⾮常全-⾮常详细)结构设计各阶段内容及深度规定总则规定:1.民⽤建筑⼯程⼀般应分为⽅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图设计三个阶段;对于技术要求简单的民⽤建筑⼯程,经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并且合同中有不作初步设计的约定,可在⽅案设计审批后直接进⼊施⼯图设计。
2.各阶段设计⽂件编制深度应按以下原则进⾏:(1)⽅案设计⽂件,应满⾜编制初步设计⽂件的需要。
(注:对于投标⽅案,设计⽂件深度应满⾜标书要求。
)(2)初步设计⽂件,应满⾜编制施⼯图设计⽂件的需要。
(3)施⼯图设计⽂件,应满⾜设备材料采购、⾮标准设备制作和施⼯的需要。
对于将项⽬分别发包给⼏个设计单位或实施设计分包的情况,设计⽂件相互关联处的深度应当满⾜各承包或分包单位设计的需要。
3.在设计中应因地制宜正确选⽤国家、⾏业和地⽅建筑标准设计,并在设计⽂件的图纸⽬录或施⼯图设计说明中注明被应⽤图集的名称。
重复利⽤其他⼯程的图纸时,应详细了解原图利⽤的条件和内容,并作必要的核算和修改,以满⾜新设计项⽬的需要。
4.当设计合同对设计⽂件编制深度另有要求时,设计⽂件编制深度应同时满⾜本规定和设计合同的要求。
5.本规定对设计⽂件编制深度的要求具有通⽤性。
对于具体的⼯程项⽬设计,执⾏本规定时应根据项⽬的内容和设计范围对本规定的条⽂进⾏合理的取舍。
结构设计应根据⼯程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分时段、分批次进⾏。
各阶段都有相同内容,但设计深度不同,应该逐步加深。
通过各个阶段各专业互提资料,有序实现各阶段各专业的设计内容。
通过加强结构设计过程的执⾏,减少错、漏、碰、缺,保证设计质量,提⾼⼯作效率。
⼀、⽅案设计⽅案设计阶段结构专业设计⼈员要做到:确定建筑结构安全等级,设计使⽤年限和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等;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多⽅案⽐较确定结构选型。
结构设计⼈员应深⼊了解⼯程项⽬的规模、使⽤性质、设计标准和投资造价等情况,在建筑专业初步⽅案的基础上,根据是否抗震设防和结构设计⼈员⾃⾝拥有的结构设计概念、经验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结构⽅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原理与计算方法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原理与计算方法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是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是一个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混凝土结构的力学原理入手,详细介绍钢筋配筋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原理混凝土结构是由混凝土和钢筋组成的复合材料结构,其力学性质与各个组成部分的力学性质密切相关。
混凝土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其中抗压强度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其配合的水泥、砂子、石子的品种、配合比、养护条件等因素有关。
钢筋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弹性模量等,其中抗拉强度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
钢筋的抗拉强度与其材质、直径、表面处理、拉力等因素有关。
混凝土结构的力学分析主要涉及到静力学和力学平衡原理。
在静力学分析中,通常采用弹性理论或塑性理论,以确定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状态。
在力学平衡原理的应用中,通常采用受力平衡和变形平衡两个原理,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钢筋配筋的基本原理钢筋配筋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合理地设置钢筋,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
其基本原理是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钢筋,以利用钢筋的高强度、高韧性来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承载能力等。
根据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求和受力状态,钢筋配筋可以分为受拉区钢筋、受压区钢筋、抗弯钢筋、抗剪钢筋等不同类型。
其中,受拉区钢筋主要用于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受压区钢筋主要用于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压强度,抗弯钢筋主要用于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弯强度,抗剪钢筋主要用于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剪强度。
钢筋配筋的设计应满足以下基本原则:1. 钢筋应设置在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区域内,以发挥钢筋的最大强度和韧性;2. 钢筋应按照一定的间距和排布方式设置,以保证钢筋的均匀分布和最佳利用;3. 钢筋应设置在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方向上,以发挥其最大的强度和韧性;4. 钢筋应与混凝土结构紧密结合,以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结构之间的充分粘结。
结构设计PKPM柱配筋详解
13、需要BKL、AL时,要在剪力墙平法施工图中绘制暗梁或边框梁的框支剪力墙为框支梁顶面标高。
在平面不知图中注写非阴影区内布置的拉筋。
14、梁最优配筋率为1.5左右。
15、LL、AL、BKL梁宽大于350为φ8拉筋
小于等于350为φ6拉筋
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
竖向沿侧面水平拉一隔一
16、洞口连梁截面宽度不小于150,可用交叉斜筋或对角暗撑。
2014年7月14日
1、柱大样配筋
一根角筋面积
轴压比
柱节点域 H边配筋面积(包括角筋)
抗剪箍筋
面积
B边配筋面积 加密抗剪箍筋面积-非加密抗剪箍筋配筋面积
(包括角筋)
2、后浇带
1.后浇带混凝土宜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2.贯通钢筋的后浇带宽度大于等于800,L1为搭接长度。
3、局部神将版升高或降低的高度>300时,设计应补充绘制截面配筋图,局部升降板配置双向贯通纵筋。
仅截面与轴线不同时可编为同一编号,要注明与轴线关系。
排数规定:抗震:墙厚不大于400应双排,400~700三排,大于700四排。
非抗震:墙厚大于160双排,小于160最好双排。
12、墙梁:①连梁 LL
连梁(对角暗撑) LL(JC)
连梁(交叉斜筋) LL(JX)
连梁(集中对角斜筋) LL(DX)
暗梁 AL
②构造边缘构件GBZ------>构造边缘暗柱,构造边缘端柱,构造边缘翼墙,构造边缘转角墙。
③非边缘暗柱
④扶壁柱
约束边缘构件一般用于下部抗震结构,其抗震受力作用大于构造边缘构件 (抗规P63~P66)
11、墙身编号:墙身--Q、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组成,排数写在括号内:Qxx(x排) 双排可不注
钢筋施工中的配筋规范与施工工艺
钢筋施工中的配筋规范与施工工艺钢筋施工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配筋规范与施工工艺对于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配筋规范和施工工艺两个方面来探讨钢筋施工的相关内容。
一、配筋规范配筋规范是指在进行钢筋施工时需要遵循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根据建筑的具体用途和结构设计,不同的建筑项目会有不同的配筋规范。
常见的配筋规范如下:1. 钢筋的种类和规格:根据建筑的荷载和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钢筋种类和规格。
一般常用的钢筋有HRB335、HRB400和HRB500等级,其直径一般为6mm 到40mm不等。
2. 钢筋的布置和间距: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合理布置钢筋。
一般来说,在梁、柱和板等构件中,钢筋之间的间距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以确保钢筋在受力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3. 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是指钢筋与构件表面的距离,也是保证钢筋与外界环境隔离的重要参数。
保护层的厚度一般在20mm到50mm之间,具体数值会根据结构设计要求而定。
4. 钢筋的连接方式:钢筋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机械连接和搭接等。
根据不同的施工情况和结构要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
在不同的连接方式中,焊接被广泛应用,但是焊接接头的质量要符合相应的标准。
二、施工工艺除了配筋规范外,施工工艺也是影响钢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施工工艺。
1. 钢筋的剪切和弯曲:钢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剪切和弯曲处理,以满足不同构件的形状和尺寸要求。
在剪切和弯曲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剪切和弯曲机械设备,确保钢筋的质量和精度。
2. 钢筋的固定和支撑:在配筋施工过程中,需要将钢筋固定在构件的位移点和变形点上,以确保钢筋在受力时不发生移位。
常用的固定方法有焊接、绑扎、夹紧等,具体选择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 钢筋的浇筑和养护:钢筋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浇筑混凝土、以及进行养护工作。
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施工温度,避免产生裂缝和空洞。
YJK剪力墙的自动组合截面配筋方法
YJK剪力墙的自动组合截面配筋方法YJK剪力墙的自动组合截面配筋方法一、引言剪力墙在结构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有效地分担结构的地震荷载,并提供抗震稳定性。
YJK剪力墙是一种常用的剪力墙结构体系,本文将详细介绍YJK剪力墙的自动组合截面配筋方法,以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方法。
二、YJK剪力墙的基本原理YJK剪力墙是一种采用约束剪力墙结构体系和框架结构体系结合的抗震结构体系。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剪力墙和框架结构相互配合,使结构整体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
YJK剪力墙的自动组合截面配筋方法是指根据剪力墙的位置和尺寸,自动适应不同荷载情况下的截面配筋。
三、YJK剪力墙的自动组合截面配筋方法的步骤1. 确定结构的地震荷载参数在进行自动组合截面配筋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结构的地震荷载参数,包括设计地震加速度和地震烈度等。
2. 设计剪力墙的位置和尺寸根据结构的地震荷载参数,确定剪力墙的位置和尺寸。
剪力墙普通采用矩形或者T形截面,而且剪力墙的位置应合理布置,以达到最佳的抗震效果。
3. 自动截面配筋根据剪力墙的位置和尺寸,利用适应性设计软件,自动合适的截面配筋。
截面配筋应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并考虑到构造的施工性。
4. 验证截面配筋的合理性截面配筋后,需要对其进行验证,确保其满足结构的抗震要求和规范的要求。
验证包括验证剪力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
四、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 YJK剪力墙的设计图纸2. 自动组合截面配筋软件使用手册五、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剪力墙:指在建造物的竖向结构中,用于承担地震荷载的墙体结构。
2. 抗震稳定性:指建造物在地震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和完整程度的能力。
3. 地震荷载参数:指用于描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情况的一些基本参数,如设计地震加速度和地震烈度等。
钢筋混凝土梁配筋设计方法
钢筋混凝土梁配筋设计方法一、概述钢筋混凝土梁是结构工程中常用的梁型结构,其承载能力强、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使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和桥梁工程中。
配筋是钢筋混凝土梁设计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合理的配筋可以有效地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本文主要介绍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设计方法。
二、基本原理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设计原理是根据结构力学原理,通过对受力分析和受力计算,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和受力状态,再根据钢筋的强度和混凝土的强度,确定梁的钢筋配筋量和布置方式。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受力分析:根据受力分析原理,确定梁的受力状态和荷载情况。
2.截面尺寸计算:根据受力分析结果,按照强度设计原则,计算出梁的截面尺寸。
3.钢筋配筋量计算:根据梁的截面尺寸和受力状态,按照钢筋强度设计原则,计算出钢筋配筋量。
4.钢筋布置方式:根据梁的受力状态和钢筋配筋量,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
三、配筋设计流程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受力状态:根据梁的荷载情况和支座情况,确定梁的受力状态。
2.截面尺寸计算:按照强度设计原则,根据受力状态计算出梁的截面尺寸。
3.钢筋配筋量计算:按照钢筋强度设计原则,根据梁的截面尺寸和受力状态计算出钢筋的配筋量。
4.钢筋布置方式:根据梁的受力状态和钢筋配筋量,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
5.验算:对所得到的配筋方案进行验算,检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四、配筋设计方法1.截面尺寸计算梁的截面尺寸计算主要是根据强度设计原则,按照受力平衡和变形限制原则进行计算。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根据受力平衡原理,计算出梁截面的受力状态,包括弯矩、剪力和轴力等。
2)根据变形限制原则,计算出梁截面的变形状态。
3)根据受力状态和变形状态,计算出梁截面的尺寸,包括宽度、高度和有效高度等。
2.钢筋配筋量计算钢筋配筋量计算主要是根据钢筋强度设计原则,按照强度平衡和变形限制原则进行计算。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根据强度平衡原理,计算出钢筋的配筋量,包括主筋配筋量和箍筋配筋量等。
钢筋混凝土外伸梁配筋设计
钢筋混凝土外伸梁配筋设计钢筋混凝土外伸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在设计钢筋混凝土外伸梁的过程中,配筋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配筋设计可以保证梁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钢筋混凝土外伸梁配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钢筋混凝土外伸梁的配筋设计需要根据梁的受力特点和工程要求确定。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梁的跨度、荷载、受力形式等因素。
在进行配筋设计时,需要确定梁的尺寸和布置钢筋的数量。
梁的尺寸应根据荷载和跨度确定,通常采用矩形截面。
在确定梁的尺寸后,可以根据梁的受力要求计算所需的钢筋数量。
钢筋的布置应满足以下几个原则:首先,要保证钢筋的受力性能。
钢筋应布置在梁的受力区域,以提高梁的强度和稳定性。
其次,要保证钢筋的间距和直径符合规范要求。
钢筋的间距应满足受力要求和施工要求,钢筋的直径应满足受力要求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要求。
最后,要保证钢筋的连接。
钢筋的连接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以确保梁的整体性能。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外伸梁配筋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
混凝土保护层可以有效保护钢筋免受腐蚀和损坏,提高梁的使用寿命。
根据规范要求,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通常为20mm以上。
钢筋混凝土外伸梁的配筋设计还需要考虑梁的施工工艺。
在进行配筋设计时,应考虑钢筋的施工和安装要求,以便实现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的统一。
钢筋混凝土外伸梁配筋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梁的受力特点和工程要求,确定梁的尺寸和布置钢筋的数量,保证钢筋的受力性能和连接,以及满足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
通过合理的配筋设计,可以保证钢筋混凝土外伸梁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钢筋混凝土外伸梁配筋设计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不断优化设计方法和工艺,可以提高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实现结构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的配筋设计,我们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建筑工程。
衬砌结构配筋程序
衬砌结构配筋程序程序解释本程序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设计原理来编制,首先读入材料各特征系数,然后建立循环,读入各截面的厚度、轴力和弯矩,如果弯矩为负值,则要转为正值,但算出受拉区和受压区钢筋量后,要将它们互换,最终才得到衬砌内侧和外侧的钢筋量Ass(j)和Ass1(j)。
算出各截面所需的配筋量,取衬砌内侧的钢筋最大值作为整体衬砌结构内侧每截面的配筋量即maxAs,取衬砌外侧的钢筋最大值作为整体衬砌结构外侧每截面的配筋量maxAs1,式中各主要符号的含义如下:Ak——安全系数;Rw——混凝土弯曲抗压极限强度标准值;Ra——混凝土弯曲抗压极限强度;N、NN(j)——轴力、轴力数组;M、MM(j)——弯矩、弯矩数组;b——截面宽度(沿隧道走向取单位长度1m);x——混凝土受压区高度;Rg——钢筋的抗压计算强度标准值;As——受拉区钢筋的截面面积;As1——受压区钢筋的截面面积;y1——形心轴到受拉区边缘的距离;e——轴力作用点到到受拉钢筋重心的距离;e1——轴力作用点到受压钢筋重心的距离;h0——受压区边缘到受拉钢筋重心的距离;a——受拉钢筋重心到受拉区混凝土边缘的距离;a1——受压钢筋重心到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的距离;e0——偏心距;h——截面高度(即衬砌厚度);Ec——混凝土的受压弹性模量;Es——钢筋的弹性模量;Wmax——最大裂缝宽度;W——裂缝宽度允许值;afai——构件受力特征系数;csa——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fctk——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rte——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Ace——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R——纵向受拉钢筋表面特征系数;c——钢筋保护层厚度;sigma——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d——受拉区钢筋直径;d1——受压区钢筋直径;fai——纵向弯曲系数;px——偏心情况:1,为大偏心;px=2,为小偏心。
建立输入文件(1.dat)格式如下:xinghao,biaohaoAk,Ra,Rw,Rg,Ec,Es,fai,fc,fy1,fctk,W,r,afaic,b,d,d1hh(0),NN(0),MM(0)hh(1),NN(1),MM(1)…………………hh(i),NN(i),MM(i)注:i为隧道衬砌截面个数。
YJK剪力墙的自动组合截面配筋方法
剪力墙的自动组合截面配筋方法1 剪力墙配筋设计存在的问题剪力墙在高层建筑中广泛应用,其截面一般有矩形、T形、L形以及两端带翼缘的复杂截面等。
结构计算软件一般对剪力墙采用细分的壳单元模拟计算,墙肢与墙肢之间、墙与其它杆件之间变形协调,其内力、位移、地震计算等都可得到理想的结果。
但是,在剪力墙的截面配筋设计环节,以前流行软件不能按照T形、L形以及两端带翼缘的复杂截面配筋,因为软件可方便地得到各单个墙肢的内力,而要得到T形、L形以及两端带翼缘的组合截面的组合内力很困难。
于是,以前流行软件只能把组合截面分解为单个墙肢,对每个单墙肢按照矩形截面分别配筋,对墙肢相交处的边缘构件配筋,采用叠加各墙肢分别配筋的结果。
我们称这种配筋方式为“分段式配筋方式”。
具体来说,以往的设计,对于带翼缘剪力墙,软件在剪力墙墙柱配筋计算时对每一个墙肢单独按照矩形截面计算,不考虑翼缘作用。
对于由墙肢相交的边缘构件配筋是把各个墙肢的配筋相加得出的,结果有时偏大,有时偏小。
对于带边框柱剪力墙,最终边缘构件配筋是先几部分构件单独计算,一部分为与边框柱相连的剪力墙暗柱的计算配筋量,另一部分为边框柱的计算配筋量,然后叠加配筋结果,并与规范构造要求比较取大值,这样的配筋方式常使配筋量偏大。
很多业内专家多年来一直强调,对剪力墙采用分段式配筋方式不合理。
因为一方面在某些情况下配筋不够,造成不安全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很多情况下又造成配筋过大的不经济的计算结果。
即这种配筋方式既不安全、又不经济。
可参见傅学怡《实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13章。
有的软件给出了手动方式的剪力墙组合截面配筋功能,它是人工指定相连的墙肢组成组合截面,再由软件对各墙肢的内力进行组合并进行配筋。
这种方式的主要问题是:第一,软件对所选的墙肢都按全截面考虑,由多个墙肢组成的组合截面可能过长过大,它已经很难符合平截面假定的配筋原理,计算结果不可信。
第二,剪力墙组合截面多为不对称截面,但是目前大多数软件不具备不对称配筋功能,而是按照对称配筋方式计算,配筋结果常常偏大很多。
混凝土柱的配筋设计方法
混凝土柱的配筋设计方法一、引言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强度和稳定性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混凝土柱作为结构体系中的纵向支撑元件,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主要介绍混凝土柱的配筋设计方法,包括基本原理、计算公式、实际设计步骤等。
二、基本原理混凝土柱的配筋设计是基于以下原理:1、柱受力状态分析混凝土柱受到的主要力有纵向压力、弯矩和剪力。
在设计混凝土柱的配筋时,需要对柱受力状态进行分析,确定柱受力的主要方式和作用位置。
2、柱截面强度计算混凝土柱截面强度计算是确定混凝土柱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的基础。
柱截面强度的计算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配筋的作用和混凝土的受压区高度等因素。
3、配筋计算配筋计算是确定混凝土柱各部位的钢筋数量和位置,保证柱的强度和稳定性。
配筋计算需要考虑柱受力状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配筋的作用等因素。
三、计算公式1、柱受力状态分析混凝土柱在受到纵向压力时,会发生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
在配筋设计时,需要对柱受力状态进行分析,确定柱受力的主要方式和作用位置。
2、柱截面强度计算(1)混凝土受压区面积As混凝土柱的受压区面积As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As = N / fcd其中,N为柱所受纵向荷载,fcd为混凝土的设计抗压强度。
(2)混凝土柱截面弯矩容许值MEd混凝土柱截面弯矩容许值MEd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MEd = αccfcdAsd2其中,αcc为混凝土的偏心系数,fcd为混凝土的设计抗压强度,As 为混凝土柱的受压区面积,d为混凝土柱的等效受压高度。
(3)混凝土柱截面剪力容许值VEd混凝土柱截面剪力容许值VEd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V Ed = αcvfcdAs其中,αcv为混凝土的剪力系数,fcd为混凝土的设计抗压强度,As 为混凝土柱的受压区面积。
3、配筋计算(1)最小配筋率混凝土柱的最小配筋率按以下公式计算:ρmin = 0.0025 + (0.75fyk / fcd) × (h0 / 1000)其中,fyk为钢筋的屈服强度,fcd为混凝土的设计抗压强度,h0为混凝土柱的等效受压高度。
柱配筋步骤
柱配筋是指在混凝土柱中布置钢筋,以提高柱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柱配筋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1. 设计图纸审查:
在开始配筋之前,首先要仔细审查结构设计图纸,了解柱的设计要求、配筋规则、混凝土等级、钢筋类型和规格等。
2. 确定钢筋类型和规格:
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环境,选择合适的钢筋类型(如HRB335、HRB400等)和规格(直径、长度等)。
3. 计算配筋量:
根据设计规范和图纸要求,计算出柱所需钢筋的数量,包括纵向受力钢筋、箍筋、构造钢筋等。
4. 绘制配筋图:
依据计算结果,绘制出柱的配筋图,明确钢筋的布置位置、数量、直径和连接方式。
5. 钢筋加工:
根据配筋图,对钢筋进行切割、弯曲等加工,以满足设计要求。
6. 钢筋连接:
按照设计规范,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如焊接、绑扎等)将加工好的钢筋连接起来。
7. 安装钢筋:
将加工好的钢筋按照配筋图的要求安装到混凝土柱模板中,确保钢筋的位置、数量和连接方式符合设计要求。
8. 质量检查:
在钢筋安装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查,确保配筋符合设计规范和施工质量要求。
9. 模板拆除:
混凝土浇筑后,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可以拆除模板,进行后续的混凝土养护工作。
10. 养护和验收:
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充分的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养护结束后,进行配筋的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柱配筋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配筋设计和施工对于结构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抗震性能至关重要。
因此,在整个配筋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设计规范和施工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技术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技术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而钢筋配筋技术则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钢筋配筋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因此,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钢筋配筋技术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钢筋配筋技术的基本原理、设计流程、钢筋配筋的种类和对混凝土结构安全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基本原理钢筋配筋技术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通过钢筋的数量、位置和布置方式等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钢筋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混凝土的拉力强度和抗弯强度,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
2. 控制混凝土的裂缝和变形,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3. 均匀分布荷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
4. 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钢筋的配筋方式主要有两种:正筋和箍筋。
正筋主要用于增强混凝土的拉力强度和抗弯强度,箍筋主要用于控制混凝土的裂缝和变形。
在具体的钢筋配筋设计中,需要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钢筋配筋方式。
三、设计流程钢筋配筋技术的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混凝土结构的荷载和受力情况。
2. 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和荷载情况,计算出混凝土结构的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和承载力等参数。
3. 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情况和计算结果,确定钢筋配筋的方案和具体要求。
4. 进行钢筋配筋的细节设计,包括钢筋的数量、直径、间距、位置和布置方式等。
5. 完成钢筋配筋的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方案的编制。
6. 检查和验收钢筋配筋的施工质量。
四、钢筋配筋的种类根据钢筋的直径、间距和位置等不同,钢筋配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等间距配筋:即钢筋的间距相等。
这种配筋方式适用于受力较小的混凝土结构,如墙体和地板等。
2. 不等间距配筋:即钢筋的间距不相等。
这种配筋方式适用于受力较大的混凝土结构,如梁和柱等。
3. 对称配筋:即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呈对称分布。
梁配筋图解-(很全)课件
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
结构平法
小提示:只有图1-3-1这样的平 面图,还是不能施工。还要根据 设计说明,知道该梁是不是抗震 设防?如是抗震,是几级抗震? 根据这些信息去查《03G101-1》
构造详图
图 1-3-3 三、四级抗震等级楼层框架梁 KL
图 1-3-4 三级抗震等级框架梁KL箍筋配 置
第二讲 梁的集中标注
。
图 3-3-1单跨框架梁的原位标注
下部“2Φ16”是梁下部布在角 部的通长筋,形状如下:
图 3-3-2单跨框架梁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 3-3-3不等跨梁的原位示意
第四节 梁的箍筋原位标注与负筋省略标注 图 3-4-1梁的箍筋原位标注
第五节 梁的箍筋全部为原位标注 图 3-5-1梁的箍筋原位标注
梁宽 为 350, 故箍 筋为 四肢
第一节 梁的构件代号与梁的集中标注形式
一、 梁的构件代号
小提二示:、如梁果的贴集近中梁标的注地 方,没有不同于梁的集中 标注的内容时,全梁都要 执行集中标注的内容。
注释
图 2-1-1 梁的集中标注
小提示:也有的设计图,把对梁 的集中标注,用习惯方法标注。 把第二行中的通长筋,写在了第 三行。规则中的三、四行,依次
力筋”位于一排中部
位于角部
图 2-3-2框 架梁中通长筋的标注 位于梁底部
图 2-3-3梁集中标注的通长筋和架力筋
图 2-3-4梁通长筋和架力筋轴测图
图 2-3-5梁的上下部通长筋的注法
图 2-3-6梁的上下部通长筋及架力筋的注法
图 2-3-7框架梁的上下部通长筋及中部架力筋的注法
四、梁的集中标注中第四行的习惯注法
比较少见。
(四)抗震梁中在箍筋加密区标注箍筋数量的方 法
结构设计之板配筋
关于板设计的建议一.几个概念●单向板:长短边之比>=3;其他为双向板(均为四边支承)●板受力钢筋:按照受力计算配置的纵向受力钢筋;●板构造钢筋:a.板简支边上部的构造负筋;b.单向板的板底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沿梁方向布置的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负筋;c.控制板温度、收缩裂缝的构造钢筋;●板分布钢筋:a.单向板的板底与受力钢筋垂直的分布钢筋;b.垂直于板支座上部受力负筋的分布钢筋;二.规范的配筋要求1)构造钢筋●构造负筋应满足砼规范的要求P126,不小于Φ8@200,配筋面积不小于相应方向受力钢筋面积的1/3;同时建议不小于0.15%的配筋要求(审图也会提按0.2%的要求,由于是构造,是不必满足受力筋的要求的,但按0.2%的要求配置也是无可厚非的,概念必须清楚)。
●构造钢筋用于控制温度、收缩裂缝时,其配筋率要求为纵横两个方向不宜小于板截面面积的0.1%。
2)分布钢筋●单位长度的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的15%,且不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
●直径不宜小于Φ6,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三.构造及配筋的地方要求1)上海住宅,按沪建建【2001】第0907号文《控制住宅工程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技术导则》的要求配筋,其中主要要点为:●现浇楼板的设计厚度不宜小于110(厨房、浴厕、阳台不得小于90),单向板应>=L/30;●房屋层面阳角处和跨度>=3900的楼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阳角处楼板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跨度>=3900的楼板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外墙转角处尚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配筋范围应大于板跨的1/3,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2)江苏住宅,按江苏地方标准DGJ 32/J16-2005<<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中的要求配筋,其中主要要点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设计厚度不宜小于120 mm,厨房、浴厕、阳台板不应小于90mm;●建筑物两端开间及变形缝两侧的现浇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直径不应小于Φ8,间距不应大于100mm,其他开间宜设置双层双向钢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见混凝土规范9.3.1条第2条,
板内钢筋的配置:
1.板底受力钢筋间距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板厚h>150mm 不宜大于1.5h
且不宜大于250mm。
全部伸入支座(见规范)。
最小配筋率见混凝土规范8.5.1条及其注释第2条(其实板的最小配筋与梁相同)。
板的经济配筋率为0.4 %~0.8 % 。
2.板面负筋钢筋间距及构造要求见混凝土规范9.1.6 注意最小配筋的限制。
3.单向板分布钢筋见混凝土规范9.1.7。
4.温度钢筋、防裂缝钢筋见混凝土规范9.1.8。
5.在楼板角部,布置附加钢筋见混凝土规范9.1.6的第3条。
自己还不懂。
6.双向板的短向h0应取h-(15+d/2),一般可取h-20(相当于钢筋直径d=10),长向h0应取
h-(15+d+d/2),一般可取h-30(相当于钢筋直径d=10)。
如果对此问题未予注意,而将两个方向的h0取为等值,这使另一方向的配筋量偏小。
7. 什么情况下的板可以采用双层双向配筋?关于双层双向配筋问题,规范没有明确
的要求,哪些部位必须双层双向配筋。
但建议在厚板(180)以上,或受温度应力较大的部位混凝土易出现裂缝等部位,使用双层双向配筋。
在这样的建议下,我个人在设计中通常都在以下部位采用双层双向配筋:基础筏板、地下室防水刚性底板、高层结构作为崁固层的楼板、使用荷载较大,且受力复杂的楼板(如,汽车坡道)、有动力荷载的楼板、屋面板、裸露在室外的楼板、异形楼板等等。
还有就是面积比较小的房间,比如厨房,卫生间,拉通省事。
在我所见过的和做过的设计里,板双层双向配筋的情况主要有筏板基础、地下室顶板、还有屋面板。
筏板基础和地下室顶板双层双向配筋主要是因为荷载大,受力复杂,容易受力不均匀,所以双层双向配筋;屋面板双层双向配筋是因为屋面板受温度应力的影响很大,需要配温度钢筋,这样的话在施工上就造成了麻烦,所以一般屋面板就双层双向配筋了。
8.卧置在地基上的基础筏板,当板厚>2m时:宜沿板厚度方向间距不超过1米设置与板
面平行的构造钢筋网片直径≥12mm 间距≤200mm见混凝土规范8.5.2和9.1.9。
9.不能机械的固守“负筋必须与梁轴线垂直”的概念,应综合考虑钢筋的布置,以钢筋尽量
不交叉重叠为原则。
如三角形板应双层双向布置,不应采用分离式配筋,这样施工起来也较方便。
1.非抗震梁(五级)的配筋按PKPM计算的结果配筋即可,无论跨中还是支座都应满足
混凝土规范8.5.1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对于非抗震梁的是否超筋,本人认为在PKPM中已经考虑,只需按结果配筋,不要过分多配就行。
最后还应符合混凝土规范9.2.1和9.2.6的构造要求。
梁内纵向钢筋的摆放间距:见混凝土规范9.2.1条第3条,当钢筋多于两层时,上下层钢筋应对齐,不应错列,以方便振捣。
2.抗震梁的配筋除应满足非抗震梁的一些要求外,还有特殊的构造要求。
抗震梁无
论跨中还是支座,都应满足高规6.3.2的第2条一侧受拉纵筋最小配筋率和高规6.3.3的第2条的最小钢筋直径,还有高规6.3.3的最大钢筋直径限制。
对于跨中钢筋的超筋限制规范没有明确规定,一般就按混凝土书的ζb来确定,其实PKPM会计算,我们只需按结果配筋就行。
对于梁端(即支座)的超筋高规有明确规定,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率应满足高规6.3.3的第1条; 考虑支座内力塑性重分布梁端ζb应满足高规6.3.2的第1条;
在满足计算要求的前提下,还要满足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而且要注意这里的比值应该以实际配筋来计算(高规6.3.2的第3条)。
概括一下:在计算最小配筋率时,实际工程中:1.当你计算梁的配筋率的时候,验算是否达到最小配筋率,请用b·h来做乘数,验算最大配筋率的时候,分子请用b·h。
,这样偏安全。
2.计算柱子配筋率时,全用b·h。
经济配筋率:矩形梁0.85%~1.25% ,T形梁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