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IL-6信号转导及其通路研究概述

合集下载

IL-6对滋养细胞侵袭力的影响及相关信号转导分子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IL-6对滋养细胞侵袭力的影响及相关信号转导分子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IL-6对滋养细胞侵袭力的影响及相关信号转导分子的研究的开题报告标题:IL-6对滋养细胞侵袭力的影响及相关信号转导分子的研究背景:为了获得足够的营养和生长因子,许多恶性肿瘤细胞侵袭并活跃于周围的滋养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中。

因此,研究肿瘤细胞与滋养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对于阻断肿瘤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IL-6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通过作用于特定的细胞受体,参与各种生物过程。

研究表明,IL-6还能够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并预测肿瘤发生、预后和治疗效果。

这些发现提示,IL-6可能是调节肿瘤细胞与滋养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

因此,研究IL-6的作用机制,对于深入理解肿瘤发展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问题:- IL-6是否能够影响滋养细胞的侵袭性?- IL-6与哪些信号通路相关联?- 如何干预IL-6信号通路,阻断肿瘤侵袭过程?研究方法:1. 细胞培养:使用原代人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将其与不同种类的肿瘤细胞(如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细胞)共同培养,模拟肿瘤细胞与滋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小分子抑制剂干预:使用多种小分子抑制剂,如STAT3抑制剂和JAK抑制剂,干预IL-6信号通路,并观察其对肿瘤细胞和滋养细胞侵袭性的影响。

3. 免疫印迹分析:使用Western Blot技术,分析IL-6信号通路相关的蛋白质水平变化,以及与滋养细胞和肿瘤细胞侵袭相关的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4. 细胞活力实验:使用MTT或细胞荧光素酶(CellTiter-Glo)法,观察小分子抑制剂干预后细胞的活力变化。

预期结果:- IL-6能够显著影响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并且可能通过影响滋养细胞的活性发挥作用。

- IL-6信号通路与STAT3和JAK相关联。

- 干预IL-6信号通路,可以有效阻断肿瘤细胞侵袭过程,并对肿瘤的治疗产生积极影响。

意义与应用价值:本研究将进一步阐明肿瘤细胞与滋养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并为开发新的肿瘤治疗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白介素IL信转导及其通路研究概述

白介素IL信转导及其通路研究概述

白介素I L信转导及其通路研究概述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白介素IL-6信号转导及其通路研究概述细胞因子是一类参与免疫系统的细胞之间通信的蛋白质,除此之外,许多细胞因子在免疫系统之外也具有调节功能。

1986年白介素IL-6作为B细胞刺激因子被Kishimoto组分子克隆。

IL-6在免疫系统外的活性还有肝细胞刺激因子和骨髓细胞分化诱导蛋白。

白介素IL-6含有184个氨基酸,属于糖基化蛋白质。

IL-6可以由多种类型细胞合成和分泌,包括单核细胞、T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

IL-6结合受体有两种,一种是特异性受体IL-6R(80kDa I型跨膜蛋白),另一种是gp130,是IL-6家族细胞因子的所有成员的常见受体亚单位。

gp130可以在所有细胞表达,但IL-6R的表达受到更多的限制,主要发现于肝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CD4+ T细胞。

白介素IL-6受体gp130的二聚化会导致两种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启动:经典信号通路和反式信号通路(见下文)。

白介素IL-6的受体IL-6R可以在细胞膜经过蛋白质水解,形成可溶性的IL-6R(sIL-6R),在人类中,也可以在翻译阶段进行剪接mRNA,进而产生sIL-6R。

在经典信号通路中,IL-6与膜上的IL-6R结合,随后与结合在细胞膜上的gp130结合,启动细胞内信号传导。

在IL-6反式信号通路中,IL-6与sIL-6R结合,IL-6和sIL-6R的复合物与细胞膜结合的gp130结合,从而引发细胞内信号。

白介素IL-6是最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之一。

IL-6在通过膜结合和可溶性受体的信号传导中是独特的。

有趣的是,这两种途径的生物学后果有很大差异,通过膜结合受体的经典IL-6信号通路主要是再生和保护性的,可溶性IL-6R的IL-6反式信号通路是促炎症的。

响应于受体激活的IL-6的细胞内信号传导是通过STAT依赖和STAT独立的信号模块,其由复杂的调节网络调节。

IL-6STAT3信号传导通路及其在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IL-6STAT3信号传导通路及其在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IL-6/STAT3信号传导通路及其在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璐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第14期
赵璐①
【摘要】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肿瘤患者的分期、预后、转归有关,IL-6
主要通过介导信号转换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传导通路(IL-6/STAT3信号传导通路)来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在STATs家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等密切相关,在多种肿瘤细胞中持续激活并过度表达,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热点靶分子之一。

因此阻断IL-6/STAT3信号传导通路,对肿瘤具有积极的潜在治疗意义,本文将综述以该通路为靶向治疗的肿瘤治疗进展。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STAT3转录因子;信号传导;肿瘤。

IL-6IL-6R信号通路在移植排斥反应中作用研究进展

IL-6IL-6R信号通路在移植排斥反应中作用研究进展

IL-6/IL-6R信号通路在移植排斥反应中作用研究进展作者:李秀洁廖涛来源:《新医学》2020年第09期【关键词】白介素-6;白介素-6受体;排斥反应;抗体介导的排斥;托珠单抗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络,细胞因子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炎症反应和多种疾病[1-2]。

近年来,阻断细胞因子通路已经成为治疗一些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策略[3]。

移植排斥是受体免疫系统将移植物作为外来物进行攻击而诱发的免疫学反应,其中IL-6及其受体(IL-6/IL-6R)信号通路在移植排斥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阻断该通路表现出对移植排斥良好的治疗效果[4]。

本文简要综述了IL-6/IL-6R信号通路在免疫系统和移植排斥中的作用以及阻断该通路对移植排斥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为广大学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一、IL-6/IL-6R信号通路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IL-6最早是因为在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以及急性期炎症反应的发生过程中表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被发现,其在正常人体中不表达,但是在组织损伤或者感染情况下可以快速合成并通过免疫反应保护人体[5-7]。

IL-6可以通过诱导初始CD4+T淋巴细胞分化为效应细胞而影响T淋巴细胞的功能,同时促进初始CD4+T淋巴细胞分化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和抑制分化为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这使得Th17在感染的情况下可以起到清除病原体的作用[6,8-9]。

除影响T淋巴细胞外,IL-6还可以激活B淋巴细胞,使其分化为产生抗体的浆细胞,少量浆细胞进入骨髓储存成为长寿浆细胞和产生高亲和性的抗体,其中IL-6对长寿浆细胞的储存也是至关重要的[6,10-12]。

另外,IL-6可以促进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的分化和IL-21的产生,从而辅助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11]。

但是,IL-6异常和过度分泌可引发严重的炎症性并发症,包括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同时,IL-6的过度产生和调控失败也是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排斥反应的致病机制,包括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移植排斥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等[13-16]。

2024白细胞介素6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全文)

2024白细胞介素6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全文)

2024白细胞介素6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全文)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介导的炎性疾病,其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参与了IBD的发生与发展,其中免疫调控的异常是IBD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可以调控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反应,是机体在发生炎症反应时的重要调节因子。

本文就IL-6在IBD病程进展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白细胞介素6;免疫调控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主要累及消化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 1 ]。

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如今IBD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 2 ]。

随着对IBD免疫研究的不断深入,细胞因子在IBD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针对细胞因子的生物制剂应运而生,IBD的治疗也进入了生物制剂时代[ 3 ]。

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作为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在IBD免疫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与IBD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时可作为生物标志物对疾病的活动性、药物的治疗反应等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本文就IL-6在IBD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强调IL-6在IBD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一、IL-6的生物学特点最早发现IL-6来源于辅助性T(T helper,Th)细胞的亚群,被认为是来自Th2细胞的一种细胞因子[ 4 ]。

此后有研究证实IL-6也可由单核巨噬细胞、纤维母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上皮细胞、肝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 5 , 6 ]。

其通过与膜结合型的IL-6受体(membrane IL-6 receptor,mIL-6R)或者循环中的可溶性IL-6受体(soluble IL-6 receptor,sIL-6R)结合发挥作用。

白介素IL-6信号转导及其通路研究概述

白介素IL-6信号转导及其通路研究概述

白介素IL-6信号转导及其通路研究概述细胞因子是一类参与免疫系统的细胞之间通信的蛋白质,除此之外,许多细胞因子在免疫系统之外也具有调节功能。

1986年白介素IL-6作为B细胞刺激因子被Kishimoto组分子克隆。

IL-6在免疫系统外的活性还有肝细胞刺激因子和骨髓细胞分化诱导蛋白。

白介素IL-6含有184个氨基酸,属于糖基化蛋白质。

IL-6可以由多种类型细胞合成和分泌,包括单核细胞、T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

IL-6结合受体有两种,一种是特异性受体IL-6R(80kDa I型跨膜蛋白),另一种是gp130,是IL-6家族细胞因子的所有成员的常见受体亚单位。

gp130可以在所有细胞表达,但IL-6R的表达受到更多的限制,主要发现于肝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CD4+ T细胞。

白介素IL-6受体gp130的二聚化会导致两种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启动:经典信号通路和反式信号通路(见下文)。

白介素IL-6的受体IL-6R可以在细胞膜经过蛋白质水解,形成可溶性的IL-6R(sIL-6R),在人类中,也可以在翻译阶段进行剪接mRNA,进而产生sIL-6R。

在经典信号通路中,IL-6与膜上的IL-6R结合,随后与结合在细胞膜上的gp130结合,启动细胞内信号传导。

在IL-6反式信号通路中,IL-6与sIL-6R结合,IL-6和sIL-6R的复合物与细胞膜结合的gp130结合,从而引发细胞内信号。

白介素IL-6是最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之一。

IL-6在通过膜结合和可溶性受体的信号传导中是独特的。

有趣的是,这两种途径的生物学后果有很大差异,通过膜结合受体的经典IL-6信号通路主要是再生和保护性的,可溶性IL-6R的IL-6反式信号通路是促炎症的。

响应于受体激活的IL-6的细胞内信号传导是通过STA T依赖和STAT独立的信号模块,其由复杂的调节网络调节。

IL-6的复杂生物学对该细胞因子的治疗靶向具有影响。

白介素IL-6胞内信号通路可以简单的概述为:IL-6与受体复合物结合后,激活JAK1。

胰岛素抵抗及白介素―6与心力衰竭相关性的研究白介素

胰岛素抵抗及白介素―6与心力衰竭相关性的研究白介素

胰岛素抵抗及白介素―6与心力衰竭相关性的研究白介素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是指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导致胰岛素无法有效地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也与许多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和肥胖症等密切相关。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一种心脏功能减退,导致心脏无法为全身组织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的疾病。

心力衰竭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心肌缺血、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心力衰竭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白介素-6(Interleukin-6,简称IL-6)是一种细胞因子,广泛参与机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

研究发现,IL-6在胰岛素抵抗和心力衰竭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胰岛素抵抗与心力衰竭之间的关联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探讨。

首先,胰岛素抵抗促进了脂肪酸的游离和氧化,导致心肌对脂肪酸的利用增加。

这一过程会导致心肌线粒体功能的损害和过度氧化应激,加速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导致心肌功能的下降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其次,胰岛素抵抗还导致了慢性炎症的生成和维持。

IL-6作为一个重要的炎症因子,其产生和释放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胰岛素抵抗增加了脂肪组织的炎症因子产生,这些炎症因子可以进一步激活心肌细胞的炎症反应,损害心肌结构和功能,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此外,胰岛素抵抗还可以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可导致内皮发生损伤,使血管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IL-6在胰岛素抵抗和心力衰竭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IL-6不仅能够诱导胰岛素抵抗的形成,还能够直接影响心肌细胞的功能。

IL-6通过激活Ras-MAPK信号通路和JAK-STAT信号通路,诱导心肌肥厚和纤维化反应,从而导致心肌功能的损害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总结起来,胰岛素抵抗与白介素-6在心力衰竭的发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胰岛素抵抗通过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和产生慢性炎症,导致心肌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白细胞介素6神经调节机制探究

白细胞介素6神经调节机制探究

白细胞介素6神经调节机制探究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是一种细胞因子,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和细胞中,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除了免疫调节和炎症介导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IL-6也参与了神经调节的过程。

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白细胞介素6在神经调节方面的机制。

首先,IL-6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产生与释放起着重要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和神经节等,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核心。

研究表明,IL-6在脑组织中的表达量较高,并参与了神经元的生长、损伤修复以及突触可塑性等神经调节过程。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神经元的活动能够诱导白细胞介素6的释放,从而形成神经-免疫的相互调节机制。

其次,白细胞介素6在神经递质释放中的作用也值得关注。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IL-6能够调节多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如儿茶酚胺类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和γ-氨基丁酸(GABA)。

这些神经递质在情绪调节、认知功能和运动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而IL-6的调节可能对这些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外,白细胞介素6还参与了疼痛感知和处理的神经调节。

疼痛是身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同时也是神经系统中一项复杂的调控过程。

研究发现,IL-6能够介导疼痛神经传递过程中的炎症反应,从而调控炎症相关的疼痛感受。

此外,IL-6还与胶质细胞的激活和星形胶质细胞的释放有关,这些细胞在疼痛处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最后,白细胞介素6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也逐渐受到关注。

很多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抑郁症等,与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化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6在这些疾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IL-6的过度激活与帕金森病的神经退行性变有关,而抑郁症患者体内IL-6含量明显增加。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白细胞介素6受体研究进展(综述)

白细胞介素6受体研究进展(综述)

白细胞介素6受体研究进展(综述)
任蕴芳;唐佩弦
【期刊名称】《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年(卷),期】1992(8)4
【摘要】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调节多种组织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在免疫反应、急相反应和造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IL-6对多种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是通过IL-6与细胞表面的IL-6受体结合并起动细胞内信号通路而介导的。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近几年来有关IL-6受体研究的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总页数】4页(P373-376)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受体
【作者】任蕴芳;唐佩弦
【作者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2.11
【相关文献】
1.白细胞介素-7/白细胞介素-7受体信号途径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J], 王院霞;聂红
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文献综述) [J], 曹雪涛;章卫平
3.白细胞介素2受体与移植排斥反应(文献综述) [J], 毕可红;姜国胜
4.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与脑缺血(综述) [J], 许贞峰; 曹小定
5.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与大肠癌(文献综述) [J], 雷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细胞介素信号通路在炎症中的作用研究

白细胞介素信号通路在炎症中的作用研究

白细胞介素信号通路在炎症中的作用研究白细胞介素(IL)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它作为中介物质参与了我们身体的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

IL通过诱导靶细胞的信号通路来表达其生物学功能。

白细胞介素信号通路在炎症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因此研究白细胞介素信号通路在炎症中的作用对于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白细胞介素信号通路的概述白细胞介素是一类进行细胞间信号转导的细胞因子,其生物学功能广泛且复杂。

白细胞介素通过诱导靶细胞的信号通路来表达其生物学功能。

IL的优异特性在于其信号途径可以调节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分泌,从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

二、白细胞介素在炎症中的作用炎症是机体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它在维护我们机体稳态和抵御外界入侵病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炎症过程中,白细胞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有研究表明,在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介素途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调控因子。

白细胞介素通过干预白细胞介素的信号途径来抑制炎症水平,从而对炎性疾病进行治疗。

三、白细胞介素信号通路对于炎症的调节白细胞介素信号通路对于炎症调节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

它通过调节单核细胞、T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和功能,从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尤其是在炎症性疾病中,白细胞介素通路的调节机制更为复杂和可变。

因此,研究白细胞介素通路对于炎症性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四、白细胞介素信号通路与炎症相关疾病的治疗目前,白细胞介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方面的疾病治疗。

例如,IL-2被用于癌症的抗肿瘤治疗,IL-6被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

因此,研究白细胞介素信号通路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白细胞介素信号途径在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研究IL的相关信号途径在治疗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另外,只有深入解决白细胞介素信号途径的调控机制,才能为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白细胞介素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是多种细胞因子中的一类,其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作为信号分子,能够通过细胞外部的受体与靶细胞内部的信号通路相互作用,调节多种免疫反应、细胞增殖和分化等过程。

其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胞因子,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IL-6通路的基本特征IL-6通路包括了分泌、结合和信号转导三部分。

IL-6的分泌主要来自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受到多种刺激因子的诱导,包括来自原发病灶的刺激和病原体的感染等。

分泌的IL-6进入血液循环后,可以与其相应的受体结合并激活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导致了多种生物学效应。

至于信号转导部分,则主要涉及了激酶信号传递、基质调节等多个方面。

而其所作用的受体则主要包括了两个,一个是可溶性的IL-6受体(Interleukin-6 receptor, IL-6R),另一个则是不可溶性的(GP130),它们都属于细胞膜上的受体。

IL-6通路的研究对IL-6通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此之后,随着技术和研究条件的提高,研究人员们对其进行了更加全面的研究。

最近,IL-6在多种疾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IL-6来自于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肿瘤细胞,可以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

同时,IL-6也被确认为导致肝癌和乳腺癌形成的重要信号分子。

此外,多种病原体感染也会导致IL-6的分泌,这进一步证明了其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性。

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针对IL-6通路开发的新药,将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肝硬化和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中,已有多个针对IL-6通路的药品被成功地研发、应用,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这些新药的应用还有望为更多不同的疾病开发出新的治疗方案。

未来发展趋势IL-6通路不仅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而且还处于一个复杂的信号通路中。

巨噬细胞耐药机制 il-6

巨噬细胞耐药机制 il-6

巨噬细胞耐药机制 il-6巨噬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它们在机体免疫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一些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能够通过一系列机制逃避巨噬细胞的杀伤,导致巨噬细胞耐药。

其中,IL-6(白细胞介素-6)是一个关键的因子,参与了调节巨噬细胞的功能和活性,与巨噬细胞耐药机制密切相关。

首先,IL-6可以通过激活信号转导途径来调节巨噬细胞的活性。

IL-6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以激活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进而导致巨噬细胞内信号分子的磷酸化和转录因子的激活,从而影响巨噬细胞的功能。

实验研究表明,IL-6的过度激活会导致巨噬细胞的过度活化,从而增加巨噬细胞对抗病原体的能力,使其更容易产生耐药性。

其次,IL-6还可以通过调控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影响巨噬细胞的耐药性。

研究发现,IL-6能够促进巨噬细胞中多种免疫相关因子的表达,如TNF-α、IL-1β等。

这些因子在巨噬细胞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增强巨噬细胞的杀菌能力。

然而,长期高水平的IL-6刺激会导致这些免疫因子的过度表达,进而导致巨噬细胞功能的紊乱,使其对抗病原体的能力下降,形成耐药性。

此外,IL-6还可以通过调节巨噬细胞的代谢途径来影响其耐药性。

研究表明,IL-6能够刺激巨噬细胞内葡萄糖代谢的改变,使其更倾向于通过无氧糖酵解途径产生能量。

这种代谢改变会导致巨噬细胞对氧化应激的抵抗能力下降,使其更容易受到病原体引起的氧化损伤。

此外,这种代谢途径的改变还会导致巨噬细胞产生更多的乳酸等代谢产物,从而改变细胞内环境,影响巨噬细胞的功能和活性。

综上所述,IL-6在巨噬细胞耐药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调节巨噬细胞的活性、调控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改变巨噬细胞的代谢途径,IL-6能够影响巨噬细胞对抗病原体的能力,使其更易产生耐药性。

因此,研究IL-6在巨噬细胞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并为研发新的耐药逆转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白介素-6在银屑病中的研究进展

白介素-6在银屑病中的研究进展

白介素-6在银屑病中的研究进展王文明;晋红中【摘要】银屑病为一种常见的多因素参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在银屑病皮损中存在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增高,并且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升高与疾病的严重度相关.白介素-6为一种多功能的促炎因子,被证实参与到包括银屑病在内的多种自身免疫性及慢性炎症性疾病中.本文主要综述白介素-6在银屑病中的研究进展.%Psoriasis is a common,multifactorial,chronic inflammatory skin disease with an incompletely understood pathogenesis.A substantial number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have been found to be elevated in psoriatic lesions,and the serum levels of a subset of these cytokines also correlate with the severity of psoriasis.Interleukin-6 is a multifunctional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Interleukin-6 is prov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many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s and autoimmunity diseases such as psoriasis.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leukin-6 and psoriasis.【期刊名称】《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40)002【总页数】5页(P284-288)【关键词】白介素-6;银屑病;Th17细胞;Treg细胞【作者】王文明;晋红中【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63Acta Acad Med Sin,2018,40(2):284-288白介素- 6 (interleukin- 6,IL- 6)为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1],在免疫反应、造血、急性期反应及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增加在多种炎症性及肿瘤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多发性硬化、克罗恩病、乳腺癌、卵巢癌、黑色素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等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

IL-6家族各因子研究概述

IL-6家族各因子研究概述

IL-6家族各因子研究进展概述细胞因子是一类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以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的形式在信号转导中起作用。

许多的细胞因子具有四个螺旋类结构。

此外,细胞因子还根据其受体复合物的结构和特异性被分成不同的家族。

四螺旋细胞因子类别主要由白介素(IL-1至IL-38)和其它的因子(如干扰素和集落刺激因子)。

白介素IL-6家族也属于这一类细胞因子。

白介素IL-6家族主要的分类依据是这些细胞因子的受体基本含有信号传导受体亚基gp130糖蛋白。

目前,已经克隆的细胞因子有8种符合这一标准,分别是IL-6,IL-11,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制瘤素(OSM),心肌营养因子1(CTF-1),心肌营养蛋白样细胞因子(CLCF1)和心肌营养蛋白2(CTF2P)。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IL-6家族细胞因子的成员可能还会增加。

白介素IL-6家族因子可以由多种细胞产生,比如先天免疫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母细胞)。

B细胞和活化的T细胞液可以分泌IL-6家族的细胞因子。

还有研究证明许多非造血细胞也会产生IL-6家族因子,比如星形胶质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等。

白介素IL-6家族因子相应的受体,除了普遍表达存在的gp130亚基外,还有一些特异的受体,如IL-6Rα、IL-11Rα、LIFRβ和OSMRβ。

这些特异受体的表达受到严格限制和调控,进而限制了IL-6家族某个细胞因子的功能。

白介素IL-6家族因子功能多样,且有部分重叠。

IL-6家族因子涉及肝细胞急性期反应的调节、刺激B细胞、调节细胞因子与细胞之间的平衡、调节代谢功能以及对其它功能的调节。

(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文末的附图)白介素IL-6是IL-6家族研究比较深入的一个细胞因子。

IL-6由212个氨基酸编码,N 末端被切割,分子量大小在23-32kd之间。

IL-6在RA滑膜组织中发现,由T细胞、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

IL-6诱导B细胞和T细胞增殖和分化,以及巨噬细胞、破骨细胞和巨核细胞的分化。

IL~6的研究方案进展

IL~6的研究方案进展

厚德远志笃学创新河北北方学院白细胞介素-6---与其相关疾病研究进展综述河北北方学院基础医学院10级临床医学本科七班金小乐(201051068)孔超敏(201051070)刘海珍(201051078)王亚红(201051067)2012年5月1日白细胞介素—6及与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摘要】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elin-6, IL-6)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也是机体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中的关键因子,它可以调节其他细胞因子的作用[1],在发生炎症、坏死或由于肿瘤细胞抗原刺激免疫细胞分泌IL-6增高等情况下,血清中IL-6增加,过量表达IL-6往往与某些疾病相关(Keto等,1997)。

由于IL-6所具有的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和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受到广泛关注, 从发现至今国内外学者对其结构、生物学特性、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做了大量研究,根据已有参考文献我们仅就近几年来对IL-6的生物学活性与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DIGEST】IL-6 is a kind of cytokine which has various of biology activity and a key cytokine of body’s complicated cytokine network.IL-6 can accommodate other cytokines’affection .Inflammation necrosis and neoplasm can motivate immune cells to excrete IL-6.The overexpression of IL-6 is related to many diseases. Because IL-6’s wild biology activity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 prospect attract more and moreattention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documents ,we just make an solution about the study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IL-6 in the past few years.【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 白血病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肿瘤展望【Key word】IL-6 leukemia coronary hypertension COPD neoplasm prospect白细胞介素-6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 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及淋巴样细胞产生,是一种多效应细胞因子, IL-6主要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发挥效应,在免疫应答、急性期反应、造血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可激活靶基因,不仅可作为造血源细胞、B细胞、T细胞、破骨细胞、内皮细胞等的分化和生长因子,而且对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的生长、分化、再生和降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Heinrich等,1998)。

白介素—6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白介素—6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白介素—6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克隆性增殖和异常积聚的一种恶性疾病。

白介素-6(IL-6)是MM最关键的生长因子,能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促进细胞生长增殖,其基因异常表达或分泌往往引起MM的发生。

IL-6在MM中的作用居多,如参与信号转导、免疫反应以及增殖、生存、耐药性等。

目前依据IL-6在M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针对IL-6在MM的靶向治疗已成为MM治疗的趋势。

靶向治疗主要在信号通路、骨髓微环境、免疫反应以及遗传表观学等方面展开研究,并在临床应用上发挥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白介素-6;靶向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浆细胞克隆恶性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浆细胞在骨髓内恶性增殖,临床表现为骨髓瘤细胞增生、浸润和破坏骨组织及髓外其他组织,导致骨痛、病理性骨折、贫血、出血、高血钙症、肾功能不全及免疫功能异常等。

白介素-6 (IL-6)是维持MM细胞生长和促进其增殖最为关键的一种细胞因子。

IL-6基因定位在7号染色体,其长度约为5.0 kb,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

人IL-6含有184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质量为26kD的糖蛋白。

IL-6与IL-6R结合形成IL-6/IL-6R独特结构的复合物,诱导2分子gp130形成同型二聚体,从而引起细胞间的信号传递,调控细胞合成mRNA并最终发挥其生物学作用。

MM患者体内IL-6有两个来源:1)肿瘤细胞的自身分泌;2)骨髓中肿瘤细胞微环境中的旁分泌。

IL-6是由Th2细胞分泌的B细胞刺激因子,可以促进B细胞分化为IgG分泌细胞并产生多克隆IgG,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MM细胞通过MM骨髓基质细胞的黏附分子、细胞因子以及受体得以存活和增殖。

DNA甲基化和染色质构象变化等非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影响MM的生成。

本文主要从IL-6相关的信号通路、骨髓微环境、免疫缺陷以及表观遗传学4个方面来阐述其对MM的靶向治疗。

IL-6跨信号转导作用与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IL-6跨信号转导作用与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IL-6跨信号转导作用与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侯小飞(综述);高方友(审校)【摘要】IL-6在机体内具有重要作用,其信号转导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即经典信号转导和跨信号转导途径进行。

经典信号转导主要与IL-6膜特异性受体结合激活下游信号,跨信号转导是IL-6与游离的sIL-6R结合激活下游信号。

由于经典信号转导途径IL-6受体的局限性,其作用并不广泛,本文主要就IL-6跨信号转导途径在疾病中的作用做一简单综述。

%Interleukin-6 (IL-6)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body, and its signal transduction is mainly dis-played through two ways:IL-6 classical signaling and IL-6 trans-signaling. In the classical signaling, IL-6 mainly binds with IL-6 specific membrane receptor to activate the downstream signaling. In the trans-signaling, IL-6 mainly binds with soluble IL-6R (sIL-6R) to activate the downstream signaling. IL-6 classical signaling is not widely applied due to its limitation of the IL-6 receptor. Here we review the roles of IL-6 trans-signaling in diseases in this paper.【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6(027)016【总页数】4页(P2667-2670)【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跨信号转导;经典信号转导;相关疾病;进展【作者】侯小飞(综述);高方友(审校)【作者单位】贵州医科大学,贵州贵阳 550004;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1.1+42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含有184个氨基酸的螺旋蛋白,1986年由Kishimoto等首先从T细胞中获取cDNA克隆。

白细胞介素6的信号传导机制及临床前相关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6的信号传导机制及临床前相关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6的信号传导机制及临床前相关研究进展
许元富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卷),期】1996(019)002
【摘要】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多功能细胞因子,能在造血干细胞分化,机体免疫调节,应激反应及防御系统中起关键作用。

本文着重介绍了IL-6的信号传导途径以及它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提示IL-6在临床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总页数】4页(P79-82)
【作者】许元富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2.12
【相关文献】
1.大麻CB2受体分子生物学信号及信号传导机制 [J], 李晶;王馨;龙云;王娜
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相关研
究进展 [J], 张芹;奥婷;肖淑英;许娜;张瑞华
3.桂枝提取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活化子3信号
通路的影响 [J], 朱芹英;张卉;杨铁骊
4.白细胞介素6和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在B族链球菌阳性孕妇中表
达 [J], 易辉;王云霞;何慧芳
5.临床前期高粘滞血症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危险信号 [J], 王彩英;许军;刘瑞娟;罗素华;曲怀谦;范利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介素IL-6信号转导及其通路研究概述
细胞因子是一类参与免疫系统的细胞之间通信的蛋白质,除此之外,许多细胞因子在免疫系统之外也具有调节功能。

1986年白介素IL-6作为B细胞刺激因子被Kishimoto组分子克隆。

IL-6在免疫系统外的活性还有肝细胞刺激因子和骨髓细胞分化诱导蛋白。

白介素IL-6含有184个氨基酸,属于糖基化蛋白质。

IL-6可以由多种类型细胞合成和分泌,包括单核细胞、T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

IL-6结合受体有两种,一种是特异性受体IL-6R (80kDa I型跨膜蛋白),另一种是gp130,是IL-6家族细胞因子的所有成员的常见受体亚单位。

gp130可以在所有细胞表达,但IL-6R的表达受到更多的限制,主要发现于肝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CD4+ T细胞。

白介素IL-6受体gp130的二聚化会导致两种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启动:经典信号通路和反式信号通路(见下文)。

白介素IL-6的受体IL-6R可以在细胞膜经过蛋白质水解,形成可溶性的IL-6R (sIL-6R),在人类中,也可以在翻译阶段进行剪接mRNA,进而产生sIL-6R。

在经典信号通路中,IL-6与膜上的IL-6R结合,随后与结合在细胞膜上的gp130结合,启动细胞内信号传导。

在IL-6反式信号通路中,IL-6与sIL-6R结合,IL-6和sIL-6R的复合物与细胞膜结合的gp130结合,从而引发细胞内信号。

白介素IL-6是最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之一。

IL-6在通过膜结合和可溶性受体的信号传导中是独特的。

有趣的是,这两种途径的生物学后果有很大差异,通过膜结合受体的经典IL-6信号通路主要是再生和保护性的,可溶性IL-6R的IL-6反式信号通路是促炎症的。

响应于受体激活的IL-6的细胞内信号传导是通过STAT 依赖和STAT独立的信号模块,其由复杂的调节网络调节。

IL-6的复杂生物学对该细胞因子的治疗靶向具有影响。

白介素IL-6胞内信号通路可以简单的概述为:IL-6与受体复合物结合后,激活JAK1。

JAK1磷酸化gp130细胞质部分内的酪氨酸残基,这些磷酸酪氨酸基序是STAT转录因子,SOCS3反馈抑制剂和衔接蛋白和磷酸酶SHP2的募集位点。

SHP2连接到MAPK级联,使Gab1磷酸化,磷酸化的Gab1转移到质膜上,协调正在进行的MAPK和PI3K活化。

Src家族激酶独立于受体磷酸化并激活YAP。

白介素IL-6信号转导第一步:激活JAK。

大多数细胞因子受体缺乏胞内激酶活性,生长因子的受体例外。

白介素IL-6胞内信号转导首先激活Janus激酶(JAK),开启酶促反应。

通过JAK N末端的同源结构域内(JH)JH7-JH5的FERM-结构域介导,与gp130相互作用。

在受体位点,分别含有富含脯氨酸基序和疏水基序的膜近端box1和box2区域,有助于JAK 和gp130的相互作用。

IL-6与受体的结合后,JAK通过自磷酸化激活,主要在激酶的C-末端JH1-结构域内的激活环的双酪氨酸基
序上。

附近定位的所谓的假激酶结构域JH2不会发挥酶活性,但对JH1具有调节和抑制作用。

白介素IL-6激活Src家族激酶。

I L-6信号转导过程中除了激活JAK激酶外,还可以激活Src家族激酶。

关于Src激酶的功能首先是在对白血病抑制因子(LIF)信号转导的研究发现的。

Src家族激酶Hck与未分化的胚胎干细胞(ES)细胞中的LIF反应,并与gp130相互作用。

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也证实了Src 家族激酶与gp130的相互作用。

IL-6诱导Hck和Lyn,与gp130相互作用,Src激酶(HcK,Lyn,Fyn)的随后激活。

Hck有助于IL-6信号传导和IL-6依赖性增殖。

此外,Hck响应于IL-6介导多位点对接蛋白Gab1的酪氨酸磷酸化。

由于Hck主要在造血细胞中表达,因此在非造血细胞中,其他Src激酶是否在IL-6信号传导中占据了Hck的功能,这一点尚待阐明。

Src激酶Btk和Tec也参与造血,发现与gp130相互作用。

白介素IL-6激活STAT分子。

活化的JAK激酶磷酸化gp130细胞质部分内的酪氨酸基序。

募集到gp130的最突出的蛋白质是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STAT3和(在一定程度上)STAT1的转录因子。

典型的JAK-STAT信号通路,STAT1或STAT3单体与酪氨酸基序结合,STAT因子的酪氨酸磷酸化,酪氨酸磷酸化的STAT1和/或STAT3形成同源二聚体或异源二聚体,随后将STAT二聚体转运入细胞核,在核中,STAT二聚体结合IL-6诱导型基因启动子的增强子元件。

白介素IL-6激活独立的STAT3信号通路。

除STAT之外,IL-6还激活MAPK级联和PI3K信号通路。

STAT3和MAPK激活之间的平衡对于生物体的体内平衡和细胞增殖至关重要。

这种平衡由gp130的细胞质酪氨酸基序调节。

这种受体基序消除酪氨酸磷酸化,增加IL-6依赖性STAT3活化,降低MAPK激活,导致胃腺瘤、自身免疫性关节炎和增强的Th1细胞因子表达。

反之,酪氨酸磷酸化会限制STAT3激活,促进MAPK激活,导致急性期基因表达降低和Th2细胞因子表达增加。

最后,两种途径的阻断都会引起急性期反应和血小板减少,而STAT3和MAPK的激活与脾肿大和血小板增多症有关。

白介素IL-6信号转导的反向调节。

I L-6信号转导通过
gp130细胞质部分内的酪氨酸基序759的磷酸化来负调节,可以结合两种蛋白质SHP2和SOCS3,并独立地起作用以抑制JAK-STAT信号传导。

而磷酸酶SHP2通过去磷酸化磷酸酪氨酸基序使信号成分失活,JAK抑制剂SOCS3干扰受体活化。

S HP2是一种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在其N-末端区域内含有两个SH2结构域。

在非活动状态下,最多的N端SH2结构域覆盖磷酸酶的活性位点。

该酶通过SH2结构域与受体或多位点对接蛋白(例如gp130,Gab1)中的磷酸酪氨酸基序结合而激活,随后发挥催化作用。

SHP2突变体不能结合gp130或缺乏磷酸酶活性的表达,引起IL-6信号传导增加,证明SHP2对IL-6信号传导的负调控的影响。

S OCS3还结合gp130内的磷酸酪氨酸基序759以抑制IL-6信号传导。

SOCS3蛋白是JAK
激酶的反馈抑制剂,并且被IL-6快速诱导。

SOCS3的快速诱导和周转解释了IL-6信号的瞬时动力学。

关于持续或短暂IL-6信号的影响的详细的体内研究证明了SOCS3反馈抑制对炎症调节的意义。

在缺乏SOCS3反馈抑制作用下,IL-6诱导STAT3的持续激活,并在巨噬细胞中发挥抗炎、IL-10样反应。

SOCS3主要通过其结合和抑制JAK激酶催化结构域的短激酶抑制区(KIR)发挥抑制活性。

因此,SOCS
3、JAK激酶和gp130形成三角形相互作用,其中三种蛋白质中的每一种都与两种其它蛋白质相互作用。

I L-6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起作用,这些途径使用膜结合和可溶性IL-6R。

虽然通过膜结合的IL-6R的经典信号传导被认为主要是保护性和再生性的,但IL-6反式信号传导可以被认为代表身体的应激反应以维持体内平衡。

由于在自身炎症条件如风湿性关节炎或炎症性肠病中过度照射IL-6活性被认为主要由IL-6反式信号传导介导,因此通过sgp130Fc对该信号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可能优于通过中和的全局IL-6阻断针对IL-6或IL-6R的抗体。

或者,IL-6信号可以在细胞内被抑制。

对STAT独立信号的分子机制的近期见解以及Src 家族激酶在IL-6信号转导中的贡献的新知识可能开辟设计干预
IL-6信号传导策略的全新视角。

然而,开发这些概念需要更深入的了解IL-6信号转导的详细分子机制。

附图:白介素IL-6家族因子表达细胞、靶细胞及其主要功能图注释:IL-6家族各白介素主要表达或靶细胞示意图,:
Astrocytes, : Macrophages, : Monocytes, : Fibroblasts, : Neutrophils, : Megakaryocytes, : T Cells, : Epithelial Cells, : Endothelial Cells, : Eosinophils, : Basophils, : Osteoblasts, : B Cells, : Red blood Cells;主要功能示意图,:调节免疫反应,:诱导炎症反应,:调控细胞增殖和分化,:调节造血或神经系统和心脏的发育,:调节细胞因子分泌,:信号转导相关,: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抗感染或抗肿瘤;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近期在官网分享的细胞因子海报(Post of human cytokine and chemokine-Cell sources, cell targets and major funcetio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