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蛋白简写及全拼

合集下载

生物学中常用英文缩写

生物学中常用英文缩写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

SSB蛋白:单链结合蛋白ARS:真核生物DNA的复制子ORC:识别复合物Tn:转座子IS:插入序列AmpR:内酰胺酶UPE:上游启动子元件UAS:上游激活序列snRNPs:与RN相结合的核蛋白SRP:信号识别蛋白DP:停靠蛋白/SRP受体蛋白NLS:核定位序列RE:限制性核酸内切酶SNP:单核苷酸多态性RDA:cDNA差示分析法SAGE: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AE:锚定酶ISH:原位杂交FISH:荧光原位杂交RNAi:RNA干扰RISC:沉默复合物MALDI-TOF:电离—飞行时间质谱ESI-MS:电喷雾质谱EMSA:凝胶阻滞试验RBS:核糖体结合位点DAG:二酰基甘油PKC:蛋白激酶CPTK:酪氨酸激酶HRE:顺式作用元件/激素应答元件SHBS:表面抗原主蛋白Ig:免疫球蛋白MHC: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LA:白细胞抗原HGP:人类基因组计划TCA三羧酸循环DMSO:二甲亚砜Ara:阿拉伯糖Fru:果糖Gal:半乳糖Glc:葡糖糖Lyx:来苏糖Man:甘露糖Rha:鼠李糖Rib:核糖如有帮助,欢迎下载。

Xyl:木糖ECM:细胞外基质CAM:细胞黏着分子GAG:糖胺聚糖、粘多糖HA:透明质酸CS:硫酸软骨素KS:硫酸角质素Hp:肝素GPC:凝胶渗透层析HPLC:高效液相色谱HPAEC-PAD: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HPGPC:高效凝胶渗透层析GLC:气相色谱TLC:薄层层析IR:红外光谱NMR:核磁共振FA:脂肪酸PG:前列腺素TX:凝血噁烷TG:三酰甘油AS:动脉粥样硬化LDL:低密度脂蛋白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IDL:中间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ITC:苯异硫氰酸酯DTT:二硫苏糖醇TMS:四甲基硅DNFB/FDNB:二硝基氟苯DNS:丹磺酰氯PA: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组织型PAORD:旋光色散CD:圆二色FMN:黄素腺嘌呤单核苷酸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PDB:蛋白质晶体结构数据库SDS:十二烷基硫酸钠ATC:天冬氨酸转甲酰酶Hb:血红蛋白BPG:2,3-二磷酸甘油酸IgG:免疫球蛋白Mb:肌红蛋白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TN:转换数PCMB:对氯汞苯甲酸CTP:嘧啶核苷酸PKC:蛋白激酶CPKA:蛋白激酶APhK:磷酸化酶激酶PTK:蛋白酪氨酸激酶PDGE:血小板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CaM:钙调蛋白BRP:视黄醇结合蛋白AcNPV,Autographa califorinic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tt,attachmet site,接受位点Apr,Ampicillin replication sequence,氨卞青霉素抗性基因ARS,Autonomors replication sequence,自主复制序列Adv,Adenovirus,腺病毒atRNA,Antisense RNA,反义RNABmNPV,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acmid,Baculovirus plasmid,杆状病毒质粒BAS,Bovine serum albumin,牛血清白蛋白BAP,Baceria alkaline phosphase,细菌碱性磷酸酶bp,Base pair ,碱基对BV,budded virus,出芽病毒Bt,Bacillus thuringiensis,苏芸金芽孢杆菌BsNPV,Buzura suppressaria NPV,大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cry,crystal protein gene,晶体蛋白基因cDNA,complementary DNA,互补DNAcccDNA,covalent close circle DNA,公价闭合环状DNACAP,calf alkaline phosphase,小牛碱性磷酸酶CAP,Catabolic activative protein,分解代谢活化蛋白Cmr,Chloramphenicol resistant gene,氯霉素抗性基因ChDNA,chromosome DNA,染色体DNACEN,centromer,着丝粒、端粒CaMN ,Caullinrs mozic virus,花叶菜花叶病毒CAT,Chloramphnicol acetyltransferase,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CBP ,Cap binding protein,帽子结合蛋白DNA,Deoxy ribo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酸ddH2O,doble distilled water,双蒸水dsDNA,Double strand DNA,双链DNADTT,Dithiothreitol,二硫苏糖醇DNase Ⅰ,DNA enzyme Ⅰ,DNA酶ⅠDNA pol,DNA polymerase,DNA聚合酶ddNTP,dideoxy NTP ,双脱氧NTPdsRNA,double strand RNA,双链RNAdNTP,deoxy NTP,脱氧核苷三磷酸ELISA,ens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酶联免疫分析E.coli,Esherichia coli,大肠杆菌EDTA,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 acid,二乙胺四乙酸EB,ethedium bromide,溴化乙锭EBV,Epstein barr virus,EB病毒FG,foregn gene,外源基因GV,Granulosis virus,颗粒体病毒egt,ecdysteroid UDP-glucosyl transferase gene,蜕皮激素UDP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eif,extension initiation factor,延伸起始因子env,envelope gene,囊膜糖蛋白基因exoⅢ,exonucleaseⅢ,外核酸酶ⅢGFP,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绿色荧光蛋白(gfp)gag,nucleocapsid gene,核衣壳蛋白基因HBV,Hepetitis B virus,乙型肝炎病毒HBeAg,HBV e antigen,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cAg,HBV c antigen,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sAg,HBV s antigen,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人免疫缺陷型病毒HSV,Human simple virus,单纯疱疹病毒HCV,Hepatitis C virus,丙型肝炎病毒hr,homologors region,同源重复序列hnRNA,Heterologous nuclear RNA,核不均一RNAint,Integration enzyme gene,整合酶基因IS,initiation site,(转录)起始位点ITF,induction transcription factor,诱导转录因子IE,immediate early gene,极早期基因iap,inbibiting apoptose gene,凋亡抑制基因Kar,kanamycin resistant gene,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b,kilobase pair,千碱基对IFN,interferon,干扰素IPTG,Isopropyl-β-D-thiogalactopyranoside,异丙醇β-硫代半乳糖苷LsNPV ,Leucania separata NPV,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LTR,Long terminal repeat,长末端重复序列LacZ,β-galactosidase gene,β-半乳糖苷酶基因ZLuc,Luciferase gene,荧光素酶基因Lef,late expression factoc gene,晚期表达因子基因MW,molecular weight,分子量mRNA,messanger RNA,信息RNAmiDNA,mitochondral DNA,线粒体DNAmsDNA,multi copy ssDNA,多拷贝单链DNAMCS multip cloning site,多克隆位点MOI multipe of infection,感染复数micRNA,mRNA enterfering complementaty RNA,干扰mRNA的互补RNA Ner,Neomycin resistant gene,新霉素抗性基因NCS,non coding sequence,非编码序列NC nitrocellulose,硝酸纤维素膜NTP,Nucleotide triphosphate,核苷三磷酸ocu,polyhedrin gene多角体蛋白基因onc,cancer gene致癌基因omp,outermembrane protein gene,外膜孔蛋白ORF,open reading frame,开放阅读框ori,origin,复制起始点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多聚酶链反应PDH,pyruvate dehydrogenase,丙酮酸脱氢酶PEG,Polyethyleneglycol 聚乙二醇pfu,plaque forming units,空斑形成单位PAGE,polyacrymide gel eletrophoresi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E(pe),polyhedra envelope,多角体外膜蛋白(基因)PDV,polyhedra derived virus,多角体衍生病毒PRprometer right,右向启动子PLprometer left,左向启动子RNasin,RNA enzyme inhibitor,RNA酶抑制剂RNA,Ribonucleic acid,核糖核酸RNase,RNA enzyme ,RNA酶rRNA,Ribosomal RNA,核糖体RNART,reverse transcriptase,逆转录酶rNTP,ribo NTP,核糖核苷三磷酸RNA pol,RNA polymerase,RNA聚合酶SDS,Sodium dodecyl sulfate,十二烷基硫酸钠SV40,Simian virus 40,猴病毒40siRNA,small interfer RNA,短片断干扰RNAshRNA,short hairpin RNA,短片断发夹RNAssRNA,single strand RNA,单链RNAsnRNA,small nuclear RNA,小核RANsDNA,satellite DNA ,卫星DNASf9,sodoptera frugiperda 9,昆虫草地夜蛾(细胞)9Tcr,Tetracyclin resistant gene,四环素抗性基因Tn,Transposon,转座子TMV,tobacco mozic virus,烟草花叶病毒tRNA,tuansfer RNA,转移RNAtk,thymidine kinase gene,胸腺激酶基因TCID50,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i,tumor inducing plasmid,Ti质粒UV,ultraviolet light,紫外光UTR,rn-translation region,非翻译区wt,wild type,野生型Xgal,5-bromo-4-chloro-3-indolyl-β-D-galactoside,5-溴-4-氯,3 -吲哚β-D半乳糖苷A.P.T.T. 明矾沉淀破伤风类毒素A.T.S. 破伤风血清A.T. 旧结核菌素A/G ratio 白蛋白-球蛋白比率AA 氨基酸;变应性哮喘;AAA 美国变态反应学会AAbs 自身抗体AACR 美国癌症研究会AAE 急性变应性脑炎AAF α-干扰素激活的因子AAI 美国免疫学家协会AAS 抗炭疽血清AA V 腺相关病毒ab. 抗体Abn 异常的ABO ABO分型法(血型)ABO system 人ABO血型系统ABS E 绝对误差ABS 抗原结合部位abs.alc. 无水酒精Abstr 摘要Ac 抗补体AC 吸收系数ACA 自动皮肤过敏反应ACC 事故的;含抗体的细胞ACH 肾上腺皮质激素ACIF 抗补体免疫荧光AcOH 乙酸ACP 替代补体途径ACR 急性细胞排斥反应,获得性细胞性抵抗力ACT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P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多肽ACV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AD virus 腺病毒AD 抗原决定簇(基)Ad 腺嘌呤AD50 50%激活剂量ADCC 抗体依赖性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H 抗利尿激素ADIF 增效直接免疫荧光(试验)ADNAA 抗脱氧核糖核酸抗体ADP 腺苷二磷酸ADR DNA复制的激活酶ADR 药物不良反应AdR 脱氧核糖腺苷ADRIS 抗犬红细胞免疫血清ADRV 成人腹泻性轮状病毒ADT 琼脂凝胶扩散试验AE 绝对误差;琼脂糖凝胶电泳AED 急救容许剂量AEF 同种效应因子a-ELISA 放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ET-STBC 氨乙基异硫脲处理过的绵羊红细胞AEX 阴离子交换AF 激活功能AFB 抗酸杆菌AFC 抗体形成细胞aFGF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P 甲胎蛋白Ag 抗原AG 琼脂糖;分析级别AGA 抗免疫球蛋白G自身抗体AGAT 抗球蛋白抗体试验AGD 琼脂凝胶扩散AGD(AD)琼脂凝胶扩散Agg 凝集反应AGGS 抗气性坏疽血清AGMKC 非洲绿猴肾细胞AgR 抗原受体AH 抗组胺;急性肝炎AHC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DU 血吸附单位AHG 凝聚的人丙种球蛋白AI 自身抑制的AIC 自身免疫复合物AID 急性传染病AIDS 艾滋病aim.E. 绝对误差AIP 过继性免疫预防AK cell 异常杀伤细胞ak 明显亲和常数ALA 抗淋巴细胞抗体alb 白蛋白alloAb 同种抗体alloAb 同种抗原ALT 丙氨酸转移酶amp 安瓿Amp 氨苄青霉素AMR 平均最小需要量Anti-HA V 抗甲型肝炎病毒的抗体Anti-HBc 抗乙型肝炎核心抗原的抗体Anti-HBc 抗乙型肝炎核心抗原Anti-HBs 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抗体Anti-Id 抗独特型抗体AP 过敏性紫癜APB 成人外周血APC 补体替代途径App 阑尾炎Appx 附录AR 过敏性反应;急性排斥反应;抗原比率ARD 自身免疫性风湿病ARDS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S 抗血清ASC 抗体分泌细胞ASLE 急性全身性红斑狼疮ASP 阿司匹林ATC 活化T细胞;人工靶细胞ATG 抗破伤风球蛋白ATP 三磷酸腺苷ATS 抗破伤风血清AU 吸收单位;抗体单位;抗毒素单位AU-PAGE 酸性尿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autop 尸检A VP 抗病毒蛋白生物化学英文缩写Gly 甘氨酸Ala 丙氨酸Val 缬氨酸Leu 亮氨酸Ile 异亮氨酸Pro 脯氨酸Ser 丝氨酸Cys 半胱氨酸Met 蛋氨酸Asn 天冬酰胺Gln 谷氨酰胺Thr 苏氨酸Phe 苯丙氨酸Trp 色氨酸Tyr 酪氨酸Asp 天冬氨酸Glu 谷氨酸Lys 赖氨酸Arg 精氨酸His 组氨酸Hb 血红蛋白Mb 肌红蛋白PrP 阮病毒蛋白PI 等电点CD 圆二色光谱NMR 核磁共振技术cAMP 环腺苷酸HGP 人类基因组计划hnRNA 不均一核RNAm7GpppN 7-甲基鸟嘌呤-三磷酸核苷CBP 帽结合蛋白PABP poly(A)结合蛋白ORF 开放阅读框DHU 双氢尿嘧啶ψ 假尿嘧啶核苷m G,m A 甲基化嘌呤snmRNA 非mRNA小RNAsnRNA 核内小RNAsnoRNA 核仁小RNAscRNA 胞质小RNAsiRNA 小片段干扰RNANAD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INADP+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辅酶II FMN 黄素单核苷酸FAD 黄素腺嘌呤核苷酸LDH 乳酸脱氢酶CK 肌酸激酶PCR 聚合酶链反应BAL 二巯基丙醇PAM 解磷定SGLT 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GLUT 依赖一类葡萄糖转运体G-6-P 6-磷酸葡萄糖PEK-1 6-磷酸果糖激酶-1PE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FBP-2 果糖二磷酸酶-2TAC 三羧酸循环(TCA循环)GSH 谷胱甘肽UDPG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A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PKA 蛋白激酶AFA 脂肪酸PG 前列腺素TX 血栓烷LTs 白三烯CM 乳糜微粒FFA 游离脂肪酸HSL 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酶ACP 酰基载体蛋白VLDL 极低密度脂蛋白LDL 低密度脂蛋白IDL 中密度脂蛋白HDL 高密度脂蛋白SRS-A 过敏反应的慢反应物质5-HPETE 氢过氧化廿碳四烯酸PA 磷脂酸PIP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2三磷酸肌醇IP3RCDP 康-亨综合症MV A 甲羟戊酸SCP 固醇载体蛋白CE 胆固醇酯LRP LDL受体相关蛋白HL 肝脂酶FC 游离胆固醇CERP 胆固醇流出调节蛋白LCAT 卵磷脂胆固醇脂肪酰转移酶Fe-S 铁硫中心CoQ 辅酶Q(泛醌)黄素蛋白-2(人复合体2)F P2Cyt 细胞色素OSCP 寡霉素敏感蛋白DNP 二硝基苯酚mtDNA 线粒体DNACP 磷酸肌酸ROS 反应活性氧类(自由基)SOD 超氧物歧化酶GPT 谷丙转氨酶ALT 丙氨酸转氨酶GOT 谷草转氨酶AST 天冬氨酸转氨酶IMP 次黄嘌呤核苷酸CPS-I 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AGA N-乙酰谷氨酸OCT 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5-HT 5-羟色胺四氢叶酸FH4SAM S-腺苷甲硫氨酸NOS 一氧化氮合酶HGPRT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PRPP 磷酸核糖焦磷酸6MP 6-巯基嘌呤MTX 甲氨蝶呤5-FU 5-氟尿嘧啶FUTP 三磷酸氟尿嘧啶核苷MS 中心性肥胖CCK 胆囊收缩素E.coli 大肠杆菌dNTP 脱氢三磷酸核苷(N代表任一碱基)DNA-pol DNA聚合酶SSB 单链DNA结合蛋白HDP 螺旋反稳定蛋白RF 复制因子/释放因子PCNA 增殖细胞核抗原CDK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hTR 人类端粒RNA人类端粒协同蛋白1hTP1hTRT 端粒酶逆转录酶TT 胸苷酸二聚体CTP 羧基末端结合域Inr 转录起始子TF 转录因子PIC 转录起始前复合物TPB TATA-结合蛋白CDK-9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9CPSF 断裂和聚腺苷酸化特异性因子CStF 断裂激动因子PAP 多聚腺苷酸聚合酶PAB II 腺苷酸结合蛋白IIrp 多种核糖体蛋白质EF 延长因子fMet N-甲酰甲硫氨酸THFA N10-甲酰四氢叶酸RBS 核糖体结合位点PAB/PABP poly A结合蛋白TF 触发因子HSP 热休克蛋白PDI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PI 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OMC 鸦片促黑皮质素原ACT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β-LT β酯酸释放激素α-MSH α-促黑激素CLIP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中叶肽SRP 信号肽识别颗粒IFN 干扰素AFP 编码甲胎蛋白CAP 分解物基因激活蛋白IPTG 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TAF TATA盒结合蛋白(TBP)相关因子UAS 上游激活序列EBP 增强子结合蛋白bZIP 碱性亮氨酸拉链bHLH 碱性螺旋-环-螺旋RNP 核糖体复合物TfR 运铁蛋白受体IRE 铁反应元件eIF 翻译起始因子RBP RNA结合蛋白RISC 沉默复合体dsRNA 双链RNAIS 插入序列bp 碱基对YAC 人工染色体载体cDNA 逆转录DNAPDE 磷酸二酯酶cGPK 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PKG)PLC 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DAG 二酯酰甘油PIKs 磷脂酰肌醇激酶CaM 钙调蛋白PP 蛋白磷酸酶HRE 激素反应元件GPCR G蛋白偶联型受体PTK 酪氨酸激酶EGF 表皮生长因子IκB NF-κB抑制蛋白β-AR β-肾上腺素能受体XLA 人类X染色体连锁低γ丢蛋白血症Gal 半乳糖APP 急性时相蛋白质GRP C-反应蛋白IL-1 白细胞介素-1APR 急性时相反应物MHb 高铁血红蛋白ALA δ-氨基-γ-酮戊酸UPG-I 尿卟啉原I同合酶CPG III 粪卟啉原IIIEPO 促红细胞生成素GK 葡糖激酶MEOS 肝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UGT 葡糖醛酸基转移酶COMT 可溶性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GST 谷胱甘肽-S-转移酶Rb基因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

常见的信号转导通路

常见的信号转导通路
(2)酪氨酸激酶JAK(Janus kinase)
很多酪氨酸激酶都是细胞膜受体,它们统称为酪氨酸激酶受体(receptor tyrosinekinase,RTK),而JAK却是一类非跨膜型的酪氨酸激酶。JAK是英文Janus kinase的缩写,Janus在罗马神话中是掌管开始和终结的两面神。之所以称为两面神激酶,是因为JAK既能磷酸化与其相结合的细胞因子受体,又能磷酸化多个含特定SH2结构域的信号分子。JAK蛋白家族共包括4个成员:JAK1、JAK2、JAK3以及Tyk2,它们在结构上有7个JAK同源结构域(JAKhomologydomain,JH),其中JH1结构域为激酶区、JH2结构域是“假”激酶区、JH6和JH7是受体结合区域。
虽然正常状态下p53的mRNA水平很高,而且有大量蛋白质合成,但p53蛋白容易降解,所以正常细胞内p53蛋白水平很低。蛋白的泛素化(ubiquitination)修饰是细胞内蛋白代谢过程中的最普通的降解方式,p53蛋白的降解也是通过泛素化来实现的。MDM2是一种特异性针对p53的泛素化E3连接酶,它可直接与p53蛋白结合来促进p53蛋白的泛素化降解,并在细胞内p53蛋白动态平衡中发挥关键的作用。MDM2本身也可被p53蛋白激活,因此MDM2是p53通路中重要的负反馈调节因子(negativefeedback regulator)。
常见的信号转导通路
————————————————————————————————作者:
————————————————————————————————日期:

常见的几种信号通路(一)
2009年04月08日评论(3)|浏览(90)点击查看原文
1JAK-STAT信号通路
1) JAK与STAT蛋白
JAK-STAT信号通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条由细胞因子刺激的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免疫调节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与其它信号通路相比,这条信号通路的传递过程相对简单,它主要由三个成分组成,即酪氨酸激酶相关受体、酪氨酸激酶JAK和转录因子STAT。

细胞信号转导中的 G 蛋白偶联受体

细胞信号转导中的 G 蛋白偶联受体

细胞信号转导中的 G 蛋白偶联受体细胞信号转导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细胞中的信号转导机制通过多种分子参与,包括了蛋白激酶、酶、小分子信号分子等。

其中,G 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信号转导的主要调节器之一。

本文将从 GPCRs 的结构、功能、调节机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GPCRs的结构GPCRs 也被称为七次跨膜蛋白受体,因其在细胞膜上跨越了七个膜通道而得名。

GPCRs 是一类具有高度结构保守性的蛋白,包括了超过800个成员,广泛分布于细胞膜。

GPCRs 由一个 N 端、一个 C 端和七个跨膜区组成。

其中 N 端和 C端均位于细胞膜外,而七个跨膜区则分别穿过细胞膜内部。

二、GPCRs的功能GPCRs 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和生化功能,是一类非常重要的信号传导分子。

例如,GPCRs 可以调节细胞的代谢、分泌、分化和凋亡等生命过程。

此外,GPCRs 在免疫、视觉、味觉、嗅觉等生理功能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GPCRs的调节机制GPCRs 的信号转导机制主要涉及两个过程,即配体结合和信号转导。

当配体分子与 GPCRs 的 N 端结合时,GPCRs 会发生构象变化,激活腺苷酸酰化酶(GNATs)。

GNATs 会使 GTP 与钠离子分离,然后与 G 蛋白结合。

这样可以激活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包括嵌入性信号转导、二级信号转导、蛋白激酶信号转导等。

此外,GPCRs 还可以透过小泡体途径调节内部信号转导。

四、GPCRs的临床应用由于 GPCRs 在多种重要生理和生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 GPCRs 的研究已成为许多疾病治疗的新方向,如肥胖症、糖尿病、药物成瘾以及某些精神障碍。

可以利用人工合成 GPCRs 配体进行临床药物研究和开发,以达到治疗目的。

五、结语在细胞信号转导机制中,GPCRs 是一类非常重要的信号传导分子。

它们的结构、功能、调节机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将对药物研究和疾病治疗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七章细胞信号转导

第七章细胞信号转导

第七章细胞信号转导第七章细胞信号转导一、名词解释1.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细胞内外的信号,通过细胞的转导系统转换,引起细胞生理反应的过程。

2.化学信号(chemical signals) 细胞感受刺激后合成并传递到作用部位引起生理反应的化学物质。

3.物理信号(physical signal) 细胞感受到刺激后产生的能够起传递信息作用的电信号和水力学信号等物理性因子。

4.G蛋白(G protein) 全称为GTP结合调节蛋白(GTP binding regulatory protein),此类蛋白由于其生理活性有赖于三磷酸鸟苷(GTP)的结合以及具有GTP水解酶的活性而得名。

在受体接受胞间信号分子到产生胞内信号分子之间往往要进行信号转换,通常认为是通过G蛋白偶联起来,故G蛋白又称为偶联蛋白或信号转换蛋白。

5.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 能被胞外刺激信号激活或抑制的、具有生理调节活性的细胞内因子。

第二信使亦称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中的次级信号。

在植物细胞中的第二信使系统主要是钙信号系统、肌醇磷脂信号系统和环核苷酸信号系统等。

6.筛管分子-伴胞复合体(sieve element-companion cell,SE-CC) 筛管通常与伴胞配对,组成筛管分子-伴胞复合体。

源端的SE-CC 是同化物装载的埸所,库端的SE-CC是同化物卸出的埸所,茎和叶柄等处中SE-CC的筛管是同化物长距离运输的通道。

7.钙调素(calmodulin,CaM) 是最重要的多功能Ca2+信号受体,为单链的小分子酸性蛋白。

当外界信号刺激引起胞内Ca2+浓度上升到一定阈值后,Ca2+与CaM结合,引起CaM构象改变。

而活化的CaM又与靶酶结合,使其活化而引起生理反应。

8.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PK) 此酶的催化作用是将ATP或GTP的磷酸基团转移到底物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残基上,从而引起相应的生理反应,以完成信号转导过程。

专题二 常见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专题二   常见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JAK-STAT信号通路
• 细胞因子与相应的受体 结合后引起受体分子的 二聚化,这使得与受体 偶联的JAK激酶相互接 近并通过交互的酪氨酸 磷酸化作用而活化。
• JAK激活后催化受体上的酪氨酸残基发生磷酸化修饰, 继而这些磷酸化的酪氨酸位点与周围的氨基酸序列形 成“停泊位点”(docking site),同时含有SH2结构域 的STAT蛋白被招募到这个“停泊位点”。
NF-κB信号通路
• 当TNF-a(或炎症因子、LPS 、紫外线)等外界刺激时, IκB激酶被磷酸化而激活, 有活性IκB激酶催化IκB磷酸 化。
• IκB 激酶被激活,IκB蛋白的 α亚基的Ser32和Ser36残基和 β亚基的Ser19和Ser23残基磷 酸化,泛素化。
NF-κB信号通路
• 有活性IκB随即从p50/p65/IκB异 源三聚体中解离出来,NF-κB二 聚体构象发生变化,核定位序 列(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s, NLS)暴露,并迅速从细胞质 进入细胞核内,与核内DNA上 的特异序列相结合,从而启动 或增强相关基因的转录。
专题二 常见的细胞信号通路
JAK-STAT TNFR-NF-KB Keap1-Nrf2
一、JAK-STAT信号通路
• JAK-STAT信号通路主要介导细胞因子( IFNα/β,IFNγ, IL-10, IL-6等)和生长因子( EPO, GH, EGF, PDGF)刺 激的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 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过程。
8、转录激活结构域(TAD):有一个保守的丝氨酸残 基,其磷酸化与否直接影响STAT蛋白的转录活性。它 很可能受到翻译后调节,如丝氨酸磷酸化。
JAK-STAT信号通路

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信号转导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沟通除直接接触外,更主要的是通过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一些信息分子来进行协调。

细胞通过位于胞膜或胞内的受体感受胞外信息分子的刺激,经复杂的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的转换而影响其生物学功能,这一过程称为细细胞信号转导(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这是细胞对外界刺激做出应答反应的基本生物学方式。

其中,水溶性信息分子如肽类激素、生长因子及某些脂溶性信息分子(如前列腺素)等,不能穿过细胞膜,需通过与膜表面的特殊受体相结合才能激活细胞内信息分子,经信号转导的级联反应将细胞外信息传递至胞浆或核内,调节靶细胞功能,这一过程称为跨膜信号转导(transmembrane signal transduction)。

脂溶性信息分子如类固醇激素和甲状腺素等能穿过细胞膜,与位于胞浆或核内的受体结合,激活的受体作为转录因子,改变靶基因的转录活性,从而诱发细胞特定的应答反应。

在病理状况下,由于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单一或多个环节异常,可以导致细胞代谢及功能紊乱或生长发育异常。

第一节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The major pathways of 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一、G蛋白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G pretein-mediated signal transduction)G蛋白是指可与鸟嘌呤核苷酸可逆性结合的蛋白质家族,分为两类:①由α、β和γ亚单位组成的异三聚体,在膜受体与效应器之间的信号转导中起中介作用;②小分子G蛋白,为分子量21~28kD的小肽,只具有G蛋白α亚基的功能,在细胞内进行信号转导。

目前发现的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 coupling receptors, GPCRs)已达300种以上,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特征是单一肽链7次穿越膜,构成7次跨膜受体。

当受体被配体激活后,Gα上的GDP 为GTP所取代,这是G蛋白激活的关键步骤。

gtp结合蛋白名词解释

gtp结合蛋白名词解释

GTP结合蛋白(GTP binding protein,G蛋白)是一种具有GTP酶活性的蛋白质,它能够与GTP或GDP结合,并在细胞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

G蛋白主要参与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过程,包括对激素、神经递质等外部信号的响应和转导,以及在细胞内的生长、增殖和分化等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

G蛋白在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Ras蛋白介导的MAPK信号转导等。

根据组成和功能的不同,G蛋白可分为单体G蛋白(一条多肽链)和多亚基G蛋白(多条多肽链组成)。

单体G蛋白又可以分为三类:Gi、Go和Gs。

Gi主要参与抑制性信号转导,Go主要参与兴奋性信号转导,而Gs则主要参与兴奋性信号转导和某些抑制性信号转导。

G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很广泛,存在于细胞膜胞浆面、核膜、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膜上。

在细胞膜胞浆面,G蛋白与跨膜受体结合,是细胞外信号通过膜受体转入胞内的关键转导分子。

此外,G蛋白还参与了细胞骨架的调节、细胞增殖与分化、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

总之,GTP结合蛋白(G蛋白)是一种在细胞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它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都有重要作用。

细胞的信号转导-学习笔记

细胞的信号转导-学习笔记
目前已知的第二信使有
cAMP
三磷酸肌醇(inositol triphosphate,IP)
二酰甘油(diacylglycerol,DG/DAG)
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
钙离子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及其代谢产物
另外,cAMP还可直接作用于膜离子通道而产生信号转导作用,如直接门控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ation channel,HCN);cAMP还可通过cAMP直接激活的交换蛋白(exchange protein activated by cAMP,EPAC)激活Ras相关蛋白(Rap)介导的非cAMP-PKA通路,调节细胞的功能。
根据受体的氨基酸组成及跨膜区的特点,可将离子通道型受体分为三类受体超家族:
I型受体超家族:以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nAChR)为代表,常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肌肉接头处,有α2、β、γ、δ五个蛋白亚单位(四个亚基):
每一亚基的分子量为40~58kD,各含4个长度不同的穿膜区域,每个亚基的第二个跨膜区共同构成Na离子通道的内壁。乙酰胆碱(ACh)的结合位点位于α亚基的N末端区域,因此nAChR有两个ACh结合位点:
2、G蛋白效应器(Gprotein effector)
G蛋白效应器是指G蛋白直接作用的靶标,包括效应器酶、膜离子通道以及膜转运蛋白等。
效应器酶的作用是催化生成(或分解)第二信使物质,主要有:
腺苷酸环化酶(adenylyl cyclase,AC)

细胞信号转导知识点总结归纳

细胞信号转导知识点总结归纳

细胞信号转导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二信使(细胞内小分子信使)
如钙离子、环腺苷酸(cAMP)、环鸟苷酸(cGMP)、环腺苷二磷酸核糖、甘油二酯(DAG)、肌醇-1,4,5-三磷酸(IP3),花生四烯酸、神经酰胺、一氧化氮、一氧化碳
cAMP和cGMP的上游信号转导分子分别为腺苷酸环化酶(AC)和鸟苷酸环化酶(GC),下游分子分别为蛋白激酶A(PKA)和蛋白激酶G(PKG)。

磷脂酰肌醇激酶(PI-K)催化磷脂酰肌醇(PI)的磷酸化。

磷脂酰肌醇特异性激酶C(PLC)可将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P2)分解成DAG和IP3。

钙离子的下游信号转导分子为钙调蛋白,钙调蛋白本身无活性,形成Ca2+/CAM复合物后可调节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的活性。

钙离子还可以结合PKC、AC和cAMP-PDE等多种信号转导分子。

NO可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ADP-核糖转移酶和环氧化酶等传递信号。

细胞内一氧化氮合酶可催化精氨酸分解产生瓜氨酸和NO。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及英文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及英文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及英文双亲媒性分子(兼性分子)(amphipathic molecule)磷脂分子具有亲水头和疏水尾,称之为双亲媒性分子。

镶嵌蛋白质(mosaic protein)插入脂双层的疏水核和完全跨越脂双层的膜蛋白。

跨膜运输(transmembrane transport) 蛋白质分选运输途径之一,蛋白质通过跨膜通道进入目的地。

如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在信号序列的引导下,通过线粒体上的转位因子,以解折叠的线性分子进入线粒体.膜泡运输(vesicular transport)蛋白质分选运输途径之一,蛋白质被选择性地包装成运输小泡,定向转运到靶细胞器。

如内质网向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高尔基体分泌形成溶酶体、细胞摄入某些营养物质或激素,都属于这种运输方式。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一种转运方式,通过该方式溶质特异的结合于一个转运蛋白上然后被转运过膜,与被动转运运输方式相反,主动转运是逆着浓度梯度下降方向进行的,所以主动转运需要能量的驱动。

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也称为易化扩散。

是一种转运方式,通过该方式溶质特异的结合于一个转运蛋白上,然后被转运过膜,但转运是沿着浓度梯度下降方向进行的,所以被动转达不需要能量的支持。

细胞识别(cell recognition)指细胞与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表面的信息分子相互作用,从而引起细胞反应的现象.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指外界信号(如光、电、化学分子)与细胞细胞表面受体作用,通过影响细胞内信使的水平变化,进而引起细胞应答反应的一系列过程。

生物大分子(biomacromolecule):细胞内由若干小分子亚单位相连组成的具有复杂结构和独特性质的多聚体,能够执行细胞内生命活动的所有功能,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

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通过细胞膜内陷而形成的膜细胞器的总称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内体等,它们共同完成细胞多种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

信号转导的名词解释细胞通讯名词解释

信号转导的名词解释细胞通讯名词解释

多细胞生物是由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的社会,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这个社会中的单个细胞间必须协调它们的行为,为此,细胞建立通讯联络是必需的。

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分化、各种组织器官的形成、组织的维持以及它们各种生理活动的协调,都需要有高度精确和高效的细胞间和细胞内的通讯机制。

2. 信号传导(cell ignalling) 是细胞通讯的基本概念,强调信号的产生、分泌与传送,即信号分子从合成的细胞中释放出来,然后进行传递。

3. 信号转导(ignal tranduction) 是细胞通讯的基本概念,强调信号的接收与接收后信号转换的方式 (途径)和结果,包括配体与受体结合、第二信使的产生及其后的级联反应等,即信号的识别、转移与转换。

4. 信号分子(ignaling molecule) 信号分子是指生物体内的某些化学分子,既非营养物,又非能源物质和结构物质,而且也不是酶,它们主要是用来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信息,如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等统称为信号分子,它们的惟一功能是同细胞受体结合,传递细胞信息。

多细胞生物中有几百种不同的信号分子在细胞间传递信息,这些信号分子中有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衍生物、核苷酸、胆固醇、脂肪酸衍生物以及可溶解的气体分子等。

根据信号分子的溶解性分为水溶性信息(water-oluble meenger)和脂溶性信息(lipid-oluble meenger),前者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后者要穿过细胞质膜作用于胞质溶胶或细胞核中的受体。

其实,信号分子本身并不直接作为信息,它的基本功能只是提供一个正确的构型及与受体结合的能力,就像钥匙与锁一样,信号分子相当于钥匙,因为只要有正确的形状和缺齿就可以插进锁中并将锁打开。

至于锁开启后干什么,由开锁者决定了。

5. 激素(hormone) 激素是由内分泌细胞(如肾上腺、睾丸、卵巢、胰腺、甲状腺、甲状旁腺和垂体)合成的化学信号分子,这些信号分子被分泌到血液中后,经血液循环运送到体内各个部位作用于靶细胞。

细胞信号通路大全

细胞信号通路大全

细胞信号通路⼤全1 PPAR信号通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s) 是与维甲酸、类固醇和甲状腺激素受体相关的配体激活转录因⼦超家族核激素受体成员。

它们作为脂肪传感器调节脂肪代谢酶的转录。

PPARs由PPARα、PPARβ和PPARγ 3种亚型组成。

PPARα主要在脂肪酸代谢⽔平⾼的组织,如:肝、棕⾊脂肪、⼼、肾和⾻骼肌表达。

他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调节机体许多⽣理功能包括能量代谢、⽣长发育等。

另外,他还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的⽣物感受器⽽调节细胞⽣长、分化与凋亡。

PPARa同时也是⼀种磷酸化蛋⽩,他受多种磷酸化酶的调节包括丝裂原激活蛋⽩激酶( ERK-和p38.M APK) ,蛋⽩激酶A和C( PKA,PKC) ,AM PK和糖原合成酶⼀3( G SK3) 等调控。

调控PPARa⽣长信号的酶报道有M APK、PKA和G SK3。

PPARβ⼴泛表达于各种组织,⽽PPAR γ主要局限表达在⾎和棕⾊脂肪,其他组织如⾻骼肌和⼼肌有少量表达。

PPAR-γ在诸如炎症、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调节,以及肿瘤和肥胖等⽅⾯均有着举⾜轻重的作⽤,⽽其众多⽣物学效应则是通过启动或参与的复杂信号通路予以实现。

鉴于⽬前⼈们对PPAR—γ信号通路尚不甚清,PPARs通常是通过与9-cis维甲酸受体( RXR)结合实现其转录活性的。

2 MAPK信号通路:mapk简介:丝裂原激活蛋⽩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的⼀类丝氨酸/苏氨酸蛋⽩激酶。

作⽤主要是将细胞外刺激信号转导⾄细胞及其核内,并引起细胞的⽣物化学反应(增殖、分化、凋亡、应激等)。

MAPKs家族的亚族 :ERKs(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包括ERK1、ERK2。

⽣长因⼦、细胞因⼦或激素激活此通路,介导细胞增殖、分化。

JNKs(c-Jun N-terminal kinase)包括JNK1、JNK2、JNK3。

细胞生物学中的细胞膜蛋白信号转导

细胞生物学中的细胞膜蛋白信号转导

细胞生物学中的细胞膜蛋白信号转导(Cellular Membrane Protein Signal Transduction)细胞膜是细胞内环境与外部环境的重要交互平台。

而细胞膜上许多重要的蛋白质,如受体,也都承担着重要的信号传递功能,被称为细胞膜蛋白。

这些蛋白质通过细胞膜进行外部与内部环境间的信息传递,参与了细胞的多种重要生理功能。

细胞膜蛋白信号转导,是现代细胞生物学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细胞膜蛋白信号转导中的关键蛋白——受体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膜上最重要的蛋白之一,它们可接收多种信号分子作用而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

在细胞膜蛋白信号转导中,受体一般分为两类,即离子通道型和酪氨酸激酶型。

离子通道型受体由离子通道和配体识别单元组成,主要通过离子通道上的高度选择性通透性来传递信息。

而酪氨酸激酶型受体,需要配体结合后发生聚合和自磷酸化,激活下游信号传导分子。

细胞膜蛋白信号转导中的信号分子——脂质体细胞膜脂质体是细胞膜架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信号转导的重要分子。

磷酸肌酸、PtdIns和PtdCho(磷酰肌醇和磷脂酰胆碱)式脂质体,是三种最重要的脂质体,共同构成了细胞膜的复杂结构。

在细胞膜蛋白信号转导中,这些脂质体可以通过酶促反应来发挥自身的信号转导功能。

细胞膜蛋白信号转导中的重要酶类——激酶酶类是信号传导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而细胞膜蛋白信号转导中则以激酶类酶为主,通过催化底物的磷酸化来完成信号传导功能。

细胞膜蛋白信号转导中的关键酶类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酪氨酸激酶和Tyk2等多种酶。

细胞膜蛋白信号转导是细胞生物学中的新航向,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免疫疾病诊断、新药研发、癌症治疗等也都是目前细胞膜蛋白信号转导研究的重点领域。

在整个细胞膜蛋白信号转导中,生物学家们正在不断寻找着更为深奥玄妙的信号传递方式和机制,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信号转导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名词解释1、蛋白激酶proteinkinase将磷酸基团转移到其他蛋白质上的酶,通常对其他蛋白质的活性具有调节作用。

2、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一类多功能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可磷酸化多种不同的蛋白质底物。

3、第二信使secondmessenger第一信使分子(激素或其他配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产生或释放到细胞内的小分子物质,如cAMP,IP3,钙离子等,有助于信号向胞内进行传递。

4、分子开关molecularswitch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通过结合GTP与水解GTP,或者通过蛋白质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而开启或关闭蛋白质的活性。

5、磷脂酶CphospholipidC催化PIP2分解产生1,4,5-肌醇三磷酸(IP3)和二酰甘油(DAG)两个第二信使分子。

6、门控通道gatedchannel一种离子通道,通过构象改变使溶液中的离子通过或阻止通过。

依据引发构象改变的机制的不同,门控通道包括电位门通道和配体门通道两类。

7、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突触前端释放的一种化学物质,与突触后靶细胞结合,并改变靶细胞的膜电位。

8、神经生长因子nervesgrowthfactor,NGF神经元存活所必需的细胞因子9、受体receptor任何能与特定信号分子结合的膜蛋白分子,通常导致细胞摄取反应或细胞信号转导。

10、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receptormediatedendocytosis通过网格蛋白有被小泡从胞外基质摄取特定大分子的途径。

被转运的大分子物质与细胞表面互补性的受体结合,形成受体-配体复合物并引发细胞质膜局部内化作用,然后小窝脱离质膜形成有被小泡而将物质吞入细胞内。

11、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tyrosinekinase,RTK能将自身或胞质中底物上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的细胞表面受体。

主要参与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调控。

12、调节型分泌regulatedsecretion细胞中已合成的分泌物质先储存在细胞质周边的分泌泡中,在受到适宜的信号刺激后,才与质膜融合将内容物分泌到细胞表面。

第九章-细胞信号转导

第九章-细胞信号转导
第九章 细胞(xìbāo)信号转导
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概述 第二节 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第四节 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第五节 其他(qítā)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 第六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整合与控制
精品PPT
第一节 细胞(xìbāo)信号转导概 述
• NO的作用机制: • (1)激活靶细胞内具有鸟苷酸环化酶(GC)活性的
NO受体。 • (2)NO与GC活性中心的Fe2+结合,改变酶的构象,
增强酶活性,cGMP水平(shuǐpíng)升高。 • (3)cGMP激活依赖cGMP的蛋白激酶G(PKG),抑
精品PPT
NO在导致(dǎozhì)血管平滑肌舒张中 的作用
二是通过转录因子的修饰 激活或抑制基因(jīyīn)表达 的长期反应(慢反应),
最后的综合效应是改变细 胞的行为。
精品PPT
(三)第二信使与分子(fēnzǐ)开关
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指第一信使分子(胞外化学信号) 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导致在胞内产生(chǎnshēng)(或释放)的非 蛋白类小分子,通过其浓度变化(增加或减少)来应答胞外信号,调 节细胞内酶和非酶蛋白的活性,从而在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行使携带 和放大信号的功能。
精品PPT
细胞内信号蛋白(dànbái)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靠蛋白 (dànbái)质模式结合域所特异性介导
• 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dǐ wù)
精品PPT
(二)细胞内信号蛋白(dànbái)复合物 的装配
• 信号蛋白复合物的生物学意义:细胞内信号蛋白复合 物的形成在时空上增强细胞应答反应的速度、效率和 反应的特异性。
激素(hormone):是内分泌细胞合成的化学信号分子,它们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与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蛋白简写及全拼4E-BP eIF4E binding proteinAbl Ableson protein tyrosine kinaseACTR A 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AIF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8ANT Adenine nucleotide translocation channelApaf-1 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 1APP beta-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s Acute phase proteinsASIP Agouti switch proteinASK Apoptosis signal-regulating kinase (e.g., ASK1)ATF-2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2ATM Ataxia telangiectasia¿mutated protein kinaseATR ATM and Rad3¿related protein kinaseBam32 B-cell adaptor molecule 32 kDaBCAP B-cell adaptor for PI3KBcl-10 B-cell leukemia 10 proteinBfl-1 Bcl-2-related protein A1Bid A BH3 domain¿only death agonist proteinBimp1 B-lymphocyte-induced maturation protein 1BLNK B-cell linker proteinBRCA Breast cancer growth suppressor proteinBtk BrutonÍs tyrosine kinaseC3G Guanine nucleotide¿releasing factor 2CAD Caspase-activated deoxyribonucleaseCam CalmodulinCaMK 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kinaseCAP c-Cbl-associated proteinCas p130CAS, Crk-associated substrateCaspase Cysteine proteases with aspartate specificityCBL Cellular homologue of the v-Cbl oncogeneCBP CREB binding proteinCD19 B-lymphocyte antigen CD19CD22 B-cell receptor CD22CD40 B-cell surface antigen CD40CD45 Leukocyte common antigen, a phospho-tyrosine phosphataseCD5 Lymphocyte antigen CD5cdc2 Cell division cycle protein 2, CDK1cdc34 Cell division cycle protein 34, a ubiquitin conjugating (E2) enzyme cdc42 Cell division cycle protein 42, a G-proteinCDK Cyclin-dependent kinaseChk Checkpoint kinaseCHOP C/EBP homologous protein 10Cip CDK-interacting proteinCIS Cytokine inducible SH2-containing proteinc-Myb Cellular homologue of avian myeloblastosis virus oncogenec-Myc Cellular homologue of avian myelocytomatosis virus oncogeneCREB c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K Proto-oncogene c-CrkCrkII One of three cellular homologues of the v-Crk oncogeneDAG DiacylglycerolDaxx Fas death domain¿associated proteinDiablo Direct IAP binding protein with low pIDNA-PK DNA-activated protein kinaseDP1 Member of the 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familyDPC4 Deleted in pancreatic cancer locus 4 (also Smad4)DR3 Death receptor 3dsRNA Double-stranded RNA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family including E2F- and DP-like subunitseEF Eukaryotic elongation factorEgr-1 Early growth response protein 1eIF 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Elk-1 Ets domain proteinENaC Epithelial sodium channelEPAC Exchange protein activated by cAMPER Endoplasmic reticulumER Estrogen receptorErk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TS C-ets-1 protein, a transcription factorFADD Fas-associated protein with death domainFAK Focal adhesion kinaseRII Immunoglobulin gamma Fc region receptor II-B FcFKHR Forkhead in rhabdomyosarcomaFLIP FLICE (Caspase-8) inhibitory proteinFRAP FKBP12-rapamycin-associated proteinFRS2 Lipid anchored Grb2 binding protein activated by FGF receptorFyn A Src family proto-oncogene tyrosine-protein kinaseGab1 GRB2-associated binder-1GADD34 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 protein 34GADD45 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 protein 45GAP 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sGAS IFNgamma-activated sequencesGas2 Growth arrest¿specific gene 2GCK Germinal center kinaseGCN2 General control of amino acid biosynthesis protein 2, an S/T kinaseGCN5 General control of amino acid biosynthesis protein 5, a 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 GEF 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GLUT-4 Glucose transporter type 4GPCR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RB2 Growth factor receptor¿bound protein 2GRB10 Growth factor receptor¿bound protein 10GRIP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a 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 GRK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kinase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betaβGSK-3HDAC Histone deacetylaseHMG High mobility groupHPK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kinaseHRI Hemin-regulated inhibitorHrk/DP5 Harakiri protein, an activator of apoptosisHSP27 Heat shock protein 27IAP Inhibitor of apoptosisICAD Inhibitor of caspase-activated deoxyribonucleaseB Inhibitor of NF-kappa BκIIKK I-kappa-B kinaseINK4 Inhibitor of CDK4IRS 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e.g., IRS-1)ISRE Interferon-stimulated response elementJak Janus-family tyrosine kinaseJIP-1 JNK interacting protein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