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能力核定
通风系统生产能力核定及举例.

通风系统生产能力核定及举例主要内容一、基本原则和要求二、通风系统生产能力核定的主要内容三、通风系统生产能力核定的计算及验证四、矿井通风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举例五、通风系统生产生产能力核定程序一、基本原则和要求《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第八章分别从矿井通风系统生产能力核定的必备条件、核定的主要内容、矿井需要风量核定办法、核定计算方法以及矿井通风能力验证等方面制定了明确的标准。
通过通风能力核定,及时校正因通风系统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能力变化,有效解决煤矿生产中的通风能力不足问题,以确保不超通风能力组织生产。
(一)核定通风系统生产能力必备条件。
1、必须有完整独立的通风、防尘、防灭火及安全监控系统,通风系统合理,通风设施齐全可靠。
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有矿井的通风系统必须符合“系统简单、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系统简单才便于管理,经济合理可以节约费用,而安全可靠至关重要。
同时矿井通风系统也是“一通三防”的基础,是煤矿安全的重中之重。
所谓“独立通风系统”是指矿井必须设有符合规定的主要通风机装置,并有独立的进风井筒和独立的回风井筒,形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通风网络结构。
如无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资质单位不得进行矿井通风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2、必须采用机械通风,运转风机和备用风机必须具备同等能力,矿井通风机经具备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测试合格。
本条规定重点强调了以下四点:(1)矿井必须采用机械通风。
一般地,矿井通风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法。
自然通风是利用进、回风井口海拔标高的差距,致使进、回风侧空气温度不同所产生的自然风压而对矿井进行通风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受自然条件影响,通风极不稳定,容易导致重大灾害事故。
机械通风是利用安装在地面的主要通风机的连续运转所产生风压,对矿井实施通风的一种方法。
机械通风能够保障连续不断地供给井下所有用风地点足够的新鲜空气,还可以据矿井生产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在人风井筒、入风大巷发生火灾等灾害时,机械通风可采取反风的救灾措施。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1. 引言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来源,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煤矿通风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合理的通风能力核定标准对于保障煤矿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的相关内容。
2. 标准概述2.1 标准名称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2.2 标准内容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规定了煤矿的通风能力核定方法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风系统的建设和设备配置要求;•通风系统的核定原则;•通风系统的核定步骤和计算方法;•核定结果的评定标准。
2.3 标准适用范围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适用于我国各类煤矿的通风能力核定工作,包括煤矿井下和地面的通风系统。
3. 核定原则煤矿通风能力的核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3.1 安全性原则通风系统的设计和核定必须以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为前提,确保通风系统能够满足煤矿生产和工作人员生活的需求。
3.2 经济性原则通风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需要考虑经济性,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3 灵活性原则通风系统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煤矿生产的变化和调整。
3.4 可行性原则通风系统的核定结果必须是可行的,能够通过相关设备和技术手段实现。
4. 核定步骤和计算方法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规定了通风系统核定的具体步骤和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4.1 核定前准备工作核定前需要对煤矿的主要参数进行收集和分析,包括煤层的气体含量、温度、压力等数据,煤矿的产量和工作人员数量等情况。
4.2 定压风机选择根据煤矿的通风需求,选择合适的定压风机,并确定其基础参数,如风量、风压等。
4.3 通风系统的设计和配置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设计和配置通风系统,包括主风机、辅助风机、风道和风门等设备的选型和布置。
4.4 核定计算根据煤矿的通风系统设计和参数,进行核定计算,确定通风系统的核定结果。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煤矿通风是矿山安全生产的关键保障。
煤矿通风系统要合理设计、配套完善、操作管理精细,确保矿井内空气的流动和质量达到满足人员作业的需求,并能有效控制瓦斯等有害气体的积聚,保障矿井安全。
在煤矿通风系统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要开展通风能力核定工作,以确保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风能力核定是指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实验、计算等手段,确定矿井通风系统的理论通风量,并评估通风系统的实际通风能力,以检查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在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报告中,含有一些关键的内容,如:
1. 煤矿基本情况
包括矿井名称、所属公司、矿井地址、矿井负责人、通风系统使用年限等信息。
2. 通风系统概要
内容包括通风主筒、副井、回风井、风机等通风系统组成部分和参数,包括关键参数如风量、风压、电机功率等。
3. 煤矿通风系统的运行指标
这些指标包括风量、风压、洁净系数、风道阻力、电机负载等数据指标,需要在通风系统运行中进行实测,并在报告中详细说明。
4. 煤矿通风系统设计总量的核实
该部分主要是通过计算确定通风系统的设计风量,按照相关标准对计算结果进行核对和调整,确保通风设计总量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5. 实测通风量核实
实测通风量是指在实际操作中实时测量风井内的风压、风量等指标数据。
通过对实际操作中的数据进行核定,确定通风系统的实测通风量,以便对矿井通风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总之,通风能力核定报告是煤矿通风系统的关键文件之一,对确保矿井的安全、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各煤矿企业应注重通风能力核定工作,保障矿山安全生产。
通风系统生产能力核定及举例.(DOC)

通风系统生产能力核定及举例简介通风系统是众多工业和商业建筑中的重要设备,它提供了对人员和设备必要的空气流动。
通风系统的生产能力核定是为确保它能够满足建筑物的需要,而进行的重要步骤。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通风系统生产能力核定的过程,并提供实际案例,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过程。
生产能力核定的过程正确理解建筑物的需求在进行通风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建筑物的需求。
我们需要知道建筑物中使用的设备数量、人数、设备功率、照明等等因素。
通风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以确保通风系统能够为建筑物提供必要的空气流动。
选择适当的通风系统选择适当的通风系统是确保通风系统生产能力核定成功的重要部分。
选择通风系统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以下几个因素:•载荷需求:对于工业和商业建筑,载荷需求通常是更大的。
需要选择具备更高通风效率的系统,以确保通风系统能够满足建筑物的需求。
•操作和维护的成本:在选择通风系统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操作和维护的成本。
设备的运行成本,以及设备的维护成本,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通风系统的选择。
•安装和布置:通风系统需要安装在建筑物中,所以它的布局和安装必须经过正确的规划。
生产能力核定测试生产能力核定测试允许我们在实际使用情况下测试通风系统的性能。
通常情况下,我们将进行一个分别包括额外负载、设备更新和使用场景变化三个因素的负载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将会有可信的数据记录工具对通风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行测量,以确认通风系统是否能够达到建筑物的需求。
如果测试结果表明通风系统的性能超出了建筑物的需求,那么我们可以减少一些元件或停机来节省能源成本。
如果测试结果表明通风系统的性能不足,那我们就需要对通风系统进行升级或改进。
优化在通风系统生产能力核定测试完成后,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所有的数据和测试结果,来对通风系统进行优化。
优化包括:•检查和调整设备,以求效率最高。
•评估安装和布局,以进一步优化通风系统。
•检查所有的设备和元件,以发现是否有自然故障或设备老化的迹象。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煤矿通风是煤矿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风系统的合理设计和运行对于保障矿井内安全生产和工人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煤矿通风系统的有效运行,必须对其通风能力进行核定,并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管理和维护。
首先,煤矿通风能力的核定需要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
煤矿通风能力的核定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布的《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规定,确保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其次,煤矿通风能力的核定应当综合考虑矿井的地质条件、采煤工艺、瓦斯涌出量、矿井深度等因素。
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必须充分考虑到矿井内部的气体分布情况,确保矿井内空气的流通和氧气的供应充足,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尘爆炸的发生。
另外,煤矿通风能力的核定还需要考虑到矿井内的人员和设备运行的需求。
通风系统必须能够有效地排除矿井内的有害气体,保障矿工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通风系统还需要为矿井内的设备运行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最后,煤矿通风能力的核定还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评估。
矿井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需要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通风系统的运行符合设计要求,并及时发现和排除存在的问题。
同时,对通风设备和管道等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通风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总之,煤矿通风能力的核定标准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管理和运行。
只有确保通风系统的有效运行,才能保障煤矿内的安全生产和工人的健康。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3. 主风机和辅助风机的风量:根据矿井的深度、坡度和通风系统的布置等因素,确定主风 机和辅助风机的风量要求。
4. 风流分配和平衡:根据矿井的布局和工作面的位置,确定通风系统中各个风流分支的风 量分配和平衡要求。
5. 通风系统的风速和风压:根据矿井的特点和工作面的需要,确定通风系统中的风速和风 压要求,以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和舒适度。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国家和具体的煤矿情况而有所不同 。煤矿管理部门应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煤矿的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以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工作面的安全。
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是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制定的 通风系统能力核定的标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1. 煤矿通风系统的总风量:根据矿井的规模、产量和工作面数量等因素,确定煤矿通风系 统的总风量要求。
2. 工作面风量:根据煤矿工作面的长度、宽度、采煤机数量和工作面人数等因素,确定每 个工作面所需的通风风量。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报告背景煤矿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供应来源之一,但由于煤矿井下环境复杂,通风不良容易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
因此,煤矿通风能力的核定是确保矿井安全运营的必要步骤。
能力核定的意义通风能力核定是指对煤矿井下通风系统进行量化测定和分析,以确定其在不同情况下的通风能力。
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煤矿生产需求,保证井下工作面达到预定的瓦斯和粉尘安全指标,同时确保矿工在井下工作的健康和安全。
通风能力核定能够帮助煤矿有效规划生产和工作,以保证矿井的正常生产和矿工的安全,减轻安全事故的发生和损失。
同时,在通风系统存在问题时,通风能力核定可帮助煤矿找到并解决问题,以确保煤矿通风系统正常运转。
能力核定的实施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应该由有资质的通风专家进行,确保测定结果真实可靠。
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测量范围首先,应确定需要测量的通风系统范围。
应包括煤矿的主要通风系统,如主风井、辅风井、通风巷道等。
2.选择测量方法在确定测量范围后,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通风能力核定的测量方法有多种,如风量计法、测压法、正压法等。
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3.布置测量点为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应在煤矿通风系统中合理布置测量点。
一般应在主要通风风道的进出口处、主要分支风道进出口处、通风机室、井口等处进行测量。
4.测量数据处理测量数据处理是通风能力核定的重要步骤。
将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通风系统风量、风压、速度等参数。
根据这些参数,可以评估煤矿通风系统的通风能力。
5.编制报告根据测量数据和处理结果,编制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报告应包括通风系统测量结果、评估结论和改进建议等内容。
结论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和保护矿工生命安全的必要过程。
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技术,能够评估煤矿通风系统的通风能力,为后续煤矿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煤矿应该定期进行通风能力核定,并按照报告中的改进建议,适时进行调整和改善。
通风能力核定报告的申请

通风能力核定报告的申请
尊敬的领导:
我特此向贵单位申请制作通风能力核定报告,以确保我们的工作环境具备充足的通风能力,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通风能力核定报告的编制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来进行的。
根据《劳动法》和《职业病防治法》,雇主有责任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适宜的通风条件,以确保员工的健康。
通风能力核定报告的编制旨在评估工作场所的通风系统性能,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通风能力核定报告的编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作场所的概况:评估报告将对工作场所的结构、布局和使用情况进行描述,包括建筑面积、房间数目、排风设备数量和布局等。
2. 通风系统评估:评估报告将对工作场所的通风系统进行全面评估,包括通风设备的种类、数量和性能参数等。
评估报告还将考虑通风系统的布局和通风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3. 通风性能测试:评估报告将对通风系统进行性能测试,以确定通风量、空气质量和气流速度等参数。
测试结果将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并评估通风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效果。
4. 改进建议:评估报告将根据测试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包括更换或维修设备、调整通风系统的布局、增加或调整通风口的位置等。
改进建议还将包括改善通风系统运行效率和减少能耗的建议。
我希望能得到贵单位的支持和协助,提供必要的资料和配合,以便我们能够顺利进行通风能力核定报告的编制工作。
本报告的完成将大大改善我们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也将减少因通风不良而引发的健康问题和职业病风险。
谢谢贵单位的关注和支持!
此致
敬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煤矿名称:赤峰宝马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矿长姓名:马玉财煤炭生产许可证号:X0504010102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结果:45万吨赤峰宝马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目录第一章矿井基本概况.........................................第一节矿井概况.............................................一、井田位置及范围.......................................二、矿井储量.............................................三、矿井煤层赋存条件.....................................四、矿井开采.............................................第二节矿井通风情况.........................................一、矿井通风方式.........................................二、矿井瓦斯、煤尘、自然发火情况.........................第二章矿井需要风量计算.....................................一、风量计算...................................二、矿井通风阻力计算.............................三、矿井等积孔计算....................................第三章矿井通风能力计算....................................第四章矿井通风能力验证....................................一、通风网络验证........................................二、利用用风地点有效风量进行验证........................第五章通风能力核定结果....................................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第一节矿井概况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赤峰宝马矿业位于赤峰东45公里,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19°13′02″—119°18′05″,北纬:42°20′01″—42°31′03″,本矿区交通发达,该矿距建昌营镇所在地3km,距元宝山镇4km,距元宝山电厂4km,距京通铁路安庆沟站6km,行政区划隶属元宝山区建昌营镇南荒村管辖。
元宝山区昌盛煤矿为技术改造矿井,根据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元宝山区昌盛煤矿技术改造项目的批复要求,元宝山区昌盛煤矿的21万吨/年技改工程基本竣工,其井型、提升、通风、排水系统均能满足年产45万吨的要求,同意对其运输系统和工作面布置进行技术改造,将生产能力提高到45万吨/年。
一、井田位置及范围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19°13′02″—119°18′05″,北纬:42°20′01″—42°31′03″本区地貌为低山丘陵及河谷冲积平原,龙头山、老窑一线以西为低山丘陵地带,地面标高+500—+650m,区内地形西南高,北东低。
龙头山、老窑一线以东为英金河冲积平原,地势平缓,全为第四系掩盖,标高为+480—+490m。
二、矿井储量内蒙古国土资源厅,2006年4月颁发的元宝山区建昌营子镇南荒昌盛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1500000630254),该矿井井田境界拐点坐标如下:点号X YA 4691130 40441280B 4690825 40441965C 4691770 40442700D 4692122 40442544E 4692800 40442430F 4692464 40441396G 4692650 40441025H 4692000 40440734M 4691380 40441380开采深度由450米至100米。
该井田倾斜1.34km,走向 1.75km,面积2.3394平方公里。
根据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和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2005]84号,截止2004年末该矿井保有资源储量为977.5万吨,其中:5煤层、(A+B+C)为463万吨,6-2煤层,B+C为82.8万吨,6-1煤层:A+B+C为215.5万吨,6煤层:B+C为216.2万吨。
三、矿井煤层赋存条件本区地层由老至新主要有古生界奥陶—志留系、二叠系下统的青风山组,中生界侏罗系上统和白垩系下统的孙家湾组,新生界上新统及第四系。
岩性由老至新有:大理岩、片岩、结晶灰岩、海陆交互岩系、喷出岩系、煤系地层、砂砾岩、花岗岩、石英岩、玄武岩、粘土及砂土层、砂砾岩层。
本矿区位于元宝山煤田的中部,而元宝山含煤盆地南起三眼井,东北至小哈拉道口,长75km,东南边界为红山断层,西北边界为双庙断层,属新华夏构造体系重迭复合于阴山—天山纬向构造带之上同沉积断陷之高地。
在探明的聚煤地段,自西南向北东有红庙向斜、木头沟向斜、元宝山矿四井向斜、龙头山背斜、南荒向斜、五家背斜、大风水沟向斜,轴向均为N20°E左右,褶曲平缓,呈雁行式排列,多被断层破坏,形迹不全根据区内钻孔揭露及以往勘查成果,本区地层有侏罗系上统杏园组、元宝山组、第三系上新统、第四系更新统、全新统地层。
由下而上分述如下:杏园组:本组地层按岩性可分上、中、下三段。
下部砂砾岩段,本区未见。
中部泥岩段:全区普遍发育,岩性为黑灰色湖相泥岩。
据7224孔,在深度为718.32m相变为粉砂岩、细砂岩夹有少许砾岩。
泥岩具水平层理,含有丰富的种子化石和淡水动物化石。
上部含煤段:本段地层顶界为6煤底板,底界至中段泥岩顶,本段以河漫相、沼泽相沉积为主,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夹少许泥岩,含7、8、9三个煤层(组),具有小型斜层理,缓波状层理,厚120-250m。
元宝山组,岩性以灰白色厚层状细砂岩、中砂岩为主,含有2、3、4、5、6主要煤组共8个煤层,即2、3、4、5、6-2、6-1A、6-1、6煤层,煤组间夹有泥岩、炭质泥岩。
本段地层变化规律是上细下粗,5煤组以上以细砂岩为主,5煤组以下以中、粗砂岩为主,含有较完善的植物化石。
厚350-400m。
第三系:主要由玄武岩、砾石层、粘土组成。
玄武岩暗灰色,具有气孔和杏仁状构造,呈岩流覆在煤系地层之上,对煤层无影响。
砾石成份以玄武岩砾为主,砾石直径一般20—80mm,大者大于100mm,厚0.5—8m。
粘土主要为浅红、紫红色,风化后为黄褐色,粘性大,可塑性强,内含钙质结核,偶夹砾石,厚5m左右。
第四系:更新统:由亚砂土和亚粘土组成,亚砂土为黄褐色松散,可塑性差,含40%左右的粉砂,厚15-25m。
全新统:由现代河流冲积之砂砾、风成砂、耕土层组成。
主要分布黄金河岸及以北地段,井田南部零星分布,厚0-60m。
四、矿井开采箕斗井为主提升井,担负矿井的煤炭的提升任务和回风,井筒内装备一对双侧罐道2.5T箕斗,设有梯子间、吊挂、信号、通讯电缆。
罐笼井为入风井,担负矿井生产时掘进煤、矸石和材料及人员的升降及入风。
井筒内装备双侧钢丝绳罐道单层单车普通罐笼,设有梯子间,铺设灌浆管路。
第二节矿井通风情况一、矿井通风方式矿井为低沼气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根据该矿井的实际情况,矿井由罐笼井进风,箕斗井出风,矿井前期、困难时期所需风量及负压如下:前期风量:Q容易=32.0m3/s 负压h易=104.9mm水柱矿井等积孔A=1.19后期风量:Q困难=32m3/s 负压h难=1371.8mm水柱矿井等积孔A=1.04通风参数见表1。
主要通风机技术参数表表1主要通风机型号G4-73-11№25D电机功率 (kw) 210额定流量 (m3/min) 4267额定风压 (p a) 2068额定转数 (r/min) 480实际转数 (r/min) 188实际功率 (kw) 10.1矿井需要风量 (m3/min) 1576矿井实际风量 (m3/min) 1655矿井有效风量 (m3/min) 1851矿井通风阻力 (p a) 104.88等级孔 (m2) 1.19备注使用变频调速装置二、矿井瓦斯、煤尘、自燃情况矿井瓦斯等级为低级, 2006年度瓦斯鉴定,瓦斯(或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 1.46 m3/t,瓦斯(或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 2.63 m3/min。
2004年11月经煤炭科学总院抚顺分院鉴定,煤尘爆炸指数为43%-49%,具有煤尘爆炸危险。
井田的煤种为老年褐煤,自然发火期为1.5-3个月,2005年11月经煤炭科学总院抚顺分院鉴定,属自燃的二类自然发火矿井。
第二章矿井需要风量计算根据《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第二十九条规定:低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面按气象条件或瓦斯涌出量(用瓦斯涌出量计算,采用高瓦斯计算公式)确定需要风量。
我矿井属低瓦斯矿井,故本次通风能力核定在计算采煤工作面风量时,采用按瓦斯涌出量确定需要风量的计算方法。
(一)风量计算1、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Q矿井=4NK矿通=4×70×1.25=350m3/min式中:4-《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人每分钟供风量不得少于4m3;N-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70人(其中包括管理人员6人);K矿通-矿井通风系数,包括矿井内部漏风和配风不均匀等因素,一般取1.2-1.25,取1.25。
2、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它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Q总=(ΣQ采+ΣQ掘+ΣQ硐+ΣQ其它)×K矿通式中:Σ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Σ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ΣQ硐-硐室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ΣQ其它-除采煤、掘进和硐室之外的其它地点需要通风的风量总和,m3/min。
(1)采煤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①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采= 100×q瓦×k采通×1.5= 100×2.77×1.6×1.5= 664.8m3/min;式中:Q采-每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 min;q瓦-每个采煤工作面的瓦斯绝对涌出量m3/ min(2.92m3/t ×1363.6t/d÷24h÷60min=2.77m3/min)K采通-每个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机采工作面可取1.2-1.6,取1.61.5—每个采煤工作面的备用工作面供风量不低于其回采时的实际供风量的50%。
②按开缺口炸药消耗量计算:Q采=25A×1.5= 25×1.8×1.5= 67.5 m3/ min式中:Q采-每个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 minA-每个采煤工作面开缺口时一次放炮的最多炸药消耗量kg(1.8kg)1.5—每个采煤工作面的备用工作面供风量不低于其回采时的实际供风量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