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试验、校验规程
风机性能测试实验原理

风机性能测试实验原理
风机性能测试实验原理:
风机性能测试实验用于评估风机的工作性能和效率。
该实验通常包括测量风机的风量、风速、压力和功率等参数。
以下是一般的风机性能测试实验原理:
1. 风机工作模式选择: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风机工作模式,比如自由出口、自由进气或封闭回路。
2. 测量风量:使用流量计测量风机进口和出口处的风量。
将风量计连接到风机进口处和出口处,并记录读数。
3. 测量风速:使用风速计或风速测量装置测量风机进口和出口处的风速。
将风速计放置在风机进口处和出口处,并记录读数。
4. 测量压力:使用压力计测量风机进口和出口处的压力。
将压力计连接到风机进口处和出口处,并记录读数。
5. 计算功率:通过测量风机进口和出口处的压力差以及流量,可以计算出风机的功率。
功率计算公式为P = (Q * p * ΔP) / 600,其中P为功率,Q为风量,p为空气密度,ΔP为压力差。
6. 分析数据:根据测量的参数,计算风机的效率、风压特性曲线和风量特性曲线等。
效率可以通过计算功率的比例得到;风压特性曲线可以通过在不同操作点测量风量和风压并绘制曲线得到;风量特性曲线可以通过在不同转速下测量风量并绘制曲线得到。
7. 结果比对:将实验得到的结果与风机性能测试的要求进行比对,评估风机的工作性能。
风机性能测试实验的原理是通过测量风量、风速、压力和功率等参数,来评估风机的性能和效率。
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风机的工作状况,从而进行设计优化或选择合适的风机。
风机型式检验规程

风机型式检验规程说明:风机型式检验包括A、出厂检验,B、风机空气动力性能试验,C、风机噪声试验。
A、出厂检验按《风机出厂检验规程》执行。
B、风机空气动力性能和试验一、试验方法和标准由专业人员按GB1236-85《通风机空气动力性能试验方法》执行。
二、主要试验装置标准管道、U型压力计、皮托管、微压补偿计、电流表、转速表等(主要监视测量装置:U型压力计、微压补偿计、电流表、转速表)。
三、检测频次和试验结果的处置1、检测频次一般用途轴流通风机按GB/T13274-91《一般用途轴流通风机技术条件》中“5.4.3”和“5.6”执行;一般用途离心通风机按GB/T13275-91《一般用途离心通风机技术条件》中“5.4.3”和“5.6”执行;工业蒸汽锅炉引风机和电站锅炉风机按JB4357-86《工业蒸汽锅炉用离心引风机》、JB4358-86《电站锅炉离心送风机和引风机》空气动力性能试验选试或样机试办法执行。
2、试验结果的处置试验合格后才进行下次批量生产并填写《风机性能试验记录表》,试验不合格的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C、风机噪声试验一、试验方法和标准由专业人员按GB/T2888-91《风机和罗茨鼓风机噪声测量方法》执行。
二、主要试验装置标准管道、U型压力计、皮托管、转速表、声级计等(主要监视测量装置:U型压力计、转速表、声级计)。
三、检测频次和试验结果的处置1、检测频次一般用途轴流通风机按GB/T13274-91《一般用途轴流通风机技术条件》中“5.4.4”执行;一般用途离心通风机按GB/T13275-91《一般用途离心通风机技术条件》中“5.4.4”执行;工业蒸汽锅炉引风机按JB4357-86《工业蒸汽锅炉用离心引风机》中“2.6”执行;电站锅炉风机按JB4358-86《电站锅炉离心送风机和引风机》中“2.7”执行。
2、试验结果的处置试验合格后可进行下次批量生产并填写《A声级测量报告》(注:《A声级测量报告》在《风机性能试验记录表》中列出),试验不合格的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密封风机检修规程

密封风机检修规程-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ICS 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Q/企业标准Q/XXX XXXXX—XXXX9-26 离心式密封风机检修规程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文稿版次选择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概述 (1)4密封风机工作原理及作用 (1)5结构特点 (1)6型号示例 (2)7主要技术参数 (2)8设备润滑 (3)9设备结构图 (3)10备品备件 (4)11检修周期 (5)12检修项目 (5)13检修工艺步骤与质量标准 (5)14密封风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8)前言本规程对9-26 离心式密封风机及其辅属设备的规范、技术特性作了较详细的说明,对设备的检修工艺、质量标准等作了规定,它适用于xxx电厂(2×350MW)机组9-26 离心式密封风机系统设备的检修、消缺与维护。
本规程编写依据和参考资料:《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风机篇)》(2009年版)《电力建设施工、验收及质量验评标准汇编》《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全国火力发电工人通用培训教材---锅炉设备检修》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资料、部颁规程和标准,结合上级有关反措、和单位具体情况编写而成。
本检修规程在编写过程中由于部分技术资料欠缺及设备未经生产调试,其中部分内容尚不完善,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有待根据现场执行情况进行修改,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以便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完善。
本标准由xxxx电厂设备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起草人:本标准初审人:本标准审核人:本标准批准人:本标准由xxxx电厂设备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2017年09月首次发布,2017年10月实施。
标准名称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9-26 离心式密封风机检修维护的内容、方法和技术管理应达到的标准。
风机切换试验操作规程

风机切换试验操作规程1. 引言风机切换试验是为了验证风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切换性能而进行的一种操作实验。
本文档旨在规范风机切换试验操作流程,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试验准备在进行风机切换试验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 确认风机切换试验的试验方案和要求 - 检查风机切换试验所需的设备和工具是否齐备 - 检查试验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如温度、湿度等3. 试验步骤3.1 准备工作•将试验区域清理干净,确保没有杂物或障碍物影响试验操作•根据试验方案,准备好所需的监测仪器和设备,并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试验人员熟悉风机切换试验操作流程,并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3.2 开始试验1.打开风机切换试验设备,并对设备进行预热或启动操作。
2.根据试验方案,记录当前工况的参数和状态,包括风机运行状态、电流、风速等。
3.停止当前风机的运行,并等待其完全停止。
4.切换风机运行状态,将风机切换至目标工况。
5.等待风机运行稳定后,记录新工况的参数和状态。
6.重复步骤4和步骤5,进行多次切换和记录,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7.完成风机切换试验后,关闭试验设备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4. 安全措施在进行风机切换试验时,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安全措施: - 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 熟悉试验设备和工具的操作方法,以避免误操作造成伤害或事故。
- 在试验过程中注意风机运行状态和参数的变化,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 遵守现场管理规定,确保试验区域的安全和整洁。
5. 结论与总结经过风机切换试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风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切换性能满足要求。
- 根据试验数据,可以对风机的技术参数和工作状态进行评估和优化。
- 风机切换试验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6. 参考文献在制定风机切换试验操作规程时,参考了以下文献: 1. 《风机切换试验技术规范》 2. 《风机切换试验设备操作手册》注意:本文档为风机切换试验操作规程,旨在提供试验操作的指导。
风机安全操作规程离心式风机维护检修安全操作规程完整

风机安全操作规程1、编制依据产品随机安装使用说明书2、适用围2 . 1、全厂所有鼓风机和引风机设备3、试车检查项目及注意事项3.1、风机运转前的检查3.1.1风机的进排气管、阀门、调节装置和气体加热装置等均应有单独支撑并与基础或其他建筑物连接牢固,风机壳不应随其他机件的重量。
3.1.2风机的传动装置外漏部分应有可靠的防护装置,风机的进出口或进气管路直通大气时,有保护网或安全措施。
3.1.3机壳组装时,应以转子轴心线为基准找正机壳位置,将叶轮进气口与机壳进气口间的轴向和径向间隙调整至设备技术文件规定围。
3.1.4检查地脚螺栓是否紧固。
3.1.5风机轴与电机轴的不同轴度:径向位移不应超过0.5mm,倾斜不应超过0.2/1000。
3.2、注意事项:321润滑油的名称、型号、主要性能和加注的数量,频次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3.2.1电机转向与风机转向一致,盘动无异常及摩擦现象;3.2.2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将润滑系统、密封系统进行彻底冲洗。
4、试运转及正常运行4.1、先点动试车,确定无摩擦和不正常声响后,方得继续运转。
4.2、风机启动前,润滑油温不低于25℃,运转中轴承进油温不高于40℃。
4.3、风机运转时,应间隔一定时间检查润滑油温度,轴承的径向振幅,排气管路上和各段间气体的温度和压力,保护装置,电机的电流、电压,并做好记录。
4.4、当风机正常运转时,轴承温升不得大于40℃。
离心式风机维护检修安全操作规程1、总则1.1适用围本规程适用于离心式风机的维护及检修。
1.2结构简述离心式风机由机壳、叶轮、轴及轴承箱等主要部件构成;一般由电动棚区动。
2设备完好标准2.1零、部件2.1.1风机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2.1.2电流表、温度计、压力表等灵敏准确。
2.1.3基础、机身稳固,各部连接螺栓紧固,符合技术要求。
2.1.4转子轴向窜量及各部间隙符合要求。
2.1.5冷却水管、风管、阀门、支架等安装合理。
风机试验报告

风机试验报告1. 引言风机试验是对风机性能和特性进行详细评估的关键步骤。
本报告旨在总结风机试验的过程、结果和结论。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希望能够了解风机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提供参考。
2. 实验设计2.1 试验目的 - 评估风机在不同风速下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 分析风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特性曲线; - 比较不同风机型号的性能差异。
2.2 试验设备 - 风机1:型号A,叶片直径2m; - 风机2:型号B,叶片直径2.5m; - 风速测量仪:使用高精度数字风速仪。
2.3 试验步骤 - 设置风机1,并将其连接到电源; - 将风速测量仪放置在距离风机一定距离的位置,确保测量的风速准确; - 逐步调整风速,记录不同风速下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 重复上述步骤,测试风机2的性能。
3. 试验结果3.1 风机1性能曲线下表展示了风机1在不同风速下的输出功率和效率:风速(m/s)输出功率(W)效率(%)3 100 204 200 255 300 306 400 333.2 风机2性能曲线下表展示了风机2在不同风速下的输出功率和效率:风速(m/s)输出功率(W)效率(%)3 120 224 220 275 320 326 420 354. 结果分析4.1 风机性能对比通过对比风机1和风机2的性能曲线,可以发现在相同风速下,风机2的输出功率和效率略高于风机1。
这表明风机2的设计更加高效,具有更好的性能。
4.2 风速对风机性能的影响随着风速的增加,风机的输出功率和效率也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这与我们的预期一致,说明风速是影响风机性能的重要因素。
5. 结论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风机2相较于风机1,具有更高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 随着风速的增加,风机的输出功率和效率也会增加。
这些结果对于进一步优化风机设计、提高风能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2]。
一次风机检修规程

一次风机检修规程
1、设备概况及参数
1.1设备概况:
一次风机为PAF20-14-2型双级动叶可调轴流式一次风机,由上海鼓风机厂引进德国TLT技术生产,动叶可调轴流风机主要部件由吸入烟风道(进气箱)、扩压筒、叶轮、主轴承箱、挠性(TLT)联轴器和操作机构等组成,辅助设备包括液压润滑站、罩壳和消声器等。
1.2设备参数:
表1-1 一次风机参数性能表
表1-2 一次风机电机参数性能表
2、检修类别及检修周期
3、检修项目
A级检修标准项目;
(1)风机大盖拆除及检查
(2)中间轴和半联轴器的拆除
(3)风机转子的拆卸
(4)拆卸叶片液压调节装置
(5)拆卸叶片及轮毂
(6)轴承箱及轮毂解体
(7)风机各部件的检修
(8)风机回装
(9)轮毂及叶轮装配
(10)电机轴承解体检查
(11)联轴器安装
(12)油系统的检修
(13)机壳、整流导叶、扩压器、出口挡板(14)风机盖大盖前检查
(15)试运行
C级检修标准项目。
(1)风机大盖拆除及检查
(2)中间轴和半联轴器的拆除
(3)拆卸叶片液压调节装置
(4)风机转子的拆卸
(5)电机轴承解体检查
(6)风机各部件的检修
(7)联轴器安装
(8)油系统的检修
(9)机壳、整流导叶、扩压器、出口挡板
(10)风机盖大盖前检查
(11)试运行
4、检修前试验项目及标准
5、主要备品备件
说明:主要备品备件、主要材料及专用工器具等。
6、检修工艺步骤及质量标准
7、检修后试验项目及标准。
离心风机的检修规程

离心风机的检修规程神华宁煤煤化工公司风机检修规程1. 总则本规程适用于神华宁煤煤化工公司烯烃公司动力中心锅炉装置的12台型号LH-AR195SW-PAF-左J150O/CO的一次风机(位号C-94101A/B--C-94601A/B)的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方法与程序、检修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
望有关技术员、检维修人员学习和执行。
1.1 工艺流程概述一次风机的工艺流程见下表所示,一次风分三条支路,一路进入空气预热器,经空气预热器后热一次风进磨煤机,冷一次风分为两路,一路作为磨煤机的温度调节风,一路作为密封风机的源风。
风机前后的阀门如图(一)所示。
1.2 设备结构简介1.2.1 本风机为单吸双支撑,进口角为150O,出口角为0O,风机入口采用挡板式调节门调节风量。
调节门的启闭调节由电动执行器操作和控制1.2.2 机壳为箱式剖分结构,机壳上的加强筋板在设计和制作时已考虑了隔音层空档,并具有足够的刚度。
1.2.3 叶片为机翼型叶片。
1.2.4 风机的主轴与轴盘采用装配轴,1.2.5 风机主轴采用弹性联轴器(型号:风机侧φ95×175,电机侧φ120×175)1.2.6 轴承为外球面内冷却(型号22224CC/W33)1.2.7 轴承润滑采用浸油自然润滑方式,并有冷却水冷却1.2.8 机壳在不同方向上均有检修门,底部开有供清洗用的出水管,停机检修时,检修者可进入风机内部盘车检查、清洗、保养及维修各个关键部位。
结构图见图(二)图(二)1.3 机组技术性能设计流量:112680 m3/h出口压力:13895Pa转速:1480r/min轴功率:560Kw入口温度:28℃吸入温度下密度:1.06 Kg/m3风机按日本三菱重工技术制造1.4 设备备件明细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备品配件名称规格(代号)图号材质单机用量一次风机 LH-AR195SW-PAF-右J150O/CO 弹性联轴器风机侧φ95×175 8468 HT200 1电机侧φ120×175 1球面滚子轴承 22224CC/W33 2支撑轴承箱部 120 8468 1止推轴承箱部 160 8468 1主轴 45 1弹簧垫圈(机壳与轴密封处) 12 65Mn 10键(联轴器处) C25×140 45 1右旋叶轮组(注:左旋风机为左旋叶轮组) 1进风口组 1机壳组 1轴密封 2轴封盖板 Q235A 2挡油环 3调节门 4500×1120 1石墨绳φ3石墨 100m绞制螺栓(机壳与轴盘连接处) M24×100 8.8级 4进口膨胀节 1出口膨胀节 12. 设备完好标准2.1 零、部件完整齐全、准确2.1.1 风机主体零、部件完整齐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机试验、校验规范
一、通用试验内容及试验方法
1、机舱装配情况检查:检查风轮、塔架、齿轮箱、偏航齿圈、联轴器、发电机及机舱等各部件的紧固连接和安装是否正确。
检查电器零件、辅助装置的安装,各部件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图纸的规定。
2、空载拖动试验:将机组拖动至额定转速(允许±10%的偏差),连续运行2个小时以上,并且各温度测量点的温升达到稳定状态。
拖动过程中检查各系统的工作和功能,并进行以下测试:
a.并网功能(或软启动功能);
b.振动与噪声测量;
c.发电机绕组温度、齿轮箱轴承温度、润滑油温度和环境温度;
d.控制功能试验;
e.安全保护功能试验。
其中,并网功能试验、控制功能及安全保护功能试验按GB/T 19070的规定进行。
3、液压系统检验:在拖动过程中,模拟与液压系统动作有关的工况进行相应的操作,观察液压油泄压、补压是否及时,各项功能是否符合JB/T 10427的要求。
4、电气系统检验:主要包括控制柜和机舱控制箱等,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检验,接地系统检查和耐压试验。
5、现场试验
(1)控制系统试验
a.面板监控功能试验:依照机组“操作说明书”的要求和步骤进行下列试验:
a)机组运行状态参数的显示、查询、设置及修改功能试验;b)人工启动试验;c)人工停机试验;d)偏航试验;e)解缆试验。
b.自动监控功能试验、远程监控功能试验
a)切换到手动对风状态,将机组调向使其偏离风向,然后切换到自动对风,在工作风速范围时,20min内机组应能自动将风向对准风向。
b)人为制造、模拟各种故障信号,检查制动机构动作情况及控制系统显示故障及参数的正确性,实验项目见下表;
a.选择机组电源,用地阻仪测量机组接地点与大地间接地电阻,应符合GB/T 1996.1的要求。
b.断开机组电源,用1000V/1500V兆欧表检查电力线路、电器设备、控制柜外壳、次级回路的绝缘电阻,应符合GB/T 1996.1的要求。
c.检查电力线路入口处和发电机的防雷保护器是否完好。
d.分别关闭总电源开关或按下紧急停机键,观察所有刹车是否立即投入。
二、控制器试验方法
1、控制功能试验
(1)面板监控功能试验依照试验机组“操作说明书”的要求和步骤,进行下列试验。
a.机组运行状态参数的显示、查询、设置及修改,通过面板显示屏查询或修改机组的运行状态参数。
b.人工启动
a)启动:通过面板相应的功能键命令试验机组启动,观察发电机并网过程是否平稳。
b)立即启动:通过面板相应的功能键命令试验机组立即启动,观察发电机并网过程是否平稳。
c.人工停机。
在试验机组正常运行时,通过面板相应的功能键命令机组正常停机,观察风轮叶片扰流板是否甩出,机械制动闸动作是否有效。
d.面板控制偏航。
在试验机组正常运行时,通过面板相应的功能键命令机组执行偏航动作,观察偏航过程中机组运行是否平稳。
e.面板控制解缆。
通过面板相应的功能键进行人工扭缆及解缆操作。
(2)自动监控功能试验依据试验机组“操作说明书”的要求和步骤,进行下列试验:a.在适合的风况下,观察机组自动启动时发电机并网过程是否平稳;
b.在适合的风况下,观察机组自动停机时发电机脱网过程是否平稳;
c.在出现扭缆故障的情况下,观察机组自动解缆过程是否正常;
d.在适合的风向变化情况下,观察机组自动偏航过程是否正常;
(3)机舱控制功能试验依照试验机组“操作说明书”的要求和步骤,进行下列试验。
a.人工启动
a)通过机舱内设置的相应的功能键命令试验机组启动,观察发电机并网过程是否平稳。
b)通过机舱内设置的相应的功能键命令试验机组立即启动,观察发电机并网过程是否平稳。
b.人工停机。
在试验机组正常运行时,通过机舱内设置的相应的能键命令机组正常停机,观察风轮叶片扰流板是否甩出,机械制动闸动作是否有效。
c.人工偏航。
在试验机组正常运行时,通过机舱内设置的相应功能键命令机组执行偏航动作,观察偏航过程中机组运行是否平稳。
d.人工解缆。
在出现扭缆故障的情况下,通过机舱相应的功能键进行人工解缆操作。
(4)远程监控功能试验
a.远程通讯。
在试验机组正常运行时,通过远程监控系统与试验机组的通讯过程,检查上位机收到的机组运行数据是否与下位机显示的数据一致。
b.远程启动。
将试验机组设置为待机状态,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对试验机组发出启动命令,观察试验机组启动的过程是否满足人工启动要求。
c.远程停机。
在试验机组正常运行时,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对试验机组发出停机命令,观察试验机组是否执行了与面板人工停机相同的停机程序。
d.远程偏航。
在试验机组正常运行时,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对试验机组发出偏航命令,观察试验机组是否执行了与面板人工偏航相同的偏航动作。
(1)风轮转速超临界值模拟方法:启动小电机,拨动叶轮过速模拟开关,使其从常闭状态断开,观察停机过程和故障报警状态。
(2)机舱振动超极限值模拟方法:分别拨动摆锤振动开关常开、常闭出点的模拟开关,观察停机过程和故障报警状态。
(3)过度扭缆(模拟试验法)模拟方法:分别拨动扭缆开关常开、常闭触点的模拟开关,观察停机过程和故障报警状态。
(4)紧急停机模拟方法:按下控制柜上的紧急停机开关或机舱里的紧急停机开关,观察停机过程和故障报警状态。
(5)二次电源失效模拟方法:断开二次电源,观察停机过程和故障报警状态。
(6)电网失效模拟方法:在机组并网运行时,在发电机输出功率低于额定值20%的情况下断开主回路空气开关,观察停机过程和故障报警状态。
(7)制动器磨损模拟方法:拨动制动器磨损传感器限位开关,观察停机过程和故障报警状态。
(8)风速信号丢失模拟方法:在机组并网运行时,断开风速传感器的风速信号,观察停机过程和故障报警状态。
(9)风向信号丢失模拟方法:在机组并网运行时,断开风向传感器的风向信号,观察停机过程和故障报警状态。
(10)制动器故障模拟方法:强制松开高速刹车,相应的同步触点吸合后拨动刹车释放传感器的模拟开关,观察停机过程和故障报警状态。
(11)齿轮箱油位低模拟方法:模拟齿轮箱油温度,使之高于机组“操作说明书”的规定,拨动齿轮箱油位传感器的油位低模拟开关并维持数秒,观察停机过程和故障报警状态。
(12)无齿轮箱油压模拟方法:启动齿轮箱油泵,拨动齿轮油压力低模拟开关并维持数秒,观察停机过程和故障报警状态。
(13)液压油位低模拟方法:拨动液压油位传感器的油位低模拟开关并维持数秒,观察停机过程和故障报警状态。
(14)解缆故障模拟方法:分别拨动左偏和右偏扭缆开关,持续数秒,观察停机过程和故障报警状态。
(15)发电机功率超临界值模拟方法:调低功率传感器变比或动作条件设置点,观察机组动作结果及自复位情况。
(16)发电机过热模拟方法:调低温度传感器动作条件这指点,观察机组动作结果及自复位情况。
(17)风轮转速超临界值使机组主轴升速至临界转速,观察叶轮超速模拟开关动作结果、机组停机过程和故障报警状态。
(18)过度扭缆(台架试验法)控制机舱转动,使之产生过度扭缆效果,当扭缆开关常开、常闭触点模拟开关动作时,观察停机过程和故障报警状态。
(19)轻度扭缆控制机舱转动,使之产生轻度扭缆效果,当扭缆开关常开、常闭触点模拟开关动作时,观察停机过程和故障报警状态。
(20)风速测量值失真(偏高)在机组并网运行时,使发电机负载功率低于1kW,使风速传感器产生持续数秒高于8m/s的等效风速信号,观察停机过程和故障报警状态。
(21)风速测量值失真(偏低)在机组并网运行时,使发电机负载功率高于150kW,使风速传感器产生持续数秒高于3m/s的等效风速信号,观察停机过程和故障报警状态。
(22)风轮转速传感器失效在机组并网运行时,使发电机转速高于100r/min,断开风轮转速传感器信号后,观察停机过程和故障报警状态。
(23)发电机转速传感器失效在机组并网运行时,使风轮转速高于2r/min,断开发电机转速传感器信号后,观察停机过程和故障报警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