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1f68df87cc22bcd126ff0c8f.png)
1953年,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影响:“冷战”扩大到亚
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
投下800万吨炸药, 造成越南160多万人 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 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 所; 美国也损失惨重, 战争长达12年,5.6 万余人丧生,30多万 人受伤,耗资4000多 亿美元。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越南战争: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A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 B 进而向全世界称霸扩张
冷战 开始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 全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 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 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 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 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 动”。
政治 美国 苏联
杜鲁门 主义 九国共产 党与工人 党情报局
经济
马歇尔 计划 经互会
军事
北约
华约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宣 读咨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 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 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 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
从此咨文中可以看出,美国发起冷战的目的是什么?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二战结束时,美苏军事力量对比
重型轰 炸机 11065 10014 战舰 1200 1065 核武器 原子弹
1949年有
美国 苏联
武装部 队 1210 1140
1、上表说明美苏两国的军事力量对比呈怎样的态势?
2、美苏直接进行军事对抗的可能性大不大?为什么?
势均力敌
不大。因为那样势必对两国都 造成较大破坏,危害两国的国 家利益。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129803fc5fbfc77da269b1b7.png)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 驻军欧亚许多地区;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 重大贡献,使它在全世界 赢得了很高的威望。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 原子弹,1953年苏联氢弹 爆炸成功。
⑤丘吉尔“铁幕”演说,为“冷战”兴起推波助 澜
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访问 美国,在富尔敦发表演说:“从 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 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 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 线的背后,座落着所有中欧和东 欧古国的首都……所有的这些名 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 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 的高压控制。” ——《和平砥柱》
一堵墙硬是把一个民 族分成了两半!
它只是一堵墙 因为它,对面的亲戚和邻
居都不能往来 近30年间有239人试图翻
越而被处死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两 极 对 峙 格 局 最 终 形 成
•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是 _____马__歇_尔__计_划________。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 请回答:两段材料表明了什么?
②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 美的立苏冲(两突根国与本之 对原间 抗因存 。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加剧了两国间
③美国实力强大,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 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 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 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
材料: 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
协。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 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 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2c871b18b52acfc789ebc95c.png)
四、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美 苏“冷战”对二战后的世界局势带来了什么影 响?(即两极格局对峙局面的影响) (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1955年华 约成立。至此,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
(二)影响:积极影响
1、美苏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推动了 世界整体的发展; 3、客观上两强相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4、不结盟运动兴起
消极影响
1、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形势紧张; 2、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3、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1、坚决反对世界霸权主义; 2、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3、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明显的战略平衡作用。
启示
五、“冷战”期间,爆发了美苏发动或参与的 局部“热战”,使得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其中最主要的是哪两场局部战争?战争的基本 概况和影响? (一)主要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二)战况:朝鲜战争(1950—1953年),越 南战争(1965—973年)。参见教材小字内容。 (三)影响: 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 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越南战争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 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弱,而苏联此 时在军事实力上大体赶上了美国。
(3)1955年建立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两 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也说明美苏 双方争夺的重点在欧洲。
一.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
1、美苏经济军事实力超群 2、国家利益的冲突 3、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对立 4、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 本国的威胁
5.实力大体相当,双方谁都不敢直接动武。
三、在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过程中,双方进行对 抗的形式是“冷战”。什么是“冷战”?“冷 战”的序幕是什么? “冷战”首先由哪一方 挑起?为什么采用“冷战”的形式对抗?双方 在各领域中进行“冷战”的表现有哪些?冷战 的重点是哪一地区?
人教版必修一 第七单元 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共17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 第七单元 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2cde5eb1a37f111f1855bf1.png)
1.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2.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3.诽谤,同时造了无数的罪业,这是嫉妒;自己欢喜4.在茫茫沙漠,唯有前时进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5.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 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6.我们只要每天睁开眼睛,看到自己还活着,就该庆幸自己多么的幸运7.赞叹,同时积累了同样的功德利益,这是随喜。怎么做,完全在于自己。8.盲目的上进,就像在死胡同里打转。 你浪费的人生,原本可以有更多的精彩。9.其他烦心的事,想开点,看开点,再苦再难的日子,熬着熬着也就挨过来了。10.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11.懦弱的人只会裹 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12.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地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13.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词。带着青春的印 记,我们这代人,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流淌,渐渐老去。晚安!14.努力不是为了做给谁看,无论什么结果都能问心无愧;努力是因为你可以不接受命运的框定,靠自己来场漂亮的反击。15.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世界人口时钟” 显示,全世界每秒钟有1.8人死亡,一小时就是6,360人,一天就有152,640人死亡。16.当你觉得老天对你不公的时候,别急着红眼,别急着抱怨,因为这样只会削弱你的意志,消磨你的斗志,最后让你变得平庸,一事无成。 17.昨天,再值得留恋,也不会为你的留恋停留;明天,再艰辛,也不会因为你的脆弱而怜悯;优雅之人心如止水,波谰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个优雅从容的人,只有先稳下来,静下心,学会宽容,仁爱,温和。 18.无论你正经历着什么,过得是否开心,世界不会因为你的疲惫,而停下它的脚步。那些你不能释怀的人与事,总有一天会在你念念不忘之中遗忘。无论黑夜多么漫长不堪,黎明始终会如期而至。睡一觉,愿美梦治愈你的 难过。晚安!19.凡事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人生,错过太多,我们都在重复,所以,我们不必为自己错过的悲哀,而应该为自己拥有的而喜悦。错过了漂亮,你还拥有健康;错过了健康,你还拥有智慧;错过了智慧,你还 拥有善良;错过了财富,你还拥有安逸;错过了安逸,你还拥有自由20.人生,总有乌云密布的低沉的时刻,但也会有蓦然抬头,拨云见日的一天。而最重要的是在低潮时要忍耐得住,不要放弃对光明的追求,永远不要以为走
第24课_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24课_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e8f9644ab307e87101f696ed.png)
二、冷战的兴起与发展
参照学案表格
(两极格局形成过程)
分析杜鲁门主义的实质和影响
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 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 间接地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史料反映了杜鲁门的立场,美国有责任维护和平与国 家安全,实质是公开干预别国内政,谋求世界霸权。 意味着冷战的开始。 ——公开的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特种战争 ” 所谓“ (1961—1964年)就是由美 国提供“军援”,派遣 “顾问”,指挥傀儡政府 的军队去镇压革命人民以 达到在越南南部建立殖民 统治的目的。但在越南人 民的英勇抗击下,“特种 战争”失败。
局部战争 ” 所谓“ (1965—1969)就是美国 大规模派兵直接作战,并 把侵越战火烧到越南北方, 从而使美国对越南南方的 “特种战争”扩大为整个 越南的“局部战争”。但 美国局部战争”也失败了。
越南战争的影响 耗费了美国的国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 落,使美国的军事实力被苏联大体赶上
战后美国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主要采取了哪 些措施? 政治上:欧洲推行冷战政策,实施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 经济上: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 济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军事上:亚洲发动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称霸的工具。
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
史料一 两个阵营形成了:一 个是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它的基 本目的是建立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 和摧毁民主;另一个是反帝国主义 的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摧毁 帝国主义、巩固民主和根除法西斯 残余势力。
——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 大会通过《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节 录)(1947年9月)
第24课 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24课 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4f1bcfbbc77da26925c5b0e4.png)
烂熟课本,砸牢基础;典题训练,培养能力!【预习目标】通过预习,主要了解两极格局形成的有关史实,并解决以下问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冷战”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具体表现?2.美苏“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3.“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发动和参与的局部“热战”有哪些?【预习学案】――自主探究,掌握基础【预习提纲】一、“冷战”(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1.二战后,美苏;2.战后美国;3.战后苏联;4.美苏两国。
二、“冷战”(两极格局)的形成——欧洲表现:(一)政治上1、美国:“杜鲁门主义”(1)时间:;(2)内容:;(3)影响:。
2、苏联:(二)经济上1、美国:“马歇尔计划”(1)时间:;(2)实质:;(3)影响:。
2、苏联:经互会(1)时间:;(2)目的:。
(三)军事上1.背景:1948年,2.建立美国:北约①目的:;②标志:;苏联:华约①目的:;②标志:;3.影响;三、“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2.3.四.“冷战”中的“热战”——亚洲1.朝鲜战争①概况:②影响:2.越南战争①概况:②影响:【效果自测】1.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现状。
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
那么,第一波“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C.美苏两大阵营的出现 D.北约和华约的全面对峙2. “冷战”时期针对“马歇尔计划”,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是A.参与马歇尔计划 B.成立经互会 C.建立华约组织 D.支持越南战争3.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4.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7—1948年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B.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柏林危机C.铁幕演说马歇尔计划越南战争D.朝鲜战争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目标展示――明确课标】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重点:1.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2.“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难点: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知识结构】【自主学习,夯实基础】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冷战”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具体表现?3.“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发动和参与的局部“热战”有哪些?4.美苏“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美苏的冷战措施以及影响(1)你认为,画面中的“医生”和“病人”分别指代什么?(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3)“药方”的实质是什么?【有效训练】1.二战后美苏由同盟关系到对立关系的主要原因是A.美苏争霸的必然结果B.两极格局的实质决定的C.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D.苏联的壮大影响了美国争霸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1a0e11f7aef8941ea76e0512.png)
巩固练习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冷战”政策最显著的特点是: A、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 B、支持希腊反动政权,阻止共产党上台 C、组织北约加强与苏联抗争的力量 D、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不诉诸武力 12、美国在对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同时,对亚洲则是: A.扶助蒋介石挑起内战 B.发动了朝鲜战争 C.发动了侵略越南的战争 D.从亚洲撤退兵力充实欧洲
1. 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 的世界大战 2. 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冷战”的直接后果导致了朝鲜半岛和德国的分 裂,使越南长期陷于战争之中,给当地人民带 来极大的灾难。
积极影响
思考:“冷战”当中为什么又会发生热战?
1.双方较量和争夺激烈,只能通过热战来解决;
一、冷战兴起(两极对峙格局) 盟友----敌人 1、背景
1)雅尔塔体系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战后美苏失去战时同盟基 础,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2)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确立称霸世界全球战略,把 苏联看作主要障碍。 3)苏联把确保东西边界安全作为国家首要利益,扩大在世界上影 响。 4)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双方的猜疑和不信 任加剧冲突和对抗。铁幕演说,英国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堵墙硬是把一个民族分成了两半!30多年不能见 亲人,239多人因翻墙被处死是德国历史上难以抹去的一 道伤疤,这个民族那时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再次分裂。
这片土地孕育出了诸如黑格尔、马克思、爱因斯坦、歌德、海涅、伦琴、贝多芬、 西门子等人类文明史上的巨星……
3、冷战的影响
消极影响
1. 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世界被分裂成 两部分; 2. 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 争的威胁下; 3.美苏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践踏国际法, 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 世界的和平。
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ae3751fd81c758f5f61f67fc.png)
苏:华约——两极对峙正式形成
3、影响
积极影响:
美苏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两强相争客观上促进科技的发展;不结盟运动兴起
消极影响:
形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 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造成国际形势紧张。
朝鲜战争:1950—1953年
朝鲜战争:被遗忘的战争。
越南战争:1961年—1973年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 的形成
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世界政治格局: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 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经过不 断消长和重新分化组合,终于从量变到质变, 构成一种相对均势、稳定的结果。
维也纳体系 以欧洲为中心 凡---华体系 雅尔塔体系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 健全的常态………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 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美国政府未 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 底的治疗。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复兴欧洲经济
控制西欧 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遏制苏联 推行霸权政策 实现称霸战略
长五 星 上 乔将 治, 马美 歇陆 尔军 参 谋
一、冷战的兴起
1、背景 (1)战后共同的敌人被消灭,美苏失去合作的基础
“战时, 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 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 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 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 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 1945于雅尔塔)
一、冷战的兴起
1、背景 (1)战后共同的敌人被消灭,美苏失去合作的基础 (2)战后美苏强大,扩张势力,苏联成为美国称霸 世界的主要障碍 (3)美苏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根本对立
第24课_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24课_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de154ad9195f312b3169a51c.png)
(1)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世界分裂为两部分。 (2)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3)美苏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 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的和平,爆发了局部 的“热战”。 (在亚洲: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冷战”的启示 • • • • 1、充分发挥联合国在解决国际与地区事务中的积极作用; 2、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3、大力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大力发展经济与社会事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
“冷战”中的“热战”
1.朝鲜战争(1950-1953)
中美关系彻底破裂; “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1961—1975) 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苏联军事上赶上美国。
合作探究
(2011· 浙江文综· 39)(26分)
今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 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 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 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 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 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8分)
材料表明了苏联战后的什么意图?
苏联所恃何长图争锋(战后苏联力量介绍):
经济
战后制定了第四 个五年计划 (1946-1950), 国民经济得到恢 复和发展。
军事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 陆军,整个军事实力 仅次于美国。 1949年爆炸苏联第一 颗原子弹。
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2ee31ed6d15abe23482f4d77.png)
4、冷战的表现
美国 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 社会主义阵营 共产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7.9
政治 经济 军事
杜鲁门主义(标志) 1947.3
4、冷战的表现
美国 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 社会主义阵营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7.9 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
政治 经济
杜鲁门主义(标志) 1947.3 马歇尔计划 (欧洲复兴计划) 1948
2.有人针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评 论道:“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 是子弹。”下列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 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朝鲜战争停战 【答案】B
3.“冷战”极大地影响了二战后的世界发展,下面有关 “冷战”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苏在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上的冲突导致了“冷战” 的发生。 B.“冷战”期间美苏的除军事手段以外的全面对抗,造 成了国际形势的长期紧张。 C.由于美苏均拥有核武器,都不敢轻易动武,造成了 “核威慑下的和平”,所以“冷战”在某种意义上又维持 了世界和平。 D.美苏两极格局与两大阵营的对峙贯穿着“冷战”的始 终。 【答案】D
一、“冷战”的兴起
1、背景 (1)战后美苏失去同盟的基础 (2)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视苏联为主要障碍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 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 承担责任。” ——杜鲁门 “目前,我们,只有我们掌握着原子弹,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 策强加给世界。” ——胡佛 经济 工业产量占53.4% 出口贸易占32.4% 黄金储备占74.5% 建立 军事 武装部队1210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 拥有原子弹 政治 控制操纵联合国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93cc36806529647d272852d7.png)
1.“冷战”兴起的原因
雅尔塔会议上的三巨头——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二战”后,美国拥有 世 界上最强大的经济 与军事力量: 军事上:垄断原子弹,有1200多万军队,30 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在世界各 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 经济上: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 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
1953年7月27日, 朝鲜停战签字仪式 就在板门店举行。
1954年, 越南北方 解放。胡 志明到达 巴黎同法 国谈判越 南独立问 题。
越战:耗费美国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导 1966年美国飞机轰炸河内 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1973年, 美国同越南北 方政府在法国 巴黎签订停战 协定。
现在,冷战虽然早已成为历史,
材料 悟大国雄心2
“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 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 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 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斯大林
探究3:二战后,苏联 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苏联极力扩大自己 在世界的影响
冷战局面出现的原因
1、客观原因:二战胜利后,美苏失去了同盟的 基础。
2、根本原因:国家利益冲突
(1)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 (2)美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政治、经济与军事 实力,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3)苏联的政治军事实力壮大,成为唯一能够与美 国抗衡的国家,为确保东西边界安全,努力扩展自己 的势力范围。
3、重要原因: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 降落下来。┅┅所有这些名城 及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范围 之内。 ——英国首相丘吉尔 铁幕演说——冷战的信号 1946年3月
推行霸权政策 实现称霸战略
第24课_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24课_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f5938ee7172ded630b1cb665.png)
“二战”后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示意 图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 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 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 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材料说明了什么? 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变 化,美国、苏联成为强国,西欧 各国普遍衰落。
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 美国抗衡的大国。
——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1947)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 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 平。……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得到 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 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材料二 ——马歇尔1947年在哈佛大学演讲
①杜鲁门主义讲话中所说的“极权主义”和少数武装分 子或外来压力” 指什么?杜目的是什么? 指社会主义制度,这些国家的共产党武装和苏联。 公开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与苏联全球对抗 ②从马歇尔的演讲分析,他主张美国实施对外援助的目的 是什么?
3、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 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其含义不包括:
A 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 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 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 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B
4、北约和华约的共同之处是:
A、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
四、“热战”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 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 朝鲜。美军舰对进犯台湾海峡。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 抗美援朝。 1953年,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中美关系破裂;冷战扩大到亚洲。
朝鲜战争
(1950—1953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fa3ff7e2e009581b6bd9eb84.png)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前预习】【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自主学习】1、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美苏两极格局的主要表现有哪些?3、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有哪些?【课堂导学】【知识梳理】一、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1、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2、二战结束后美苏失去合作的基础,双方关系恶化。
3、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强大,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企图遏制苏联。
4、苏联战后成为政治军事大国,国际地位提高,努力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
5、美苏国家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存在根本对立,均视对方为敌人。
6、美苏两国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也加剧了两国间的冲突与对抗。
7、二战刚刚结束,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二、美苏两极格局对峙的主要表现(形成过程)1、政治:1947年3月美国推出杜鲁门主义,导线是希腊土耳其危机,实质是在全球公开干涉扩张,标志着冷战的全面开始;“苏东”同年成立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应对。
2、经济:1947年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实质是援助西欧、稳定西欧、控制西欧;“苏东”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应对;3、军事:1949年美国成立北约实行集体防御,实质是美国控制的军事组织;1955年“苏东”成立华约,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三、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下的国际关系:1、柏林危机(1948)与德国分裂(1949);2、朝鲜战争1950——1953年,美国撤军;战争打击了美国霸权,提高了中国地位,使中国赢得了稳定的建设环境,支援了朝鲜的民族独立;3、越南战争1961——1973年,美国撤军;战争打击了美国霸权,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劣势,越南1975年实现了独立统一。
高中第二十四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高中第二十四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b4e082a7f524ccbff12184ff.png)
1953年 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1953年—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含义
美 国 的 冷 战 政 策
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 但不诉诸战争 稳定资本主义 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采 遏制共产主义 但不诉诸战争,采 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对 付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付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杜鲁门主义 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 特点: 特点:支持自由国家人民 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 压力的征服企图 1947年 1947年6月国务卿马歇尔提出 特点: 特点:采取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经济 军事 政治
国家实力
原因? 原因? 组成部分? 组成部分?
国家意志
“冷战”(社会主义国家) 冷战” 社会主义国家)
“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 扶植控制 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控制( 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 扶植控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 力求控制 控制中间地带 力求控制中间地带 负起这个责任。” ——1947.4.5 杜鲁们的 (亚、非、拉美国家) 拉美国家) 一次演讲
1、“少数武装分子”和“外来压力”分别指什么? 少数武装分子” 外来压力”分别指什么? 国内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和苏联的势力 2、美国的主要矛头指向哪个国家? 美国的主要矛头指向哪个国家? 3、美国采用了什么方法? 美国采用了什么方法? 军事、经济援助 军事、 “冷战” 冷战” 苏联采取什么措施对抗呢? 苏联采取什么措施对抗呢?
1950年 朝鲜内战爆发。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立即宣布援助韩国; 美国立即宣布援助韩国; 命令第七舰队开入台湾 海峡;组成“联合国” 海峡;组成“联合国” 军扩大侵朝战争。 军扩大侵朝战争。
1953) (1950—1953) 1950 1953
第24课__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24课__两极格局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f4b87dcbbb4cf7ec4afed09e.png)
德国分裂 1949
朝鲜战争 1950 越南战争 1961
总体“冷战”,局部热 战
“冷战”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1.“冷战”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西欧 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2. 使世界处于毁灭性核战争的边缘,又因 为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使得近半个世纪没 有发生世界大战。
3. 美苏争霸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 政,甚至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4.推动世界军事、科技的发展。
第24 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课程标准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冷战”:
“除武装进攻之外的 一切敌对行动”
实质:美苏两分天下
形成---美苏“冷战” 美国-- 政治:杜鲁门主义 经济:马歇尔计划
1947年美国国务卿 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 计划”。从1948年到 1950年,共有16个国家 (基本为西欧国家)接 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 的援助,其中90%是赠 予,10%是贷款,因此 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 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 慨的举动”。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 宣读咨文中公开宣称,美国要在 “马歇尔计划”目的是什么? 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 1.对抗,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 复兴欧洲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2.指导思想。此即“杜鲁门主义”。 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3.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 诱引东欧各国,孤立打击苏联 开始。
A.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6.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 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 不包括:
B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
分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第24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24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ef5121735acfa1c7aa00cc29.png)
美国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扶植西德 欧洲共产 苏联 党和工人 党情报局
经互会
扶植东德
成立华约
杜鲁门主义与情报局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 在国会发表咨文,要求美国 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 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 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 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 即“杜鲁门主义”。 同年9月,由苏联共产党、法 国共产党等组成的欧洲共产 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与 资本主义阵营对抗。
第24 课
课标要求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 “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 响。
一、“冷战”的兴起
1、“冷战”的背景
(1)西欧普遍衰落 (2)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
战后初期美国的经济实力
二战”期间美国军事实力的发展 时间 1939年 1945年 美国武装部队 33.5万人 1230万人 军费开支影响?
1.朝鲜战争: 2.越南战争:
中美关系彻底破裂, “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体赶上美国。
1. 假如你正在撰写一篇关于“冷战”的文章, 以下哪些词汇可能出现在你的文章中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华沙公约组织 D.华沙公约组织 朝鲜战争 北大西洋公约 特种战争 杜鲁门主义 经互会 越南战争 北大西洋公约 经济互助委员会
D
2.美苏“冷战”开始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柏林危机 D.北约、华约的成立
A
3.“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 子弹。”此观点说明了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
A.进行反共反苏的舆论宣传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实行军事援助
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656ef5dd84254b35eefd3469.png)
1955 年 华 沙 条 约 组 织 成 立
1949 年 北 大 西 洋 公 约 组 织 成 立 两 极 格 局 最 终 形 成
对德国及其柏林的分区占领
1950年,美国
打着联合国的旗号 侵略朝鲜。图为 “联合国军”在朝鲜 登陆。
朝鲜人民军反坦克部队向 美军坦克开炮。
1953年7月27日,
朝鲜停战签字仪式 就在板门店举行。 板门店共同 警卫区。图中前 排的铁皮房就是 军事停战委员会 谈判会场,朝鲜 军事分界线横穿 其中。
1954年,越南
北方解放。图为胡 志明(中)到达巴 黎同法国谈判越南 独立问题。
1965年,美国海
军陆战队在越南岘港 登陆。
战后初期,苏联
总兵力接近美国, 建立有强大的军事 工业,仅作战飞机的
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年产量就达40,000架, 苏军驻扎在欧亚许多 地区。在战争中,苏 联大大扩展了疆土, 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 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 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1、原因:
(1)雅尔塔体系确立:
(2)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 比: ①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②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 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 (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 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4)主观:战后美苏两国都抱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势 力的战略目标
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 《友好合作条约》根据这 个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 织。
1949年,美国等12国
的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 订了《北大西洋公约》, 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 织。上图为12国代表集会签 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使用说明】
1.课前根据“知识梳理”认真研读课本,要求边研读边记忆边标注勾画课本(写上问题提示语,标明序号)。
2.思考完成“问题引导”部分,画出知识树。
3.在完成上述两项内容基础上,自主完成“合作探究”部分,用另色笔标注自主探究遇到的疑难部分,以便课堂上小组合作探讨,解疑答惑。
【课标要求】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1. 理解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的基本概念,分析它们与冷战的关系。
2. 掌握“冷战”的概念,理解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3. 理解“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热战”的本质。
【自主学习】
【知识拓展】
1.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冷战”的关系
(1)雅尔塔体制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2)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制。
(3)雅尔塔体制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4)一般说来,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2.“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联系和区别
(1)“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
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手段各具特色。
(2)“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的反共反苏。
“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探究案
【合作探究】
材料一“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大。
……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1)
材料二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
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斯大林
(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美国有什么意图?苏联又有什么意图?
材料三“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2)二战后的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四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
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1946年)
(3)依据材料指出冷战兴起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五“美国应该尽力协助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
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
(4)美国如此慷慨援助西欧,其目的是什么?
材料六美国的1626枚战略导弹和苏联的1910枚战略导弹,及双方数以万计的战役核导弹,相互瞄准着对方成员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目标,处于待机“按电钮”之势,进而导致军备竞赛,争夺核优势、航天优势的斗争愈演愈烈,国际形势日趋紧张。
双方都害怕毁灭于世界上已据有的130亿--160亿吨当量的核武器中,谁也未敢启动“核按钮”,发动核大战。
(5)材料说明美苏冷战对战后产生了什么影响?
【知识构建】
【当堂检测】
1.1945年5月1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科索沃战争
2. 有人认为“马歇尔计划远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使美苏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B.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C.它起到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的作用D.稳定欧洲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3. 1946年丘吉尔发表演说:“不久刚被盟国的胜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经罩上了阴影。
没有
人知道,苏俄和它的共产主义国际组织打算在最近的将来干些什么,以及它们扩张和传教倾向的止境在哪里。
”在此,丘吉尔认为()
A.全面“冷战”不可避免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D.“冷战”是一场投有硝烟的战争
4.战后,苏联等国签订的某条约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在该条约影响下()
A.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B.欧洲出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
C.美国对苏联全面冷战D.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部分
5.下列四幅图最能体现二战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特征的是()
A B C D
6.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
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
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
这反映了当时()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7.假如你正在撰写一篇关于“冷战”的文章,以下哪些词汇可能出现在你的文章中()
A.杜鲁门主义朝鲜战争经互会
B.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越南战争
C.华沙公约组织特种战争北大西洋公约
D.华沙公约组织杜鲁门主义经济互助委员会
8.“柏林墙被掘开了,但是,这并没有伴随着胜利的凯歌,只有沉重的记忆带来的苦涩思
索”,这堵墙曾经()
A.巩固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B.防止了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
C.是德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象征D.使美国赢得了美苏争霸的胜利
9. “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
我
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进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这是哪一政策的宣传()
A.杜鲁门主义B.成立北约组织C.马歇尔计划D.发动朝鲜战争10.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
为令人耳目一新的。
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11.一开始,斯大林对马歇尔计划曾表现出“谨慎的兴趣”,便派外长莫洛托夫与英、法
外长会谈。
英、法提出任何接受援助的国家将不可避免地丧失一部分经济主权。
这表明()
A.马歇尔计划援助对象包括整个欧洲
B.受援国牺牲经济主权是接受援助的前提
C.英、法不希望苏联加入援助计划
D.并没有体现意识形态的对立
第24课答案
思考1:(1)二战刚结束,世界人民的反战情绪高涨;
(2)、美苏实力势均力敌,发动战争均无胜算,会对世界形成毁灭性打击。
思考2:复兴欧洲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推行霸权政策、实现称霸世界战略
思考3:马歇尔计划是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实质都是要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但是杜鲁门主义是公开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是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思考4:由于核战争的毁灭性危险,美苏两国不敢轻易动武,客观上造成相对稳定的局势。
合作探究:
课堂探究案
(1)美国要争夺世界霸权,称霸世界的意图。
战后苏联扩展自己势力范围的意图
(2)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3)战后双方由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双方缺乏合作的基础,双方互不信任,片面夸大对方给予自身的威胁
(4)复兴欧洲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推行霸权政策、实现称霸世界战略。
(5))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武的威胁之下;但由于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1.C
2.A
3.A
4.B
5. B
6.D
7. D
8.C
9.C 10.D 1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