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农村金融研究的理论综述
国外农村金融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2004年初,《中共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充分体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性。
而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以,农村金融制度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成为农村经济改革中的一个焦点。
2005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将“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作为农村金融工作的主题。
目前,在对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的研究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文献,无论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果,但是存在的问题和争论依然很多,农村金融改革问题的许多方面仍然处于试点和摸索阶段,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仍需时间的检验。
本文对近年来国外对农村金融问题的研究做出归纳和总结,以图对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有所启迪。
一、对农村金融市场及其供求关系的研究这方面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有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HughT.Patrick提出的两种模式:一是“需求追随”模式,强调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导致农村金融组织及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
二是“供给领先”模式,强调农村金融组织及相关服务的供给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
并且他认为,这两种模式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两种模式之间存在一个最优顺序问题。
该理论对于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的制度供给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此后的学者从各个不同角度研究了农村金融市场及金融供给和需求,较新的研究有:美国学者Paul.N.Ellinger和DavidL.Neff(1993)运用两种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影响金融市场效率的七个因素进行了分析。
MireDevaney和BillWeber(1995)通过评估一个农村银行结构的动态模型,测试了美国的农村银行业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农村的银行政策必须持续地促进现行的和潜在的竞争。
MarkDrabenstott和LarryMeeker(1997)分析了资本在农业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总结了美国农村金融需求的三个特点,指出了美国农村资本市场存在的缺陷,并从三方面提出如何发展农村资本市场以扩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即扩大社区银行的可贷资金;发展农村二级市场;开发农村股票资本市场。
《农村信用社信贷操作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500字》
农村信用社信贷操作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关于信贷操作风险,其主要原因是外部的一些约束以及内部的管理问题,风险是一种不确定的因素,所以要对信贷操作问题要充分进行准备,使风险达到最低程度。
近年来,关于如何管理以及提高操作风险在经济领域有着很大进步。
国外和国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国外研究现状西方的商业银行发展现有三百多年,对风险管理已经是相对比较成熟了。
如果发现风险过高,则须慎重考虑是否发放该笔贷款。
除此之外还生成了一系列信用分析模型:资产组合管理模型、CART结构分析模型、ZETA分析模型、Altman的Z计分模型、KMV模型。
巴尔肯霍尔等学者(2009)认为如果要发放贷款给借款者需要必要的抵押品来进行担保。
但是有些贷款人是缺少有效的抵押品的,这时可以对贷款人进行信用评级,这种方法是可以替代抵押品的。
Addrea Cremoninoyan研究了操作风险的计算方法,入手点是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出发的,计算操作风险的方法是在研究各类损失数据之后的。
Chapelle认为在样本的检验中那些过大的阈值数据,要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可以将极值理论作为指导,使观测数据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Desmoulins是运用了定量模型,是针对损失的数据通过统计与概率提出了新技术,可以对操作风险进行准确的度量。
Anthony Peccia指出了运用模型课进行管理操作风险,这样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利用模型来分析自身承受的风险情况。
Ariane在研究操作风险时,建立了风险框架,分析了风险的管理流程、战略、环境等,因此认为必须做好绩效管理、激励的方式以及运用先进的技术来进行开展,这样才可以使风险管理流程达到最优化。
Roberu在研究之后提出了数理经济的表达式,由于操作风险的类型是不同的,可以度量操作风险和分配资本金提供重要依据的,操作风险给银行带来的损失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必须细化风险。
(二)国内研究现状张运鹏对操作风险管理进行制度性分析,结合了媒体中报道的一些数据建立了操作损失数据样本,而且还和国外对操作风险的数据收集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此来发现我过在操作风险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着研究方法的改进 , 在这两种理论的研究基础 本身及其施行效果是失败的。
局部知识论和斯蒂格利茨的不完全竞争市场 统论)
2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农村金融市场论 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恶化; 0 为了补救市场 逐渐替代了农业信贷补贴论, 其理论前提与农 的失效部分, 有必要采用诸如政府适当介入金
面的关系, 是金融发展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农村 被集中并转移到了使用大笔贷款的较富有的
2 世纪九十年代后,人们认识到市场机 O
农村穷人反而得不到资金支持。另 制并不是万能的, 仍需要一些社会性的、 非市 地区的 具体运 传统上具有代表性的农村金 农民身上 , 用。 政府支持的农村信贷机构缺少有效监督借 场的要素去支持它。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就是其 融发展理论有两种 , 即农业信贷补贴论和农村 外 。 款者投资和偿债行为的动力, 加上管理低效问 中的代表性理论。该理论认为, 发展中国家的 金融市场论 。 他们是相互对立的两种理论。虽
造成了借款的高拖欠率。 总之, 就构建 金融市场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 , 尤其是放 然农村金融补贴论和农村金融市场论各有偏 题严重,
颇, 但是两者对以后的研究很有借鉴意义。随 上, 又提出了新的农村金融理论。如哈耶克的 论等 。 他们的理念对指导现代农村金融发展十
分重要。
一
一
个有效率且独立的金融体系来说, 这个理论 款一方对于 借款人的情况根本无法充分掌握, 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就可能无法培育出一 水平又会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从而加剧
特别强调利率的 改革和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建设 , 排除阻碍农村 以利润为 目 标的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 该理论 对政策性金融对市场的扭曲。
【农业信贷业务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700字】
农业信贷业务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外农业信贷营销分析在金融机构分布对涉农信贷影响方面,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国外农业发达的国家很早就意识到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的重要性,在较早时间立法并成立专门机构强制对农业生产进行金融保护。
美国农业信贷一类是以农业信贷管理局为主导与其他银行合作,在全美信贷区设立办事处构建全覆盖网络,以信用为基础向用户提供贷款服务。
另一类是政府农业信贷机构,以落实国家相关农业政策为主要目的,不为盈利,只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存在。
日本成立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是按照农村行政区域自发组织形成的综合性农业合作社,在农村基层遍地开花,几乎吸收了一切农户成为会员,以机构为主体整合农户信用,引入信贷政策和保险功能,借助国家政策提供一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服务,如购进农机供无法单独购买的小农户会员使用,推动农业科技发展,鼓励研发新品种,推广新设备。
发达国家的农业信贷机构具有覆盖广合作强、政策性明确,自发创新性高的优势,与之相比,我国农业信贷机构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商业银行进入农村农业市场的步伐滞后,产品与农村市场脱节,服务相对单一,无法成立有效的系统性服务网络。
在金融营销方面,Maura Suresh Kumar基于对印度农业信贷和负债状况进行分析,得出农业金融重点应放在边缘和小型农业家庭的结论,这些家庭在土地持有份额中占有更多份额,主要依靠短期和中期的农业贷款,需要通过提高小农户的信誉提高他们的贷款能力。
Moahid Masaood认为农业延伸服务捆绑的信贷对农场收益的影响高于单独提供各项服务的影响,因此应建立可持续的农业安排。
Esther Waigwa Mareka通过对肯尼亚及其他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多数商业银行农业贷款研究分析,认为因农业贷款的天然风险、远距离的交易成本使得商业银行回避农业贷款,抵押物的高要求使得农民难以通过信用评估。
虽然法律要求商业银行贷款组合的17-20% 必须用于农业,但是已有的金融服务和产品不适合小型农业企业,难以形成规模贷款。
《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探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Economides N. C. Himmelberg(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建立在传统金融业务基础上的新兴业务。
以传统业务为切入点有助于顺利提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水平,夯实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基础,促进互联网金融快速步入到良性的发展轨道[5]。
Kirsty Best (2015)的研究表明,2002年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为发展中国家建构网络金融提供了广泛的认知,其建构了覆盖发展中国家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条件和发展形势,这也是本文研究中对于互联网金融类别进行划分的重要依据[6]。
其认为,互联网金融涵盖电子银行、电子支付、电子贸易、网络借贷等不同领域,其总体发展规模是互联网金融的体量。
Andrew Crockett (2017)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概况进行了研究。
其认为,物理网点应将支付结算功能过渡为营销服务,推动业务转型,将用户体验管理和交易成本控制作为提高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7]。
同时,应当优化远程协助业务的发展,提高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硬件建设水平。
Chester Brown(2017)认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应当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征和产业特点,积极引进人才,提高人才的储备水平,重视互联网金融的特征,提高互联网金融各主体对人才的吸纳水平,完善人才的知识结构,推动互联网金融人才具有扎实的业务功底和理论功底,使得人才兼备金融实操经验和互联网意识,提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水平[8]。
Muneer M.Abbad (2016)《约旦网上银行》中认为,农村金融机构应当有效协调传统支付模式与购买模式和当前技术环境和需求环境之间的鸿沟。
推动技术的高速发展,并将信息化的发展经验建构成量化的风险管理模型,提高对于客户信息的管理水平,建立客户潜力管理机制,提高对客户潜力的挖掘水平。
2.国内研究现状第一,农村互联网金融研究方面。
姜颖(2016)针对农村互联网金融工具进行了研究,将农村金融工具划分为投资、储蓄、信贷、结算、证券买卖、商业保险等类别的基础上,诠释了农村金融工具的功能。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研究文献综述
2 0世纪 9 0年代以后 , 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在农村金融领域得 以扩展 和应用。发展中国家 的金融市场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5—1 8
作者简介 : 郑小萍, 女, 教授 ,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 向为金融宏观分析和银行经营管理 ; 李继生( 1 9 8 6一 ) , 男, 山东寿光人 ,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 向为产业经济学与金 融支持。
1 0
金融教育研究
不是 一 个完全竞争市场 , 仅仅依赖市场无法培育社会所需要的金融市场 , 因此 , 有必要采用政府的适 当介入 金 融市 场 的方式 纠正 市场失 灵 ( S t i g l i t z , 1 9 8 9 ) 。B e l o n g i a和 G i l b e r t 考察 了美 国政 府 对 农 业 部 门 的信 贷 支 持 的绩效。 { 他们发现政府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 了私人部 门对农户的信 贷配给导致的资金短缺问题 , 但是 补贴性的贷款对农业产出没有显著的作用。
郑 小萍 , 李继 生
( 江西 师 范大 学 财政 金 融学院 , 江西 南 昌 3 3 0 0 2 2 ) 摘要: 农村金 融 与农 村 经济之 间 的 关 系 国 内外都 做 了大量 地 研 究 , 在衡 量 和 比较 中寻 找 其 关 联 。 文章从 金 融的 功能性 角度入 手 , 阐述 了我 国关于农村 金 融供 需主体 的现 状 , 研 究发现 农村金 融
对农 村 金 融 市 场 而 言 , 不 完 全 竞 争 意 味 着 提 高利 率 会 引 起 道 德 风 险 和 逆 向选 择 。B e s l e y和 S t e p h e n
( 1 9 9 5 ) 认为 , 在正规金融的信贷中银行 由于无法完全控制贷款者行 为而面临道德风险问题 , 正规金融机构 对农业的贷款主要考虑收益和风险 , 而风险却 占有较大的比重。B o u c h e r , G u i r k i n g e r 和T r i v e l i C ( 2 0 0 5 ) 认为 向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机构借贷 的风险存在很大差异, 风险应该是农户选择民间借贷的重要因素 , 正规 金融机构为了降低道德风险, 一般通过合约条款让借款者承担较大的风险。 农 村金 融对农 业 的影 响是显 而 易见 的 , 国外对农 村 金融 的研究 已经 具体 深化 到土地 的收 益率 , 从 农 村经
国内外农村金融研究的理论综述
金融市场监管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其内涵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李长健,2008) ,而金融监管必须调整涉农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整合农村金融机构,提高服务质量,拓宽融资渠道(刘金顺,2010);从认识论的角度审视发现,界定农村金融监管的内涵,其核心之意是在于保障市场作用得到充分、高效率的发挥,市
场于失灵时又能够得到及时矫正或者市场作用得到弥补。金融本身是纯粹的经济问题,但金融监管却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综合了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课题。基于此,界定农村金融市场监管的内涵要考量经济的标准,又要顾及非经济的标准(马德功、臧敦刚等,2010)。
三、农村金融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的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尽快实现工业化,部分政府对农村金融采取金融抑制的政策(麦金龙,1973) ,同时也放缓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农村的正式贷款只能用于田地农业生产用途,并且贷款使用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长度基本吻合,所以,其他的非正式贷款大部分应对突发、大额或者现实的非一般消费,如亲人丧葬婚嫁或者在建造家庭新房舍中使用等??因此,非正式贷款总是用于农户各自的目的,并在道义上给了农户信贷人以权威,通常情况下,农户正式贷款只用于农户个人预定的目的,而非正式贷款也不会使农业田地生产中的净流动资金增加。这是在农户信贷市场中,我国农村长时间存在的农户贷款供需结构(张杰,2000)。而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能否建立的关键是政府能否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资金供给能否切实满足农村微观金融的资金需求,能否培育现代农民(王芳,2005)。从金融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给结构单一,金融供给与需求总量仍然存在较大资金缺口,当前农村金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尤其是农村弱势群体的需要(张笑尘,2007)。
关于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综述
( ) 一 农业信贷补贴论( 或农业融资论 ) 农 业信贷补贴 论是2 世 纪八 十年代 以前处 于主 导 0
地位的农村金融理论 。 该理 沦强村信贷体 系的低效 能问题 , 而通过 主张利率 自由化 又能否使小农 户充分地得 到正式金 融市场 的贷 款, 仍然值得怀疑( 肖雪 ,0 7 。 20 )
2 世纪九十年代后 , 0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是代表性理 论。 该理论认为 , 了补救市场 的失效部分 , 为 有必要 采用
+ + 。+ 。十 十 十 十 — 一。 十
+
- 十
- + - +
一 +
- +
- +
- + - + —-
价, 各方均 不确认损益 , 以账面价值计量 的前 提下 , 在 不 计算 补价带来 的损益 , 因而较为简便 , 于实务操作 。 便 在 交易双方满足交换 具有 “ 业性质 ” 商 和换 出或换 人资产 的公 允价值 能够可靠计量 的前提下 , 非货 币性 资产交换 应用公允价值计量 , 由此交换而产生 的差异确认 为当期 损益 , 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换 出资产账面价值之 间差 额 换 越大 , 则影 响当期损益 的差额越大 , 而会对 当期资产 从 构成 、 资产 、 净 所得税费用和净利 润产 生较大 的影响 。
到 广泛 关 注 。
这个理论本身及其施 行效果是失败 的。 ( ) 二 农村金融市 场论 ( 或农村金融系统论 ) 2 世纪八十年代 以来 , 村金融 市场论逐渐替代 了 0 农
农业信贷补贴论 ,该 理论完全依赖 市场机制 的作用 , 极 力反对政策性金融对市场的扭 曲 , 为非正规金融 市场 认 具有合理 性 , 不应 一概取 消 , 当将正规 金融市场与非 应 正规金融市场结合起 来。 但是 能否消除那些 目前影 响发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尽管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 渠道拓展等。
农村经济发展政策与实践的探索与创新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为农村经济发 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未来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建议与措施探讨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财政、金融、税收 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释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方面的基 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才引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03
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可以提高农民素
质、增强农村创新能力、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04
文献综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分析:某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产业协同发展
该地区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
收。
创新驱动
研究范围
本文将涵盖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 、现状、问题、对策等方面的研究, 重点对近十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
02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
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土地改革与农业合
作化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土地改革和 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土地的 集体所有,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 了基础。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上世纪50年代末,人民公社化运 动兴起,农业生产实行集中管理 ,但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
文献综述(范例)
文献综述题目:关于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关于农村我国微型金融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民增收和就业问题,需要资金支持,这对农村金融提出了新要求。
传统农村金融已经无法满足农村发展的要求,发展农村微型金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对微型金融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对我国微型金融发展的不足及据此提出的发展我国微型金融服务与支持体系的基本思路与措施做一综述。
关键词:微型金融;小额信贷;反贫困;发展中国家1微型金融概述1.1微型金融定义谭险峰(2010)认为微型金融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微型金融针对的目标群体是低收入人群和微型企业;其次,微型金融提供的贷款额度较小;最后,微型金融提供的服务包含了小额信贷、保险等内涵丰富的业务。
[1]李波(2009)指出,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所谓微型金融是指对低收入家庭提供贷款、储蓄、保险及货币支付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
其核心是微型信贷,即对没有收入来源的借款者提供无抵押贷款。
[2]1.2微型金融主要类型陈明(2009)指出,由于我国的农村微型金融的性质主要侧重于公益性,突出扶贫和惠农,所以这里主要介绍我国公益性的农村微型金融类型的运作情况。
从资金的运作方式上来说,我国农村微型金融主要包括小额信贷、社区发展基金、贫困地区村级互助资金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形成的互助资金等等。
[3]范弘雨(2009)指出,微型金融是为贫困人口提供贷款、储蓄和其他基本的金融服务。
其基本含义是: 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 尤其是要为目前金融体系并没有覆盖的社会人群提供有效服务,除上述类型外还包括微型保险等。
[4]2微型金融的发展2.1微型金融发展历史顾建强(2009)指出,微型金融机构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它以不同于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技术,为那些排除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小企业、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包括小额贷款、储蓄、保险、汇款等业务。
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研究综述
重 庆 文 理 学 院 学 报 I 会 科 学版 ) 社 J u n l fC o g igUnv ri f t a dSin e(o il cecsE io ) o r a h n qn ies yo s n cecsS ca in e dt n o t Ar S i
满 足新农 村 建设 融 资需求 。 廖群 云认 为 , 农 村建 新
设 背景 下 的农 村金 融 改革 包括 农 村金 融 制度 的完 善 、 村金 融体 制 的构 建 、 农 多元 化农 村 金 融 机构 功
能定 位 、 创新 金融 制度 等几 个方 面 。 重新 定位 涉 要 农 金融 机 构 的支农 功 能 ,完善 政 策性 金 融 支农 机 构体系 , 发挥 非 正 规金 融 的支农 潜 能 n。姜 军松 、 ]
在此 研究 主题下 ,学 者们 的研 究主要 集 中在新 农 村建设 对 农村 金融 的需
求 、 农村 建设 视野 下 的农 村金 融制 度改 革两个 方 面 。 新 建设 社会 主义新 农村 , 需要 大量 资金 投入 。廖 群云 认 为 , 农村 建设 资 金 新 需 求数 量 庞大 , 金需 求 周期 长 , 金需 求 具有 多层 次 性 . 资 资 对政 策 性金 融 资 金 依赖 性强 l。庄岁林 认 为 , 农村建 设 归根结 底是 解决农 村地 区的投资 与发 展 1 ] 新 问题 。 村最 重要 投资渠 道 为政府 财政 与农村 金 融 . 农 农村 金融 主要 帮助农 村 微 观经 营 主体 ( 户 和企业 ) 农 融通 资金 进而解 决 要素 投入 不足 的 问题 。财政 与 金 融 必须形 成合 力 以支持新 农 村建设 _。 2 ]
如何 更好 地 支持 “ 三农 ” 支 持 与促 进城 乡 统筹 发 展 已成 为学 界讨 论 的热 点话 、 题。 本文就 近年 来 的大量研 究 成果做 了 五个方 面 的综 述 , 以期对 农村 金融 问题 研 究梳 理 出一个 清 晰的脉 络 。
村镇银行国内研究综述
村镇银行国内研究综述【摘要】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定位扎根县域、服务“三农”和相关小企业,逐渐在农村金融市场发挥作用。
我国对村镇银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村镇银行的制度绩效、市场定位、产品的功能与特点、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宏观管控及内部经营管理等方面。
【关键词】村镇银行制度绩效市场定位一、引言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及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农民、农业、农村对金融业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村镇银行,自诞生以来就受到市场极大的关注。
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定位扎根县域、服务“三农”和相关小企业,逐渐在农村金融市场发挥作用。
对于村镇银行,近年来理论和实物界均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取得丰硕成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集中前人研究的成果,讨论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解决提供参考。
二、设立村镇银行的必要性张笑尘(2007)从金融供给的角度指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供小于求,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供给结构单一并且有较强的垄断性,不能满足乡镇企业和农民对资金的需求。
刘寅?矗?2008)认为村镇银行加速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改革,促进农村非正式金融机构的发展逐渐正规化,注入新力量的发展农村金融组织。
王晓珍(2008)指出村镇银行的建立表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是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新渠道、有利于建设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模式,有利于农村金融的创新,是一种有效的衡量农村金融开放的思路,从而暗示了我国设立村镇银行的可行性。
王进(2008)指出,建立村镇银行对农村金融的积极作用是:农村金融市场更加多层次,更具有竞争力;能部分缓解农村地区资源流失,并能部分替代民间金融.三、村镇银行面临的问题1、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秦晓晴(2009)认为,村镇银行作为服务农村市场的新生金融力量,应定位为专注于业务价值,需求旺盛,而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相对忽视的中小企业和大农户,并没有提供各种的金融服务.朱海城(2010)建议应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管制和积极优化农村金融环境,明确市场定位,加快发展,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管理,控制风险,提高效率,建立“三农“贷款担保机制。
《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发展探析国内外文献综述3200字》
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1国外研究现状 (1)2国内研究现状 (1)2.1关于农户小额信贷作用的研究 (1)2.2关于农户小额信贷发展现状的研究 (2)2.3关于农户小额信贷发展存在问题的研究 (3)2.4关于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的研究 (3)2.5关于农户小额信贷发展对策的研究 (3)3研究述评 (4)1国外研究现状从上世纪70年代小额信贷业务开始出现,逐渐改变了扶贫方式,通过给穷人发放小额贷款,把传统的无偿使用或低成本的使用变为有偿使用,使穷人自觉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自主创业,增加收入的方式来实现对穷人的救助,很快小额信贷受到发展中国家的热烈欢迎,并很快推广到亚州、非州、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由此,许多专家和学者,开始致力于小额信贷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对于小额信贷的性质作用,学者都认同小额信贷是一种有效的金融扶贫方式。
Robert Peck Christen, Timothy R.Lyman和Richard Rosenbeng在《小额信贷规则和监管指导原则》一文中对小额信贷的性质、作用和监管作了详细的描述,肯定了小额信贷在扶贫方面的作用,并提出对不同类别的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和正规金融小额信贷组织应予以不同的看待和监管。
Peck Christen和RichardRosenbeng在《监管浪潮—小额信贷的法律框架》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
在小额信贷的实施方式上,《小额医疗保险:乌干达、坦桑尼亚、印度和柬埔寨四个医疗保险项目案例综述》(2000年)中分析了小额信贷机构采取的利于其开发小额保险产品的各种方法。
2国内研究现状2.1关于农户小额信贷作用的研究茅于轼(2005)认为无论国际还是国内的经验证明,应正确分析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从制度层面上解决所有权问题,结合联合国2005年小额贷款年,确保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能够真正成功1。
《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研究国内外研究综述3300字》
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研究国内外研究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由于国外的农村与中国的农村相比,在管理形式与组织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故国外在村级财务管理方面的研究资料较少。
国外的村级财务管理研究模式主要是以合作社的形式进行的。
罗奇代尔公平先锋社成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位于罗奇代尔镇,是全球范围内成立最早的合作社。
从此事之后,国外就陆续开始深入研究与推进村级财务管理中涉及村级账目的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成果,例如:Eugene C(1986)根据地方政府的财务管理研究表明,农村地区的财务管理应与城市发展资金相结合,与美国农村金融管理惯例相一致,重点应放在审查账目上。
Sibert Anne(1992)根据当前在共同货币区公共财政的实施情况,认为欧盟国家应增加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支持,并决定将审查融资和建设融资相结合,这是防止腐败的最好方法。
19世纪中期,国际合作联盟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的100周年纪念大会,建立了享誉世界的“合作社七项原则”,将其所有成员定义为“股东”和“客户”。
20世纪末,美国产生了规范农村工业化发展的“新一代合作社”。
1970年,韩国的“新村运动”加强了村级财务管理。
日本的“造村运动”则强调农村的自我发展和农村改善,实行了自我监督的农民管理模式,并且增加了农民的参与度。
印度的“农村奶业合作社”则是在乡村选举中产生合作社社员,各成员在行使权力时保持独立。
英国研究员Ben Brown(2003)认为,建立合作社是农村地区财务管理的主要方法。
合作社成员参加合作社的日常管理,按照规范、科学和民主的原则管理合作社的财务。
泰国学家Danture Wickramasinghe(2007)提出,应当指导村民以主人公的态度进行村级管理,通过正常渠道解决村级事务,政府应该下放权力,在村庄内建立许多行政机构,以实现村民自治的真正目标;日本学家Aoki Masahiko(2010)主张应该要让村民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村级管理工作中来,树立主人翁精神。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国内研究综述
赵 天朗 (00 从 国家效 用 角 度 , 析 发展 新 型农 村 21) 分
金融 机构 的必要 性 。
可 以看 出 , 不论 政 府部 门还是 研 究 学者 均一 致
认为有必要建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新型农村
金 融机 构抓准 了解 决农 村 金 融 问题 的突 破 口, 国 是 家 的需 要 , 是完 善农 村金 融体 系的需要 , 是农 民的迫 切 需要 。沈 杰 、 马九 杰 (00 通 过 抽 样 调 查 发 现 , 21)
农户和微小型企业贷款难 ,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
不足 , 当今 中 国不 争 的事 实 ( 广 文 ,0 8 。为 是 何 20 )
型农 村 金 融 机 构 可 以 有 效 促 进 社 会 公 平 。刘 伦
(0 7 认 为设 立 村 镇 银 行 透 露 出木 桶 原 理 的 金 融 20 )
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 网点覆盖率低、 金融 供给不足、 竞争不充分等 问题 , 0 2 6年银监会 开始 0
21 0 1年 9月
山
东
经
济
S p 2 1 e ., 0 1 Ge . 6 No 5 n I6 .
总 16期 6
第 5期
S HANDONG CON0MY E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国内研究综述 冰
王 海 波 郭 军
( 山东经济学院 , 山东 济南 2 0 1 ) 50 4
[ 摘
等。现行 国 内对此 问题 的研 究总体上还是就金融论金 融, 乏对 现象 背后深层原 因的分析 , 量研 究有待加 强, 缺 定 制 定的解决方案 系统 性和 实践性不 强, 国际比较及其经验借鉴亟待 加强。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研究的文献综述
…李树 生, 广文. 何 中国 农 村 金 融 创 新 研 究 【 . 京 : 国金 M】 北 中
融 出 版 社 ,0 8 20.
[ 王 曙 光 . 型农 村 金 融 机 构 运 行 绩 效 与 机 制 创 新 中共 2 ] 新 中央 党校 学报 ,08() 20, . 2 【 秦 汉 锋 . 型 农 村 金 融 机 构 的 制 度 变 迁 与 演 进 【. 国金 3 】 新 I中 I
3新 型 金 融 机 构 的 市 场 定 位 问题 。 天 朗 ( 0 0 认 为新 型农 . 赵 2 1)
[ 杨 连 波 . 型 农 村 金 融机 构 面 临 的 风 险及 防 范对 策 Ⅱ. 7 】 新 】 财
会 月 刊 ,0 8() 20, . 8
『1 应 军 , 鸿 斌 . 型 农 村 金 融 机 构 面 临 的风 险及 对 策 [. 8李 8 周 新 J 1 河 北金 融,09( ) 2 0 , 9. 0
层 次 、 主体 的农 村 金 融 体 系 起 到 积 极 的推 动作 用 , 时 他 也 指 多 同 出 ,银 监 会 目前 关 于 村 镇 银 行 和 农 村 自 己互 助 社 的制 度 设计 利
弊兼 有 , 在 制 约 其 发 展 的 因素 。 汉 锋 (0 9 新 型 金 融 机 构 的 存 秦 20 )
融,0 9( ) 2 0 , 3. 2
方 面 的特 殊 性 , 营 管 理 中 面 临着 较 高 的信 用 风 险 , 动 性 风 险 经 流 和 操 作 风 险 。 杨 连 波 (0 8 , 应 军 、 鸿 斌 (0 9 , 月 英 20 )李 周 2 0 )陶 (0 9 也 从 资 金 来 源 , 贷 业 务 以 及 人 员 素 质 等 方 面 对 风 险 控 20 ) 信 制 问题 进 行 了 阐 述 。针 对 农 村 金 融 产 品不 足 , 融 服 务 不 能 满 金
《村镇银行发展策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800字
村镇银行发展策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村镇银行的设立、覆盖面和可持续发展潜力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
关于村镇银行的作用,马晓青、徐信艳(2010)发现,村镇银行可以有效地调节农村地区的资金供求。
王鹏飞、周立(2019)认为,“多县一行”有利于村镇银行更好地发挥商业作用,实现商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在公司治理方面,虞飞飞(2015)认为,村镇银行的公司治理存在很多问题,如发行主体定位不明确、股权稳定性差、发展战略偏离支农和小额支出的定位要求等。
他建议规范发行人持股比例,不断优化村镇银行股权结构,加强战略管理。
王曙光、王彬(2019)认为,主发行银行制度严重影响了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导致村镇银行股权结构失衡,主发行银行的控股特征过于突出。
村镇银行不仅难以获得自主发展的机会,而且民间资本的优势也将受到限制。
关于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任常青(2010)认为,市场的发展是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村镇银行应成为农业再融资的重要发行渠道。
王信(2014)从理论上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机制,认为主要发行银行的发展模式对农村银行有很大影响。
如果村镇银行不结合三农金融需求的特点和村镇银行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完全照搬主要发行银行,不仅会抑制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还会增加经营成本。
葛永波等(2015)通过对山东省村镇银行各种数据的调查分析,得出了两个重要结论:一是人才是银行发展的关键;第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村镇银行绩效成反比。
根据近年来村镇银行的发展情况,冯凯(2021)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顶层系统设计的缺陷,目前村镇银行的发展定位为帮助农业、农村和农民偏离原有市场的位置。
目前,农业、农村和农田的经营风险远高于大中型企业,在缺乏风险补偿机制的情况下,地方银行追求低风险企业贷款和个人抵押贷款的发展方向很强。
马志远(2021)对农村银行的主要银行进行了研究。
一家大中型商业银行不会在当地建立大量的银行。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理论综述及评价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理论综述及评价【摘要】近年来随着金融领域的改革和创新,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农村的金融体系构建日益显现出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本文首先回顾了金融学界对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理论的主要观点和主要内容,其次综述了其相互关系和不足,最后对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理论对我国农村金融建设的意义做出了相关评价,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抑制;体系构建一、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世界银行著名经济学家麦金农在1973年出版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两本书中,对经济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的货币金融理论、货币金融政策和货币金融制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主要表现在政府对金融实行了不适当的过分干预或管制的政策,政府硬性地规定了存贷款利率的上限,使得利率不能正确反映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匾乏和资金供不应求的具体特征。
同时,政府又没有很好地控制通货膨胀,有时反而有意地实行通货膨胀政策以取得铸币收益等,使得名义利率不能够真实反映资本的稀缺程度,以至于往往实际利率为负数,这种负利率一方面导致社会储蓄的下降,一方面使得投资需求脱离了利率成本的约束,导致大量稀缺的资本被投资在无效率的项目上,从而使资金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大大降低。
总之,由于政府实施了不适当的过分干预和管制的政策,人为原因使得利率或者汇率过于低下,造成了金融体系与实际经济不相匹配,相互制约,从而导致两者相互落后的现象,称之为“金融抑制”。
金融深化理论是相对于金融抑制而提出来的,他认为,金融与经济发展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健全的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健全的金融制度能够刺激储蓄并能带动生产投资,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了,国民收入提高了,会提高储蓄和投资水平,从而带动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在麦金农看来,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途径是实行金融自由化。
农村金融文献综述
农村金融体系研究一、引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的后劲”。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解决农业问题是重中之重,因此“三农”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单个部门或局部的问题而是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局战略部署的重要问题。
“三农”经济在我国经济腾飞的过程中做出了卓绝的贡献,但是,长期以来,“三农”被忽视的问题远远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虽然2014年11月以来,央行多次下调农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意在扶持“三农”融资,但是小农业经济转型中资金融通和金融服务问题仍然是三农经济成长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多年来,学界围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做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首先从我国农村金融供求现状出发,指出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现状,并已经有学者针对这一现状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
其次从内在与外在两面着手,分析“三农”面临融资困境的原因。
最后对构建农村多元化金融体系给出建议。
二、农村金融供求现状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地区经济主要的资本要素配置方式,其存在的主要作用就是解决“三农”融资问题。
学界在讨论“三农”经济组织融资问题时,通常以农村金融的需求与供给作为研究的起点。
因此,多年来学者们持续、广泛的关注着农村金融的供求问题。
汴静(2010)通过深入地考察我国农村地区的信贷规模总量、信贷用调结构、信贷额度机构和信贷期限结构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金融整体供求处于失衡状态,另外他还指出失衡不仅影响“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制约农村金融的发展和财政支农的作用,加剧城乡发展的不均衡。
为解决供求失衡的矛盾,学者们做了很多有价值的探索。
王玉靓(2013)认为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农业的生产流程、技术含量和资金回收速度与其他行业相比独具特点;在金融监管当局没有对农村信贷产品给予特别规定,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在推出农村信贷产品同时并未设计相应的审批流程和风险控制措施的情况下,按照统一的审核流程和风控措施使得融资手续过于复杂不符合“三农”经济的实际融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农村金融研究的理论综述篇一:农村金融体系完善文献综述专业文献综述目:名:院:业:级:号:: 建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综述曹青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金融09231309428 潘辉职称:副教授2011年 4 月 14 日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题姓学专班学指导教师关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综述曹青指导老师:潘辉摘要:农村金融体系是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体系在农村地区的运行和发展。
从理论内容上讲,农村金融体系应该包括一系列内涵丰富的金融组织形式和服务品种,如银行信贷、结算、保险、证券、信托投资理财等。
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能够有效调节农村资金、满足新金融需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我国人口的5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农村金融系统也有较大发展,但现在农村的金融资金还不够庞大,不足以支撑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分析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体制的对策,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新农村建设金融支农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Rural Financial SystemCao Qing Pan HuiAbstract:The rural financial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ne country’s financial system. It is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system in rural area. In theory, the rural financial system should include a series of financial association and kinds of services, such as financial credit, settle accounts, insurance, financial securities, affiance and so on. A good rural financial system can adjust rural funds, satisfy financial demanding and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village. China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56 percent of China’s population is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not only China’s rural economy but also the rural financial system has made a great development. But rural financial funds are not enough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promoting the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new village to analysis issues of rural financial system and come up with measures of construction of pluralism rural financial system.Key words: the rural financial systemthe construction of new villagefinancial supports of the village从理论内容上讲,农村金融体系应该包括一系列内涵丰富的金融组织形式和服务品种,如银行信贷、结算、保险、证券、信托投资理财等; 从地域上讲,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是指县及县以下为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或金融活动。
因此,综合农村金融体系的理论内容和地域界定,农村金融体系范畴是指,在县及县以下由若干银行业金融机构或活动组成的为农村经济发展融通资金的金融组织体系(李保颖,)。
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与金融体系的功能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是把储蓄者和投资者根据环境、基于自身偏好所分散做出的分散化金融决策加总为社会集中的金融决策,从而使现代化经济发展成为可能,主要功能包括转移经济资源、聚集和分配资源、便利清算和支付、风险管理、提供信息和激励功能(张微娜,肖诗顺,2010)。
从我国农村金融的现实看,还存在地区发展失衡、农村金融市场化程度低、农村信贷风险大、农村资金供给不足,有效需求受到压抑等问题(齐明,2007)。
1一、国内外农村金融理论(一)国外农村金融理论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罗纳德·I·麦金农和爱德华·S·肖于1973年相继出版了和两本书,标志着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他们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论断,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欠发达归咎于金融抑制。
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使得经济与金融发展处于相互制约的恶性循环状态,并提出了“金融深化”的政策主张。
在实践中使得“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取代了“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在其后,赫尔曼(Hellman)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的“金融约束”理论指出了市场的不完善性以及政府干预农村金融发展的必要性。
进而使得在实践中“不完全市场理论”逐渐替代“农村金融市场论”而占主导地位。
(二)国内农村金融理论李人庆(2000)认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作用的发挥,不只取决于价格机制或是自由化程度的高低以及金融体系自身的完善,还取决于其所存在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外部环境,因此提出要改善制度环境,促进农村金融的深化。
李静(2002)主持的“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行为与制度环境”课题,指出为了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应适度开放市场,允许新的符合条件的、产权明晰的民营性质的金融组织加入农村金融机构,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适度竞争,通过竞争促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农村金融的发展。
国家制定相关的秩序政策,在适度的管制下,建立农村金融市场公平,公开,有序的竞争,以一个平等竞争的制度环境,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秩序的形成。
张杰(2003)认为,农村金融供给的缺乏是由于金融体制改革落后造成的,即体制内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借贷远不能适应体制外产生的金融需求。
何广文(2004)认为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中小经济主体的市场生存竞争能力差别很大,对金融机构的服务需求也不相同,因此在农村金融方式选择上,应该坚持多样化的道路。
翟书斌(2004)认为目前我国农村的金融抑制比较明显,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农村经济发展缺乏稳定的“组织基础”,制度建设滞后;农村金融市场发育滞后,金融市场运行不规范,金融体系运行效率低下:农村金融融资规模小、力度小,滞后的农村金融与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矛盾。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历史演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演变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1993年)农村金融体系恢复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和成立新的金融机构,形成农村金融市场组织的多元化和竞争状态。
第二阶段(1994年-1996年)建立系统性农村金融体系阶段.在第一阶段改革的基础上,这一阶段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能够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及时、有效服务的金融体系。
具体来讲就是这一体系应当包括以乡镇工商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以农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合作金融机构,以及支持整个农业开发和农业技术进步、保证国家农副产品收购以及体现并实施其它国家政策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2第三阶段(1997年-2002年)清理整顿阶段.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1997年开始的通货紧缩后,在强调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对金融风险的控制也开始受到重视,客观上强化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
第四阶段(2003年-今)进一步改革阶段.这一阶段,国家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确定到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上,进入2003年以来这一政策趋势日益明显且力度不断加大。
(齐明,2007)三、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问题的研究关于农村金融体系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孙培宽(2006)认为,第一,我国农村地区资金外流问题比较严重,信贷支农资金不足问题困扰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二,商业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有限,起不到应有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第三,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潜在的风险仍很突出。
第四,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不平衡,使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难以形成统一的发展模式。
第五,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与抵押担保制度的矛盾制约了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
第六,农村地区征信工作起步较晚,信用体系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三农”贷款的取得。
第七,农业保险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对农业生产起不到应有的保障作用。
第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弱势化发展,制约了其业务的创新和电子化水平的提高。
第九,统一的金融监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金融服务效能。
中国建设银行的吴霞红(2010)认为,就近年来农村金融发展变化来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覆盖面收缩。
第二,涉农金融机构农业信贷投入力度相对减弱。
第三,涉农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服务水平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发展需要。
第四,吴霞红也认为我国农村金融资源外流严重。
宋根节(2008)认为,目前中国基本上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仍然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较为薄弱,农村金融机构不健全,农业保险发展滞后,阻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金融服务方式落后,农村地区资金大量外流,农村贷款严重不足,金融资源在城乡之间的不合理配置背离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影响着当前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四、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研究齐明(2007)认为,加快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包括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对农业的政策扶持、放松农村金融管制、合理引导农村民间金融合法化以及一个良好的法律监管环境,并且需要理顺政府干预与金融市场发展的关系。
罗胜强(2006)认为,小额信贷的发展能够为经营型小农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帮助,同时,通过针对不同需求主体的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使维持型主体向经营型主体转化,经营型主体向市场型主体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