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有答案-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4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一霎时chà诀别jué可鄙bǐ 花蕾léi
B.抹布mā 脸颊jiá攥紧zuàn 匿笑nì
C.纠纷jiū 分歧zhī 步履lǚ 煎熬áo
D.敷衍yǎn 蹒跚pán 嗅觉xiù怦怦pī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敏感伤疤笑嘻嘻各得其所
B.沐浴折散婆婆嘴自作主张
C.烂漫决别三蒂莲喜出望外
D.坚难遮蔽一霎时不可抗拒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教育,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现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友谊已基本解决。

C.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幼儿园小朋友们的精彩表演。

D.他不但学习很刻苦,然而成绩却上不去。

4.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这次的考试成绩令老师喜出望外。

B.这次活动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所以有一小部分人不是很满意。

C.家长们常常自作主张,不让孩子接触大人认为可能带来坏影响的事物。

D.他翻来覆去的想,仍想不起来把钥匙放在哪儿了。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春》是一篇充满诗意的散文。

作者用五个特写镜头聚焦春日、春草、春花、春雨、春天人的活动等画面,描绘了春天绿草如茵、花草茂盛、春风拂煦、细雨连绵的景象。

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老舍,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刘湛秋的《雨的四季》描绘了四季中的雨,借雨展示出了四季美丽图景,且充满情趣,富有韵律美。

D.《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
以飘逸自然著称。

6. 下列句子中,语气最强烈的一项是()
A.他身体好
B.大家都说他身体好。

C.没有人说他身体不好。

D.没有一个说他身体不好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1)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2)《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________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①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②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则》
③曹操《观沧海》中总写大海和山岛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④《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⑥__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二、现代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秋的气味
林海音
秋天来了,很自然地想起那个地方──西单牌楼。

无论从哪个方向来,到了西单牌楼,秋天,黄昏,先闻见的是街上的气味。

炒栗子的香味弥漫在繁盛的行人群中,赶快朝向那熟悉的地方看去,和兰号的伙计正在门前炒栗子。

和兰号是卖西点的,炒栗子也并不出名,但是因为它在街的转角上,最是扎眼,就不由得就进去买。

来一斤吧!热栗子刚炒出来,要等一等,倒在箩中筛去裹糖汁的沙子。

在等待称包的时候,另有一种清香的味儿从身边飘过,原来眼前街角摆的几个水果摊子上,枣、葡萄、海棠、柿子、梨、石榴……全都上市了。

香味多半是梨和葡萄散发出来的。

沙营的葡萄,黄而透明,一撅两截,水都不流,所以有“冰糖包”的外号。

京白梨,细而嫩,一点儿渣儿都没有。

“鸭儿广”柔软得赛豆腐。

枣是最普通的水果,郎家园是最出名的产地,于是无枣不郎家园了。

老虎眼,葫芦枣,酸枣,各有各的形状和味道。

“喝了蜜的柿子”要等到冬季,秋天上市的是青皮的脆柿子,脆柿子要高桩儿的才更甜。

海棠红着半个脸,石榴笑得露出一排粉红色的牙齿。

这些都是秋之果。

抱着一包热栗子和一些水果,从西单向宣武门走去,想着回到家里在窗前的方桌上,就着暮色中的一点光亮,家人围坐着剥食这些好吃的东西的快乐,脚步不由得加快了。

身后响起了铛铛的电车声,五路车快到宣武门的终点了。

过了绒线胡同,空气中又传来了烤肉的香味,是安儿胡同口儿上,那间低矮窄狭的烤肉宛上人了。

门前挂着清真的记号,他们是北平许多著名的回教馆中的一个,秋天开始,北平就是回教馆子的天下了。

矮而胖的老五,在案子上切牛羊肉,他的哥哥老大,在门口招呼座儿。

他的两个身体健康、眼睛明亮,充分表现出回教青年精神的儿子,在一旁帮着和学习着剔肉和切肉的技术。

炙子上烟雾弥漫,使原来就不明的灯更暗了些,但是在这间低矮、烟雾的小屋里,却另有一股温暖而亲切的感觉,使人很想进去,站在炙子边举起那两根大筷子。

老五是公平的,所以给人格外亲切的感觉。

它原来只是一间包子铺,供卖附近居民和路过的劳动者一些羊肉包子。

渐渐地,烤肉出了名,但它并不因此改变对主顾的
态度。

比如说,他们只有两个炙子,总共也不过能围上一二十人,但是一到黄昏,一
批批的客人来了,坐也没地方坐,一时也轮不上吃,老五会告诉客人,再等二十几位,或者三十几位,那么客人就会到西单牌楼去绕个弯儿,再回来就差不多了。

没有登记簿,他们却是丝毫不差地记住了先来后到的次序。

没有争先,不可能插队,一切听老
五的安排,他并没有因为来客是坐汽车的或是拉洋车的,而有什么区别,这就是他的
公平和亲切。

一边手里切肉一边嘴里算账,是老五的本事,也是艺术。

一碗肉,一碟葱,一条
黄瓜,他都一一唱着钱数加上去,没有虚报,价钱公道。

在那里,房子虽然狭小,却
吃得舒服。

老五的笑容并不多,但他给你的是诚朴的感觉,在那儿不会有吃得惹气这
种事发生。

秋天在北方的故都,足以代表季节变换的气味的,就是牛羊肉的膻和炒栗子的香
了!
一九六一年十月三十日
(1)北京城很大,可写的地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西单牌楼和安儿胡同口儿上的
烤肉铺来写呢?
(2)从文章来看,老五是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3)“海棠红着半个脸,石榴笑得露出一排粉红色的牙齿”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4)你认为这篇文章只是写北京秋的气味吗?请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枯萎的蒲公英
叶子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

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
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

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

蓦地,一棵蒲公英,出
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

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也是呢,霜一次又一
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

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
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气,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

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
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

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

“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

她时不
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捡着枯黄的草,似
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

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
年的利落,有些蹒跚。

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
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
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
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⑥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

它是想探
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
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
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⑦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
片土地。

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⑧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

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

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

你知道,你
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
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⑨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选自《海燕》,有删改)
(1)文章第②段的描写突出了蒲公英什么特点?
(2)文章两次提到“我”的心“疼”,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①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②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

(4)试分析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阅读《世说新语》两则,完成问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
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①与友期行________
②去后乃至________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④俄而雪骤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________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
己的父亲。

(4)《咏雪》只是客观地写出谢家子弟咏雪的事,对“兄子”与“兄女”的两个比喻并未
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褒贬却已在其中,一望而知,为什么?
(5)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其哲理意味着()
A.当残夜还未消失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还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具有新事物必然寓于旧事物之中的道理。

B.“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的匆匆不可待,表达一
种“时不待我”的紧迫感。

C.作者将“日”“春”放在“生”“入”之前,并且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D.全诗妙在描写景物节气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
力量。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活动.(8分)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

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精彩美丽。

来吧,同学们,参与我们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自然》吧,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
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让我们看风景去!
(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词。

(2)请你仿照例子为此次活动再设计两个环节。

(一)第一环节:绘四季美景。

(二)第二环节:________
(三)第三环节:唱四季歌。

(四)第四环节:________
(3)历代文人墨客向来毫不吝啬对四季的描绘,有苏东坡、杜甫、李白等著名文人的诗词为证。

请打开你的知识库,挑几句诗词与大家共享。

春:________ (作者:________)
夏:________ (作者:________)
秋:________ (作者:________)
冬:________ (作者:________)
(4)也许你在远足过程中看到一些破坏自然、污染环境的现象,请对此写一两句宣传标语。

五、作文:(50分)
爱是一缕阳关,能融化心头的冰雪;爱是一泓清泉,能滋润干涸的心田;爱是一股力量,能激发心中的热情。

正是因为有了爱,社会上、学校里、家庭中,才能演绎出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请以“因为心中有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文章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2022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4分)
1.
【答案】
B
【考点】
易误读常见字
【解析】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读音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特别
是多音字。

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
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解答】
A.有误,“一霎时”中的“霎”应读shà,“花蕾”中的“蕾”应读lěi;
B.正确;
C.有误,“分歧”中的“歧”应读qí;
D.有误,“怦怦”应读pēng。

2.
【答案】
A
【考点】
常见易错字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

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

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
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
A.正确;
B.有误,“折散”中的“折”应为“拆”;
C.有误,“决别”中的“决”应为“诀”;
D.有误,“坚难”中的“坚”应为“艰”。

3.
【答案】
C
【考点】
病句修改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

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
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
A.有误,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使”;
B.有误,搭配不当,删去“和友谊”;
C.正确;
D.有误,搭配不当,把“不但”改为“虽然”。

4.
【答案】
B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解析】
此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

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
ACD.正确。

B.有误,各得其所: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词义和“有一小部分人不是很满意”矛盾。

5.
【答案】
A
【考点】
观沧海(曹操)
济南的冬天(老舍)
春(朱自清)
雨的四季(刘湛秋)
文学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春》描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人的活动等画面。

6.
【答案】
D
【考点】
选用和变换句式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语气,句子的语气一般有四种,陈述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疑问语气。

【解答】
A.本句属于陈述语气,不包含感情。

B.陈述语气,肯定陈述,不包含强烈感情。

C.双重否定句,加强了肯定的效果。

D.本句是双重否定句,更加强了语气。

【答案】
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迎神赛会
【考点】
名著综合
【解析】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
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
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
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
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
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
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解答】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把握。

《二十四孝图》中,鲁迅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
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本题考查名著《朝花夕拾》内容的把握,《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一本
回忆性散文集,共 10 篇。

《五猖会》是其中之一,在这篇文章中父亲让“我”背《鉴略》,使“我”感到痛苦。

《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
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答案】
影入平羌江水流,学而不思则罔,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岐王宅里寻常见,遥怜故园菊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
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

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解答】
①影入平羌江水流(重点字:羌);
②学而不思则罔(重点字:罔);
③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重点字:澹、竦、峙);
④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重点字:涯);
⑤岐王宅里寻常见(重点字:岐);
⑥遥怜故园菊(重点字:怜);
二、现代文阅读:(22分)
【答案】
因为这两处地方最能体现出北京的秋味,是季节变换的气味的代表。

公平、亲切、随和、诚朴。

拟人。

将海棠和石榴人格化,形象地生动地说明北京秋果的成熟以及对人的诱惑力。

既指““西单牌楼”处栗子、枣、葡萄、海棠、柿子、梨、石榴的香味;也指“安儿胡同
口儿上”烤羊肉味;指家庭和睦、快乐的祥和之味;指老五的公平、亲切所带来的和谐
氛围之味;借写北京秋的气味,来展现北京人的精神状态。

【考点】
散文阅读
【解析】
选文2﹣4段主要写栗子、枣、葡萄、海棠、柿子、梨、石榴……的香味;5﹣7段主要写回教馆子里的矮而胖的老五的优秀品质;无论是卖栗子、枣、葡萄、海棠、柿子、梨、石榴……的画面,还是写回教馆子里的矮而胖的老五待人公平和亲切的情形、人
与人之间和平共处(选文第六段:没有登记簿,他们却是丝毫不差地记住了先来后到
的次序。

没有争先,不可能插队,一切听老五的安排)都表现北平秋天祥和、亲切的
特点。

【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文章第二段开头说“无论从哪个方向来,到了西
单牌楼,秋天,黄昏,先闻见的是街上的气味。

”这“气味”指“西单牌楼”处栗子、枣、
葡萄、海棠、柿子、梨、石榴的香味;选文第四段中说“安儿胡同口儿上”的“空气中又
传来了烤肉的香味”。

选文结尾说“秋天在北方的故都,足以代表季节变换的气味的,
就是牛羊肉的膻和炒栗子的香了!”这句话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

材料是要服务文章中
心的,本文的文题是《秋的气味》,西单牌楼和安儿胡同口儿上的烤肉铺两处地方最
能体现出北京的秋味,是季节变换的气味的代表。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人
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

概括时既要做到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本题抓住“老五”
待客的言行去分析即可。

从选文第六段“他并没有因为来客是坐汽车的或是拉洋车的,
而有什么区别,这就是他的公平和亲切”和第七段“没有虚报,价钱公道。

在那里,房
子虽然狭小,却吃得舒服。

老五的笑容并不多,但他给你的是诚朴的感觉”这两处的语
言叙述可以看出老五公平、亲切、随和、诚朴的优秀的品质。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

从“红着半个脸”和“笑得露出一排粉红色的牙齿”这
两处可以明显地看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我们可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如“海棠”和“石榴”人格化,形象地说明北京秋季果实的成熟以及对人的吸引力。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感悟文章的能力。

做题时首先表态:不是;然后再根据选文内容分
析理由。

从选文内容可以分析出:文题《秋的气味》中的“气味”不仅指““西单牌楼”处
栗子、枣、葡萄、海棠、柿子、梨、石榴的香味,也不仅是指“安儿胡同口儿上”烤羊
肉味,更指老五的公平、亲切所带来的和谐的氛围之味。

这篇文章是借写北京秋的气味,来展现北京人的精神状态。

不仅“老五”待人公平、亲切、随和、诚朴;北京市民
之间也是和平共处:“一到黄昏,一批批的客人来了,坐也没地方坐,一时也轮不上吃,老五会告诉客人,再等二十几位,或者三十几位,那么客人就会到西单牌楼去绕个弯儿,再回来就差不多了。

没有登记簿,他们却是丝毫不差地记住了先来后到的次序。

没有争先,不可能插队,一切听老五的安排”“在那里,房子虽然狭小,却吃得舒
服”“在那儿不会有吃得惹气这种事发生”。

【答案】
(1)刚强坚毅(生命力顽强)。

(2)①为母亲付出的艰辛而心疼;②为蒲公英尚在、母亲已逝而心疼。

(3)①运用拟人,通过“努力”“力量”“手脚”等人格化的词语,将蒲公英紧贴地面、努
力生长的状态鲜活地表现出来。

②运用比喻,将母亲的白发比喻为蒲公英的种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母亲的白发,突
出了母亲为子女的辛勤付出。

(4)①由联想回到现实,在结构上与开头照应;②升华主旨,赞美母亲刚强坚毅、无
私奉献的品质;③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考点】
记叙文结尾段的作用
记叙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修辞手法及作用
散文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从文段中的“冬日的午后”“沁骨的凉”“用尽全部的力气,贴向地面,贴向地面”等
语句,可以分析出蒲公英刚强坚毅(生命力顽强)的特点。

(2)因为本文的主题是写母亲,所以,文中的情感应该与母亲有关。

第一处看到了蒲公英对子女的爱想到母亲为“我”付出的艰辛,因此感到心疼;第二处为为蒲公英尚在、母亲已逝而心疼。

(3)①运用“力量爆发”“手脚”“努力”等词语,将蒲公英拟人化,鲜活地写出蒲公英努
力生长的状态。

②将母亲的白发比喻成蒲公英种子,生动描写出母亲的白发,突出了母亲的艰辛。

(4)解答本题,要注意段落的作用题需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作答。

结尾段结构方面的作用有:总结上文;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照应题目,照应开头,照应
前文。

内容方面的作用有: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深化文章中心,
抒发作者的感悟或情感;写出了人物的品质、精神或性格;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
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

本文最后两段作为文章的结尾,在结构上与开头相照应,深化了主题;在内容上赞美
母亲的无私奉献,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答案】
约定,乃,才,散播,散落,时间很短;突然间
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C
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朋友有错在先,却责怪元方的父亲,由此可以说元方做的对,不过分。

元方用机智和
果敢的行动维护了父亲的尊严。

(对父亲的朋友失信、无礼应当教训)
【考点】
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
译文
咏雪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
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
以相比。

”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
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
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
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