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及对策
师源性心理伤害的预防策略(赵主任)
农村教师的压力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地影响他们 的心理安康,而不安康的心理状态是产生师源性心 理伤害的诱发因素。许多学者的研究也证明我国教 师在性别,年龄,职称等不同的教师其心理安康水 平都有不同。总体来讲教师心理安康水平是低于常 模水平的,而处于较差环境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 理安康状态更是如此。
教师的心理安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 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开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 理不安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 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
〔二〕师源性心理伤害的表现形式
1.粗暴师语对学生的伤害; 2.教法简单对学生的伤害; 3.对待学生不公对学生的伤害; 4.情绪失控迁怒学生对学生的伤害; 5.心理问题品德化对学生的伤害; 6.变相体罚对学生的伤害; 7.性侵害对学生的伤害。
1.粗暴师语对学生的伤害
一些教师口中的语言带 有“暴力〞,他们的话 轻而易举地划破了学生 的心灵。呵斥式、孤立 式、挖苦式、比较式、 告状式、预言式、结论 式、记账式、谩骂式、 压制式、侮辱式、威胁 式尊、重挖、苦积式极等预语言言的像、刀有爱心的言语与学生交流 子一样划伤学生。
有意伤害
师源性 心理伤害
无意伤害
显性伤害 隐性伤害
有意的好改,无意的难防。 显性的重视,隐性的无视。
成都10岁小学生跳楼身亡
10月30日,成都10岁小学生跳楼前留下遗书: “教师我做 不到,跳楼时我好几次都缩回来了〞。
教师给了他两个选择:一,写1000字的检讨;二,罚站一 小时。〞 称写不到就去跳楼,最后孩子选择跳楼自杀。
这个小偷之所以做了上千个案子,才第一次被抓住,就是因 为他真的是手法非常的细腻
林清玄后来就写了这一篇散文叫?有风格的小偷?,他就说一 个在偷东西的时候,都能够如此细腻,如此有风格,如此有个性 ,并且能够坚持自己的风格,这是一个多特别的人,如果他把这 样的风格放在其他的事情上,相信他一定会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 。
师源性心理问题
所谓“学生师源性心理问题”是指由于教师教育行为的不当,而导致学生产生的心里障碍或心理疾病。
为什么会出现师源性心理问题?我的思考如下:
一、由于一些学生调皮、不听课、捣乱等不良的行为,老师出于责任心必须去教育这些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就有可能采用不适当的方式,例如讽刺、责罚、打骂等;而采用这些不当的方式去教育往往那个结果适得其反,学生可能产生厌恶心理,更加讨厌上课,丧失学习兴趣。
有些学生在老师的打骂可能产生更消极的心理,甚至想到自杀。
二、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工作中,被学生气、职称评定、教学任务繁重、以学生成绩为主的量化考评等等,这些矛盾、压力等都有可能使教师产生紧张、焦虑、不安、忧郁等心理感受。
而这些心理感受,没有及时得到疏导、调节,久而久之,心理就会出现健康问题。
教师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
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就会变得粗暴,采取讽刺、挖苦、打骂等不当的教育方式。
怎么消除学生师源性心理问题呢?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每个学生都不一样,要去发现他们的优点,你一旦发现他们的优点,调皮的学生也会变得可爱。
要用爱去温暖学生,而不是暴力。
多多地鼓励学生,鼓励往往比批评起到更好的效果。
教师遇到烦恼、感到压力大时,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跟同事倾诉一下,做做运动、唱唱歌都是不错的方式。
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教出人格健全优秀健康的学生。
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对策研究
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档案,对教师的心理状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师的 心理问题。
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了 解学生心理状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记录 学生心理变化情况
对心理问题学生进行重点关注, 提供个性化辅导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教育观念落后: 过分强调分数 和升学率,忽 视学生的心理 健康和个性发
展
教师素质参差 不齐:部分教 师缺乏必要的 心理学知识和 技能,无法有 效应对学生的
心理问题
教育评价单一: 以成绩为主要 评价指标,忽 视学生的综合 素质和个性特
点
缺乏有效的心 理辅导机制: 学校缺乏专业 的心理辅导教 师和机构,无 法及时为学生 提供必要的心 理支持和辅导
Part Four
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 鼓励教师参加心理辅导证书考试,获取相关资质。 建立心理辅导资源共享平台,提供心理辅导资料和案例。 开展心理辅导实践交流活动,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
定期开展教师心理健康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设立教师心理疏导热线,为教师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01 02 03 04
05
Part One
Part Two
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定义: 指由于教师的教育教学 行为、态度、人格等方 面的问题,导致学生产 生心理上的伤害。
师源性心理伤害的类型: 包括情感虐待、言语虐 待、忽视、过度保护等。
添加标题
伤害的严重性:师源性心理伤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学生出现自卑、抑郁、焦虑等 心理问题,甚至可能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及对策
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及对策引言师源性心理伤害是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
在教育领域,师源性心理伤害并不罕见,它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醒教育工作者重视和减少这种伤害的发生。
成因分析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有多种,下面将列举几个主要的成因及其分析:1. 教育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教育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持有偏见、态度消极或者使用恶言恶语来批评学生,都可能对学生的自尊心产生伤害。
此外,教育工作者对个别学生的特殊关注或忽视,也可能引发学生之间的嫉妒和矛盾,从而造成心理伤害。
2. 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置也会对学生产生心理影响。
一些过于压抑或者过分竞争的课程设置,可能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压力,导致焦虑和抑郁;而教学方法的单一和缺乏趣味性,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能使学生感到沮丧和无助。
3. 班级管理和集体氛围班级管理和集体氛围的不良会导致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发生。
例如,班级里的暴力行为、欺凌行为、排斥和歧视现象,都可能使受害学生产生心理创伤。
由于教育工作者是班级管理的关键,他们在引导班级的行为规范和维护集体秩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对策建议为了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发生,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 专业培训和意识提升教育工作者应该接受相关的师德规范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和敏感度。
通过专业培训,教育工作者可以了解和掌握与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指导和引导学生。
2. 积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平等、尊重和关怀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保持理性和温和。
通过倾听学生的需求和意见,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为他们提供更个性化和有效的教育。
3. 设计充满乐趣和激励的教学方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育工作者应该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
师源性心理伤害
“师源性心理伤害”是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不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其表现形式有:教师打骂学生;侮辱性的批评或嘲讽;教学方法简单粗暴,不讲道理等。
从而引发学生厌学、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恐惧等,对学生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有关研究发现,教师心理问题是造成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根源,如果不及时调整,则会对学生身心发展乃至教育教学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师源性心理伤害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一、讽刺挖苦学生,不尊重学生。
有些教师不能以朋友身份与学生平等相处,常常以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学生,甚至用刁钻、刻薄的语言对学生讽刺挖苦。
常常有“你真笨”,“没出息”,“你就不是念书的材料”,“你怎么本性难移?”,“你真是不可救药”,“没见过你这样蠢的”,“我对你失去了信心”,“你什么都差,还不如回家。
”等等。
这种言语,严重伤害了一个孩子的自尊。
二、对学生心存歧视和偏见。
有些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理解和关爱,对学生态度冷漠。
在师生交流中时有流露。
一位平时成绩不佳的学生最近上课时,精神很不集中,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老师问:“为什么最近精力不集中,经常开小差?”这位同学默不做声,在老师的再三追问下,这位同学才说是他的外祖母去世了,老师不假思考地说:“外祖母去世了,你思想不集中有什么用?难道你思想不集中她就能活了?”殊不知这位单亲家庭的学生,从小由外祖母抚养长大,老师的几句不假思索的话,犹如一盆凉水猛地浇在这位同学的头上,此时的学生更需要的是安慰和同情,却被这位偏见和冷漠的老师彻底地击倒了。
三、教育方法简单,情绪失控迁怒学生。
有些教师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良情绪不能得到合理的疏导,他们往往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
学生迟到了,不让进教室听课,作业没有按时完成,或者错误较多,罚学生重做十几遍甚至几十遍。
上课时学生说话,或者有小动作,便罚站,或者赶出教室。
学生行为有过失,有的被罚劳动,有的不让学生按时回家,学生犯错就向家长告状,借助家长的口与手惩罚学生。
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原因分析
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原因分析【摘要】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教育体制、师生关系、家庭教育方式、幼儿园环境以及社会压力等因素的分析,揭示了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原因。
教育体制问题、师生互动不当、家庭教育方式、幼儿园环境因素以及社会压力都可能导致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改进教育体制、加强师资培训等建议。
通过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教育体制、师生互动、家庭教育、幼儿园环境、社会压力、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体制改进、师资培训。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是指在幼儿园教师和幼儿之间发生的一种心理伤害现象。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幼儿园师源性心理伤害的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
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不仅仅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他们的成长和学业产生严重影响。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心理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可能会因为缺乏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或对幼儿心理特点的不了解,导致在师生互动中出现一些不当的行为,从而造成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发生。
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原因及其影响,本文将对教育体制问题、师生互动不当、家庭教育方式、幼儿园环境因素以及社会压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旨在促进幼儿师源性心理健康的发展和提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源,为有效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对教育体制、师生互动、家庭教育方式、幼儿园环境以及社会压力等因素的分析,探讨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多维度影响机制。
通过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提高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的防范意识,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为改进教育体制、提升师资素质提供科学依据。
学生师源性心理障碍剖析
研究目的和方法
要点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师源性心理障碍的深入研究,分析 其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及影响后果,提出相应的应对 策略,为预防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 实践指导。
学校管理与评价制度的不合理
总结词
评价制度片面化、管理方式简单粗暴、缺乏 心理辅导与关怀、校园文化氛围不足
详细描述
一些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将学生 的心理健康问题排除在教育评价体系之外。 同时,一些学校的管理方式较为简单粗暴, 例如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惩罚而不是进行 引导和帮助。此外,一些学校缺乏专业的心 理辅导老师和关怀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处 理学生的心理问题。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也是影响因素之 一,如家庭教育方式、家 庭经济状况等。
危害与后果
危害
学生师源性心理障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健康和社 会适应能力,甚至会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
后果
包括学习成绩下降、自我评价降低、社交能力不足、心理问 题持续影响等。
03
师源性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
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问题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积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支持
识别学生的不同需求
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了解学 生的个体差异,以便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
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
心路历程
该学生在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下,通过心理咨询、学习 辅导等方式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重拾了信心和勇气 ,最终克服了困难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学生师源性心理障碍的表现与解决途径
学生师源性心理障碍的表现与解决途径由于教师的不恰当的教育行为而给学生造成的师源性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有厌学情绪。
师源性心理障碍中学生的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学生成绩不理想,教师经常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甚至是体罚,使学生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只要是老师的家常便饭地批评和同学们的议论这一情境一出现,使学生越来越不想与他人交流沟通,越来越内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看到了自己是多么差,而根本不会再去想自己好的方面,由于教师正强化了学生不的不足之处,从而会产生自卑的心理。
二是由于学生成绩还可以,是由于学生本人通过非常努力、刻苦的学习而得来的学习成绩,老师为了树立榜样,而过分地夸奖,学生本来不想其他同学知道自己努力学习的事,老师不但说了出来,而且还在众多的同学面前当面表扬他,他会觉得自己的自尊受了打击,会对学习失去信心,而产生厌学情绪不再努力学习。
总之,用一句话来概括都因为学生“怕”老师,从而不喜欢上课。
这样的学生在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中比例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2.学生产生了学习障碍。
由于师源性心理障碍导致学生产了学习障碍,学生学习障碍的核心是学习能力。
研究者发现学习障碍学生存在活动异常、分心、动作笨拙、冲动、自伤与攻击性强等行为问题。
学习障碍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最突出的表现在高焦虑与抑郁上。
在焦虑特质方面,学习障碍学生明显高于其他学生,而且在不同年级均保持高焦虑;在抑郁方面,学习障碍的学生也显著高于其他学生。
研究还发现学习障碍的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加差。
3.学生产生了一些精神疾病。
由于长假受到师源性心理障碍的困扰,而又没有及时地被发现,学生会长期处于根度的紧张或恐惧之中,当某些情境再现时,学生会不知所措,从而会引许多生理反应。
例如:学生一上课就肚子痛,一听见教师叫自己的名字就头脑发热,一进办公室就脸色苍白,手心出汗等等,这些都是由于心理问题而引发的生理问题。
幼儿园中师源性心理伤害之我见
所谓师源性心理伤害即为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伤害。
就主客体而言,其涵盖的内容有以下两方面:其一为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伤害的行为,其二为学生在心理健康上受到教师的伤害。
这种心理状态的特征具有持续性、积极性与平衡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主要包含以下三点:第一,对自我有正确的认识与评价;第二,对他人、集体、社会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第三,对自我情绪、学习与工作状态能有效掌控。
“生源性心理伤害”是对师源性心理伤害产生的反应,因而也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并且会反作用于教师身上。
一、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一)错误的教育观念和不良的教育体制。
部分学校往往只重视升学率,家长只关注分数,教师缺乏多元化的评价体制。
教师过于重视考试成绩,因考试成绩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资、绩效等方面,因此,教师头脑中始终存在“分数至上”的错误教育理念。
(二)部分教师素质亟待提高,教学思想和能力不够成熟。
一直以来,分数占统帅地位,教师对自身思想品德修养的提升不够重视。
加上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大部分教师的学历和培训与发达国家的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因为存在沉重的教学任务,大量教师对于教学研究不够重视,甚至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形成了过于简单的教学思想,或因为教师自身的懈怠所致。
(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欠缺对学校教育构成的压力和冲击。
由于部分家长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没有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造成他们在教育上的认知水平不高,集中体现在学生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问题。
评价能力有限和认知不足造成师源性心理伤害现象的普遍性,并且将会导致严重的危害。
二、师源性心理伤害存在的几种情况(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形成对个别幼儿的伤害。
教学内容主要是适合某一年龄段的大部分幼儿发展水平的,然而针对群体情况而言,也会存在具有特殊性的个体,因此,在选课、备课时,必须将特殊幼儿的情况也全面考虑在内,防止在教学内容上无意伤害了幼儿。
例如,我们班级中有一个早产儿,自幼身体不佳,在体育活动中,当要求学生过平衡木时,他很畏惧,并且大哭,此时教师若一味对其与其他小朋友一样的要求,则会深深伤害孩子,因为不同的个体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发展进度存在差异。
“师源性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师源性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直接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生活、心灵的导师,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引路人。
班主任心理健康状况如何,既决定班级管理的好坏,又易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我们暂把由班主任引起的学生心理障碍称之为师源性心理问题予以提出,与大家切磋。
一、师源性心理问题的分析从学生方面看。
学生中受师源性心理问题影响常见的表现,一是学生害怕班主任。
学生一见到班主任内心不由自主地就会紧张起来,产生担心害怕的胆怯心理,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学习效率低。
表现出情绪压抑,经常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
二是学生不愿与班主任主动沟通。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时,学生常常带有疑虑和戒心,情绪抵触不愿交谈交心,惟恐说错受班主任批评和责备。
三是学生不愿意与班主任合作。
学生常以消极态度对待班主任的教育,我行我素,师生之间心灵不能相容,行为上不能合作,有时会发生摩擦和对抗。
从班主任方面看。
师源性心理问题主要源于班主任的自身心理素质和对育人认识理解的偏差。
一是工作情绪化。
班主任心理健康欠佳时,容易烦躁不安、喜怒无常、简单粗暴,有时将学生出现的一个小小问题看成是严重的错误,有时将心头的无名之“火”下意识地转嫁到学生身上,拿学生出气,甚至做出违背教育常规的过激行为。
二是浮躁、理想化。
面对复杂的教育对象,未能意识到育人的复杂性,工作中过于理想化,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期盼教育一步到位。
对学生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反复现象易产生急躁、厌烦情绪;对学生训斥多于鼓励,冷落大于关爱;对学生思想教育只停留于表层,不愿深入学生心灵深处有针对性地做好特殊学生的教育。
三是职业的倦怠。
班主任工作辛苦、琐碎、耗时、费心、精神压力大、成就感少,长期的疲劳工作,久而久之在心理上易产生畏难怨职情绪。
其产生原因,从客观上分析,班主任对学校提出的工作要求和各项考核一时难以理解,在工作过程中,自感压力大、责任重、力不从心;从主观上分析,对班主任专业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到位,自律要求不严,工作努力不够,对班主任工作缺乏饱满的热情、激情和进取的精神。
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归因及预防性干预对策
的问题 会源 源不断 地“ 造 出” 理 不健全 的学生 。 制 心
赞扬 。北 京师范 大学博 士生 王辉(0 1 在 对“ 2 0 年) 中小学 生在
学 校 中 最 害 怕 什 么 ? 的 问 题 调 查 中 发 现 ,教 师 批 评 或 体 ” “ 罚 ” 选 中 率 (08 ) 居 第 一 , 生 经 常 和 偶 尔 有 被 教 师 的 3 .% 位 学 惩 罚 的 比 率 超 过 3 % ,表 明 教 师 以惩 罚 作 为 教 育 手 段 较 为 0
师 德 建 设
师源 性 心理 伤害 的 归因及预 防性 干预 对策
口 李 峰
摘 要 : 师的特 定 角 色和 地位 决 定 了教 师 对学 生的 重要 影 响作 用 , 教 由于教 师 的职 业特 性 、 观 生存状 态及 客
教 师 自 身 的 观 念 、 质 与 心 理 问 题 , 致 教 师 教 育 行 为 失 当 , 接 造 成 对 学 生 的 心 理 伤 害 , 及 学 生 的 健 康 成 长 和 素 导 直 危 发 展 及 时有 效 的 预 防 性 干 预 , 于 减 少 和 消 除 师 源 性 心 理 伤 害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 对
凡 是 教 师 作 出 的 f 扰 学 生 对 客 观 世 界 人 、 、 的 正 确 的 认 事 物
甚 至敌 意 , 成社 会适 应不 良。 造
2 .恶 语 伤 害 学 生 尊 严 , 辱 学 生 人 格 侮
一
二、 师源 性心 理伤 害的 主要表 现及 危害
( ) 源 性 心 理 伤 害 的 主要 表 现 一 师
“师源性心理障碍”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30 ・
马雪玉 : 师源性心理障碍 ” “ 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尤其对于那些本身心理素质较差的教师, 更是不堪重 f 把 础, 理健康作为未来教师任职资格之一。 负, 极易出现焦虑 、 情绪不稳 、 缺乏安全感等心理问 l 2 . 做好在职教师的心理健康培训工作 题, 难免做出一些有违师德, 给学生造成较大心理伤 l 在职教师的心理健康培训同样也很重要。 教师的
问题 和心理疾病 , 包括 自卑 、 退缩 、 厌学 、 紧张 、 焦虑 、 “ 心病 ” 没用 “ 心药”医 , 导致学生的心理 问题更加严
恐惧等心理问题。所以说 “ 师源性心理障碍” 不但会 J 重和复杂化。 给学生造成暂时的心理伤害, 甚至会影响学生的终身 J ( 教师 自身的心理不健康 3)
发展
。
一
l 1
、
近年来 , 我国教 育界开始关 注学生 的心理健康教
“ 师源性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1 , 对教师的心理健康 问题却重视不够 , 但 育 造成一 些
1 . 教师本身因素 () 1 教师错误的教育观念和行为
i 教师根本 没有 自我心理 管理意识 , 更没有相关的心理 f 健康知识 和调控 自己不 良心态与行为的能力 , 这也是
《 教学与管理 》
20 年 1 月 2 08 1 0日
“ 师源性心理障碍’ ’ 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米
◎河北邢 台学院 马 雪玉
“ 师源性 心理障碍”是指 由于教师 自身 的心理素 l 不认 为有 多严 重 ;对 于有 攻击 性 行 为 的学 生 , 但
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引起对学生的不当教育行 l 4 7 . %的教师认为是道德品质差 。教师对学 生心理 33 为, 如讽刺、 挖苦、 体罚等, 从而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 1 问题认识的偏差 ,导致教师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方法 ,
师源性心理障碍的表现及解决途径
师源性心理障碍解决途径
1、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 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 水平 3、改变心境和学生换位 思考
师源性心理障碍的表现 及解决途径
英山小学 洪碧云
由老师对学生不当的教育行为导致学 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包括自卑、 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 题,学校恐惧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 等心理疾病,我们称之为师源性心理障碍。
师源性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
1.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有厌学情绪。 2.学生产生了学习障碍。 3.学生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了一些精神疾病。 4.学生有敌对情绪,产生了报复行为。
试论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及对策
只会增强学生的这种错误做法, 使学生无形之中 强化了 欺骗
的行为。 (4) 由于教师受到封建社会教师“ 权威至上” 的影响, 在教
育过程中常常会选择一些不正确或不恰当的教学形式和教育 方法。 如训斥学生、 挖苦学生、 甚至体罚学生等, 认为对教师不
地对待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盾。如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 认为学生的升学率越高, 自
己的工作就做得越好。升重点或大学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毕 竟无缘,使得学生在追求升学率的氛围中难以接受,难以见 人, 有的甚至走上绝路 , 这是惨重的教训。 (3)师生在时间、 空间上都不可能常处在一块 , 使得教师
(2)增进自 身素质是基础 教好功课, 搞好教学是教师的基本任务。“ 要给学生一杯 水, 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它体现了教师学而不厌, ” 严谨治学的 精神和崇高的职责感。 努力精通自己所教的专业, 掌握其基本 理论和基本知识, 使学生学得活、 学得多, 达到教学目的。 努力向书本学习, 向社会、 同事学习, 还要向学生学习。 弥 补自己知识的空白和不足, 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才能真正搞
好教学 。
(3)形成适宜行为是关键
教师在教育中有适宜的行为非常重要 ,教师适宜的行为 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适宜行为是: 善于因材施教。我们还是要承认学生是有先天和后天的 差异的, 不要有“ 人定胜天” 思想, 其实每个学生的能力不同,
不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 也使学生不了 解教师的许多做法。 例
( 1)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 所处的地位不同, 履行的职
能也不 同。教师都力求学生学得多一些 ,品德形成得 良好一 些。 但有的学生常常错误地把整天玩耍, 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 的时间当成 自己的最高利益 ,而把学习看成是教师强给 自己 的一种额外负担。 为此, 教师就需要采取他自己看来最有效的 方法或形式, 有可能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和冲突。 (2) 由于受到不正确思想的影响,致使师生关系产生矛
师源性隐性心理伤害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师源性隐性心理伤害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曾灿(韶关学院教育学院,广东韶关512005)摘要:师源性隐性心理伤害是指由于教师的有意或无意的非暴力行为导致学生的心理、情感方面受到伤害。
相对显性伤害,它具有更大的隐蔽性、不确定性、伤害的延迟表现性等特征。
伤害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以教师的原因为主。
关键词:学生;师源性;隐性心理伤害师源性心理伤害是指由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等问题,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
教师作为普通大众的一员,在教书育人的工作过程中,难免由于自身存在的弱点而做出某些挫伤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情绪紧张,心理健康指数下降,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的行为,这些行为统称为师源性心理伤害行为。
近年来,师生关系紧张,侮辱、责打学生致其受伤,强迫学生相互扇耳光等恶劣事件屡见报端,更有一些中小学生因遭到教师的误解、责骂、体罚等而离家出走、精神失常甚至自杀等恶性事件,2012年媒体曝光的浙江温岭女教师虐童事件更是让全社会对教师伤害学生的讨论趋于白热化。
师源性伤害中外在易见的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我们称为显性伤害。
随着社会的进步,显性伤害饱受各界的极大质疑,人们越来越多认识到,体罚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产生心理伤害,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保护,2011年修订通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1条即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从而,进一步规范了教师对学生的伤害行为。
由于体罚行为的外在可见性,孩子可以诉诸监护人,或被他人察觉,相对来说更容易得到外界的监督。
还有一类伤害,我们称之为隐性伤害,相对于显性伤害,这类伤害具有更大的隐蔽性、不确定性、伤害的延迟表现性等特征。
因此,外界对这种伤害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隐性伤害的定义及分类目前,对隐性伤害的概念,教育界尚未定论,不同学者意见不一致,如李向辉认为,师源性隐性伤害是指由教师对学生不当的教育行为导致学生受到身体、精神、心理方面的打击和伤害(1)。
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及对策
内容提要:师源性心理伤害是当前教育中存在的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之一,通过调查发现教师适宜的行为和不适宜的行为,认为提高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是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重要前提。
提出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对策为:转变教育观念是前提;增进自身素质是基础;形成适宜行为是关键;改善师生关系是核心。
主题词:师源性心理伤害教育理念师生关系教师对教育工作所具有的认识、情感、能力等各个方面较持久的倾向决定了教师的教育行为。
教师的教育行为对于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效率、行为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大影响。
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困扰,如厌学情绪、学业不良、注意力障碍、学习焦虑、学校恐怖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不良影响。
研究教师应该具有哪些正确的教育行为,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有益的。
我市有14万名中小学教师,其中部分教师的教育行为不当,引发了学生许多心理困扰,引起了全市各方面的关注。
我们的基本思想是研究教师的教育行为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互动关系。
因为“九五”期间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论著甚多,但把教师行为和学生心理健康两者结合起来在理论上的研究则比较少,所以我们通过个案分析以及问卷调查,寻找出教师何种不适当的教育行为使学生产生心理困扰,并结合我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就教师应有的教育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在实验学校进行实验研究,帮助教师掌握正确的教育行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是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国际上选拔教师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性格。
近年来,教育系统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保健,但教师的心理保健却相对被忽略了。
北京某学校请心理专家测试一个年级3个班的学生心理状况,结果有一个班的学生情绪等指标与另两个班有明显差异,经了解,该班班主任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不良。
卢家楣等在全国7地调查839名中学教师有61.1%认为在当前教学中对情感因素的重视未到位。
”“学生喜欢教师的行为(按序排列,每条仅举一例):1、知识面广,博学多才。
——a老师严肃而不缺乏风度,对学生宽容,却不偏心眼,见识丰富,博学多才,很好。
浅析独立学院学生师源性心理伤害
与普 通高校学生相 比, 独立学 院多数学生没有 养成 良好 的学 习习惯 , 学习兴趣不浓 、 学习主动性不够 , 学习动机 的激发较多 的 依赖教师的教学行为 。但是 由于独立学 院是一种新 的办学模式 ,
1 不能以身作则 . 4 学生的纪律问题是辅导员工作中的一项 重要 内容 , 无论是早 操、 上课 、 就寝 还是考试 , 辅导员对学生都有严格的要求 。但是有
理 弹 性 I 。
教师的态度 、 情绪和问题行 为等心理状态通过教学活动 中的 语言和行为作用于学生 , 对学生 的身心健康产生着重要 的影 响。
任 课 教 师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表 现 出 来 的 不 良心 理 状 态 会 给 听 课 学 生 造 成 心理 伤 害 。 1 教师 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影响 . 1
的发 展 。
1 . 教师 的不 公 正 行 为 .3 3 些教师 素质低下 , 出于某种功利心理 , 对学习优秀的学生
一
毫不掩饰 地表现出一种偏爱行 为。教师的这种不公平行为降低 了某些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动机水平 , 同时也容易滋生同学之 间的 嫉妒 和相互 敌视或攻击等不 良心 理和行为表现。教师 的偏爱行 为不仅会使学习不好 的学生产生一种严重的 自卑心理 , 而且也会 使学习优秀的学生产生一种 自满心理 , 缺乏应对挫折和失败 的心
关键词 : 独立学院 师源性心理伤害 表现 成 因 解决途径
中 图分 类 号 : 4 . G687 文献 标 识 码 : A D :03 6/.s. 7 — 11 001.1 OI1. 9js 1 2 8 8 . 1. 0 7 9 in 6 2 0
师源性心理伤害 , 是指由于教师 自身 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 问题 , 引起对学生不 当的教育教学行为 , 而给学生造成 的心理 从 伤害 。对个 体而言 , 心理 伤害会给学生造成极大 的痛 苦 , 响学 影 生 的全面健康 成长 ; 就群 体而言 , 理伤害是影响群体 和谐 的重 心 要潜在 因素 , 极易激发群体 的不满情绪 , 导致 一些恶性 “ 群体性” 事件 的发 生u 。尤其是独 立学院学生 , 方面 由于独立学 院这种 一 新 的办学模式尚在 不断完善与发展中 , 使得他们对各种问题 非常 敏感 , 对未来不确定 的因素更 多 ; 另一方 面由于他们本身 的 自我 控制 能力 、 自我成熟度显 著低 于普 通高校学生 , 更容易受到外界 环 境 的影 响 , 以在 独 立 学 院 中 由教 职 员 工 对 学 生 引起 心理 伤 害 所 的可能性也更 大。因此 , 索和分析独立学院学生师源性心理伤 探 害的表现 、 危害 、 因及对策对维护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 成 维 护 校 园 稳定 和 和谐 具 有 重 要 的 理 论 和 实践 意义 。
师源性心理障碍探析
师源性心理障碍探析一、师源性心理障碍的危害心理学研究认为,心理障碍主要是由于个体对环境中的刺激不能适应,不能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取得与外界的积极的平衡而产生的。
因此,大部分心理障碍的产生既与客观环境的刺激有关,又与个体的心理调节能力有关。
由于中小学生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普遍较弱,因而外界环境中的不良刺激就成为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
有关调查显示,学生不良情绪的80%来自于身边的长者,这里的长者主要指的是家长和教师。
近年来关于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成因的分析研究,对家长的因素研究得较多,而忽视了教师的因素。
其实,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因采用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现象,在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客观存在,不容回避。
北京的一项调查发现:不爱上学、害怕老师、在学校感到不快乐的小学生竟然占了近半数之多,有46.8%的学生承认在学校有害怕的老师,52.5%的学生在老师请他去办公室谈话时感到很紧张。
另一项调查表明:刚入学的小学生,约有80%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极其自信,而当他们到16岁时,这一比例大幅度降到18%。
这些在刚入学时充满了自信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自信心却在消退。
近几年,见诸新闻媒体的一些中小学生因遭到教师误解、责骂、体罚等而出走、精神失常甚至自杀的恶性事件并不鲜见,而这些正是上述现象极端化的结果,它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客观存在。
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提出师源性心理障碍这一概念,并对这一问题加以研究,目的在于引起我国教育界对当前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反思。
所谓师源性心理障碍指的是由教师对学生的不当的教育行为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包括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学校恐怖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心理疾病。
有些学生因严重的师源性心理障碍而产生出走、犯罪、自杀等极端行为,从而酿成严重的后果。
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有心理惩罚、体罚等,包括罚站、罚跑、罚抄课文或作业、放学后被罚留校、不让进教室听课、讽刺、挖苦、冤枉、责骂甚至打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及对策内容提要:师源性心理伤害是当前教育中存在的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之一,通过调查发现教师适宜的行为和不适宜的行为,认为提高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是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重要前提。
提出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对策为:转变教育观念是前提;增进自身素质是基础;形成适宜行为是关键;改善师生关系是核心。
主题词:师源性心理伤害教育理念师生关系教师对教育工作所具有的认识、情感、能力等各个方面较持久的倾向决定了教师的教育行为。
教师的教育行为对于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效率、行为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大影响。
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困扰,如厌学情绪、学业不良、注意力障碍、学习焦虑、学校恐怖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不良影响。
研究教师应该具有哪些正确的教育行为,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有益的。
我市有14万名中小学教师,其中部分教师的教育行为不当,引发了学生许多心理困扰,引起了全市各方面的关注。
我们的基本思想是研究教师的教育行为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互动关系。
因为“九五”期间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论著甚多,但把教师行为和学生心理健康两者结合起来在理论上的研究则比较少,所以我们通过个案分析以及问卷调查,寻找出教师何种不适当的教育行为使学生产生心理困扰,并结合我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就教师应有的教育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在实验学校进行实验研究,帮助教师掌握正确的教育行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是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国际上选拔教师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性格。
近年来,教育系统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保健,但教师的心理保健却相对被忽略了。
北京某学校请心理专家测试一个年级3个班的学生心理状况,结果有一个班的学生情绪等指标与另两个班有明显差异,经了解,该班班主任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不良。
卢家楣等在全国7地调查839名中学教师有61.1%认为在当前教学中对情感因素的重视未到位。
中小学生的很多是非观念来自老师,师源性心理伤害给学生造成的影响非常恶劣,甚至永远无法弥补。
有时,一个事件甚至给整个学校带来不良影响。
北京某小学2000年发生教师师打学生事件,校长处理不力。
后虽然进行了处理,然而,该校2001年一年级才招到新生10人;而往年该校每年招新生80人以上。
A是某重点中学的学生。
他学习成绩好,人也特别听话,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是人见人爱。
一天,来了个代课老师。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把全部课文抄三遍,第二天早上交。
A回家即抄,直抄到11点,父母说:“你肯定听错了。
”A说:“没错。
”他从未不完成作业过,直到凌晨2点抄完。
第二天上课,老师问:“昨天的作业谁做完了?”全班只有两人举手,一个是他,一个是女孩子。
老师只说了一句:“谁做完了,谁是傻子。
”A哑然。
此后,A变了,不再不折不扣做作业,书也不爱读,最后只好转学走了。
家庭、同学、社会和教师都可能由于自己的言行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我们把由于教师的原因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称为师源性心理伤害。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状况国外主要关注的是教师的行为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如埃里克森提出以帮助学生最佳发展,努力排除正常发展的障碍,鲍德曼研究师生情绪的相互影响,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模型,马斯洛的需要层级论,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班图拉的自我功效论,德西的内部动机理论,尼克斯的任务卷入理论及习得性自弃理论,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的研究等。
这些理论都从不同侧面通过实验得到了有价值的结论。
但是由于教育理念、文化传统、教学内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差异,课堂中师生的实际交往表现还是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国外的研究只能作为参考。
本课题国内的研究情况如下:我国自80年代初开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所关注,80年代中一些大中城市学者对中小学常见的学习压力、考试焦虑、人际交往等心理适应问题开始研究,90年代随着国际交往的深入,素质教育的推动,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化,使相关课题的研究取得较大成绩,相关的研究有:“教师的角色的心理适应与冲突”(1994),“教师教学效能感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1995),“教师的心理因素和课堂行为对教学效果的影响”(1995),“关于小学教师对课堂教学能力结构自我认识的研究”(1995),“教师讲课的心理类型”(1996),“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方法的实验研究”(1996),“教师评定对学生心理的影响”(1996),“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1997),“教师不良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及对策”(1997),“中小学教师的品质、行为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1997),“教师冷漠感的形成及其疏导”(1998),“课堂教学中教师心理挫折现象”(1998),“教师情绪与教学的内在关系”(1999),“教师防御性归因的危害及避免办法”(1999)“教学中的心理换位”(2000),“教师行为的示范作用及期望效应”(2000)。
总之,中小学教师教育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教师的不适宜教育行为的干预实验也不多,未见师源性心理伤害及对策方面的研究。
因此本项研究希望对此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以提高教师教育能力,形成教师正确的教育行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造成师源性心理伤害的主要原因最近,笔者对北京某学校全体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老师:您知道我喜欢您的哪些行为,不喜欢您的哪些行为吗?请听我的心里话。
”“学生喜欢教师的行为(按序排列,每条仅举一例):1、知识面广,博学多才。
——A老师严肃而不缺乏风度,对学生宽容,却不偏心眼,见识丰富,博学多才,很好。
2、有过硬的基本功。
——B老师讲课非常风趣,爱讲一些我们书本上所没有的东西,让我们懂了很多知识,他板书清楚,教学方法好,认真负责。
3、有好的教态:微笑、亲切、和蔼、风趣、幽默。
——我最喜欢C老师,喜欢她的风趣,喜欢她和我们开玩笑,不会的题她给我们耐心的讲,不会给我们留很多的作业。
而且她保守秘密,遵守诺言,不故作严肃。
她上课总逗人笑,不厉害,老跟我们笑眯眯的,很幽默。
我喜欢老师笑,因为老师一笑好像给了我很多的温暖。
4、上课认真负责,讲课清楚明白,语言简练,教学有方。
——我从D老师那里学懂了很多知识,而且老师很公平,从不大声讲话,特别关心我们,总告诉我们要注意写字姿势,保护好眼睛。
老师上课不拖堂,很认真,很实在,我喜欢。
5、对学生一视同仁,处理问题公平,回答问题耐心。
——我非常喜欢E老师她那打抱不平的劲儿,经常主持正义。
她能够按时上下课,也对我们认真负责,处理事情很公平,不骂人,平等待人.所以我喜欢她。
6、诚实,有错勇于承认并改正。
——F老师对我们非常好,她是个知错就改的人,要是在学习上或其他方面,老师做错了就会承认错误。
7、对人有礼貌,不爱生气,不训斥人。
——我最喜欢G老师,因为他很善良,对同学有礼貌,在他的微笑中,我最爱的就是他,他的心情就是这样的,他永远像阳光那样灿烂,永远会微笑。
8、能和学生沟通,倾听学生的心里话,做学生的朋友。
——H老师对同学很友好,就像我们的好朋友一样,和她在一起一点也不拘束,她人友善,不和我们斤斤计较。
老师不但教我们知识,还像我们的良师益友,我能和她说心里话。
她对我就像对自己孩子一样关心,天气冷了,告诉我们多穿衣不要冻着了。
我有解决不好的事情,就写给悄悄话信箱。
9、漂亮,帅,有风度。
——I老师很年轻,幽默感强,风度翩翩,很酷,帅呆了。
他和蔼可亲,新来不久,却给人一种亲切之感。
10、服装得体,干净,整齐,讲卫生。
——J老师穿着干净整齐,很有风度,不会讲不文明的话,所以我喜欢。
学生不喜欢教师的行为(按序排列,每条仅举一例):1、打人、骂人、说脏话,罚站、扔粉笔头,对学生不礼貌,在家和人吵架,不像老师。
——我不喜欢K老师,因为他如果看我们纪律不好,就惩罚我们,动不动就拿粉笔头扔人,跟体罚差不了多少。
我不喜欢他骂人。
而且,当炎热的夏天来临时,他也懒洋洋的,一这样,他有时就让我们自己学,不管我们,他不认真上课,老骂我们。
还有,他跟一些比较淘气的男孩总爱闹,把同学摔在地上,挠人的脖子。
2、知识面窄,没有才华,讲课死板,没水平,课上得枯燥无味。
——我最不喜欢L老师,因为她讲课十分死板,还留许多作业。
她上课不会给我们带来微笑,还因为她老是不上课,一会停一会讲,我都听不清楚,所以不喜欢。
老师讲课不会指引学生回答问题,讲课极为死板,听着就能睡着。
上课纪律太差。
3、对工作不负责,上课讲与教学无关内容。
——我不喜欢M老师,不务正业,讲话口吃,上课没几分钟就抱抱他,夸夸他,学不到东西,讲些无关内容,深感讨厌。
M老师上课很少讲课,同学在写字时,老师出去和别的老师讲话,而且还老说脏话,爱吸烟,不负责任。
4、口齿不清,说话罗嗦,口语太多,声音太大、太高、太小或太尖。
——N老师上课厉害,声音很大,她讲话声音还特别尖,所以我不喜欢她。
她真吓死我了,真是十分凶猛,还老假牛,她偏向,她该做个十分诚恳的人。
5、偏心,不公平,不调查就乱批评,不讲道理。
——我不喜欢O老师,因为他在别的班教用一种新的方法,而在我们班却还用旧方法,好像看不起我们,不信任我们。
O老师总是偏向学习好的同学,就是真有错也不批评她们。
不调查清楚老听信小人的话。
6、太严肃,厉害,不会笑,脾气大,吓死人。
——P老师简直是全世界最凶的人,一见到他,我的腿就发软,吓都吓死了,哪儿有心思上课?这位老师从来没有笑过,特别爱发脾气。
7、作业多,拖堂。
——我真的觉得Q老师经常留的作业太多了,晚上回家要写好长时间,或者有的题不会,她就大发脾气。
她上的课没有一节不拖堂的。
8、不讲课,让学生自己看书,叫一个学生到前边来聊天,打听学生的隐私,不尊重学生。
——我不喜欢R老师,因为她每次上课时都坐在一边干自己的事,让我们在一边看书,什么也不管。
每次上课40分钟,她用5分钟批评我们,再唠叨5分钟,真讨厌。
她上课还总爱问我们家庭的一些问题或个人隐私。
她让一个同学读课文的时候,老是叫一个同学,问他家的情况,那同学读得好不好她都不知道。
9、向班主任或家长告状,不为学生保守秘密。
——我不喜欢S老师,她虽然工作上很负责,但是她告状,这个毛病老是改不了,上次就给我向班主任告了一状,害得我大哭一场。
10、打扮过分,臭美。
——T老师她上课不好好上,老问别人衣服跟哪买的,鞋在哪买的。
自己打扮过分,每天换衣服。
”智利班迪博士在回顾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的坎坷道路时,曾经说过一句含义深刻的话:“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的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
”这句话对教育也适用。
因此,减少对学生的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对策之一是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的工作是繁重的,是一种精细的、刻苦的、应带有创造性的、长期的、紧张的精神劳动。
需要教师呕心沥血地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