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源性心理伤害

师源性心理伤害
师源性心理伤害

“师源性心理伤害”是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不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其表现形式有:教师打骂学生;侮辱性的批评或嘲讽;教学方法简单粗暴,不讲道理等。从而引发学生厌学、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恐惧等,对学生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有关研究发现,教师心理问题是造成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根源,如果不及时调整,则会对学生身心发展乃至教育教学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师源性心理伤害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讽刺挖苦学生,不尊重学生。

有些教师不能以朋友身份与学生平等相处,常常以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学生,甚至用刁钻、刻薄的语言对学生讽刺挖苦。常常有“你真笨”,“没出息”,“你就不是念书的材料”,“你怎么本性难移?”,“你真是不可救药”,“没见过你这样蠢的”,“我对你失去了信心”,“你什么都差,还不如回家。”等等。这种言语,严重伤害了一个孩子的自尊。

二、对学生心存歧视和偏见。

有些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理解和关爱,对学生态度冷漠。在师生交流中时有流露。

一位平时成绩不佳的学生最近上课时,精神很不集中,学习成绩每况愈下。老师问:“为什么最近精力不集中,经常开小差?”这位同学默不做声,在老师的再三追问下,这位同学才说是他的外祖母去世了,老师不假思考地说:“外祖母去世了,你思想不集中有什么用?难道你思想不集中她就能活了?”殊不知这位单亲家庭的学生,从小由外祖母抚养长大,老师的几句不假思索的话,犹如一盆凉水猛地浇在这位同学的头上,此时的学生更需要的是安慰和同情,却被这位偏见和冷漠的老师彻底地击倒了。

三、教育方法简单,情绪失控迁怒学生。

有些教师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良情绪不能得到合理的疏导,他们往往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学生迟到了,不让进教室听课,作业没有按时完成,或者错误较多,罚学生重做十几遍甚至几十遍。上课时学生说话,或者有小动作,便罚站,或者赶出教室。学生行为有过失,有的被罚劳动,有的不让学生按时回家,学生犯错就向家长告状,借助家长的口与手惩罚学生。类似这样的惩治都是不足取的。违背学生心理和教育规律的惩治,只能适得其反。

上述种种现象,这对处在中学时代的青少年有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有效地减少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来自于教师的伤害,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源性心理伤害弱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在受到教师的伤害之后,会因为对教师的反感而不愿学习,对学习丧失兴趣和动力,以至于厌学、逃学甚至辍学。而对于正处于学习的大好时光并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的儿童和少年来说,厌学、辍学所影响的又岂止是他们当前的学习?他们的美好前程可能因此而葬送。

二、师源性心理伤害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

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是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呵护。作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之一的教师,理应在教育过程中,从人性出发,给予学生充分的关心、爱护、帮助和引导,使学生始终保持健康、向上、乐观的心态,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然而,来自教师的心理伤害却导致学生出现抑郁、焦虑、紧张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严重危害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很多患有“学校恐惧症”的学生,就是由于长期处于紧张焦虑之中,不良情绪无法合理排解而产生的。

三、师源性心理伤害恶化师生关系。

任何时候,无论哪一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无论做什么,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对于别人的评价非常在意,而教师的态度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几句真心的赞美也许会创造出奇迹,而来自教师的心理伤害却会使学生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破坏正常的师生关系,甚至导致师生间激烈的冲突,使得有的教师成为学生心中仇恨和报复的对象。可见,在教师排斥学生的过程中,学生也在排斥教师,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交流与合作也就荡然无存。

四、师源性心理伤害会破坏教师形象。

“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是园丁,精心培育着祖国的花朵。”“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对教师圣洁形象的讴歌。然而,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有的教师都不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教师所担负的神圣使命,相反却用体罚、侮辱、威胁、恐吓等方式打击学生,滥施教师的权力。有的教师甚至强词夺理、推卸责任,把过错一概归咎于学生。“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却成了“学生心灵的摧残者”。这些教师的做法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

既伤害了学生,又伤害了自己。这种专制、无情的教师很难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教师应有的形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一为人师表的要求在这些教师身上大打折扣。长此以往,这些教师的行为会影响到社会舆论,从而严重破坏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造成师源性心理伤害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一、错误的教育观念和不良教育体制。家庭、社会和学校对于人格和个性的轻视使得教育偏离了它应有的轨道。学校注重升学率,家长注重分数,教师评价体制单一,教师只好注重考试。考试成绩甚至与教师工资、奖金挂钩。这样,“分数至上”等不成熟甚至是错误的教育观念就盘踞在部分教师的头脑里。

二、教师素质的不合格,教学思想和能力不成熟。由于分数挂帅,教师忽视了自身和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锤炼和提高;由于中国特有的国情,我国教师在学历、培训等多方面还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很多教师无暇进行教学研究,导致教学思想的简单和教学能力的低下;还可能是由于教师自身的懒惰。

三、我国教师生存状态还比较艰难,教师在健康、经济生活、工作、医疗等方面压力很重;不良社会风气对教师的影响也危害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工作效果。作为社会人的角色体验对教师的思想和态度、情绪的影响很容易体现在教学中。

四、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欠缺对学校教育构成压力和冲击。现在很多家长由于历史原因错过了教育的黄金时期,导致他们在教育上的肤浅和无知,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在人格个性上的缺陷。认识和评价能力的先天不足使得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发生更似“闲庭信步”,危害也就更加深远。

师源性心理伤害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笔者认为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减少或避免这种伤害的发生。

一、更新教育观念。

针对某些教师教育观念落后的现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教育观涉及的问题包括:教育的作用是什么?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进行教育?等等。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教育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类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

地得到实现。这一观点对我们当前的教育是有积极启示的。正确的学生观则要求,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有感情、有意识的生命个体,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有被爱、被肯定、被尊重的心理需要。即使是年幼的孩子,得到尊重也是其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二、加强师德教育

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在如何对待教育事业,如何对待学生、同事以及自己等方面。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教师在如何对待学生上非常功利,完全不顾自己的不当言行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观念以及自身形象等造成怎样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所担负的职责不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还应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做人的榜样。“尊师爱生”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写照,而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敬,首先必须关心爱护学生,以符合职业规范的行为去影响学生。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更有必要加强师德教育,促使每一位教师努力探索各种有效的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避免使用体罚、变相体罚等手段来迫使学生服从自己的权威,或是不惜以伤害学生来发泄自身的不良情绪。

三、严格执行相关法规。

尽管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相关法规对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行为是明令禁止的,然而一些教师却缺乏相关的法制意识。这不能不说是与相关法规未能得到严格执行有关。有些学校对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伤害学生身心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教师不用担心自己会因为这种行为而受到处分或被解雇。可见,学校对于教师不当行为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师源性心理伤害能否减少。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很有必要加强对教师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法规,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四、提升教师的心理素质。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因此,在强调严格执行相关法规的同时,还应重视教师心理素质的提升。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面对社会和学校的高期望,繁重的教学任务,过长的工作时间,激烈的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要求每一位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完善的人格特征,这样,在面临各种冲突与压力时才能从容应对,对学生的过失行为才能更具有宽容之

心。为了帮助教师维护心理健康,提升心理素质,有关部门和学校可尝试通过教工之家、联谊会、教师俱乐部、教师成长培训班、教师心理门诊、教师心理保健咨询热线、网上咨询等途径,帮助教师及时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障碍。只有教师心理健康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才更有保证。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当代发展心理学最有影响的理论是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他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是研究人类的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具体而言,包括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发展的因素与结构、发展的阶段。 (1)发展的实质和原因:皮亚杰坚持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他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他认为,个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体通过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和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的形式来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种不断的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一-……的过程,也是适应的过程,这是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2)发展的因素与发展的结构: ①心理发展的因素 他认为,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平衡。 ②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 皮亚杰是一个结构主义的心理学家,他提出心理发展的结构问题。他首先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主体之所以对环境因素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每个主体的图式的不同,以不同的内在因素去同化这种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地得到改变,不断地丰富起来,也就是说,低级的动作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结构出新的图式。 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而顺应则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是适应的两种形式。同化和顺应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彼此联系的。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平衡:既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新的暂时的平衡,并不是绝对静止或终结,而是某一水平的平衡成为另一较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 此外,皮亚杰还指出思维结构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等三要素。结构的整体性是说结构具有内部的融贯性,而不是独立成分的混合;结构的转换性是指结构并不是静止的,而是有一些内在的规律控制着结构的运动和发展;结构的自调性是说平衡在结构中对图式的调节作用。 (3)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智力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①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儿童的智力只限于感知运动,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智力的进步体现在从反射行为向信号功能过渡。 ②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的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他们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但其思维仍是直觉性的、非逻辑性的,而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儿童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 ④形式运算阶段(1l、12~15、16岁):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能在头脑中设想出许多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与他们自身的经验无关。 概括而言,皮亚杰的阶段理论包含了以下几种含义: ①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就具有阶段性。 ②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的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 ③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是有一定次序的,且有一定的每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个阶段的结构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结构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间具有质的差异。 ④前后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 ⑤在同一发展阶段内,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平衡的,即在不同的方面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和谐的,水平是相当的。 ⑥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任何个体都将按着固定的次序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 总之,皮亚杰的理论为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图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世界各国的心理发展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皮亚杰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儿童智力发展方面。他的理论主要有这几方面的特色:第一,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思想的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第二描述了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智力发展的路线;第三,首次将数理逻辑作为刻画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工具;第四,构造了发生认识论的理论框架;第五,创造了一套研究儿童智力发展的独特理论。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维果斯基是前苏联的心理学家,他在心理的个体发展和种系发展上做了许多探讨,特别是在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赖关系等有很独特的论述。 (1)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心理机能。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所制约。 (2)阐明了心理发展的实质,提出其文化-历史的发展观 维果斯基将人类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第二,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第三,各种心理机能之间关系的不断变化;第四,心理活动的个性化特征。 维果斯基将人类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人类心理的发源于社会一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第二,语言符号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三,高级心理机能是一种不断内化的结果。 (3)提出了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关于教学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提出了以下三个非常重要的思想:第一,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第二,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第三,提出“学习最佳期限”的思想。 (4)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化学说 3.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中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可见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因此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现在,人们已逐渐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即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这对我们从事教育的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孤独胆小、惧怕挫折、缺乏毅力,进而身上存在着懒惰、怯懦、自私等缺点。如果学生的这些缺点不能正确引导的话,他们的主体性就不能更好地得以发挥。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就是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且极具创造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心理地健康教育光靠专家和一部分老师远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作为教师,我们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建构学生健康的心理。 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需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学会自我控制,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2、学会正确的认知自己,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3、学会自我激励,了解兴趣的来源及其产生的神奇效果。 4、学会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了解一些评价他人的技巧。 5、学会和谐地与人沟通,尊重他人,助人为乐,培养良好的个性。 6、学会调节自己的心境,摆脱烦恼和焦虑,保持乐观的情绪。 心理健康课不是语文课,更不是思想品德课,绝不能仅仅满是于让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

避免师源性伤害——咨询反思

如何避免师源性心理伤害 ——心理咨询后的反思 苏张 (大庆铁人中学) 近年来,“师源性心理伤害”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被教育学家们提出了,所谓师源性心理伤害,即由于教师不当的教育教学行为给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在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教师在学校所应承担的角色之一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然而,现实中一些教师的做法显然是与此背道而驰的。由于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因此,除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关注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之外,如何减少和避免师源性心理伤害具有非常紧迫的现实意义。 如在咨询中曾接触过这样一个案例,高一女生小A因学习问题前来咨询。原来她的其他科目成绩都不错,总分在全年级也比较靠前,但就是英语成绩很不好,勉强才能及格,她为此很着急。在咨询中了解到,小A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也很喜欢学习英语。初二时英语老师很严厉,因为小A的英语学得很好所以一遇到别的同学不会的问题,老师就会提问她,还会把她作为榜样来批评其他同学。然而有一次提问小A也没有答上来,英语老师一气之下把她叫到黑板前面罚站。从此后,每当上英语课小A就特别紧张,就怕老师提问自己又怕提问到了自己又不会。上了高中以后,发现英语成绩越来越不好,越着急越学不好,很多单词背过了就像没见过一样。我想如果在小A的潜意识里,英语就等于批评、惩罚、焦虑、紧张,我想要想学好英语对她就是太难了。只能帮助她重新回忆、重新感受,才有可能使她重新领悟、释怀,这个潜意识里的症结才可能解开。小A的初中英语老师大概也没有想到自己尽职尽责的严格要求竟会给学生造成不利的影响,弄得事与愿违、背道而驰,而这种影响又可能会持续多年或终生。 与小A英语老师类似的教师,我想不在少数,如果对这些老师横加指责和批评,他们可能会感到很委屈,因为他们的本意是好的,是希望给学生一声棒喝、敲敲警钟的。可是为什么结果却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了呢,究其原因则是这些教师教育观念落后。他们信奉“棍棒教育”,认为学生是“不打不成才”。一些教师则过分看重所谓的“师道尊严”,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很少从平等的人的角度去对待学生。个别教师对学生的自尊乃至人的尊严全然不顾,伤害学生的心灵,竟

弗洛伊德性学说

弗洛伊德性学说 奥地利医生S·弗洛伊德关于性的学说是其整体精神分析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 性本能与里比多学说弗洛伊德早期认为人类有两大基本本能:1、性(欲)本能。2、自体生存本能,包括饮食本能、避险求安本能等,但从某种角度看,它仍是为了繁殖后代而存在的。所以从生物学种族生存的长链看,性本能始终居于核心环节。后来他修改了原来的观点,认为人类的两大基本本能为:1、爱及生存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自体生存本能; 2、攻击与破坏本能。 弗洛伊德提出:各种原始本能的大本营居于本我,本我又是各种本能活动能量的源泉。他将性欲本能的能量叫做里比多,里比多根据个体的情况进行贯注、活动或转移。弗洛伊德认为爱及生存本能与攻击和破坏本能虽然是对立的,但也可相互转化(如爱转化为恨),而且还可以结合在一起。当性欲本能与攻击本能结合后,如指向外界的性对象时则形成性虐待,如转而指向自身时则形成性受虐心理变态。 性心理发展学说 弗洛伊德将个体出生后至性成熟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口欲期。 自出生至1岁左右。该时力比多贯注于口唇、口腔活动,婴儿从吮吸母乳中不但获得必要的营养,而且也获得极大快感。婴儿吃饱奶后的甜密入睡,与成人性交获得性乐高潮后的入睡状态相似。婴儿不仅从吮吸乳汁中获得快感,并且对其他口唇、口腔活动也极感兴趣,他们经常从吹泡泡、咯咯发声、咀嚼东西等活动中取乐,还喜欢吮吸手指、把手头能拿到的东西放在嘴里。弗洛伊德认为在幼婴期性欲的表现主要是追求躯体方面所产生的快感,并无成人的性意识与交媾意愿,他称之谓“自体性欲满足”。婴儿在口欲期的上述行为,即是其追求自体性欲满足的表现,即口欲满足。 精神分析学认为,母亲亲自哺乳,不仅对婴儿提供最佳营养(代乳品远所不及)而且对婴儿的母爱需要与口欲满足也是不可缺少的,对婴儿心理健康的发育是必要的。哺乳期的断奶问题也值得注意,一般以生后10-12个月为宜,过早或过迟都可能对婴儿的心理发育不利。在断奶问题上可能会发生3种偏差: 1、断奶过早使婴儿口欲不足,于后来可能成为儿童贪食症与异食癖的心理根源,也可能成为成年后贪食、嗜饮(酒)与吸烟癖的心理根源。 2、断奶过迟与给婴儿长时间的塞吸奶瓶,使其口欲过度满足,可能成为幼儿与青少年神经性厌食与神经性呕吐的心理根源。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 1、个性发展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我,发展自己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自我目标恰当,能够扬长避短,协助学生认识情绪,提高情商,学会表达情绪,善于调控情绪,保持良好心境,增强挫折承受能力,锻炼意志品质;强化实践能力、发展创新能力、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立、自律,优化个性品质。 2、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发育及由此引起的心理反应,接纳身心变化,体验成长的快乐,掌握住生理、性心理的基本知识,端正性别角色意识,自觉遵从性伦理和性道德,与异性建立正常的交往关系,防范性骚扰,排解青春期烦恼,对性有科学的态度,对爱情有初步认识。 3、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讲究学习策略,明确学习目标,调整考试心态,克服学习困难,优化学习环境.增强学习效能,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满足感和成就感,获得成长与发展。 4、生活适应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适应学校环境,增强生活适应;乐与他人交往,掌握为通技巧,协调人际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克服交往障碍,培养诚实守信、友善乐群的健康人格。生活方式健康,合理支配闲暇,运动娱乐并举,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追求人生意义,确立生活理想。培养顽强的意志,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压力,正确对待挫折等。 5、生涯发展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面向未来的发展抉择,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了解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职业兴趣,提高自主抉择能力,明确升学和就业的人生意义,掌握择业技巧,学会承担责任,作好就业升学准备。

师源性心理伤害

“师源性心理伤害”是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不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其表现形式有:教师打骂学生;侮辱性的批评或嘲讽;教学方法简单粗暴,不讲道理等。从而引发学生厌学、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恐惧等,对学生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有关研究发现,教师心理问题是造成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根源,如果不及时调整,则会对学生身心发展乃至教育教学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师源性心理伤害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讽刺挖苦学生,不尊重学生。 有些教师不能以朋友身份与学生平等相处,常常以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学生,甚至用刁钻、刻薄的语言对学生讽刺挖苦。常常有“你真笨”,“没出息”,“你就不是念书的材料”,“你怎么本性难移?”,“你真是不可救药”,“没见过你这样蠢的”,“我对你失去了信心”,“你什么都差,还不如回家。”等等。这种言语,严重伤害了一个孩子的自尊。 二、对学生心存歧视和偏见。 有些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理解和关爱,对学生态度冷漠。在师生交流中时有流露。 一位平时成绩不佳的学生最近上课时,精神很不集中,学习成绩每况愈下。老师问:“为什么最近精力不集中,经常开小差?”这位同学默不做声,在老师的再三追问下,这位同学才说是他的外祖母去世了,老师不假思考地说:“外祖母去世了,你思想不集中有什么用?难道你思想不集中她就能活了?”殊不知这位单亲家庭的学生,从小由外祖母抚养长大,老师的几句不假思索的话,犹如一盆凉水猛地浇在这位同学的头上,此时的学生更需要的是安慰和同情,却被这位偏见和冷漠的老师彻底地击倒了。 三、教育方法简单,情绪失控迁怒学生。 有些教师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良情绪不能得到合理的疏导,他们往往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学生迟到了,不让进教室听课,作业没有按时完成,或者错误较多,罚学生重做十几遍甚至几十遍。上课时学生说话,或者有小动作,便罚站,或者赶出教室。学生行为有过失,有的被罚劳动,有的不让学生按时回家,学生犯错就向家长告状,借助家长的口与手惩罚学生。类似这样的惩治都是不足取的。违背学生心理和教育规律的惩治,只能适得其反。

发展心理学作业——述评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述评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摘要: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五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发展得顺利与否对以后的人格将有重大影响,特别是童年时代的欲望满足和挫折与人格形成发展的关系密切。在每一个阶段中,儿童都面临着一个满足自我身体需要与服从社会需要之间的冲突。 关键词: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人格特点性 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至今已经有一百三十余年的历史,诞生了许多自成体系的心理发展理论,最为传统和经典的理论有,心理动力学观点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理论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等)、行为观点的学习理论(华生的行为主义、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等)、认知观点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等)、演化观点的习性学和现代进化理论(以洛伦兹、廷伯格、鲍比尔等为代表人物)、生态观点的生态系统理论(以布朗芬布伦为代表人物),这些理论的研究,不只是局限于儿童心理发展,随着研究的进展,更加着眼于毕生发展。每一种理论或观点强调了发展的不同方面,而发展现象本身也可同时由多种理论或观点进行考察。 总结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其中有两个要点:一是强调生物本能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强调婴幼儿期的经历和经验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五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发展得顺利与否对以后的人格将有重大影响,特别是童年时代的欲望满足和挫折与人格形成发展的关系密切。

下面,我们把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分述如下: 一、口唇期:从出生~1.5岁左右 这是个体性心理发展的最原始阶段,感兴趣于从吮吸、吐出、咀嚼、吞咽、咬等口唇活动中获得快感与满足。口欲期的重要性不仅在于饥饿需求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口腔粘膜的刺激。口腔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前口腔期和后口腔期。 前口腔期是指婴儿从出生到满八个月,唇和舌是主要的动欲区。快感主要来自于吮吸和吞咽活动。后口腔期大约是婴儿出生后第八个月到一周岁,力比多倾注的动欲区集中在牙、牙龈和咽部。快感主要来自于吞咽、咀嚼和吞食活动。 这一时期现实感的获得标志着婴儿自我的诞生。 如果这个时期口欲的满足不当,这时就会发生滞留现象,又称作口欲滞留,即人虽然继续成长或到了成年,但仍希望得到和早期阶段相同的满足。 二、肛门期:约1~3岁 在这一阶段,主要动欲区从口腔转移到肛门。肛门期也分为前肛门期和后肛门期。 前期力比多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肛门排泄粪便来解除内部压力以获得快感体验;后期力比多以保持粪便来产生性刺激 在这个阶段,随着儿童主动控制自己,应付环境能力的增强,言语和思维的发展,他们的自我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在这一阶段,父母开始训练子女的排便习惯,儿童在父母的要求下,须学会控制自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为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学年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一、活动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其具体目标为: (一)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树立敬学、勤学精神,养成自觉自愿学习的态度,促进学生学业的成功。 (三)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增强学生人格协调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发展。 四、活动内容 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其教育内容方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施加一定的教育和辅导,促使学生心理素质贩妥善解决,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从而预防各类身心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微笑面对学习,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 2、情感和意志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人格、情感和意志的辅导,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感的主人,学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个人和社会,挫折与磨砺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 3、人际关系心理教育。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养成宽宏大度,自我克制;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个性心理教育,把塑造个性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5、青春期教育。加强青春期教育,包括青春期性知识,性心理教育以及性道德,性法律教育,让学生形成自我调节的控制能力,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的间的交往,做到自尊与互尊。 五、活动途径

探究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最新范文

探究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 摘要: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教师行为不当导致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其表现形式有多种,产生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有教师自身因素也有教育环境因素,因此,减少师源性伤害的措施应该兼顾内外双方面因素。关键词:师源性心理障碍;表现;原因;对策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学生个人因素。而随着对学生心理问题成因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因素逐渐凸现出来,大量的教育实践与研究结果均表明,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将产生主导作用,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教育行为会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影响可以表现为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学生人际关系,影响学生乐观情绪的建立,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便揭示了教师的期待、认同、赞许等积极心态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而教师的心理情绪问题及其导致的不适宜的教育行为,常常会伤害学生的自尊、自信与自我效能,使学生过度焦虑、压抑或抗拒、逆反,严重影响学生人格、情感、意志的健康发展。因此,揭示教师因素对学生心理影响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很有必要。 一、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的概念教师因素成为学生心理研究者的关注点,突出表现为师源性心理障碍这一概念的提出与研究。陈远东认为

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教师的心理问题或教育行为不当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厌学、焦虑、恐惧、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以及抑郁症、恐怖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各种心理疾病;马雪玉认为“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引起对学生的不当教育行为,如讽刺、挖苦、体罚等,从而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包括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于晨在《师源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一文中指出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困扰,如厌学情绪、学习焦虑、学校恐惧、自卑孤僻、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和学校恐惧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心理疾病。这种由于教师的原因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并引起的问题,称为师源性学生心理问题。顾玲玲认为所谓师源性心理障碍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不当的教育行为——外界环境中的不良刺激而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包括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学校恐怖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心理疾病。综合起来,他们都认为“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教师对学生不当的教育行为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从主体和客体来说,师源性学生心理问题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教师作出的伤害学生心理健康的行为;另一方面指学生在心理健康上所受到的来自教师的伤害。正是由于师源性学生心理伤害的表现经常是隐性的,才使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易被大家忽视,殊不知,它对学生的心理伤害是长期甚至是终生的。二、师源性因素的表现对于师源性因素的表现,研究者们

(完整版)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 的主要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有其各自的特征。本章将简要介绍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这将有助于我们在和不同年龄儿童接触时,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教育,同时,这也将为本课程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将涉及以下具体内容:婴儿动作的发展;婴儿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先学前期儿童动作的发展;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学习者应重点掌握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第一节婴儿期的年龄特征(0~1岁) 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称为婴儿期,也有人称之为乳儿期。这一年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又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 一、婴儿的身体生长 婴儿期是身体迅速生长的时期,头几个月,身高平均每月增长3cm以上,1岁时,身高可以达到70~75cm,体重可达9~10kg。同时其神经系统也迅速发育。这里我们主要谈谈婴儿动作的发展。 (一)新生儿的原始动作反应(本能动作) 1.新生儿环境的变化 从上述对比中可以看到,胎内环境和胎外环境差异很大,也就是说新生儿出生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本能动作(无条件反射) 过去,人们以为孩子刚出生时是无能的,什么也不会。可是,近年来的研究材料发现,儿童先天带来了应付外界刺激的许多本能,其本能之多,令人惊讶。天生的本能表现为无条件反射,它们是不学而能的。下面简述一些。 吸吮反射。奶头、手指或其他物体,如被子的边缘,碰到了新生儿的脸,并未直接碰到他的嘴唇,新生儿也会立即把头转向物体,张嘴做吃奶的动作,这种反射使新生儿能够找到食物。

中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这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人作为身、心的统一体,心理的健康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在21世纪的今天,心理的健康日益受到人们广泛高度的重视,而性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因此,开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然而,在我国,在这个方面无论是中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还是有关教育的现状都不容乐观。 中学生性心理现状令人堪忧 1、青春发育提前,而青少年学生对性知识的需求却难以得到满足。 青少年性生理发育提前已是世界性的趋势,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女孩月经初潮年龄,由十年前的十三点三八岁提前至十二点二八岁,男孩初次遗精年龄则由十四点四三岁提前至十三点八六岁。朦胧的性意识开始觉醒,而他们的性知识却是相当贫乏的,如男生知道月经的只有16.8%,女生知道遗精的只有3%,对手淫普遍存在不正确的认识,他们较多知道的是接吻、拥抱、生育,他们渴望了解性知识,然而一些学者(邓明昱1989)调查表明,中学生性知识的获得绝大多数不是通过学校的正规教育获得的,他们主要通过一些报刊、杂志、书籍、影视媒体有些甚至是通过一些黄色淫秽的书刊和影视等途径获得的,这些从社会的复杂环境中获得的性知识既难保证其科学性,又缺乏针对性,因而也成为学生性认识混乱的最重要原因。 2、生理成熟的前倾与心理成熟的滞后形成尖锐的矛盾。 性成熟的前倾带来了性心理的提前出现。然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日趋复杂又造成了青少年社会心理成熟的推迟。因而,对生理的发育以及由此而萌发的性心理,缺乏科学的理解,他们往往很难恰当地应对自身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由性所激发出的青春的骚动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甚至产生性心理障碍。性观念的落后,性道德水平的低下,使他们中的部分人,性的需求渐渐被生理性的需求所占据,性犯罪现象日趋严重。 ⑴性意识的产生,使得青少年学生对“性”日益敏感,对有关性方面的问题产生强烈的神秘感和好奇性,并产生方式多样的性偏离行为。他们对描写性与爱的文艺作品、影视表现出异常的兴趣,带着好奇和追求的心理,甚至抄录整段整段的性爱描写片段,迷恋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心理阶段发展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心理阶段发展论 弗洛伊德是精神病医生,他在精神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分析了病人的梦、随意的谈论、不其然的联想以及儿时的记忆,认为人类所经历过的激烈冲突都会影响其行为的发展和文化。尤其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得基本动力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他是最重要的生命本能。在他看来,人格的的发展是伴随着性的发展而发展的,个人的性生活并非开始于青春期,儿时开始于婴儿期。因为性本能虽然是天生的,但它会随着生理的成熟而改变,这也就是说,本能的成熟会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一些特殊的痕迹。因此,当性本能成熟时,它的能力即欲力就会慢慢的从身体的某一部位转移到性其他的部位,婴儿就进入了另一个新的人格发展阶段。他按照年龄顺序,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分别为口腔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6个月),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两性期(12岁以后)五个时期,这五个时期各有不同的特征。如口腔期,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通过口腔活动得到满足,如咀嚼、吸吮或咬东西。若母亲对婴儿的口腔活动不加限制,儿童长大后的性格将倾向于开放、慷慨及乐观;若其口腔需要受到挫折,则未来性格发展可能偏向悲观、依赖和退缩。所以,早期的经验对人格的发展会有长期影响。再如性器期时候儿童的依恋情结的发展正常与否会影响到孩子成人后的性格特征和男女关系。

可以肯定的是,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儿童的成长随着性欲的发展由自恋发展到恋他。他用古希腊两个神话构成的两个情节,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来证明女孩依恋父亲,男孩亲近母亲的结论。他的这种以泛性论为支撑的理论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对传统的禁欲主义的反抗,同时,他把性的问题大胆的作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注意研究心理的自身规律,重视性心理对常人的心理神经的形成以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无疑具有学术价值和意义,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在他的研究方法上是值得质疑的。它采用非标准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样本,喜欢用面谈、自由的联想以及梦的解析等方法来研究少数临床病人的生活史,其研究结果难以推广到大众,如并没有证据说明可以从人的口腔期及肛门期的活动预测其今后的人格,也没有证据说明所有的儿童都经历那五个时期。另外,他忽视了人的性心理的社会性,夸大了人的性心理的作用,自然性陷入了生物化的境地,他也忽视了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对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决定作用,夸大了人的性欲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影响,从而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的境地。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其积极作用也有其消极作用,我们需要用一个辩证的眼光去看待。

浅析消极的师源性心理影响——积极面对的辅导新领域的中英文对照

浅析消极的师源性心理影响——积极面对的辅导新领域的 中英文对照 Analysis of teachers' psychological effect of negative -- the new field of counseling in Chinese and English. 师源性心理影响对学生的健康心理形成和健全人格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消极师源性心理影响的分析,追溯其影响形成的根源,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Teacher-originated psychological impact on students' healthy psychology formation has important meaning and sou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Through analysis of influence on negative teacher-originated psychological, traced back the effects of formation, and proposed some advice and suggestions. 关键词:师源性心理;心理健康;心理影响 Keywords: teacher-originated psychological; mental health; psychological impact 一个人的人格健全发展依赖于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先天因素即遗传的原因,遗传带给我们先天的气质,而先天的气质决定我们基本的人格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是后天的影响,即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从各个侧面不断作用着一个人,影响着一个人的健康成长。 A person'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depends on two factors. One is the congenital factors or genetic causes, genetic to bring our innate temperament, and innate temperament determine our basic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direction. On the other hand is acquired influence, influence from family, school and society. All these factors from each side constantly affect a person, affects a person's healthy growth. 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学生正经历着身体和心理的一系列变化,个性心理极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影响而产生波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个阶段是处于模仿体验和逐步定型的认知阶段,是可塑性极强的时期。要把这些成长中的变化着的个体培养成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人,环境和教育相当重要,而这个时期在学校的时间最多,因此,师源性心理影响对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就显得尤为重要。北京某学校请心理专家测试一个年级3个班的学生心理状况,结果有一个班的学生情绪等指标与另两个班有明显差异,经了解,该班班主任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不良。 Basic education stage is a special period, students are experiencing a series of changes in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personality is very unstable, easily influenced by outside factors fluctuate;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this stage is in the imitation of experience and gradually shape recognition stage, is a very strong plasticity period. The growth of these changing individual cultured adult personality, mental health, environment and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and the time in the school the most times, therefore, teachers' psychological influence the formation of personality of student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of the students of a school in Beijing invite psychological experts to test a grade 3 clas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udents' sentiment indicators, the results have a class and the other two classes after the understanding, the class teacher 's own bad mental health status. 消极的师源性心理影响到底对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其影响产生的根源又在哪里?我们要如何克服?这些都是我们要积极思考和面对的难题,也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性心理发展阶段学说

性心理发展阶段学说 弗洛伊德将“性本能”称为里比多(Libido)认为它是一种能量,并藏在本我之中,“本我”中的本能欲望,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总要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或区域得到满足并获得快感。而在不同部位获得快感的过程,就构成了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他认为,性心理的个体发展。里比多要达到成熟,真正行使生殖职能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由于里比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集中投注的部位不一样,这些不同的部位被称“性感带”(erogenous zone),儿童的快乐、挫折感和自我表现都来自这些快感区。所以弗洛伊德根据里比多发展经过“性感带”为标准,把里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口唇期(oral stage)、肛门期(anal stage)、前生殖器期(phallic stage)、潜伏期(latent stage)和青春期。其结果是导致人格发展受到影响。佛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总离不开性的观念,所以他的发展分期解释,就被称为性心理发展期。其中前三个时期是以身体的部位命名。原因是在六岁以前的个体,期本我中的基本需求,是靠身体上的部位获得满足的。因此这些部位即称性感带区。 人格发展理论:人格发展理论是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他在1905年的《性学三论》和1916年的《精神分析引论》两部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人格发展理论。根据不同时期里比多 表现的性感区不同,弗洛伊德把人格的心理性欲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他的人格发展理论有 二个重要特点:一是强调生物本能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强调婴幼儿期的经 历和经验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会经历五个发展阶段,不 同阶段发展得顺利与否对以后的人格将有重大影响,特别是童年时代的欲望满足和挫折与人 格形成发展的关系密切。 需要提及的一点是佛洛伊德理论的发展观点是动力观点是动力观点的延伸,即对心理动力的动态描述。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分述如下: 在里比多的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两种危机:固着(a fixation)和倒退(regression)。固 着是指里比多由于在某一阶段得到过度满足或过度失望而停留在原先的阶段,不在继续发展 到下一个阶段。倒退是指发展到下一阶段的里比多又倒流回先前停顿的地方。在弗洛伊德看 来一个人的个性或人格在五岁左右就已经形成了,所以早期里比多的发展无论是固着还是倒 退都是不正常的现象, 可分为如下五个阶段(或时期); 口欲期oral stage:1岁以内。形成安全感。咬拇指,恐怖症,自卑、自恋等。 肛欲期anal stage:1-2岁。形成自主控制。强迫,清洁等。形成肛门排出型性格或肛门滞留型性格。 男性生殖器崇拜期,俄底浦斯期oedipus stage: 3-5岁。两性吸引。孩子在希望得到父母的爱的同时,男孩子因为自己有阴茎而感到骄傲,向父亲认同,与父亲竞争母亲,同时担

实验教学中师源性心理障碍的成因和对策

实验教学中师源性心理障碍的成因和对策 摘要:在归纳实验教学中学生表现出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师源性心理障碍的基础上,分析了师源性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提出树立正确的安全观、转变实验教学的学生观和教学观等解决策略。 关键词:实验教学师源性心理障碍成因对策 师源性心理障碍,或称师源性心理伤害,是指由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不当而使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障碍。具体表现为自卑、厌学、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实验教学中的师源性心理障碍,则是指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当而对学生的造成的心理障碍。表现为学生对实验兴趣消退,产生恐惧感,实验的自我效能感低,实验时紧张焦虑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程特别突出了化学的“实验”特征,有统计表明,各模块中加大了化学实验内容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此外,新课程还专门设置了实验化学模块,以选拔一些热爱化学实验、有一定实验专长的学生,培养化学实验人才。 化学实验以其生动丰富的现象和变化莫测的过程,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望。但我们教学实践中,也会发现由于教师的一些不当行为,对学生造成了一定实验心理障碍,影响了实验化学的开展。长远来讲,必然会阻碍化学实验人才的培养。探究这些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是实验教学亟等解决的问题。 一、师源性心理障碍的行为表现 学生的师源性心理障碍通常是隐性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其外在的行为来进行判断。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障碍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少实验兴趣,表现在实验前不认真预习,实验时不认真操作,敷衍塞责,草草了事。二是实验时紧张焦虑、自我效能感低,表现在认为自己做不好实验,不敢操作,甘愿袖手旁观,而让同组的学生操作;或者实验时不知所错,操作时经常因紧张而加错试剂,打破仪器。三是对实验感到莫名的恐惧,总是担心有毒的物质会弄到自己的手上、脸上,担心实验会爆炸。有的进实验室就戴个大口罩,双手戴上医用橡胶手套,即使这样,实验结束后还要神经质地把手、脸不断洗来洗去。对于一些有危险的操作,不敢去做,或者远距离操作。如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不敢点燃酒精灯,用很长的燃烧的木条或纸条远远地点燃。在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将钠丢到水里后,立即跑开。有些学生干脆不做实验,一到实

儿童的性心理发展

儿童的性心理发展 *导读:性心理是指围绕着性征、性欲和性行为而展开的心理活动。据近代心理学家调查研究,将个体性心理的发展分为:婴儿期(0-1岁)、儿童期(包括幼儿期2-9岁)、青春前期和青春期(10-17岁)。(此分期与儿童生长发育的年龄分期不同)…… 性心理的发展是随着不同年龄的行为活动和心理而反映出来: ①婴儿期 新生儿的动作不协调,不分化,心理活动仅处于感觉阶段。这时的性心理仅表现为对刺激性器官的感受性反映。大约在7-10个月,婴儿开始把感觉和动作协调起来,并逐渐认识了外界形体。这个时期的婴儿出现玩弄生殖器官和有夹腿的行为。同时,在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孩子性的社会角色和性的心理差异也开始形成。 ②儿童期 2岁左右的儿童思维能力已经逐渐形成,他们能够明确地辨认同性与异性。在3-4岁,儿童对异性产生兴趣,如有的女孩喜欢同爸爸在一起,有的男孩特别听阿姨的话。孩子还会向父母提出一些有关性的问题,如有的小女孩看见男孩子的生殖器会问“我为什么没有小鸡鸡?”有的男孩子一定要坐在便盆上小便等等。此时,他们对玩弄性器官和别人抚摸他的性器官,可表现出一种舒

适而安静的现象。在5-6岁,儿童开始亲近同龄的异性,并彼此进行“性游戏”,如“办家家”等。在游戏里,男孩乐意做爸爸、女孩甘愿当妈妈,如果让男孩当妈妈,一般会遭到拒绝的。如果异性朋友疏远自己,孩子会感到不快和气恼,这是性意识的萌芽。7-8岁的孩子开始对同龄异性之间的交往表现出敏感性。 ③青春前期至青春期是性意识形成并且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的 时期。在9-ll岁,两小无猜的异性伙伴开始疏远,男孩在一起玩,女孩在一起玩。男女生同一课桌读书,会划上“分界”线。在13-14岁前后,随着女孩出现月经初潮和男孩出现首次遗精,性的冲动性开始出现,对异性感到兴趣,并有意识地进行探测。随后,少男少女开始了有目的性的接触(有的则表现为早恋)。由于这个阶段性意识的不稳定,在一些不良因素影响下可能出现性犯罪。所以,这个阶段也被称为“危险年龄期”。在16-17岁,性意识开始稳定,少男少女开始过渡到青年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