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是使人生幸福的学问》阅读练习及答案
《学习幸福》阅读答案
![《学习幸福》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eb0d7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1c.png)
《学习幸福》阅读答案《学习幸福》阅读答案①让人生一定要幸福?②第一,要用超越平常的心来看世界。
人大有三个层次:物质跟欲望的满足,文明跟文化、艺术的层次,精神的、宗教的。
完全超越物质生活意义的层次。
境界越高,视野越宽,困难就越小,也就会越来越感觉幸福。
③第二,要有一颗平常的心。
平常不平凡,单纯不简单,平常心是很难达到的一种境界。
我30岁时已经得到了台湾文学讲坛所有的奖项,大家都觉得我是一个成功的人,只有我知道自己并没有得到幸福。
为了觉悟,我辞掉了所有工作到山区去住。
一天我到山下去采购,我在一个水果摊旁边突然有人跑过来对我说,请问这个水果多少钱?我很气,我这么有气质,你居然说我是卖水果的`。
我又跑到卖肉的地方,有人跑过来问我说,老板,猪肉多少钱一斤?这次经历给了我很好的启发:你跟所有人是一样的,但是内在是不一样的,幸福的感觉决定你的内心。
"在红尘中有独处的心,在独处的时候要有红尘的怀抱",这样你才可以时时用一颗平常心来看世界。
④第三,要有欢喜的心理。
其中两个方法,一是快乐活在当下,一是尽心即是完美。
有一位弟子问师傅,你怎么修行?师傅说很简单,就是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
有一位老先生说,他要找一位最完美的女子结婚,结果60年过去了仍在寻找。
他说30岁时曾找到一个,但是对方说自己也要找最完美的男人!其实发现人生的不完美才是快乐。
最完美的境界是不存的,只有你尽力就好了,尽力之后就可以无恨、无憾、无悔。
⑤第四,要有柔和心。
柔和心透过慈悲心而来,通过爱己而来。
小时候我喜欢读伟人传记,发现一个真理:伟人都喜欢散步。
散步可以养成一种从容的态度,因为从容你可以发现自己的价值,因为尊重你会发现多元的价值。
⑥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快80岁仍在画画。
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一动就很痛,最后用两个木板把手绑住,还在画。
家人不理解,他就对家人说,痛苦会过去,但是美好会留下来。
生命的痛苦、考验都是台阶,是我们走向智慧的营养。
《成功无学,幸福有道》阅读附答案
![《成功无学,幸福有道》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c895780242a8956aece462.png)
《成功无学,幸福有道》阅读附答案(三)成功无学,幸福有道(12分)①如今,走进书店,或者来到书市,扑面而来的就是各种“成功学”图书。
看看那些“成功学”的封面,就知道作者对“成功”的理解,无非是赚钱、高升、豪宅、名车、年收入百万之类。
②其实,岂止是图书市场,在影视、传媒、教育培训等不少领域,“成功”都成了被热炒的主题。
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向上发展、追求幸福的愿望,另一方面,在“不是权就是钱”“成名要趁早”等喧哗与骚动中,又透出了某种“成功焦虑症”的症状。
③渴望成功无可厚非,但如果把成功简化为财富的多寡、职位的高低,把成功的希望寄托于速成方法、终南捷径,本身就已经偏离成功的轨道。
那些大肆兜售的“成功学”能够大行其道,正是利用并强化了这种心理。
④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道路万千条。
向庸俗“成功学”说不,并不是不鼓励成功,而是让人多一份清醒,多一点沉思,探寻真正的成功规律。
⑤古往今来,俊采星驰,尽管人们成功的途径各异,方式不同,但差异性中又隐藏着共性的东西。
⑥成功在于坚持。
坚持是阶梯,引导我们勇攀生命的高峰;坚持是帆船,帮助我们勇渡生命的大河。
有一个“一万小时定律”,是说人在某一方面要想有所作为,要能坚持一万个小时,相当于每天练习近3个小时,坚持10年。
你能坚持吗?坚持住了,你就会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
陆游所说的“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⑦成功源于小事。
成功者比别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在小事上一贯做得比别人好,坚持干小事,垒土成高台,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利长远做事、增后劲。
伏尔泰说过:“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
”现在一些人抱怨饭碗难找,事业难成;感叹工作难做,发展受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愿踏实。
结果,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只能是离成功越来越远。
⑧成功贵在有静心。
看到别人成功,或急不可耐,或心烦意乱,或疲于奔命,或孤注一掷,如此种种,皆谓之“浮躁”。
浮躁心态,是成功的大敌。
高考语文复习《语段综合题》含答案4
![高考语文复习《语段综合题》含答案4](https://img.taocdn.com/s3/m/28e40b2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1.png)
高考语文复习《语段综合题》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11分)
幸福指数是社会发展状况及其问题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如果说社会心理体系包含理性层面的认知评价和①,那么,在幸福感中,情绪感受这一感性层面常常占据主导地位,幸福感有时是一种很个体化的主观领域。
因此,在实践领域中,幸福指数可以成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中一个重要方面,但②。
在这里,关于幸福指数一种可能的误读就在于,认为幸福指数能够作为体现个人生活质量和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一个绝对性指标,从而忽视了对于社会发展内涵和人的精神领域的丰富性的考虑。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要让人们不断增强幸福感,必须坚持发展,使财富更加丰饶充盈。
人在社会中只有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不受歧视,才会感到幸福。
如果心理失衡,即使自己的经济收入比过去多,但看到在同样付出的情况下别人却拿得更多,也会感到不快乐。
一个基本生活不愁的人,由于对钱财没有贪欲就会知足常乐;而一个腰缠万贯的人,将幸福完全物质化,③,内心就会长戚戚。
4.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答案]①感性层面的情绪感受②并非唯一方面③在钱财上总觉得比上不足
5.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写出衡量幸福指数的三个要素,每处不超过6个字。
(5分)
[答案]①经济(物质)富裕;②社会公平(公正);③心态(精神)良好。
2019学年石家庄第一中学高一下第一次反馈语文卷【含答案及解析】0001
![2019学年石家庄第一中学高一下第一次反馈语文卷【含答案及解析】0001](https://img.taocdn.com/s3/m/640c754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46.png)
2019学年石家庄第一中学高一下第一次反馈语文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1.现代文阅读“幸福悖论”的道德反思冯春芳刘爱莲“幸福悖论”,指幸福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不一致问题,也即通常所说的更多财富没有带来更大幸福。
随着能源危机、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趋严峻,与生活质量相关的幸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西方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即开展了幸福指数的相关调查研究。
1974年,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伊斯特林发表了著名论文一一《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提出收入增加并不一定导致快乐增加,这一论点被称为“伊斯特林悖论”,也称“幸福悖论” “幸福一一收入之谜”。
国家之间的比较研究以及长期的动态研究表明,人均收入的高低同平均快乐水平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
在收入达到某一点以前,快乐随收入增加而增长,但超过那一点后,这种关系却并不明显。
在任何一个国家内部,人们的平均收入和平均快乐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关系,包括文化特征在内的许多其他因素会影响快乐。
作为社会福利衡量指标的国民生产总值没有能将一些看不见的,但又非常重要的东西纳入衡量之列:如内心的平静和幸福,而这恰恰被许多人当作生活的最终目标。
“幸福悖论”问题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理论根源和切实的经验依据。
传统的经济学认为,增加财富是增加幸福的主要方式。
首先,财富的增加使人们有可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购买消费的物品;其次,更多的财富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的权力,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消费或不消费某些商品,因此,更多的财富会带来更大的幸福。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金钱和财富成为幸福的代名词。
一般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幸福感应该增强,特别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很高,人们收入较少,处于贫穷阶段时,收入的增加、财富的增长无疑是人们幸福生活的重要影响因子。
但是,物质丰裕并不是幸福的充分条件,人不仅要活着,而且要活得有意义和价值。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四月月考语文试题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四月月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d54c7d5ad51f01dc281f13a.png)
2014级人教版高一必修四语文四月月考试题试题说明:本试题卷分为第I卷、第II卷和作文卷三部分,总分值150分,150分钟内闭卷完成;请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按要求填涂或书写试题答案;只交答题卷,试题卷请学生妥善保存,以备讲评。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6分,每小题3分)从经济学角度判断幸福李义平从经济学的角度怎样判断幸福?幸福为什么随着经济的发展反而越来越稀缺了?面对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现实,为什么还有人不满意,甚至出现“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现象?第一,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经济发展虽然能够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但经济发展对幸福的贡献却是边际效应递减。
打个比方,今天拿到一百块钱,幸福感最强;明天再拿二百块钱,可能并没有获得比第一个一百块钱更强的幸福感。
因此,最初的经济发展带给人民的幸福感最强,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它所带来的幸福感变低了。
继续发展经济能解决人民幸福感的降低问题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但不能完全解决。
因为人民追求的目标不是单一的,除了物质财富人们还追求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社会地位等非物质目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幸福的边际效应会递减,物质财富的增加不能解决人们所有的期待,在新的层次上人们会有新的目标。
第二,我们的社会出现这些现象,确实存在着既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偏向的问题。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片面追求GDP,带来了产业结构的失衡、内需和外需的失衡、收入分配失衡,人们从经济发展中没有感觉到更多的幸福。
GDP不能反映人民的幸福状况。
1973年美国一个经济学家曾经写过一本书《经济和公共目标》,谈到“一切为了发展而忽视了人”的问题,对经济增长数字的关心超过了对人本身的关心,对物的注意超过了对人的注意,这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现象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
经济学、经济发展应当关心人,应当关心公共目标,应当关心公共服务,而这恰恰是我们几十年经济发展过程中最欠缺的。
第三,要提升我们的幸福感,涉及到社会及个人的调整问题。
23经济学是一门使人幸福的艺术
![23经济学是一门使人幸福的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430eca343968011ca3009143.png)
经济学是一门使人幸福的艺术——萧伯纳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1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一选择题1、D,2、A,3、B,4、C,5、A,6、B,7、D,8、B,9、A,10、B,11、B,12、D。
1、下列哪一项不是转移支付()?A退伍军人的津贴; B 失业救济金; C 贫困家庭补贴; D 以上均不是。
2、作为经济财富的一种测定,GDP的基本缺点是()。
A它测定的是一国国民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B 它不能测定私人产出产量;、C 它所用的社会成本太多;D 它不能测定与存货增加相联系的生产。
3、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NP的政府支出是指()。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D 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
4、已知:消费额=6亿元,投资额=1亿元,间接税亿元,政府用语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费=1.5 亿元,出口额=2亿元,进口额=1.8亿元,则()。
A NNP=8.7亿元B GNP=7.7亿元C GNP=8.7亿元D NNP=5亿元5所谓净出口是指()。
A出口减进口; B 进口减出口; C 出口加出口; D GNP减进口。
6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NP等于()。
A消费+投资; B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D 消费+投资+净出口。
7、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有()。
A家庭主妇的劳务折合成的收入; B 出售股票的收入;C 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D 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
8、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
A直接税;B折旧; C 间接税; D 净出口。
9、按最终使用者类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计算GDP的方法是()。
A支出法; B 收入法; C 生产法;D增加值法。
10、用收入法计算的GDP等于()。
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B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间接税;C 工资+利息+中间产品+间接税+利润。
中考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6基础综合(解析版)
![中考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6基础综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6f199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30.png)
专题6 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文段,回答下面问题。
想不到你有这么些才华,想不到你的春天来得这么快,花开得这么美,开到世界的乐坛上放出你的异香。
东方升起了一颗星,这么光明,这么纯净,这么深suì,替新中国创造了一个辉huáng的世界纪录……多少迂回的路,多少痛苦,多少失意,多少挫.折,换来你今日的成功!可见为了获得更大的成功,只有加倍努力,同时也得期待别的迂回,别的挫折。
我时时刻刻要提醒你,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更有勇气去刻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你的路程还长得很呢,这不过是一个光辉的开场。
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日(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深suì(_____)辉huáng(_____)挫.折(_____)(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为“______”。
(3)上面的语段选自《_______》,作者以________的方式传达对儿子______ 和_______(人名)的谆谆教诲,他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____________ 的问题。
(4)上面的语段极富哲理,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如何理解划线句的深刻含义?【答案】(1)邃煌cuò(2)刻服克服(3)《傅雷家书》书信傅聪傅敏如何做人(4)运用比喻的修辞,将人生喻为一场马拉松赛跑,告诫儿子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断创造更大的辉煌。
【详解】(1)考查字音字形。
深邃:意思是深远;深奥;深沉。
“邃”不要误写成“遂”。
辉煌:光辉灿烂。
“煌”不要误写成“皇”。
挫折:拼音为cuò zhé,压制,阻碍,使削弱或停顿;失败;失利。
不要读成“坐”的拼音。
(2)考查对字形的辨析和书写。
“刻服”的“刻”错误,应为“克服”:用坚强的意志和力量战胜(缺点、错误、坏现象、不利条件等)。
克,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 ,拼音kè ,最早见于甲骨文。
高考语文(下期)第二周练习(4)(含解析)
![高考语文(下期)第二周练习(4)(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70aa0201f69e31433294ef.png)
2019高考语文(下期)第二周练习(4)李仕才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要让人们不断增强幸福感,就必须坚持发展,使财富更加丰饶充盈。
人在社会中只有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不受歧视,才会感到幸福。
如果心理失衡,即使自己的经济收入比过去多,但看到在同样付出的情况下别人却拿得更多,也会感到不快乐。
一个基本生活不愁的人,对钱财没有贪欲就会知足常乐;而一个腰缠万贯的人,将幸福完全物质化,在钱财上总觉得比上不足,内心就会长戚戚。
请概括出“幸福指数”的三个要素。
(每点不超过6个字)要素一:_______________要素二:_______________要素三:_______________答案:经济富裕社会公平心态良好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2017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结合“双一流”建设实际,经广泛征求意见,确定总的工作原则是稳中求进、继承创新、改革发展。
B.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优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C.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解析:C [A.搭配不当,“贯彻落实”不能搭配“基调”,应在“基调”后加“要求”,动宾才能搭配。
B.成分残缺,去掉“在……上”。
D.“不仅……还”属于递进关系,前后内容倒置,应该是“不仅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还是……的先驱”。
]3、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木桶存在“短板”怎么办?对木匠而言,有两种办法,要么换一块,____①____把短的那一块加长补齐。
相对而言,“换”意味着前功尽弃,____②____成本高,____③____“补”工序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____④____就有了“补短板”一说。
黑龙江鸡西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5篇(含答案)(2003—2022)
![黑龙江鸡西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5篇(含答案)(2003—2022)](https://img.taocdn.com/s3/m/78f37f9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5.png)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黑龙江鸡西议论文阅读5篇(2003—2022)目录经营好你的人生(2022黑龙江鸡西) (2)每个人都有影响力(2012黑龙江鸡西) (3)自尊(2011黑龙江鸡西) (4)议论文阅读(2010黑龙江鸡西) (5)小议传统教育(2008黑龙江鸡西) (7)经营好你的人生(2022黑龙江鸡西)①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但是,如何经营好你的人生,即确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对于实现自身价值至关重要。
②贝尔纳是法国的著名作家,在法国影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有奖智力竞赛,有道题是:“如果卢浮宫发生火灾,情况紧急,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哪幅?”结果在成千上万份答案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了该题的奖金。
他的回答是:“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③不难看出,这个最佳答案的确精妙。
有的同志喜欢把人生目标定得过高过大,因为不切实际,非但实现不了,反而带来不少副作用。
明明自己只能挑八十斤的担子,却偏要挑两百斤,结果可想而知。
殊不知,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④确立好人生目标之后,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值得我们思考了。
⑤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正像生意场上有的人总想“空手套白狼”一样,对待人生也想不劳而获,也许还曾侥幸得逞过,但是在长长的一生中,若是抱定这样一种人生态度,是必然要吃苦头的。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的经济学原则也是我们实现人生目标所必须坚持的。
人生犹如一座天平,你可以把你想要的任何东西放在天平的一端,但是在另一端,必须放上相等的重量。
著名作家二月河在谈到“成功秘诀”时说:“我没什么才气……我写小说基本上是个力气活,不信你试试,一天写上十几个小时,写二十年,怎么着也得弄点东西出来。
”当有人问研制出世界首创掌上产品的中山名人电脑公司总经理佘德发是哪个院校毕业的,他笑着说:是社会大学毕业的,学的是苦难系拼命专业,课本就是汽车大王艾柯卡的名言“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议论文阅读】《财富与幸福》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议论文阅读】《财富与幸福》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2c911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7f.png)
【议论文阅读】《财富与幸福》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财富与幸福[美]泰勒本沙哈尔①金钱除了可以提供更多食物和居所外(不是指鱼翅和城堡),只是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
有意思的就是,我们经常搞不清楚目标和手段的区别,以牺牲生命美好(目标)去赚取金钱(方法)。
②如果像一般社会风气一样,用金钱来作为至高财富的衡量标准,那一切就容易得多了。
并不是说赚钱或存钱是错误的,物质上的富有可以帮助个人甚至社会得到更多的幸福。
金钱上的保障,可以让我们向不喜欢的工作说“不”,或是让我们不为账单烦恼。
但是,金钱本身并没有价值,而是因为它可以带来一些丰富的经历。
物质本身并不能给生命带来意义或是精神上的财富。
③研究表明,财富与美好之间的关联其实和大众通常所想的非常相同。
心理学家大卫迈尔斯(davidmyers)和他的同事们辨认出,美好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唯一的完全相同就是在一些极困苦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基本的生活条件都不能获得满足用户。
此外,除了报告表示,在过去的50里,美国一代代人的富于程度越来越低,但美好指数却没什么变化。
④令人惊讶的是,许多人在富有之后居然比在努力致富的过程中还要沮丧。
“忙碌奔波型”的人认为,他们的行为可以为将来带来好处,这样想可以减少他们的负面情绪,然而一旦达到目标,发现所得到的无法使自己快乐时,他们就无法自拔了。
这时,他们会充满了绝望,因为没有目标他们就失去了幸福的指望。
⑤太多顺利的人有著压力和苦恼的问题,他们甚至因此而吸毒或是吸食毒品。
比如说猫王、玛丽莲梦茜、丽丝泰勒、比利好乐迪以及马拉多纳等等。
矛盾的就是,顺利反而并使他们不高兴。
在顺利之前他们可能将也曾存有不高兴的日子,但他们一直坚信,只要顺利了,他们就可以获得美好,而当他们达至目的时才辨认出,原来所希望的显然就不存有。
而在此时,他们深感自己的幻想(也就是很多普通人的幻想)――物质和地位可以增添永久的美好幻灭了,而陷于“现在怎么办”的深谷。
他们接着沦为“虚无主义型”的典型,坚信世上再没任何东西可以给自己增添欢乐,于是就回去寻找另外一些毁灭性的中止苦⑥既然财富无法使人幸福,为何还是令我们如此痴迷呢?为什么获得财富可以超过寻找生命的意义呢?为什么我们以物质为标准作决定时可以这么自然,而以内心为标准的时候却这么困难呢?⑦用一个比较革命性的观点:有可能就是我们的过去影响了我们。
幸福的计算法阅读练习及答案
![幸福的计算法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4ebc0d28ea81c759f578a7.png)
幸福的计算法阅读练习及答案幸福的计算法一位朋友很郑重地对我说:“我计算过了,我们所居住的地方,生活水准可以算是一流的。
”拉上不由洋溢出幸福感。
幸福是模糊概念,有时甚至只是一种感觉,可他居然能将它计算出来,真是很新鲜。
他说他有自己的计算方法,完全撇开恩格尔系数、工资与物价涨幅。
社会福利设施之类经济学家的标准,算过以后,却也让人找到自己的心理取向,成为知足者常乐队伍中的一员。
我想起有一次在成都开往陕西安康的火车上,遇见的几位教授。
他们是去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后顺道旅游的。
大家无意中聊起了东西部经济的差异和互补。
复旦大学的教授说,东部沿海地区也是经历过贫穷的。
三十多年前他刚刚调回上海,在市郊农民家里借了间房子栖身。
当时菜场里根本买不到鸡,他就骑了一辆自行车;来到苏沪交界处的某个小镇,偷偷地买了一只草鸡,让全家人过了一个难忘的星期天。
这样的事,在当时竟不敢公开做。
重提斯文扫地的往事,他却也满脸幸福。
我的那位计算出生活具有一流水平的朋友,确实从不怨天尤人,兢兢业业地做着一份该做的事,与蝇营狗苟与利欲者流完全不同。
生活质量随着社会水准的上升而上升,却比别人少了一份无端的烦恼。
当然也有人讽刺为阿Q精神的。
他却不愠不火地笑道:“你用假洋鬼子的哭丧棒打我,我还是这么计算……”毫无疑问,再过若干年,回头看今天的“一流”,会发现根本不值得夸耀。
可要是不计算,我们又该从哪儿去寻找幸福的感觉呢?1.文章的标题是“幸福的计算法”,那么,文章中有没有告诉读者一种计算幸福方法?如果有,“幸福的计算法”是什么?如果没有,“幸福的计算法”又指什么而言?2.从文章所写的事例看,能够计算出幸福的人的生活态度有哪些特征?请从文中找出语句来回答。
3.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和语言表达的技巧。
1“重提斯文扫地的往事,他却也满脸幸福。
”2“你用假洋鬼子的哭丧棒打我,我还是这么计算……”4.结合《提醒幸福》,谈谈你读了这篇短文的感受。
1.没有告诉读者一种具体的计算幸福的方法。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阅读理解(109)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阅读理解(109)](https://img.taocdn.com/s3/m/b1a25cfe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f.png)
2021年xx行测练习:阅读理解(109)1.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首先保证了居民获得幸福的物质因素。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居民身体素质、寿命都得到提高。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中,物质资源极大丰富,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来获得最大的物质享受。
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提升,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这些都是人们保持幸福的物质保障。
然而,现实情况也告诉我们,很多收入颇丰的中产阶级甚至富裕阶层还往往比工薪阶层更容易“抑郁”。
这当然不是因为“有钱”让人变得不幸福,而是因为“不差钱”让物质丰富这样一个幸福增长点消失了。
这段文字想要表达的意思是()。
A.中国的工薪阶层比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更幸福B.亿万富翁多数是不幸福的C.物质丰富是幸福的基本保障,但它所能带来的幸福体验并不可持续D.幸福的程度与财富的多少成正比2.大爆炸模型已被科学界广泛接受,但它没有解决宇宙起源的问题。
宇宙起源的学说有若干,但只有霍金的量子宇宙学是既自给又自足的。
宇宙的边界条件是它没有边界,这样就把宇宙的量子态确定下来,赋予宇宙学以可预见性。
霍金和他的合作者利用费恩曼的路径积分给出宇宙的波函数,人们可以将宇宙视为演化的过程,也可以认为整个演化就是存在。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科学家是如何解决宇宙起源问题的B.量子宇宙学如何描述宇宙的存在C.霍金是个伟大的宇宙科学家D.霍金和他的合作者一起创立了量子宇宙学3.亚洲新兴国家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使国际市场对资源和农畜产品的需求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高水平。
对于正走在工业化道路上的亚洲新兴经济体而言,初级产品价格的高涨,将使之摒弃当年欧洲和美国在工业化过程中所采用的发展方式,去寻找一条低资源消耗之路。
而对于拉美和非洲国家而言,亚洲的兴起和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同样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A.亚洲新兴经济体将以一条低资源消耗之路崛起。
烟台市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
![烟台市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026cdc65a76e58fafbb0030a.png)
烟台市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分享经济的诞生,源于社会资源的过剩。
从工业革命时代开始,所谓的发展即生产效率提高、投资不断加大,从而带来产量的增加。
这样的发展基于一个基本假设,那就是,社会物资是短缺的。
时至今日,工厂里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东西。
直到某一天,我们发现生产出的东西已经远远大于我们的需要,我们把已经存在的东西重新分配。
此时,物品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拥有一件物品的人和使用这件物品的人可以不是同一个人。
这样物资就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从而成为一种商业模式;拥有多余物资的人们,可以把物资的使用权让渡给不拥有物资的人,作为回报,后者给予前者一定的报酬,而提供这个服务的平台,也可以从报酬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分享经济由此产生。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分享经济的创业者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细分领域的平台,供物资的所有者发布和分享,帮助有需要的人找到物资。
不经意间,我们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分享经济的身影。
分享经济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方式,在许多领域,也都出现了不同的模式。
那么,分享经济究竟改变了什么呢?首先,它改变了供给端。
分享经济让产品的供给方从机构变成了个人。
比如,原来人们出去旅行,只能住酒店集团提供的酒店,而分享经济让个人房主也可以提供相当于酒店的服务。
原来人们只能坐出租车公司提供的车子,现在则还能坐个人开的私家车。
分享经济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丰富度和个性化水平。
人们旅行的时候可以住各种风格的房子,人们出行的时候可以坐各种不同的车型,遇见各种性格的司机。
如今人们个性化的诉求越来越高,分享经济正好可以满足这一点。
其次,它让个人崛起。
分享经济降低了个人微创业的门槛,让人们可以更简单地实现微创业。
利用业余时间,做个小房主,做个专车司机,都是简单方便的微创业。
用户对个性化的需求,让作为供给端的个人,能够有空间发展自己的个性。
比如,加入网络商店平台的手工艺者,可以把自己的个性作品售卖给匹配的人。
2021年北京陈庄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1年北京陈庄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3a6c0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9e.png)
2021年北京陈庄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我国公众持有的各种幸福观中,有两种十分流行。
一种可谓之为资源占有幸福观,它把幸福等同于占有资源(金钱、财富、权力等等),认为占有的社会资源越多越幸福。
另一种把幸福看作是感性欲望(物质欲望)的满足,以为感性欲望越是得到满足、获得的享受越多越是幸福。
这种物质享受幸福观比前一种幸福观更为流行,为更多的人所奉行。
这两种幸福观自古以来就存在,它们虽然在人性中有其根源,但受到市场经济利益驱动机制的激发,从过去的羞羞答答走向了今天的大胆直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谋求利益最大化成为人们行为的普遍动机。
所有社会资源本身都是利益,而且可以作为带来更大利益的资本。
于是,在不少人那里,占有资源便不再是作为幸福的必要条件,而成为人生的目标,成为自我实现的标志。
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后果是消费主义盛行。
市场主体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断刺激和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给人们欲望的满足提供了目不暇接、花样翻新的产品和服务。
在这种消费主义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很容易以为欲望得到越多满足、得到越高层次的满足就越幸福。
于是,物质享受幸福观便流行起来。
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都是偏颇的幸福观,已经导致和可能导致人生与社会问题。
资源占有幸福观最大的问题是会导致人生异化,即将作为幸福条件的占有资源当作了幸福本身,并受控于占有欲,从而损害人生和社会。
占有一定的资源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但它只是幸福的条件而不是幸福本身。
一旦将资源占有当作人生目的加以追求,当作幸福本身,那么占有欲望就会不断膨胀,最后充斥整个心灵,人不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而成为不断膨胀的贪欲的奴隶。
物质享受幸福观的问题不在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在于仅局限于此而忽视了人的其他需要的满足,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人的需要或欲望有不同的层次,物质需要是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
除此之外,人还有情感的需要、社会尊重的需要,以及马斯洛所说的基本需要之上的自我实现需要。
经济学思考题答案
![经济学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59962a0740be1e650e9a84.png)
一、思考题:我们幸福吗?何为幸福?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发展应当以公民的幸福生活为目标;一个人一生只要身体健康,没有债务,问心无愧,已是无比幸福之人。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则提出一个关于幸福的公式是:幸福=效用/欲望。
而关于欲望,中国有首《不足歌》有形象描述: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思娇娥美貌妻。
娶的美妻生下子,又思无田少根基。
门前买下田千顷,又思出门少马骑。
厩里买回千匹马,又思无官被人欺。
做个县官还嫌小,要到朝中挂紫衣……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
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
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坐下,阎王发牌鬼来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
历史上关于幸福的观点有哪些?你怎么看?答:幸福: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境遇.生活称心如意。
历史上关于幸福的观点: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
——列夫·托尔斯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列夫·托尔斯泰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
——穆尼尔·纳素夫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
——徐特立我认为:快乐的心情.健康的身体.惬意的生活就是幸福。
幸福不是等来的,要靠争取,幸福莫过于心理上的满足,比如;一场愉悦的朋友聚会,看一场如意的电影,和心仪的人开心的在一起...古人云“知足常乐”,满足自己的欲望就是幸福的,想要幸福就得知足.二、案例分析题1.聪明地工作从前有个奇异的小村庄,村里除了雨水没有任何水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村里的人决定对外签订一份送水合同,以便每天都能有人把水送到村子里。
有两个人愿意接受这份工作,于是村里的长者把这份合同同时给了这两个人。
得到合同的两个人中有一个叫艾德,他立刻行动了起来。
每日奔波于1里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用他的两只桶从湖中打水并运回村庄,并把打来的水倒在由村民们修建的一个结实的大蓄水池中。
《幸福》阅读答案
![《幸福》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9d56220b4c2e3f57276392.png)
①哲学家培根一生写了五十九篇小品文,他仿佛谈论了人世所有大的事情,但惟独没有论幸福。
或许他缺少了时间,因为他最后的《论谣言》便是未完笔的残篇。
培根没有论幸福,但他论证了那些往往被世人误解拥有便幸福,因而盲目和疯狂追求的事物。
譬如财富。
关于财富,培根把它称作德能的障碍物。
因为财富之于德能正如辎重之于军队,辎重是不可无,但过量的辎重会阻碍行军,有时因为顾虑辎重而失却或扰乱胜利。
②唐朝诗人韩愈写了一句意味深远的诗:把幸福完全寄托在财富上者,常常是那些尚未获得财富的人。
这是人类无数错觉中最大的错觉。
③幸福不是时代、国度、地区或阶层的专有物,幸福也不为财富的多寡所左右。
宫殿里有叹息,茅屋中有歌声。
人类在寻求幸福的终极目的驱动下,创造出愈来愈广的器具帮助自己,机器解放了人类的体力,电脑解放了人类的脑力。
但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现代这样,人类的生活如此紧张和匆忙。
中非洲的洛美人反对把电?I进他们生活的丛林,南美洲的爱尔人阻止公路穿越他们定居的区域。
他们并不认为是在拒绝现代文明带给他们的幸福,他们保持着自己纯洁原始的传统。
在高度体现人类物质文明的欧洲边缘,有一座马德拉群岛,那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没有汽车和工厂,没有竟争和效率,劳动的人们面带微笑,在太阳下唱着舒緩悠长的歌谣。
当工业社会的游客慕名而至,他们紧张的心弦倍感松驰,躁动的情绪复归宁静。
人类的心灵向往什么呢?这向往如同梭罗所比喻:好像水边的杨柳,一定朝着有水的方向伸展它的根。
④幸福无疑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但人们不应以此误入歧途,转而毕生追求财富。
当人们把幸福全部寄托于此后,拜金主义兴起,消费主义盛行。
欲急速致富者将不免于不。
我们费尽心机,仅仅为增加几枚银币;然而书内有黄金般的文字^历代最聪明的智者的话,我们无视。
我们终日忙碌,头脑里装满市场和物价;然而壮丽的日出和春天等待观赏,我们无暇。
有限的地球除了要养活人类,还要养活人类的奢侈和虛荣。
工业geming发生仅仅二百年间,人类便为此走到了自身所造成的各种毁灭性灾难的边缘。
高二语文压缩语段试题
![高二语文压缩语段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81e75e5b7360b4c2f3f64e0.png)
高二语文压缩语段试题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要让人们不断增强幸福感,必须坚持发展,使财富更加丰饶充盈。
人在社会中只有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不受歧视,才会感到幸福。
如果心理失衡,即使自己的经济收入比过去多,但看到在同样付出的情况下别人却拿得更多,也会感到不快乐。
一个基本生活不愁的人,由于对钱财没有贪欲就会知足常乐;而一个腰缠万贯的人,将幸福完全物质化,在钱财上总觉得比上不足,内心就会常戚戚。
请概括出幸福指数的三个要素。
(每点不超过6个字。
)要素一:________________ 要素二: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素三:______________【答案】(1)经济富裕(物质)(2)社会公平(公正)(3)良好心态(精神),意思对即可。
(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2点给3分,全对给5分)【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压缩语段的能力。
考生首先可对该语段进行分层,第一句为一层,幸福需要丰饶的财富来保证,第二句为一层,幸福感来源于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第三四句为一层,幸福需要个人懂得平衡心理,知足常乐。
考生在字数规定范围内,对自己划分出的层次加以简要归纳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2.阅读下面材料,请概括宇宙诞生之初的四个阶段。
(每点不超过8字)(4分)按照一种颇有影响的理论的推测,宇宙之初是以一种无法想象的高速急剧膨胀。
高速行驶的汽车突然急刹车,轮胎同地面摩擦会发热,这是汽车行驶的动能转化为热能的缘敌。
同样,在膨胀停止时也会发生这种能量转移,这种灼热状态被称为大爆炸。
随着温度的下降,原来分散地飞来飞去的基本粒子互相结合,诞生出质子和中子。
温度下降到大约10亿度时,质子和中子互相结合,形成较大的原子核,宇宙中的氦元素和锂元素就是通过这样的核聚变反应合成出来的。
像太阳这样的恒星也要靠核聚变反应合成元素产生能量来发出光和热。
第一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急剧膨胀;②(灼热的)大爆炸;③诞生质子和中子;④核聚变合成元素。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专项增分练(2021年整理)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专项增分练(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27b7b2cbb4cf7ec4bfed034.png)
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一)(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经济学是使人生幸福的学问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经济学的普及程度还相当低。
市场经济的改革是一场革命,需要广大民众的参与和支持。
在改革中,所有的人都要转变观念,而普及经济学是有利于观念转变的。
经济学是一门选择的科学。
每个社会、每个企业、每个人都会遇到欲望与资源的矛盾,都必须作出选择。
一个人每天只有24小时,既要工作又要休闲,把多少时间用于工作,多少时间用于休闲,这就是一个选择。
当然,经济学并不是为我们遇到的各种矛盾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告诉我们分析与解决矛盾的方法和思路。
人们做出选择是为了实现最大化的目标,例如个人幸福的最大化、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等等。
其实,最大化是所有动物的本能。
动物追求最大化是凭本能,人追求最大化是靠理性。
这种理性就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经济学家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对增量的分析来找出实现总量最大的方法。
比如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是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
经济学家把产量增加一个单位而引起的收益增加称为边际收益,成本增加称为边际成本。
他们证明了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产量就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这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用这个原理去指导企业生产就可以少走弯路,少交学费。
当人们谈到最大化时往往有些误解,例如,把人的目标定义为收入最大化,或者把社会的目标定义为GDP(国内生产总值)最大化。
其实经济学家所说的最大化不是一元的最大化,而是多元的最大化。
如果仅仅把人的目标定义为只包括收入的一元函数,为了使收入增加而不惜一切代价,其结果往往是,人生并不幸福。
只有把人的目标定义为包括收入、社会地位、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等在内的多元函数,追求这种多元函数均衡的最大化,人才会幸福。
同样,一个社会也是如此,不能把GDP作为唯一的目标。
经济学家认为,只有达到多种目标
的均衡才能实现最大化。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把经济学称为“使人生幸福的学问”。
一些企业家错误地认为,不学经济学照样能成功。
在经济发展之初,许多人尽管不懂经济学,甚至没有文化,但凭着他们的勤奋、胆识和对市场的敏感成功了,然而在企业做大之后,还是这样干下去,就会失败。
许多在改革开放之初成功起来的企业家都先后倒下去了,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不懂经济学、违背经济规律蛮干是一个重要原因。
现代企业家需要文化,就包括要有经济学修养。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学也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3分)
A.在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只要有了经济学的参与与普及,我们就定能迅速转变观念。
B.社会、企业及个人都有选择的时候,这时若有经济学的参与,就能让人更好选择。
C.人和动物虽都会追求最大化,但两者的手段同中有异前者靠理性,后者靠本能。
D.收入、社会地位、家庭生活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任何一个最大化都会让人感到幸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围绕着“经济学是使人生幸福的学问”这一论题,从经济学对于选择的作用等方
面进行了分析论证。
B.文中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事实论据证明了“人们做出选择是为了实现最大化的目
标”这个分论点。
C.“把人的目标定义为收人最大化”和“把社会的目标定义为GDP最大化”的实例证
明了人们对最大化的误解。
D.“许多在改革开放之初成功起来的企业家都先后倒下去”的事例从反面论证了现代企
业家要懂得经济学这看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目前,我国经济学的普及程度还很低,若不加以提高,可能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
B.如果用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关系等经济学原理去指导企业生产,企业可能会少走弯
路。
C.一些人因为人生不幸福,不得不把自己的目标定义为只包括收入的一元函数。
D.经济学不光对现代企业家作用巨大,在市场经济中,每个公民都应该有经济学修养。
1. B(A项“我们就定能迅速转变观念”判断绝对,文中只是说“普及经济学是有利于观念转
变的”,这并不能够说明一定会迅速转变观念。
C项“同中有异”分析错误,这里只有不同点,没有相同点。
D项以偏概全,只有包括收人、社会地位、家庭生活及人际关系等在内的多种目标均衡最大化,才能让人幸福)
2.B(文中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事实论据,只是为了说明可以通过对增量的分析来找出实
现利润最大的方法,从而证明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是理性的)
3. C(因果颠倒。
“把人的目标定义为只包括收人的一元函数”是一些人的“人生不幸福”的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