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文学概论 A_2

合集下载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20分)1.文学“四要隶”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世界、作品、作家与( )A文化B读者C文采D情感2.唐代出现了( ) ,有人物、情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备了小说的形态,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传奇B话本 C. 志人志怪小说D章回体小说3.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 )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A.文学流派B作家 C 文学作品 D.文学思潮4.“雅与俗”在文学领域被使用具有的含义()A思想性与艺术性B功利性与无功利性C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 D 创作与接受5.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A结构B声音C故事D视角6.文学传播的职能包括发表职能、流通职能和()A 艺术职能B检选职能C宣传职能D沟通职能7.以下的艺术形象属于创造性想象的是()A曹操B唐僧C鲁智深D孙悟空8.中国古代的“教化说”与西方的“寓教于乐”说属于文学概念的()A表现说B实用说C客观说D独立说9.下面关于创造动机说法正确的是()A创造动机就是创造冲动B创造动机始终指向创作过程本身C创作冲动是一种极其理性的情感D创作动机影响着创作风格10.在广义的文化概念当中,最不容易发生变化的是()A物质文化B艺术文化C精神文化D制度文化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文学典型都属于文学形象范畴,文学意境的特点是韵味无穷和( )A. 情景交融B. 虚实相生C. 真实写照D. 感同身受2.文学接受的主体指()A阐释者B审美者C认识者D思想者3.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A本质论B创作论C发生发展论D鉴赏论E构成论4.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哲理性B荒诞性C象征性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5.抒情类文学作品的文学形象包括()A物境B事境C情境D意境6.文学形象的主要表现形态()A创作形象B写实形象C抒情形象D怪诞形象7.下列与游戏说理论有关的人是()A德漠克利特B康德C歌德 D 席勒8.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价值取向有()A为人民服务B为社会主义服务C为工农兵服务 D 为政治服务9.文学作品的意义结构包括()A语言B形象C意义D本质10.文学作品的包括三种类型,以下文学作品《史记》、《桃花源记》、《等待多戈》分别代表了()A现实性文学B理想型文学C浪漫型文学D象征性文学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准。

《文学概论》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佛学 B。

诗学
C。

文学 D.神学
2.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

A.反映论
B.文化论
C.意志论
D.信息论
3.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

A.表志 B.表象
C.表情 D.表意
4.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文本。

A.象征型 B.创意型
C.再现型 D.表现型
5.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 ) A.历史性 B.独创性
C.感染性 D.朦胧性
6.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 )。

A.指意性 B.独创性
C.随意性 D.特殊性
7.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 )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

A.席勒 B.培根。

山大文学概论2试题及答案

山大文学概论2试题及答案

山大文学概论2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中国古代"现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C)最为相似。

A.意志论B.信息论C.摹仿论D.反映论2.在文学形象的孕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D)A.道德律令B.人生理想C.理性认识D.艺术情感3.以下不属于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是(B)A.生活材料的储备与选择B.创作动机的发生C.艺术构思过程D.艺术传达、修改与润色4.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有开放。

BA.象征B.蕴藉C.假设D.模仿5.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论及人物形象问题的著作是(A)A.《诗艺》B.《诗学》C.《诗品》D.《诗式》6.《诗经》的注解方式是(D)A.印象式批评B.诠释式批评C.评点式批评D.文本式批评7.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是(A)文本。

A.再现型B.表现型C.象征型D.创意型8.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艺论著《典论?论文》的作者是AA.曹丕B.曹植C.陆机D.钟嵘9.林语堂说,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中国文学的(C)A.主题B.母题C.美D.文体10.()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CA.正剧B.喜剧C.悲剧D.悲喜剧11.提出“兴、观、群、怨”诗论的是(B)A.墨子B.孔子C.荀子D.王允12.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是(D)A.柏拉图B.亚里斯多德C.左拉D.布瓦洛13.文学创作是一种(A)A.创造性的精神活动B.个人性的游戏活动C.非理性的心理活动D.概念性的思维活动14.首先受普洛普民间故事理论影响的法国结构主义学者是(B)A.格雷马斯B.列维—施特劳斯C.热奈特D.托多罗夫15.指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与“手中之竹”差异的人是(B)A.苏东坡B.郑板桥C.王国维D.刘熙载二、多选题1.历史上关于雅与俗的两种表述方式是:BDA.寓庄于谐B.阳春白雪C.曲高和寡D.下里巴人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CD)A.抒情动作B.抒情内容C.声音组织D.画面组织3.西方小说更直接的来源是中世纪的(ABD)。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国现代文学A_3、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国现代文学A_3、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国现代文学A_3、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一、单选题1.30年代的“左翼”文学创作中表现农村“丰收成灾”的作品是()A.《多收了三五斗》B.《牛车上》C.《田家冲》D.《樊家铺》2.下列均属于“文革”期间革命“样板戏”的现代京剧作品是()A.《海岛女民兵》、《红灯记》、《海港》B.《虹南作战史》、《奇袭白虎团》、《沙家浜》C.《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D.《白毛女》、《金光大道》、《智取威虎山》3.茅盾作品《虹》的主人公是()A.静女士B.梅女士C.章秋柳D.赵惠明4.夏衍1949年以后完成的第一部话剧作品是()A.《在新事物面前》B.《刘莲英》C.《妇女代表》D.《考验》5.三姑娘这个动人的少女形象出自废名的小说()A.《竹林的故事》B.《菱荡》C.《桃园》D.《桥》6.《故事新编》在写作上的鲜明特点之一是()A.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B.依据现代和容纳古籍C.依据历史和容纳现实D.依据现实和容纳历史7.“不是写战史,却又写了战史;写了战史,但又不是战史”小说是()。

A.《红日》B.《风云初记》C.《三家巷》D.《百合花》二、多选题1.创造社的主要成员有()A.郭沫若B.郁达夫C.张资平D.冯至2.下列属于胡适的文章是()A.《建设的文学革命论》B.《易卜生主义》C.《谈新诗》D.《怎样做白话文?》3.下列具有自叙传色彩的作品是()A.《沉沦》B.《海滨故人》C.《莎菲女士的日记》D.《呼兰河传》4.具有浪漫抒情倾向的新文学社团有()A.浅草社B.沉钟社C.弥洒社D.未名社5.茅盾于20年代初提出的“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包括的内容有()A.反映民众疾苦B.无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C.揭露社会黑暗D.同情被损害与被侮辱者6.以下关于张恨水的正确判断是()A.张恨水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多产作家B.张恨水是长篇小说《风萧萧》的作者C.张恨水的《八十一梦》是社会讽喻小说D.《五子登科》是张恨水的一部讽刺小说7.属于东北作家群作家创作的作品有()A.《科尔沁旗草原》B.《边陲线上》C.《没有祖国的孩子》D.《松花江上》8.1927年——1937年,属于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流派有()A.京派B.论语派C.新月派D."自由人"三、判断题1.诗歌的“三美”是由闻一多倡导的,是他对新诗理论做出的贡献。

《文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各章节及其论述题的重要程度分为三级:一级为一般,无任何符号;二级为比较重要,有一个△;三级为重要,有两个△。

名词解释属基本概念,应全部掌握,不区分重要程度。

)△△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一、名词解释1. 典型2. 特征化3. 意境4. 意象5陌生化二、论述△1.举例说明文学话语与普通话语的不同。

△△2.文学形象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之。

△△3.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是什么?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4.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

△△5.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一、名词解释1、叙事学2. 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3. 叙述者的声音4. 情节5. 行动元与角色6. 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二、论述△1.如何理解叙事的特征?△2.情节与事件的关系如何?3.试述叙事节奏与时间的关系。

4.叙述角度的变换对于阅读有何意义?△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一、名词解释1. 抒情性作品2. 抒情话语3. 抒情性作品的结构4. 声情并茂5. 情景交融6. 节奏7. 隐喻8. 象征。

9.抒情10. 抒情话语的修辞二、论述△△1.文学抒情与叙事有哪些主要区别?△2.抒情话语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第十三章文学风格一、名词解释1. 风格2. 创作个性3. 话语情境二、论述△△1.风格有哪些特性?△2.风格有哪些基本形态?3.文学风格除表现于作家作品的风格之外,还具有哪些方面的表现和特点?△4.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观点?△△5.如何理解文学风格的价值?△△6.试论作家创作个性对风格的作用和影响。

△7.简述话语情境对风格的作用和影响。

第十四章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一、名词解释1. 文学消费2. 文学传播3. 高雅文学4. 文学接受5.大众传播媒介6、大众文学7.文化工业二、论述△1.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有什么关系?2.文学传播方式对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有何影响?△3.文化市场对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有什么影响?△4.为什么文学消费既是一般商品消费,又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5.怎样理解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6.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7.如何理解文学接受的审美价值?8.如何理解文学接受的认识价值?9.如何理解文学接受的阐释价值?△△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一、名词解释1. 期待视野2. 隐含的读者3. 共鸣4. 净化“5.领悟二、论述△1.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是怎样形成的?△2.文学接受的主要动机是什么?△3.如何理解接受心境与接受效果之间的关系?4.隐含的读者是怎样形成的?△5、学接受为什么需要“填空”、“对话”与“兴味”?△6.文学接受活动中为什么会产生异变?△7.如何看待文学接受过程中的误解?△8.试述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的关系。

(完整版)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见解题( 10 分,每题 2 分)1.文学:2.艺术真实:3.文学性:4.表达频率:5.文学花销:二、填空题( 20 分,每题 1 分)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本源的三位贤人是、、。

2 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包括、、、。

3.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模拟的世界有三种_____ 、_____ 、____ 。

4.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类文学流传的三个阶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发展的两条路线是 _______、________。

7.王国维把文学境地分为、。

8.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

9.关于文艺起源的主要见解有、、、。

10.文学责怪的多种形态包括、、、、。

11.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 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2.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 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3.历史上的主要悲剧种类有 _____、_____、 _____、______。

14.文学希望视野的三个层次是 _______、 _______、_______。

15.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的“二为”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16.常有的责怪文体包括 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

17.依据表演方式,戏剧可分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

18.依据形式划分,诗歌可分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

19.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责怪标准是、。

20.文学接受发生的主体要素包括、、。

三、选择题( 20 分,每题 2 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1.现实主义的基本特色是:①关注现实②细节真实③反响本质④排斥理想⑤反对虚假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①现实议论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感情宣泄⑤艺术形式3.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色是:①文字的科学②文章的学问③文化的载体④语言的艺术⑤抒情的方式4.表现文学风格的详尽话语情境包括:①词语运用②体裁选择③结构安排④形象创立⑤社会状况5.艺术灵感的主要特色包括:①突发性②直觉性③迷狂性④感情性⑤创立性6.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差异表现在:①反响对象②反响方式③作用特色④资料本源⑤思想形式7.依据作品内容,诗歌可分为:①自由诗②抒情诗③格律诗④叙事诗⑤真谛诗8.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①希望视野②对话欲望③思想正确④感情丰富⑤见仁见智9.俄国形式主义文论提出的主要理论见解有:①文学性②陌生化③本体论④细读法⑤主体论10.作者中心论重申的主要方面是:①主体心灵②作家经历③个性气质④读者反响⑤艺术天才四、简答题( 30 分,每题 10 分)1.简述影响文学发展的上层建筑诸要素的详尽限制关系。

山大文学概论2试题及答案

山大文学概论2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中国古代"现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C)最为相似。

A.意志论B.信息论C.摹仿论D.反映论2.在文学形象的孕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D)A.道德律令B.人生理想C.理性认识D.艺术情感3.以下不属于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是(B)A.生活材料的储备与选择B.创作动机的发生C.艺术构思过程D.艺术传达、修改与润色4.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有开放。

BA.象征B.蕴藉C.假设D.模仿5.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论及人物形象问题的著作是(A)A.《诗艺》B.《诗学》C.《诗品》D.《诗式》6.《诗经》的注解方式是(D)A.印象式批评B.诠释式批评C.评点式批评D.文本式批评7.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是(A)文本。

A.再现型B.表现型C.象征型D.创意型8.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艺论著《典论•论文》的作者是AA.曹丕B.曹植C.陆机D.钟嵘9.林语堂说,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中国文学的(C)A.主题B.母题C.美D.文体10.()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CA.正剧B.喜剧C.悲剧D.悲喜剧11.提出“兴、观、群、怨”诗论的是(B)A.墨子B.孔子C.荀子D.王允12.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是(D)A.柏拉图B.亚里斯多德C.左拉D.布瓦洛13.文学创作是一种(A)A.创造性的精神活动B.个人性的游戏活动C.非理性的心理活动D.概念性的思维活动14.首先受普洛普民间故事理论影响的法国结构主义学者是(B)A.格雷马斯B.列维—施特劳斯C.热奈特D.托多罗夫15.指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与“手中之竹”差异的人是(B)A.苏东坡B.郑板桥C.王国维D.刘熙载二、多选题1.历史上关于雅与俗的两种表述方式是:BDA.寓庄于谐B.阳春白雪C.曲高和寡D.下里巴人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CD)A.抒情动作B.抒情内容C.声音组织D.画面组织3.西方小说更直接的来源是中世纪的(ABD)。

文学概论(A)答案

文学概论(A)答案

"文学概论"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A)一、概念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文学理论是系统地研究各种文学现象,阐述其中共性规律和基本原理的科学。

它的对象是关于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等的阐释和研究。

2、游戏发生说认为艺术与游戏一样,是一种非功利的纯粹审美的生命活动,艺术起源于人类摆脱物质与精神束缚、追求自由天地的游戏本能。

3、“叙事”的构成“叙事”包含三方面的涵义:第一方面是叙述内容,即被讲述的内容,包括事件、人物、场景。

第二方面是叙述话语,即叙事作品中使故事得以呈现的陈述语句本身。

第三方面是叙述动作,即作为一种行为而存在的支配叙述话语的“叙述”本身。

4、文学消费广义的文学消费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或欣赏。

这种意义上的文学消费是自有文学以来就存在的。

狭义的文学消费却是在近代以来出现的,指的是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或欣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文学活动四要素文学活动是人从事的文学创作、阅读、批评等活动的总称。

具体包括:一、世界。

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或生活世界,包括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世界也是作者和读者的基本生存环境。

二、作者。

指文学生产的主体,他不但是写作作品的人,更是把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

三、作品。

文学作品是文学创造成果的标志和外化形态,它使文学创造凝聚为话语体系形式。

文学作品是整个文学活动的焦点。

它既是作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也是读者接受的对象。

四、读者。

指文学接受者,文本只有在读者接受的过程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品。

读者是文学活动的又一基本因素。

2、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这种不平衡有两种体现。

一种情况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就过去了;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
一、单选题
1.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

A.席勒 B.培根 C.歌德 D.蒙田
2.相似性想象在心理学上的依据是()
A.联想
B.记忆
C.感知
D.反射
3.决定文本时间长度的条件是()
A.故事时间的长短
B.叙述语言的长短
C.叙述节奏的快慢
D.叙述时距的变换
4.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A.历史性
B.独创性
C.感染性
D.朦胧性
5.在阅读中完成作品、实现作品的创造性接受过程,称为() A.作品的外在化 B.作品的内在化 C.作品的具体化
D.作品的抽象化
6.林语堂说,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中国文学的() A.主题 B.母题 C.美
D.文体
7.季羡林先生认为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孝",这属于()
A.品质阅读
B.情感阅读
C.审美阅读
D.价值阅读
二、多选题
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相同点是: A.源于生活 B.细节真实
C.手法夸张
D.反映本质
2.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有() A.实践获取 B.书本获取
C.有意获取
D.无意获取
3.依据作品内容,诗歌可分为: A.自由诗 B.抒情诗
C.格律诗
D.叙事诗
4.艺术直觉所要把握的是事物蕴含的审美价值,如() A.趣味 B.神韵 C.格调
D.内涵
5.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A.关注现实
B.细节真实
C.反映本质
D.排斥理想
6.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

A.色彩 B.线条 C.语言 D.形体
7.抒情类文学作品的文学形象包括() A.物境 B.事境
C.情境
D.意境
三、判断题
1.艺术真实是一种内蕴真实,是假定性的真实。

()
2.文学作品的分类是绝对的,抒情与叙事分明。

()
3.文学的原初含义不仅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今天一般不被看作文学的但有文采的一些语言作品,
也可以称之为文学。

()
4.陌生化与变形都是创造意象的同一方式。

()
5.戏剧通过借鉴小说的"场面"来增强自身的具体性和真实感。

()
6.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人物
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

()
7.象征性手法只是运用于象征型文学。

()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文学风格”?
2.什么是“抒情话语”?
五、论述题
1.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文学史的联系与区别。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