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学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高程控制测量课程设计

高程控制测量课程设计

高程控制测量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高程控制测量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高程控制测量工作,培养学生对测绘工作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高程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了解高程控制测量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3.熟悉高程控制测量的常用仪器和设备。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进行高程控制测量的设计和实施。

2.能够操作和使用高程控制测量的仪器和设备。

3.能够处理和分析高程控制测量的数据,得出正确的高程控制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高程控制测量工作。

2.培养学生对测绘工作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能够认真、细致地进行测量工作。

3.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能够积极地探索和解决测量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高程控制测量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第一章:高程控制测量概述1.高程控制测量的定义和作用2.高程控制测量的应用领域3.高程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第二章:高程控制测量方法1.高程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2.高程控制测量的实施步骤3.高程控制测量的数据处理第三章:高程控制测量仪器和设备1.高程控制测量常用的仪器和设备2.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3.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第四章:高程控制测量实践1.高程控制测量的设计和实施2.高程控制测量的数据采集和处理3.高程控制测量的结果分析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高程控制测量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高程控制测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的高程控制测量案例,使学生了解高程控制测量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测量控制学课程设计

测量控制学课程设计

测量控制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测量控制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2. 学习并运用各类测量工具进行数据采集,掌握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技巧;3. 了解测量误差的类型,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掌握相应的误差控制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常见的测量工具,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2. 培养学生运用测量控制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实践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测量控制学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测量观念,认识到测量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测量控制学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测量控制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操作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设计和评估中实现有效落实。

二、教学内容1. 测量控制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测量学的基本定义、分类及作用- 控制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2. 常见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长度、面积、体积测量工具的使用- 温度、压力、湿度等物理量的测量方法3. 数据采集与处理- 实验数据的采集方法与技巧- 数据处理的基本原则与误差分析4. 测量误差及其控制- 测量误差的分类、产生原因及传递规律- 误差控制方法及精度分析5. 测量控制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工业生产中的测量控制技术- 科学研究中的测量控制方法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测量控制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周:常见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第三周:数据采集与处理第四周:测量误差及其控制第五周:测量控制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教材章节关联:第一章:测量学基础第二章:控制学基础第三章:测量方法与数据处理第四章:测量误差与精度分析第五章:测量控制学应用案例教学内容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结合课程目标,确保学生掌握测量控制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控制测量》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控制测量的概念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2)掌握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学会使用常见的测量仪器和工具。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控制测量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测量仪器的能力;(3)学会分析测量数据,提高测量精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测量工作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控制测量的概念及其应用(1)控制测量的定义;(2)控制测量在工程中的重要性;(3)控制测量的应用领域。

2. 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1)测量原理;(2)误差理论;(3)数据处理。

3. 控制测量的方法(1)地面测量;(2)卫星测量;(3)无人机测量。

4. 常见测量仪器与工具(1)全站仪;(2)水准仪;(3)经纬仪;(4)测距仪;(5)GPS定位仪。

5. 测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1)数据采集;(2)数据传输;(3)数据处理与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控制测量的概念及其应用;(2)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常见测量仪器与工具的使用。

2. 教学难点:(1)误差理论及其在测量中的应用;(2)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3)测量仪器的操作与维护。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分析法;(3)实践操作法;(4)小组讨论法。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2)测量仪器演示;(3)实际操作演练;(4)在线资源共享。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1)通过工程案例,引入控制测量的概念;(2)展示控制测量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3)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1)讲解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2)介绍常见测量仪器与工具;(3)阐述控制测量的方法及其应用。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演练;(2)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测量仪器;(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控制测量技术课程设计书

控制测量技术课程设计书

控制测量技术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控制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了解控制测量技术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3)熟悉测量仪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控制测量技术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能力;(3)掌握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和评价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2)激发学生对控制测量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控制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控制测量的定义、作用和分类,以及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

2.测量仪器及其使用:介绍常用测量仪器的构造、原理和操作方法,如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

3.测量数据处理:讲解测量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和评价方法,包括误差理论和数据平差。

4.控制测量技术应用:介绍控制测量技术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案例,如建筑施工、道路工程、地形测绘等。

5.实践操作:安排实地测量实习,使学生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和实际测量技能。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原理、概念和方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控制测量技术在工程和实践中的应用。

3.实验法:实地测量实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控制测量技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控制测量课程设计(完整版)

控制测量课程设计(完整版)

目录第一章绪论 (2)第一节控制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2)第二节控制测量所在地区的地理条件 (2)第三节原有资料及利用方案 (3)第二章坐标系的选择及处理 (3)第一节坐标系的选择 (3)第二节对测区内的原有点进行论证分析确定已知数据 (4)第三章水平网控制布设方案及对比论证 (5)第一节首级控制网等级、网形及加密层次与布设形式 (5)第二节图上设计 (13)第三节预算精度估算 (13)第四节布设方案精度统计 (13)第四章高程控制网布设方案及对比论证 (14)第一节方案的基本要求内容 (14)第二节图上设计 (16)第三节精度估算 (17)第五章技术依据及作业方法 (17)第一节技术依据 (17)第二节觇标 (17)第三节仪器的选择及检验要求 (18)第四节观测方法及限差要求 (18)第六章工作综合计算及工作进程计划 (18)第一节各种工程量的计算 (18)第二节进程计划表 (18)第七章人员组织及经费预算 (19)第一节人员组织及仪器设备 (19)第二节经费预算 (19)第八章上交资料清单 (19)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控制设计的目的与任务任务内容:(1)建立石桥子地区首级GPS控制网,等级为国家四等。

(2)建立石桥子地区高程控制网,等级为国家二等。

(3)以全站仪导线(附带三角高程)对整个测区进行加密控制,导线等级为城市Ⅰ级,三角高程等级为四等。

目的:(1)充分认识到技术设计在整个控制测量工程中的重要地位。

(2)明确进行控制测量技术的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

(3)试着撰写控制测量设计书,并通过此过程注意到今后课程学习的内容及重要性。

(4)对今后走到工作岗位后承担控制测量工程工作提供基本的技术训练。

第二节控制测量所在地区的地理条件测区概述:东经本测区位于东经123°41′15″至123°45′00″,北纬41°25′00″至41°30′00″北起姚家沟,南至响山子,西起红旗沟,东至张其寨乡,测区面积约50k㎡。

控制测量学课程设计

控制测量学课程设计

控制测量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相关的术语和概念;2. 学生能够描述各类测量误差的类型及产生原因,并了解相应的减小误差的方法;3. 学生能够掌握控制测量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方法,包括测站的建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4. 学生能够运用控制测量知识,解决实际测量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基本的测量操作;2. 学生能够运用控制测量方法,完成小区域的地形图测绘;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数据处理能力;4.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测量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控制测量学,培养对测量工作的兴趣和热情;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严谨、细致、务实的学习态度;3.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增强自信心,提高面对挑战的勇气;4. 学生能够认识到测量工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控制测量学基本原理:包括测量误差理论、测量平差原理、坐标系统与地图投影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 测量学基础2.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介绍各类测量误差、误差传播定律、最小二乘法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3. 控制测量方法:详细讲解测站的建立、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控制测量方法4. 测量仪器及其使用:介绍全站仪、水准仪、GNSS等测量仪器的基本结构、原理及操作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测量仪器5. 控制网设计与实施:包括控制网设计原则、实施步骤、精度分析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控制网设计与实施6. 实际地形图测绘:组织学生进行小区域地形图测绘,涵盖控制测量、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等;- 教材章节:第六章 地形图测绘7. 控制测量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测量案例,使学生了解控制测量在工程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七章 控制测量案例分析教学内容按照以上安排,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控制测量课程设计

控制测量课程设计

测绘工程专业控制测量课程设计姓名:xxxx班级:测绘xxxx班学号:xxxx学院:资源学院专业:测绘工程指导老师:xxxx实习时间:2014年2月—4月一、任务概述 (2)1.1 任务目的1.2 任务要求1.3 使用仪器二、测区概况 (2)2.1 地理概况2.2 交通状况2.3 气候情况2.4 居民及居民点2.5 可能遇到的困难三、执行规范 (3)四、平面控制网布设及三角高程测量4.1 控制点的选定及标石埋设要求 (4)4.2 实地选点 (4)4.3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5)4.4 水平角观测及距离测量 (5)4.4.1 观测方法4.4.2 水平角观测注意事项4.4.3 距离测量注意事项4.5 三角高程测量 (7)4.6 平差计算 (8)五、水准测量5.1 设立水准点 (11)5.2 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12)5.3 水准测量的实施 (13)5.4 水准测量注意事项 (13)5.5 水准仪i角检验 (13)六、设计心得 (14)七、附表附表1 点之记 (14)附表2 四等导线测量记录表 (15)附表3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格 (16)附表4 二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17)一、任务概述1.1 任务目的本次实习是测绘工程系下达的一项控制测量任务,为期一个月。

旨在了解控制测量的全过程,系统地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待定点计算的基本技能,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有关问题打下基础,还能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的锻炼。

1.2 任务要求(1)紫山地区平面控制测量,设立7-9个控制点,精度达到四等控制网。

(2)紫山高程控制测量,精度达到四等水准。

(3)在水准测量的同时用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以比较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

(5)在学校周边进行高程控制测量,精度达到二等水准。

1.3 使用仪器全站仪设备1套(技术指标2+3ppm),脚架3个,钢尺1个,反射棱镜2套,喷漆两瓶,钢钉若干。

DS3自动安平水准仪1台,脚架1个,黑红双面尺1对。

控制测量学课程设计

控制测量学课程设计

控制测量学课程设计控制测量学课程设计河南城建学院《控制测量学》课程设计学校:河南城建学院班级:测绘工程(1)班姓名:刘英坤学号: 061412130组别:第一组指导教师:张杰实习时间: 2015.05.11--2015.05.23一、实习目的及意义1.1 实习目的《控制测量学》是测绘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控制测量的主要服务对象包括各种工程建设,城镇建设和土地规划与管理等工作。

在控制测量中内业包括数据处理、控制网布设技术设计等工作,外业包括控制点布设工作。

控制测量学课程设计旨在通过Excel 表格、C/C++或MATLAB 等汇编语言编写测量学或测量平差中一些基本的公式程序,巩固和掌握测量学或测量平差中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并通过实际编程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理解和掌握。

1.2 实际意义测量数据处理是测量工作中一项核心内容,在实际工作中,面对上百点的水准网或导线网,通过手工计算不仅需要很大的人力和时间,而且在平差过程中牵扯到几何、三角函数的运算,大大增加了平差的难度和精度,将同等规模的网型平差数据放到电脑上,只需几分钟便可以完成全部计算,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是测量数据处理的必然趋势。

二、实习任务通过Excel 和其他编程语言,以小组为单位,以抽签的方式对下列选题进行程序设计:任务1:测量学教材P193附合导线(第9题)的平差计算;任务2:附合导线的平差计算;(如图2.1);任务3:测量学教材P193闭合导线(第8题)的平差计算;任务4:闭合导线的平差计算(如图2.2);任务5:坐标的正反算P13 ;测边交会P171测角交会P172;任务6:坐标的正反算P13 ;边角交会P174;任务7:测量平差教材P99水准网(条件平差)的平差计算;(要求MATLAB 调用EXCEL 或文本)图2.1 附和导线计算算例 图2.2 闭合导线计算算例任务8:测量平差教材P99水准网(间接平差)的平差计算; (要求MATLAB调用EXCEL或文本)三、实习过程3.1 手算结果通过手动推算该闭合导线,一方面是为了重新理清闭合导线近似坐标平差方法的基本方法和公式,另一方面通过计算结果,可以检验程序运行结果是否正确。

控制测量课程设计 (2)

控制测量课程设计 (2)

控制测量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控制测量(Control and Measurement)是现代工程研究中的一大重要分支。

针对该课程,我们将着重介绍控制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常见的测量设备,以及控制测量面临的若干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熟悉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2.熟悉常见的测量设备,包括用途、控制指标、精度等。

3.能够使用MATLAB等软件进行模拟实验,分析和解决实际控制系统中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基础应用和掌握、设计实践和案例分析:基础应用和掌握1.掌握基本的控制理论,包括控制系统的概念、基本分类和特性等。

2.学习控制器的基本设计方法,包括PID等控制器类型以及其应用领域和实现原理。

3.熟悉传感器常用指标,包括准确性、灵敏度、响应时间等。

设计实践1.将学习到的基本理论应用于实践技能中,包括传感器的使用、测量方法的选择等。

2.学习基本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3.通过设计和实现实例验证所学知识,如小车位置控制系统、温度、湿度和压力测量系统等。

案例分析1.学习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2.熟悉现实应用中常见的控制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四、实验要求本课程实验主要采用MATLAB等软件进行模拟实验。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以下技能:1.熟悉MATLAB软件基本界面和常用命令。

2.学习MATLAB编程语言,掌握编写简单控制系统代码的方法。

3.通过实践设计和实现控制系统,如小车位置控制系统、温度、湿度和压力测量系统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实验过程中必须佩戴实验室规定的安全防护设备。

2.实验过程中必须遵守实验室使用规定,如设备使用流程和常见故障处理等。

3.实验过程中必须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要求完成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五、总结本课程包含了控制测量基本理论和应用、MATLAB编程和控制实例等多方面的知识点,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计划、参加实验学习,通过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完成控制测量的设计和实现。

《控制测量》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控制测量的概念、作用和意义。

2. 掌握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学会使用控制测量仪器和工具。

4. 能够独立进行控制测量操作,并处理测量数据。

5.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控制测量的定义和分类2. 控制测量的原理和方法3. 控制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4. 控制测量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5. 控制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控制测量的概念、作用、意义、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2. 教学难点:控制测量的原理、仪器使用、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所:实验室或教室。

2. 教学设备:控制测量仪器、工具、示教板、投影仪等。

3. 教学材料:教案、PPT、实验指导书、测量数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控制测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控制测量的定义、分类、原理和方法,结合示教板和PPT进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控制测量的相关概念。

3. 仪器演示:展示控制测量仪器和工具,讲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熟悉测量仪器的外观和功能。

4. 操作练习:指导学生进行控制测量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测量操作步骤和技巧。

5. 数据处理与分析:讲解控制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让学生学会利用测量数据进行工程计算和分析。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控制测量在工程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兴趣。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

2. 评价内容:a. 控制测量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b. 控制测量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数据处理能力。

3. 评价方法:a. 课堂问答、讨论和练习。

b. 实验操作考核和数据准确性。

c. 实验报告和成果展示。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控制测量学课程设计docx

控制测量学课程设计docx

控制测量学课程设计docx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控制测量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测量误差的分类及产生原因;2. 掌握控制测量的原理和方法,了解不同控制测量技术的应用场景;3. 熟悉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掌握测量结果的评定标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控制测量原理,设计简单的测量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2. 能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熟练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3. 能够根据测量结果,提出改进措施,优化测量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控制测量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在测量过程中相互协作、共同进步;3. 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态度,使他们认识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实际应用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控制测量学的学科特点,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目标旨在实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学术发展和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控制测量学基本概念:包括测量、控制、精度、误差等基本概念的学习,以及测量误差的分类和产生原因分析。

教材章节:第一章 测量学基础2. 控制测量原理与方法:学习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三维控制测量等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控制测量原理与方法3. 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学习测量数据的预处理、平差计算、精度评定等方法,掌握测量结果的分析技巧。

教材章节:第三章 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4. 控制测量应用实例: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控制测量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控制测量应用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测量操作,包括仪器使用、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 实践操作6. 测量方案设计与优化:学习如何根据测量需求设计测量方案,掌握优化测量方案的方法和技巧。

测量控制学课程设计

测量控制学课程设计

测量控制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测量控制学的基本概念,如测量原理、传感器、数据采集等;2. 学会运用测量工具进行数据采集,并能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和分析;3. 掌握测量误差的类型及产生原因,了解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操作各类测量仪器,进行简单测量实验;2. 培养学生运用测量数据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测量控制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2. 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测量在生产和科研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本课程针对年级特点,结合测量控制学学科性质,以实践操作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测量控制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测量控制学基本概念:包括测量原理、测量方法、测量误差及传感器工作原理等;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测量控制学概述2. 测量工具与仪器:介绍常见测量工具及仪器的使用方法,如尺、卡尺、电子秤、温度计等;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测量工具与仪器3. 数据采集与处理:学习数据采集的方法、技巧以及如何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和分析;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数据采集与处理4. 测量误差分析:分析测量误差的类型、产生原因及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 测量误差分析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测量操作,包括简单测量实验和综合测量实验;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 实践操作6. 案例分析与讨论:分析实际案例,讨论测量控制学在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相关教材章节:第六章 案例分析与讨论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本课程共计18课时,教学内容按以上六个部分进行组织,每部分安排2-3课时,确保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

测量控制学课程设计

测量控制学课程设计

测量控制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测量控制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测量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测量控制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1.理解测量控制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常用的测量控制方法和技巧;3.了解测量控制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能够运用测量控制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5.能够正确使用测量控制设备和工具;6.能够进行测量控制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2.培养学生对测量控制学的兴趣和热情;3.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测量控制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常用的测量控制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1.测量控制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测量控制方法和技巧的介绍和应用;3.测量控制设备的结构和原理;4.测量控制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5.测量控制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测量控制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对测量控制学的问题和现象的思考和理解;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测量控制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效果;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测量控制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测量控制学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生动展示测量控制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测量控制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和条件。

控制测量学教案范文

控制测量学教案范文

控制测量学教案范文教案:控制测量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控制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掌握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能够应用控制测量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控制测量学的概念和意义;2.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控制测量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授课导入(15分钟)1.1介绍控制测量学的概念和意义,引发学生对该知识的兴趣;1.2列举一些控制测量学的应用场景,向学生展示控制测量学的实际应用环境。

2.掌握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40分钟)2.1介绍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如误差分析、精度评定等;2.2介绍控制测量学的基本方法,如测量系统的校准、调整和维护等;2.3使用案例进行实例演示,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控制测量学的具体操作方法。

3.应用控制测量学解决实际问题(40分钟)3.1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并与学生进行讨论;3.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控制测量学的知识来解决该问题;3.3让学生自主分组,并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研究;3.4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向全班展示。

4.总结与评价(15分钟)4.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所掌握的知识;4.2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给予反馈意见和建议;4.3引导学生思考控制测量学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并进行讨论。

四、教学手段:1.授课讲解;2.实例演示;3.实验操作;4.讨论和展示。

五、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2.实验设备和器材;3.案例材料。

六、教学评价:1.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2.学生的讨论参与度和分享情况;3.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反馈。

七、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相关行业的实习活动,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认识和运用;2.鼓励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参与,提高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3.继续深入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控制测量学的概念和意义还不够了解,需要更多的实例来进行说明和讲解。

控制测课程设计

控制测课程设计

控制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控制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控制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控制测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和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控制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控制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

教材的章节安排如下:1.第一章:控制测的基本概念2.第二章:控制测的原理3.第三章:控制测的方法4.第四章:控制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内容要与课本有关联性,要符合教学实际。

三、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教学方法应多样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控制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控制测的实际应用问题。

3.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具体的控制测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控制测的方法和原理。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控制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学资源应该能够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1.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如《控制测原理与应用》。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如《控制测技术手册》。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控制测的概念和原理。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确保实验课程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对本章节内容的详细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控制测的知识。

《控制测量》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控制测量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技术;(3)能够运用控制测量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对控制测量的认识;(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掌握控制测量的技能;(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测量工作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控制测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技术3. 控制点的设置与标记4. 控制测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5. 控制测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控制测量的概念和意义;(2)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技术;(3)控制测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技术;(2)控制测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控制测量仪器、控制点标志物等;2. 教材或教学资源:《控制测量学》、《测量学基础》等;3. 教学场地:实验室、实习基地或户外教学场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控制测量在工程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控制测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介绍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技术;(3)讲解控制点的设置与标记方法。

3. 实践操作:(1)组织学生进行控制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练习;(2)指导学生进行控制点设置与标记的实践操作;(3)讲解控制测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

4. 案例分析:分析控制测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理解控制测量在工程中的作用。

5. 课堂小结: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控制测量实践操作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理论讲解+ 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河南理工大学控制测量学设计大纲及指导书

河南理工大学控制测量学设计大纲及指导书

《控制测量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必修二、课程属性:专业三、适用专业和学时适用专业: 测绘工程学时: 1周四、实验教学大纲类别:自编五、本实验课的目的和任务:实验目的:1.通过实践, 加强学生对该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2. 掌握如何根据一个测区的实际情况布设该区平面(GPS网)、高程控制网;3. 掌握水准网精度估算的方法;4. 了解布设控制网时经费预算的方法;5.进行技术总结。

1.设计任务:2.认真学习课程设计指导说明书;3.根据测区环境设计GPS网、高程控制网;4.对坐标系统作出选择, 计算出投影面的位置, 对经费作出预算;5.画出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图并提交设计说明书;6.水准网的精度评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案、今后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等。

六、本实验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本实验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大地测量学基础、测量平差、测量学等课程, 通过课程设计, 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掌握基本控制网的布设方法。

七、本实验教学的方法和特点:本实验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 但要求学生必须修完大地测量学基础后方可参加设计。

由于本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采用教师指导, 主要由学生完成设计的教学方法。

八、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设计内容1. 学习课程设计指导说明书和大纲。

0.5天2. 在设计图纸上完成网形设计 1.5天3. 完成各种计算(包括水准网精度估算、坐标系统的选择、经费预算等)1.5天4. 撰写设计说明书。

1.5天九、实验项目选择原则: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十、实验成绩考核及标准:实习结束后, 学生除要提交课程设计说明书外, 还应提交1: 50000设计用图, 1: 100000选点图以及加密控制网图。

1. 由指导教师每日对所指导的学生设计情况进行考核。

10%2. 对每名学生设计的控制网合理性进行考评。

30%3.对每名学生设计中的计算是否正确进行考评........30%4. 考察学生的经费预算是否合理。

k控制测量课程设计

k控制测量课程设计

k控制测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术语和测量原理;2. 学会使用控制测量工具,如电子尺、测距仪等,并了解其工作原理;3. 掌握控制测量的基本步骤,包括前期准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成果整理;4. 了解控制测量在工程建设和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控制测量操作,包括测站设立、数据记录和计算;2. 学会运用控制测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3. 培养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应对突发事件和调整测量方案;4.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分工合作完成复杂的控制测量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测量工作的兴趣和热情,激发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责任心,认识到测量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3.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注重细节,追求测量结果的准确性;4. 引导学生关注测量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以致用的意识。

本课程针对年级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对控制测量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控制测量的基本技能,培养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控制测量基本概念:测量学概述、控制测量的定义与作用、控制测量的分类及特点;2. 测量工具与设备:电子尺、测距仪、全站仪等测量工具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 控制测量步骤:测站设立、目标点选取、观测方法、数据记录与计算;4. 数据处理与分析:控制测量数据误差分析、数据整理与平差计算、成果整理与提交;5. 控制测量应用案例: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应用;6. 测量软件操作:介绍常用的控制测量软件,如测量平差软件、数据处理软件等,并进行实操演练;7. 团队协作与实际问题解决:分组进行实际测量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分析并解决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控制测量学教案word精品文档77页

控制测量学教案word精品文档77页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设计

控制测量课程设计

控制测量课程设计项目背景控制测量是一门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它在工业自动化、物联网、机器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教育界,控制测量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选题背景本次课程设计选取以下主题:•温度测量与控制技术•光电传感器与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以上三个主题是当前工业自动化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也是学生最为感兴趣的领域之一。

通过学习这些主题,学生可以了解到当今产业界的最新技术与应用方向,开阔自己的视野,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流程1. 实验前准备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学生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阅读《控制测量技术实验操作指南》,了解实验的目的、基本原理和设备使用方法。

•准备物品:实验器材、电脑等。

•组队:每组2-3人。

2. 实验流程温度测量与控制技术实验目的了解温度测量与控制技术,掌握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设计并实现一个温度控制系统。

实验步骤1.使用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内温度值。

2.通过电脑程序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值显示在屏幕上。

3.计算温度变化速率并进行控制,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自动控制电风扇的开关。

实验设备•Arduino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电风扇•继电器模块光电传感器与控制技术实验目的了解光电传感器的测量原理与应用,掌握光电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步骤1.使用光电传感器检测黑白线条,并将检测结果输出到屏幕上。

2.利用代码控制舵机的转动,使其能够实现沿着黑白线条运动的功能。

实验设备•Arduino控制器•光电传感器•舵机运动控制技术实验目的了解运动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机的驱动方式。

实验步骤1.先用程序设置电机的基本参数。

2.通过编写代码,使电机按照一定规律转动。

3.通过调整程序设置电机转动速度、转动方向等参数,探究影响电机运转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节新封矿区控制测量任务概况 (3)第二节测区状况和条件 (4)第三节坐标系统的选择和起始数据的确定 (6)第四节平面控制网的布测 (9)第五节高程控制网的布测 (17)第六节加密控制网的布测 (22)第一节新封矿区控制测量任务概况一、任务来源新封矿区经过地质详查证实,煤的埋藏量极为丰富,煤质优良,具有极大的工业价值。

为开发能源,支援国民经济建设,上级机关决定筹建并成立新封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2008年将首先开发北旨村井田(设计年产量为120万吨);2012年以前将陆续建成六对竖井投入生产。

为适应矿山设计、井建施工和矿山生产的需要,必须建立满足大比例尺(1:500)地形测图和矿山工程测量所需要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根据新封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新封工程勘察公司签订的协议,该项控制测量任务由新封工程勘察公司测量队承担。

二、任务要求矿区中心位置为东经113°01′,,北纬34°20'。

处于高斯投影6°带第19带。

矿区西南边界的直角坐标X=3800公里和Y=19675公里:东北边界的直角坐标为X=3820公里和Y=19695公里。

矿区面积为400平方公里。

根据统一规划主网、分区分期进行加密控制布网原则,此次控制测量的任务在于:(1)建立新封矿区D级GPS控制网,作为矿区首级平面控制;(2)建立新封矿区三等水准网,作为矿区首级高程控制;(3)设计北旨村井田(面积为25km2)的加密控制方案;(4)提出北旨村井田1:1000比例尺地形测图的图根控制测设方案(不作详细设计)。

作业的技术依据为:(1)《工程测量规范》,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1993年8月1日实施:(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国家测绘局发布,1992年10月1日实施。

三、完成时间新封工程勘察公司测量队现有工程师一名、技术员五名、工人十名;5″级全站仪二台,2″级全站仪一台、S1,和S0.5型水准仪各一台。

届时若需用GPS接收机(4台),可向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租用。

全部任务要求在六个月内完成,今年年底以前提交控制测量成果。

为来年测绘北旨村井田l:1000比例尺地形图和煤矿工程测量提供控制基础。

第二节测区状况和条件一、已往完成的测量工作情况1、1959年由国家测绘总局第x分局建立国家二等连续三角网,该二等网按照国家1958年大地测量法式布设。

经过平差计算其测角中误差为±1.0″,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为1:250000。

矿区内有二等三角点三个,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6°分带,中央子午线为111°。

目前,二等三角点的标石保存完好。

此次平差成果由河南省测绘局提供。

有关的三个二等三角点在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坐标值列于下表。

2、1990年由河南省测绘局建立国家二等水准网,于登封市西北公路交叉口东侧100米处埋设二等水准标石一座。

高程数据属于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值为396.5721米。

3、1988年河南省测绘局曾航测该地区1:50000地形图。

4、为地质勘探工作需要,河南省地质局测绘队曾在本地区测绘1:5000比例尺地形图。

但是,为此而布设的控制网中大部分控制点遭受破坏,只有少数点位可加以利用。

5、为适应城镇建设工作需要,省内不同单位曾于不同时间在该地区一些城镇测绘了局部的l:1000比例尺地形图。

其中1998年施测的登封市地形图已被多个部门(城建、土地管理等)使用至今。

这些图纸资料均使用了1954年北京坐标系。

根据上述已经完成测量工作的情况,确定对原有成果的利用方案:1)测区内的三个国家二等点,精度符合现行规范要求,标石保存完好,其坐标值可用作三等平面控制网的起始数据。

2)国家二等水准点可用作矿区三等水准网的起始点。

3)l:50000比例尺地形图可作为此次图上设计和实地选点的依据。

二、作业区自然地理条件l、地理概况测区南北临山,山势较为陡峭。

测区中部因长期受风蚀作用而形成风化层和黄土复盖层,出现坡度不大的低山丘陵地带。

矿区南部有伏牛山横贯,山势不太陡峭。

测区最低高程为230米,北部山区高程达1500米,大部分地区平均高程为400米,颖河东西横贯矿区,但每年有半年以上时间枯涸。

矿区范围内70%为耕地,大部分为旱田。

本区隶属于河南省郑州市。

登封市为一座1990年建制的县级市,座落在本测区内,其余地区村庄遍布,多数民族为汉族,少数为回族,近年来,群众觉悟得到提高,社会风尚不断改观。

2、交通情况为适应城乡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正在兴修xx铁路支线,目前虽未通车但公路纵横,长途汽车直达郑州、洛阳、千顶山等地。

村与村之间尚有可通行汽车之大道,交通十分方便。

3、气候情况矿区内全年平均雨量为950毫米,雨量集中于六、七、八三个月,全年平均气温为+15~C,七月份平均气温达32C,一月份平均气温为-2C,地冻线深度约0.1米。

全年平均风力为2-3级。

适宜于野外作业的时间为3-10月份。

每月平均作业时间利用率为20工天。

第三节坐标系统的选择和起始数据的确定一、平面坐标系统的选择我国现行三种坐标系统: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新1954年北京坐标系。

其中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椭球参数选择合理、数值准确,是对全国天文大地网施行整体平差建立起来的、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最为密合的一种坐标系统。

但是,考虑到本地区50年来的测绘历史和现状,为有利于已有测绘成果互为利用,此次矿区平面控制测量设计时,建议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二、投影面和投影带引起的长度变形分析1954年北京坐标系选择的投影面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面,它与大地水准面的相关位置是1982年全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所确定的;而投影带则依然选用了高斯投影6°分带和3°分带的传统方法。

上述国家统一的投影面和投影带所引起的长度变形是否适合本矿区的需用,应该作进一步分析。

为此,根据已知的测区中心位置(L=113°01′,B=34°20′)按公式B N l y cos ""=ρ分别计算出测区中心在高斯投影6°带和3°带内的横坐标概值y(准确至3位有效数字即可)。

再由计算的y 值和测区平均高程(H m =400m)分别计算6°带和3°带的长度综合变形,并以400001≤s δ为原则确定适宜的投影面或投影带。

当6°带或3°带所引起的长度变形超过上列容许值时,应选择以“抵偿面”作投影面的局部坐标系。

此时按2785y H =确定出抵偿面高程面,并画图示意之。

经下述计算选择投影平面和独立的坐标系:L ”=114°-113°01′=59′=3540”=180 x 3600/ 3.1415926 N=6371000m B=34°20′由 B N l y cos ""=ρ得 y=90291.10953m =0.9029110953 百千米 由=y2*S/2R2-Hm*S/R 得=3.764118608 X 10-5 大于2785y H ==639.97mH 抵=Hm —=—239.97m三、起始数据的确定抵偿面位置确定后,选择其中一个国家大地点(例如伏牛山二等三角点)作为测区的“原点”,保持它在3°带的国家统一坐标值(x 0,y 0)不变,而将其它国家大地点(玉寨山、嵩山岭)的已知坐标(x ,y )换算到局部坐标系中去:⎪⎪⎭⎪⎪⎬⎫-+=-+=R H y y y y R H x x x x 抵抵抵抵)()(00 经过上述处理后的三个国家大地点坐标作为布设新封矿区平面控制网的起始数据。

此外,本测区已有一个国家二等水准点,其高程数值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可直接作为布设矿区高程控制网的起始数据。

以伏牛山二等三角点作为测区的“原点”第四节平面控制网的布测内容提要一、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法和布设原则平面控制网可以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GPS卫星定位等多种方法布设。

综观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和测区实际条件,应优先考虑选用GPS 卫星定位法建立平面控制网。

布设GPS定位网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任务要求是建立三等平面控制网。

与其技术指标相适应的GPS定位网为D级网,不过为日后对控制网使用方便,相邻点距离最好不超过5km,平均取3km为宜。

(2)GPS卫星定位测得的是控制点在WGS-84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三维坐标,为将它们转换成选用的局部坐标系统,必须使新布设的GPS网与已有控制网建立可靠的联系。

此时至少应该联测2个已有起始点。

为了可靠地确定GPS网与原有网之间的转换参数,联测点数最好多于2个。

目前,测区内有3个国家大地点,且标石保存完好,其坐标值已用作矿区控制网起始数据。

因此,GPS卫星定位网必须联测这三个国家二等三角点。

(3)布网时还应考虑大约1/5的GPS点兼作矿区水准点,以便应用曲面拟合法拟合出测区的似大地水准面,内插出其它GPS点的高程异常并确定它们的正常高。

(4)GPS点应选在交通方便、地基稳固,利于点位保存和便于常规方法联测或加密时应用。

二、图上设计与实地选点根据上述注意事项,按《规程》中对点位要求,在l:50000地形图上由已知点开始,逐一选设点位。

并且由选设点位连成同步观测边(基线),进而拟定出同步网和异步网测量方案。

图上设计完成之后即应到实地落实点位,核实图上设计结果的可行性。

根据实地落实的点位绘出GPS网选点图(1:100000)。

图上需画出测区范围、标明已知点位和新布设的点位的点名、以及由起始边和同步观测边构成的整体网形、水准路线、主要交通线、水系、城镇等。

该选点图应装订入设计说明书中。

点位选定后,按设计的埋石规格(图示)埋设中心标石。

(1)根据上述注意事项,按《规程》中对点位要求,在l:50000地形图上由已知点开始,逐一选设点位。

并且由选设点位连成同步观测边(基线),进而拟定出同步网和异步网测量方案。

图上设计完成之后即应到实地落实点位,核实图上设计结果的可行性。

根据实地落实的点位绘出GPS网选点图(1:100000)。

图上需画出测区范围、标明已知点位和新布设的点位的点名、以及由起始边和同步观测边构成的整体网形、水准路线、主要交通线、水系、城镇等。

该选点图应装订入设计说明书中。

(2)埋石:软质地面上的需埋设标石,埋设规格见下图。

位于道路上的点位应布设在路边位置,且高出地面1cm,沥青路面上可打入规格为长20㎝、φ2.0㎝的钢钎作为标志,钢钎中心钻一直径为1.5mm的小孔作为标志中心;水泥路面上的点位应钻一深20㎝、直径5cm的圆孔,把测量标志用混凝土镶嵌进去,极困难地方可采用石刻标志,用钢凿凿一个边长为20cm×20cm的方框,中间凿一小十字作为标志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