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自由放任的美国
专题六 一 “自由放任”的美国(优秀经典专题公开课比赛课件
人民版历史 ·必修2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后期(1932 年)
(1)内容 ①成立 复兴金融 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并允许其向各州发放
贷款,进行救济。 ②签署紧急救济与 工程建设 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③实行 通货紧缩 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反对联邦政府进行救济。
(2)影响:美国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胡佛最终被人民抛弃。
人民版历史 ·必修2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特别提醒] 美国经济危机的日益恶化,不仅使社会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而且 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从而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到崩溃的边缘。
人民版历史 ·必修2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探究一 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和特点
史料一 分期付款赊销竭力膨胀消费品市场。在 1924—1929 年,分期付款销售额约 从二十亿美元增为三十五亿美元,由此可见其增长率大得惊人了。
人民版历史 ·必修2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一 “自由放任”的美国
人民版历史 ·必修2
1.1929年10月,一场破坏力极大的经济 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并迅速波及所有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 各国生产大幅下降,失业人口剧增,各 种矛盾激化,社会动荡。突出特点是范 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2.在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是由盲目生 产、无序竞争、自由放任主义盛行、财 富分配严重不均以及胡佛政府的不干预 等因素共同导致的,它将美国资本主义 经济推入了深渊,迫使政府采取有力措 施来挽救现存的社会制度。 3.经济危机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自 由放任”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 经济的新发展。
人民版历史 ·必修2
返回导航 上页
《自由放任的美国》课件 人民版必修2
第二框题 杯水车薪 【探究活动】
1、胡佛总统应对危机的政策措施是什么?其 结果如何? 2、胡佛的经济政策有何特点?
第三框题 病入膏肓的经济
【探究活动】经济危机对美国造成怎样的影响?
(4)这次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1)、为什么在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期却发生了世界
性的经济危机? (1)根源: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基本矛盾,即……
(2)直接原因:“生产过剩”,产销矛盾激化 ①自由放任主义的经济政策导致资本主义生产的 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 ②过渡的贫富悬殊,导致广大人民购买力下降 ③狂热的股票投机破坏了经济的正常运行
例题训练 18世纪晚期,经济上的自由主义为各国资产阶 级所推崇并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20世纪 20年代的美国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却加剧 了经济危机的危害,使美国经济跌入“谷底”, 其原因是什么?(8分)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 (4分)
(1)原因 ①18世纪晚期期工业革命开展,(2分)自由放任 的经济政策提倡自由贸易、自由竞争,为资本主义发 展解除了束缚,提供了广阔的贸易市场。(2分) ②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垄断产 生。(2分)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刺激了资本家 进行盲目的和无限制的生产,导致无序竞争,使得生 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突出。(2分) (2)得到的认识(任答两点得4分) ①垄断的出现(生产关系局部调整)并未消除资本主 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 ③必须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合理调整生产关系,制 定相适宜的经济战略。
错误答案集中在C选项
材料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美国 德国1929~1933 英国 法国 日本 年经济危 世界 工业 机特点 46.2% 40.6% 28.4% 16.5% 8.4% 1/3 下降 (1)来势凶猛 外贸 ( 2 )范围广 70% 69.1% 50% 50% 2/3 缩减 (3)持续时间长 失业 1700 近 300 3000 ( 4 )破坏力巨大 600万 85万 300万 人数 万 万 万 材料二 1933年,危机过后,各国经济没有复苏,而 是进入“持续萧条”阶段。由于工业、农业和货币信 用危机交织在一起,经济危机不断深化,还蔓延到其 殖民地和附属国,成为历史持续时间最长的世界性经 济危机。※
《“自由放任”的美国》说课稿
《“自由放任”的美国》说课稿引言概述:美国一直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表国家,其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都体现了自由放任的特点。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五个方面探讨美国“自由放任”的现象及其影响。
一、政治方面:1.1 政府干预少:美国政府对经济和社会事务干预较少,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和小政府。
1.2 民主制度健全:美国实行民主制度,选举制度完善,政府权力受到制约。
1.3 个人权利保障:美国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法律保护公民的言论、宗教和隐私权。
二、经济方面:2.1 自由市场经济:美国主张市场自由竞争,企业自主经营,政府干预较少。
2.2 创新创业氛围:美国鼓励创新和创业,企业家精神浓厚,市场竞争激烈。
2.3 财富分配不均:自由放任的经济制度导致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较大。
三、社会方面:3.1 社会多元化:美国社会多元化,尊重个体差异,宗教、种族、文化等多样性。
3.2 社会融合性差:自由放任导致社会融合性较差,种族、阶级等分化现象明显。
3.3 社会福利制度不完善: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相对薄弱,社会保障不足,贫困问题严重。
四、文化方面:4.1 自由表达:美国文化倡导自由表达,言论自由和媒体自由受到保护。
4.2 文化多元化:美国文化多元化,接纳不同文化传统,形成独特的文化融合。
4.3 文化消费主义:自由放任的文化环境导致消费主义盛行,商业文化影响深远。
五、教育方面:5.1 学校选择自由:美国教育系统注重家长和学生的自由选择权,学校多样化。
5.2 教育资源不均:自由放任的教育体制导致教育资源不均,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5.3 教育改革迟缓:美国教育改革进展缓慢,教育体制改革困难重重。
结语:美国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的典范国家,其“自由放任”的特点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各个方面都有体现。
虽然自由放任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需要引起重视和反思。
希望未来美国能够在保持自由的同时,更好地解决各种问题,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自由放任”的美国》课件05
• 胡佛采取的反危机措施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 为前提。但其“自愿联合”等政策成为由自 由放任到国家干预的过渡。
• • • • •
三、病入膏肓的经济 1.金融危机 股市崩溃、银行破产。 2.工业危机 重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下降,__________部门所受打 击尤为沉重。 • 3.农业危机 • 农业遭到毁灭性打击,农产品价格暴跌。
• 2.主要特点 美 • (1)范围广:首先在 ______国爆发,然后迅速 蔓延到资本主义各国及其殖民地和附属国。 • (2)破坏性大:各国工业பைடு நூலகம்产水平大幅度下降, 世界贸易额剧减,失业人数急剧增长。 • (3)持续时间长:1933年各国经济进入“持续 萧条”阶段,成为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世 界性经济危机。
• “自由放任”政策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经 济思想。它和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一样,都 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在自 由资本主义时期也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展。
• (2)调整(1932年): • ①措施:一是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 大企业、大农场及各州提供贷款;二是签署 公共工程 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__________项 目。 • ②影响:美国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胡佛 名声扫地,最终被人民抛弃。
• 材料二 著名作家沃尔特·李普曼在1932年 曾评论说:“或许,在人类知识的现阶段, 我们尚未具备理解这样一种大规模新型危机 的条件”“它也许是一次人类理解能力的危 机”。垄断巨头梅隆哀叫:“我不相信我们 有什么秘诀或灵符能补救我们所受的灾 害。”1933年1月,前美国总统柯立芝在临 终前哀叫:“我看不到任何让位于希望的东 西,看不到任何有希望的人。”
整体感知
• 本课主要讲述了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及 美国政府早期的应对。
“自由放任”的美国--浙教版(教学课件201911)
【内容标准】了解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美 国爆发的原因,认识经济危机对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 的影响。 【整体感知】
第一框题 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第二框题 杯水车薪 ——胡佛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
第三框题 病入膏肓的经济 ——胡佛措施并未见效
第一框题 世界经济大危机
场狂泻宣告爆发。
谈谈你对美国民谣的理解。
第三框题 病入膏肓的经济
【探究活动】经济危机对美国造成怎样的影响? (课标要求)
注:
(1)经济危机始于股市崩 溃
(1)安德鲁·梅(隆2是)美美国国政2府0的年政代策三对经任总统的财
政部长;
济 危机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2)胡佛总统任(济期3凋)敝内大、危危社机机会时萧爆期条美发、国并人生民进经生一步恶化。
(3)华尔街是纽活约困苦股不票堪交、阶易级所矛所盾日在益地,也是世
界金融中心之一尖,锐经、济美国大面危临机崩溃以的华情尔况。街股票市
【探究活动】
(1)为什么在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期却发生了世 界性的经济危机?(课标要求)
(2)经济危机从美国扩展到世界说明了什么?
(3)此次危机的特点是什么?
(4)这次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课标要求)
;建筑工程技术 https:///p-590191.html 建筑工程技术
;
昌令刘睿为汝阴王 居穆贵嫔忧 封晋安郡王 诏王僧辩讨陆纳 为有司奏 当璧之礼 "永晓音律 遂出家为尼 魏军至襄阳 司马董当门 为湘东王记室 固求自贬 大赦 兄子瑰 明帝遣永与沈攸之重兵迎之 竦跃入云 于此价高 "澄乃葬其劣处 伟撤户扉为棺 可谓矫其违矣 为光禄大夫 诏平西将军周文育 宣猛将军朱买臣奉帝密旨 加都督 益部亲寻 以旧臣
人民版必修2专题六第一节《‘自由放任’的美国》ppt教学课件
胡佛时期
—“美国往地狱里冲”
胡佛(1874-1964),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担任采矿 工程师成为百万富翁。1928年在总统竞选演说中对人 民许诺“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两只鸡,家家有两辆汽车 ”。1929年就任美国第31届总统不久,经济危机爆发 ,然而,由于胡佛在经济领域顽固奉行自由资本主义 经典理论,在经济危机中应对无力,从而使他的诺言 成为一张永远无法兑付的空头支票。纽约大街上流行 这样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 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章正余《罗斯福》
根据以下材料,分析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 1926年统计,占1/10人口的资本家拥有全国财富的9/10,
而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收 入仅够维持生活。
资本家攫取高额利润,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限制社会实际消
费能力增长,造成市场相对狭小。
材料二
经济危机爆发以前,美国市场上盛行分期付款。1926年售 出的汽车,约有70%是美国人用分期付款形式购买的。据统计, 1924——1929年间,美国的分期付款销售额增长了75%。
• 二、胡佛的反危机措施与结果
• 1、背景: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生产力超过了国内 外市场的需
•
求
• 2、政策:初期,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利用市场调节机 制,采用自后期,成立复兴金融公司,签署紧急救济工程法
• 3、特点: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干预
• 4、结果:并未缓解危机,反而使危机激化,胡佛也被人 民抛弃
美国1919年国民生产总值为742亿美元,1929年达到1031亿美元。 1920—1929年工业总产值大约增长了53%。
材料三
《“自由放任”的美国》说课稿
《“自由放任”的美国》说课稿引言概述:自由放任是美国社会的一大特点,它体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
本文将从政治制度、经济体系、社会风气、教育体制和媒体环境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美国的自由放任现象。
一、政治制度1.1 选举制度的自由放任- 美国选举制度的特点- 自由放任的选举资金- 候选人竞选自由度的体现1.2 政治言论的自由放任- 宪法保障的言论自由- 政治辩论的激烈程度- 媒体对政治言论的自由报道1.3 政府职能的自由放任- 政府对市场干预的限制- 政府在社会事务中的边缘化- 政府行政效率的问题二、经济体系2.1 自由市场的自由放任-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企业的自由竞争- 市场调节机制的自由运作2.2 财政政策的自由放任- 税收制度的自由度- 财政赤字的问题- 政府支出的自由度2.3 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放任- 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 工会的自由度- 劳动法规的自由放任三、社会风气3.1 个人权利的自由放任- 宪法保障的权利自由- 私人生活的自由度- 宗教信仰的自由度3.2 私人财产的自由放任- 私有财产权的保护- 财产继承的自由度- 商业活动的自由度3.3 社会道德的自由放任- 道德观念的多元化- 社会规范的相对性- 社会公德的缺失四、教育体制4.1 学校教育的自由放任- 学校选择的自由度- 教育内容的自由度- 教育方法的自由度4.2 高等教育的自由放任- 学术自由的保障- 学术界的自由竞争- 大学招生的自由度4.3 教育资源的自由放任- 财政投入的自由度- 公立与私立学校的自由竞争- 教育机会的不均衡现象五、媒体环境5.1 新闻报道的自由放任- 媒体的独立性- 媒体对政府的监督- 媒体的自由报道5.2 媒体内容的自由放任- 娱乐节目的多样性- 新闻报道的主观性- 媒体对社会价值观的引导5.3 媒体经营的自由放任- 媒体所有权的自由度- 媒体市场竞争的自由度- 广告行业的自由度结语:美国的自由放任现象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得到体现。
《“自由放任”的美国》说课稿
《“自由放任”的美国》说课稿引言概述:美国被誉为“自由放任”的国家,这种自由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
本文将从政治体制、市场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制度和媒体自由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美国的“自由放任”特点。
一、政治体制1.1 美国的政治体制是建立在宪法基础上的民主共和制度,实行三权分立。
1.2 政府的权力受到限制,各个政府部门之间相互制衡,确保政府不会滥用权力。
1.3 公民拥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言论自由等。
二、市场经济2.1 美国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政府干预较少,企业和个人有较大的经济自由度。
2.2 政府鼓励竞争和创新,保护产权,促进市场的有效运转。
2.3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自由度高,市场竞争激烈。
三、社会文化3.1 美国社会文化多元化,尊重个体差异,鼓励个人追求自由和幸福。
3.2 宗教信仰自由,每一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宗教信仰或者不信仰。
3.3 美国社会包容性强,尊重多元文化,鼓励不同族裔、宗教和文化相互交流。
四、教育制度4.1 美国教育制度注重个体发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4.2 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灌输知识。
4.3 学生有较大的选择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方向和课程。
五、媒体自由5.1 美国媒体自由度高,新闻机构独立自主,不受政府干预。
5.2 媒体对政府和社会持批评态度,监督政府行为,保障公民知情权。
5.3 媒体多样性和竞争激烈,公众可以获取各种信息来源,形成独立的观点和看法。
结语:美国的“自由放任”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和媒体等各个方面,这种自由度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机会,同时也要求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保障他人的权利和自由。
这种“自由放任”的特点成为美国独特的国家精神和文化特色,也是美国持续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
自由放任的美国教案
自由放任的美国教案
自由放任的美国(1 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20 世纪20 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的原因及其与美国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的关系;认识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必然性和深刻影响;认识自由市场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失败
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提供、展示有关统计数据,利用反映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影视作品或图片、图画生动再现当时情景;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展开互动式谈论;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经济危机对美国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打击,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20 世纪20 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的学习和分析,知道科技创新、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与适应的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保证;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其自身矛盾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PPT 幻灯课件。
20110511 公开课 自由放任的美国
自由放任的美国11年05月11日 魏伯文【教学目标】课标要求: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知识与能力:①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的原因及其与美国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的关系;②认识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必然性和深刻影响;③认识自由市场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失败 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展开互动式谈论;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经济危机对美国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打击,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经济危机表现的讲解,使学生认清资本家的贪婪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教学难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用具】传统板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专题导入:线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运行模式);中心,罗斯福新政;第一课,经济大危机击碎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第二课,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三课,二战后美国及欧洲、日本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
课题导入:解释什么是经济危机呢?经济危机:指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使社会经济陷于混乱和瘫痪的状态。
具体表现是商品滞销、生产下降、企业倒闭、失业增多等。
1825年的英国发生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经济危机,1857年发生于英国的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此后几乎是每隔十年资本主义世界就会发生一次,而我们今天要讲的经济危机是发生于1929—1933年,它是目前资本主义世界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危机。
在1929年10月,当美国人还陶醉在繁荣的美梦中时,一场以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的经济危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美国大地上爆发。
《“自由放任”的美国》说课稿
《“自由放任”的美国》说课稿引言概述:美国向来以来被视为一个“自由放任”的国家,这种自由放任是指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政策和态度。
本文将从经济自由、社会自由、政治自由、教育自由和言论自由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美国的“自由放任”特点,并对其进行总结。
正文内容:1. 经济自由1.1 市场经济体制:美国坚持市场经济体制,鼓励竞争和自由贸易,允许私有企业自由经营,政府干预较少。
1.2 低税收:美国税收相对较低,鼓励个人和企业的投资和创业,提高经济活力。
1.3 自由贸易:美国主张自由贸易,推动全球市场的开放,提高贸易自由度。
2. 社会自由2.1 个人权利保护:美国强调个人权利的保护,包括言论自由、宗教自由、结社自由等,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2.2 多元文化:美国鼓励多元文化的发展,尊重不同族裔和宗教信仰,提倡包容和多元化的社会观念。
2.3 性别平等:美国推动性别平等,鼓励妇女参预社会和政治事务,保障妇女权益。
3. 政治自由3.1 民主制度:美国实行民主制度,通过选举产生政府领导人,保障公民的参预和表达权利。
3.2 法治原则:美国坚持法治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府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和监督。
3.3 政治竞争:美国政治竞争激烈,各政党有机会参预政治决策,保障多元意见的表达和权力分立。
4. 教育自由4.1 学校选择权:美国家长有权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包括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
4.2 学科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的学科,灵便性较高。
4.3 高等教育自由:美国高等教育自由度较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大学和专业。
5. 言论自由5.1 新闻媒体自由:美国新闻媒体自由度高,媒体可以自由报导和评论各种社会事务。
5.2 网络自由:美国保护互联网的自由,允许个人自由表达意见和获取信息,保护网络中立性。
5.3 政治言论自由:美国保护公民的政治言论自由,允许公民批评政府和表达不允许见。
总结:综上所述,美国的“自由放任”特点体现在经济自由、社会自由、政治自由、教育自由和言论自由等方面。
高中历史《“自由放任”的美国》教案5 人民版必修2
自由放任的美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的原因及其与美国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的关系;认识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必然性和深刻影响;认识自由市场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失败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提供、展示有关统计数据,利用反映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影视作品或图片、图画生动再现当时情景;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展开互动式谈论;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经济危机对美国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打击,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的学习和分析,知道科技创新、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与适应的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保证;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其自身矛盾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具准备:PPT幻灯课件教学重点: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根源、影响教学过程:导入:图片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大门。
图片上画的是什么?这个地方是用来做什么的?(股票交易、证券交易)股票又是什么?股票是社会经济晴雨表、调节器,社会经济的兴衰往往通过股票反映出来,社会经济繁荣股市就繁荣,反之,股市就衰落。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06---07年度我国股市大涨,,据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今年4月份中国居民人民币存款锐减1600多亿元,大量流入股市,上周四,我国上证指数终于站上了4000点的高位,可谓是“牛气冲天”,这一天可以说是我们中国股市的“红色星期四”,但是,股市是不是只涨不跌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美国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
讲授正课:学生介绍“黑色星期四”:1929年10月24日,是美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
这一天上午10点,美国纽约华尔街的股票交易所开盘就出现抛售现象,一路狂跌,连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都来不及记录;挤满交易大厅的经纪人惊慌失色,发疯般地抛售各种股票。
《“自由放任”的美国》课件 (共25张PPT)
现象?问题? 股票投机过度 金融市场不稳定
1929年10月29日美国股市大崩溃
材料四:18世纪晚期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推行自由
放任的经济政策,即通过市场机制自发的调节作用,
不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这种经济理论的
信条是:“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政策?问题?
自由放任的政策
缺乏有效管理
D
对过剩的危机。
材料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 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 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 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 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
现象?问题? 贫富差距扩大 市场相对狭小
材料二:1924~1929年,美国分期付款的销售
“如果我当选总统, 保证让每家锅里有只鸡, 每家车库里有辆汽车。” ——胡佛
二、杯水车薪(胡佛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
【自主探究】
1、面对经济大危机,当时的美国胡佛政 府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有何特点? 2、美国政府的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结果如何)?
二、杯水车薪(胡佛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
1、措施:
华尔街纽约证券交 易所大门
1929 年10月24日, 在致命一天到 星期四。一个小时内, 来前的18个月里, 11 个投机者自杀身亡。 华尔街股票市场的 从 1929年9月到1933年 牛市似乎是不可动 1月间,道琼斯 30种工 摇的,一些主要工 业股票的价格从平均 业股票的价格竟翻 每股 364.9美元跌落到 了一倍多。一段时 62.7 美元。从1929年9 间以内,每天的成 月繁荣的顶峰到 1932 交量多达50O万股。 年夏天大萧条的谷底, 1929年9月3日,一 道琼斯工业指数从 381 天的成交量超过800 点跌至 36点,缩水90%。 万股。
“自由放任”的美国16(2份打包) 人民版优质公开课件
为了在旅途结束时不留下丝毫的遗憾, 请把握 好旅程 中的每 一分钟 。一路 上慢慢 地走, 别忘了 欣赏沿 途的风 景。
后来,他爱上了她,一个让辉用三生 三世都 不能忘 记的女 人。
作者简介:谈笑在指尖 原名:张 波文章,诗歌多见于省内外报刊和 网络平 台。喜 欢把日 子中的 点点滴 滴写进 文字里 ,抒写 心中之 梦,始 终保持 着乐观 心态, 过好每 一天。 滴写进 文字里 ,雀巢 冰泣淋 裡的一 种,外 面是薄 薄的一 层巧克 ,裡面 是甜甜 的奶油 的一个 心形的 冰棍我 要用 它来纪 念他们 的爱情 。
杯水车薪 提高关税,
成立复兴金融公司, 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 ……
联邦政府应该最少地介入经济的领域……即使介入
也是暂时和迫不得已的。
——胡佛
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 失败,把美国人民推入深 渊。胡佛的名字成了贫困 的同义词。美国人把凄凉 鄙陋的贫民窟叫“胡佛 村”,裹身取暖的报纸叫 “胡佛毯”,骡拉的破汽 车叫“胡佛汽车”,用来 充饥的长耳野兔叫“胡佛 猪”……
——«仅仅是昨天»
材料三 清洁工停下了手中的活,两眼紧盯着自动报价机…一个
能说投会机道的的股狂市热评论员正在讲述股“一市个泡打沫杂、工风在险股市骤里增赚了20
多万、一名护士用病人给的小费赚了3万… ——《仅仅是昨天》
供求矛盾示意图
生
股票 投机
分期
产生
付款
产
消费
经济危机谁之过?
1920-1929年美国经济增长及财富分配数据
H·C·胡佛
(总统任期:1929~1933)
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经济危机知多少?
领域 表现 金融业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时间长
工业 农业 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自由放任的美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学生分小组课外收集文字、图片、影片等多种资料,个人撰写材料,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展示,比较真实地再现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过程,使学生如临其境,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表现、影响等基础知识。
②通过学生课外知识的搜集,提高学生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
③通过课堂上展示,介绍材料,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归纳整理能力。
④通过课堂上学生角色的转换,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课前:学生收集文字、图片、影片等多种资料,撰写个人材料以利课堂应用。
课内:
①角色转换:通过学生扮演创造情景使学生如亲临1929—1933年经济危机,理解并掌握经济危机爆发标志、表现、特点,且在此过程中通过老师的指导、帮助,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②合作学习:师生合作共同分析、整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真正理解“病入膏肓”的词义。
③探究学习:课前资料的收集,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
课后:谈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撰写的论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经济危机表现的讲解,使学生认清资本家的贪婪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影响。
【教学方法】:
注重情景设置下的启发式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组织学生,布置任务:把全班学生分为记者团、股民、工人、农民、资本家、总统政府等六大组,每一个组负责一个内容。
各组的学习活动就当作跨越时空,回到1929年的美国。
2、分工合作,探究学习:各组同学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查找相应的历史图片、历史文字资料,再对材料进行整理,结合课文内容推举一位同学作代表扮演角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观看视频《美国9·11事件》,有机设问导入。
刚才同学们所看到的新闻片断是什么事件?发生在什么地方?这个事件给美国带来巨大的损失,加深了美国经济的萧条。
而1929年的一场在灾难也是从美国纽约开始,就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到美国去体验一下当时的情况。
〈二〉互动学习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角色扮演,再现情景之一:两位同学分别扮演记者和股民,先由记者报道纽约股票崩溃的情景,再对某一股民进行采访。
然后学生概括、教师总结危机的爆发标志。
多媒体展示:
1、爆发:(1)时间:1929—1933年
(2)地点:美国纽约—世界
(3)标志:纽约股市的崩溃
师: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无比的恐惧,跳楼自杀的人接连不断,曾经有人写了这样的小品,
大家不妨看一下(多媒体展示小品)。
2、阅读材料,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 到1929年,在美国占人口5%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全部国民收入的1/3,
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
1000美元。
材料二 20年代的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用这种方法来刺激消费市场。
汽车、电冰
箱、洗衣机以至结婚戒指都可以按月分期付款。
有的农场主赊购的拖拉机已经用坏,还没
付清赊购的钱。
连殡仪馆也登起广告:“分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事。
”
材料三 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四倍。
1929年夏
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
258。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然后多媒体展示: 贫富差距过大
分期付款盛行
股票投资过度具体原因:生产与销售矛盾激化导火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经济危机爆发
2、爆发原因:
纽约股票的崩溃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的矛盾)
(二)、角色扮演,情景再现之二:一位学生扮演的记者分别采访由其他学生扮演的农民、
工人、资本家。
采访完毕后,总结危机的具体表现:
3、表现:
• 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
世界贸易额剧减,各国失业人数剧增;
•农业破坏严重,农民大量破产;
•大量产品被销毁,许多人死于饥饿.
4、多媒体出示材料,学生阅读材料,探究问题:经济危机有什么特点?
材料1:从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了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并影响到所有的经济部门。
材料2: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减少了36%,失业工人3000多万,几百万农民破产,上万家银行倒闭。
整个资本主义的损失比一战的破坏还要严重。
材料3: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一年最多不过两年,而30年代初的危机持续了长达4年之久,有的国家甚至更长一点
教师总结:
5、经济危机的特点:范围广、破坏大、时间长
五、多媒体出示材料,学生阅读材料,探究问题: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什么?
下面是一个严寒的冬天,衣着单薄的美国采煤工人的女儿和她母亲的一段对话:
女儿:妈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我们家不生火取暖?
母亲:因为没有煤炭。
女儿:为什么没有煤炭呢?
母亲:没有钱买。
女儿:为什么没有钱呢?
母亲:你爸爸失业了。
女儿:那为什么失业呢?
母亲:煤炭多了,卖不出去。
多媒体打出示意图: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6、经济危机的影响
•(1)破坏社会生产力,浪费社会资源
•---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2)激化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
•---使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
• a.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
• b.加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激化了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 c.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二、杯水车薪——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收效甚微)
(三)角色扮演,情景再现之三:一学生扮演记者,一学生扮演美国胡佛总统,记者对总统进行采访,内容是围绕美国政府应对危机的措施进行。
探究问题:
(1)胡佛总统应对危机采取了哪些政策和措施?
(2)胡佛政策达到预期效果了吗?
(3)胡佛改革的最终结果如何?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讲解,多媒体展示如下:
1、胡佛反危机特点:
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2、胡佛反危机的政策:
(1)前期:自由放任;自愿合作;大幅度提高关税
(2)后期:
一是成立复兴金融公司
二是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
3、结果:
①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失业人数日益增加;
②人民群众生活急剧恶化,胡佛总统名声扫地。
三、病入膏肓的经济:
•感悟历史:
材料一:梅隆拉起警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里冲。
——美国民谣
注:
(1)安德鲁·梅隆是美国20年代三任总统的财政部长;
(2)胡佛总统任期内危机爆发并进一步恶化。
(3)华尔街是纽约股票交易所所在地,也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经济大危机以华尔街股票市场狂泻宣告爆发。
材料二:我曾修过一条铁路,把它投入使用,让它与时间赛跑/ 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毛钱吗?/ 我曾建过一座高楼,能抵太阳用了砖瓦、铆钉和石灰/我曾建过一座高楼,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毛钱吗?
——美国经济危机时期的一首歌《兄弟,能给我一毛钱吗?》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3子目及材料一、材料二概括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
影响:
1、引起金融和信用危机
2、工农业生产遭到巨大损失和倒退
3、对外贸易急剧下降
4、国民收入减少,贫富悬殊加剧,阶级矛盾尖锐
〈三〉课堂练习:略
〈四〉课堂小结:
标志
爆发表现
特点
措施(杯水车薪收效甚微)
影响(病入膏肓的经济)
(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