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和ospf的比较

合集下载

网络协议知识: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联系与区别

网络协议知识: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联系与区别

网络协议知识: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联系与区别网络协议知识: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联系与区别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网络协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而在众多的网络协议中,RIP协议和OSPF协议是两个比较重要的协议。

RIP协议和OSPF协议都是路由协议,但是它们的工作方式、特点和应用场景有很大的不同。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联系与区别。

一、 RIP协议1.1 RIP协议的概述RIP协议全称为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即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算法的路由选择协议。

RIP协议的作用是通过向邻居路由器发送信息,让所有的路由器都知道整个网络的拓扑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算法,计算出到达目的网络的最短路径和距离。

1.2 RIP协议的应用场景RIP协议最初是为小型的异构网络设计的,它比较适合于网络规模比较小、拓扑结构比较简单的局域网中。

例如,一个学校或者办公环境中的网络就比较适合采用RIP协议,因为他们的网络规模比较小、节点不多、距离比较近等。

1.3 RIP协议的特点RIP协议有以下几个特点:(1)基于距离向量算法,即根据到达目标节点的距离进行路由选择。

(2)支持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但不能快速适应网络的变化。

(3)允许一个节点最多传播15个路由器的距离,一旦超过这个距离,会被视为无限大的距离。

(4)采用广播的方式来更新路由表,对网络负载造成较大的压力。

1.4 RIP协议的优缺点RIP协议的主要优点是实现简单,适用于小型网络。

但是RIP协议由于基于距离向量算法,会导致更新延迟、网络振荡等问题,无法适应大型复杂网络。

二、 OSPF协议2.1 OSPF协议的概述OSPF协议全称为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即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是一个基于链路状态算法的路由选择协议。

OSPF协议的作用是通过向邻居路由器发送链路状态信息,让所有的路由器都知道整个网络的状态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算法,计算出到达目的网络的最短路径和距离。

rip协议与ospf协议

rip协议与ospf协议

rip协议与ospf协议协议名称:RIP协议与OSPF协议协议概述: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和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两种常用的动态路由协议,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实现路由选择和数据包转发。

本协议旨在详细介绍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定义、特点、工作原理、应用场景以及优缺点。

一、RIP协议1. 定义:RIP协议是一种距离向量路由协议,用于在小型网络中实现动态路由选择。

它通过交换路由信息来确定最佳路径,并使用跳数(hop count)作为度量标准。

2. 特点:- RIP协议使用UDP协议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使用端口号520。

- RIP协议支持最大15跳的路由,超过15跳的路由会被认为是不可达。

- RIP协议每30秒广播一次路由表,以更新网络中的路由信息。

- RIP协议使用跳数作为度量标准,即选择跳数最少的路径作为最佳路径。

3. 工作原理:- RIP协议通过路由器之间的RIP消息交换来更新路由表。

- 路由器会周期性地广播自己的路由表给相邻的路由器,同时接收相邻路由器发送的路由表。

- 路由器根据接收到的路由表更新自己的路由表,并选择最佳路径。

- 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路由器会重新计算路由表。

4. 应用场景:- RIP协议适用于小型网络环境,如家庭网络、办公室网络等。

- 由于RIP协议的简单性和易于配置,它在一些简单的网络中仍然广泛使用。

5. 优缺点:- 优点:RIP协议配置简单,适用于小型网络环境,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 缺点:RIP协议的收敛速度较慢,对于大型网络环境不适用,且容易产生路由环路。

二、OSPF协议1. 定义:OSPF协议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用于在大型网络中实现动态路由选择。

它通过交换链路状态信息来确定最佳路径,并使用带宽、延迟等作为度量标准。

2. 特点:- OSPF协议使用IP协议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使用标准的IP协议号89。

RIP、OSPF、BGP三种协议的区别

RIP、OSPF、BGP三种协议的区别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AS内部路由(本质区别),采用链路状态路由选路技术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是一种为IP网络开发的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其由三个子协议组成hello协议,交换协议,扩散协议,其中hello协议负责检查链路是否可用并完成指定路由器和备份路由器;交换协议完成“主”,“从”路由器的选择和交换各自的路由数据库信息,扩散协议负责完成各路由器中路由数据库的同步维护不同厂商管理距离不同,思科OSPF的协议管理距离(AD)是110,华为OSPF的协议管理距离是10。

OSPF 采用链路状态路由选择技术,开放最短路径优先算法路由器互相发送直接相连的链路信息和它拥有的到其它路由器的链路信息。

每个 OSPF 路由器维护相同自治系统拓扑结构的数据库。

从这个数据库里,构造出最短路径树来计算出路由表。

当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 OSPF 能迅速重新计算出路径,而只产生少量的路由协议流量。

此外,所有 OSPF 路由选择协议的交换都是经过身份验证的。

主要优点收敛速度快;没有跳数限制;支持服务类型选路提供负载均衡和身份认证适用环境规模庞大、环境复杂的互联网OSPF协议的优点:OSPF能够在自己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内表示整个网络,这极大地减少了收敛时间,并且支持大型异构网络的互联,提供了一个异构网络间通过同一种协议交换网络信息的途径,并且不容易出现错误的路由信息。

OSPF支持通往相同目的的多重路径。

OSPF使用路由标签区分不同的外部路由。

OSPF支持路由验证,只有互相通过路由验证的路由器之间才能交换路由信息;并且可以对不同的区域定义不同的验证方式,从而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OSPF支持费用相同的多条链路上的负载均衡。

OSPF是一个非族类路由协议,路由信息不受跳数的限制,减少了因分级路由带来的子网分离问题。

OSPF支持VLSM和非族类路由查表,有利于网络地址的有效管理OSPF使用AREA对网络进行分层,减少了协议对CPU处理时间BGP(边界网关协议):AS外部路由,采用距离向量路由选择BGP是唯一一个用来处理像因特网大小的网络协议,也是唯一能够妥善处理好不相关路由域间的多路连接协议。

路由协议RIP、OSPF、BGP比较

路由协议RIP、OSPF、BGP比较

根据是否在一个自治域内部使用,动态路由协议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GP)。

这里的自治域指一个具有统一管理机构、统一路由策略的网络。

自治域内部采用的路由选择协议称为内部网关协议,常用的有RIP、OSPF;外部网关协议主要用于多个自治域之间的路由选择,常用的是BGP和BGP-4。

协议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路由信息协议:是在一个AS系统中使用地内部路由选择协议,是基于距离向量路由选择的协议。

RIP有两个版本:RIPv1和RIPv2,它们均基于经典的距离向量路由算法,最大跳数为15跳。

RIP的算法简单,但在路径较多时收敛速度慢,广播路由信息时占用的带宽资源较多,它适用于网络拓扑结构相对简单且数据链路故障率极低的小型网络中,在大型网络中,一般不使用RIP。

RIP使用UDP数据包更新路由信息。

路由器每隔30s更新一次路由信息,如果在180s内没有收到相邻路由器的回应,则认为去往该路由器的路由不可用,该路由器不可到达。

如果在240s后仍未收到该路由器的应答,则把有关该路由器的路由信息从路由表中删除。

RIP具有以下特点:不同厂商的路由器可以通过RIP互联;配置简单;适用于小型网络(小于15跳);RIPv1不支持VLSM;需消耗广域网带宽;需消耗CPU、内存资源。

协议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采用链路状态路由选择技术,开放最短路径优先算法。

路由器互相发送直接相连的链路信息和它拥有的到其它路由器的链路信息。

每个 OSPF 路由器维护相同自治系统拓扑结构的数据库。

从这个数据库里,构造出最短路径树来计算出路由表。

当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 OSPF 能迅速重新计算出路径,而只产生少量的路由协议流量。

主要优点:收敛速度快;没有跳数限制;支持服务类型选路提供负载均衡和身份认证适用环境规模庞大、环境复杂的互联网协议BGP (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 )是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协议。

各种路由器间协议的优先级计算

各种路由器间协议的优先级计算

各种路由器间协议的优先级计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常见的路由协议及它们的优先级计算:
1. 静态路由,静态路由是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路由,优先级通常
是最高的,因为它们是管理员明确指定的。

2.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RIP使用跳数作
为路由选择的度量,其优先级较低。

3.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使用带宽作为
路由选择的度量,默认优先级较高于RIP。

4. EIGRP(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EIGRP是思科独有的路由协议,其优先级比RIP和OSPF都要高。

5.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是用于互联网路由
的协议,其优先级通常是最低的。

在实际的路由选择过程中,路由器会根据各个协议的优先级来
选择最佳的路由。

如果有多条路由可选,路由器会根据优先级高低
进行选择。

如果优先级相同,则会根据各自的度量来决定最佳路由。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厂商的路由器可能对各种路由协议的优先
级有所不同,管理员在设计网络时需要考虑到这一点。

另外,有些
路由器还支持对优先级进行手动配置,以满足特定的网络需求。

总的来说,了解各种路由协议的优先级计算对于网络管理和故
障排除都非常重要。

管理员需要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
路由协议,并合理配置其优先级,以确保网络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RIPV1、V2、OSPF报文格式

RIPV1、V2、OSPF报文格式

LSR报文
两台路由器互相交换过DD报文之后,知道对端的路由 器有哪些LSA是本地的LSDB所缺少的,这时需要发送LSR报 文向对方请求所需的LSA。内容包括所需要的LSA的摘要。 报文格式如下图所示:
0 Version 7 Type=3 Router ID Area ID Checksum Authentication LS type Link State ID Advertising Router ...... AuType 15 Packet length 31
LSR报文主要字段解释
LS type:LSA的类型号。例如Type1表示Router LSA。 Link State ID:链路状态标识,根据LSA的类型而定。 Advertising Router:产生此LSA的路由器的Router ID。
LSU报文
LSU报文用来向对端路由器发送所需要的 LSA,内容是多条LSA(全部内容)的集合。 LSU报文在支持组播和广播的链路上是以组播 形式将LSA泛洪出去。为了实现Flooding的可 靠性传输,需要LSAck报文对其进行确认。对 没有收到确认报文的LSA进行重传,重传的 LSA是直接发送到邻居的。
OSPF的报文格式
OSPF用IP报文直接封装协议报文,协议号为 89。OSPF分为5种报文:Hello报文、DD报文 、LSR报文、LSU报文和LSAck报文。一个比较 完整的OSPF报文(以LSU报文为例)结构如图 8所示
图8
OSPF报文头 报文头
OSPF有五种报文类型,它们有相同的报文头。 如图9所示。
0 Version 7 Type=2 Router ID Area ID Checksum Authentication Interface MTU Options DD Sequence Number LSA Headers ... 00000 I M M S AuType 15 Packet length 31

rip协议与ospf协议

rip协议与ospf协议

rip协议与ospf协议协议撰写专家回复:RIP协议与OSPF协议RIP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和OSPF协议(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两种常见的路由协议,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路由选择。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协议的标准格式和相关内容。

一、RIP协议1. 协议介绍RIP协议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的内部网关协议(IGP),用于在小型网络中进行路由选择。

它使用距离作为路由选择的度量标准,距离的单位可以是跳数或者其他度量值。

2. 协议格式RIP协议的报文格式如下:- 报文头部:包含版本号、命令类型等信息。

- 路由表项:每个路由表项包含目的网络、下一跳、距离等信息。

3. 协议内容RIP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路由更新:RIP协议使用周期性的路由更新消息来交换路由信息,以保持网络中的路由表的一致性。

- 路由选择:RIP协议使用距离作为路由选择的度量标准,选择距离最短的路径作为最佳路径。

- 路由毒化:当某个路径不可达时,RIP协议使用路由毒化的机制来通知其他路由器该路径不可用。

- 分割视图:RIP协议使用分割视图的机制来防止路由环路的产生。

二、OSPF协议1. 协议介绍OSPF协议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LSRP),用于在大型网络中进行路由选择。

它基于Dijkstra算法,通过交换链路状态信息来计算最短路径。

2. 协议格式OSPF协议的报文格式如下:- 报文头部:包含版本号、区域ID等信息。

- 邻居列表:记录与该路由器相邻的其他路由器的信息。

- 链路状态数据库:记录网络中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信息。

3. 协议内容OSPF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链路状态广播:OSPF协议使用链路状态广播的方式来交换链路状态信息,以保持网络中的链路状态数据库的一致性。

- 路由计算:OSPF协议基于Dijkstra算法计算最短路径,选择最短路径作为最佳路径。

路由协议RIP和OSPF

路由协议RIP和OSPF

路由协议RIP和OSPF路由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决定数据包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的路径的一种机制。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和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两种常用的路由协议。

本文将详细介绍RIP和OSPF协议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RIP是一种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其最初用于IPv4网络,后来扩展到支持IPv6、RIP协议通过交换路由表信息来决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RIP使用Hop Count(跃点数)作为度量标准,即每个路由器将数据包发送到目标网络所需经过的路由器数量。

RIP用于小型网络,其操作简单,实施容易。

RIP的最大跳数默认为15,超过这个跳数的路由将被认为无效。

RIP协议采用分散式的路由算法,每个路由器都独立地计算路径和更新路由表,然后将更新的路由表信息广播给邻居。

RIP协议使用了刷新时间(30秒)和失效时间(180秒)来更新和删除路由表项。

RIP协议的优点是实施简单、开销低,并且适用于小型网络。

然而,RIP协议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RIP协议的最大跳数限制导致其适用范围受限,不能应用于大型网络。

其次,RIP的收敛时间较长,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RIP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更新路由信息,可能会造成数据包丢失或延迟。

此外,RIP协议只考虑跳数作为路由度量标准,忽略了其他因素,如带宽和延迟,导致不够灵活。

相比之下,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用于在大型复杂网络中找到最短路径。

OSPF使用Dijkstra算法来计算最短路径,并将其存储在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中。

OSPF协议需要大量的计算和内存资源来维护链路状态数据库,并使用Hello消息来检测邻居路由器。

OSPF协议将网络划分为区域,其中每个区域中的路由器都有一个完整的链路状态数据库,而不需要了解区域外的网络拓扑。

OSPF协议使用开销(Cost)作为路径选择的度量标准,开销通常与链路带宽相关。

动态路由协议:RIP与OSPF

动态路由协议:RIP与OSPF

动态路由协议:RIP 与OSPF1. 动态路由特点:减少管理任务、增加网络带宽。

2. 动态路由协议概述:路由器之间用来交换信息的语言。

3. 度量值:带宽、跳数、负载、时延、可靠性、成本。

4. 收敛:使所有路由表都达到一致状态的过程动态路由分类:自治系统(AS )内部网关协议(EIGRP 、RIP 、OSPF 、IGP )外部网关协议(EGP )按照路由执行的算法分类: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IP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 )两种结合(EIFRP )RIP :RIP 是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RIP 基本概念:定期更新(30秒)、邻居、广播更新、全路由表更新 RIP 最大跳数为15跳,16跳为不可达RIP 使用水平分割,防止路由环路:从一个接口学习到的路由信息,不再从这个接口发出去RIPv1:有类路由、RIPv2:无类路由OSPF :OSPF 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Router ID 是OSPF 区域内唯一标识路由器的IP 地址。

Router ID 选取规则:先选取路由器lookback 接口上最高的IP 地址,如果没有lookback 接口,就选取物理接口上的最高IP 地址。

也可以使用Router-id 命令手动指定。

OSPF 有三张表:邻接关系表、链路状态数据库、路由表》》首先建立邻接关系,然后建立链路数据库,最后通过SPF 算法算出最短路径树,最终形成路由表 OSPF 的度量值为COST (代价):COST=10^8/BW接口类型 代价(108/BW )Fast Ethernet 1Ethernet 1056K 1785OSPF 和RIP 的比较:OSPF RIP v1 RIP v2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没有跳数的限制 RIP 的15跳限制,超过15跳的路由被认为不可达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 (VLSM ) 不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 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收敛速度快 收敛速度慢使用组播发送链路状态更新,在链路状态变化时使用触发更新,提高了带宽的利周期性广播整个路由表,在低速链路及广域网中应用将产生很大问题用率OSPF区域:为了适应大型的网络,OSPF在AS内划分多个区域,每个OSPF路由器只维护所在区域的完整链路状态信息。

RIP和OSPF

RIP和OSPF

RIP和OSPF急着准备⾯试,先记下来再说,以后细究。

路由可分为静态、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由管理员⼿动维护;动态路由由路由协议⾃动维护。

路由选择算法的必要步骤:1、向其它路由器传递路由信息;2、接收其它路由器的路由信息;3、根据收到的路由信息计算出到每个⽬的⽹络的最优路径,并由此⽣成路由选择表;4、根据⽹络拓扑的变化及时的做出反应,调整路由⽣成新的路由选择表,同时把拓扑变化以路由信息的形式向其它路由器宣告。

两种主要算法:距离向量法(Distance Vector Routing)和链路状态算法(Link-State Routing)。

由此可分为距离⽮量(如:RIP、IGRP、EIGRP)、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如:OSPF、IS-IS)。

路由协议是路由器之间实现路由信息共享的⼀种机制,它允许路由器之间相互交换和维护各⾃的路由表。

当⼀台路由器的路由表由于某种原因发⽣变化时,它需要及时地将这⼀变化通知与之相连接的其他路由器,以保证数据的正确传递。

路由协议不承担⽹络上终端⽤户之间的数据传输任务。

※简单说下OSPF的操作过程①路由器发送HELLO报⽂;②建⽴邻接关系;③形成链路状态④SPF算法算出最优路径⑤形成路由表※OSPF路由协议的基本⼯作原理,DR、BDR的选举过程,区域的作⽤及LSA的传输情况(注:对⽅对OSPF的相关知识提问较细,应着重掌握)。

特点是:1、收敛速度快;2、⽀持⽆类别的路由表查询、VLSM和超⽹技术;3、⽀持等代价的多路负载均衡;4、路由更新传递效率⾼(区域、组播更新、DR/BDR);5、根据链路的带宽(cost)进⾏最优选路。

通过发关HELLO报⽂发现邻居建⽴邻接关系,通过泛洪LSA形成相同链路状态数据库,运⽤SPF算法⽣成路由表。

DR/BDR选举:1、DR/BDR存在->不选举;达到2-way状态Priority不为0->选举资格;3、先选BDR后DR;4、利⽤“优先级”“RouterID”进⾏判断。

RIP和OSPF协议

RIP和OSPF协议

RIP和OSPF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和OSPF(Open ShortestPath First)是两种常见的路由协议,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控制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选择。

本文将分别介绍RIP和OSPF协议,并对比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RIP协议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协议,采用Bellman-Ford算法。

RIP协议主要用于小型网络中,具有简单、易于配置和维护的特点。

RIP使用跳数作为度量标准,限制了网络的规模。

RIP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发送路由更新,即使网络拓扑发生变化,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收敛。

RIP的最大跳数限制为15跳,超过这个跳数的路径会被认为是不可达的。

RIP的工作原理是每个路由器通过交换路由表来了解到达目标网络的路径,并将此信息广播给相邻的路由器。

路由器通过比较收到的路由信息和自身的路由表以及跳数信息来选择最佳路径,并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RIP协议中,每个路由器都包含一个完整的路由表,这导致RIP的存储资源开销较大。

相对于RIP协议,OSPF协议是一种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采用Dijkstra算法。

OSPF协议适用于大型网络,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

OSPF通过交换链路状态信息来了解整个网络拓扑,每个路由器都保存一个完整的链路状态数据库(Link State Database),其中包含了网络中所有的路由器和链路信息。

路由器通过计算最短路径树,选择最佳的路径。

OSPF协议支持按照多种度量标准选择路径,例如带宽、延迟等。

OSPF协议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区域(Area),每个区域有自己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并由一个区域内的路由器来维护。

不同区域之间通过骨干区(Backbone)连接起来,骨干区负责转发数据包。

通过将网络分为多个区域,OSPF减少了链路状态更新的复杂性,加快了网络的收敛速度。

OSPF还支持虚拟链路(Virtual Link)功能,可以在非直接连接的区域之间建立逻辑上的连接。

比较RIP和OSPF协议实现原理

比较RIP和OSPF协议实现原理

比较RIP和OSPF协议实现原理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和OSPF(Open ShortestPath First)是两种常见的路由协议,它们在网络中用于路由选择和转发数据包。

尽管两种协议都可以实现路由功能,但它们在实现原理和应用场景上有所不同。

下面将详细比较这两种协议的实现原理。

1.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RIP是一种距离矢量路由协议,通过使用路由跳数来计算最佳路径。

RIP协议使用基于UDP的数据报格式进行路由信息交换。

以下是RIP协议的主要实现原理:-距离测量:RIP协议使用跳数作为距离度量,每个路由器将自己到目标网络的跳数信息广播给相邻路由器。

-交换路由表:RIP路由器周期性地广播更新它的路由表给周围的路由器。

这些路由表包括目标网络和对应的跳数。

-更新触发:当RIP路由器检测到路由表有变化时,会立即广播更新,以便网络中的其他路由器能够及时更新它们的路由表。

- 距离矢量算法:RIP协议使用Bellman-Ford算法来计算最佳路径。

每个路由器根据收到的跳数信息更新它的路由表。

通过比较当前路径与新路径的跳数,路由器可以选择更短的路径。

RI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简单和易于部署。

它适用于小型网络,特别是在网络中存在低负载和低带宽的情况。

但是,RIP协议的跳数度量可能导致较长的转发路径,且收敛速度较慢。

2.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通过使用链路状态数据库和Dijkstra算法来计算最短路径。

OSPF通过多播方式交换路由信息,并使用链路状态数据库来存储网络拓扑信息。

以下是OSPF协议的主要实现原理:-链路状态数据库:每个OSPF路由器维护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其中包含了该路由器知道的整个网络拓扑信息。

- OSPF Hello协议:OSPF路由器通过Hello协议建立邻居关系,交换链路状态信息。

OSPF知识点总结(华为)

OSPF知识点总结(华为)
不同的 OSPF 接口网络类型,OSPF 在该接口上的操作将有所不同。 接口的 OSPF 网络类型是可以通过命令修改的。 MA 包括 Broadcast 和 NBMA。 NBMA 的网络类型需要静态指定邻居,其余网络类型邻居自动发现。 Broadcast、NBMA 类型的接口上,需要进行 DR/BDR 的选举。 在 P2P、P2MP 类型的接口上,不进行 DR/BDR 选举。 在 P2P 和 Broadcast 网络上,Hello 报文以组播地址(224.0.0.5)进行发送,在 NBMA VL
OSPF 与 IS-IS 的区域可扩展性的对比:
两种协议的算法都是基于 SPF 算法 OSPF:以 Area0 为 BackBone(比较好) IS-IS:以 Level2 的链路为 BackBone,以链路为区域分界(很好)
采用层次设计的好处:
减少了路由表的条目 LSA 的 flood 在网络边界停止,加速会聚 缩小网络的不稳定性,一个区域的问题不会影响其它区域
Router-ID
Router-ID 用于在 OSPF 区域中唯一地表示一台 OSPF 路由器,全 OSPF 域内禁止出现两 台路由器拥有相同的 Router-ID。
Router-ID 的设定可以通过手工配置,也可通过协议自动选取。实际网络部署中考虑到 协议的稳定,建议手工配置。
在路由器运行了 OSPF 并由系统自动选定 Router-ID 之后,如果该 Router-ID 对应的接 口 down 掉,或出现一个更大的 IP,OSPF 仍然保持原 Router-ID(即 Router-ID 值是非 抢占的,稳定第一),即使此时 reset ospf process 重启 OSPF 进程,Router-ID 也不会发 生改变;除非重新手工配置 Router-ID(OSPF 进程下手工敲 router-id xxx),并且重启 OSPF 进程方可。另外,如果该 Router-ID 对应的接口 IP 地址消失,例如 undo ip address, 则 reset ospf process 后,RouterID 也会发生改变。

rip和ospf的比较

rip和ospf的比较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距离矢量路由协议采用距离矢量路由选择算法,它确定到网络中任一连路的方向(向量)与距离,如RIP、IGRP等OSPF路由协议是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为了更好地说明OSPF路由协议的基本特征,我们将OSPF路由协议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之一的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作一比较,归纳为如下几点:——RIP路由协议中用于表示目的网络远近的唯一参数为跳(HOP),也即到达目的网络所要经过的路由器个数。

在RIP路由协议中,该参数被限制为最大15,也就是说RIP路由信息最多能传递至第16个路由器;对于OSPF路由协议,路由表中表示目的网络的参数为Cost,该参数为一虚拟值,与网络中链路的带宽等相关,也就是说OSPF路由信息不受物理跳数的限制。

并且,OSPF路由协议还支持TOS(Type of Service)路由,因此,OSPF比较适合应用于大型网络中。

——RIP路由协议不支持变长子网屏蔽码(VLSM),这被认为是RIP 路由协议不适用于大型网络的又一重要原因。

采用变长子网屏蔽码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节约IP地址。

OSPF路由协议对VLSM有良好的支持性。

——RIP路由协议路由收敛较慢。

RIP路由协议周期性地将整个路由表作为路由信息广播至网络中,该广播周期为30秒。

在一个较为大型的网络中,RIP协议会产生很大的广播信息,占用较多的网络带宽资源;并且由于RIP协议30秒的广播周期,影响了RIP路由协议的收敛,甚至出现不收敛的现象。

而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当网络比较稳定时,网络中的路由信息是比较少的,并且其广播也不是周期性的,因此OSPF路由协议即使是在大型网络中也能够较快地收敛。

——在RIP协议中,网络是一个平面的概念,并无区域及边界等的定义。

随着无级路由CIDR概念的出现,RIP协议就明显落伍了。

在OSPF 路由协议中,一个网络,或者说是一个路由域可以划分为很多个区域area,每一个区域通过OSPF边界路由器相连,区域间可以通过路由总结(Summary)来减少路由信息,减小路由表,提高路由器的运算速度。

路由协议RIPOSPFBGP比较

路由协议RIPOSPFBGP比较

路由协议RIPOSPFBGP比较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OSPF(Open ShortestPath First)和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都是常见的路由协议。

1.RIP:RIP是一种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使用跳数作为决策指标,将网络拓扑信息广播到所有相邻路由器,并定期更新路由表。

RIP使用UDP协议,具有较低的复杂性和易于配置的特点。

然而,RIP在网络规模大、链路质量差或拓扑改变频繁时表现不佳,并且最大路由数限制为15跳。

2.OSPF: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通过交换链路状态数据库来计算最短路径,并支持可变长度子网掩码(VLSM)。

OSPF使用多区域设计,可以适应复杂的网络拓扑,并提供快速收敛和高度可靠的路由选择。

此外,OSPF支持多种类型的路由器,包括内部网关协议(IGP)和边界网关协议(EGP)路由器。

3.BGP:BGP是一种外部网关协议,用于连接不同自治域(AS)之间的路由器。

BGP通过交换路由信息来实现路由选择,并具有灵活的策略控制功能。

BGP通过多个因素,如路径长度、AS路径属性和自治域关系等进行路由决策,可实现路由的灵活控制和策略实施。

由于BGP的设计目标是处理大型网络中的AS互连,因此在大规模网络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扩展性。

RIP、OSPF和BGP之间的比较如下:1.功能:RIP主要用于小型网络,适用于简单的网络拓扑。

OSPF适用于大规模网络,能够适应复杂的拓扑结构。

BGP用于跨自治域的路由选择。

2.路由计算算法:RIP使用跳数作为决策指标,通过广播方式更新路由表。

OSPF使用Dijkstra算法计算最短路径,并使用链路状态数据库交换路由信息。

BGP 路由选择算法更为复杂,考虑了路径属性、自治域关系等因素。

3.路由收敛速度:RIP的收敛速度相对较慢,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

OSPF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可以很快地重新计算和更新路由表。

常用路由协议及优先级

常用路由协议及优先级

常用路由协议及优先级一、引言路由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计算机在网络中找到正确的路径,从而实现数据传输。

常用的路由协议有很多种,每种协议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缺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常用的路由协议及其优先级。

二、常用路由协议1. 静态路由静态路由是一种手动配置的路由方式,管理员需要手动输入目标地址和下一跳地址。

这种方式适用于小型网络或者网络拓扑结构比较简单的场景。

2.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RIP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算法的路由协议,它通过广播自己的路由表信息来与其他节点交换信息。

RIP适用于小型网络或者拓扑结构比较简单的场景。

3.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是一种基于链路状态算法的路由协议,它可以在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中实现快速收敛和高效传输。

OSPF适用于大型企业网络或者ISP网络。

4.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是一种广域网协议,它主要用于互联网上不同自治系统之间的通信。

BGP可以实现路由的策略控制和优化,适用于大型ISP网络。

三、常用路由协议的优先级1. BGP > OSPF > RIP > 静态路由BGP是最高优先级的路由协议,因为它主要面向互联网上不同自治系统之间的通信。

其次是OSPF,因为它可以在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中实现快速收敛和高效传输。

RIP和静态路由是较低优先级的路由协议,适用于小型网络或者拓扑结构比较简单的场景。

2. 动态路由 > 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协议优先于静态路由协议,因为动态路由可以自动更新和维护路由表信息,减少管理员的配置工作量。

而静态路由需要管理员手动配置目标地址和下一跳地址。

3. 拓扑结构复杂度 > 网络规模当网络拓扑结构比较复杂时,使用基于链路状态算法的OSPF或者基于BGP协议进行策略控制和优化更加合适。

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对比

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对比

rip协议是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它选择路由的度量标准(metric)是跳数,最大跳数是15跳,如果大于15跳,它就会丢弃数据包。

ospf协议是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它选择路由的度量标准是带宽,延迟。

RIP的局限性在大型网络中使用所产生的问题:RIP的15跳限制,超过15跳的路由被认为不可达RIP不能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导致IP地址分配的低效率周期性广播整个路由表,在低速链路及广域网云中应用将产生很大问题收敛速度慢于OSPF,在大型网络中收敛时间需要几分钟RIP没有网络延迟和链路开销的概念,路由选路基于跳数。

拥有较少跳数的路由总是被选为最佳路由即使较长的路径有低的延迟和开销RIP没有区域的概念,不能在任意比特位进行路由汇总一些增强的功能被引入RIP的新版本RIPv2中,RIPv2支持VLSM,认证以及组播更新。

但RIPv2的跳数限制以及慢收敛使它仍然不适用于大型网络相比RIP而言,OSPF更适合用于大型网络:没有跳数的限制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使用组播发送链路状态更新,在链路状态变化时使用触发更新,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收敛速度快具有认证功能OSPF协议主要优点:1、OSPF是真正的LOOP- FREE(无路由自环)路由协议。

源自其算法本身的优点。

(链路状态及最短路径树算法)2、OSPF收敛速度快: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路由变化传递到整个自治系统。

3、提出区域(area)划分的概念,将自治系统划分为不同区域后,通过区域之间的对路由信息的摘要,大大减少了需传递的路由信息数量。

也使得路由信息不会随网络规模的扩大而急剧膨胀。

4、将协议自身的开销控制到最小。

见下:1)用于发现和维护邻居关系的是定期发送的是不含路由信息的hello报文,非常短小。

包含路由信息的报文时是触发更新的机制。

(有路由变化时才会发送)。

但为了增强协议的健壮性,每1800秒全部重发一次。

2)在广播网络中,使用组播地址(而非广播)发送报文,减少对其它不运行ospf 的网络设备的干扰。

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对比

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对比

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对比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和OSPF(Open ShortestPath First)都是用于动态路由的网络协议,但在一些关键方面有所不同。

以下是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对比。

1.性能:-RIP是基于距离向量原理的协议,每30秒广播一次路由表信息。

这种周期性的广播会占用大量带宽和资源,并在网络中产生许多无谓的路由更新。

另外,RIP的最大跳数限制(15跳)对于大型网络来说可能不够用。

- OSPF是基于链路状态原理的协议,只有在网络发生变化时才会发送路由更新。

它使用SPF(Shortest Path First)算法来计算最短路径,并且没有最大跳数的限制。

因此,OSPF在大型网络中表现更好,具有更好的性能。

2.拓扑结构:-RIP协议是基于单区域的网络,不支持多区域功能。

所有的路由器都在同一个区域中,因此RIP适用于较小的网络拓扑。

-OSPF协议支持多区域功能,使得可以灵活地划分和组织网络。

这种多区域结构允许更好的伸缩性和容错性,使得OSPF适用于中型和大型网络。

3.安全性:-RIP协议的认证功能较弱,只支持基本的密码认证,容易受到攻击。

另外,RIP协议是通过UDP广播路由信息,因此容易被中间人攻击篡改路由信息。

-OSPF协议提供了更强大的安全性。

它支持多种认证方式,包括MD5、SHA-1等加密算法,可以保证路由信息的完整性和可信性。

此外,OSPF还使用单播方式传递路由信息,减少了中间人攻击的风险。

4.管理和配置:-RIP协议的配置相对简单,只需在每个路由器上配置RIP协议,并启用自动学习和更新路由表的功能即可。

-OSPF协议的配置更加复杂一些,需要为每个路由器配置OSPF进程ID、区域ID、接口等参数。

同时,还需要指定OSPF路由器之间的邻居关系。

由于OSPF协议支持多区域和多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因此需要更多的管理和配置工作。

总体而言,RIP协议适用于较小的、简单的网络,而OSPF协议则适用于中型和大型的复杂网络。

OSPF路由协议

OSPF路由协议

OSPF路由协议⼀、什么是OSPF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是IETF 开发的基于链路状态的⾃治系统内部路由协议OSPF仅传播对端设备不具备的路由信息,⽹络收敛迅速,并有效避免了⽹络资源浪费OSPF直接⼯作于IP层之上,IP协议号为89OSPF以组播地址发送协议包⼆、与RIP的区别RIP:运⾏距离⽮量路由协议,周期性的泛洪⾃⼰的路由表,通过路由的交互,每台路由器都从相邻(直连)的路由器学习到路由,并且加载进⾃⼰的路由表中,⽽对于这个⽹络中的所有路由器⽽⾔,他们并不清楚⽹络的拓扑,他们只是简单的知道要去往某个⽬的应该从哪⾥⾛,距离有多远。

OSPF:运⾏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路由器之间交互的是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链路状态通告:⽤来描述⽹络链路状况如邻居、开销等),⽽⾮路由信息。

路由器将⽹络中泛洪的LSA 搜集到⾃⼰的LSDB(Link State DataBase链路状态数据库)中,这有助于OSPF 理解整张⽹络拓扑,并在此基础上通过SPF 最短路径算法计算出以⾃⼰为根的、到达⽹络各个⾓落的、⽆环的树,最终,路由器将计算出来的路由装载进路由表中。

泛洪(Flooding)是交换机和⽹桥使⽤的⼀种数据流传递技术,将从某个接⼝收到的数据流向除该接⼝之外的所有接⼝发送出去。

三、OSPF特性OSPF 链路状态协议(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类路由协议,⽀持VLSM(可变长⼦⽹掩码),CIDR(⽆类别域间路由),⽀持安全认证采⽤SPF 算法(Dijkstra迪杰斯特拉算法)计算最佳路径,快速响应⽹络变化⽹络变化时触发更新以较低频率(每隔30 分钟)发送定期更新,被称为链路状态刷新与距离⽮量相⽐,链路状态协议掌握更多的⽹络信息四、OSPF三张表1.邻居表(Neighbor table):列出了所有和本路由器直接相连的OSPF邻居,经历了⼀系列的消息交互、关系状态最终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距离矢量路由协议采用距离矢量路由选择算法,它确定到网络中任一连路的方向(向量)与距离,如RIP、IGRP等OSPF路由协议是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为了更好地说明OSPF路由协议的基本特征,我们将OSPF路由协议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之一的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作一比较,归纳为如下几点:——RIP路由协议中用于表示目的网络远近的唯一参数为跳(HOP),也即到达目的网络所要经过的路由器个数。

在RIP路由协议中,该参数被限制为最大15,也就是说RIP路由信息最多能传递至第16个路由器;对于OSPF路由协议,路由表中表示目的网络的参数为Cost,该参数为一虚拟值,与网络中链路的带宽等相关,也就是说OSPF路由信息不受物理跳数的限制。

并且,OSPF路由协议还支持TOS(Type of Service)路由,因此,OSPF比较适合应用于大型网络中。

——RIP路由协议不支持变长子网屏蔽码(VLSM),这被认为是RIP 路由协议不适用于大型网络的又一重要原因。

采用变长子网屏蔽码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节约IP地址。

OSPF路由协议对VLSM有良好的支持性。

——RIP路由协议路由收敛较慢。

RIP路由协议周期性地将整个路由表作为路由信息广播至网络中,该广播周期为30秒。

在一个较为大型的网络中,RIP协议会产生很大的广播信息,占用较多的网络带宽资源;并且由于RIP协议30秒的广播周期,影响了RIP路由协议的收敛,甚至出现不收敛的现象。

而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当网络比较稳定时,网络中的路由信息是比较少的,并且其广播也不是周期性的,因此OSPF路由协议即使是在大型网络中也能够较快地收敛。

——在RIP协议中,网络是一个平面的概念,并无区域及边界等的定义。

随着无级路由CIDR概念的出现,RIP协议就明显落伍了。

在OSPF 路由协议中,一个网络,或者说是一个路由域可以划分为很多个区域area,每一个区域通过OSPF边界路由器相连,区域间可以通过路由总结(Summary)来减少路由信息,减小路由表,提高路由器的运算速度。

——OSPF路由协议支持路由验证,只有互相通过路由验证的路由器之间才能交换路由信息。

并且OSPF可以对不同的区域定义不同的验证方式,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OSPF路由协议对负载分担的支持性能较好。

OSPF路由协议支持多条Cost相同的链路上的负载分担,目前一些厂家的路由器支持6条链路的负载分担。

5.区域及域间路由——前文已经提到过,在OSPF路由协议的定义中,可以将一个路由域或者一个自治系统AS划分为几个区域。

在OSPF中,由按照一定的OSPF路由法则组合在一起的一组网络或路由器的集合称为区域(AREA)。

——在OSPF路由协议中,每一个区域中的路由器都按照该区域中定义的链路状态算法来计算网络拓扑结构,这意味着每一个区域都有着该区域独立的网络拓扑数据库及网络拓扑图。

对于每一个区域,其网络拓扑结构在区域外是不可见的,同样,在每一个区域中的路由器对其域外的其余网络结构也不了解。

这意味着OSPF路由域中的网络链路状态数据广播被区域的边界挡住了,这样做有利于减少网络中链路状态数据包在全网范围内的广播,也是OSPF将其路由域或一个AS划分成很多个区域的重要原因。

——随着区域概念的引入,意味着不再是在同一个AS内的所有路由器都有一个相同的链路状态数据库,而是路由器具有与其相连的每一个区域的链路状态信息,即该区域的结构数据库,当一个路由器与多个区域相连时,我们称之为区域边界路由器。

一个区域边界路由器有自身相连的所有区域的网络结构数据。

在同一个区域中的两个路由器有着对该区域相同的结构数据库。

——我们可以根据IP数据包的目的地地址及源地址将OSPF路由域中的路由分成两类,当目的地与源地址处于同一个区域中时,称为区域内路由,当目的地与源地址处于不同的区域甚至处于不同的AS时,我们称之为域间路由。

OSPF的骨干区域及虚拟链路(Virtual-link)——在OSPF路由协议中存在一个骨干区域(Backbone),该区域包括属于这个区域的网络及相应的路由器,骨干区域必须是连续的,同时也要求其余区域必须与骨干区域直接相连。

骨干区域一般为区域0,其主要工作是在其余区域间传递路由信息。

所有的区域,包括骨干区域之间的网络结构情况是互不可见的,当一个区域的路由信息对外广播时,其路由信息是先传递至区域0(骨干区域),再由区域0将该路由信息向其余区域作广播。

——在实际网络中,可能会存在backbone不连续的或者某一个区域与骨干区域物理不相连的情况,在这两种情况下,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设置虚拟链路的方法来解决。

——虚拟链路是设置在两个路由器之间,这两个路由器都有一个端口与同一个非骨干区域相连。

虚拟链路被认为是属于骨干区域的,在OSPF路由协议看来,虚拟链路两端的两个路由器被一个点对点的链路连在一起。

在OSPF路由协议中,通过虚拟链路的路由信息是作为域内路由来看待的。

下面我们分两种情况来说明虚拟链路在OSPF 路由协议中的作用。

1.当一个区域与area0没有物理链路相连时——前文已经提到,一个骨干区域Area 0必须位于所有区域的中心,其余所有区域必须与骨干区域直接相连。

但是,也存在一个区域无法与骨干区域建立物理链路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虚拟链路。

虚拟链路使该区域与骨干区域间建立一个逻辑联接点,该虚拟链路必须建立在两个区域边界路由器之间,并且其中一个区域边界路由器必须属于骨干区域。

——在上面所示的例子中,区域1与区域0并无物理相连链路,我们可以在路由器A及路由器B之间建立虚拟链路,这样,将区域2作为一个穿透网络(Transit-network),路由器B作为接入点,区域1就与区域0建立了逻辑联接。

2.当骨干区域不连续时——OSPF路由协议要求骨干区域area0必须是连续的,但是,骨干区域也会出现不连续的情况,例如,当我们想把两个OSPF路由域混合到一起,并且想要使用一个骨干区域时,或者当某些路由器出现故障引起骨干区域不连续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虚拟链路将两个不连续的区域0连接到一起。

这时,虚拟链路的两端必须是两个区域0的边界路由器,并且这两个路由器必须都有处于同一个区域的端口。

——在上面的例子中,穿过区域1的虚拟链路将两个分为两半的骨干区域连接到一起,路由器A与B之间的路由信息作为OSPF域内路由来处理。

——另外,当一个非骨干区域的区域分裂成两半时,不能采用虚拟链路的方法来解决。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分裂出的其中一个区域将被其余的区域作为域间路由来处理。

残域(Stub area)——在OSPF路由协议的链路状态数据库中,可以包括AS外部链路状态信息,这些信息会通过flooding传递到AS内的所有OSPF路由器上。

但是,在OSPF路由协议中存在这样一种区域,我们把它称为残域(stub area),AS外部信息不允许广播进/出这个区域。

对于残域来说,访问AS外部的数据只能根据默认路由(default-route)来寻址。

这样做有利于减小残域内部路由器上的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大小及存储器的使用,提高路由器计算路由表的速度。

——当一个OSPF的区域只存在一个区域出口点时,我们可以将该区域配置成一个残域,在这时,该区域的边界路由器会对域内广播默认路由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一个残域中的所有路由器都必须知道自身属于该残域,否则残域的设置没有作用。

另外,针对残域还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残域中不允许存在虚拟链路;二是残域中不允许存在AS边界路由器。

6.OSPF协议路由器及链路状态数据包分类6.1 OSPF路由器分类——当一个AS划分成几个OSPF区域时,根据一个路由器在相应的区域之内的作用,可以将OSPF路由器作如下分类:——内部路由器:当一个OSPF路由器上所有直联的链路都处于同一个区域时,我们称这种路由器为内部路由器。

内部路由器上仅仅运行其所属区域的OSPF运算法则。

——区域边界路由器:当一个路由器与多个区域相连时,我们称之为区域边界路由器。

区域边界路由器运行与其相连的所有区域定义的OSPF运算法则,具有相连的每一个区域的网络结构数据,并且了解如何将该区域的链路状态信息广播至骨干区域,再由骨干区域转发至其余区域。

——AS边界路由器:AS边界路由器是与AS外部的路由器互相交换路由信息的OSPF路由器,该路由器在AS内部广播其所得到的AS外部路由信息;这样AS内部的所有路由器都知道至AS边界路由器的路由信息。

AS边界路由器的定义是与前面几种路由器的定义相独立的,一个AS边界路由器可以是一个区域内部路由器或是一个区域边界路由器。

——指定路由器—DR:在一个广播性的、多接入的网络(例如Ethernet、TokenRing及FDDI环境)中,存在一个指定路由器(Designated Router),指定路由器主要在OSPF协议中完成如下工作:——指定路由器产生用于描述所处的网段的链路数据包—network link,该数据包里包含在该网段上所有的路由器,包括指定路由器本身的状态信息。

——指定路由器与所有与其处于同一网段上的OSPF路由器建立相邻关系。

由于OSPF路由器之间通过建立相邻关系及以后的flooding来进行链路状态数据库是同步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指定路由器处于一个网段的中心地位。

——需要说明的是,指定路由器DR的定义与前面所定义的几种路由器是不同的。

DR的选择是通过OSPF的Hello 数据包来完成的,在OSPF路由协议初始化的过程中,会通过Hello 数据包在一个广播性网段上选出一个ID最大的路由器作为指定路由器DR,并且选出ID次大的路由器作为备份指定路由器BDR,BDR在DR发生故障后能自动替代DR的所有工作。

当一个网段上的DR和BDR选择产生后,该网段上的其余所有路由器都只与DR及BDR建立相邻关系。

在这里,一个路由器的ID是指向该路由器的标识,一般是指该路由器的环回端口或是该路由器上的最小的IP地址。

6.2 OSPF链路状态广播数据包种类——随着OSPF路由器种类概念的引入,OSPF路由协议又对其链路状态广播数据包(LSA)作出了分类。

OSPF将链路状态广播数据包共分成5类,分别为:类型1:又被称为路由器链路信息数据包(Router Link),所有的OSPF 路由器都会产生这种数据包,用于描述路由器上联接到某一个区域的链路或是某一端口的状态信息。

路由器链路信息数据包只会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广播,而不会广播至其它的区域。

——在类型1的链路数据包中,OSPF路由器通过对数据包中某些特定数据位的设定,告诉其余的路由器自身是一个区域边界路由器或是一个AS边界路由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