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

合集下载

2024年幼儿园优质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

2024年幼儿园优质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

2024年幼儿园优质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图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民间文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看热闹》。

内容包括:认识热闹的场景,学习描述热闹场面的词语和句子,通过故事《看热闹》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培养幼儿对民间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热闹的场景,能用自己的话描述看到的场景。

2. 学会使用一些描述热闹场面的词语和句子。

3. 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培养对民间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学会描述热闹场面的词语和句子。

重点:了解热闹场景,培养幼儿对民间文化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图片、卡片、小喇叭、小红花等。

学具:画笔、画纸、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各种热闹的场景,让幼儿观察并引导他们讲述自己看到的场景。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故事《看热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热闹场面,学习描述热闹场面的词语和句子。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幼儿用学到的新词语和句子描述图片中的热闹场景。

4. 课堂小结(5分钟)5. 游戏环节(10分钟)“热闹传递”游戏:幼儿用小喇叭传递描述热闹场面的词语,传递过程中需用到的句子。

6. 成果展示(10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自己创作的热闹场景。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故事看热闹2. 描述热闹场面的词语:人山人海、欢声笑语、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等。

3. 描述热闹场面的句子:人们兴高采烈地庆祝节日,大街小巷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画一幅自己想象中的热闹场景,并用学到的词语和句子进行描述。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看热闹》让幼儿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学会了描述热闹场面的词语和句子。

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热闹场景,鼓励他们用所学知识进行描述。

幼儿园优质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

幼儿园优质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

幼儿园优质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民间文学》的第五章节,主题是“看热闹”。

本节课通过讲述一个热闹的市集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民间故事的情节,培养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 通过故事,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3. 激发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听懂并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图片、道具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用生动的语言和动作表现故事情节,引发幼儿的兴趣。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用课件展示故事情节,一边讲解故事内容,一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3. 故事讨论(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4. 故事表演(5分钟):教师分组,每组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故事表演,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5. 手工制作(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制作手工作品,展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6. 作品展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故事情节概括1. 热闹的市集2. 角色出现3. 发生矛盾4. 解决问题5. 结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讲述故事《看热闹》的主要情节。

答案:略2. 作业题目:根据故事情节,画一幅手工作品。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看热闹》让幼儿了解民间故事的情节,培养幼儿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表演,表现出对民间文学的兴趣。

但在手工制作环节,部分幼儿对剪刀、胶水等工具的使用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看热闹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看热闹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看热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奇妙的语言世界》中的第二十三课《看热闹》。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看热闹”的词语含义,学习用语言描述热闹的场景,通过观察图片,练习讲述看到的有趣场景。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看热闹”的含义,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 能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力,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场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图片中的热闹场景。

教学重点:理解“看热闹”的含义,学会用语言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挂图、卡片、录音机。

学具:彩笔、画纸、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各种热闹的场景,如庙会、游乐园、集市等,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场景的特点,引出“看热闹”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挂图,讲解图片中的热闹场景,引导学生用词语描述。

如:“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看什么热闹?”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观察画纸上的图片,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图片中的热闹场景。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小组讨论(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看热闹”2. 板书内容:“看热闹”的含义描述热闹场景的方法学生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一幅你喜欢的热闹场景,要求用上本节课所学的词语,不少于5句话。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热闹场景是春节的庙会。

庙会上人山人海,有各种各样的摊位,卖着各种美食和小玩意。

人们在逛庙会时,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我还看到了舞狮表演,它们摇头晃脑,非常可爱。

这个场景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看热闹”的含义和描述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热闹场景的图片,进行课堂展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024年幼儿园民间文学活动教案看热闹

2024年幼儿园民间文学活动教案看热闹

2024年幼儿园民间文学活动教案看热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民间文学教材第四章《我们的节日》,详细内容为“看热闹”。

通过讲述中国各地民间节日庆典的热闹场景,引导幼儿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民间节日及其庆祝活动,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表达出民间节日的热闹氛围。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体验,让幼儿了解我国各地的民间节日及其庆祝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音响设备等。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地民间节日的热闹场景,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看热闹”这一主题,介绍各地民间节日的习俗和庆祝活动,让幼儿了解并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各自了解的民间节日,分享节日习俗和庆祝活动。

创意绘画:让幼儿用画笔、彩泥等学具,描绘出自己心中的节日热闹场景。

每组选出代表,展示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节日的热闹氛围。

5. 互动游戏(5分钟)组织“找不同”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6. 情景再现(5分钟)播放民间节日庆典视频,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

六、板书设计1. 看热闹2. 内容:(1)我国各地的民间节日(2)节日的庆祝活动(3)热闹的场景描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喜欢的民间节日作业要求: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喜欢的民间节日场景,并用文字描述节日的热闹氛围。

2. 答案示例:示例一:端午节描述: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现场热闹非凡。

示例二:元宵节描述:元宵节那天,大街小巷挂满了红灯笼,人们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欢声笑语不断。

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和感受民间文学的魅力,学习看图说话,通过故事《看热闹》引导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民间文学的特点,感受民间文学的趣味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素养。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想象和表达,将所看、所想、所说相结合。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看热闹》,培养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图片、挂图、卡片等。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开场,引发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兴趣。

2. 讲解: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讲解故事《看热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语言特点。

3. 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

a. 故事中有哪些人物?b. 故事发生在哪里?c. 你觉得故事里哪些地方最有趣?4. 实践: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看图说话活动,让幼儿结合图片,发挥想象,用语言表达出图片内容。

5. 互动:幼儿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表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今天学到的故事《看热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内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组织幼儿参观民间艺术展览,让幼儿亲身感受民间文学的魅力。

b. 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个民间故事的手抄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民间文学的魅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同时,注重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2024年幼儿园语言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

2024年幼儿园语言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

2024年幼儿园语言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民间文学活动》,详细内容为“看热闹”一节。

通过讲述中国民间故事《老鼠娶亲》,引导幼儿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和故事趣味性,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听懂并讲述故事《老鼠娶亲》,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兴趣,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参与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民间习俗和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民间文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图片、音频设备。

学具:绘画材料、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故事课件,展示热闹的婚礼场面,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自己参加过或知道的婚礼。

2. 例题讲解(10分钟)播放故事音频,让幼儿认真倾听,然后老师提问,引导幼儿回答故事中的关键信息,如:故事的主人公、发生了什么事、结局如何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讲述故事内容。

其他组员补充,共同完成故事的复述。

4. 故事延伸活动(10分钟)1)让幼儿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故事中的角色头饰。

2)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故事中的场景。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老鼠娶亲》2. 主要角色:老鼠、猫、狗、猪、牛、马、羊3. 故事关键词:婚礼、民间习俗、团结、智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向爸爸妈妈讲述今天学到的故事《老鼠娶亲》,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故事讲述了老鼠为了给儿子娶亲,邀请了猫、狗、猪、牛、马、羊等动物朋友来帮忙,成功举办了热闹的婚礼。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遇到困难要动脑筋,勇敢面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针对讲述故事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优质优质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

幼儿园优质优质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

幼儿园优质优质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民间文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热闹的节日》,详细内容围绕“看热闹”主题展开,包括《老鼠娶亲》、《猴子捞月》、《小龙船》等经典民间故事,以及相关的民间习俗和文化背景。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感受我国丰富的民间文化,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通过故事和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幼儿的社交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记住民间故事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对民间文化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挂图、民间音乐CD、相关视频。

2. 学具:彩纸、水彩笔、剪刀、胶棒、表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民间音乐,让幼儿猜测节日的名称,引导幼儿谈论节日的热闹场景。

2. 故事讲解(10分钟):以PPT和故事挂图的形式,生动讲解《老鼠娶亲》、《猴子捞月》、《小龙船》等民间故事。

3. 实践活动(10分钟):分组进行“民间故事表演”,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情节,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例题讲解(5分钟):以《老鼠娶亲》为例,引导幼儿讲述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水彩笔和彩纸制作故事角色面具,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看热闹——民间文学活动2. 板书内容:(1)民间故事:《老鼠娶亲》、《猴子捞月》、《小龙船》(2)节日习俗:舞龙、舞狮、放鞭炮、吃饺子等(3)教学重点:语言表达、想象力、团队协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共同创作一个以“看热闹”为主题的民间故事。

故事名称:《小兔逛庙会》故事内容:讲述小兔在庙会上看到的各种热闹场景,如舞龙、舞狮、杂技表演等,以及小兔与小伙伴们的互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了民间故事和节日习俗,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024年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2024年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2024年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民间文学活动》,详细内容为“2024年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我国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学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2024年民间文学活动的种类、特点以及寓意,提高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兴趣。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分享、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民间文化的热爱,培养幼儿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2024年民间文学活动的基本知识和寓意。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分享、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图片、视频、民间文学活动相关资料。

幼儿准备:画笔、画纸、彩泥等创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2024年民间文学活动的热闹场面,引导幼儿关注并激发兴趣。

2. 新课呈现(10分钟)(1)教师讲解2024年民间文学活动的种类、特点以及寓意。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了解的民间文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3. 实践活动(1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看热闹”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民间文学活动的乐趣。

(2)幼儿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民间文学活动进行创作,如制作面具、绘制海报等。

4. 展示与分享(5分钟)(1)每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2)其他幼儿给予掌声和鼓励,共同感受民间文学活动的魅力。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幼儿谈谈自己对民间文学活动的认识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2024年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2. 内容:(1)民间文学活动的种类(2)民间文学活动的特点(3)民间文学活动的寓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喜欢的民间文学活动要求:用画笔或彩泥描绘出自己喜欢的民间文学活动,并简单介绍其特点。

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民间文学活动》,详细内容为“看热闹”。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我国民间热闹活动的习俗,培养幼儿对民间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并了解一些民间热闹活动的名称和习俗;2. 培养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民间热闹活动的名称和习俗;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民间文化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故事书等;2.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通过展示PPT、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幼儿展示民间热闹活动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a. 这些活动是什么?b. 这些活动有哪些有趣的地方?(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参加过的热闹活动,引导幼儿讲述活动的过程和感受。

2. 例题讲解(1)教师讲述故事《看热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民间热闹活动;a. 热闹活动的名称;b. 活动的习俗和特点;c. 活动中的有趣事情。

3.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让幼儿说出图片中的民间热闹活动;(2)幼儿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民间热闹活动,进行角色扮演,展示活动过程。

(1)每组幼儿分享自己的表演,教师进行点评;六、板书设计1. 板书《看热闹》2. 板书内容:a. 民间热闹活动名称;b. 活动习俗和特点;c. 有趣的事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你最喜欢的民间热闹活动场景;2. 答案:幼儿完成画作后,教师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教师可组织幼儿参观民间热闹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进一步了解民间文化。

同时,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语言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

幼儿园语言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

幼儿园语言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内容选自幼儿园语言领域民间文学活动,活动章节为《看热闹》。

活动内容主要围绕一个热闹的场景展开,通过描述不同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让幼儿感受热闹的氛围,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让幼儿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热闹的氛围。

2. 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兴趣。

3. 教育幼儿学会礼貌待人,懂得在热闹场合保持秩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让幼儿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热闹的氛围。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教育幼儿学会礼貌待人,懂得在热闹场合保持秩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图片、头饰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引起幼儿对热闹场景的兴趣。

2. 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幼儿朗读课文,帮助幼儿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热闹的氛围。

3. 角色扮演:教师邀请幼儿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心情和行为。

4. 观察与想象: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让幼儿发挥想象,描绘出一个热闹的场景。

5. 创作活动:教师分发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引导幼儿创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热闹场景。

6. 展示与分享: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看热闹2. 板书内容: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热闹氛围观察、想象、表达礼貌待人、保持秩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创作一个家庭热闹场景,并拍摄照片。

2. 作业答案:无固定答案,主要考察幼儿的创作能力和家庭参与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了解幼儿的学习效果,为下次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2. 拓展延伸: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展更多关于民间文学的活动,如讲述其他民间故事、学习民间艺术等,让幼儿深入了解民间文化。

2024年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2024年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2024年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民间文学活动》,详细内容为“2024年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

通过故事《看热闹》,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民间文学活动的热闹氛围。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学会表达自己对民间文学活动的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民间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民间文学活动的热闹氛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音频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故事:播放故事课件,教师讲述故事《看热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3. 例题讲解:针对故事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 情景实践: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热闹氛围,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故事《看热闹》2. 故事人物:小兔子、小松鼠、小猴子、小狐狸等。

3. 故事情节:描述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故事内容,画一幅《看热闹》的画。

2.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故事中的角色和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课后与家长一起参加民间文学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处理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5. 板书设计的信息呈现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密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点。

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教案

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教案

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民间文学活动》,详细内容为“看热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我国民间文学中关于热闹场景的描绘,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民间文学中描绘热闹场景的词汇和句子,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2. 培养幼儿运用语言描述热闹场景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对民间文学的热爱,培养幼儿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子描述热闹场景。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民间文学中描绘热闹场景的词汇和句子,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故事卡片、挂图。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参与“模拟热闹场景”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热闹的氛围。

(2)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游戏中的热闹场景。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PPT,讲述民间文学中关于热闹场景的描绘。

(2)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描绘热闹场景的词汇和句子,如:“人山人海”、“欢声笑语”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故事卡片,让幼儿结合卡片上的图片,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子描述热闹场景。

(2)教师巡回指导,对幼儿的描述进行评价和指导。

4. 小组讨论(10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相互交流描述热闹场景的词汇和句子。

(2)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其他组员补充。

(2)邀请几名幼儿上台展示,其他幼儿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看热闹》2. 重点词汇:人山人海、欢声笑语、锣鼓喧天、载歌载舞3. 重点句子:大街上人山人海,人们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子,描述一个你参加过的热闹活动。

2. 答案示例:去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逛庙会。

庙会上人山人海,各种各样的小吃、玩具琳琅满目。

2024年幼儿园优质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

2024年幼儿园优质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

2024年幼儿园优质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一、活动目标1.了解民间故事《看热闹》的基本内容,感受民间故事的趣味性。

2.培养幼儿倾听、表达和想象能力,提高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兴趣。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理解《看热闹》的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2.活动难点:引导幼儿从故事中学会分享、合作,提升道德素养。

三、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看热闹》故事课件、民间故事书籍、画笔、彩纸等。

2.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室,布置成民间故事氛围。

四、活动过程1.热身活动(1)教师带领幼儿做《看热闹》手指游戏,活跃气氛。

(2)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知道的民间故事,引发幼儿兴趣。

2.故事导入(1)教师播放《看热闹》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认真观看。

(2)教师提问:故事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3.故事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看热闹》的故事内容,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针对故事中的重点情节,进行提问,帮助幼儿梳理故事脉络。

4.情境体验(1)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每组分配一个故事角色。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人物情感。

5.讨论分享(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人们为什么会“看热闹”?(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看热闹”的现象?6.活动延伸(1)教师发放画笔和彩纸,引导幼儿绘制自己心中的《看热闹》故事场景。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作品展示,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2)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看热闹》的故事。

五、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看热闹》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故事讲解、情境体验和讨论分享环节。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不仅了解了民间故事的特点,还学会了分享、合作,提升了道德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挖掘民间故事的教育价值,为幼儿提供更多有趣、有益的故事。

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和想象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重难点补充:活动重点:1.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关注《看热闹》故事中的细节,帮助他们理解故事内容,例如:“故事里的小朋友们为什么会围着那个大缸看呢?他们看到了什么?”2.在讲解故事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对话: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为什么故事里的人们都去看热闹呢?”幼儿回答后,教师引导:“对,他们好奇,想看看发生了什么。

幼儿园语言优质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

幼儿园语言优质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

幼儿园语言优质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民间文学活动》,详细内容为“看热闹”。

通过讲述《猫抓老鼠》、《猴子捞月》等经典民间故事,让孩子们感受民间文学魅力,同时锻炼他们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并喜欢民间文学,培养他们对民间文化兴趣。

2.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故事理解民间文学寓意,以及如何培养他们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故事基本情节,学会用自己语言复述故事,并能够发挥想象,创编新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挂图、教鞭、卡片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热闹场景,如庙会、街头表演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自己所见过热闹场景。

2. 故事讲解(10分钟)讲述《猫抓老鼠》、《猴子捞月》等民间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角色和情节。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猫抓老鼠》为例,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猫和老鼠智慧,并学会用自己语言复述故事。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故事创编,让幼儿发挥想象,将故事中角色和情节进行改编。

5. 小组分享(10分钟)各小组展示自己创编故事,其他幼儿进行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2. 板书内容:(1)故事名称:《猫抓老鼠》、《猴子捞月》(2)故事角色:猫、老鼠、猴子、月亮等(3)故事情节:抓、捞、合作、智慧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创编一个新民间故事,要求故事中有热闹场景,并包含至少两个角色。

2. 答案示例:《鸭子戏水》:在一个阳光明媚下午,小河边聚集许多鸭子。

它们在水中嬉戏,玩得不亦乐乎。

突然,一群小鱼游过来,鸭子们决定和小鱼们比赛谁游得快。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看热闹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看热闹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看热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语言世界》第三节《看热闹》。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和理解“看热闹”这一日常用语;学习用简单的句子描述热闹的场景;通过观察和想象,创编小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看热闹”的含义,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 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能用简单的句子描述热闹的场景。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和理解“看热闹”这一日常用语,能用简单的句子描述热闹的场景。

难点:观察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创编小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卡片、故事书、白板。

学具: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观看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中的热闹场景。

(2)讨论: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热闹场景?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看热闹”的含义,引导幼儿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图片中的热闹场景。

(2)出示卡片,让幼儿选择合适的词语搭配,组成完整的句子。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给出几个场景,让幼儿用所学句子进行描述。

(2)幼儿互相讨论,分享自己的描述。

4. 创编小故事(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启发幼儿想象。

(2)幼儿分组,每组创编一个小故事,故事要包含“看热闹”的场景。

(3)每组分享故事,其他幼儿倾听并给予评价。

(2)引导幼儿思考: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述热闹的场景?六、板书设计1. 板书《看热闹》2. 内容:(1)热闹的场景:图片展示(2)句子练习:简单句子描述热闹场景(3)故事创编:分组创编小故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今天学习的句子,描述一下你见过的最热闹的场景。

2. 答案示例:今天我在公园看到了一个热闹的场景,有很多小朋友在玩耍,笑声不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看热闹”的含义,并能运用所学句子进行描述。

2024年幼儿园优质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

2024年幼儿园优质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

2024年幼儿园优质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民间文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热闹的民间节日》,详细内容为“看热闹”一节。

通过讲述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的热闹场景,让幼儿了解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的习俗,感受节日氛围。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知道节日热闹的场景。

2. 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 感受民间文学的魅力,培养幼儿对民间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记住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模仿、体验的能力,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故事书、PPT、录音机、磁带、卡片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手工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春节、元宵节的热闹场景视频,吸引幼儿兴趣,引出本节课主题。

2. 讲解(10分钟):结合挂图、故事书、PPT,向幼儿讲述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让幼儿了解节日热闹的场景。

3. 实践(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幼儿模仿传统节日习俗,体验节日氛围。

4. 互动(10分钟):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讨论。

5.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卡片,讲解例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6.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根据例题,用手工材料进行创作,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热闹的民间节日春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穿新衣元宵节:猜灯谜、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2. 体验民间文化,感受节日氛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民间节日的资料,包括习俗、美食、活动等,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充分展示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民间文学活动教案看热闹

幼儿园民间文学活动教案看热闹

幼儿园民间文学活动教案看热闹
一、活动背景
民间文学活动是一项对民间文化的继承和发掘,也是深入探究传统文学的重要手段,其活动的特点是充满节日气氛、精彩有趣、内容丰富,融合了文化的传统元素和当代文化的元素,可以让孩子们在玩乐中了解和经历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加内容的丰富性。

二、课前准备
1、新闻稿或宣传单:简单介绍民间文学活动的内容、范围及时间安排,提前向家长及其他校外人士作出宣传;
2、活动安排:明确活动项目,内容,安排,节目单,时间安排,实施方式,活动负责人,活动材料准备,活动安全措施,节日配套活动及指导老师等;
3、活动材料准备:小气球、色纸、彩盘、糖果、耍花样等,可以考虑穿着民间服饰,给小朋友们更好的体验;
4、节目单:准备多样的民间文学类活动,如戏曲、听歌、说话、打游戏、猜灯谜、抢宝物等,大大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5、指导老师:准备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一方面能够掌握活动的指导要领,另一方面也能及时解决突发情况。

三、实施步骤
1、活动筹备:计划活动的内容和时间安排,安排物品准备及安排指导教师;
2、上课准备:在老师及家长的指导下。

2024年幼儿园语言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

2024年幼儿园语言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

2024年幼儿园语言教案民间文学活动看热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民间文学教材第四章《民间故事与儿歌》第二节,详细内容为“看热闹”。

通过该故事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节日庆典的热闹场景,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讲述故事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图片、音频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中国传统节日的热闹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

2. 讲解故事:详细讲解《看热闹》的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3. 例题讲解:以故事中的一个场景为例,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

4.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故事《看热闹》2. 故事重点:语言表达、想象力3. 节日庆典图片:展示与故事相关的节日场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个节日场景,可以是故事中的,也可以是自己的生活经历。

2. 答案示例:春节到了,大街上张灯结彩,人们穿着漂亮的新衣服,放鞭炮、贴对联,全家团圆,真热闹!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参加节日庆典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可组织相关主题活动,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业,互相交流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实施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看热闹》作为幼儿民间文学活动的内容,应注重故事的文化内涵和幼儿的认知特点。

大班语言看热闹教案

大班语言看热闹教案

大班语言看热闹教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通过讲述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故事:《看热闹》2. 相关词汇:热闹、观众、表演、分享、合作等。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看热闹》2. 图片素材:观众、表演者等3. 教学卡片:相关词汇4. 记录纸、画笔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中的内容。

2. 讲述故事:《看热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讨论:引导幼儿谈论故事中的观众和表演者,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4. 活动: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5. 总结:引导幼儿说出故事中的道理,教育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

五、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故事《看热闹》,并讨论故事中的道理。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图片素材,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3. 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中的角色,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结合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继续实践和分享所学内容,巩固学习效果。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关注幼儿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合作和分享意识。

3. 收集和分析幼儿的家庭作业,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实践和分享情况。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类似的看热闹主题活动,让幼儿体验不同的社交场景。

2.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热闹场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故事内容健康、积极,适合幼儿理解和接受。

3. 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程度,给予个别关注和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学习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十、教学计划调整1. 根据幼儿的反应和表现,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大班语言看热闹教案

大班语言看热闹教案

大班语言看热闹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情节和主题,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 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看到的场景或事件。

3. 学会用“看热闹”的方式观察事物,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4. 培养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情节,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学会用“看热闹”的方式观察事物。

2. 教学难点: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看到的场景或事件;培养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图片、道具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看热闹的经历,对观察事物感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热闹场景。

2. 基本部分:a. 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主题。

b. 幼儿复述故事,巩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c. 小组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看到的有趣场景或事件,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d. 情景表演:分组进行情景表演,增强幼儿对故事情节的体验。

3. 拓展部分:组织幼儿进行“看热闹”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五、教学评价1. 幼儿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看到的场景或事件。

2. 幼儿在观察事物时,能够关注细节,发挥想象力。

3. 幼儿在合作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与他人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能够模仿角色的语气和表情。

2. 学会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场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交际能力和合作意识。

七、教学步骤1. 复习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回忆故事中的角色和对话。

2. 教师示范角色对话,讲解语气和表情的运用。

3. 幼儿模仿角色对话,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4. 小组合作: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合作意识。

5. 表演展示:各小组进行表演展示,分享学习成果。

八、教学评价1. 幼儿能够熟练地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对话,运用适当的语气和表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一幼徐晓
活动目标:
1、通过看、说、演等形式理解诗歌内容,学念诗歌;掌握诗歌中的动词。

2、欣赏剪纸作品,初步了解中国传统婚嫁的习俗,感受中国民间文化的独特美。

活动准备:
1、传统婚礼影视片断一段;
2、剪纸作品一套,字卡一套
3、红色手绢花一条,竹竿两条。

活动过程:
一、出示刻纸作品,引出主题。

今天,徐老师带来了一些刻纸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看看上面刻的是什么?
二、逐幅欣赏,讨论作品内容
1、(出示红盖头)你们看,这幅作品上刻的是什么?
2、(逐一出示绸鞋、凤冠、摆设)这些又是什么?
3、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都用红色?红色让你想到了什么?(学说红红的……)
4、(出示锣鼓、喇叭、鞭炮、花轿)这些作品上又刻的什么?它们会发出怎样样的声音?(学象声词)
5、看到这些你们会想到什么?有什么感觉?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
6、我们一起来看最后一幅,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三、欣赏影视片断,感受我国民间婚嫁的习俗
1、原来是要举行一场热闹的婚礼。

这些刻纸作品上的东西和场景原来都和婚礼有关,老师这里有一段婚礼的录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有没有刚才我们讲到的这些东西。

2、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3、这场婚礼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一样吗?
4、小结:结婚时新娘带凤冠、盖红盖头;还有抬花轿、敲锣打鼓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婚礼习俗。

四、完整示范诗歌,幼儿学习诗歌
1、传统的中国婚礼可真有意思,徐老师也想去看看热闹!(示范诗歌)
2、刚才我在看热闹的时候每一句都用了一个有趣的词,你们知道它的意思吗?用动作表示一下。

[中国幼儿园教案网:]
3、小结:这些词虽然各不一样,但都是用来表示某个动作的,我们叫它“动词”。

4、好热闹的婚礼啊,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去看看?(幼儿学念诗歌)
(第一次看图片,第二次做动作。


五、表演诗歌,感受婚礼的热闹气氛
1、你们觉得有意思吗?我们也来举行一场有趣的、热闹的中国传统婚礼,好吗?(分配角色,播放音乐,表演诗歌)
2、边表演边出活动室。

附:
《看热闹》
红红的盖头盖起来,
红红的绣花鞋穿起来,
红红的凤冠戴起来,
红红的摆设抬起来,
咚咚锵锣鼓敲起来,
呜啦啦喇叭吹起来,
噼噼啪鞭炮放起来,
吱嘎嘎花轿颠起来,
哈哈哈娶亲的队伍走过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