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乌鸦和狐狸》
《乌鸦和狐狸》大班语言教案

《乌鸦和狐狸》大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特点和道德观念。
2. 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复述能力。
3. 学习生词和句子,提高词汇量和语言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乌鸦和狐狸》的阅读与理解。
2. 学习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子。
3. 角色扮演和情景表演。
4. 绘画活动。
5. 品德教育。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乌鸦和狐狸》。
2. 黑板、粉笔。
3. 生词卡片。
4. 画纸、画笔、彩泥等绘画材料。
5. 品德教育相关教具。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a. 老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活跃课堂气氛。
b. 老师引导学生自由发挥,用动物名称造句,如“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
”2. 故事导入(5分钟)a. 老师出示课件或图书,引导学生观察封面,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b. 老师讲述故事《乌鸦和狐狸》,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c. 老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如“乌鸦为什么会上当?狐狸是怎样聪明的?”3. 生词学习(5分钟)a. 老师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和记忆生词。
b. 老师用生词造句,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生词。
c.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生词接龙游戏,巩固生词记忆。
4. 角色扮演(5分钟)a. 老师分组,每组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b.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
c. 各组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5. 绘画活动(5分钟)a. 老师出示绘画材料,引导学生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绘画。
b. 老师提出绘画主题,如“画一画你最喜欢的角色”,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绘画创作。
c. 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并与学生交流绘画心得。
6. 品德教育(3分钟)a. 老师总结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如诚实、友善、勇敢等。
b. 老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实践经验,如怎样做到诚实、友善等。
大班语言《乌鸦和狐狸》教案6篇

大班语言《乌鸦和狐狸》教案6篇大班语言《乌鸦和狐狸》教案篇1活动目标:1、启发幼儿理解故事的内涵,懂得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
2、引导幼儿从多种角度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并用生动、连贯的语言续编故事内容;3、培养幼儿机灵敏捷,遇事能想方法本身解决问题的本领。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引出故事:1、老师做狐狸的模仿动作,请幼儿猜一猜:这是谁?是一只怎样的动物?2、提问:乌鸦是一只怎样的动物?它有什么缺点?二、学习故事:(边看多媒体故事边提问)1、欣赏第一、第二段故事后,提问:狐狸瞧到了一片肉会怎样?会打什么坏想法呢?2、欣赏第三段故事后提问:(1)狐狸是怎么骗乌鸦的?(请模仿狐狸的语气回答)(2)听了狐狸的称赞,乌鸦会怎样呢?3、欣赏第四段故事后,提问:乌鸦为什么会上当呢?三、看动画,完整欣赏故事内容师:你们知道乌鸦为什么会上当?狐狸又为什么能骗到肉?老师小结,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寓意。
四、续编故事:鼓舞幼儿从多种角度续编故事(1)讲道理或求情(2)想方法再骗回来(3)采用战斗的方法夺回来。
活动反思:狐狸和乌鸦是一篇生动活泼的寓言故事。
两个小动物各自有各自鲜明的个性。
通过他们两个动物之间的三次对话,揭示了一个不能轻信别人的好话的道理。
如何让孩子们理解这三次对话,从而把握寓意呢?首先,我本身认真理解这个特别有趣味的童话故事,了解到幼儿喜爱看动画片这一兴趣特点,把整个故事制成了集声像动画于一体的课件,师幼在讲授、问答、讨论中加强互动和联系的活动方法。
然后,依据该教学活动的目标来进行本次教学活动。
活动中老师设置的问题太多,幼儿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活动的目标并未真正达成。
大班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二研)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内涵,懂得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
2、引导幼儿从多种角度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及大胆表述的本领。
3、培养幼儿机灵敏捷,遇事能想方法本身解决问题的本领。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师:在大森林里,住着一对邻居,是谁呢?看!(出示乌鸦、狐狸的图片及文字)你觉得狐狸是一只怎样的动物?那么乌鸦又是一只怎样的动物呢?和狐狸比,是更狡猾呢?二、分段欣赏故事1、欣赏第一、第二段故事后,提问:那小伙伴们也来学一学乌鸦找到肉愉快的样子好吗?小伙伴,你们猜一猜,狐狸看到乌鸦嘴里的肉,它在想什么呢?”他会怎么做呢?2、欣赏第三段故事后,提问:狐狸是怎么说的?大家一起来学一学狐狸吧!小伙伴们,狐狸第三次是怎么说的啊?我们来比比看谁说得最好?3、叙述第四段故事后,提问:小伙伴们,为什么狐狸说的话一次比一次悦耳?小伙伴们都知道乌鸦的声音并不好听,那为什么狐狸说他的声音好听,还想听它唱歌,是真的想听它唱歌吗?三、引导幼儿畅想故事的结?鸦听了狐狸的奉诚话,心里一称心,刚一张嘴唱歌,嘴里的肉就掉下来了,结果会怎么样呢?四、看动画,完整欣赏故事内容老师小结,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寓意。
大班语言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狐狸和乌鸦》3篇

大班语言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狐狸和乌鸦》大班语言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狐狸和乌鸦》精选3篇(一)一、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理解并能够朗读故事《狐狸和乌鸦》。
2. 能够识别、理解并正确使用故事中的关键词汇。
3. 能够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并能够表演角色对话。
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发表关于故事的个人见解和想法。
二、教学重点1. 教学生听懂、理解并朗读故事《狐狸和乌鸦》。
2. 教学生识别、理解并正确使用故事中的关键词汇。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够发表关于故事的个人见解和想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故事《狐狸和乌鸦》PPT,词汇卡片等。
2. 学生准备:学生教材。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让学生观察课堂里的环境,提问:\大班语言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狐狸和乌鸦》精选3篇(二)教案导入:1. 引入问题:大家知道为什么要刷牙吗?(学生回答)2. 给出答案:我们要刷牙是为了保持口腔健康,预防牙齿问题。
3. 介绍故事:今天我们来讲一个关于小熊不刷牙的故事。
正文:1. 读故事:教师读《小熊不刷牙》这个故事,注意语音语调,让学生全程参与,理解故事情节。
2. 共同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问题,例如:小熊为什么不喜欢刷牙?不刷牙会有什么后果?3. 播放视频:教师与学生一起观看有关刷牙的视频,视频内容可以介绍刷牙的正确方法和刷牙的好处。
4. 游戏环节: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刷牙游戏,让学生亲自体验刷牙的过程,增加对刷牙的兴趣。
5.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告诉家长今天学到的有关刷牙的知识,并要求他们每天晚上都要认真刷牙。
结束:1. 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有关刷牙的知识。
2. 提醒学生每天都要认真刷牙,保持口腔健康。
教学反思这堂课主要是通过故事和游戏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刷牙的重要性。
通过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并通过讨论故事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刷牙的理解。
视频和游戏环节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际操作的机会,让他们亲自体验刷牙的过程,从而增加对刷牙的兴趣。
大班语言活动乌鸦和狐狸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乌鸦和狐狸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教学活动适用于3-5岁儿童,旨在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并且让他们在娱乐中学习,增强他们的兴趣。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孩子们将学习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乌鸦和狐狸》,并在游戏中模拟故事中的情节,学习如何使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技能。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和寓言故事的基本元素2.了解“表演”和“模拟”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3.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技能(二)能力目标1.发展儿童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2.提高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技能3.培养儿童的团队协作精神(三)情感目标1.培养儿童的团队意识2.提高儿童的自信心3.培养儿童的兴趣和欣赏能力三、教学内容(一)教学活动1:寓言故事《乌鸦和狐狸》的讲解1.介绍寓言故事的定义和常见元素2.通过多媒体工具来展示动画或卡通视频,向孩子们展示故事内容3.讨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情节和道德寓意(二)教学活动2:模拟“乌鸦和狐狸”的情节1.孩子们将分为两组,分别扮演“乌鸦”和“狐狸”2.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台词和动作需求3.通过角色扮演,在模拟中学习语言表达和交流技能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技能。
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我首先给孩子们介绍了寓言故事的定义和常见元素,并通过多媒体工具展示了故事内容。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养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事物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技能。
在角色扮演环节中,孩子们被要求分成两组分别扮演“乌鸦”和“狐狸”,我的教学方式也就从最初的“讲解型”变为了“表演型”。
这样,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知和经验来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道理,并亲身体验交流的乐趣,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技能,还成功地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自信心。
同时,孩子们也通过模拟情节,进一步理解了原故事中有关诚信、虚伪、自信、自制、自尊心和尊重别人等重要道理。
大班语言《乌鸦和狐狸》教案通用5篇

大班语言《乌鸦和狐狸》教案通用5篇教案写好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大班语言《乌鸦和狐狸》教案通用5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语言《乌鸦和狐狸》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能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连贯清楚地语言大胆表述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
(2)感受角色鲜明的特征,创造性的运用动作、语言表现故事内容。
(3)丰富词汇:得意。
二、活动准备:1、狐狸和乌鸦的头饰。
2、《狐狸和乌鸦》课件、故事动画;音乐《去郊游》《小乌鸦爱妈妈》三、活动过程:1、幼儿室外站好,导入:“孩子们,美丽的春天来了,外面的景色多美呀,我们一起去郊游好吗?”听《去郊游》进入活动室。
出示课件:大树林“美丽的树林是小鸟的家,看,飞来飞去的是什么鸟?”出示课件:乌鸦“它的妈妈年纪大了,它飞出来给妈妈找吃的,我们一起帮助它寻找食物好不好?”听《小乌鸦爱妈妈》做热身运动。
“它找呀找,终于找到了一块肉,可就在这时,来了一只狡猾的狐狸,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引出故事《狐狸和乌鸦》2、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1遍。
提问:乌鸦找到一块肉,心里怎么样?(高兴)引导幼儿学一学乌鸦高兴的样子。
我们一起看看它是怎么高兴的?3、请幼儿看《狐狸和乌鸦》的动画。
提问: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的肉,会打什么坏主意?(把肉骗到手)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怎么对乌鸦说?乌鸦怎么做的?引导幼儿学说,并想象表现出动作。
引导幼儿讨论:狐狸是不是真的想听乌鸦唱歌?你觉得狐狸怎么样?(狡猾)乌鸦为什么会上当?(爱听好话、奉承话、赞美的话)我们能不能学习它?4、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故事表演,及时对幼儿进行教育: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不能光听好话,以免上当受骗。
5 、鼓励幼儿展开想象,将故事改编成《聪明的乌鸦》进行讲述。
6、讲评幼儿活动情况。
四、活动延伸:请幼儿在表演区分角色表演故事。
五、狐狸和乌鸦教学反思狐狸和乌鸦》一课教学设计,根据设计理念进行实践,教师尽可能地充当引领者,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大班语言教案:《乌鸦和狐狸》

大班语言教案:《乌鸦和狐狸》1500字标题:《乌鸦和狐狸》大班语言教案目标:1. 通过讲述寓言故事《乌鸦和狐狸》,培养大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寓意,并发展他们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
3. 提供各种活动和材料,激发学生参与、表达和动手实践的兴趣。
教学材料:1. 《乌鸦和狐狸》寓言故事2. 大型图片或绘本、手指剧场道具(可选)3. 讲故事用的卡片/图片(可选)4. 活动游戏和工作表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0分钟):1. 让学生坐成一个圆圈,带领他们一起做个小游戏,比如拍拍手、鼓掌等,营造活泼的氛围。
2. 提问:“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乌鸦和狐狸》。
你们猜这个故事是说什么的呢?”3. 让学生发表他们对寓言故事的猜测,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故事讲解(15分钟):1. 使用绘本或大型图片向学生呈现故事情节,或者用手指剧场道具模拟故事情节。
2. 慢慢地讲述故事,注意语调、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运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在关键情节处,可以使用卡片或图片展示故事情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参与其中。
讨论与解读(10分钟):1. 提问:“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鼓励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
2. 引导学生解读故事中的寓意,比如诚实、自信、不要自满等。
3. 扩展讨论:“你们有类似故事中的经验吗?你们愿意与大家分享吗?”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受。
语言练习(15分钟):1. 创设一些与故事相关的语言练习活动,如配对词语、选择正确答案等。
2. 准备一些与故事中角色相关的图片或卡片,让学生根据提示描述角色的特点、感受和行为。
3. 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分成小组,扮演故事中的乌鸦和狐狸,通过对话再现故事情节。
创作和表演(15分钟):1.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重新创作故事的结局或者编写一个新的寓言故事。
2. 鼓励学生用图画或文字的形式呈现他们的创作成果,并选择一些学生上台表演他们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狐狸和乌鸦》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狐狸和乌鸦》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狐狸和乌鸦》「篇一」设计理念: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注重电教媒体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提问,抓语言文字的训练,达到字、词、句、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培养;同时设计富有情趣的朗读、讨论、表演等教学环节,力求达到理解的升华。
在语言环境中教学生字,有利于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也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因此,本课的生字教学设计采用随阅读课文进行的方法。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并能用其进行说话练习,练习有感情地读课文,进行创造性想象说话。
初步具有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自学,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狐狸的表情,使学生的表情读得以发展,并且练习“得意极了,直流口水”等词的用法培养逆向思维。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勇于表现自我。
师生间平等、民主;学生间团结、合作、友好、竞争。
教学重点:明白喜欢听好话容易上当受骗。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并能用其进行说话练习,进行创造性想象说话。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4个左右结构的生字。
认读7个字。
培养学生学习生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4个生字。
学习读书方法教学难点:写字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
(一)出示狐狸、乌鸦的课件,从前他们是邻居,有一次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事,你们想了解吗(二)出示课题:狐狸和乌鸦。
(三)乌鸦和狐狸之间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四)小声读课文了解。
二、初读课文(一)轻声读课文,标生字词,不认识的字读准拼音,你能读几遍就读几遍。
(二)快速用笔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三)分自然段找学生读课文,比比谁听得最认真。
读后大家评议。
三、读词语:用不同形式读下列词语亲爱孩子树枝树洞找吃的吃肉您好狐狸乌鸦麻雀漂亮钻进把这些词语放在课文中再读一读你快速的读课文,找一找狐狸和乌鸦说了几次话三次读一读三次的话四、学习生字:(一)出示生字卡片,读字扩词。
《乌鸦和狐狸》大班语言教案

《乌鸦和狐狸》大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内容,了解狐狸是如何通过奉承话骗走乌鸦口中的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
3. 情感目标:教育幼儿分辨是非,不听信花言巧语,不贪图小便宜,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会讲述故事。
难点:教育幼儿分辨是非,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图书、挂图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 讲述法:教师引导幼儿讲述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讲述能力。
3. 讨论法: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引导幼儿分辨是非,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乌鸦和狐狸》2. 挂图:乌鸦、狐狸、树、果实等3. 乌鸦、狐狸头饰4. 果实道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回答问题,引出故事主题。
2. 讲述故事:教师运用挂图,一边讲述故事,一边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扮演乌鸦和狐狸,进行故事情境表演,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4.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乌鸦和狐狸的行为,让幼儿学会分辨是非,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5. 结束:教师总结故事寓意,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听信花言巧语,不贪图小便宜,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六、教学延伸:1. 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乌鸦或狐狸的形象,并分享为什么喜欢。
2. 手工制作:引导幼儿用纸张等材料制作乌鸦或狐狸头饰。
3. 角色游戏:设置乌鸦和狐狸的游戏场景,让幼儿扮演其他角色,进行故事情境游戏。
七、作业设计:1. 回家后,幼儿向家长讲述故事《乌鸦和狐狸》。
2. 家长协助幼儿分析乌鸦和狐狸的行为,引导幼儿学会分辨是非。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讲述故事的情况,以及家长对幼儿教育效果的评价。
《乌鸦和狐狸》大班语言教案

《乌鸦和狐狸》大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能够独立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 学习乌鸦和狐狸的对话,提高对寓言故事的理解。
4. 培养幼儿善于动脑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掌握故事《乌鸦和狐狸》的主要情节。
2. 学会角色对话,并能进行表演。
难点:1. 理解故事中狐狸赞美乌鸦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乌鸦嘴里的肉。
2. 学会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片。
2. 角色头饰。
3. 乌鸦和狐狸的手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或展示故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吸引幼儿注意力。
2. 讲述故事:教师完整讲述《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a. 故事中有哪些角色?b. 狐狸为什么赞美乌鸦?c. 乌鸦为什么会上当?d. 你们认为乌鸦和狐狸分别代表了什么含义?4.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五、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乌鸦和狐狸》的主要内容。
2.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家长协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幼儿学会分辨真假。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活跃性、小组讨论时的表现等。
2. 评估幼儿对故事情节和角色对话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否正确复述故事。
3.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对故事的理解和分享情况。
4. 检查幼儿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复述故事的能力和理解故事道理的程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2. 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3. 考虑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中。
4. 评估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是否需要增加或改进教学辅助材料。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故事相关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乌鸦和狐狸。
幼教大班语文教案《乌鸦和狐狸》大班语言乌鸦和狐狸教案

幼教大班语文教案《乌鸦和狐狸》大班语言乌鸦和狐狸教案主题:幼教大班语文教案《乌鸦和狐狸》目标:通过讲述《乌鸦和狐狸》这个寓言故事,帮助幼儿学习以及理解故事的含义,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教学准备:1. 《乌鸦和狐狸》故事图片或书籍2. 幼儿教室或课堂3. 小黑板或白板4. 食品道具(面包或饼干)教学流程: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让幼儿们想想他们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并让每个幼儿依次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及其特点。
故事叙述:(10分钟)1. 呈现《乌鸦和狐狸》故事图片或书籍,给幼儿一个整体的感知。
2. 故事叙述:简单叙述《乌鸦和狐狸》故事情节,同时用肢体语言和声音让幼儿参与进来。
故事理解:(10分钟)1. 提问:对幼儿进行提问,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内容和含义。
例如:a. 这个故事讲了什么?b. 狐狸为什么要称赞乌鸦的声音?c. 乌鸦为什么被狐狸骗了?2. 回答问题:让幼儿依次回答这些问题,并通过引导,帮助他们逐渐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故事讲解:(10分钟)1. 解释寓意:简单解释故事的寓意,例如:为什么不要被别人夸奖骄傲,而要保持谦虚。
让幼儿明白故事中的道理。
教学活动:(1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一个问题:“你认为乌鸦能怎样回应狐狸的夸奖才不会被骗?”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表演练习:(10分钟)1. 角色扮演活动:将幼儿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扮演狐狸,一组扮演乌鸦,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角色扮演,演绎一番。
总结:(5分钟)1. 总结教学内容,强调故事的教育寓意和要点。
延伸活动:1. 绘画活动: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绘画,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力。
2. 制作面具:让幼儿制作乌鸦和狐狸的面具,穿戴后继续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3. 制作故事小书:为幼儿准备纸、颜色笔等材料,让他们绘制《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小书,并在每页写上故事的内容。
教学反思:在教授《乌鸦和狐狸》故事时,需要注意故事的情节明确,教学的方法多样化。
大班语言教案《乌鸦和狐狸》

大班语言教案《乌鸦和狐狸》课题名称:《乌鸦和狐狸》教学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故事《乌鸦和狐狸》,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德意义。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活动。
教学内容与重点:1. 听故事《乌鸦和狐狸》并进行简单的阅读理解。
2. 利用故事中的动作和表情进行角色扮演。
教学资源:1. 故事书《乌鸦和狐狸》的图片或幻灯片。
2. 教学卡片:乌鸦、狐狸、奶酪等。
教学准备:1. 将故事内容整理成简单的语言,便于学生理解。
2. 将教学卡片准备好。
教学过程与时间安排:第一步:导入(5分钟)1. 教师讲述一个与动物相关的故事片段,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引导学生回忆与动物相关的故事,如《三只小猪》、《小红帽》等。
第二步:故事演讲(10分钟)1. 展示故事书的图片或用幻灯片讲解故事情节。
2. 教师用简单的语言讲述《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内容,强调故事中的道德意义。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故事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
第三步:角色扮演(15分钟)1. 将教学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并了解卡片上的动物角色。
2. 随机选择几名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其他学生观察并描述他们的动作和表情。
3. 学生们一起模仿卡片上的动物角色,配合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
第四步: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情节进行讨论。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发言代表,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并讨论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3. 每个小组的发言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
第五步:综合活动(15分钟)1. 学生自由发挥,选择一个动物角色,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一则小故事。
2. 学生们可以借助教学卡片,让其他学生猜测他们所讲述的小故事中的动物是谁。
3. 整个班级一起参与猜谜活动,让学生们感受团队合作的乐趣。
第六步:总结复习(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乌鸦与狐狸大班语言教案优秀8篇

乌鸦与狐狸大班语言教案优秀8篇乌鸦与狐狸大班语言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听听想想中,明白狐狸是用说好话(奉承话)的方法骗走了乌鸦的肉。
2.能依据故事的内容,对故事情节作进一步的`想象发展。
3.通过故事,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
活动准备:1.背景图一幅,活动操作教具:乌鸦、狐狸的角色及一块肉;2.表演道具:一棵树;乌鸦、狐狸头饰;一块肉。
活动过程:1.出示背景图、角色,引出故事的开头。
师:这是什么地方?有谁?乌鸦在干什么?(可以丰富词语“叼”)这时,一只狐狸从树下走过,看到肉,狐狸会想什么?师:狐狸有没有吃到肉(得到肉)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乌鸦和狐狸》。
2.完整听赏故事,了角故事内容。
师:狐狸有没有得到这块肉?是乌鸦给它吃的吗?狐狸是用什么方法得到这块肉的?可以请幼儿学说狐狸的话,注意语气语调。
3.讨论分析,理解故事内容。
师:乌鸦是不是真的“羽毛真美丽,唱歌真好听”?那么,狐狸为什么要这样说?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乌鸦)?4.想想说说,发展故事情节。
老师可以再次完整讲一遍故事,然后问:乌鸦看到“狐狸叼着肉,飞速地跑了”,想一想这时候,乌鸦可能会怎么办?幼儿结伴讨论后,老师可请个别幼儿叙述。
活动反思:师幼共同演一演,说一说,评一评,师幼互动,老师用形象的语言、传神的动作,把孩子们带入到了故事的情境中,使老师极具亲和力,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充分了乐趣。
在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乌鸦与狐狸大班语言教案篇2活动目标:1.分析画面内容,能较合理地猜测故事情节。
2.乐观参加活动,发挥想象,大胆表达本身的想法。
3.不能轻易信任别人,遇事能想方法本身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1.故事图片两张,狐狸神色图两张,狐狸图片一张。
2.故事动画。
3.字卡:口水直流、称心。
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老师:你们瞧,谁来了?关于狐狸你知道些什么呢?狐狸是一个怎样的动物呢?2.小结:狐狸很聪慧,但是它却用它的聪慧去干了些坏事,所以我们都觉得它是一只狡猾的小动物。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乌鸦和狐狸》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乌鸦和狐狸》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学习并掌握一则寓言故事,并理解其寓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演绎和讨论。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故事画板、故事书、卡片等教具;•准备相关课件、配合教学手段。
教学流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幼儿喜爱的指认游戏“猜这是什么?”向幼儿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寓言故事《乌鸦和狐狸》。
2. 讲述故事(15分钟)1.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寓言故事的概念、寓意和作用;2.展示故事图片或板书故事内容,注重掌握故事情节。
3. 学生讲述和讨论(20分钟)1.分小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讲述;2.教师或幼儿阅读故事,让幼儿自己阐述故事情节,同时阐述乌鸦和狐狸的性格特点以及故事的寓意;3.最后,教师鼓励幼儿提出问题与讨论寓言故事的深层意义。
4. 角色游戏(15分钟)1.将带有乌鸦和狐狸形象的卡片发放给小组;2.通过教师引导,让幼儿按照故事情节表演角色,带入乌鸦和狐狸情感,学习互相合作与沟通。
5. 诗歌创作(20分钟)1.介绍和练习韵脚,教授幼儿常见韵脚概念;2.学生自由进行诗歌或者韵文的创作,并在分享后展示。
6. 运用提升(10分钟)1.向幼儿介绍学习资源,如故事书、卡片等,并鼓励他们在家中与家人分享故事;2.考虑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从课堂中受到了全方位的教育,不仅让幼儿们学会了一则经典的寓言故事,还培养了幼儿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扬了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在面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幼儿们也将更加自信和有表现力。
幼儿园教案大班语言《乌鸦和狐狸

幼儿园教案大班语言《乌鸦和狐狸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乌鸦和狐狸》。
详细内容为第三章第一节《动物寓言故事》。
通过讲述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引导幼儿感受语言的魅力,理解寓言故事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复述故事《乌鸦和狐狸》,并了解故事中角色特点。
2. 学会使用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如:狡猾、上当、警惕等。
3. 能够从故事中领悟到诚实、勇敢、警惕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寓意,学会使用重点词汇。
2. 教学重点:正确复述故事,把握故事角色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乌鸦和狐狸的手偶、词汇卡片。
2. 学具:彩笔、画纸、词汇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回忆之前学过的寓言故事,激发幼儿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故事:a. 挂图展示,引导幼儿观察。
b. 讲述故事,注意语气、表情、动作,让幼儿充分感受故事情境。
c. 随堂提问,检查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 学习词汇:a. 教师出示词汇卡片,解释词汇含义。
b. 引导幼儿用词汇造句,巩固词汇学习。
4. 例题讲解:a. 出示例题:“乌鸦为什么会上当?”b. 引导幼儿分析、讨论,得出答案。
5. 随堂练习:a. 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角色,讨论如何防范狡猾的狐狸。
b.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七、板书设计1. 故事《乌鸦和狐狸》2. 重点词汇:狡猾、上当、警惕3. 故事寓意:诚实、勇敢、警惕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将故事《乌鸦和狐狸》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讨论如何防范狡猾的人。
2. 答案:幼儿讲述故事,家长协助记录,共同完成作业。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共同讲述寓言故事。
b. 组织幼儿开展寓言故事表演,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c. 鼓励幼儿阅读其他寓言故事,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把握与呈现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选择与应用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与直观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有效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把握与呈现1. 语言生动形象:讲述故事时,注意语气、表情、动作的运用,让幼儿仿佛置身于故事情境之中。
《乌鸦和狐狸》大班语言教案

《乌鸦和狐狸》大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能够参与故事讨论,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学习乌鸦和狐狸的角色扮演,提高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乌鸦和狐狸》的阅读与理解。
2. 角色扮演活动:乌鸦和狐狸。
3. 故事讨论: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赞美和批评。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乌鸦和狐狸》。
2. 角色扮演道具:乌鸦和狐狸的头饰。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听到或看到的故事中有趣的情节。
2. 故事阅读:教师讲述或播放故事《乌鸦和狐狸》,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故事讨论: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如“乌鸦为什么会上当?狐狸是如何赞美乌鸦的?”“你觉得乌鸦和狐狸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幼儿选择扮演乌鸦或狐狸,通过表演来体验角色的心情和行为。
5. 绘画活动:邀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角色或故事情节。
五、作业与延伸:1. 家庭作业: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乌鸦和狐狸》,讨论故事中的道理。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展示幼儿绘画作品,让其他幼儿欣赏和交流。
3. 班级活动:组织一次故事表演活动,让幼儿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 评价幼儿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情感表现和团队合作。
3. 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评价他们的创意和绘画技能。
七、教学注意事项:2. 在角色扮演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在绘画活动中,尊重幼儿的个人创意,给予鼓励和指导。
八、教学资源推荐:1. 《乌鸦和狐狸》故事图书推荐,如《伊索寓言》中的《乌鸦和狐狸》。
2. 相关的儿童教育资源网站,如寓言故事网站,提供更多的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和活动建议。
大班语言《乌鸦和狐狸》教案

大班语言《乌鸦和狐狸》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狐狸和乌鸦之间的对话。
2. 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角色。
3. 能够用适当的词语描述狐狸和乌鸦的心情。
4. 学会用轮流讲的方式合作讲述故事,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狐狸和乌鸦之间的对话。
2. 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角色。
难点:1. 能够用适当的词语描述狐狸和乌鸦的心情。
2. 学会用轮流讲的方式合作讲述故事,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乌鸦和狐狸》。
2. 乌鸦、狐狸头饰。
3. 森林背景图。
4. 记录卡、画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小动物唱歌》的歌曲,引导幼儿说出歌曲中的小动物,从而引出今天的角色——乌鸦和狐狸。
2. 故事欣赏:教师讲述故事《乌鸦和狐狸》,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及对话。
3. 情景体验: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体验,让幼儿扮演乌鸦和狐狸,亲身体验故事中的角色,感受角色的心情。
4.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交流,让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以及乌鸦和狐狸的心情。
5. 创意表现:教师鼓励幼儿用画笔和记录卡表现故事,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角色。
6. 总结结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带领幼儿一起做《小动物跳舞》的游戏,结束本次活动。
五、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复述故事《乌鸦和狐狸》。
2. 请幼儿观察家人或朋友之间的对话,尝试用适当的词语描述他们的心情。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景体验法,让幼儿身临其境,增强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运用讨论交流法,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 采用创意表现法,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欣赏过程中的反应,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情景体验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角色的把握和情感体验。
大班语言教案《乌鸦和狐狸》

大班语言教案《乌鸦和狐狸》教学目标:1. 学习并理解乌鸦和狐狸的故事情节;2. 掌握乌鸦和狐狸的基本词汇;3.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乌鸦和狐狸的基本词汇;2. 能够听懂和复述乌鸦和狐狸的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1. 故事《乌鸦和狐狸》的教学资源;2. 乌鸦和狐狸的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5分钟)1. 师生互动:与学生打招呼,询问他们今天的心情如何,并希望他们今天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给学生展示乌鸦和狐狸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和预测故事内容。
二、故事讲解(10分钟)1. 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述乌鸦和狐狸的故事情节,强调关键词汇,并适时使用肢体语言和表情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
2.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可以用简短的句子回答故事中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三、词汇练习(10分钟)1. 教师呈现乌鸦和狐狸的基本词汇,如“乌鸦”、“狐狸”、“树”、“奶酪”等,并帮助学生正确发音和理解词义。
2.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卡片等教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与乌鸦和狐狸相关的词汇。
四、听力活动(10分钟)1. 教师播放有关乌鸦和狐狸的录音,要求学生仔细倾听并回答问题。
问题可以涉及故事情节、人物特征、情感表达等方面。
2. 教师可以多次播放录音,让学生逐渐提高听力能力,并对听力材料进行理解和分析。
五、口语练习(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人扮演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并尽可能地使用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2.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提示和鼓励,帮助他们进行对话。
六、读写训练(10分钟)1. 教师提供故事的书面材料,并让学生跟读故事。
教师可以逐段进行,也可以让学生一次性读完整个故事。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互相检查并纠正读音和发音错误。
七、结束活动(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有关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大班语言优质课狐狸和乌鸦教案(优秀5篇)

大班语言优质课狐狸和乌鸦教案(优秀5篇)《狐狸和乌鸦》教案篇一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2.认读课文。
逐句轮读,把课文读通。
二、复习并新授1.《小鹰学飞》一课,我们是怎么读懂课文的?借助课题。
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这一课。
2.分析课题:(1)读懂狐狸(2)读懂乌鸦印象中的狐狸印象中的乌鸦3.自读课文。
4.交流反馈梳理课文的几个要点:l你从哪里读出了狐狸的狡猾?学生谈。
从学生的发言中小结出“语言表现”,导读第一次语言后,引出“动作表现”。
狡猾的动作表现,语言表现。
(诡计多端,不可信任。
)第一次语言:亲爱的乌鸦,您好吗?——板“问好”。
它是真心要问好吗?加上动作表现再读。
引出“动作表现”。
这个主意有没有成功地帮狐狸把乌鸦嘴里的肉搞下来?第二次语言: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一招不成,又出一招,板“孩子”。
是真心问候乌鸦太太的孩子们吗?讨好。
有没有动作表现?加上动作再读。
第三次语言: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差多了。
您的嗓子真好听,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第二招又没有成,第三招是非成不可了,狐狸这样想,所以第三次它又说了什么样的话?板“赞美”。
第三次说的话应该怎么样读才能把狐狸的心思读出来?师:你读得真好,如果加上讨好的动作就更好了。
狐狸这次动作更显亲热了,指名再声情并茂地试读。
狐狸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学生谈)——正如我们小朋友读出来的一样,这真是一只狡猾的狐狸啊。
这次狐狸的话说得太好听了,把这只乌鸦夸赞得心花怒放啊。
l这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从这件事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引导从狐狸身上得到启示和从乌鸦身上得到启示这两个方面说。
l师全课小结(略)三、布置作业。
这个故事真有趣,你会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吗?课堂中练习练习。
要求:开头要交待清楚,老师引述第一小节。
其他叙述根据板书,最好声情并茂动作表演。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本着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的“用教材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个观点实施教学。
《乌鸦和狐狸》大班语言教案

《乌鸦和狐狸》大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乌鸦和狐狸》理解寓言故事的主题,培养幼儿的判断力和思考能力。
2. 引导幼儿学习乌鸦和狐狸的角色特点,通过模仿表现故事情节,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 教育幼儿懂得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不做自高自大的人。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乌鸦和狐狸》的阅读与理解。
2. 学习乌鸦和狐狸的角色特点,进行角色扮演。
3. 讨论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幼儿正确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乌鸦和狐狸》的内容,明白寓言故事的主题。
2. 难点:引导幼儿学习乌鸦和狐狸的角色特点,通过模仿表现故事情节。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角色头饰、图片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教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引入故事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故事阅读:教师讲述故事《乌鸦和狐狸》,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通过模仿表现故事情节。
4.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道理,让幼儿懂得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知识点,强调虚心接受批评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阅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专注地听故事并理解故事内容。
2. 评估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是否能够准确地模仿乌鸦和狐狸的角色特点。
3. 关注幼儿在讨论环节的表达能力,是否能够表达自己对故事道理的理解。
七、教学延伸1. 开展乌鸦和狐狸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通过制作角色头饰,加深对故事角色的认识。
2. 进行故事表演比赛,让幼儿在舞台上展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表现力。
3. 组织家长交流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教育。
八、教学反思九、教学拓展1. 推荐类似寓言故事,让幼儿阅读,如《狐狸和葡萄》、《猫和老鼠》等,培养幼儿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2. 开展寓言故事演讲比赛,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进行演讲,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2022年《狐狸和乌鸦》教案3篇

2022年《狐狸和乌鸦》教案3篇《狐狸和乌鸦》教案篇1活动目标:1、启发幼儿理解故事的内涵,懂得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
2、引导幼儿从多种角度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并用生动、连贯的语言续编故事内容;3、培养幼儿机智灵活,遇事能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引出故事1、教师做狐狸的模仿动作,请幼儿猜一猜:这是谁?是一只怎样的动物?2、提问:乌鸦是一只怎样的动物?它有什么缺点?二、学习故事:(边看多媒体故事边提问)1、欣赏第一、第二段故事后,提问:狐狸看见了一片肉会怎样?会打什么坏主意呢?2、欣赏第三段故事后提问:(1)狐狸是怎么骗乌鸦的?(请模仿狐狸的语气回答)(2)听了狐狸的赞扬,乌鸦会怎样呢?3、欣赏第四段故事后,提问:乌鸦为什么会上当呢?三、看动画,完整欣赏故事内容师:你们知道乌鸦为什么会上当?狐狸又为什么能骗到肉?教师小结,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寓意。
四、续编故事:鼓励幼儿从多种角度续编故事1、讲道理或求情2、想办法再骗回来3、采用战斗的方法夺回来。
活动反思:狐狸和乌鸦是一篇生动活泼的寓言故事。
两个小动物各自有各自鲜明的个性。
通过他们两个动物之间的三次对话,揭示了一个不能轻信别人的好话的道理。
如何让孩子们理解这三次对话,从而把握寓意呢?首先,我自己认真理解这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了解到幼儿喜欢看动画片这一兴趣特点,把整个故事制成了集声像动画于一体的课件,师幼在讲授、问答、讨论中加强互动和联系的活动方法。
然后,根据该教学活动的目标来进行本次教学活动。
活动中教师设置的问题太多,幼儿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活动的目标并未真正达成。
《狐狸和乌鸦》教案篇2教材分析:《狐狸和乌鸦》是一篇童话,讲一只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说明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
课文共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
第二至五自然段具体讲狐狸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奉承乌鸦,使乌鸦一步步地失去警惕,最后受骗上当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乌鸦和狐狸》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动画,引导幼儿运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出画面内容.
2、培养幼儿的即兴讲述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倾听习惯.
3、引导幼儿运用动作语言表演故事。
教学准备:
1、课件动画
2、狐狸和乌鸦的头饰、故事动画、糖果。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能完整地讲述故事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表演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狐狸图片)这是什么动物啊?关于狐狸,你知道些什么?(……)你们知道的真多。
是呀,许多故事里都有狐狸,它很会动脑筋,会想出各种各样的点子。
二、观看图片、熟悉故事内容
1、今天老师让小朋友看几幅图画(播放课件图片)
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欣赏图片
2、提问:乌鸦和狐狸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乌鸦嘴里叼着肉)(狐狸)狐狸看到乌鸦嘴里的肉以后,它想干什么?
(…)它说了些什么?{您好,亲爱的乌鸦 ? 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
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一句吧 ?}结果怎样?(狐狸得到了乌鸦最里的肉),下面一起做个小游戏,看一下大家猜的对不对,放课件一(视频)
3、教师完整讲一遍故事
4.引导幼儿跟老师观看课件动画边配音集体讲述一遍故事
5.引导幼儿模仿狐狸的声音并完整讲述一遍故事
三、观看故事动画片、引导幼儿理解动画内容。
1、提问:动画片里说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事?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你认为这又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呢?
2、观看动画,了解狐狸是怎样达到自己的目的的?
提问:狐狸想干什么?它用的什么方法?(阿谀奉承)
它对乌鸦说了几次话?三次分别说了什么?一次比一次怎么样?(好听)
3、再次观看故事动画片一遍;
4、幼儿之间相互讲述。
四、表演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带头饰扮演角色进行表演,一人扮演乌鸦,一人扮演狐狸。
五、小结:
狐狸实在太狡猾了,为了骗走乌鸦嘴里的那片肉,说的都是些好听的话,把乌鸦的缺点都说成了优点,乌鸦太爱听了,结果上当了,嘴上的肉就这样掉下来给狐狸叼走了。
小朋友们遇到事情要多动脑想一想,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说的话。
狐狸和乌鸦之间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回家后小朋友们认真想一想,到下节课时我们来个故事大王比赛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