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分》教学反思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仙下乡中心小学作者:李振华
指导老师:管石华
2011年4月20日
《约分》的教学反思
教材简析:本课时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P84~85例3和例4,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因数和公因数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认识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概念,学习约分方法并掌握约分的书写方式。学生学会本课知识又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教学流程:复习旧知→认识“最简分数”→探索约分方法→练习巩固
教学反思: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本课通过情境的创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灵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合理、流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成功之处:
1.沟通联系,实现有效迁移。
奥苏泊尔说:“影响学习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也就是说,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之上。约分的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迁移。在学习约分之前,教师在三个地方做了这方面的努力,起到了
很好的效果。第一处,复习时安排了一组填空题:43=8() 2015=4
() 等;第二处,让学生说明 10075
和 4
3 为什么相等;第三处,认识最简分数的概念之后,让学生判断一些分数是否最简分数,并说明理由。前两处复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建立了约分的依据。第三处老师巧妙地把
例4中的分数(3024)安排在里面,学生在说明3024为什么不是最简分数
时,已经找出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有2、3和6,这样激活了约分的方法,学生在尝试例4时,就自然地想到可以用24和30的公因数
2、3或6去除分子和分母。
2.设问引导,让学生主动获得概念。
心理学认为,中高级小学生的思维具有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特点。可见,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因此,他们抽象概括概念是较难的。这节课两个概念的教学,老师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发现概念的本质特征,从而让学生主动获得概念。
[认识“最简分数”的教学片段]
师:不改变 43的大小,你能把4
3的分子和分母变得更小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43的分子的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而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1还等于4
3。 师:像43这样的分数就叫最简分数,你能说一说,什么叫最简分数吗?
生: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从这个片段,我们可以看出老师通过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发现“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的本质特征,学生获得“最简分数”的概念也就水到渠成了。
【概括“约分”概念的教学片段】
教学例4之后,教师让学生观察把 3024
化成最简分数的过程。
师: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没有变?什么变了?
生: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和分母都变得更小了。
师:为什么分子、分母都变小了,而分数的大小不变?
生:因为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这个依据是什么?
生: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由此可见,约分的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虽然都变小了,但是分数的大小都没有变,这个过程就是约分。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约分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完善总结约分的概念。)
这一片段的教学,教师着重引导学生领悟约分的依据,突出了“分数的大小不变”的实质,避免了“约分把分数变小了”的错误干扰,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了“约分”的概念。值得一提的是,在学习概念时,教师不求“严格的不理解”,而求“不严格的理解”,这朴实的教法,让数学概念“扎进”学生的心里。
3.教师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相得益彰。
“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是一对矛盾体,在教学实践中,“有所为”容易,“有所不为”难。本节课的执教教师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教学手段,真正体现了“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例:在概念的教学中,教师精心设问,点拨引导,此为“有所为”。而概念的获得,则是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此为“有所不为”。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了概括的过程,在获得的概念同时培养了抽象概括能力。
再如:在学习约分的过程中,之前的铺垫,是教师的精心组织,此为“有所为”。而约分方法的悟得,则是放手学生自己尝试,然后再让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约分方法;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也是“有所不为”,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再让犯错误的学生给大家一个提醒,把错误资源也变成了大家的宝贵财富,使桑代克的“尝试与错误”的学习方式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二、存在问题:
1.情境图的运用价值不高。
教师在运用书本上的情境图时,既不能让学生感受约分的必要
性,也不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在提出“ 10075和 43 是一回事吗”时,之前又要提一问:游了全程的几分之几?感觉还挺“绕”。
2.学生约分的技能较低。
学生学习约分之后,表面上看似乎都掌握了约分的方法,但在练习时,学生约分的速度较慢,正确率也不高。课后,我们深入思考,认为原因是:在比较“逐次约分”和“一次约分”两种方法时,更多的同学赞同“一次约分”的简便,老师也带有这种倾向性。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大多数同学在“一次约分”时,找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较费时,尤其是遇到分子和分母的数较大时。少部分同学用“逐次约分”的方法,他们能利用2、3、5的倍数的特征去判断分子和分母是否有公因数2、3、5。事实上,怎样约分更快更准?要因人因题而异,如果能较快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用最大公因数去除更快些;如果不能,则看分子和分母有没有2、3、5、7、11、13、19……这些公因数,然后再用它们的公因数逐次或一次去除,这就是约分的策略。多数学生并没有掌握这种策略。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上述两个方面进行了改进,然后组织了再教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再教学反思:
1.凸显约分必要性,促进认知内驱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内驱力是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有利于培养新的学习需要。激发中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仅依靠学生的外部动机,尤其要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基于此,我们进行了大胆尝试,没有采用书上的情境图,而改用“切苹果”的情境引入教学。
【教学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