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分》教学反思1
《约分》教学反思 15篇
《约分》教学反思 15篇《约分》教学反思 1约分的学习比较难,主要因为学习需要首先掌握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好约分之后也能为之后的分数加减法的结果处理打好基础。
所以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我把重点放在了先期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所以在课程的开始先从小游戏涂卡片,就是让学生给圆形卡片涂色,一分钟看能涂多少,最先完成的同学上台分享作品并告诉大家涂色部分占圆形的比例,并解释为什么,这氧复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之后,在开始约分的学习。
约分的学习先从定义来看“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约分”,这个定义同学难以理解,单纯的数字与定义过于抽象,我决定从生活出发,告诉学生约分就是把分子分母共同拥有的公因数去掉的过程,去掉公因数分数的值是不变的.练习题,我发现少部分同学能约分到最简分数,但是大部分同学还会保留一两个公因数,怎么样能判断我们约分已经约到最简分数了呢?大家想想,可以互相讨论以下。
陆陆续续大家也都发现了,那就是分子分母公因数只剩下1的时候就是最简分数了。
比如分子是1或者分子分母相邻数等等。
在教学中利用好深度学习的方法,结合生活,找到与学生的融汇点,顺利切入主题,再让学生自己发掘知识,活跃课堂气氛。
《约分》教学反思 2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提到第二单元教,因此课前进行了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复习,并且复习了是2、3、5倍数的特征,为判断最简分数及约分打好基础。
新课教学时把最简分数与约分两道例题在一课时内完成,因为两题联系密切,约分的教学是呼之欲出。
如果强行分割开来不便于学生练习与巩固相关知识。
本课约分的正确书写是一大难点。
如果一开始就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约分习惯,再学习分数四则运算时将会明显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失误。
我以往的学生常为节约作业本,将分数写在一行里。
约分的位置不够时,他们就将约得的结果往分子分母的右侧写,数据靠得太紧,常因看错而出错。
所以,今年再教时,我一直强调分数占两行书写,今天的作业还特别要求在分子、分母再多留一行,以便写出约分后的结果。
《约分》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
《约分》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引言概述:
约分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涉及到分数的简化和化简,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一些问题需要反思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约分教学的反思,希翼能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所启示。
一、教材内容设计的问题
1.1 教材内容过于抽象
1.2 缺乏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3 缺乏趣味性和启示性
二、教学方法的不足
2.1 缺乏多媒体辅助教学
2.2 缺乏互动性和合作性
2.3 缺乏个性化教学
三、学生学习态度和方法的问题
3.1 学生对约分概念认识不清晰
3.2 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3.3 学生缺乏实践和应用的机会
四、评价方式的不合理
4.1 只注重结果,忽略过程
4.2 缺乏多样性和灵便性
4.3 缺乏及时性和有效性
五、教师教学态度和方法的问题
5.1 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化关注
5.2 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
5.3 缺乏对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和调整
通过对约分教学的反思,我们应该重视教材内容设计的合理性,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便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合理设计评价方式,注重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方法。
希翼通过这些改进,能够提高学生对约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使数学教学更加有效和故意义。
《约分和通分》教学反思
《约分和通分》教学反思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分析。
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普通采用什么方法?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我注重给孩子创设一个争论辩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斗胆猜测,斗胆设想,在交流合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这样的教学真正发挥了教学的民主性,效果很好。
所以我想: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时常凝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适时点拨,当学生的思维遇卡时,教师巧妙催化,这样会使学生在题中数量间自由地顺逆回环,导致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升初数学摹拟试卷一、选择题1.要使●是○的2倍,再画( )个●。
A.3 B.4 C.5 D.22.长方体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D.既可能成批比例,又可能成正比例3.一个圆的直径和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这个圆的面积( )正方形的面积。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判断4.游泳馆收取门票,一次30元。
现推出三种会员年卡:A卡收费50元,办理后每次门票25元;B卡收费200元,办理后每次门票20元;C卡收费400元,办理后每次门票15元。
某人一年游泳次数45~55次,他选择下列( )方案最合算。
A.不办理会员年卡B.办理A卡C.办理B卡D.办理C卡5.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的部份每吨价格为3元。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是( )。
A. B.C.D.6.甲乙两队共运一堆货物.甲队单独运8小时运完,乙队单独运12小时运完,甲队先运2小时后,然后乙队单独运.还要( )小时运完.A.B.9 C.3 D.107.做一个圆柱形的通风管,至少需要铁皮的面积是求圆柱( )A.侧面积 B.侧面积+一个底面面积 C.表面积8.一袋土豆,吃了它的,吃了30千克,这袋土豆原有( )千克.A.20 B.50 C.189.一歌手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歌咏大赛中的歌唱得分分别为96,91,83,97,92,99.则这位歌手的实际得分为( )分。
《约分》教学反思
《约分》教学反思
约分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教授学生约分的方法和技巧是教师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改进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反思的角度,探讨约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教学内容设计不够生动有趣
1.1 学生对约分的概念理解不深
1.2 学生缺乏对约分实际应用的认识
1.3 学生对约分的学习兴趣不高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
2.1 传统的讲解和练习模式过于枯燥
2.2 缺乏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和游戏
2.3 忽视多种教学资源的利用,如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等
三、评价方式单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能力
3.1 重视学生计算能力而忽视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忽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3.3 缺乏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只重视传统的笔试和作业评价
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4.1 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2 学生在约分学习中缺乏探索和实践
4.3 学生对于约分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和自主
五、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态度问题
5.1 教师对于约分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5.2 教师缺乏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关注和指导
5.3 教师在约分教学中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
综上所述,约分教学反思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改进。
我们
应该设计更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态度。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约分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约分》教学反思(15篇)
《约分》教学反思(15篇)《约分》教学反思1《约分》一课是在学生已探索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了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的基础上来认识约分的含义,掌握约分的方法的。
根据教材的安排,我设计了三个活动:一是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相等关系并运用已有知识解释分数相等的原因;二是引导学生发现用公因数去除,理解约分及最简分数的含义;三是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约分的方法,从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课伊始,设计了“猪八戒为了给师傅留块饼,想出了四种分法,请同学帮忙,哪种分法更多一点?”的情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合理的知识迁移,去掌握理解新知,我只是给予适当的引导,并没有过多的讲授,把探究新知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和发现的时间与空间,从约分的含义的理解到约分方法的学习,我始终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相信学生有无尽的潜能。
通过第一个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几个分子分母不同的分数,它们的值相等;借助第二个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理解约分的含义及最简分数的含义;创设第三组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实践探究的平台,使学生在交流中碰撞不同的约分方法,最终达成共同的认识。
可以说,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在学生的发现、探究和交流中解决,课堂中能时时闪动着学生智慧的火花。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捕捉学生所反馈出来的信息,及时的给予评价,同时也注意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不一样的看法。
在每一个活动结束后,都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归纳,以使学生内化新知,提升自己原有的知识水平。
虽然本节课有一些可取的地方,但也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困惑。
如课堂中学生虽能积极参与,但回答问题的面不是很广,敢于质疑的同学也不是很多,该如何调动全面参与的积极性?对于这种学生利用知识迁移就能自学或者说就能掌握新知的课如何上得有新意,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些都是值得我深思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小学数学《约分》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约分》教学反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小学数学《约分》教学反思反思《约分》这节课,我觉得我对这节课不够重视,以为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公因数,在教学时出示一个例子引导学生完成,使学生浅显的知道什么约分,让学生把什么是最简分数读了两遍,就让学生开始练习了。
没有让学生亲历探索的过程。
故而,在后面的练习中,很多学生找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以及最大公因数的速度特别慢,还有的同学约分的结果不是最简分数。
本以为相当简单的问题,可是我又用两节课时间去巩固练习,效果还是不太好。
因此在计算分数加减法时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更严重了。
学生要理解掌握概念,必须要参与、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
向其他老师请教后,我再次思考了《约分》这节课的教法,特别是最简分数概念的揭示。
约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为了使学生对最简分数的概念有充分的感知基础,可以写几组分数大小相等的分数:如9/12、3/4;3/6、10/20;让学生再说出几个与它们大小相等的分数,通过学生写分数、说理由自然地复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在这些大小相等的分数中,你觉得哪个分数最特殊?为什么?”学生找出其中最简的那个分数最特殊,并说说特殊的原因:因为它们的分子分母已经不能再缩小了!“象3/4、1/2这样的分数还有吗?”引导学生不断的说,老师不断的写,从直接说一个分数,到说分子分母是连续自然数就可以、分子是1分母是非0非1的自然数,越来越归纳,越来越接近实质……说着说着,终于学生自己就会发现:只要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这个分数就是最简分数!无疑,让学生在看似不经意的写数中悟出概念,那种成功的快乐感,那种对最简分数概念的深刻理解,是接受式教学所无法企及的。
看来许多理念对于我还是书本上的,我应该有意识的改一改自己身上一些与理念不适应的教学行为——哪怕这些行为以前是“负责任”的标志。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突破以往数学学习单一,被动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情感、能力、智力的全面发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七课《约分》说课课件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
《约分》板书
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值不变的过程叫做约分。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教学内容在知识点不变的基础上,以发挥学生主动性, 学生也在约分的探究学习中,相互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通过合作交流 促进了学生对约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环绕重点练习巩固新知。课堂练习安 排了针对性很强的练习题;重视利用形象、直观的程
(一)、导入新课 下面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各有哪些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几?
师:今天我们利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来对分数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二)、探究新知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约分的方法,认识了最简分数。 1.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作 约分,不能再约分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2.约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一个一个地去除,另一种 是直接用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去除。 3.约分可以把一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生活中遇到能约分的分数时,要注意 约分,约分后的分数更加简单。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 元第六课《 找最大公因数》。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全 体学生通过视察、探究、展示、交流、小结等活动,一步一步地从化简分 数的具体过程中抽象出约分的概念;约分是在学习了分数与除法、分数 的基本性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节课内 容为学生学习分数的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分数及认识约分和最简分数的过程。 2.知道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能把分数化简成最简分数。 3.在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学习的经验。 4.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探索约分的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约分(1)》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3课时约分(1)教学内容:教科书P65例4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66“练习十六”中第1~3题。
教学目标:1.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认识。
探究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约分。
2.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3.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归纳、概括出最简分数的概念及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揭示课题课件呈现复习题。
学生口答,教师课件呈现结果。
化成分子、分母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好。
像这样把1632比较小而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就叫约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约分有关的知识。
[板书课题:约分(1)]【设计意图】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转化为指定分子或分母的分数,为新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探究新知(一)课件呈现教科书P65例4。
(二)仔细读题,理解题意。
师:题目要求什么?生:化成分子和分母比较小且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包括两个意思:分子、分母比原分数的都要小;分数大小不变。
师:怎样才能保证分数大小不变?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
师:怎样才能使分子和分母比较小?生: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同一个大于1的数就比原来小。
师:请你们自己独立思考,尝试着做一做。
(三)汇报交流。
教师板书:【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尝试,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观察分析,发现规律。
1.理解约分的概念。
师:仔细观察同学们的各种解答,都达到了题目的要求了吗?师:尽管结果不一样,但是他们的解法相同吗?生:都达到了,分子和分母都变小了,而且大小都没变,都是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达到要求的。
师介绍: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板书)2.理解最简分数的概念。
师:仔细观察这里的2430,1215,810,45,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生:这些分数都是相等的,分子和分母都比2430的分子、分母小。
《约分》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
《约分》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引言概述:
约分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在约分这一部份的学习中存在各种难点和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对约分教学进行反思,探讨如何更好地匡助学生掌握约分的方法和技巧。
一、教学内容设计不够生动有趣
1.1 学生缺乏对约分概念的直观理解
1.2 缺乏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和案例
1.3 缺乏与生活实际情境结合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灵便性
2.1 重复性的练习题导致学生学习疲劳
2.2 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2.3 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
三、缺乏实践操作环节
3.1 约分是一个需要实际操作的数学概念
3.2 缺乏实际生活中的约分案例演练
3.3 缺乏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综合性约分问题
四、教师对于学生难点的反应不够及时
4.1 忽视学生在约分学习中的难点表现
4.2 缺乏及时的反馈和引导
4.3 缺乏个性化的辅导和匡助
五、缺乏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5.1 约分是数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
5.2 缺乏与分数、小数等知识的联系和延伸
5.3 缺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引用和应用
结语:
通过对约分教学的反思,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约分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匡助他们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
希翼本文所提出的教学反思能够对教师在约分教学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约分》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理解和掌握约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的观察、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作业纸。
3.分数卡片、信封袋。
4.记号笔、白纸。
板书设计约分例1:把化简。
例2:把约分。
== 板书约分的两种形式== 板书分母是9的== 所有最简真分数。
教学过程教师边导边教学生边学边练评析一、情境导入,复习巩固,激发兴趣。
1.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孙悟空比本领。
2.指出下面每组数中的公约数(1除外)。
42和50、15和5、8和21、18和12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选择第三道题问:你是怎么想的?= ===利用该知识,把分数化成同它相等的另一个分数。
快速口答突出回答8和21只有公约数1,所以8和21是互质数。
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达到回顾知识的效果。
有简洁的导入:孩子们对孙悟空这一神话人物充满好奇,以和悟空比本领谈话导入,引发大家的学习兴趣,紧接着回顾求公约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明确又简单,为理解最简分数和掌握约分的方法作好准备。
用一句简短而富有神秘挑战性的话语“大家都知道孙悟空有72变,特神奇,你们想不想也学一招?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创造第73变,变分数!”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激情。
二、理解最简分数及约分的意义。
1.尝试“变”分数。
例1:把化简。
活动要求:(1)这个分数要和大小相等。
(2)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要比的分子、分母小。
2.了解约分的概念。
(1)观察所变出的分数与有什么关系?(2)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举例:把化成就是约分。
要求学生变出一个和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把变出的分数写在自己的作业纸上,能变几个就变几个。
与四人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变的分数是怎样得来的。
观察后发现分数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原来分数的分子、分母小。
《约分》教学反思
《约分》教学反思约分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孩子们学习分数的基础。
通过约分,我们可以简化分数,使其更加简洁、易于理解。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对于约分的概念和方法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本文将对约分的教学进行反思,探讨如何更好地教授学生约分的技巧和方法。
一、概述约分是指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使其变为最简形式的过程。
通过约分,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与原分数等值的分数,但其分子和分母的数值更小,更易于计算和理解。
在教学约分时,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理解约分的原理和方法。
二、约分的原理1.1 分数的定义在教学约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分数的定义。
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被分成若干份中的一份,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的份数。
分数的值等于分子除以分母的结果。
1.2 约分的原理约分的原理是基于分数的等值性。
当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时,分数的值不变。
例如,对于分数2/4,我们可以同时除以2,得到1/2,其值与原分数相等。
这是因为分子和分母都被除以相同的数,所以分数的值不变。
1.3 约分的意义约分的意义在于简化分数,使其更加简洁、易于理解。
通过约分,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最简形式的分数,其分子和分母的数值更小,更易于计算和比较。
同时,约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约分的方法2.1 找到最大公约数约分的方法之一是找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然后同时除以最大公约数。
最大公约数是指能够同时整除两个数的最大正整数。
例如,对于分数12/18,最大公约数是6,我们可以同时除以6,得到2/3,其为最简形式的分数。
2.2 分解质因数另一种约分的方法是将分子和分母分别进行质因数分解,然后约去相同的质因数。
质因数是指能够整除一个数的质数。
例如,对于分数16/24,我们可以将分子和分母分别分解为2^4和2^3 * 3,然后约去2的公因数,得到4/6,再进一步约分得到2/3。
《约分》教学反思
《约分》教学反思引言概述:在数学教学中,约分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概念。
通过约分,学生可以简化分数,使得计算更加方便和准确。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对于约分的理解和应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本文将对约分的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法。
一、学生对约分的困难点:1.1 学生缺乏对分数概念的深刻理解。
很多学生对于分数的含义和性质并不清楚,导致在约分过程中出现困惑。
1.2 学生缺乏约分的具体操作方法。
虽然学生知道约分的概念,但在具体操作时经常出现错误,比如忽略最大公约数等。
1.3 学生缺乏约分的应用意识。
很多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并没有意识到可以通过约分简化计算过程,导致计算复杂度增加。
二、改进约分教学的方法:2.1 强化分数概念的教学。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让学生深刻理解分数的含义,比如分数代表的是整体中的部分等。
2.2 注重约分的具体操作方法。
在教学中应该重点讲解约分的具体步骤,比如找到最大公约数,然后进行约分等。
2.3 引导学生应用约分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应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意识到约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师在约分教学中的角色:3.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约分的学习兴趣。
3.2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实践,掌握约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3.3 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克服约分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四、学生在约分教学中的作用:4.1 主动参与学习。
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约分的学习过程,主动思考和提问,加深对约分的理解。
4.2 多练习约分题目。
学生应该多做约分相关的练习题,加强对约分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4.3 应用约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应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约分的方法,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约分》教学反思
《约分》教学反思引言概述:约分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掌握约分的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约分的教学进行反思,从准备工作、教学方法、学生理解、练习和评估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高约分教学的效果。
正文内容:1. 准备工作1.1 教师的准备在进行约分教学前,教师应该对约分的概念、原则和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
同时,教师还应该准备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源,如实物、图片、视频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2 学生的准备在约分教学之前,学生应该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教师可以通过复习和预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为约分教学做好准备。
2. 教学方法2.1 渐进式教学约分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较为抽象,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渐进式教学的方法,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约分的方法和技巧。
2.2 案例分析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或案例,让学生运用约分的知识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兴趣。
2.3 合作学习约分教学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解决约分问题。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 学生理解3.1 概念理解在约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约分概念的理解。
可以通过实物、图示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约分的含义。
3.2 方法理解除了概念理解外,学生还应该掌握约分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约分的步骤和技巧。
3.3 运用理解学生在掌握约分方法和技巧后,应该能够熟练地运用约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或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练习4.1 多样化练习约分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应用题等,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4.2 难度递进练习题的难度应该逐步递进,从简单到复杂,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约分》教学反思
《约分》教学反思朱良小学张秀伟《约分》是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第五节第二课时的一个教学内容,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约分及最简分数的意义,掌握约分方法,能准确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是教学难点。
在设计中,我首先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分数基本性质和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本课无需在此处多费时间,合理的知识迁移,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约分”的含义,使知识深入浅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约分的知识涉及到求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相关知识。
学生要对每个部分的知识掌握的很扎实后,将这些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才能很好的掌握约分的方法。
我在设计约分的教学环节时力求体现数学课旧课不旧新课不新的教学思路,把知识问题化,问题具体化。
首先课的开始先找准新旧知识对接时的切入点,让学生复习之前所学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最大公因数的有关知识点,解决例3提出的问题。
通过例3的教学,让学生理解最简分数的意义,并通过有针对的强化练习得出最简分数的概念。
随后指出不是最简分数的可以进行化简,引出将要学习的约分方法。
课前预习时间让学生根据导学案中预习部分有目的有重点地阅读课本,进行自学感悟尝试。
上课时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本节课的知识点,学生讨论还是十分的热烈的。
汇报环节适时点拨,突破难点。
但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了自身存在不足,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首先,教学经验不足。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掌控课堂,课堂中的突发问题不能灵活的处理,甚至连课前的预设到的问题发生时也不能及时的处理。
例如在讲解例4时课前已经预设到可能会有同学一下子就会想到直接用最大公因数去除,但是当问题出现时,我只是生硬的告诉学生还可以用逐一法来求。
在我对本节课进行反思时发现此处处理不当。
其次,对“345”教学模式没有真正了解到它的精髓,现在我使用的教学方法仍存在“填鸭式”教学的影子,仍然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对象,对学生的引导不够。
比如,最简分数和约分的定义都是由我直接提出的,没有让学生经历探索—讨论—发现—归纳—总结的过程,这也是本节课在讲解中存在的硬伤。
《约分》教学反思(含试卷)
《约分》教学反思约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为了使学生对最简分数的概念有充分的感知基础,我写了几组分数大小相等的分数:如9/12、3/4;3/6、10/20;让学生再说出几个与它们大小相等的分数,通过学生写分数、说理由自然地复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在这些大小相等的分数中,你觉得哪个分数最特殊?为什么?”学生都直觉得找出其中最简的那个分数最特殊,因为它们的分子分母已经不能再缩小了!“象3/4、1/2这样的分数还有吗?”引导学生不断的说,老师不断的写,从直接说一个分数,到说分子分母是连续自然数就可以、分子是1分母是非0非1的自然数,孩子们的回答显然越来越归纳,越来越接近实质……说着说着,终于孩子们自己兴奋的发现:只要分子分母是互质数,这个分数就是最简分数!无疑,让学生在看似不经意的写数中悟出概念,那种成功的快乐感,那种对最简分数概念的深刻理解,是接受式教学所无法企及的。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4x+8错写成4(x + 8),结果比原来( )A.多4 B.少4 C.多242.如图,甲摸到白球得1分,乙摸到黑球得1分,在( )箱中摸是公平的。
A. B. C. D.3.用长12cm,宽9cm的长方形纸拼成正方形,最少要用这种长方形纸()张。
A.8 B.6 C.24 D.124.如图,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5)。
线段OA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点A的对应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A.(5,5)B.(5,1)C.(4,1)D.(6,1)5.某超市节假日进行‘买三送一’(即买三盒送一盒)促销,相当于打()折A.三B.三五C.四D.七五6.把一段圆柱形的木料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
A.B.3倍C.D.2倍7.下面各组中的线段,可以围成等腰三角形的是()A.2cm,6cm,6cm B.5cm,2cm,2cm C.3cm,3cm,6cm8.一个圆锥的体积是30立方米,它的底面积是15平方米,它的高是()A.9米B.6米C.3米D.1米9.下面四个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约分》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
《约分》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
引言概述:约分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涉及到分数的简化和化简,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约分这一环节时常浮现难点,因此需要对约分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
一、教学目标设定不清晰
1.1 学生对约分的概念理解不清晰
1.2 学生缺乏约分的实际运用能力
1.3 学生对约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
2.1 传统的板书讲解形式单一
2.2 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
2.3 缺乏实际生活中的约分案例
三、教学资源匮乏
3.1 缺乏生动形象的教学素材
3.2 缺乏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
3.3 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和环境
四、教师教学态度和方法需要改进
4.1 缺乏耐心和细心的教学态度
4.2 缺乏灵便多样的教学方法
4.3 缺乏及时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五、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5.1 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5.2 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5.3 缺乏团队合作和交流的机会和能力
综上所述,约分教学反思的关键在于设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改进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惟独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才干提高约分教学的质量,匡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的数学概念。
《约分》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
《约分》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引言概述:
在教学实践中,约分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的难点之一。
本文将对约分教学进行反思,探讨如何更好地教授学生约分的方法和策略。
一、教学目标设定
1.1 确定学生对约分的理解程度
1.2 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1.3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二、教学内容设计
2.1 清晰地介绍约分的概念和意义
2.2 分析约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3 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匡助学生理解约分的过程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选择
3.1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3.2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3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互助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过程实施
4.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预学习
4.2 注重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3 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效果评估
5.1 设计合理的评估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5.2 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5.3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
结语:
通过对约分教学的反思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约分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
希翼本文的内容能够对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一定的匡助和启示。
《约分》教学反思
《约分》教学反思《约分》教学反思1我先出示几组数:18和15、6和9、12和18、14和42 、42和50,让学生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一边学生说,一边我把最大公约数记录在每组数的上方。
完成后,我让学生把每组的两个数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接着让学生观察所得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当学生发现它们最大公因数只有1时,我接着问,你能用着两个数分别作分子、分母,然后得到一个分数吗?这些分数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你能给这样的分数取个名字吗?学生取了“最简分数〞、“简单分数〞等名称后我给出了正规的名称“最简分数〞〔让学生给分数取名字并不是为了追求课堂的虚假“繁荣〞,而是通过这一过程加深学生对最简分数的本质属性的认识〕。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面8个最简分数,他们自然地认识到最简分数既可以是真分数,也可以是假分数,这样更进一步地丰富了学生对最简分数外延的认识。
那么,一个不是最简分数的分数能不能化成最简分数?如果能,又怎样把它化成最简分数呢?接着就转入约分环节的教学。
以上的教学设计,除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预设,其它的都是随机生成成而得,然而就是这样的灵活调整,令我这堂课生机盎然,教学线条流畅自然。
《约分》教学反思2设计好“课眼〞,让课活起来一堂课就如同一个生命体,如何使这个生命体活力四射,使师生双方都能全身心投入,设计好“课眼〞非常重要。
约分这堂课,内容比拟浅显和枯燥,如果遵照教材的脉络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学生也能掌握约分的方法和最简分数的含义,但这样一来,难免把课上的沉闷。
我非常重视新授课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因为只有把新授课上有意思,让学生乐于听,乐于想,才能上出效果,为后面的练习课铺好奠基石,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于是我课前一直在琢磨:怎么才能把这节课上得让学生觉得有兴趣?反复思量,觉得有了点灵感:不如把最简分数作为这堂课的“课眼〞?有了这个想法后,我调整了原先的教学设计,把最简分数提前教学,用最简分数带出约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仙下乡中心小学作者:李振华
指导老师:管石华
2011年4月20日
《约分》的教学反思
教材简析:本课时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P84~85例3和例4,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因数和公因数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认识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概念,学习约分方法并掌握约分的书写方式。
学生学会本课知识又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教学流程:复习旧知→认识“最简分数”→探索约分方法→练习巩固
教学反思: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本课通过情境的创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灵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合理、流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成功之处:
1.沟通联系,实现有效迁移。
奥苏泊尔说:“影响学习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也就是说,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之上。
约分的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迁移。
在学习约分之前,教师在三个地方做了这方面的努力,起到了
很好的效果。
第一处,复习时安排了一组填空题:43=8() 2015=4
() 等;第二处,让学生说明 10075
和 4
3 为什么相等;第三处,认识最简分数的概念之后,让学生判断一些分数是否最简分数,并说明理由。
前两处复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建立了约分的依据。
第三处老师巧妙地把
例4中的分数(3024)安排在里面,学生在说明3024为什么不是最简分数
时,已经找出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有2、3和6,这样激活了约分的方法,学生在尝试例4时,就自然地想到可以用24和30的公因数
2、3或6去除分子和分母。
2.设问引导,让学生主动获得概念。
心理学认为,中高级小学生的思维具有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特点。
可见,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因此,他们抽象概括概念是较难的。
这节课两个概念的教学,老师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发现概念的本质特征,从而让学生主动获得概念。
[认识“最简分数”的教学片段]
师:不改变 43的大小,你能把4
3的分子和分母变得更小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43的分子的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而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1还等于4
3。
师:像43这样的分数就叫最简分数,你能说一说,什么叫最简分数吗?
生: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从这个片段,我们可以看出老师通过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发现“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的本质特征,学生获得“最简分数”的概念也就水到渠成了。
【概括“约分”概念的教学片段】
教学例4之后,教师让学生观察把 3024
化成最简分数的过程。
师: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没有变?什么变了?
生: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和分母都变得更小了。
师:为什么分子、分母都变小了,而分数的大小不变?
生:因为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这个依据是什么?
生: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由此可见,约分的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虽然都变小了,但是分数的大小都没有变,这个过程就是约分。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约分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完善总结约分的概念。
)
这一片段的教学,教师着重引导学生领悟约分的依据,突出了“分数的大小不变”的实质,避免了“约分把分数变小了”的错误干扰,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了“约分”的概念。
值得一提的是,在学习概念时,教师不求“严格的不理解”,而求“不严格的理解”,这朴实的教法,让数学概念“扎进”学生的心里。
3.教师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相得益彰。
“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是一对矛盾体,在教学实践中,“有所为”容易,“有所不为”难。
本节课的执教教师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教学手段,真正体现了“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
例:在概念的教学中,教师精心设问,点拨引导,此为“有所为”。
而概念的获得,则是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此为“有所不为”。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了概括的过程,在获得的概念同时培养了抽象概括能力。
再如:在学习约分的过程中,之前的铺垫,是教师的精心组织,此为“有所为”。
而约分方法的悟得,则是放手学生自己尝试,然后再让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约分方法;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也是“有所不为”,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再让犯错误的学生给大家一个提醒,把错误资源也变成了大家的宝贵财富,使桑代克的“尝试与错误”的学习方式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二、存在问题:
1.情境图的运用价值不高。
教师在运用书本上的情境图时,既不能让学生感受约分的必要
性,也不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
在提出“ 10075和 43 是一回事吗”时,之前又要提一问:游了全程的几分之几?感觉还挺“绕”。
2.学生约分的技能较低。
学生学习约分之后,表面上看似乎都掌握了约分的方法,但在练习时,学生约分的速度较慢,正确率也不高。
课后,我们深入思考,认为原因是:在比较“逐次约分”和“一次约分”两种方法时,更多的同学赞同“一次约分”的简便,老师也带有这种倾向性。
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大多数同学在“一次约分”时,找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较费时,尤其是遇到分子和分母的数较大时。
少部分同学用“逐次约分”的方法,他们能利用2、3、5的倍数的特征去判断分子和分母是否有公因数2、3、5。
事实上,怎样约分更快更准?要因人因题而异,如果能较快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用最大公因数去除更快些;如果不能,则看分子和分母有没有2、3、5、7、11、13、19……这些公因数,然后再用它们的公因数逐次或一次去除,这就是约分的策略。
多数学生并没有掌握这种策略。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上述两个方面进行了改进,然后组织了再教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再教学反思:
1.凸显约分必要性,促进认知内驱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内驱力是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有利于培养新的学习需要。
激发中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仅依靠学生的外部动机,尤其要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
基于此,我们进行了大胆尝试,没有采用书上的情境图,而改用“切苹果”的情境引入教学。
【教学片断】
(师出示两个苹果)
师:现在老师想叫两个同学来进行切苹果比赛,看谁切得快,又符合老师的要求。
(指出两名学生到讲台前,要求学生1切出这个苹果的10075,生2切出这个苹果的43。
生2很快切好,生1迟疑了好一会儿,这时,台下有人迫不及待要求上台帮忙, 老师叫生3出来帮忙,生3也按43切好了苹果。
)
师(疑惑):你为什么也切4
3?
生3:因为10075=4
3。
师:你怎么知道10075= 43 ?根据什么? (生答略。
引导学生概括“最简分数”,过程略。
) 师:从这里,我们发现43和100
75相比,43有什么优点? (生答略)
师:最简分数书写简便、应用方便,今后我们还会知道计算也方便。
既然最简分数有这些优点,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把非最简分数化成最简分数,也叫约分。
(揭题:约分)
改进后的教学,从“用数学”的角度凸显了约分的必要性,使学生产生了认知内驱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探索知识的欲望。
2.层层递进,逐步形成约分的策略。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约分的策略,在学习约分的环节中,我们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教学。
第一层次:利用例4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感悟约分方法,即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或最大公因数同时除分子、分母。
并让学生比较两种约分方法的长处和短处,明确用什么方法要因人因题而异。
第二层次:能利用2、3、5的倍数的特征,比较快地找到分子和分母中的公因数或最大公因数。
首先选择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分数,如:3624、4030、6045 等,让学生约分,做完后讨论交流:你是怎样约分的?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同伴。
【汇报交流摘录】
生1:我用的是“逐次约分”的方法,我发现这种方法好,因为每次约分后,分子和分母都变小了,我更容易看出它们其它的公因数。
生2:我先看分子、分母有没有公因数2,如果有,就用2去除分子和分母;再看有没有公因数3,如果有接着用3除;再看有没有公因数5……
生3:我发现,如果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既有2又有3,那么就有公因数6,直接用6去除;如果分子和分母既有公因数2又有5,那么就有公因数10,直接用10去除……
听了学生精彩的交流,我们有了更深的感悟:约分的策略并不要老师教,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有能力感悟得到。
当然完善的约分策略并不是人人都能悟得,我们只要给足学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互相提醒,互相补充,优势互补,就能把优秀生的聪明才智变成全班同学的共同经验。
第三层次:教师选择了几道典型错题,如:4228=2114、6622=3311 等,通过改错练习,使学生不仅要注意分子和公母要除以相同的数,更要
使学生知道:约分时,光看分子和分母有没有公因数2、3、5还不够,还要看有没有公因数7、11、13、19……从而进一步完善约分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