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强制条文
SL20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技术要求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Technical regulation o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plan of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SL204—98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实施日期:1998年5月1日1998-02-05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的通知水科技[1998]47号根据1995年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计划,由部水土保持司主持、主编制定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发布。
标准名称和编号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SL204—98。
本标准自1998年5月1日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水土保持司,并由其负责解释。
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8年2月5日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水利部第5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本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总则。
简述编制本规范的目的和意义,适用范围,水土保持方案分阶段的要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任务及责任范围,水土保持方案应达到的目标等。
第二部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
主要有水土保持方案各设计阶段的要求,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及其基本情况调查、水土流失预测、防治方案的制定、投资概(估)算和效益分析等。
第三部分水土流失防治工程。
对防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拦渣工程、护坡工程、土地整治工程、防洪工程、防风固沙工程、泥石流防治工程、绿化工程等7个方面的措施,分别提出技术要求。
本规范的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本规范的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本规范的参编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规划设计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焦居仁刘震刘万铨曾大林蔡建勤王欣成姜德文汪有科严国民付永杰1 总则2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3 拦渣工程4 护坡工程5 土地整治工程6 防洪工程7 防风固沙工程8 泥石流防治工程9 绿化工程条文说明1 总则1.0.1水土保持方案是开发建设项目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设计和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技术依据。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一、综述水土保持是指以人有效的活动工程方式,直接影响和可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以有效控制和保护地表、地下水环境,抑制和防止降水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实现区域水土资源的有序利用的一个系统。
水土保持是指以合理利用水资源和土壤资源,以及通过开发建设等人类活动,促进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护区域水环境安全和环境生态平衡为目标,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包括技术改造、管理措施和优化系统),维护地表水、地表水、地下水及其生态系统、污染控制和防洪抗旱的工程技术措施。
(一)水土保持规划1.规划:重点关注功能区、项目开发建设区的水土保持条件的研究,并制定以此为指导的水土保持总体规划和区域水土保持规划文件。
2.规模:对灾害易发区、弱控区、河流开发建设区、新建小水库区应根据形势灾情,分别进行精细、细致的水土保持设计研究。
(二)水土保持工程施工1.工程技术设计: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方案,建立水土保持处理技术,确定水土保持措施和工程投资依据并实施防护设施综合造价计算等。
2.施工管理:做好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和淤积的地段的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采取合理技术措施,及时修补护坡设施,以防止毁坏或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
1.建立维护保养制度:经常对施工应用的水土保持设施系统和相关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配件,确保水土保持设施工作正常。
2.管理和协调:实施高效统一的管理,建立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的配套技术规则,加强对水土保持设施的日常管理和整治,完善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的行政监管、技术协调机制。
三、总结水土保持技术规范是针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管理的规定,要求做到规划科学、工程施工规范、维护保养完善,以确保发展建设过程中实现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的有效维护,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绿色安全的可持续性环境基础。
最新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明确了结论与建议要求,强化了保障措施
2、水土保持可行性评价
水土保持评价的内容都是涉及到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破坏生 态环境的: 主体工程方案比选及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 制约性因素分三种情况分析(绝对限制类、严格限制类、普 通要求类) 主体工程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的分析与评价 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弃土(石、渣)场、取料场的布置、 施工组织、施工方法与工艺等评价 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提出要求或补充设计) 工程建设与生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评价
◆我国地域广阔,情况多样,建设项目类型 各异,在新国标中针对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 也提出了针对性的特殊条款。针对风沙区、 东北黑土区、西北黄土高原区、北方土石山 区、西南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区、青藏 高原冻融侵蚀区、平原和城市地区的突出问 题,国标都提出了特别要求。
对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矿山开采、 电力、石油等不同行业,也提出了特别的规 定和要求,限制和禁止了落后的施工方式。
◆国标还明确要求,建设项目应采取拦渣、护坡、
土地整治、防洪排导、降水蓄渗、临时防护、植被 建设、防风固沙等措施。
◆新国标提出了开发建设项目防治水土流失
的基本目标。一是项目建设区的原有水土流 失得到基本治理;二是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 效控制;三是生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环 境得到明显改善;四是水土保持设施安全有 效;五是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 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 复率、林草覆盖率等6项指标,必须达到国家 规定的量化标准 。
4、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工程界定:原措施体系为主体工程中具有水 土保持功能的工程为主,新增措施为辅。现 重新界定水土保持工程,不再区分主体设计 已有和方案新增。对不属于水土保持工程的 范畴,可以评价并提出要求。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实施日期:1998年5月1日1998-02-05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的通知水科技[1998]47号根据1995年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计划,由部水土保持司主持、主编制定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发布。
标准名称和编号为:强制性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本标准自1998年5月1日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水土保持司,并由其负责解释。
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8年2月5日前言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水利部第5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本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总则。
简述编制本规范的目的和意义,适用范围,水土保持方案分阶段的要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任务及责任范围,水土保持方案应达到的目标等。
第二部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
主要有水土保持方案各设计阶段的要求,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及其基本情况调查、水土流失预测、防治方案的制定、投资概(估)算和效益分析等。
第三部分水土流失防治工程。
对防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拦渣工程、护坡工程、土地整治工程、防洪工程、防风固沙工程、泥石流防治工程、绿化工程等7个方面的措施,分别提出技术要求。
本规范的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本规范的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本规范的参编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规划设计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焦居仁刘震刘万铨曾大林蔡建勤王欣成姜德文汪有科严国民付永杰1总则1.0.1水土保持方案是开发建设项目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设计和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技术依据。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条文说明
挡渣墙
挡渣墙的结构形式本条所列 种类型 在不同的条件下选用 最常用的是重力式 挡渣墙设计的核心是稳定性验算 其安全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工程的重要性 对于重要的工 程也可适度提高安全系数 挡渣墙的基底摩擦系数应通过试验取得 对于重要性较低的挡渣墙 可按本表提供的数据 选用
护坡工程
一般规定
开发建设项目建设施工和生产运行中 形成的不稳定边坡有两种情况 一是开挖地 面取土后形成高陡边坡 二是在地面上堆置弃土 弃石 弃渣等形成的高陡边坡 由于各类不稳定 边坡的高度 坡度 土质和坡脚环境等性质不同 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护坡工程
削坡开级
土质坡面的削坡开级 本条所属 款列出的 种形式 分别适应于不同的高度 坡度与土质 应当因地制宜地选用 其断面尺寸 削坡后的坡度 台阶的高度 宽度等 应根据当地的土质 降雨等条件 经过稳定分析后 确定
整治后的土地利用
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的原则 一是改造后土地的位置和质量 坡度 土质等立地条件 二是项 目区对土地和需求
农业利用 整治改造后立地条件最好的 一般应是平地或缓坡地 用作农地 而且应根据种植作物的不 同 对土地作进一步的加工
林业和牧业利用 整治改造以后立地条件与农地比较相对较差的 一般是坡度较陡 土层较薄 作为林业和牧业 用地 在防治水土流失的基础上 有条件的可适当增加经济收入高的项目
防洪工程
一般规定
开发建设项目需采取防洪工程措施的 有以下 种情况 一是项目区在基建施工或生产运行中产生的弃土 弃石 弃渣等未作妥善处理 冲进河流 淤塞 河道 影响行洪安全的 应采取清淤清障措施 二是项目区在沟道下游 或山脚坡下 沟道与山坡洪水可能造成水土流失 危害项目区安全的 应采取拦洪坝 排洪渠 排洪涵洞等措施 使洪水安全排泄 三是项目区在河流一岸或两岸 暴雨中河道洪水上涨或河岸坍塌 可能造成水土流失 危及项 目建设的应采取堤防工程和护岸护滩措施
GB50433-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50433-2008《开发建设项⽬⽔⼟保持技术规范》22株/hm;樟⼦松、侧柏1500~4500株/hm。
2)⽴地条件较差的流动或半流动沙地采⽤沙障固沙造林,以灌⽊为主。
单⾏或双⾏条带式密植,适2当加⼤⾏带间距离,增加挡风固沙作⽤。
株距1~1.5m,⾏带距3~6m,1000~3000株/hm。
6造林整地。
1)固定或半固定沙地应于前⼀年秋末或冬初整地,第⼆年春季栽植。
流动沙地应随挖随栽。
2)沙地造林采⽤带状整地,带宽1~1.5m,禁⽌采⽤全⾯整地,以免引起风蚀。
7沙地⼟壤改良.1)引洪漫地。
在河流两岸且地形平缓的风沙区,洪⽔季节将洪⽔引⾄整平的沙地内进⾏淤灌,待淤泥达30cm以上时,即可种树、草、农作物。
2)封沙育草。
在⼀定时期内确定⼀定范围的沙地,禁⽌放牧及樵采,以利于恢复植被,固定流沙,增加⼟壤有机质,改善⼟壤结构,然后造林种草,开发利⽤。
8沙地造林⽅法。
1)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是果树、针叶树及⼤多数阔叶树等树种的主要造林⽅法,也是沙地造林的主要⽅法。
萌芽⼒强的刺槐、紫穗槐等采取截⼲造林,减少⽔分蒸发,提⾼造林成活率。
2)播种造林。
对花棒、柠条、踏郎、沙篙、紫穗槐等种⼦来源⼴泛的树种,采⽤播种造林。
3)分殖造林。
对⼩叶杨、合作杨、旱柳、沙柳、怪柳等茎秆易⽣根的树种可采取分殖造林。
4)造林固沙的有关设计与施⼯技术参照《⽔⼟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GB/T16453.5-1996第五章中的规定执⾏。
14.3.3种草固沙的设计与施⼯等有关技术参照《⽔⼟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GB/T16453.5-1996第六章中的规定执⾏。
14.3.4平整沙丘及引⽔拉沙造地有关技术参照《⽔⼟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GB/T16453.5-1996第六章中的规定执⾏。
92。
(打印一份)2016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副本
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2016版)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前言《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以下简称《强制性条文》)的发布与实施是水利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重要措施,是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强制性技术规定,是参与水利工程建设活动各方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技术要求,也是政府对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的技术依据。
《强制性条文》的内容,是从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中摘录的,直接涉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水利工程安全、环境保护、能源和资源节约及其他公众利益,且必须执行的技术条款。
实践证明,2000年、2004年及2010年版《强制性条文》的实施,对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进一步促进了水利标准化体制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水利工程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的不断推进,水利部印发了水国科【2012】546号通知《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对《强制性条文》的制定、实施和监督检查做出了具体规定。
按照《管理办法》要求,从2012年12月开始,制定强制性条文的工作机制由从批准颁布的现行标准中摘录、集中审查、汇编发布的工作方式,调整为在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与修订的送审、报批阶段,明确规定对强制性条文进行审查、审定的要求,并要求在出版发行的标准文本中用黑体字明确列出。
将强制性条文审查、审定关口的前移,进一步规范、完善了强制性条文制定工作程序,从根本上保证了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单行本中强制性条文与汇编《强制性条文》的一致性,对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和监督检查更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汇编收录的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发布日期截止2015年12月31日,对2012年12月前未修订标准,还以2010年版《强制性条文》中相应的强制性条文为依据,对2012年12月以后制定与修订的标准,以批准颁布的标准中明确用黑体字列出的强制性条文为依据进行汇编。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实施日期:1998年5月1日1998-02-05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的通知水科技[1998]47号根据1995年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计划,由部水土保持司主持、主编制定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发布。
标准名称和编号为:强制性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本标准自1998年5月1日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水土保持司,并由其负责解释。
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8年2月5日前言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水利部第5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本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总则。
简述编制本规范的目的和意义,适用范围,水土保持方案分阶段的要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任务及责任范围,水土保持方案应达到的目标等。
第二部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
主要有水土保持方案各设计阶段的要求,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及其基本情况调查、水土流失预测、防治方案的制定、投资概(估)算和效益分析等。
第三部分水土流失防治工程。
对防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拦渣工程、护坡工程、土地整治工程、防洪工程、防风固沙工程、泥石流防治工程、绿化工程等7个方面的措施,分别提出技术要求。
本规范的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本规范的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本规范的参编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规划设计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焦居仁刘震刘万铨曾大林蔡建勤王欣成姜德文汪有科严国民付永杰1总则1.0.1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2.1阶段要求2.1.13拦渣工程3.1一般规定3.1.1表3.3.4注:表中S r4护坡工程4.1一般规定4.1.14m20m、结构紧密的均质土坡,或高度小于12m的非均质土坡。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2020版)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xxx工程部分(2020版)xxx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THE COMPULSORY PROVISIONS OF WAT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S(2020年版)《xxx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编制组编•北京•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xxx工程部分(2020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求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按照《xxx 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要求,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的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可以制定强制性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目前xxx行业强制性标准分为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两种形式,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需要强制时,为全文强制形式;标准中的部分技术内容需要强制时,为条文强制形式,即强制性条文。
xxx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以下简称强制性条文)的发布与实施是xxx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重要举措,是xxx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强制性技术规定,是参与xxx工程建设活动各方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技术要求,也是对xxx工程建设实施政府监督的技术依据。
强制性条文的内容,是直接涉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xxx工程安全、环境保护、能源和资源节约及其他公众利益,且必须执行的技术条款。
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对xxx技术标准保障xxx工程质量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为适时推进xxx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xxx部于2012年印发了《xxx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管理办法》(水国科〔2012〕546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强制性条文的制定、实施和监督检查做出了具体规定。
依据《管理办法》,从2012年12月开始,制定强制性条文的工作机制由从批准颁布的现行标准中摘录、集中审查、汇编发布的工作方式,调整为在xxx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与修订的送审、报批阶段,明确规定对强制性条文进行审查、审定的要求,并要求在出版发行的标准文本中用黑体字标识。
建设部公告第787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公告-建设部公告第787号
(第787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433-2008,自2008年7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1、3.2.1(1、2、3、4)、3.2.2(1、2)、3.2.3(1、2、3)、3.2.4(1、2、3、4、5)、3.2.5、3.3.1、3.3.2、3.3.3(1、3、4、5)、3.3.4、3.3.5、3.3.6、3.3.7、3.3.8(1、2、3、5)、3.4.1(1、2)、3.4.2(1、2、3)、3.4.3、5.1.1(5)、5.2.6(2)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建设部
二○○八年发布国家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公告
制定机关
建设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
2008.01.14
施行日期
2008.07.01
文号
建设部公告第787号
主题类别
标准化
效力等级
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正文:
----------------------------------------------------------------------------------------------------------------------------------------------------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一、前言。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技术规范旨在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实施和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原则。
1. 综合考虑项目区域的地质地貌、气候特征、土壤类型等自然条件,科学确定水土保持措施的适用范围和技术方案。
2.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预防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发生。
3. 依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地方相关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确保水土保持方案的合法合规性。
4. 科学技术先进性,充分利用先进的水土保持技术手段,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5. 经济合理性,在确保水土保持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项目投资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三、水土保持方案的技术要求。
1. 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分布各类土地利用功能区,明确各功能区的水土保持措施和限制性开发要求。
2. 土地平整工程,对于坡度较大的地块,采取适当的坡地整治措施,减少水土流失风险。
3. 植被恢复与保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积极进行植被恢复,尤其是对于绿化带、水源涵养区等重点区域,加强植被保护和恢复工作。
4. 土壤保护措施,采取覆盖、固化、保护等措施,有效防止土壤侵蚀和沙化。
5. 水资源保护,合理规划和设计排水系统,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地下水资源。
6. 施工工艺控制,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污水排放等环境污染源,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与监督管理。
1. 项目建设单位应明确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主体和责任部门,建立健全项目水土保持管理机制。
2.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水土保持方案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
3.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相关人员的环保意识,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条文说明此文档根据网络PDF版重新排版整理,内容难免有错误之处,仅供参考。
请以中国计划出版社正式出版内容为准目录目录 .............................................................................................................................................. a 1总则 .. (1)3基本规定 (2)3.1一般规定 (2)3.2对主体工程的约束性规定 (2)3.3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特殊规定 (2)3.4不同类型建设项目的特殊规定 (5)4各设计阶段的任务 (6)5水土保持方案 (7)5.1一般规定 (7)5.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7)5.7水土流失预测的基本要求 (8)5.9水土保持监测的基本要求 (8)6水土保持初步设计专章 (10)7拦渣工程 (11)7.3设计要求 (11)8斜坡防护工程 (19)8.1设计要求 (19)9土地整治工程 (24)9.3设计要求 (24)10防洪排导工程 (27)10.3设计要求 (27)11降水蓄渗工程 (40)11.3设计要求 (40)12临时防护工程 (42)12.3设计要求 (42)13植被建设工程 (43)13.1一般规定 (43)13.3设计要求 (44)14防风固沙工程 (49)14.3设计要求 (49)1总则1.0.2建设或生产过程中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项目指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码头、水工程、电力工程、通信工程、管道工程、国防工程、矿产和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冶炼、工厂建设、建材、城镇新区建设、地质勘探、考古、滩涂开发、生态移民、荒地开发、林木采伐等项目。
3基本规定3.1一般规定3.1.1根据防洪法及河道管理条例的规定,河道、湖泊的管理范围分两种情况:一是有堤防的河道、湖泊,其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二是无堤防的河道、湖泊,其管理范围为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设计洪水位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和行洪区。
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6:环境、水保、移民)
水利部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徐 立 峰 二零一六年九月
强制性条文从工程建设相关技术标准中摘录直 接涉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水利工程安 全、环境保护、能源和资源节约及其他公众利益,
且必须执行的技术条款。国家对环境保护、水土流
失和土地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移民和环境问题越来 越成为制约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本部分 内容分为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征地移民三节,涉 及12项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文共49条,详见表6-1。
保证河湖生态需水,维护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水生
生物基本生境。
一、环境保护
【检查要点和方法】 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书批复意见及相关 文件中有关生态需水量和水库运行期生态需水 保障要求相关内容。 检查环境保护设计篇章中生态需水的调度、下 泄、监测等保障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一、环境保护
【案例分析】
水环境影响内容
对库区及坝下游水体稀释扩散能力、水质、水体富 营养化和河口咸水入侵的影响;污染源污染物排放
措施
a、b、c a、b、c a 、b a 、b a a 、b
对水源地水质产生影响。
对下一级工程水质的影响 对引水口、输水沿线、河渠交叉处、调蓄水体水质 的影响;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对供水水质产生影响。 对灌区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灌区回归水对受纳水体 水质的影响 底泥清运、处臵对水质的影响 生产和生活废污水量、主要污染物及对水质的影响
西部某河段河道内生态需水量包括该河段的河谷林生态
需水量、水环境需水量、生态基流。 河谷林生态需水量主要考虑河谷林淹灌要求,每年集中 放水一次,每次放水7天,7天平均流量为250m3/s; 水环境需水量按满足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所需水量计 算,为8.5m3/s;坝址处生态基流按枯水期不小于该断面天 然条件下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0%计算,为8.5m3/s,丰水期按
水土流失防治国标规定(201311)
◆国家标准是国家意志力的体现 ◆标准的强制性条文具有法律效力
①凡是列入强制性条文的条款都必须严格执行,任何违反强 制性技术标准的行为都属违法行为,都将根据违反强制性 标准所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对有关的建设、设计、施工 和监理单位给予相应的处罚。
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行为有权向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检举、控告、投诉。
①应避开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以及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 生态恶化的地区
②应避开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 国家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
③宜避开生态脆弱区、固定半固定沙丘区、国家划定的水土流失重点 预防保护区和重点治理成果区
(2)建设方案及布局
①城镇新区的建设项目应提高植被建设标准和景观效果, 还应建设灌溉、排水和雨水利用设施
弃方首先应综合利用(本项目利 用;其它项目调剂利用)
2-4、取土(石、料)场的规定与修正
①禁止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崩塌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 发区内设置取料场
②在山区、丘陵区设置取料场分析是否会诱发崩塌、滑坡和泥石 流,应采取预防措施
③在河道取砂(砾)料应取得河道管理部门的同意
④在城镇周边取料应符合规划要求,宜避开正常的可视范围,并 与周边景观的相协调
②公路、铁路工程在高填深挖路段,宜采用加大桥隧比 例的方案,减少大填大挖。填高大于20m或挖深大于 30m的,必须有桥隧比选方案。路堤、路堑在保证边 坡稳定的基础上,应采用植物防护或工程与植物防护 相结合的设计方案
①经水保指标比选,水保方 案与主体推荐方案一致
②经水保比选,各方案没有 明显优劣
③经水保比选,水保推荐方 案明显优于主体推荐方案
土壤流失控制比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_2
2、国标提出新的一些规定
◆开发建设项目选线选址时,必须兼顾水土 保持要求,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土地和植被 的水土保持功能,并提出了应避开易引起严 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等6条规定;
◆对取土取料场的设置提出了不得在可能诱 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的地方设置等4 条规定;
◆对弃土弃渣场的设置提出了禁止在对重要 基础设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行洪安 全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布设等5条规定;
所谓设计水平年,即方案规划的内容实施完毕的年 份,届时方案确定的各项防治措施均应布设到位, 能稳定存续、发挥或初步发挥水土保持功能,达到 方案确定的防治目标,满足水土保持专项验收的要 求 ,主体工程完工的当年或完工后第一年
水土保持方案的服务期至多为10年。对煤矿等生产 建设类项目,方案服务期指首采区的开采期间,对 燃煤电厂指初期灰坝的使用期间,至多不超过10年
项目名称:项目全称,与规划的关系,还需说明组 建的建设单位和项目法人单位或主要投资方
地理位置:点式工程说明主体工程所处的行政区划, 距周边城镇、交通干线等的距离。线型工程说明起 迄点的行政区划,与其它工程的关系,线路经过的 行政区划
工程特性:说明工程类别、建设性质、主要指标及 规模等级等情况
项目概况- 项目组成及布置
◆国标还明确要求,建设项目应采取拦渣、护坡、
土地整治、防洪排导、降水蓄渗、临时防护、植被 建设、防风固沙等措施。
◆新国标提出了开发建设项目防治水土流失
的基本目标。一是项目建设区的原有水土流 失得到基本治理;二是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 效控制;三是生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环 境得到明显改善;四是水土保持设施安全有 效;五是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 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 复率、林草覆盖率等6项指标,必须达到国家 规定的量化标准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
(强制条款)
3.1.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及其措施总体布局应遵循下列规定:
1 应控制和减少对原地貌、地表植被、水系的扰动和损毁,保护原地表植被、表土及结皮层,减少占用水、土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2 开挖、排弃、堆垫的场地必须采用拦挡、护坡、截排水以及其他整治措施。
3 弃土(石、渣)应综合利用,不得利用的应集中堆放在专门的存放地,并按“先拦后弃”的原则采取拦挡措施,不得在江河、湖泊、建成水库及河道管理范围内布设弃土(石、渣)场。
4 施工过程必须有临时防护措施。
5 施工迹地应及时进行土地整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恢复其利用功能。
3.2.1 工程选址(线)、建设方案及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选址(线)必须兼顾水土保持要求,应避开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以及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
2 选址(线)应避开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严重试验区、不得占用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
3 城镇新区的建设项目应提高植被建设标准和景观效果。
还应建设灌溉、排水和雨水利用设施。
4 公路、铁路工程在高填深挖路段,应采用加大桥隧比例的方案,减少大填大挖。
填高大于20m或挖深大于30m的,必须有桥隧比选方案。
路堤、路堑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基础上,应采用植物护坡或工程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设计方案。
3.2.2取土(石、料)场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严禁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分的崩塌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内设置取土(石、料)场。
2在山区、丘陵区选址,应分析诱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可能性。
3.2.3 弃土(石、渣)场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得影响周边公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等的安全。
2 涉及河道的,应符合治导规划及防洪行洪的规定,不得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设置弃土(石、料)场。
3 禁止在对重要基础设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行洪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布设弃土(石、料)场。
3.2.4 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控制施工场地占地,避开植被良好区。
2 应合理安排施工,减少开挖量和废弃量,防治重复开挖和土(石、渣)多次倒运。
3 应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与时序,缩小裸露面积和减少裸露时间,减少施工过程中因降水和风等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
4在河岸陡坡开挖土石方,以及开挖边坡下方有河渠、公路、铁路和居民点时,开挖土石方必须设计渣石渡槽;溜渣洞等专门设施,将开挖的土石渣导出后及时运至弃土(石、渣)场或专用场地,防止弃渣造成伤害。
5施工开挖、填筑、堆置等裸露面,应采取临时拦挡、排水、沉沙、覆盖等措施。
3.2.5 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道路、伴行道路、检修道路等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减少施工扰动范围,采取拦挡、排水等措施,必要时可设置桥隧;临时道路在施工结束后进行迹地恢复。
2主体工程动工前,应剥离熟土层并集中堆放,施工结束后作为复耕地、林草地的覆土。
3 较少地表裸露的时间,遇暴雨或大风天气应将加强临时防护。
雨季填筑土方时应随挖、随运、随填、随压,避免产生水土流失。
4临时堆土(石、渣)及料场加工的成品料应集中堆放,设置沉沙、拦挡等措施。
5 开挖土石和取料场地应先设置截排水、沉沙、拦挡等措施后再开挖。
不得在指定取土(石、料)场以外的地方乱挖。
6 土(砂、石、渣)料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沿途散溢,造成水土流失。
3.3.1 风沙区的建设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控制施工场地和施工道路等扰动范围,保护地表结皮层。
2 应采取砾(片、碎)石覆盖、沙障、草方格或化学固化等措施。
3 植被恢复应同步建设灌溉设施。
4 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应选择耐盐碱的植物品种。
3.3.2 东北黑土区的建设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保护现有天然林、人工林及草地。
2 清基作业时,应剥离表土并集中堆放,用于植被恢复。
3 在丘陵沟壑区还应有坡面径流排导工程。
4 工程措施应有防治冻害的要求。
3.3.3 西北黄土高原区的建设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沟壑区,应对边坡削坡开级并放缓坡度(45°以下),应采取沟道防护、沟头防护措施并控制塬面或梁峁地面径流。
3 应设置排水与蓄水设施,防止泥石流等灾害。
4 因水之宜布设植物措施,降水量在400mm以下地区植被恢复应以灌草为主,400mm以上(含400mm)地区应乔灌草结合。
5 在干旱草原区,应控制施工范围,保护原地地貌,减少对草地及地表结皮的破坏,防止土地沙化。
3.3.4 北方土石山区的建设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保存和综合利用表土。
2 弃土在(石、渣)场应做好防洪排水、工程拦挡,防止引发泥石流;弃土(石、渣)应平整后用于造地。
3 应采取措施恢复林草植被。
4 高寒山区应保护天然植被,工程措施应有防治冻害的要求。
3.3.5 西南土石山区的建设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做好表土的剥离与利用,恢复耕地或植被。
2 弃土(石、渣)场选址、堆放及防护应避免产生滑坡及泥石流问题。
3 施工场地、渣料场上部坡面应布设截排水工程,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防护标准。
4 秦岭、大别山、鄂西山地区应提高植物措施比重,保护汉江等上游水源区。
5川西山地草甸区应控制施工范围,保护表土和草皮,并及时恢复植被;工程措施应有防治冻害的要求。
6 应保护和建设水系,石灰岩地区还应避免破坏地下暗河和溶洞等地下水系。
3.3.6 南方红壤丘陵区的建设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做好坡面水系工程,防止引发崩岗、滑坡等灾害。
2 应保护地表耕作层,加强土地整治,及时恢复农田和排灌系统。
3 弃土(石、渣)拦护应结合降雨条件,适当提高设计标准。
3.3.7 青藏高原冻融侵蚀区的建设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控制施工便道及施工场地的扰动范围。
2保护现有植被和地表结皮,需剥离高山草甸(天然草皮)的,应妥善保存,及时移植。
3 应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土石料场和渣场应远离项目一定距离或避开交通要道的可视范围。
4 工程建设应有防治冻土翻浆的措施。
3.3.8平原和城市的建设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保存和利用表土(农田耕作层)。
2 应控制地面硬化面积,综合利用地表径流。
3 原河网区应保持原有水系的畅通,防止水系絮乱和河道淤积。
5 封闭施工,遮盖运输,土石方及堆料应设置拦挡及覆盖措施,防止大风扬尘或造成城市管网的淤积。
3.4.1 线型建设类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穿(跨)越工程的基础开挖、围堰拆除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方、泥浆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2 陡坡开挖时,应在边坡下部先行设置拦挡及排水设施,边坡上部布设截水沟。
3.4.2点型建设类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弃土(石、渣)应分类集中堆放。
2 对水利枢纽、水电站等工程,弃渣场选址应布设在大坝下游或水库回水区以外。
3 在城镇及其规划区、开发区、工业园区的项目,应提高防护标准。
3.4.3 点型建设生产类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剥离表层土应集中保存,采取防护措施,最终利用。
2 露天采掘场,应采取截排水和边坡防护等措施,防止滑坡、塌方和冲刷。
3 排土(渣、矸石等)场地应事先设置拦挡设施,弃土(石、渣)必须有序堆放,并及时采取植物措施。
4 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废弃土(石、渣、废液)等应设置专门的处置场,并符合相应防治标准。
5 采石场应在开采范围周边布设截排水工程,防止径流冲刷。
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开采作业范围,不得对周边造成影响。
6 排土场、采掘场等场地应及时复耕或恢复林草植被。
7 井下开采的项目,应防止疏干水和地下排水对地表土壤水分和植被的影响。
采空塌陷应有保护水系、保护和恢复土地生产力等方面的措施。
5.1.1 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等指标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的要求。
5.2.6 工程调查与勘测的调查内容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2 对100万m3以上的取土(石、料)场、弃土(石、渣)场以及其他重要的防护工程必须收集工程地质勘测资料及地形图(比例尺不低于1/10000),并进行必要的补充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