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e6f23f0c03d8ce2f0066238c.png)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第二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一)不依法履行职责,致使可以避免的爆炸、火灾、传染病传播流行、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或者群体性事件发生的;
(四)其他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严重违反公务员职业道德,工作作风懈怠、工作态度恶劣,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
第五条处分的种类为:
(一)警告;
(二)记过;
(三)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
(四)开除。
其中,撤职处分适用于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公务员处分条例
![公务员处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e5ca4bccce2f0066f53322d9.png)
公务员处分条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签署第495号国务院令,公布《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全文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5 号《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已经2007年4月4日国务院第17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二○○七年四月二十二日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严肃行政机关纪律,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为,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条例给予处分。
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有规定的,依照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执行;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应当受到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做了规定,但是未对处分幅度做规定的,适用本条例第三章与其最相类似的条款有关处分幅度的规定。
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补充规定本条例第三章未作规定的应当给予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以及相应的处分幅度。
除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外,国务院其他部门制定处分规章,应当与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联合制定。
除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务院决定外,行政机关不得以其他形式设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事项。
第三条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处分。
第四条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与其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五条行政机关公务员违法违纪涉嫌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章处分的种类和适用第六条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记大过;(四)降级;(五)撤职;(六)开除。
2018-2019-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实用word文档 (11页)
![2018-2019-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实用word文档 (11页)](https://img.taocdn.com/s3/m/a3f886423b3567ec102d8ad5.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严肃行政机关纪律,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为,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条例给予处分。
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有规定的,依照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执行;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应当受到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做了规定,但是未对处分幅度做规定的,适用本条例第三章与其最相类似的条款有关处分幅度的规定。
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补充规定本条例第三章未作规定的应当给予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以及相应的处分幅度。
除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外,国务院其他部门制定处分规章,应当与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联合制定。
除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务院决定外,行政机关不得以其他形式设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事项。
第三条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处分。
第四条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与其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五条行政机关公务员违法违纪涉嫌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章处分的种类和适用第六条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记大过;(四)降级;(五)撤职;(六)开除。
第七条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处分的期间为:(一)警告,6个月;(二)记过,12个月;(三)记大过,18个月;(四)降级、撤职,24个月。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7d3c7b517375a417866f8f82.png)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为严肃行政机关纪律,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为,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制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经2007年4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173次常务会议通过。
由国务院于2007年4月22日发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严肃行政机关纪律,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为,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条例给予处分。
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有规定的,依照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执行;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应当受到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做了规定,但是未对处分幅度做规定的,适用本条例第三章与其最相类似的条款有关处分幅度的规定。
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补充规定本条例第三章未作规定的应当给予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以及相应的处分幅度。
除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外,国务院其他部门制定处分规章,应当与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联合制定。
除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务院决定外,行政机关不得以其他形式设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事项。
第三条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处分。
第四条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与其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五条行政机关公务员违法违纪涉嫌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章处分种类和适用第六条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记大过;(四)降级;(五)撤职;(六)开除。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85c6ee47f8c75fbfc67db281.png)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2007年4月22日国务院令第495号)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处分的种类和适用第三章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第四章处分的权限第五章处分的程序第六章不服处分的申诉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严肃行政机关纪律,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为,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条例给予处分。
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有规定的,依照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执行;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应当受到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做了规定,但是未对处分幅度做规定的,适用本条例第三章与其最相类似的条款有关处分幅度的规定。
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补充规定本条例第三章未作规定的应当给予处分的违法述纪行为以及相应的处分幅度。
除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爭部门外,国务院其他部门制定处分规章,应当与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联合制定。
除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务院决定外,行政机关不得以其他形式设定行政机美公务员处分事项。
第三条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处分。
第四条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与其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五条行政机关公务员违法违纪涉嫌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章处分的种类和适用第六条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记大过;(四)降级;(五)撤职;(六)开除。
第七条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处分的期间为:(一)警告,6个月;(二)记过,12个月;(三)记大过,18个月;(四)降级、撤职,24个月。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6784902de2bd960590c6776d.png)
第一章:处分条例的颁布
一、国务院令颁布 1、所属的法律等级: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 我国的法律体系: 宪法、基本法、普通法、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 行政法规 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中央行政规章和地方行 政规章 2、条例构成: 总则;附则;处分种类适用、权限、程序、申诉; 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处分
第六章:行政处分的申诉
一、申诉 公务员对国家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权益的人事处理 决定不服,依据国家公务员法律规定,向愿处理机关、政 府人事部门或行政监察部门提出重新处理意见和要求的行 为。 1、制度内容 申请复核——申诉——申诉受理 2、申诉方式: 申请复核;人民政府申诉;监察机关申诉 二、申诉与抗诉、起诉和上诉的区别 时间阶段不同
第三章:行政处分的种类和适用
三、行政处分的适用 1、对公务员处分的合法要件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CASE CASE:华南虎事件。 避免冤案 2、实施处分的程序 程序合法,以权利限制权力 调查;告知、陈述和申辩;作出处分决定;书、解除处分要件 1、公务员所受的是开除以外的处分 2、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 3、没有再发生违纪行为 4、处分期满 有特殊贡献的可提前 五、行政处分的种类 P41 处分种类的类比
第八章: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
四、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 工作纪律就是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必须遵 守的行为准则 1、判断标准:玩忽职守导致损失 2、具体表现 不依法履行职责(水污染);重大事故隐 瞒(非典);专款损失(抗洪资金)等
第八章: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
五、违反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行为 1、道德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身份差异性:CASE:教师身份 社会公共性:CASE:家庭纠纷 2、违反婚姻法的规定 事实婚姻;包二奶等 CASE:社会观念的变化 社会风气,文化传统等社会结构的稳定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处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处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4772d789c77da26925c5b0e9.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一条为了严肃行政机关纪律,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为,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条例给予处分。
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有规定的,依照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执行;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应当受到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做了规定,但是未对处分幅度做规定的,适用本条例第三章与其最相类似的条款有关处分幅度的规定。
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补充规定本条例第三章未作规定的应当给予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以及相应的处分幅度。
除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外,国务院其他部门制定处分规章,应当与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联合制定。
除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务院决定外,行政机关不得以其他形式设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事项。
第三条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处分。
第四条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与其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五条行政机关公务员违法违纪涉嫌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章处分的种类和适用第六条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记大过;(四)降级;(五)撤职;(六)开除。
第七条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处分的期间为:(一)警告,6个月;(二)记过,12个月;(三)记大过,18个月;(四)降级、撤职,24个月。
第八条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撤职处分的,应当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解释)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c11a267ddccda38376baf3f.png)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2007年4月4日国务院第173次常委会议通过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严肃行政机关纪律,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为,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制定本条例。
【释义】本条是关于立法目的和立法依据的规定。
一、立法目的(一)严肃行政机关纪律行政机关纪律是行政机关为保障实现行政机关的工作目的,维护行政机关的工作秩序,要求每一个行政机关公务员遵守的纪律。
《公务员法》第五十三条明确规定了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玩忽职守,贻误工作;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压制批评,打击报复;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贪污、行贿、受贿,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资财;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违反纪律的其他行为。
作为公务员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上述违反纪律的行为,对于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纪律的行为,必须予以制裁,以保证行政机关纪律的严肃性和威慑力。
(二)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为处分制度是我国公务员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机关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自我约束的一项重要监督管理制度。
根据《公务员法》实施方案的规定,下列机关列入公务员法实施范围:(一)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三)各级行政机关;(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五)各级审判机关;(六)各级检察机关;(七)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各级机关。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a6b75821a5e9856a5612608b.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5号《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已经2007年4月4日国务院第17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二○○七年四月二十二日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严肃行政机关纪律,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为,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条例给予处分。
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有规定的,依照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执行;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应当受到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做了规定,但是未对处分幅度做规定的,适用本条例第三章与其最相类似的条款有关处分幅度的规定。
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补充规定本条例第三章未作规定的应当给予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以及相应的处分幅度。
除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外,国务院其他部门制定处分规章,应当与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联合制定。
除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务院决定外,行政机关不得以其他形式设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事项。
第三条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处分。
第四条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与其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五条行政机关公务员违法违纪涉嫌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章处分的种类和适用第六条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记大过;(四)降级;(五)撤职;(六)开除。
第七条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处分的期间为:(一)警告,6个月;(二)记过,12个月;(三)记大过,18个月;(四)降级、撤职,24个月。
公务员纪律处分条例
![公务员纪律处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e3086b4cb307e87101f69636.png)
公务员纪律处分条例一般是指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以下是全文。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5号《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已经2007年4月4日国务院第17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二○○七年四月二十二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严肃行政机关纪律,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为,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条例给予处分。
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有规定的,依照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执行;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应当受到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做了规定,但是未对处分幅度做规定的,适用本条例第三章与其最相类似的条款有关处分幅度的规定。
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补充规定本条例第三章未作规定的应当给予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以及相应的处分幅度。
除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外,国务院其他部门制定处分规章,应当与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联合制定。
除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务院决定外,行政机关不得以其他形式设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事项。
第三条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处分。
第四条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与其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五条行政机关公务员违法违纪涉嫌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章处分的种类和适用第六条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记大过;(四)降级;(五)撤职;(六)开除。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新)doc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新)doc](https://img.taocdn.com/s3/m/b7aa3e1afad6195f312ba667.png)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辅导讲座广西区人事厅公务员管理处王力平2008年8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处分条例》)于2007年4月4日经国务院第17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07年4月22日国务院令第495号发布。
《处分条例》共七章55条,从2007年6月1日生效施行。
《处分条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行为的重要法规,是公务员法配套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处分条例》的颁布实施,填补了公务员法配套法规的一项空白。
是加强公务员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
对于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动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具有重大意义。
《处分条例》适应新形式、新任务的要求,着眼于加强对行政机关公务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系统总结了我们党和国家几十年来行政纪律和惩戒工作的经验,吸收了近年来改革的新成果,确立了公务员惩戒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制度框架,明确了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公务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应遵守的各项纪律,对违纪处分的原则、种类、适用、权限、程序等作出了全面规定,是开展公务员惩戒工作的依据和准则。
制定颁布《处分条例》,是坚持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促进勤政廉政的重大举措。
《处分条例》的施行对行政机关和所有公务员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与每个公务员的利益息息相关,人事部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全体公务员要认真学习、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处分条例》立法精神、基本原则和具体条文。
我们人事厅也下发了文件,要求把学习《处分条例》作为公务员今年培训的重要内容,并要求在9月份进行考试。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学好,贯彻好《处分条例》。
今天,我简要给大家介绍《处分条例》的主要内容。
一、贯彻实施《处分条例》的意义(一)加强公务员制度的重要举措公务员法规定了公务员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a956408e680203d8ce2f24bc.png)
行政机关公务员有本条例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在本条例第三章规定的处分幅度以内从重或者从轻给予处分。 行政机关公务员有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的,应当在本条例第三章规定的处分幅度以外,减轻一个处分的档次给予处分。应当给予警告处分,又有减轻处分的情形的,免予处分。
第三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处分。
第四条
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与其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处分: (一)主动交代违法违纪行为的 (二)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或者挽回损失的; (三)检举他人重大违法违纪行为,情况属实的。
第十四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主动交代违法违纪行为,并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或者挽回损失的,应当减轻处分。 行政机关公务员违纪行为情节轻微,经过批评教育后改正的,可以免予处分。
为了严肃行政机关纪律,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为,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条例给予处分。 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有规定的,依照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执行;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应当受到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做了规定,但是未对处分幅度做规定的,适用本条例第三章与其最相类似的条款有关处分幅度的规定。 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补充规定本条例第三章未作规定的应当给予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以及相应的处分幅度。除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外,国务院其他部门制定处分规章,应当与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联合制定。 除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务院决定外,行政机关不得以其他形式设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事项。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c68b8cc64028915f804dc2b0.png)
【法规标题】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颁布单位】国务院【发文字号】【颁布时间】2007-4-22【失效时间】【法规来源】/zwgk/2007-04/29/content_601234.htm【全文】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附加英文版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5号《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已经2007年4月4日国务院第17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二○○七年四月二十二日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严肃行政机关纪律,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为,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条例给予处分。
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有规定的,依照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执行;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应当受到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做了规定,但是未对处分幅度做规定的,适用本条例第三章与其最相类似的条款有关处分幅度的规定。
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补充规定本条例第三章未作规定的应当给予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以及相应的处分幅度。
除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外,国务院其他部门制定处分规章,应当与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联合制定。
除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务院决定外,行政机关不得以其他形式设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事项。
第三条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处分。
第四条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与其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五条行政机关公务员违法违纪涉嫌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课件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69faf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0.png)
执行时间
处分决定应当在作出决定后的一 个月内执行完毕,特殊情况下可 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六
个月。
执行方式
处分决定可以通过直接送达、留 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或 公告送达等方式送达被处分人, 并应当及时通知其所在单位或有
关组织。
处分决定的监督
监督主体
监督处分决定的执行情况由人事部门负责,同时 接受上级行政机关和监察机关的监督。
条例的主要内容
规定了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适用范围、 处分程序等,明确了公务员行为的底线和红线。
3
条例的意义和作用
处分条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公务员的职业素养和 行政效率,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
对公务员行为的思考和反思
公务员的角色定位
公务员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应当以服务人民为宗旨,维护社会公 平正义。
适用于行政机关公务员违 反工作纪律行为
适用于行政机关公务员违 反行政纪律行为
适用于行政机关公务员违 反生活纪律行为
处分权限和程序
处分权限
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公务员具有处分权
处分程序
调查、审核、决定、执行等程序
05
处分决定的执行和监督
处分决定的执行
执行主体
处分决定由行政机关负责执行, 具体执行工作由人事部门负责。
02
复核由人事部门具体负责,应当对处分决定进行审查,并在三
十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复核效力
03
复核决定为最终决定,被处分人不得再次申请复核或提出申诉。
06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公务员违纪案
案例概述
某公务员在工作中利用职务之便,违规收受礼品,并为其亲友谋取 利益。
处分依据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XX条规定,公务员不得利用职务 之便谋取私利,违反者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040750d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3.png)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07.04.22•【文号】国务院令第495号•【施行日期】2007.06.01•【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家公务员管理正文国务院令(第495号)《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已经2007年4月4日国务院第17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二○○七年四月二十二日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严肃行政机关纪律,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为,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条例给予处分。
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有规定的,依照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执行;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应当受到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做了规定,但是未对处分幅度做规定的,适用本条例第三章与其最相类似的条款有关处分幅度的规定。
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补充规定本条例第三章未作规定的应当给予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以及相应的处分幅度。
除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外,国务院其他部门制定处分规章,应当与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联合制定。
除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务院决定外,行政机关不得以其他形式设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事项。
第三条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处分。
第四条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与其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五条行政机关公务员违法违纪涉嫌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43ea9511650e52ea551898bc.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五十三条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
第九章惩戒
(十三)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十六)违反纪律的其他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第二十条人民警察必须做到:
(二)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第二十二条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
(七)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第三章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
第四章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
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一)以殴打、体罚、非法拘禁等方式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观
两者结合。 CASE1:主观好,但客观巨坏。
三国。街亭之战
CASE2:主观坏,但客观好或者坏。
挪用公第四章:行政处分的权限
一、行政处分权限的归属 1、谁任免谁有权 2、法律依据 宪法;行政监察法;公务员法;行政机
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可编辑ppt
14
第四章:行政处分的权限
类
间
警告 6个月 无
1年不 无
无
提升
记过 12个月 不晋升 不晋升 不晋升 进
记大过 18个月 不晋升 不晋升 不晋升 进
降级 24个月 不晋升 不晋升 不晋升 进
撤职 24个月 不晋升 不晋升 不晋升 进
开除 终生 终止 终止 可编辑ppt 终止 终止 12
第三章:行政处分的种类和适用
六、从重处分与从轻处分P47 主观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可编辑ppt
1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公 务 员 行 为 规 范
公 务 员 纪 律 与 行 政 处 分
违 法 违 纪 行 为 及 其 适 用 处
违 纪 的 定 性 量 纪
行 政 处 分 的 申 诉
行 政 处 分 的 程 序
行 政 处 分 的 权 限
2、行政处罚
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公民、 法人或其他组织所给予的行政制裁。CASE:有追诉时效
3、两者区别
针对违法行为不同:内部和外部区分
行为人与相对人关系不同:是否隶属
适用法律和内容形式不同
救济手段不同:是否可上诉
可编辑ppt
8
第三章:行政处分的种类和适用
二、行政处分的种类 1、精神惩罚(声誉罚) 程度并不严重的处分,在于精神的刺激 CASE:人是以精神的独立性而存在。(面子问题) 警告(6)、记过(12)、记大过(18) 2、实质惩罚(职务罚) 降级、撤职 (24) (重包含轻:撤职当然要降级确定职
CASE:人际关系的梳理
可编辑ppt
18
第六章:行政处分的申诉
一、申诉
二、监察机关的职责权限 1、双重领导体制 2、监察范围:本级政府部门和人员;本级政府和
部门任命的人员;下一级人民政府以及领导人员 3、监察权限: 检查、调查(违纪)、建议、处分 三、监察程序 申诉——复查——复核 (上级监察机关)
可编辑ppt
15
第四章:行政处分的权限
四、人大与行政政府的权限
行 政 处 分 的 种 类 和 适 用
行 政 处 分 的 原 则
处 分 条 例 的 颁 布
分
可编辑ppt
2
概述
一、行政机关范围 中央与地方;垂直和职能机关 (历史) CASE:公安系统 二、处分与处罚区别 处分对内,内部行为不可诉讼;处罚对外且可行政诉讼 三、规范与保护的结合 可为、可不为、必须为、禁止为(红楼事件) CASE:对人心理的暗示而影响人的行为 (英国边沁) 四、法治与法制、体制问题 法治与德治(综合)、体系制度CASE:肖申克的救赎 五、主体、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区别 主体(实施者与作用对象) 主观:故意;过失
可编辑ppt
6
第二章: 行政处分的原则
一、行政法原则 合法性原则与合理性原则 二、处分原则 奖励、惩罚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可编辑ppt
7
第三章:行政处分的种类和适用
一、行政处分的概念
1、行政处分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按照行政隶属关系,根据国家 法律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规章规定,对犯有轻微违 法失职行为且不够刑事处分或者违反纪律的所属人员给予 的一种制裁。有追查时限 半年
通知
可编辑ppt
10
第三章:行政处分的种类和适用
四、解除处分要件 1、公务员所受的是开除以外的处分 2、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 3、没有再发生违纪行为 4、处分期满 有特殊贡献的可提前 五、行政处分的种类 P41 处分种类的类比
可编辑ppt
11
第三章:行政处分的种类和适用
处分种 处分期 工资 职务 级别 档案
务)
CASE:级别最低的降级=记大过 3、开除公职 有关机关给予开除处分
可编辑ppt
9
第三章:行政处分的种类和适用
三、行政处分的适用 1、对公务员处分的合法要件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CASE:华南虎事件。 避免冤案 2、实施处分的程序 程序合法,以权利限制权力 调查;告知、陈述和申辩;作出处分决定;书面
可编辑ppt
17
第五章:行政处分的程序
一、程序概述
程序合法,而且是指调查处理案件的整个过程必须合法、
公正,否则会导致处分决定的无效
二、处分机关
1、国家行政机关
2、行政监察机关
三、调查取证
职权调查(依职权和依申请的区别);2人以上;证人证 言
四、回避:因避免嫌疑而不参与
公务回避;地域回避;亲情回避
1、中央一级
经全国人大以及常委会任命的,由国务院 决定。但撤职和开除的需向人大提出罢免建 议,常委会提出免职建议。建议批准前可暂 停其履行职务。
2、地方各级
各级政府领导人员的处分由上级人民政府 决定。撤职和开除的要向本级人大建议。
可编辑ppt
16
第四章:行政处分的权限
CASE:成克杰案件 要撤职先取消人大代表资格
4
第一章:处分条例的颁布
二、条例颁布实施的意义
对公务员法的完善,即行政法规对普通 法在执行方面的补充和完善
CASE:萧规曹随
三、条例出台的背景
行政环境的变化
CASE:社会对政府的错误认识
可编辑ppt
5
第一章:处分条例的颁布
四、条例的着重点 1、社会道德问题的规范 情妇和孝道 2、预防性规范 严禁参与营利性活动 CASE:公平和效率。(邓小平) 3、公共事件 失职导致群体性事件 CASE:引咎辞职制度 4、职业道德问题的规范 挪用公款赌博 CASE:98年抗洪的人事处分 5、破坏行政监督的规范 扣押举报信(实名制)
可编辑ppt
3
第一章:处分条例的颁布
一、国务院令颁布
1、所属的法律等级:行政法规 我国的法律体系:
宪法、基本法、普通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 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中央行政规章和地方行 政规章
2、条例构成: 总则;附则;处分种类适用、权限、程序、申诉;
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处分
可编辑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