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和脊神经汇总.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概述-2

神经系统概述-2

脊髓
白质
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其轴突组成前根,分
布到四肢、躯干骨骼肌肉。 由许多具有一定功能的神经纤维束(传
导束)所组成。
(二)脊神经
1、脊神经的对数 ●31对 2、脊神经的组成 前根:运动性 ●脊神经
后根:感觉性
●脊神经是混合神经
前支、后支
(1)椎体Vertebral Body (2) 棘突Spinous Process (3) 上关节突Articular Process (4)横突 Transverse Process (5)椎孔 Foramen (6) 椎弓根Pedicle
顶叶:中央沟与顶枕裂之间。
枕叶:为顶枕裂之后的部分。 颞叶:为大脑外侧裂以下的
部分。
脑岛(岛叶):大脑外侧 裂的深面。
② 大脑半球的底部
额叶底面一条 纵行纤维束为嗅囊, 嗅囊的前端膨大为 嗅球。嗅球与嗅神 经相连,与嗅觉有 关。
(2)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
灰质 — 大脑皮质(层)
大脑半球
白质
侧脑室
基底神经核
分泌腺的活动。
姚书p353
3、小脑
(1)小脑的位置和外形
小脑位于大脑半球枕叶的下方,延髓和脑 桥背侧。 两侧膨隆部分为小脑半球,中间狭窄部分 为小脑蚓部。小脑表面有许多沟与回。
(2)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内部为白质,其中几对神经核统 称为中央核,最大的为齿状核。 小脑与脊髓、脑干都有许多神经纤维 相联系。

脑桥
腹侧面: 以脑桥臂与小脑相通。
背侧面: 形成第四脑室底的 上部; 与延髓背面之间以 横行的髓纹为分界。
③ 中脑
腹侧面: 大脑脚:一对纵 行隆起,其中主要 有锥体束通过。
背侧面: ●上丘与下丘

脊髓-最新PPT课件

脊髓-最新PPT课件
前外侧沟
Anterolateral sulcus
后外侧沟
Posterolateral sulcus
编辑版ppt
12
编辑版ppt
13
编辑版ppt
14
脊髓节段
Segments of spinal cord
每对脊神经所连属的 一段脊髓,叫一个脊髓 节段。胚胎3个月与椎管等长, 新生儿脊髓末端平L3, 成人脊髓末端平L1体下缘
3
脊髓起源于神 经管的后部, 是中枢神经的 低级部分。上 与各级脑中枢 有广泛联系, 下借31对脊神 经分布到躯干 四肢和胸腹腔 脏器。
编辑版ppt
4
主要内容
脊髓位置与外形 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的主要功能 脊髓的损伤类型
编辑版ppt
5
第一部分
脊髓位置和外形
Location and appearance of the spinal cord
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冲动
编辑版ppt
37
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
脊髓丘脑侧束:外侧索的前半 脊髓丘脑前束:前索
起于 Ⅲ-IV层的后角固有核(脊神经节细胞中 枢支入脊髓先上升1~2脊髓节后入后角固有核), 纤维斜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后在对侧的外侧索和前 索上行,止于丘脑,故称脊髓丘脑束。 脊髓丘脑侧束功能是传导痛觉和温度觉的冲动。 脊髓丘脑前束功能是传导粗略触觉冲动。
皮质脊髓侧束:外侧索
皮质脊髓前束:前索
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编辑版ppt
42
皮 质 脊 髓 束
编辑版ppt
皮质脊髓侧束:
起于中央前回 在延髓交叉 行于外侧索 终于脊髓前角 管理同侧上下肢肌 损伤后表现为痉挛性瘫痪 (硬瘫):无明显的肌萎 缩、 肌张力和腱反射亢进。

神经解剖学-脊髓1(研究生)

神经解剖学-脊髓1(研究生)
表 面 沟 裂 前正中裂:前面正中较深。 后正中沟:后面正中较浅。 前外侧沟:发出脊神经前根。 后外侧沟:发出脊神经后根。
脊 神 经 节
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1条脊神 经,由椎间孔出椎管。在后根上有膨 大的脊神经节,内含感觉神经元胞体。
3、脊髓圆锥和终丝
脊髓圆锥 Conus medullaris :腰骶膨大( L2--S3 )向下急剧 缩小的一个圆锥形末端,称为脊髓圆锥。 终丝 Filum terminale:连于脊髓圆锥下端延续为细丝样结构, 止于尾骨后面的骨膜,稳定脊髓的作用,已无神经组织。
VIII
前角基底部
IX
X
前角内、外侧核
中央管周围灰质
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运动纤维
包括灰质联合,由后根纤维终止
(二)白质 White matter
每侧白质借脊髓的纵沟分为前、后和外侧3个索。 后索
外侧索
前索 白质前联合
脊髓白质内的主要纤维束 短纤维: 固有束
薄束、楔束 脊髓小脑束 脊髓丘脑束 脊髓网状束 脊髓顶盖束 脊髓橄榄束 皮质脊髓束 红核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内侧纵束
中间带Intermediate zone :侧角(侧柱)Lateral horn (column)
后角(后柱) Posterior horn (column) 后角 中间带 灰质联合
前角
中央管
1、前角Anterior horn
内含多极运动神经元,支配躯干和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分群 内侧群——支配躯干肌 外侧群——支配四肢肌,颈、腰骶膨大处发达。
(二)脊髓的节段
与每对脊神经根的根丝相连的一段脊髓称为脊髓节段, 共31个节段。
颈髓节段 胸髓节段 腰髓节段 骶髓节段 尾髓节段

脊神经

脊神经
(2)肌支
1)膈神经phrenic nerve是颈丛中最重要的分支,经胸廓上口入胸腔,沿肺根前方,心包的两侧,下降至膈。膈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膈肌;感觉纤维主要分布到胸膜和心包。右侧膈神经的感觉纤维还分布到肝和胆囊表面的腹膜等处。[图示]
膈神经损伤可引起同侧膈肌瘫痪,导致腹式呼吸减弱,严重者有窒息感。膈神经受刺激可发生呃逆。肝胆疾病患者可出现右肩痛,这与膈神经受到刺激有关,是为牵涉痛。
腓总神经损伤的主要表现是:足不能背屈,不能外翻,不能伸趾。由于重力和后群肌的过度牵拉,足下垂并内翻,病人走路时呈跨阈步态。感觉障碍在小腿前外侧面下部和足背明显。
(2) 阴部神经
a: 走行:与阴部内动、静脉一起经梨状肌下孔,绕坐骨棘,经坐骨小孔入坐骨直肠窝
会阴神经perineal nerves分布于会阴诸肌和阴囊或小阴唇的皮肤。
▲ [脊髓的节段性支配]
脊髓分31节段,每一节段的前角发出的躯体运动纤维,经相应的前根和脊神经,支配躯体一定部位的肌运动。同样,每一节段的后角,通过相应的后根及脊神经的传入纤维,管理躯体一定部位的皮肤感觉。
(一)脊髓对肌的节段性支配
肋间神经在肋间内、外肌之间与肋间血管一起沿肋沟走行,自上而下按静脉、动脉、神经的次序并列。
上6对肋间神经分支分布于肋间肌、胸壁皮肤和壁胸膜。第7~11对肋间神经除分布于相应的肋间肌和胸壁皮肤及壁胸膜外,并斜向前下和肋下神经一起行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分布于腹前外侧群肌和腹壁皮肤及壁腹膜。支配前臂内侧的皮肤[如图]。
d:损伤后主要表现:正中神经损伤,运动障碍表现为前臂不能旋前(旋前肌瘫痪),屈腕能力减弱,拇、示指不能屈曲(屈腕屈指肌瘫痪),拇指不能对掌,鱼际肌萎缩(鱼际肌瘫痪)。感觉障碍以桡侧三指远节最明显。

神经解剖结构

神经解剖结构

脑神经
• 脑神经共12对,与脑相连,主要分布于 头面部,其中第10对迷走神经还分布到 胸、腹腔脏器。 • 感觉神经:第Ⅰ、Ⅱ、Ⅷ对神经; • 运动神经:第Ⅲ、Ⅳ、Ⅵ、Ⅺ、Ⅻ对神 经; • 混合神经:第Ⅴ、Ⅶ、Ⅸ、Ⅹ对神经。
• 12对脑神经记忆口诀:1.嗅、2.视、3.动眼、 4.滑、5.叉、6.外展、7.面、8.听、9.舌咽、 10.迷、11.副、12.舌下 • 12对脑神经出脑部位: • 端脑:嗅神经 • 中脑: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 • 脑桥: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 神经
脑屏障
• 分成三个部分:①血-脑屏障;②血-脑脊 液屏障;③脑脊液-脑屏障。
大脑皮质机能定位
• 1运动区,位置:中央前回、旁中央小叶前部 ( 包括4、6区)、额上回后部 • 2感觉区,位置:中央后回、旁中央小叶后部 • 3视区:楔回、舌回,一侧视区接受双眼同侧 半视网膜传来的冲动,即一侧视区管理双眼对 侧半视野 • 4听区:颞横回,每侧听区接受双侧听觉传入 纤维 • 5内脏机能活动区:边缘叶
• 中脑位于脑桥之上,恰好是整个脑的中 点。中脑是视觉与听觉的反射中枢,凡 是瞳孔,眼球,肌肉等活动,均受中脑 的控制。 • 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背侧和小脑之 间的室腔,顶端朝向小脑。
脑干的功能
• 传导 • 反射功能
• 脑干中央是由许多错综复杂的神经元集 合而成的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的主要功 能是控制觉醒,睡眠等不同层次的意识 状态。
• 大脑分为四条沟(外侧沟、中央沟、顶 枕裂、矩状裂)五叶(额叶、顶叶、颞 叶、枕叶、岛叶)
• 脑半球由灰质和大白质构成,覆盖在大 脑半球表面的一层灰质称为大脑皮层。 皮层的深面为白质,白质内还有灰质核, 这些核靠近脑底,称为基底核,基底核 中主要为纹状体。 • 纹状体由尾状核和豆状核组成。

系统解剖学 脊髓

系统解剖学 脊髓

2.中间带(侧角):前、后角之间(内脏感觉与运动)
中间外侧核:T1-L2节段的侧角,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聚集的部位, 为交感神经低级中枢。S2-4节段为骶副交感核。(内脏运动) 中间内侧核:中间带内侧贯穿脊髓全长。 (内脏感觉)
3.前角(运动)
短宽,颈膨大和腰骶膨大处特别发达。 内侧群(前角内侧核):支配颈部、躯干固有肌、脊髓全长; 外侧群(前角外侧核):支配四肢肌,见于颈膨大和腰骶膨大。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成人):
C1-4节段:C1-4椎体 C5-8、T1-4节段:-1椎体 T5-8节段:-2椎体 T9-12节段:-3椎体 L1-5节段:10-12胸椎体 S1-5、C0:12胸椎体至第1腰椎体
临床腰椎穿刺部位:
第3、4腰椎间或第4、5腰椎间穿刺。
二、内部结构
灰质 白质
中央管
终丝:脊髓圆锥向下伸 出一条细丝,终于尾骨 背面。固定脊髓作用
马尾:腰、骶和尾 神经根几乎垂直下 行,围绕在终丝周 围形成马尾
终丝 马尾
脊髓表面6条沟
后正中沟
后外侧沟 前外侧沟
后根 脊神经
前根
前正中裂
(二)脊髓节段
脊髓节段:与每一对脊神经相连的 那段脊髓,称为一个脊髓节段。共 31个节段,包括:C1-8、T1-12、 L1-5、S1-5、Co1
后中间沟
后正中沟
薄 楔束 束
后索 后外侧沟
外侧索
前外侧沟 前正中裂 前索
前索:前外侧沟与前正中裂之间。 后索:后外侧沟与后正中沟之间。
颈髓和胸髓上段后索又被后中间沟分为内侧的薄束,外侧的楔束。 外侧索:前、后外侧沟之间
网状结构
白质前连合 白质前连合:中央管前方,左、右前索间的白质部分。

脊神经归纳总结

脊神经归纳总结

脊神经归纳总结脊神经,作为人体神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递信息和调节机体功能的重要任务。

在各种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对脊神经的归纳总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脊神经的起源、结构和功能进行全面梳理,为读者提供有关脊神经的全面了解。

一、脊神经的起源脊神经起源于脊髓的前后根,是由脑干及脊髓上的神经元形成的。

具体而言,脊神经可分为31对,其中有8对颈段神经、12对胸段神经、5对腰段神经、5对骶段神经和1对尾骨段神经。

脊神经通过椎间孔从脊髓发出,并将信息传递到相应的肌肉和感觉器官。

二、脊神经的结构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组成。

前根主要负责传递运动信息,后根则负责传递感觉信息。

前根和后根的背根神经节携带着大量的感觉神经元,并且是神经元的主要集聚区。

脊神经同时包括树突、轴突和神经节等结构,这些结构共同构成了信息传递的通道。

三、脊神经的功能脊神经在机体的运动和感觉调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体而言,脊神经通过前根的运动神经传递来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松弛,进而实现身体的各种运动;通过后根的感觉神经传递来接收刺激信息,使机体对外界信息做出反应。

脊神经的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神经传递的障碍,进而引发各种神经疾病。

四、脊神经的疾病与治疗脊神经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与之相关的疾病也是十分常见的。

一些常见的脊神经疾病包括坐骨神经痛、脊髓损伤和神经根压迫等。

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一般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综合手段,以恢复脊神经的功能。

五、脊神经保护与康复保护脊神经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人们可以通过加强锻炼和保持良好的姿势,预防脊神经疾病的发生。

康复也是脊神经疾病患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包括康复训练和辅助治疗等。

通过合理的康复措施,可以帮助疾病患者尽快康复,减轻患者痛苦。

总结:脊神经是人体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部分,通过传递运动和感觉信息,对人体的运动和感知发挥调节作用。

了解脊神经的起源、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解剖学实验十一脊髓与脊神经

人体解剖学实验十一脊髓与脊神经

实验十一脊髓与脊神经[实验内容](一)观察脊髓的位置、外形和内部结构。

(二)观察脊神经的组成和脊神经丛的位置以及分支与分布。

(三)观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发出部位和分布范围。

[实验目的](一)掌握脊髓的两个膨大和与脊髓相连的31对脊神经的根。

(二)掌握脊髓的前角、后角、侧角、前索、后索和外侧索。

(三)掌握脊髓的前根、后根,脊神经节,脊神经及后支、前支。

(四)了解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以及由各丛发出的分支。

(五)了解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发出部位和分布范围。

[材料与器具]脊髓模型或标本与解剖挂图,脊髓横切面模型或标本与解剖挂图,脊神经组成模型与解剖挂图,脊神经丛模型与解剖挂图,内脏运动神经模型与解剖挂图。

幻灯片或投影片、幻灯机或投影仪。

[方法与步骤](一)观察脊髓的位置和外形图2-11-1 脊髓的外形取脊髓模型或标本对照图2-11-1观察,可见脊髓位于椎管内,呈前后稍扁的圆柱体,全长粗细不等,有两个膨大:上部膨大称为颈膨大,下部膨大称为腰骶膨大。

脊髓的两侧连于脊神经根。

请同学们说出脊髓为什么会出现两个膨大?数一数脊神经根有多少对?为什么?(二)观察脊髓的内部结构图2-11-2 脊髓与脊神经根取脊髓横切面模型或标本对照图2-11-2观察,可见位于中央颜色较深,呈蝶形的结构称为灰质。

每侧灰质前端膨大部分称为前角,后端较窄细部分称为后角,在灰质的前后角之间有一个向外突出部分称为侧角。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出各角内有何结构?在脊髓灰质周围、颜色较浅部分称为白质,位于两前角之间的白质称为前索,位于两后角之间的白质称为后索,在同侧前、后角之间的白质称为外侧索。

(三)观察脊神经的组成图2-11-3 脊神经的组成和分布模式图取脊神经组成模型对照图2-11-3观察,可见在脊髓的前角和后角上分别有神经纤维相连。

与前角脚相连的称为脊神经的前根,与后角相连的称为脊神经的后根。

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汇合组成脊神经。

后根在近椎间孔处形成一膨大的结节称为脊神经节。

脊髓疾病和运动神经元疾病

脊髓疾病和运动神经元疾病
禁一周。 • 查体:颅神经正常
左侧肱二头肌腱反射较右侧活跃, 左侧Hoffmann征(+) 双膝、跟腱反射亢进,左侧明显,肛门反射消失 双侧病理征(+),左侧明显 左下肢关节位置觉、运动觉消失 双侧T4平面以下痛觉减退,右侧明显 颈6、7棘突压痛(+)
• 临床上兼有上和/或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的 体征,感觉和括约肌不受累
[病因]
• 遗传:SOD1基因突变 • 免疫:抗甲状腺素抗体 • 中毒:兴奋毒性神经递质、木薯、铝,
锰、铜、硅 • 慢性病毒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
[病理]
• 锥体细胞、脑干下部运动神经核(后组 最常见)、前角细胞变性、减少
• 颈髓最明显并最早受累
[临床表现]
二、急性上升性脊髓炎
• 起病急骤,数小时或1-2天内病变节段上 升至高颈髓、延髓
• 四肢瘫,球麻痹,呼吸肌麻痹 • 可死于呼吸肌麻痹
[临床表现]
三、脱髓鞘性脊髓炎(急性MS脊髓型) • 进展缓慢,达1-3周 • 无感染史 • 不完全横贯性损伤
• 诱发电位、MRI可发现其他CNS白质损害
• 皮质脊髓束和皮质延髓束脱髓鞘、变细
[临床表现]
• 中年,男 > 女 • 起病隐袭,持续进展,数年病程 • 死于呼吸肌麻痹或呼吸道感染
1、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 • 最常见 • 病变部位: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核、锥体束受累
• 症状: 1)运动障碍:首发手指运动不灵,肌萎缩,束颤,向 近端发展,并出现下肢运动不灵 查体: 1)下运动神经元瘫:双上肢肌力↓,肌萎缩,束 颤,肱二三头肌腱反射↓/2)上运动神经元瘫:双下肢肌张力↑,腱反射亢 进,病理征(+) 2)可有感觉异常主述,但无体征。 3)尿便功能正常 4)晚期延髓麻痹 5)死于呼吸肌麻痹

脊神经

脊神经
第1~4对骶神经在相应的骶前、后孔穿出。
第5对骶神经和尾神经由骶管裂孔穿出。
[脊神经的纤维成分]
每对脊神经都是由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并而成。脊神经的前根是运动性的,脊神经的后根是感觉性的,所以脊神经是混合性的。
脊神经的前根是运动性的,它除含有躯体运动纤维外,在第1胸~第3腰节前根,第2~4骶前根内还分别含有交感神经纤维和副交感神经纤维。
(1)皮支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穿出,行向各方,其穿出部位是颈部皮肤浸润麻醉的一个阻滞点。主要皮支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它们分布到枕部、耳部、颈前区和肩部的皮肤。
(2)肌支
1)膈神经phrenic nerve是颈丛中最重要的分支,经胸廓上口入胸腔,沿肺根前方,心包的两侧,下降至膈。膈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膈肌;感觉纤维主要分布到胸膜和心包。右侧膈神经的感觉纤维还分布到肝和胆囊表面的腹膜等处。[图示]
膈神经损伤可引起同侧膈肌瘫痪,导致腹式呼吸减弱,严重者有窒息感。膈神经受刺激可发生呃逆。肝胆疾病患者可出现右肩痛,这与膈神经受到刺激有关,是为牵涉痛。
2)至舌骨下肌和颈部深肌的分支。
▲ 臂丛
(1) 组成 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组成。
(2) 位置 经颈根部、锁骨下动脉的上方、锁骨之后进入腋窝。围绕腋动脉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
皮支:手掌面,分布于手掌桡侧2/3区和桡侧三个半指掌侧面的皮肤;手背面,及这三个半指背面末两节的皮肤。
c: 体表投影:正中神经的体表投影自肱动脉的始端搏动点至肘部肱骨内、外上髁间线中点稍内侧,再由此至腕掌侧横纹中点。
d:损伤后主要表现:正中神经损伤,运动障碍表现为前臂不能旋前(旋前肌瘫痪),屈腕能力减弱,拇、示指不能屈曲(屈腕屈指肌瘫痪),拇指不能对掌,鱼际肌萎缩(鱼际肌瘫痪)。感觉障碍以桡侧三指远节最明显。

脊髓的解剖概述

脊髓的解剖概述
起源于同侧椎动脉颅内部分, 左右各一, 沿脊髓 全长后外侧沟下行, 分支供应脊髓横断面后1/3 区域(脊髓后柱\后索)
不形成一条完整连续的纵行血管, 略呈网状, 分 支间吻合较好, 较少发供血障碍
脊髓解剖
3. 脊髓血液供应--根动脉
脊髓接受椎动脉\甲状腺下动脉\肋间动脉\腰动脉 \髂腰动脉\骶外动脉血供, 均沿脊神经根进入椎管, 称为根动脉
图2-16 体表节段性感觉分布图
图2-17 感觉皮节三根支配示意图
脊髓解剖
2. 内部结构
脊髓内部结构
灰质 脊髓前角 脊髓后角 脊髓侧角
白质 皮质脊髓束 脊髓丘脑束 薄束&楔束
脊髓解剖
2. 内部结构
脊髓横切面由白质&灰质组成 灰质为神经细胞核团&部分胶质细胞 在脊髓中央呈蝴蝶形或“H”形, 中心为中央管 白质为上下行传导束&大量胶质细胞, 包绕在 灰质的外周
脊髓解剖
2. 内部结构--白质
白质分前索\侧索&后索, 由上行(感觉)&下行 (运动)传导束组成 前索位于前角及前根内侧, 后索位于后正中沟 与后角\后根之间, 侧索位于前后角之间
下行传导束包括皮质脊髓束\红核脊髓束\顶盖 脊髓束等 上行传导束有脊髓丘脑束\脊髓小脑前&后束 \薄束&楔束等
脊髓解剖
2. 内部结构--传导束
皮质脊髓束: 传递对侧大脑皮质运动冲动至同侧 前角细胞, 支配随意运动 脊髓丘脑束: 传递对侧躯体痛温觉&粗略触觉至 大脑皮质 薄束: 传递同侧下半身深感觉&精细触觉 楔束: 传递同侧上半身(T4以上)深感觉&精细触觉 脊髓小脑前&后束: 传递本体感觉至小脑, 参与维 持同侧躯干&肢体的平衡与协调

神经解剖学习笔记:脊髓和及神经解剖

神经解剖学习笔记:脊髓和及神经解剖

神经解剖学习笔记:脊髓和及神经解剖1、髓节、体节、骨节、皮节、肌节概念:①、髓节(脊髓节段):从脊髓发出脊神经共31对,每对脊神经前后根相连的一段脊髓被称为脊髓节。

②、体节: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沿身体前后轴形成一定数目的暂时性结构称为体节。

随着胚胎的继续发育每个体节分化成为生骨节、生皮节和生肌节。

③、体节腔:体节的横断面呈三角形,中央有一腔隙称为体节腔。

④、生骨节:为体节腔的内侧壁和腹侧壁。

其细胞迁至脊索和神经管并包绕这些结构,分化为脊椎骨。

⑤、生皮节:为体节腔的外侧壁。

将分化为真皮和皮下结缔组织。

⑥、生肌节:在生皮节分化之前,在其内侧产生一层新细胞,称为生肌节。

将分化为四肢和体壁的骨骼肌。

每个皮节和肌节的衍化结构无论距离其来源皮节和肌节多远,都会保持其来源皮节和肌节的神经支配。

因此:可根据某一皮区或某块肌肉的体节来源而推断其神经支配。

2、脊髓节段:每对脊神经在脊髓对应一个脊髓节段。

2.1、脊髓外观:①脊髓位于椎管内,全长约42-45cm,外观为前后扁圆形柱状,上端较大,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续,脊髓下端变尖成为脊髓的圆锥,成人脊髓下端平第1腰椎下缘。

再向下为终丝(由软脊膜向下延伸形成的一条无神经组织的细长索状物,其上段悬浮于蛛网膜下腔内,称为内终丝;下段被硬脊膜包裹,称外终丝。

外终丝与硬脊膜一起附着于尾骨)。

L1以下无脊髓,腰、骶、尾神经前、后根在穿出椎间孔之前,在椎管内下行较长一段距离,它们围绕终丝成为马尾。

②脊髓全长粗细不均,有两处膨大:•颈膨大(C5-T2)由控制上肢的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构成。

•腰膨大(L2-S3)由控制下肢的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构成。

2.2、脊髓的被膜:•软脊膜:脊髓末端延续为终丝。

软脊膜向两侧伸出的三角形结构被称为齿状韧带,冠状位介于前后根之间。

•蛛网膜:蛛网膜下腔在L1-S2椎体之间高度扩大称为终池,内容马尾和终丝。

•硬脊膜:向外侧延续为脊神经鞘。

2.3、脊髓的内部大体结构:①、脊髓前角:•脊髓灰质横切面呈“H”型,两侧前段膨大部称前角(柱)。

神经内科脑神经、瞳孔、反射、脊髓、颅压、脑脊液、神经系统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和神经系统疾病常用数据汇总

神经内科脑神经、瞳孔、反射、脊髓、颅压、脑脊液、神经系统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和神经系统疾病常用数据汇总

神经内科脑神经、瞳孔、反射、脊髓、颅压、脑脊液、神经系统辅助检查、神经系统辅助检查和神经系统疾病常用数据汇总关于脑神经、瞳孔、反射脑神经:一共 12 对,面神经支配舌前 2/3 味觉,舌咽神经支配舌后 1/3 味觉;三叉神经分 3 支,第 1 支为眼支,第 2 支为上颌支,第 3 支为下颌支。

普通光线下瞳孔直径 3~4 mm,直径 < 2 mm 视为瞳孔缩小,> 5 mm 视为瞳孔散大,且注意儿童瞳孔稍大,老年人稍小,单纯瞳孔不等大见于 20% 正常人群。

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对应 C5~C6,肱三头肌反射对应 C7~C8,桡骨膜反射对应 C5~C6,膝腱反射对应L2~L4,跟腱反射对应 S1~S2。

浅反射:腹壁反射对应 T7~T12,提睾反射对应 L1~L2,跖反射对应 S1~S2,肛门反射对应 S4~S5。

眼心反射中,检查者用示指和中指对对侧眼球逐渐施加压力 20~30 秒,正常人脉搏可减少 10~12 次/分。

脑膜刺激征中,检查 Kernig 征时,如小腿伸直受限且出现疼痛,大小腿之间夹角 < 135°,视为 Kernig 征阳性。

皮肤划痕试验中,如划线后白线条持续超过 5 分钟,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关于脊髓脊髓全长 42~45 cm,自上而下共发出 31 对脊神经,对应 31 个节段,分别是 8 颈节(C1~C8)、12 胸节(T1~T12)、5 腰节(L1~L5)、5 骶节(S1~S5)、1 尾节(C0)。

颈髓节段较颈椎高 1 个椎骨,上中段胸髓较相应胸椎高 2 个椎骨,下胸髓较相应胸椎高 3 个椎骨,腰髓在第 10~12 胸椎,骶髓在第 12 胸椎与第 1 腰椎水平。

脊髓有 2 处膨大,颈膨大 C5~T2,发出支配上肢的神经根,腰膨大 L1~S2,发出支配下肢的神经根。

脊神经在皮肤表面的分布有节段性:T2 对应胸骨角水平,T4 对应乳头水平,T6 对应剑突水平,T8 对应肋弓下缘,T10 对应脐水平,T12、S1 对应腹股沟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组成:颈神经5~8和胸神经1的前支一部分。 2、走行:穿斜角肌间隙 锁骨后方进入腋窝。在腋窝内,
在腋动脉周围形成外侧束、内侧束和后束。 3、分支:内侧束----尺神经
内侧束和外侧束----正中神经
外侧束----肌皮神经 后束----桡神经和腋神经
肌皮神经
●走行:起自外侧束 肱二 头肌和肱肌间下行,在肘关节 稍上方穿出深筋膜更名为前臂 外侧皮 神经。 ●分布:肌支 臂前肌群
脊神经节 后根 后支 前根 前支
脊神经
脊 神 经
前根 脊N的组成 (运动性) 椎间孔处合成脊神经 后根 (混合性) (感觉性) 前支 后支
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肌腱和关节 脊N纤维成分 躯体运动纤维:支配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心肌、平滑肌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
神经
分布范围
损伤症状
肌皮N
正中N
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前臂外侧皮神经
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的所 有前臂肌前群及附近关节;除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 和第1、2蚓状肌;手掌桡侧2/3、桡侧三个半指掌 面皮肤及中、远节指背皮肤 “猿手”
尺N
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小鱼际肌、拇收肌、 “爪形手” 第3、4蚓状肌、骨间肌;手掌尺侧1/3、尺侧一个 半指掌面皮肤,手背尺侧半及尺侧二个半指背皮肤
脊髓和脊神经
脊 髓
一、位置和外形 (一)位置: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下端 在成人平L1下缘,新生儿平L3 2个膨大 前、后稍扁的圆柱形 (二)外形:
前正中裂 6条纵沟 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脊神经前根走出 后外侧沟:脊神经后根进入 两膨大 颈膨大(C4 ~ T1) 腰骶膨大(L2 ~ S3) 脊髓圆锥:脊髓下端变细呈圆锥状的部分。 终丝:为软脊膜形成的细丝,由脊髓圆锥向下,止于尾骨。 马尾:由在脊神经末端下行的脊神经根组成。 脊髓节段:与每一对脊神经前、后根相连的一段脊髓为一个脊髓 节段,脊髓可分为31个节段节(颈8、胸12、腰5、骶5、尾1)
桡N
腋N
肱三头肌、肱桡肌、前臂肌后群;手背桡侧半及桡 侧2个半指近节指背皮肤
脊髓内部结构
(三)白质
三个索
前索:前正中裂与前外侧沟之间 外侧索:前外侧沟与后外侧沟之间 后索::后中间沟与后外侧沟之间
白质前连合:由横行的越边纤维组成。
薄束和楔束
脊髓丘脑束
脊髓的功能
1.传导功能 2.反射功能 1)躯体反射 浅反射 深反射 肌张力反射 2)内脏反射
脊 神 经 Spinal nerves
颈膨大和腰骶膨大
马尾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三十一 节椎名同位不一 颈节一四约平齐 颈五胸四减去一 中胸减二下减三 腰节平胸十十一 骶尾节对一腰椎 定位诊断是依据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 C1 ~ C4 C5 ~ T4 T5 ~ T8 平对椎骨的序数 同序数椎骨 同序数椎骨-1 同序数椎骨-2 举例 C3平对第3颈椎 T3平对第2胸椎 T7平对第5胸椎
肱肌与肱桡肌之间分浅深二终支。
●分布:肌支 皮支 肱三头肌,肱桡肌及前臂伸肌。 臂后面、前臂后面皮肤及手背桡侧半及桡
侧2个半手指背侧的皮肤
桡N易损部位: 肱骨中段 受损表现: 1、运动障碍:不能伸腕和 伸指,拇指不能外展。前臂旋 后功能减弱。 2、感觉障碍以第1、2掌骨 间 隙背面“虎口区”皮肤最 为明显。 3、前臂伸肌瘫痪,表现为 抬 前臂时呈“垂腕”状态。
T9 ~ T12 L1 ~ L5
S1 ~ S5, Co1
同序数椎骨-3 第10 ~ 12胸椎
第1腰椎
T10平对第7胸椎
脊髓内部结构
(一) 中央管:纵贯脊髓全长,内含脑脊液,在脊髓圆锥 内扩大成终室。 (二) 灰质:呈“H”形或蝶形,可分为前角、后角和中间 带三部分。 前 角 α-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 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 Renshaw细胞:抑制α-运动神经元 后 角 接受后根传入纤维,其轴突至对侧白质组成脊髓丘 脑束,此外还接受大脑皮质下行纤维。 中间带 T1~L3:交感神经低级中枢。 骶副交感核(S2~4):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灰质前、后连合。
尺侧腕屈肌, 在豌豆骨外侧、腕横韧带浅面 ●分布:⑴肌支 尺侧腕屈肌及指深屈肌尺 侧半
⑵掌深支 小鱼际、拇收肌、骨间肌和第3、4蚓状肌
⑶掌浅支 尺侧1个半手指掌面和小鱼际皮肤 ⑷手背支 手背尺侧半及尺侧2个半手指背侧皮肤
正中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
尺神经损伤症状
桡神经
●走行:起自后束 肱骨的桡神经沟 肱骨外上髁前方
皮支 前臂外侧皮肤
正中神经
●走行:发自内、外侧束沿肱二头肌内侧沟
腕管
掌腱膜深面 ●分布: 肌支 前臂屈肌(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 屈肌尺侧半)第1、2蚓状肌、鱼际肌(除拇收肌)
正中神经
皮支分布: 手掌桡侧 2/3区、桡侧 三个半指掌面 及其背面末两 节的皮肤
尺神经
●走行:起自内侧束 肱动脉内侧 尺神经沟 腰 N: 5对 骶 N: 5对 尾 N: 1 对
C1~7经同序数椎骨上方的椎间 孔穿出椎管;C8经第7颈椎下方的 椎间孔穿出;全部胸、腰、骶、尾 神经都经同序数椎骨下方的椎间孔 穿出
脊N的分支
前支:粗大,为混合性,分布于躯干前外侧和四 肢,除胸神经外,先交织成丛 (颈丛、臂 丛、腰丛、骶丛),由丛再分支分布 后支:较细,为混合性,分布于项、背、腰骶部
颈丛
1、组成:颈神经1——4前支。 2、位置:胸锁乳突肌上面的深部。 3、分支、分布 1)皮支:枕小、耳大、颈横、锁骨上神经等。 2)肌支: 膈神经(混合性) 走行:前斜角肌前面、锁骨下动静脉之间、肺根前方、 心包外侧至膈 分布:运动纤维支配膈;感觉纤维分布到心包、部分 胸膜、腹膜及肝、胆
臂丛
腋神经
●走行:起自后束 穿四边孔 绕肱骨外科颈 三角肌深面 ●分布:三角肌、小圆肌、肩部皮肤
腋神经受损原因及表现
1、原因 肱骨外科颈骨折, 肩关节脱位或腋杖的 压迫,都可能损伤腋 神经 2、表现 1) 运动障碍:臂不 能外展 2)三角肌区皮肤感 觉丧失 3)三角肌萎缩:肩 部骨突耸 起,失 去圆隆的外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