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厚江执教《黔之驴》的几个细节

合集下载

2.黄厚江《黔之驴》教学实录及点评5

2.黄厚江《黔之驴》教学实录及点评5

【推荐】《黔之驴》教学实录《黔之驴》课堂实录执教者:江苏省苏州中学特级教师黄厚江一、导入:师:今天和同学们一起学柳宗元的《黔之驴》,知道柳宗元吗?哪个朝代的?生:【齐声】唐代文学家。

师:他最擅长写什么?生1:杂文。

师:最擅长写杂文里的什么类型?生2:寓言。

师:真厉害,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记住啦!唐宋八大家主要都是散文写得好,柳宗元不仅散文写得好,传记写得也不错,写得尤其好的是寓言。

哪位同学说说寓言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寓言有什么特点?生3:寓言能以一个小故事表达一个大道理。

师:你概括了寓言的两大特点,一是有故事,二是用故事反映道理,当然不一定是大道理。

而寓言故事又不同于一般故事,它还有什么特点呢?生4:寓言简短生动。

生5:里面人物都是动物。

师:这句话怎么表述?生6:里面的主要角色是动物或植物,一般不用人。

二、整体感知师:今天的故事主角是谁啊?生:【齐声】驴!师:哪里的驴?生:【齐声】黔,贵州!师:这个说法基本成立,准确一点则是不成立的,后面再说。

“黔”怎么读?生:【齐声】qián!师:好的,那大家知道学习文言文首先要做的是什么?生:【齐声】读!师:对,首先要读。

课文读过了吗?注释读过了吗?生:【小声齐答】读了。

师:有点底气不足,注释要以默读为主,课文要以朗读为主。

请同学读课文,谁主动读?生举手。

师:女生优先吧。

听的同学可以想想她读得怎么样?应该怎么读?一女生朗读课文。

师:读得怎么样啊?与你们心中的标准一致吗?有没有觉得比她读得好的?一男生朗读课文。

读完学生鼓掌。

师:读得是否更好一些?这也是应该的,因为你比女生后读。

生笑。

师:女同学咬音很准,男同学把寓言的语气都读出来了,像最后一句就有一种胜利者的姿态,你愿意带大家一起读吗?生齐读。

师:谢谢这位同学,你的活比老师干得好!三、分析“驴”的形象师:读寓言要抓故事,读故事要抓主要形象。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黔之驴是什么样的驴?请用自己的习惯标画出哪些语句主要写驴,从哪些方面写驴,写出了一头什么样的驴?学生标画。

用寓言的方式学习寓言——以黄厚江《黔之驴》教学为例

用寓言的方式学习寓言——以黄厚江《黔之驴》教学为例
理 念是 一致 的。剖析 黄厚 江 的这 个课例 , 也许 能给 苦 寻“ 语 文味 ” 的老师们 一点启 示 。
出来 了 , 它往 往 是 要 通过 一 个 小 故 事 来 讲 一 个 道 理 , 而 故 事 的主 角往 往 是 动物 , 几乎没有人 。
在 这个 环节 学 生研讨 了寓 言 的特 点 , 得 出 的结
论是寓言具有形 象性 、 故事性 、 哲理性这 样几个基本
特征 。这就教给了学生认知寓 言的基本规律 。


何谓 用寓言的方式
二、 如 何 用 寓 言 的 方 式 学 习 寓言
所 谓 用寓 言 的方 式 , 就是 把握 寓 言这种 文体 的

般规律 。那么 , 寓 言 的规 律 是什么 ?这对 一位 初
用寓言 的方式学 习寓言
— —
以黄厚江《 黔 之驴》 教 学为例
江苏 师范 大学文学院 魏本亚

厚 江 执教 《 黔 之驴 》 令人耳 目一新 。究其
理 ?故事。那么注意, 寓 言 的 故 事是 大的 还 是 j 、
的 ? 长 的还 是 短 的 ? 生: 小的 . 短 的。

实质, 广而言之就是用语文的 方式学习 语
到的? 生: 哲理性 。
握这 些形象对读懂这 则寓言有实际价值 。黄厚江 老
师在 品读课 文时不时地与学生研究三个形象 。
师: 课 文 里 第 一 次 写 驴 子 的 句子 是 哪 一 句?
师: 告诉 人 们 一 个 道 理 . 通 过 什 么告 诉 人 们 道
1 aO XUe
有驴 , 可 是 有人 把 一 头 驴 运 到 贵 州 , 然 后 放 到 山 ≯

探索黄厚江教学冲突的设计艺术——以《黔之驴》为例

探索黄厚江教学冲突的设计艺术——以《黔之驴》为例
突 , 并善 于 在 冲 突 中 抓住 突 破 口 ,进 一 步 引 导学 生 ,改 变 原 有 的认 知 结 构 ,激 起 他 们 思维 的共 振 ,获 得新 的知 识 和 新 的 学 习体 验 。这 符 合 《 新 课标 》 的精 神 和 素 质 教育 的理 念 ,从 而进 行有 效 的课 堂 教 学 , 因此 ,教 学 冲 突 是 语文 学 习 的重 要 途 径 和方 法 。今 天不 妨 走 进黄 厚江 老 师 的课 堂 , 以 《 黔 之 驴 》 为例 ,看 他 是 怎么 运 用 冲突 理 论 进行 有 效 教 学 的 。 教 学 冲 突之 一 :主题 冲突 语 文 教 学 中 ,有 些 课 文 主 题 思想 存在 着 矛 盾 冲 突 ,文 本 内容 ( 情 节 、 思 想 )就 需 要 在 矛 盾 冲 突 中逐 步展 开 , 逐 渐 清 晰 , 最 终 明 朗 …。这 就 需 要对 主题 冲 突 的课 文 有 序 处 理 ,抓 住 课 文 的纲 目, 善 于 发现 冲 突 、找 到 解 决 冲 突 的切 入 口 ,行 之
瓣j
五 爸裁雾谎
探 索黄厚 江教 学冲突 的设计 艺术
以 黔 之 Biblioteka 为 例 ◎喻 高飞 前言
冲突即矛盾的相互对立和存在 ,冲突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当然在语 文教学方面也存在冲突 ,我们称之为 “ 教学冲 突 ” 。顾 名 思 义 , 就 是指 在 语 文 教 学 过 程 中 ,依 据 教 学 大 纲和 学生 的认 知 发 展 , 适 当地 设 置 学 习 障碍 ,形 成 教 学 的 认 知 冲


有 效 地进 行 课 堂 教 学 。 有 效地 进 行 “ 主 题 冲 突 ” 教学 ,可 以设 置 悬念 、 吸 引读 者 ,可 以起 到 穿针 引线 的 作 用 ,铺 垫 情 节 ; 还 可 以通 过 对 比 或衬 托 , 渲染 主 题 思想 。 以黄 厚 江 老 师 执 教 的 《 黔之 驴 》 为 例 ,通 过 对 黔 之 驴 和 黔之 虎 的 笔 墨 进 行 对 比 , 引起 学 生 的 认 知冲 突 , 激 发 学 生 对 《 黔 之驴 》主 题 进 行 思 考 ,激 发学 生 的兴 趣 ;进 而再 次制 造 阅 读 障 碍 , 设置 认 知 冲 突 ,以 黔 无驴 ,好 事 者 以船 载入 作 为故 事 的 开端 ; 引起 老 虎 对 驴 子 的 一系 列 反 应 ,通 过 “ 黔 无驴 ”这 个 冲 突 的 主题 ,贯 穿 了文 章 的 线索 ;进 而 “ 向青 草 更 青处 漫 溯 ”,深究 “ 黔无驴 ”对现状 的影 响,由此设置教学冲突 ,引导学生进 一步思考 ,使文本和现实相结合 ,导出课文的写作 背 景 和 作 者 的 生活 经 历 ,探 讨 创造 空 白 ,而 深 层 次 则表 现 在 :通 过 “ 好事者”的 “ 以船 载 入 ” , 使黔 无 驴 变 成 了黔 之驴 , “ 好 事 者 ”表 明本 文 讽 刺 的 主 体 是位 高 权 却 “ 无 异 能 ” 的 官员 , 旨在 表 达对 高层 统 治 者 无 事 生 非 导致 驴 悲 剧 的 愤 慨 ,从 而 深 化 了教 学 思 想 。 在处理 “ 主题 冲 突 ”教 学 中 , 黄 厚江 老 师 能 够 联 系现 实 生活 ,体 现 了语 文 生活 化 的功 能 , 让 学 生做 到 学 以致 用 。并 能 结 合 现 实 生 活 ,创 设 教 学 情 境 ,激 发学 生 的 “ 认 知 冲 突 ” ,使 他 们 “ 有 更 多 的机 会 从 现 实 生 活 中 感 受语 文 ,体 会 学 习 语 文 的趣 味 和 作 用 _ 2 ] ” 。通 过 《 黔 之 驴 》 的 主题 冲 突 :黔 之 驴 的 提 出 、 黔无 驴 的探 究 、黔 之 驴 的 结 果 ,设 置 层 层 障 碍 、 形 成 认 知冲突,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主题更加鲜 明有力,学习资源不断新生 : “ 载驴入黔 ”、 “ 黔虎之智”、 “ 黔虎食驴 ”、 “ 黔 驴技 穷 ”和 江 郎才 尽 等 。 二 、教学冲突之二:人物冲突 在 文 本 解 读 中 , 由于 不 同的 人 物 扮 演 着 不 同 的 角 色 , 其 立 场 和 观 点 也不 尽 相 同 , 因 此 会 造 成 一 定 的 矛盾 冲 突 , 形 成 “ 人 物 冲 突 ” 。而 作 为教 学 内容 ,就 不 能 不 考虑 便 于 教 学 的 问题 ,因 此 ,要 选 对 相 应 的 教 学 方 法 , 从不 同 的角 度 进 行 解 读 ,理清 思路 和 线 索 ,建 构 教 学 思路 。这样 人 物 特 色 更 加 明显 ,文 章 寓意 更 加 深刻 ,矛 盾 越加 冲 突 ,效 果就 越 加 明显 。 黄 厚 江老 师 在 处 理 《 黔 之 驴 》 中 ,对 “ 冲 突 ” 的有 效 处 理 ,使 学 生 建立 了新 的 知识 系 统 ,学 生 自学 掌 握 了学 习要 点 。 为 了让 学 生 正 确 把 握 和 分 析 人 物 特 点 ,进 一 步 突 出 文 章 寓 意 ,黄 厚 江 老 师 非 常 智 慧 地 设 计 了人 物 冲 突这 个环 节 ,一 步步 引导 ,进而揭 示道理 ,概括 出人物特 点。从驴子 的 “ 庞然大物 ”到 “ 驴一鸣 ”,再到 “ 驴不胜怒,蹄之”,引导学生 概 括 出驴 子 的 特 点 是没 有 真 本 领 ; 从 老 虎 的 “ 蔽 林 间 窥 之 ”到 “ 益 狎 ” ,再 到 “ 因 喜 ” ,从 而 总 结 出老 虎 的特 点 为善 于 观 察 、谨 慎 。通 过 强 烈 的人 物 冲 突 的 对 比,从 “ 老 虎 怕 驴 ”到 “ 老虎 吃驴 ”这 个 现 象 ,循 循 善 诱 ,引 导 学 生 进行 性 格 冲 突 的 研 究 ,让 学 生得 出相 应 的答 案 揭 示 寓意 ,高 明至 极 。

《黔之驴》教学的几点感悟

《黔之驴》教学的几点感悟

《黔之驴》教学的几点感悟(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黔之驴》教学的几点感悟《黔之驴》教学的几点感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科学、高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呢?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并不浓厚,甚至还有一定的排斥心理。

本色语文:徐徐而行,步步看景--黄厚江执教《黔之驴》课堂品读

本色语文:徐徐而行,步步看景--黄厚江执教《黔之驴》课堂品读
色语 文 ”进行 了更 深的 思考 。
【 关键词 】 黔之驴 ;本 色语文;思考 【 中图分类号 】 G 6 3 3
【 文献标识码 】 A
有一篇课文 , 叫《 黔之驴》 , 有一个人 , 叫黄厚江,有一种语文, 们不 会成 为 “ 好 事者 ” 。此番 言语 令 人联 想 孔子 当年 的谆 谆教 诲 , 叫 “ 本色语文”。笔者在观摩 了黄厚江老师的 《 黔之驴》课堂之后, 正所 谓 “ 文 以载道 ” 。 对 黄老 师所 提 出 的 “ 本 色语 文 ”有 了更 深 的体悟 ,点 滴思 考如 下 。 三 大开大合 ,尺水兴波 移步换景 ,处处生辉 ( 一) 简单 之 中有真 意 ( 一) 谈 话 导入 。开 场 自如话 家 常 “ 本 色语 文 ” 的 口号 提来 已久 ,本 色但 不简 单 。仅有 简单 不是 谈 话 了解 作者 、朝代 、文 体特 点 、主要 角 色 。教者有 鲜 明 的文 美 ,简单 中还要 有 思想 ,有 艺术 ,那 才是 真正 “ 本 色” 的美 ! 章 体裁 意 识 ,能有 针对 性 地对 不 同文 体进 行语 文 教学 活动 。教 者就 我 的感觉 是 非常 简朴 。简就 是 简单 ,朴是 朴实 。就 像他 这个 人 是具 有 明确 的 文体 意识 ,步 步扣 住寓 言 的特点 来展 开教 学 的 。 样 。黄 老师 曾经 说 过 ,凡 是 复杂 花 哨的课 堂就 要谨 慎 了 ,因为 朴 ( 二) 适 度评 点 ,巧妙 利 用资 源 素 的往 往 是最 接近 本质 的 。就像 有 名人 所 言 ,走 得太 远 ,不要 忘 记 班级学生的朗读是参差不齐的 ,怎样给学生以相同的鼓励与表 了为何 出发 。大道 至 简 ,是 因为其庞 大 的 内蕴 ,而有 了最 为 深厚 的 扬 呢。 当第 二 个学 生 明显 胜过 了第 一个 ,但是 黄老 师 并未 因此 而偏 内力 ,其盘 绕有 度 ,曲伸 自在 ,有着 教学 思 想和 理念 的支 撑 ,有 着 向 ,而 是给 那 个稍 有逊 色 的学 生 以肯定 。并且 黄老 师很 擅 长 降低 自 教学 艺 术和 技术 的完 美呈 现 。 己的身份 ,愿意给学生 以 “ 高位”,学生得到了很大的心理满足, ( 二) 世 事洞 察有 学 问 因为在黄老师的言语中,他被大大激发 了信心和勇气。一个愿意给 《 红 楼梦 》 中最为 有名 的一 句 “ 世事 洞察 皆学 问 ,人情 练达 即 学生风采的老师 ,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爱戴,也在无形 中提升了课 文章 。”文字中藏着这个社会最大的秘密。而课堂呢:人如其课 , 堂 的色彩 。这是 黄 老师 对课 堂 好资 源 的巧妙 运 用 。这 当然 是来 自黄 课如 其 人 ,能将 为 人处 世看 透看 破 ,能将 生 活看 得清 楚 明 白,那 么 老师的 “ 生本 ” 思想 。 你 的课 , 自 是 有 了一 番深 度 了。 ( 三) 多 角思 考 。开拓 创新 黄 老师 为什 么 会说 ,有 些干部 ,什么 事情 也干 不 了,什么 学 问 “ 庞 然 大 物” 这个 词到底 怎 样理 解 呢 ,因为熟 悉 ,所 以我 们往 也没有,连课文都读得没有这个同学好, 那不就是……当听到这些 , 往 选 择忽 视 。可 实 际每 个词 语都 是有 个 性 的 ,我们 需要 带领 学 生细 你一 定 是会 心一 笑 。而黄 老 师为 什么 能说 出这 番 话 呢 ,他 定是 心 中 细咀嚼。这样排除学生思维的旁逸斜出之后 ,让他们在潜移默化 中 澎湃 过这 番感 受 ,作 为一 个 老师 ,用 最好 的方 法 进行 了表 达 ,那就 明确概 念 ,而不 是灌 输 ,不 是硬 塞 ,水 到渠 成地 达 到了 教学 目的。 是课 堂 。 此 招 看似 简 单 ,实则 功力 深厚 。这 也是将 课 堂活 动 的根 深深 扎进 文 黄老师的话语,让人听来轻松又深刻,舒畅又真实。一堂课的 本的土壤之中的一种体现。 落脚 点 已经不 仅仅 是知 识 点的积 累 , 它 从 文字 到文 言 , 文 言到 文学 , = .侧面入手 。正面解读 文学 又到 文化 ,课 堂学 问即人生 智慧 。 ( 一) 有价 值地 利用 提炼 文本 ( 三) 平等 首席 获认 同 “ 讲 故 事 ”是孩 子们 都喜 欢做 的事 情 ,不 管多 大的 孩子 。对 于 个敢把 自己放得很低很低, 将 自己 “ 低落”到尘埃里的老师 , 篇 文言 文 ,那它 必 定是 有 寓意 的 。老师 故 而对 此环 节有 了三个 要 是能 迅速 获得 学 生 的亲近 和心 理 认 同的 。对于 学 生来说 ,老师 是课 求 ,能够 忠实 原 文 、故事 性 强 ,同时 必须 合理 想象 。最后 一点 尤其 堂的 权威 。对 于 “ 平 等 中的首 席 ” ,是课 堂师 生距 离 的最 好保 障 。 重 要 ,因为 立 足文 言 的教学 , 他 不是 天 马行 空的 。并且从 现场 观察 , 既带 领学 生游 览 风光 ,又 能对 孩 子们 的心 理照 顾得 舒 适有 加 。 “ 谁 学 生 能够 深入 文本 ,在讲 故事 的过 程 中 内化故 事 内涵 ,这 是有 价值 有 异 能吗 ?我 也没有 。 黄 老师 除了上 课也 没有 异能 。 我 比驴好 一点 。 ” 地 利用 、提 炼 文本 的体 现 。 孩子们哄然一笑, 在笑声中充满了愉快的氛围,民主而和谐。当然 , ( 二) 在 回扣 文本 中明道 理 这是以黄老师的 “ 自贬 自谦”换来的。 带 领 学生 揣摩 文意 、探 求 现世 意义创 造 了很 大 的思维 空 间和 时 黄老 师 曾经说 过 ,他要 以 自己的本 色建构 本 色语 文 ,建 构本 色 代投 影 。这 就 巧妙 地将 整 堂课 的教 学 意境 升华 到 了极 致 。再 回到文 课程 。如 此看 来 ,一个 老师 ,首先 应该 建 构的 是 自 己的人生 。 因为 本本 身 ,向文 本深 处 漫溯 ,让 学生 在 自然 的行 进 中获得 一 点深 刻 的 人生丰富、深刻而多彩的本色 ,才可能让 自己的语文课堂更加生动 体验 ,有 了足够真实的理解,懂得了文言文从 “ 言”到 “ 文 所蕴 深刻,而课堂也恰恰是建构在 自身内隐的心理文化基础上的。 含 的道理 。 黄厚 江 老 师 用 课 堂告 诉 我 们 的 正 是他 一 直 致 力 追 求 的本 色 语 ( 三) 在 及 时校补 中有 力提 升 ’ 文 :教学内容明明白白,教学过程清清楚楚 ,教学方法简简单单 , “ 黔 之驴 ”到 底是 一个 怎样 的形 象 ,在不 同的课 堂里 ,对 于该 课堂活动实实在在。对于观者而言 ,见一斑而窥全豹,虽然仅仅欣 形象的解读是不同的。我们惯于将之喻为无能的人 ,空有一身外在 赏 了一 课 ,但 无论 是小 处着 眼 ,还 是大 处纵 览 ,我们 都 能很 好地 领 架势而无 内在价值的人。 然而对于黄老师的课堂 , 他认为错不在 “ 黔 略 到老 先生 竭力 倡导 本色 语 文的真 风 采 ! ( 编 辑 :刘影 ) 之驴 ” ,而 是那 好 事者 ,好 事者 之 好事 ,导 致 今 日之 事态 。他 由此 提点众多学生, 日后众位当有幸成为各种各样的社会官员 ,但愿你

文本与生本:本色语文的两个着力点——听黄厚江老师《黔之驴》一课有感

文本与生本:本色语文的两个着力点——听黄厚江老师《黔之驴》一课有感
文 本 与 生本 : 色 语 文 的两 个 着 力点 本
— —
听黄厚 江老 师《 黔之 驴》 一课 有感
诸定 国
( 苏省 溧水 中学初 中部 ,1 2 0 江 2 10 )



要: 文本意识和生本 意识 , 是黄厚 江老 师本色语 文 的两 个
着力点。黄厚江老 师执 教的《 之驴》 黔 一课 , 对文本 的尊重 , 其 主要
读 过 的 。 )

注意黄老师让 大家讲故 事 , 要求挺 高的 ,
不能 “ 述” 文 或 翻 译 。还 有 两 个 条 复 课

大家 先读一 读 。黄老 师告诉 大家 : 课文 应当朗读 , 注释 可 以默读 。请 大家 自己 朗读后 , 再作交流 。
( 学生 自由朗读。 )
件: 一是要 以“ ” “ 的 口吻来 讲 故 驴 或 虎” 事, 所有男生都 以“ 的口吻, 驴” 而女生用 “ 的 口吻 ; 是要加 以适 当的想 象 , 虎” 二 不 必按课文顺 序 , 不要 翻 译课 文 。同座 位
那题 目的意思是—— 黔地 的驴子 , 贵州的驴子 。 是 当地 的驴子吗?
厚江老师借班执 教《 黔之 驴 》 一课 , 用课 堂说
法, 阐释本 色语 文 的教学 理念 , 彰显 “ 色课 本 堂” 的特征 , 到了与会代表 的一致好评 。笔 受
不是 的 , 是从外地运来 的。
这是一篇什么样式 的文章?
21年第 5 02 期
教育研究与评论 ・ 中学教育教学
伙 的喉 咙, 把它扑倒在 地 , 慢慢地 享用 了 它 的肉, 吃完后美滋滋地离 开了。
生 这 是 因为在 黔 这个 地 方 , 山多 , 不上 用

《黔之驴》教学设计黔之驴教学设计黄厚江

《黔之驴》教学设计黔之驴教学设计黄厚江

《黔之驴》教学设计黔之驴教学设计黄厚江一、教材分析:《黔之驴》是七年级下半学期的一篇文言文,根据《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要求,以及本单元文言文所表现的重视德行、保持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作者柳宗元及其代表作品。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如:蔽、窥、稍、憫然、狎、跳踉等,翻译全文。

(3)理解本文的内容即老虎惧驴、识驴、戏弄驴、吃掉驴的过程和本文启示人们应该认识事物本质、克服对未知事物畏惧的心理,从而驾驭并征服客观事物,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的寓意。

2、过程和方法:(1)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自己试译课文,使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归纳出文章的寓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教会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善于年个认识事物的本质,使学生认识到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

三、教学重点:1、积累并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2、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四、教学难点:1、学习本文对心理和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这两个成语。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1、导入:大家一定记得有这样一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江雪》。

我想这首小诗为身在南国的人们描绘了一幅绝美的雪景,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另一篇比较著名的文章《黔之驴》,看看作者又会给我们哪些惊喜和启示。

2、作家、作品简介柳宗元(773--819),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

二十一岁登进士第,三十一岁为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王叔文等执政,他参加了王叔文的集团,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

这时他和王叔文,刘禹锡等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如罢宫市,免进奉、擢用忠良、贬谪赃官等,做了不少有利于人民的大事。

行云流水解文言——由黄厚江老师《黔之驴》一课习得

行云流水解文言——由黄厚江老师《黔之驴》一课习得

文 言文 , 他更 多关 注的是文 言文 的教 法与读法 。面对这
个本 应繁 复 的问题 , 黄老 师却能 举重若 轻 , 把 它简单 到 句话 “ 得把 文 言文 当文 章来教 , 得把 文 言文 当文 章来

是文学 的欣 赏 , 也 是文 化 的熏 陶和情 感 的 陶冶” 的理 论 认知 。整 堂课上 有关作者柳宗元 的介 绍 , 有关 寓言特 点 的解读 , 有关作 品形 象的剖析 , 有 关故事 内容 的建构 , 有 关深层寓意 的探 究 , 作 为文学作 品所承载 的丰 富内容得
比如从驴的形象分析过渡到虎的形象分析又跃升至好事者的形象分析一步步启发学生去认识黔之驴的悲剧不仅仅有其自身的原因好事者的无事生非也在推波助澜留给每个人的教训如此深刻这些思考显然可以丰富学生的生命历练
中学教学 参考
教 研视 窗 …… …… … …… …
行 云 流 水 解 文
— —

由黄厚江老 师《 黔之驴 》 一课 习得
以一一呈现 。
读”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黄老 师的 。 二、 让“ 文” 与“ 言” 行走在一起
讨论这个 问题 时 , 我们还 是先 回到文言 文教学 的起
点: 什么是文 言 文 呢?顾 名 思 义 , 一个是“ 言” , 一 个是
位” 的思维火 花 。一 如 黄老师 自己所 说 的 : 教学 内容 明 明 白白, 教学过程清清楚楚 , 教学方 法简 简单单 , 教 学活 动真 真切切 , 教学效果实实在在 。 于是 , 同样 以一 名 学生 的身 份虔 诚 地 坐在课 堂 里 , ’ 认真聆 听《 黔之驴 》 教学 , 观察 与思考 黄老师会 以怎样 的
教学质量 和效果影 响最大的 问题 , 就是这 两者关 系处理

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以黄厚江老师的示范课《黔之驴》为例

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以黄厚江老师的示范课《黔之驴》为例

学 者 ,作 为 初 中 学 生 一节 课 的课 后 作 业 .显 然 大 而 无 当 。类 似 的还 有教 《智 取 生 辰 纲 》则读 《水 浒 》,教 《杨 修 之 死 》则读 《三 国 》… …
二 是 作 业 过 虚 .有 非 语 文 化 的 倾 向 。一 位 老 师 教 完 《金 色 花 》后 留 下 的作 业 :生 活 中 ,我 们 应 该 为 妈 妈 做 些 什 么 呢 ?请 用行 动 回报 母 爱 。晚 上 回 家 ,请 给 妈 妈 端 上 一 杯 茶 /给 妈 妈 梳 一 次 头,给 妈 妈 唱 首 歌 … … …
下 面 是 学 生 的 问答 : 生 一 :做 事 要 稳 重 ,不 要 耍 小聪 明 ;不 能 只顾 眼 前 。
不 顾 长 远 。
生 二 :做 人 要 低 调 。做 事 要 周 全 。 生三 :为人 要 谦 虚 。做 事要 谨 慎 。 生 四 :要 把 才 能 用到 该 用 的 地 方 。 如 果 说 ,学 生 的回 答 ,还 差 强 人 意 ,那 么 ,老 师 的 总 结 .则 有 空洞 说 教 的嫌 疑 : 做 人 不 能 侍 才 放 旷 ,要 审 时度 势 .韬 光 养 晦 。做 好 自己的 本 职 工 作 。对 上 级 要 尊 重 ,对 朋 友 要 爱 护 ,对 规 范 制 度要 遵 守 将 自己 的才 能 用 在 合 适 的 地 方 .不要 耍 小聪 明 .而要 拥 有 大 智 慧 。 同样 ,一 位老 师 执 教 《范 进 中举 》,在 结 束 时 进 行 总 结 : 今 天 我 们 学 习 了《范进 中 举 》,知 道 了范 进 在 成 功 时的 表 现 。请 同 学们 记 住 ,我 们 成 功 时 要 看 得 起 别 人 . 失 败 时 要 看 得 起 自 己 ;成 功 时要 淡 然 .失 败 时 要 坦

《黔之驴》教学设计的思考

《黔之驴》教学设计的思考

《黔之驴》教学设计的思考《黔之驴》教学设计的思考《黔之驴》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寓言故事。

关于《黔之驴》教学设计的思考是怎样的呢?苏教版语文教材把《黔之驴》放在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八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动物世界”。

一、《黔之驴》教学研究情况分析我到中国知网查阅,搜集到142篇与《黔之驴》相关的文章,其中有14篇是《黔之驴》的教学设计和案例。

然后,我还在网上搜集到若干篇《黔之驴》的教学案例。

经过搜集、筛选、摘录、整理,我将研究情况具体阐述如下。

(一)考据类基于《黔之驴》文本内容研究,我在知网上搜集到的考据类的文章有45篇。

经整理发现,学者们主要从注释、句读、寓意等方面来研究:首先,“黔”地非贵州。

游生考认为“黔”在今湖南西北部分。

杨经华认为“黔”是当时的黔州黔中郡。

刘林、廖以爱、高贤芳、杨宗义等也认为“黔”非贵州。

其次,教材编写有不足之处。

郑承祚指出标点的错误。

黄举山质疑教材对“荡,倚,冲,冒”的注解。

鲁芳芳认为把《黔之驴》归入“动物世界”单元,位置安排似乎有些欠妥。

梅桂香还指出教材把原文的结尾删掉,影响学生对原著的解读。

最后,研究者对《黔之驴》寓意的见解不一。

他们大多认为《黔之驴》的寓意是:“弱者要学会自我保护,要善于藏拙才能求得生存之道。

”茅田认为《黔之驴》是政治性寓言。

余祥生认为“驴”就是那些“不知推己之本”而“出技以怒强”的小人,是柳宗元“恒恶”之人。

胡佳华认为文章寓意并非指向那些官高位显的“上层人物”,而是有着“驴脾气”的封建文人的.悲剧。

(二)教学类教学目标是教与学的活动所要达到的质量规格和要求。

大多数教师在设计《黔之驴》的教学目标时,基本都是围绕文章的语言、寓意、描写手法三点。

朱美兰、王德勇、张帅、杨t老师写出了教学重难点,数量在1―2个之间。

朱美兰、张桂兰、张帅、杨、龙宇等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的流程可以归纳为:导入――掌握字词音义――疏通文义――形象特点――寓言特点与内涵。

阅读教学对话中 游戏精神的建构——黄厚江老师示范课《黔之驴》教学艺术浅析

阅读教学对话中 游戏精神的建构——黄厚江老师示范课《黔之驴》教学艺术浅析
七 生 、 师 、 科 书 编 者 、 本 之 间 对 参 与 文 本 对 话 的 兴 趣 。 因 为 , 年 两 种 感 觉 导 致 不 少 学 生 在 课 外 阅 教 教 文 而 级 学 生 对 悟 出 寓 言 中 的 “ 道 理 ” 读 中 兴 趣 浓 烈 , 在 阅读 教 学 课 堂 小 话 的 过 程 ” 这 明 确 界 定 了语 文 阅 。 读教 学 的重要 特征— — 对话 性 。 迦 无 疑 更 有 自信 心 , 有 积 极 性 。 更 达 默 尔 说 , 真 正 的 对 话 本 质 是 游 “ 上 却 表现 冷淡 。其 实 , 读 教 学对 阅
各 类游 戏活 动共 同 的外在 特点 。 在 习 的 步 骤 、 论 的 问 题 乃 至 课 后 的 到 了 自 由 阅 读 的 快 乐 。 讨
自主 参 与 中体 验 自 由 的 快 乐 , 该 作 业 等 等 , 事 先 安 排 得 满 满 当 当 , 应 是 阅 读 教 学 对 话 游 戏 精 神 的 首 要 并 以 “ 学 案 ” 形 式 在 课 前 发 给 遇 导 等 内 涵 。 黄 老 师 善 于 以 精 要 的 评 点 、 学 生 , 堂 上 按 照 既 定 的 内容 及 流 课

这 在 轻 松 的 氛 围 中 与 快 乐 相 度 地 漠 视 了 。 一 是 面 对 学 习 的 内 师 作 为 普 通 阅 读 者 的姿 态 。 样 的

容 , 生 感 觉 “ 由 自主 ” 很 多 教 姿 态 让 课 堂 氛 围 变 得 轻 松 , 学 生 学 不 。 让
轻 松 的 氛 围 , 自发 的 参 与 , 是 师 会 将 文 本 阅 读 的 重 点 与 难 点 、 感 受 到 了 平 等 和 被 尊 重 , 而 体 验 学 从

“简”是一种智慧——黄厚江《黔之驴》教学片段赏析

“简”是一种智慧——黄厚江《黔之驴》教学片段赏析
物, 一般 不用人 。
生: 能, “ 庞 然大物” 形 容 表
生: 从 这 句也 可 看 出驴 没 有 真 才
实 学却 自以 为是 。
大却 没 有真 正能 力的 对 象。
盂 娼 l 3 7 —

目口 黄 老 师 的 “ 简” 是多 元 的,
他的 “ 简 ”还体 现在 教 学过 程 的 简洁 上。但 是 这个 简洁 不是 只能 对教 学 过 程 做 减 法 ,而 是 根 据 教 学 内容 进 行 “ 加、 减、 乘、 除” , 即 重 要 环 节 进 行 分 解 ,次 要 环节 加 以整 合。对 于 本课 来 说, 文中“ 驴与虎” 的形 象 分 析 是 个 重 要环 节 。 在 这个 环节 他 进行 了分 解 。 先 是感 受语 言 ,通过 对 文 中相关 词 句 的 勾 画, 发现 驴在外形 、 动作 、 声音、 来 历 、下场 等方 面 的特 点 。接 着品 味语 言, 通过 对 一些 重点 词句 的 咀嚼 , 加深 对 驴特 点 的理 解 。 之后 解读 语言 , 抓住
全 国著名特 级教 师好 课 堂 中学语 文教
学观摩活动 ” 中执教 了《 黔之驴》 一课。
在之 后 的讲座 中,黄老 师阐 述 了他 的
师: 蹄 不也 是 一 种本 领 吗 ?
说它没有真才实学啊?
生: 我 来补 充 。“ 不胜 怒 , 蹄
“ 本色语文 ” 观点, 提 出了“ 朴 实 的课
“ 庞然大物 ” 一词 , 让 学 生 深入 理 解 驴
迫切 了 。要 知 道 吃 是 需要 一 个 过 程 的 。
师: 如果 说 驴 是指 当 时昏庸 无 能
目 口黄 老 师 的 “ 简 ’ 更 体 现 在 教

黄厚江对传统的“复活”——读黄厚江两份《黔之驴》教学实录

黄厚江对传统的“复活”——读黄厚江两份《黔之驴》教学实录

两份实录中, 黄 老师 都 从 “ 检查 预 习 ” 人手 , 从“ 读 得怎么样” 入手 。 笔 者猜 想 , 黄老师通过“ 检查 ” 来“ 收 集” 预读 过程 中遇到 的问题 , 了解 “ 预习 ” 学情。 在“ 1 3录 ” 中, 黄 老 师 也 布 置 了预 习 , 只是 在 “ 检
师: 注释 以默读 为 主 , 课 文 以 朗读 为 主 。 有 没有 同
学愿 意主动 读课 文 ? 请 这位 同学读课 文 . 大 家看看她 读
得 怎 么样 。
传统语文教学经验 ?如何让 传统教育积淀在现代发 扬光大? 近十年 内 , 黄厚 江老师发表 了两份《 黔之驴》
教学 实录 。 一 份在 2 0 0 5年 ( 简称 “ O 5录 ” ) [ t l , 一份在 2 0 1 3年 ( 简称 “ 1 3录 ” ) 【 2 】 。 从 这两 份 实 录 中 , 笔 者看 到 了黄 老 师 用 传 统 语 文 教 学本 色 匡 正 新 课 改 的 良苦 用
2 0 1 5 年第 l 1 期( 总第 3 0 9 期 ){ 6 7 I
的处理 还不 鲜 明 。 ” 这里 , 黄 老师强 调 “ 文 言 的味道 ” “ 节
“ 理解” , 但 并 不 轻视 “ 文” 。 他 提 出 了值 得思 考 的 “ 问题
群” — —
奏和轻重” , 说明他非常重视传统的诵读。
益” , 以渐渐养成“ 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 [ 3 ] 。
现代 教 学理 念 崇 尚“ 先学后教” “ 学在 教 前 ” 。 笔 者
以为 , 黄厚江老师的“ 课前预 习” 理念 , 实际上蕴含 了 “ 先学” 这个命题。 如果说语文学习是学生 自觉进行 言
语 习得 和 言语 表 达 , 那么“ 课前预习” 这种 传 统 方式 则

黄厚江执教《黔之驴》的几个细节

黄厚江执教《黔之驴》的几个细节

在分析描写 “ ”和 “ ”的文 驴 虎
们 常常说得很多 , 但在课堂上真正做
到的有几人欤? 二. 偷偷读资料是要打屁股 的
句 后 ,要 求 学 生 分 别 以 “ ” 和 驴
“ ”为中心 概括 成语 。 由对 “ ” 虎 驴 的描写 概括 出 “ 黔驴 技穷 、黔 驴之
技 、庞然大物 ” ;由对 “ ”的描写 虎
教 研 成 果

21年3 1 一4 1 02 月3 日 月 日,笔者到江苏省靖江中学参加 了首届 苏派语 文教育论坛 。有幸聆听黄厚江老师执教 《 驴》 一课 ,切身感 受到黄 黔之
老师的课堂如行云流水 ,微风扑 面,真 正体会 到黄老师 “ 色语 文”之 本
真谛 ,简单朴素 ,清楚 明白,实实在在 ,令人 观之可亲 ,回味无 穷。回 来后 ,笔者反复观摩黄老师 的课 堂教学 录像 ,越发觉得经典课 堂生命力 之长久不衰 ,不仅得益于执教者 先进 的理念 、丰富的经验 、深厚 的学养

7 教 天地 020 0 研 21 1
教 研 成 果 丽 园
的根基 。理解 、尊重 、 欣赏 、爱 ,我 人引领。当明确作 者的写作 目的是讽 刺柳宗元那个时代像 “ ”一样 的人 驴 时 ,黄老师又反过来 问, “ 有没有喜
欢 驴的 ? 明确 “ 实 中的驴 勤 劳 , ” 现 朴实 ,可爱 ,不工 于心计 ” ,这就颠
堂开始就 展示 什么三 维 目标 ,情感 、
事 ,六个 ‘ ”,就这么简单 ,但 成语 ’
是却 牵涉 到教 学 内容如 何确 定 的问
及其人格魅力 ,更在一些不经 意的细节处理中见执教者超常 的功力。笔 者在观摩 中仔细揣摩 了几 个细节 ,觉得很 能体现 黄老师 的 “ 本色语 文” 的教学风格 ,也值得语文教师很好学习,现撷取几个 片段与 同t共勉。 二

为学生搭建有效实践活动的平台——黄厚江《黔之驴》教学片段赏析

为学生搭建有效实践活动的平台——黄厚江《黔之驴》教学片段赏析

见 一 开始 老虎 害怕 驴 。后 面也有 “ 大
骇” “ 远遁” “ 甚 恐” 等 心 理活 动 。
师: 你 能 理解 老 虎 当时 害怕 的心
聆 听 了特 级 教 师 黄 厚 江 执 教 的
( 男生站起 来 朗读 ) 师: 读得不错 , 重 音 和 节 奏 注意
理吗 ?
《 黔之驴》 一课 , 感到黄老师的课 堂非
讲到 这 ,不禁在 想 一个 问题 :黔 之驴
多, 还 是虎 多?
来看 ,我们 可 以用哪 四 个字 的词语 来
概 括?
生( 齐) : 虎 多。
师: 评 价 和 建议 都 很好 。这 也提
师: 既 然虎 多 , 那 为 什 么作 者要
写少数 的黔之 驴 ?
生: 黔虎识 驴 、 黔 虎食 驴 。
醒我们 , 讲故事要看对象, 在 自己的后
代 面前 应 当卖 弄 点 ,不要 太 老 实 了。 ( 生 笑) 我 们再 请一 名女 同学来讲 一 讲
故 事。
圆 圈叶 圣 陶 先 生 说: “ 文 字 是 一
道 桥梁, 这边 的桥 墩站 着读 者 , 那 边 的
生: 是 为 了讽 刺 那些 外表 强大 而 没 有真 才 实学 的人 。
习 习惯 。 在 朗读评价 中 , 黄 老 师 既肯定
为学生搭建有效 实践活动 的平台
— —
男 生初 读时 的优 点 ,又客 观指 出存在
黄厚江《 黔之驴》 教 学片段赏析
的 问题 : 在 范 读之后 让 男生 领读 , 并用 含 蓄 而巧妙 的话 语 肯定 男 生的 朗读 水
平, 语言极 富激励 性 。
“ 断其喉 ,尽 其 肉 ,乃 去” 。 可以这 样

从《黔之驴》教学研究到对教学设计的思考

从《黔之驴》教学研究到对教学设计的思考

呤 教 学 研 究 ◆
从《 黔之驴》 教学研究到对教学设计的思考
( 二) 教学 流程——不 以形式为 目的 教学流程是教学正在进行的状态 教学流 程重内容 . 重过程 , 以学生为 中心 。 语 文教学设 计的主要研 究对象是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 、 学
关键词 : 《 黔之 驴》 教 学 目标 教 学
事来促进学 习迁移 f 三) 学 习评价——并非可有可无
年级下册第 四单元第十八课 .这 一单元 的主
题是 “ 动物世界 ” 。


《 黔 之驴》 教学研究情况分析
的“ 本色语文” 的理念 . 以简朴的风格 呈现 出精 彩的课堂 。黄老师的教学流程是由浅人深 的, 每个环节相互关联 . 构成整体。黄老师将本节
流程 学 习评 价
《 黔之驴》 进行教学设计 , 分别侧重语 言 、 内容 与写法 、 读的训练。 二、 本 色课堂 : 黄厚 江《 黔之驴》 教 学课例
分 析
生的学习行 为、 语 文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的交 往互动活 动闩 上述是从横 向来看的 . 从纵向 来看 , 教 学流程是 由浅人深 、 逐级递进 的。因
的 回应 如果 学生难 于回答 问题 . 他不是设下 “ 问题 陷阱” . 而是耐心地 指导学生思考 . 重在 让学生感受思考的过程
三 启示
学习评价是整个 教学流程不可 或缺 的环 节 我发 现 . 搜集到 的教学设计中并没有明确 的学习评价环节 . 即便有也是对某一学生行为 的具 体评价 . 或是对整节课教学内容的总结与 评 价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 ・ 加德纳倡 导 的“ 多元智能 理论” 认为每个 人都有 自己的智
基 于《 黔 之驴 》 文本 内容研 究 , 我在 知网 上搜集 到的考据类 的文 章有4 5 篇 。经 整理发

简是一种智慧——黄厚江《黔之驴》教学片断赏析

简是一种智慧——黄厚江《黔之驴》教学片断赏析

简是一种智慧——黄厚江《黔之驴》教学片断赏析
卜庆振
【期刊名称】《四川教育》
【年(卷),期】2014(000)009
【总页数】1页(P43)
【作者】卜庆振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平县东平街道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本色语文:徐徐而行,步步看景--黄厚江执教《黔之驴》课堂品读 [J], 薛晴
2.寓言类文本,教学内容如何择定——黄厚江《黔之驴》教学实录评析 [J], 黄厚江;汲安庆
3.黄厚江对传统的“复活”——读黄厚江两份《黔之驴》教学实录 [J], 陈松
4.探索黄厚江教学冲突的设计艺术——以《黔之驴》为例 [J], 喻高飞
5.语文本色课堂中体现的话语轮换——以黄厚江《黔之驴》教学课例分析 [J], 王丽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语文本色课堂中体现的话语轮换——以黄厚江《黔之驴》教学课例分析

语文本色课堂中体现的话语轮换——以黄厚江《黔之驴》教学课例分析

教育研究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93一、话语轮换的概念会话的一个特点是说话人的轮换,即参加会话的人在参加整个会话过程中轮流说话,在会话过程中很少出现重叠的情况,会话者在很有秩序地进行更迭。

虽然在教学的会话中短暂的重叠或冷场时有发生,但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参加会话的各方都会按照这条基本规则设法调整和修补。

二、黄厚江的本色课堂概念黄厚江老师本人曾这样表达他所追求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和谐,是人与人的和谐,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是相关内容和语文的和谐”。

黄厚江老师执教的《黔之驴》,彰显了他的“本色语文”的理念,以简朴的风格呈现出精彩的课堂。

黄老师的教学流程是由浅入深的,每个环节相互关联,构成整体。

黄老师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为“一篇寓言。

三个故事,六个‘成语’”,耐心地指导学生思考,重在让学生感受思考的过程。

三、具体分析《黔之驴》这堂课体现出的教师与学生的话语轮换(一)从教师来讲:正在说话的教师对下一个学生说话轮次,有三种不同程度的控制。

(1)正在说话的教师可以通过提名来选定下一个说话人,即学生。

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指名道姓”,在课堂“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一个女生朗读课文,师:读的怎么样啊?与你们心中的标准一致吗?有没有觉比她读的好的?一个男生朗读课文,师:读的是否更好一些?女同学咬音很准,男同学把寓言的语气都读出来了,你愿意带大家一起读一遍吗?这个教学片断是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男生比女生读的有感情,紧接着教师通过提名男生,选定他为下一个说话人,“你愿意带大家一起读一遍吗?”此时没有冷场,也很自然流畅地进入下一个环节。

(2)教师可以限制下一位说话人将要说的话的类型,但不指定下一个说话人。

在课例中,在课堂的一开始“导入”部分,教师就问学生“知道柳宗元吗?哪个朝代的?生答,唐代的文学家,接着师又问,他最擅长写什么,生答,杂文,这些导入部分的提问,都没有“指名道姓”叫学生回答,而是说出话的类型,有针对性的环环相扣,提问学生作者柳宗元的生平时代、擅长的文体、本篇课文文体寓言的特点,使学生在回忆作者的有关知识时,由浅入深,整个导入部分推进的很流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厚江执教《黔之驴》的几个细节
作者:王耀松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年第10期
2012年3月31日—4月1日,笔者到江苏省靖江中学参加了首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

有幸聆听黄厚江老师执教《黔之驴》一课,切身感受到黄老师的课堂如行云流水,微风扑面,真正体会到黄老师“本色语文”之真谛,简单朴素,清楚明白,实实在在,令人观之可亲,回味无穷。

回来后,笔者反复观摩黄老师的课堂教学录像,越发觉得经典课堂生命力之长久不衰,不仅得益于执教者先进的理念、丰富的经验、深厚的学养及其人格魅力,更在一些不经意的细节处理中见执教者超常的功力。

笔者在观摩中仔细揣摩了几个细节,觉得很能体现黄老师的“本色语文”的教学风格,也值得语文教师很好学习,现撷取几个片段与同仁共勉。

一.不要我读我就不读
在学生读完课文后,黄老师要求学生边看书边画出文中写“驴”的句子,这时他问:“要不要黄老师读你们画”,学生没回应或者回应声音很小,这时候一般的老师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可能不顾学生的需求,就读起来了,而黄老师却说“不要读我就不读”,没去打断学生的思路。

这简单的一句话,其实体现了课堂生态的变化。

教师不是课堂的主宰者,能让学生做的就让学生做,师生之间是一种本真自然、和谐融洽、平等互助的关系。

只有在这种氛围下思想才能自然舒展,学生才能畅所欲言,才情迸发。

这种现象在黄老师的课堂上并不鲜见。

比如男学生对课文的出色朗读,声音洪亮,吐字清楚,声情并茂,黄老师就让男生带领学生朗读;让学生讲“驴的故事”和“虎的故事”惟妙惟肖,幽默风趣;学生关于“好事者”的热烈讨论。

可以说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全身心投入,每个生命都是那样的真实、真切,没有丝毫的矫情、做作,他们才是真正的课堂的主人。

这种才情的发挥来源于对学生的尊重和欣赏,而这种尊重和欣赏是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不是刻意安排的。

比如在读书的环节,他让女生先读,让男生懂得对女性的尊重;接着又让男生读,事实是男生读得确实比女生好,得到台上台下一片掌声。

黄老师说:“看来他读课文很有两下子,但是应该读得好,后读就应该读得好。

”既肯定了男生,又保护了女生的自尊。

然后又建议那位男生,“是不是愿意带领同学读,领读,全班同学跟着他学读文言文。

”其实是对男生的最好欣赏和激励。

读完后黄老师又说:“谢谢,比我做得好。

”既让学生把该做的、能做的事情都做了,又总是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而处处把学生放在前面。

这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对语文教学本质的理解,就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大爱情怀,没有这种爱就没有生态课堂的形成和构建,就失去了“本色语文”的根基。

理解、尊重、欣赏、爱,我们常常说得很多,但在课堂上真正做到的有几人欤?
二.偷偷读资料是要打屁股的
当师生讨论“文章写虎的笔墨很多,为什么题目叫…黔之驴‟不叫…黔之虎‟”这一问题时,一位女生照着参考资料上的观点读,黄老师发现后并没有厉声呵斥,而是和蔼又风趣的说:“我不喜欢读资料,偷偷读资料是要打屁股的。

”既体现了对投机取巧、不动脑筋做法的批评,又保护了学生自尊,避免了学生的尴尬。

其实,这也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要求,而这种要求是在课堂教学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并没有板起面孔要求学生怎么样,也没有在课堂开始就展示什么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

他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非常具体明确,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预习要求。

上课以后,黄老师说:“学文言文要读,课文读过了吗?”学生回答读过了,黄老师又问:“注释读过了吗?”其实许多学生注释没有仔细看。

二是阅读要求。

在分析文章写驴的文句时,黄老师要求学生“尽可能快地标画出哪些语句写驴,从哪些方面写驴,写出什么样的驴”,并提出建议,“请同学们合上参考书,圈画有关语句,自己琢磨、理解”,“读寓言时要注意主要形象的下场和结局”等等,从信息概括、描写特点、文意把握、习得方法等方面提出要求,具体、清楚、明白,让学生明白怎么做,做什么,可操作性很强。

三是能力要求。

在让学生将《黔之驴》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时要求,“用自己的话讲,忠实原文,适当进行想象,有一定故事性”。

其实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把握文意,包括对句子的理解,弥补了对文句疏通的不足。

然后男女生分别讲述“驴的故事”“虎的故事”,既增添生动性,又让学生在故事中体会“驴”和“虎”的不同个性和心理,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充分展示。

四是做人引领。

当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讽刺柳宗元那个时代像“驴”一样的人时,黄老师又反过来问,“有没有喜欢驴的?”明确“现实中的驴勤劳,朴实,可爱,不工于心计”,这就颠覆了“驴”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其实是教给学生如何做人。

这样的讲解可谓一气呵成,不见斧凿的痕迹。

而这一切又都没有离开语文本身,是贴近语文的教学,没有说教,没有附加道德政治功能,避免了非语文因素的干扰。

三.一篇寓言,三个故事,六个成语
在课堂总结时,黄老师将本课教学内容归纳为“一篇寓言,三个故事,六个…成语‟”,就这么简单,但是却牵涉到教学内容如何确定的问题。

文言文怎么教,教什么,不教什么,为什么这样教。

从黄老师的课堂不难看出,“不教什么”的标准就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

反观我们教文言文时,通常是把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字词的讲解和翻译上,并不断进行反复训练和练习,直到学生背默上才停止。

文章形象的把握、主旨的理解、表达的特点只不过是课堂的副产品,或者蜻蜓点水,或者一笔带过。

当然黄老师对字词也不是完全不讲,而是在分析过程中适时适当加以强调,比如“驴不胜怒”的“胜”、“船载以入”的“船”和“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的“乃”的字义或者语气都进行了明确。

黄老师把教学内容确定为“一篇寓言,三个故事,六个…成语‟”,其实是根据文体确定教学内容。

《黔之驴》是一篇寓言,课堂就是围绕寓言展开教学。

首先讨论什么是寓言,学生认为是“通过小故事说明大道理”。

黄老师明确:“不一定是大道理,小道理也是可以的。

”“寓言和故事的区别在于,寓言的主要形象是动物。

”强调了寓言的构成要素:动物形象、故事,道
理。

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原文讲故事和分角色讲“驴的故事”和“虎的故事”,正是对寓言特点的理解和加深。

在分析描写“驴”和“虎”的文句后,要求学生分别以“驴”和“虎”为中心概括成语。

由对“驴”的描写概括出“黔驴技穷、黔驴之技、庞然大物”;由对“虎”的描写概括出“黔虎之智、黔虎食驴”(将来可能成为成语——黄老师语);从“好事者”的角度概括出“载驴入黔”(有寓意,但不是成语——笔者注)。

在此强调了“庞然大物”是指外表强大其实并不强大的人或物,有助于强化学生对“驴”的本质的认识。

“黔虎之智”就是启发人们要学会“虎”的智慧,对付“庞然大物”。

这样文章以“黔之驴”为题的用意就迎刃而解,在于讽刺朝廷中位高权重的昏庸无能的人。

而“载驴入黔”讽刺了那些造成“驴”的悲剧的无是生非的人。

需要说明的是,“寓言——故事——…成语‟”这三个环节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体现了思维的逐步发展,能力的不断提升,符合语文教学的认知规律,由此不难见出黄老师的教学智慧,可谓匠心独运,老谋深算。

四.结语
笔者在几年前的一次语文教学活动中也曾聆听过黄老师执教的《黔之驴》一课,感觉到黄老师的亲切自然、清新朴素的风格是一以贯之的,而对细节的处理又总是令人驻足玩味。

时至今日,我经常想起黄老师说过的几句话,“教学内容明明白白,教学过程清清楚楚,教学方法简简单单,教学活动实实在在。

”这就是“本色语文”的真正内涵。

虽然本色,却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只是需要你在细节中慢慢体会,所谓“余音不绝,三日绕梁”,大约就是如此吧。

名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包含多方面的因素,但离不开长期的不懈追求和不断实践。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觉得应该做点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