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便秘的中医疗法概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后便秘的中医疗法概况

发表时间:2016-04-27T15:53:09.223Z 来源:《健康文摘》2015年12期作者:陈爱霞陆妍杜宇征

[导读] 1天津中医药大学,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排便量减少、大便硬结不通、排便费力或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但是排便困难等.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00;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00)基金项目: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课题(编号:JDZX2012151)

摘要:便秘是中风的一种并发症,也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有诱发再次中风的危险,本文就近5年中风后便秘的中医疗法做以下总结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便秘提供参考,为以后进一步研究便秘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中风;便秘;中医内治;中医外治;内外兼治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排便量减少、大便硬结不通、排便费力或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但是排便困难等,以上症状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时,诊断为便秘。导致便秘的原因很多,且病因复杂。国外调查研究显示中风患者便秘的发生率为 30%-60%,常见原因有:①神经功能的紊乱,导致排便反射的减弱。②长期卧床导致原来排便习惯或姿势的改变。③病人体质虚弱,加上活动减少,进而肠蠕动减弱,排便动力不足;或由于进食减少,粪便体积不够等。长时间便秘会因排便用力加重脑中风或者发生其他并发症,因此,应注意保持脑中风患者的大便畅通。中医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方法众多,有中医外治、中医内治、内外兼治联合运用。其中中医外治包括:针灸、穴位按摩、中药脐疗、穴位埋线、中药直肠导入。中医内治:中药内服。内外兼治联合运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针药结合、药摩结合、灸摩结合。下面对这几种中医疗法作以下详细阐述:

1中医外治法

1.1 针灸

针灸治疗便秘,强调从整体出发,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合治内腑”的治则,辨证选穴,疗效显著。任珍[1]等采用调气通腑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便秘,针刺天枢、支沟、足三里,艾灸气海,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方芳[2]等用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虚型便秘。将60例脑卒中后虚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治疗组30例和针刺对照组30例。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表明热敏灸配合针刺组的远期愈显率优于针刺组。李淑芝[3]等采用头穴透刺:脑户透强间、百会透太阳、百会透后顶、前神聪透悬厘。配合温针灸:取气海、关元、天枢、大横、支沟、上巨虚、足三里(双侧)穴位,结果有效率90. 0%。毛亮[4]等采用眼针配合腹部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眼针取穴以《中华眼针》取双侧肺,大肠区、脾胃区、下焦区。腹部针刺:取两侧天枢、中院、关元,实验表明眼针配合腹部针刺组临床疗效明显优单纯腹部针刺组。所以,单一的头针、腹针、体针、热敏灸治疗便秘的效果,均不如头、体、腹针等多种针刺方法联合应用和辩证取穴治疗便秘的效果,所以在治疗便秘的方法上推荐多种针刺方法联合运用,因人施治。

1.2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通过按摩法施术于腹部,能有效促进胃肠道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间接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达到通腑泄实,滋阴通便的作用。如黄小丽[5]等采用穴位按摩配合辨证饮食治疗33例中风后便秘患者,用一指禅推法按摩大横、天枢、支沟,每穴按揉2-

3min,再顺时针摩腹10min,有效率93.9%。郭敏慧[6]等将72例中风后便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予酚酞片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穴位按摩(中脘、神阙、天枢、水道、归来、长强)治疗。每日按摩1次,每次25 min~30 min,连续3 d,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穴位按摩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小,操作简便等优点,但是单纯的穴位按摩效果却没有预期的那么好,最好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如饮食、针刺、中药汤剂等。

1.3 中药脐疗

脐眼即神阙穴,是经络的总枢,为冲任经气汇聚之处,内联五脏六腑。脐部皮肤敏感度高,渗透性强,药物易于吸收。所以通过药物对脐的刺激作用,疏通经络,激发经气,调整脏腑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刘耀东[7]等采用小承气汤加味煎剂,用纱布沐浴脐部、脐周处,并揉擦下腹部,每次20min,每日2次,2周为1个疗程,有效率96.67%。研究表明:小承气汤沐浴脐周治疗中风便秘,沐浴方法简便,疗效迅速,便于使用。张艳霞[8]利用神阙穴贴敷治疗中风患者便秘,将大黄30g,芒硝30g,生地黄30g,当归30g,枳实30g,厚朴15g,陈皮15g,甘草9g,研成细末,用麻油调和适量细末,敷于脐部,每日1次,次日换药,有效率94.0%。脐疗利用神阙穴的特殊性,将药物制成敷贴敷于脐部,临床操作简便,副作用小,应推广运用。

1.4 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用的是羊肠线,羊肠线为可吸收外科缝线,可通过对异体蛋白的穴位刺激而起治疗作用。如杨贺一[9]将22例中风后便秘患者,对天枢、关元、气海采用穴位埋线治疗,结果有效率81.82%。吴文锋[10]等根据俞募配穴及合治内腑的原则,采用穴位埋线(双侧大肠俞、天枢、上巨虚)治疗中风后便秘,可以明显改善中风患者便秘症状。穴位埋线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在治疗上有创伤性,患者心理上不易接受,临床运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穴位埋线这一治疗方法还有待创新。

1.5 中药直肠滴入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是将药液滴入直肠,通过直肠黏膜吸收,进入体循环,不仅补充了肠内溶液,排除了肠内积物,而且避免了口服给药对胃肠道的刺激,同时又降低了药物对肝脏的毒性,并且起效快,维持时间长,生物利用度较高。如王亚瑜[11]利用护理干预配合中药直肠滴入治疗中风后便秘,将麻仁30g,白芍20g,大黄l0g后下,枳壳l0g,太子参15g,当归20g,生白术l0g,厚朴l0g,煎成汤剂,每日1剂,直肠滴入,有效率92.3%。盖海云[12]等治疗脑卒中急性期便秘患者,采用加味承气汤直肠滴注,有效率为90.48%。中药直肠滴入不仅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而且起效快、副作用小,便于临床推广运用。

2内治法

中药内服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疾病的不同治疗时机和不用证型,通过调节机体

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因人施治,辨证用药,进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如张学山[13]用麻子仁汤加减治疗中风病人便秘120例,阴血亏虚者加用玄参、麦冬、生地;气虚者加用黄芪、党参、白术,每天1剂,水煎服,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治愈98例,好转15例,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