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学目标的陈述

合集下载

第一章 教学目标

第一章  教学目标
教育目标是预期学生的学习结果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系统 (一)认知领域 1.言语信息 言语信息 2.智慧技能: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智慧技能: 智慧技能 辨别、概念、规则、 3.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 态度(情感领域) (二)态度(情感领域) (三)动作技能领域

马杰行为观描述法的” 马杰行为观描述法的”ABCD“模式 模式
1
2
3
4
行为动词 行为主体 B,即 , A,即 即 behavior audience 它是目标 是指学习者 中最基本 的成分。 的成分。
行为条件 C,即 ,
conditions
评定行为 结果的约 束因素。
表现程度 D,即 , degree 指评定行 为的最低 标准。 标准。

Company Logo
马杰行为观描述法的” 马杰行为观描述法的”ABCD“模式 模式
举例: 举例:
1.在指认和书写中,学生能迅速无误地读出和写 在指认和书写中, 在指认和书写中 个生字。 出10个生字。 个生字 2.中等生至少能够举出 个具体实例说明分数的 中等生至少能够举出3个具体实例说明分数的 中等生至少能够举出 个具体实例说明分数的3 个基本性质

Company Logo
教学目标应具备的特点
1.考虑学习内容的类型和行为产生条件 考虑学习内容的类型和 考虑学习内容的类型 2.陈述条理清楚与具体,使预期的行为或能力清 陈述条理清楚与具体 陈述条理清楚与具体, 晰 层次性( 能力的不同, 3.层次性(依据能力的不同,将目标分层) 层次性 依据能力的不同 将目标分层) 4.发展性 目标的实现不是终点, 4.发展性(目标的实现不是终点,而是能力发展 发展性( 的途径) 的途径) 切实可行性( 5.切实可行性(能将目标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 切实可行性 中) 6.广泛性(包括能力、情感、技能) 广泛性( 能力、 广泛性 包括能力 情感、技能)

数学教学目标的陈述

数学教学目标的陈述

数学教学目标的陈述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是我们认知世界的基础。

因此,在数学教育中,我们需要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文将简要介绍一些数学教学目标的陈述。

一、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在数学教育中,我们需要首先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这包括数学符号、算术运算、代数与函数、几何图形等基本内容。

通过课堂教学、作业和测验等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知识,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打牢数学基础。

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不只是一门知识技能,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在数学教育中,我们需要让学生逐渐熟悉数学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证明能力。

通过开展各种数学活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思维的乐趣,并逐渐掌握数学思维的方法。

三、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数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在数学教育中,我们需要将数学知识和技能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场景,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可以通过开展实验活动、课外阅读和科研竞赛等方式来实现。

四、数学素养的提高数学素养是衡量学生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数学教育中,我们需要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包括数学思考、数学沟通、数学表达、数学问题解决和数学应用等方面。

这需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等方面入手,让学生逐渐提升数学素养。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目标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分别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和数学素养的提高等方面,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表述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表述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表述了解了如何确‎定教学目标之‎后,我们再来谈谈‎怎样陈述目标‎才是规范的。

确实,目标陈述的规‎范至今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标准,但是它必须符‎合一些要求:第一,目标指向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的预期的结‎果,因此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第二,目标的陈述主‎要是为了便于‎后续的评价行‎为,因此行为动词‎尽可能要清晰‎、可把握,而不能含糊其‎辞,否则无法规定‎教学的正确方‎向;第三,有时单靠行为‎动词无法将目‎标清晰地表达‎出来,因此需要一些‎附加的限制条‎件,如学习情景、工具、时间、空间等的规定‎;第四,目标指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体学生,同时也是为了‎便于评价,因此目标的表‎现程度总是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只是说明目‎标所指向的这‎一群学生最起‎码达到的标准‎,它不代表所有‎学生真正获得‎的真实的教育‎结果,前者只是后者‎的一个部分。

具体地说,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如“在3分钟内(条件),学生(主体)能算出(行为动词)至少20道题‎(表现程度)”。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目标呈现方式‎都要包括这四‎个要素,有时,为了陈述简便‎,可以省略行为‎主体或(和)行为条件,但前提是以不‎会引起误解或‎多种解释为标‎准。

行为主体。

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没有达‎到的依据,而不是评价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项工作的‎依据。

因此,目标的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陈述行为结果‎的典型特征,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能以教师‎为目标的行为‎主体。

这与原先“教学大纲”的陈述方式是‎不同的,以往我们习惯‎采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方式都是不‎符合陈述要求‎的。

尽管有时行为‎主体“学生”两字没有出现‎,但也必须是隐‎含着的。

行为动词。

为了便于教学‎后的评价,行为动词就应‎该避免运用一‎些笼统、模糊的术语。

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

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

《职业教育教学法》设计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成绩: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任务名称: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对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的学习后,要能够给“教学目标的概念”下定义,能够阐述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的内容,并能够在实际运用中改变传统教学目标设置和陈述的含糊性,明确现代职业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学生要能够根据自己所学的“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的方法,就某一教学任务,能编写出一份清楚、明确、不含糊的具有导教、导学和导测评作用的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学生能积极投入思考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总结的观念,敢于重新探索、学习过去事物的意识,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问题(任务)描述对于教师来说,在进行备课、编写教学案时,面临的第一个任务是设置和陈述良好的教学目标,这同时也是决定有效课堂教学的起点.在日常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研究侧重教学方法,而对教学目标的设置与陈述不是研究的很多。

教学目标的定位直接关系到教学成果的成败。

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因为:(1)教学目标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进程和预期结果。

(2)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

(3)教学目标是学习者自我激励、自我评估、自我调控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首先关注教学目标的设置与陈述。

3.基本知识3.1教学目标的定义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是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能力是能力本位教育的核心。

现代职业教育就是确立“能力本位”的思想,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尤其是关键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核心内容就是职业能力。

现代企业员工应当具备的“关键能力”如表一所示。

如何陈述课堂教学目标一一ABCD目标陈述法的应用

如何陈述课堂教学目标一一ABCD目标陈述法的应用
主体 。
1 了解 词 的结 构及 有 关 知 识 ; . 2把 握 本 词 中所 描述 的景 物特 点及 作者 所 抒 发 的情 感 ; . 3 指 导 学 生 掌 握 鉴 赏 诗 词 的方 法 , 训 练 学 生 的 诗 词 鉴 .
B 行 为 ( e a i r : 指 行 为 主 体 在 学 习 中 的 具 体 行 一 Bhvo)
师也能确 切地知道 自己在课堂 教学中将扮 演何种角色 。所
以 ,课 堂 教 学 目标 陈述 得 越 具 体 , 教 学 实 施 与 教 学 评 价 就 越 容 易 。然 而 令 人 遗 憾 的 是 ,尽 管 新 课 程 改 革 已进 行 了 数 年 ,广 大 教 师 对 教 学 目标 的 地 位 和 作 用 也 有 了 较 为 深 入 的
法 。 此 方 法 尽 管 在 “ 感 态 度 价 值 观 ” 目标 陈 述 的 使 用 上 生 发 展 ” 来 展 开 。 因 此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在 一 些 缺 陷 , 但 它 确 实 能 够 较 好 地 发 挥 教 学 目标 的 导 学 生 的角 度 出发 , 陈 述 的 行 为 主 体 必 须 是 学 生 。然 而 , 当 向 、 聚 合 、激 励 和 评 价 作 用 , 也 是 目前 最 契 合 新 课 标 要 求 前 部 分 教 师 由于 对 教 学 目标 的本 质 和 功 能认 识 不 足 ,又 受
新 课 程 确 立 了 学 生 的 主 体 地 位 , 强 调 学 生 是 语 文 学
习 的 主 人 ,体 现 了 “以人 为 本 ” 的理 念 。 现 代 教 育 和 课 程
M g r 出 版 了 《 备 教 学 目标 》 一 书 , 此 书 的 出 版 被 视 目标 本 质 观 认 为 : 教 学 目标 是 学 生 “ 期 的 学 习过 程 及 其 ae ) 准 预 为 “ 述 教 学 目标 中发 起 的 一 场 革 命 ”。 此 后 不 久 , 阿 姆 结 果 ” , 是 学 生 在 老 师 的指 导 下 ,主 动 获 得 知 识 , 形 成 能 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习指导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习指导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习指导第一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概说一、学习目标了解课程与教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和研究对象,以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历程。

二、学习重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和研究对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历程。

三、学习内容课程(crriculum)、课程论、教学、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历史发展)。

第二章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一、学习目标了解语文教学及语文教学论的发展演变,总结语文教育中的经验与不足。

二、学习重点对语文教育中的经验与不足尤其是不足之处进行深入思考三、学习内容(一)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1、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基本特点;2、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经验、问题与弊端(张志公)(二)近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1、语文单独设科;2、“国文”——语文学科的第一个正式名称;3、国语——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三)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1、“语文”名称和语文教育改革;2、“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3、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4、“大跃进”时期的语文教育;5、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语文教育;6、“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语文教育;7、新时期的语文教育;8新世纪初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第三章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一、学习目标了解“语文”名称的由来,认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及语文课程的目标。

了解新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

二、学习重点语文课程的性质及新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

三、学习内容(一)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1、“语文”名称的由来;2、语文名称的歧义;3、语文课程的性质认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语文课程目标概述1、语文课程目标的概念;2、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3、语文课程目标的特征(三)新语文课程目标简介1、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什么?2、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新的价值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四章语文课程设计一、学习目标了解我国语文课程标准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尤其是了解古代蒙学经典教材和现当代语文教材的发展状况,了解语文教材的功能、内容要素、特点等,并结合新语文课程标准理解21世纪语文教材建设的新理念。

《体育教学论》课程试题库

《体育教学论》课程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请在正确命题前括号中打“√”,错误命题前括号中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1.卢梭是体育课堂教学和体育班级授课制的创始人,基本形成了当时欧洲体育教学的框架。

(√)2.中国成立后的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主要是向苏联学习,在这种学习和借鉴的促进下,体育教学理论研究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3.20世纪前期,由于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研究的成果向体育教学领域渗透,加之国外体育教学思想、理论和方法的不断传入,中国体育教学的问题引起人们关注,许多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学者都积极探讨或研究这一问题。

(√)4.德国体育教育家古兹姆斯发表了许多关于体育教学的文章并出版了体育的教材,拉开了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序幕,对后来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5.“怎样实现最好的体育教学?”,这是体育教学方法的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前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B)1.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家孔子创建的“礼、乐、射、御、书、树”六艺,其中含有体育教学的成分。

A、礼、乐、射B、乐、射、御C、御、书、树D、射、御、书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第一个提出“教学论”概念的是德国人拉特克。

第二个提出教学论的人是捷克的夸美纽斯。

2.近代的国外学校教育,由于受到夸美纽斯、洛克、卢梭、古兹姆斯和裴斯泰洛齐等自然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普遍重视学生的身体发展和体育锻炼。

3.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体育课程的必修地位。

4.体育教学的基本因素由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组成。

1.体育教学论的发展,主要源泉是体育教学实践,同时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研究也给与了重大的影响。

2.孔子“六艺”中的“乐”、“射”、“御”是中国古代体育教学的雏形3.国外体育教学的雏形表现在:柏拉图提倡学生应进入体操学校学习;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先后顺序应该是体育→德育→智育→美育。

浅说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表述

浅说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表述

浅说教学⽬标的制定与表述浅说教学⽬标的制定与表述崔国辉教学⽬标是教育主体对课程与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或质量标准。

它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设计的核⼼和灵魂;对师⽣起着激励作⽤,对教学具有导向功能;是聚合课程与教学众多因素的统帅,是测评课程实施与教学效果的准绳。

要确认教学是否有效或⾼效,须⾸先关注和回答⼀个前提性的问题:教学⽬标本⾝合理吗?若其本⾝不合理,即使实现了这个⽬标,我们的教学也不能称作是有效或⾼效的,⽽很可能只是⼀种低效或⽆效的,有时甚⾄可能是⼀种负效或有害的!可见,教学⽬标是实施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着整个课程⽬标的实现。

尽管并⾮所有的教学⽬标都是预设的,但在教学中预设仍然要占有突出的位置。

所以,教学⽬标的制定与表述是必要的也是⾸要的⼀项⼯作。

⼀、教学⽬标的制定(⼀)教学⽬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颁布的纲领性⽂件,它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标、内容、框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考试命题的依据;它明确提出了实施建议及其典型案例。

教学⽬标作为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体现,⽆论教学如何设计,必须与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相符,不能脱离这个中⼼;教学⽬标的定位与落实,⾸先要领会课程标准的实质和要义,还要遵循“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以减少课标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差。

2、教学内容教材⼤多是由学科专家编写的,是实施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也是教学活动的⾸要凭借;因⽽要充分认识教材的权威性和重要性,尊重教材并⽤好教材。

但教材不是唯⼀的课程资源,必须重视其他课程资源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教材不是法典,不是神圣,不是教学的蓝本,必须深挖教材,创造性地驾驭教材,使其成为有利于学⽣发展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做好教学⽬标的设计,发挥教材应有的作⽤及学科的独特价值。

3、学⽣实际课堂教学的意义归根结底在于促进学⽣的发展,学⽣是学习的主体,故此要以学定教,结合学⽣实际设定教学⽬标:⼀要从学⽣的已有准备出发,包括知识基础、认知⽔平、学习情感、风格及⾝⼼特征,找准学⽣真实的学习起点;⼆要从学⽣的发展需求出发,包括内在的需求,即学⽣在已有的知识、思维、情感基础上的最近发展区,及外在的需求,即课标要求、社会需要,做到有的放⽮;关注个体差异,以适合学⽣的成长和进步。

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

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

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语文教学的目标陈述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行为的主体是学生,目标的陈述要科学严密,要具体明确,要切实可行。

⑴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评判断教学有效性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无具体的进步,这也是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依据。

为此,语文教学目标表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

反例:1、继续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在诵读实践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感悟。

2、培养学生通过捕捉文本的重要信息,得到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

3、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领悟作品的内涵,培养一定的审美情趣,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尽管有时行为主体“学生”两字没有出现,但也应该是隐含的。

比如:初中7—9年级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有:“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⑵行为动词是确定的,尽可能是可测量,可评价,可理解的。

目标的行为动词尽可能具有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以便于教学时把握和评价时适用。

例:《走一步,再走一步》 1、整体把握并能复述课文。

2、在朗读中品味“我”冒险、脱险时的心理感受。

3、学会从不同角度阅读,以父亲、小伙伴等为点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目标设定教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问题是什么?他们的兴趣在哪里?最终使学生的行为达到怎样的状态,或产生何等程度的变化等等。

⑶行为对象。

行为对象是指确定的学习行为所涉及的内容,相当于行为动词的宾语,主要具体说明教学过程中学生确定的学习事件。

行为对象要明确。

这样就会明白去做什么。

例如: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演讲词语言感情丰富、富有鼓动性的特点。

练习写演讲词,学习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⑷行为目标陈述的两类基本方式: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陈述方式。

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

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

如“知识与技能”领域多是结果性目标,学习水平有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两方面。

第三节 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

第三节  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

精心整理第三节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主要有导学、导教和导测量的功能。

近三十年来,许多教育心理学家致力于开发一套描述和分析教学目标的方法,西方有的心理学家称之为一种教学技术,并大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即行为观和认知观。

前者强调用可以观察的或可以测量的行为动词来描述教学目标;后者强调用内部心理认知能力来描述教学目标。

尽管这两种观点有所不同,但它们一致认为,描述教学目标不应只限于列出课题内容,或师生要进行的活动,其重点应放在学生行为或能力的变化上。

股票、债券、保险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界定股票的性质;列举持有股票的意义;分析股票的特点;阐释股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2)界定债券的性质;说明债券的基本要素;划分债券的种类并比较三者的异同;阐述国债发行的目的(3)界定保险的性质;阐明保险的功能和特征;明确商业保险经营主体;划分商业保险的种类;掌握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1)比较购买债券、股票、保险等投资方式异同,学习辩证思维的方法;(2)利用有关知识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合理投资理财的实践能力;(3)利用所学知识为企业融资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实践能力。

(1)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观念。

要能够从国家角度,从经济建设角度认识投资的意义;(2)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要积极学习投资的相关知识,"以钱生钱",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足,美好。

一、陈述教学2、要用特定的术语描述。

阐明教学目标所用的描述语言必须是特定的、准确的行为术语,是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而不能是含糊的和模棱两可的。

国内外很多专家都对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进行过研究。

如通过本课时教学后,学生能够根据所布置的阅读材料,比较两个文明世界的文化,至少各举出五个特征。

(二)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1.新课程教学目标是三维结构,即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即每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

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

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第三节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主要有导学、导教和导测量的功能。

近三十年来,许多教育心理学家致力于开发一套描述和分析教学目标的方法,西方有的心理学家称之为一种教学技术,并大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即行为观和认知观。

前者强调用可以观察的或可以测量的行为动词来描述教学目标;后者强调用内部心理认知能力来描述教学目标。

尽管这两种观点有所不同,但它们一致认为,描述教学目标不应只限于列出课题内容,或师生要进行的活动,其重点应放在学生行为或能力的变化上。

股票、债券、保险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界定股票的性质;列举持有股票的意义;分析股票的特点;阐释股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2)界定债券的性质;说明债券的基本要素;划分债券的种类并比较三者的异同;阐述国债发行的目的(3)界定保险的性质;阐明保险的功能和特征;明确商业保险经营主体;划分商业保险的种类;掌握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1)比较购买债券、股票、保险等投资方式异同,学习辩证思维的方法;(2)利用有关知识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合理投资理财的实践能力;(3)利用所学知识为企业融资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实践能力。

(1)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观念。

要能够从国家角度,从经济建设角度认识投资的意义;(2)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要积极学习投资的相关知识,"以钱生钱",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足,美好。

一、陈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一)陈述教学目标的两点基本要求1、详细说明目标内容。

教学目标应明确地表达或阐明教师的意图,以使人们观察了学生的行为或学习作品后,便能判断目标是否已达到以及达到的程度;2、要用特定的术语描述。

阐明教学目标所用的描述语言必须是特定的、准确的行为术语,是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而不能是含糊的和模棱两可的。

1教学目标设计技能资料

1教学目标设计技能资料
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
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
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
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技能
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课时目标)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章教学目标设计
【技能要点】
教学目标的构成及涵义 教学目标的表述 陈述教学目标的标准 注意事项
一、新课程教学目标的构成及涵义
(一)构成:
1.知识与技能
如:给出有关战争的是非题,学生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2.过程与方法
如:给出在一操场上建筑工程设计的描述,生成完成 任务所需时间与所需工人数之间的关系的表达式。
3、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是统一实现的。不能完成了一 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它们是联系在一起的,就像拿 一个长方体,不可能只拿起“高”而不拿起“长和宽”一 样。
过程与方法
已知 状态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维目标共处于统一的学习活动过程中
目标 状态
二、教学目标的陈述
(一)构成要素:
行为主体:是学习者; 行为动词:描述学生可测量或可观察的
例2:英语课程目标结构
例3:小学《科学》课程目标结构
(一)科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
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

资格证 面试 技巧类 教师资格证面试说课之教学目标的陈述 李娜 编撰

资格证 面试 技巧类 教师资格证面试说课之教学目标的陈述 李娜 编撰

教师资格证面试说课之教学目标的陈述李娜教学目标就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即预期学生身心诸方面发生的变化。

在面试说课中,教学目标的陈述是否得当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备一名合格教师资质的重要标准。

目前来看,教学目标的陈述有以下几种:一、认知观的陈述认知观的陈述方法强调用内部心理过程来描述教学目标,往往使用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模糊动词。

这是我国教师常用的一种表述方法,往往使用只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含糊动词,如“懂得、理解、掌握、领会、欣赏”等等。

它有利于扼要地表述教学的意图,便于会意和交流,而且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目标只能以内部心理过程的概括性的方法加以表述。

但是它缺乏质与量的规定性,容易引起含糊和混乱的认识。

二、行为观的陈述行为观的陈述方法强调用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学生外显行为来陈述教学目标。

一个良好的行为目标应该具备四个要素:1.对象(A,即Audience,教学对象:学习者):即明确教学对象。

教学目标描述的是学习者的行为,绝非教师的行为,不应该陈述教师应该或打算做什么。

将目标阐述成“教师给学生……”或“教师将说明……”都是不妥的。

规范的目标开头应是“学生应该……”。

2.行为(B,即Behavior,要求的目标行为内容):教学目标主要是指行为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从行为主义的角度出发的。

因此,编订有效的教学目标,必须首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目标行为动词来描述目标达成时学生应完成的动作或活动,并在行为动词后面附上所学课题内容的描述。

行为动词通常用来描述学生所表现出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是学生在学习后所应表现出来的预期行为,如“写出”、“列出”、“解答”等。

对教师来说,采用行为观的目标陈述,比较困难的是选择恰当的行为动词。

下面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例来说明各领域层次目标中的行为动词。

①认知领域的目标层次及行为动词举例②情感领域的目标层次及行为动词举例3.条件(C,即Conditions,发生行为的条件):表示学习者完成规定行为时所处的情境和条件,通常是针对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定或范围而言。

教学目标的陈述

教学目标的陈述

人生不是自发的自我发展,而是一长 串机缘 。事件 和决定 ,这些 机缘、 事件和 决定在 它们实 现的当 时是取 决于我 们的意 志的。2 021年1 月11日 星期一 3时38 分8秒M onday , January 11, 2021
感情上的亲密,发展友谊;钱财上的 亲密, 破坏友 谊。21. 1.11202 1年1月 11日星 期一3 时38分8 秒21.1. 11
(地理)《中国地形特点》
–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中国地形的三大特点及 其影响;
– 对给予的某一纬度地形剖面图,能填写出 不同剖面所代表的地形类型;
– 能说明“山地”和“山区”两个术语的含 义异同。
Company Logo
(政治)《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 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陈述犯罪及其三个基 本特征;
学年(学期)
三级
目标或单元 教师
(教学目标) (主题)目
标或课时目

比较具体; 比较关注实 际状态
《沁园春.雪》的教学目 标:感情充沛地吟诵; 当堂背诵;说出诗人的 壮志豪情。
三、教学目标的解读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所预期的学生的变化。
理解:
– 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 行为
五、教学目标设计常见问题
问题1:主体错位
使学生…… 让学生…… 提高学生……
问题2:主体越位
以课程的具体内容标准代替教学目标
如何安装和设置输入法 设置鼠标和显示 添加删除系统和第三方程序 添加打印机 强化学生使用控制面板调整系统的意识
问题3:主体缺位 目标盲目空泛
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整体感知课文 理清文章思路,归纳中心思想 品位含义深刻的语句 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目标陈述方法

教学目标陈述方法

教学目标陈述方法陈述教学目标的目的是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

很多教师受过去使用的《教学大纲》、《教师教学用书》的影响,以及不清楚教学目标的概念、理论,陈述教学目标时,常带有模糊、笼统、抽象等问题,使教学目标形同虚设。

要使陈述的教学目标清晰、操作性强,关键要抓住陈述的中心——学习后学生的行为,并选择不同的行为动词进行表述。

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是可以选择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相应的教学目标内容,选择不同的陈述方式。

目前国内外较流行的陈述方法有以下几种:一、行为目标陈述法行为目标,也称操作目标,是指用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学生行为来陈述的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

行为目标的概念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泰勒(Tyler,1934)教授最先提出。

泰勒(1950)认为最有用的目标陈述形式就是行为目标即用可观察的学生行为来陈述某一特殊的学习结果。

在泰勒的影响下,美国行为派心理学家马杰(R.Mager,1962)出版了他的《准备教学目标》一书,系统地提出了用行为术语陈述教学目标的理论与技术。

在他的那本简短而可读性极强的书中,马杰认为教学目标应该陈述“学生能做什么以证明他的成绩以及教师怎样知道学生能做什么。

”马杰提出行为目标有以下三个要素:1.可观察的行为行为目标要用可以观察的行为来表述教学目标。

在目标表述时要避免使用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如“知道”、“理解”、“欣赏”、“记住”等等,而应该使用行为动词,如“背诵”、“解释”、“选择”、“写出”等。

使用行为动词,可以使我们很容易观察到目标行为是否实现以及何时实现。

教学目标中的行为是否可观察,关键在于所选用的动词。

有学者(朱敬先,1987)对布鲁姆三个领域的教学目标都选用了明确的行为动词,对我们如何陈述这些领域的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表6-1列出的是为认知领域的目标所选用的动词。

教学目标陈述中常出现的问题

教学目标陈述中常出现的问题

教学目标陈述中常出现的问题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课程,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然而,在陈述教学目标时,常常会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其解释:
1. 目标过于宽泛或不明确:教学目标应该是具体、明确、可度量的,如果目标过于宽泛或者不明确,学生很难理解该做什么。

例如,目标陈述为“学会阅读”,这个目标过于宽泛,不明确。

应该将其修改为“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回答相关问题”。

2. 目标与课程内容不匹配:教学目标应该与课程内容相匹配,如果目标与课程内容不匹配,学生很难理解该做什么。

例如,如果教师正在讲授数学课程,但是目标陈述为“学生能够说出五个动物名称”,这个目标与课程内容不匹配。

3. 目标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教学目标应该能够引导学生逐步学习,具有适当的难度。

如果目标过于简单,学生可能会感到没有挑战性,如果目标过于复杂,学生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

例如,对于小学生来说,目标陈述为“学生能够背诵乘法口诀表”,这个目标过于简单;对于小学生来说,目标陈述为“学生能够通过应用乘法口诀表解决实际问题”,这个目标过于复杂。

4. 目标过于偏向知识性或技能性:教学目标应该具有知识性和技能性的平衡,
不能偏向其中一方。

例如,目标陈述为“学生能够理解地球的地理位置和构造”,这个目标偏向知识性;目标陈述为“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沟通和合作技能”,这个目标偏向技能性。

综上所述,在陈述教学目标时,需要避免上述问题,以确保目标具有明确性、可度量性、与课程内容匹配、具有适当的难度,并具有知识性和技能性的平衡。

举例说明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应如何表述(精选5篇)

举例说明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应如何表述(精选5篇)

举例说明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应如何表述(精选5篇)第一篇:举例说明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应如何表述如何设定一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一、认识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是由对象、目标、策略和评价四要素组成的,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 教学目标的准确性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加以把握的关键;教学目标的清晰性,影响教学过程的展开,很大程度上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

• 确定好了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才能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展开教学过程。

所以制定的教学目标必须起到导教、导学、导检测的作用。

二、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一)要认真钻研教材:(1)领会编者意图;(2)关注文本特点,制定符合文本特点的教学目标。

(二)把握学情(1)了解学生曾经掌握了什么和将要掌握什么,孩子已经有了哪些本领和将要练习哪些本领;(2)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他们接受水平和需要的教学目标。

这样的教学目标才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关注重点和难点(1)每篇讲读课文,总有两到三条训练重点,而所谓的“注重重点”是指重点之中的重点,即突破口。

(2)所谓“难点”,就是指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

(四)、要考虑课标的落脚点:(1)课标是一个标杆,而课文则是达成这个标杆的载体。

教学目标的必须要制订要紧紧扣住课程标准,语文新课程理念是在对传统语文教学经验总结之上,根据现代语文教学的要求提出来的。

它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2)制订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语文素养的全面性。

“语文素养包括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多个方面”;(3)还要注意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的整合,这样制定出来的目标才能明确、集中、恰当、具体。

(五)、制定的教学目标必须是可观察、可检测的:在教师明确教什么和怎么教,学生明确学什么和如何学的同时,还要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为教师本人及教育监督者提供检测的标准和依据,只有这样,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才能起到导教、导学、导检测的作用。

课程设计学生陈述情况

课程设计学生陈述情况

课程设计学生陈述情况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对XX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认识到来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学科的基本概念,解释原理,并通过实例说明原理的应用。

2.第二章:XX学科的方法,介绍学科常用的研究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说明方法的应用。

3.第三章:XX学科的实际应用,介绍学科在实际中的应用领域,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学科的实际价值。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的方法和实际应用。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学科在实际中的应用。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验证原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

2.参考书:推荐一些相关的参考书,供学生拓展阅读。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器材,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教学目标的陈述
高中数学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求是:力求使三维目标的表述合理,使教学目标具有可观测性、可观察性,以有利于学习结果的评价.因此要避免传统的“理解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等此类陈述的教学目标,因为“理解”、“提高”的测量比较困难.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要求,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可以灵活采用以下三种目标陈述法.
1.行为目标四要素陈述法
行为目标表述模式指用可以观察的或可以测量的行为来描述课堂教学目标.马杰在《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一书中阐述了行为目标的四要素表示法:
①行为主体:学生,通常“学生”两字可以省掉;
②行为,行为表述指表述学生可观察的、具体的行为.行为表述力求避免使
用诸如“知道”、“理解”、“掌握”等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词语,因为把握这些
词语的意义, 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理解, 这就会给教学
目标的具体导向及检测带来困难.应尽可能选用那些意义确定、易于观察
的动词,如“写出”、“背出”、“列出”、“判定”、“解决”、“能”等.表述行为的基本方法
是使用动宾结构,行为动词说明动作的类型,宾语说明学习的内容,如“能
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③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
如:“通过具体例子……”、“在实际情境中……”等.
④表现程度:是指学生对教学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衡量学生
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马杰行为目标表述举例说明如表1所
示.
视具体情况,行为条件、行为程度有时可以省略.
2.内外结合目标陈述法
尽管马杰的行为目标避免了传统目标表述的模糊性,但它只注重可观测的外部行为,而忽视反映内心活动的心理过程,这种陈述法还是会回归重认知轻情意,重结论轻过程的老路,所以格伦兰提出了内外结合目标陈述法,即先用描述内部过程的术语陈述概括性教学目标, 然后用可观察的行为作例子使这个目标具体化.陈述概括性教学目标, 如“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这里的“理解”是一个内部心理过程,每个人掌握的标准不一,难以直接观察和测量,对教师的教学不能起到很好的导向,到底在哪里促进“理解”,所以需要用可以证明“理解”水平的行为实例进一步说明,如“.a用自己的话转述指数函数的定义;.b能根据给定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其是否是指数函数;.c能区别指数函数和指数式函数”,有这三个实例的补充,通过显形的外部行为“转述”、“判断”、“区别”,概括性教学目标就不再是不可捉摸的了.
格伦兰的内外结合观, 不仅避免了用内在心理术语描述目标的抽象性和模糊性, 同时也防止了行为目标可能产生的机械性与局限性, 所以许多心理学家都比较支持格伦兰的观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分别给出了“了解”、“理解”等数学行为的外显行为水平,如下表2.
一般地,我们可以参考上表对概括性目标进行合理的具体化.
3.表现性目标陈述法
行为目标和内外结合目标表述的是学生短期内发生的行为变化,但远期目标和高级认知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些目标的实现往往需要通过学生自主活动, 在与师生平等交流的会话、探究和意义建构中发展.对于这类目标而言, 教师很难预期一两节课后学生将会发生的变化, 所以这类目标采用行为目标和结合目标表述方式都不可取.为此, 艾思纳提出了表现性目标.这种目标要求明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教师期望的学生的学习结果,但不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从这些活动中习得什么.例如,在《随机事件的概率》第一课时中,“提高数学化的能力”这个表现性目标可以陈述为:“通过抛硬币实验,分析实验的结果并尝试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初步提高数学化的能力”. 4.案例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人教版)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直线的方程的概念:①分析一次函数图象和直线的关系;②能说出直线方程的两个特征.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①能说出直线的倾斜角的定义和倾斜角的取值
范围;②能根据给出的图形,作出直线的倾斜角;③分析得出直线和直线的倾斜角是一对多的映射关系.
3.理解直线的斜率公式:①准确说出斜率公式以及角a的取值范围;②指出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不是映射关系;③能根据给出的角或图形,求出该直线的斜率.
4.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①准确说出该公式极其使用的范围和步骤;②能准确运用公式解题.
【过程和方法】
5.(1)分析研究直线的方程的意义;(2)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①分析斜坡和倾斜角的关系,②通过联想,找到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的斜率;从而提高数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在本节每一个概念的学习和探索活动中,初步体会代数与几何之间的转化关系,进一步形成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
与传统模式相比,这个教学目标的表述可能有点复杂,但其理念符合新课程的要求,采用的都是外显化和可测评的行为动词,对教师的教学和交流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所以“复杂”是值得的.
5.结束语
数学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它的合理设计和陈述既是必须的也是有益的,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执行新数学课程的计划,提升新课程数学教学能力,寻求数学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清楚地把握尺度、掌握方向和注意某些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