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doc
《辽宁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发展规划(2013-2015年)》简要解读
《辽宁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发展规划(2013-2015年)》简要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辽宁省政府,辽宁省政府,辽宁省政府•【公布日期】2013.12.23•【分类】地方政府规章解读正文《辽宁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发展规划(2013-2015年)》简要解读(2013年12月)2012年7月,国务院正式颁发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首次明确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国家基本标准,全面系统地勾勒出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各项制度性安排,体现了中央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29号)要求,2012年8月,省政府责成省发改委牵头会同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等省直部门全面启动规划研究编制《辽宁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发展规划(2013-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工作,并由省发展改革委选定辽宁社会科学院作为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的技术支撑单位。
《规划》已于2013年12月正式印发实施,标志着由政府主导,旨在保障全省人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编制与实施《规划》的重大意义《规划》是我省第一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性规划,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十二五”时期我省基本公共服务的各项制度性安排,具有开拓和奠基的重要作用,意义重大而深远。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强调了“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根据我省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的保障可能,构建了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框架,是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具体体现。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
《规划》立足于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统筹不同人群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确定了城乡一体、保障基层、倾斜农村、扶助弱势群体的政策导向,以及发展较为平衡、服务方便可及、群众比较满意的发展目标,对于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将发挥极大的推动作用。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工作方案原文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工作方案一、引言为提升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特制定本《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工作方案》。
本方案旨在通过构建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总体目标1. 构建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2. 制定和完善各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具体标准,明确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服务方式等要求。
3.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与法治化、信息化、专业化相结合,提升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4.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实施保障机制,确保各项标准有效落地。
三、主要任务(一)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框架1. 梳理现有基本公共服务政策法规,明确服务范围和保障对象。
2. 研究确定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的分类和层次,构建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框架。
3. 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制定导则,规范标准制定程序和要求。
(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具体标准1. 教育领域:制定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各阶段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保障教育公平和质量。
2. 医疗卫生领域: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等,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和水平。
3. 社会保障领域:制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
4. 文化体育领域: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标准,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5. 其他领域:根据实际需要,逐步拓展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和标准内容。
(三)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实施1.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宣传和培训,提高服务提供者和服务对象对标准的认知度。
2.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实施监督机制,确保各项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3.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制定和实施,形成多元化监督格局。
(四)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实施保障1. 落实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各项服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工作方案 全文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工作方案一、建立目标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旨在建立统一、规范、透明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力求实现以下目标:1. 制定科学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明确各级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责;2.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效益;3.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监督评估,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二、制定标准为确保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需制定以下标准:1. 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明确各级政府应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2.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标准,明确各项基本公共服务的服务标准、服务流程和服务质量要求;3. 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标准,明确各项基本公共服务的经费保障、人员保障和设施保障要求。
三、实施步骤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分以下步骤实施:1. 调研摸底:对现有基本公共服务情况进行全面调研,了解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 标准制定: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各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3. 试点示范:选择部分地区或领域开展试点示范工作,探索标准实施的有效途径;4. 全面推广:总结试点示范经验,全面推广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四、保障措施为确保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顺利实施,需采取以下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2. 强化经费保障: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经费需求;3. 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效率和效益;4.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意义和成果,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
五、监督评估为确保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的有效实施,需建立以下监督评估机制:1. 监督检查:各级政府要定期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 第三方评估: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成效进行客观评估;。
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2023)
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202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以公益普惠和优质均衡为基本方向,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坚持优先保障,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资金投入、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先保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坚持政府主责,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动态调整,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坚持补齐短板,继续改善办学条件,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全民、优质均衡。
坚持改革创新,持续深化综合改革,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强化教师关键作用,加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标准化、专业化、法治化建设。
到2027年,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供给总量进一步扩大,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到2035年,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治理体系适应教育强国需要,市(地、州、盟)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绝大多数县(市、区、旗)域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适龄学生享有公平优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总体水平步入世界前列。
二、全面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1.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以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为重点,加快缩小区域教育差距。
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困难地区支持力度,省级政府要聚焦促进省域内不同地市、县区之间缩小办学条件和水平差距,市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中心作用,资源配置重点向经济欠发达县区倾斜;国家和省级层面建立经济欠发达县区学校办学条件跟踪评估和定期调度机制,督促地方政府加强工作统筹,切实兜住办学条件底线。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具体标准,建立学校标准化建设台账,加大力度并统筹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教育强国推进工程等项目,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建设、安全防范建设、教学仪器装备、数字化基础环境、学校班额、教师配备等办学条件达到规定标准,切实改善学校教学生活和安全保障条件,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工作方案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工作方案一、制定服务标准为确保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首先需制定清晰的服务标准。
这些标准应涵盖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质量、效率及保障措施等各个方面,以便为各级政府及相关服务机构提供明确的指导。
同时,建立标准化评估机制,定期对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进行评估,确保服务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二、提升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能力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
一方面,加强相关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其服务水平,确保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得到优质、高效地提供。
另一方面,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和职业发展,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此外,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基本公共服务的资金、技术和设施得到充分保障。
三、优化服务流程为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需对服务流程进行全面优化。
通过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理时间、推行网上服务等措施,提高服务效率。
同时,加强信息共享和部门协作,打破信息孤岛,减少重复环节,降低服务成本。
此外,注重公众参与和反馈机制建设,及时了解和解决服务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四、加强监督评估为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有效运行,必须加强监督评估工作。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进行全程监管,确保服务质量和效率。
同时,定期开展评估工作,对服务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此外,鼓励社会监督,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接受公众和媒体的监督和评价。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努力,我们将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实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2013-
2020年)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4(000)022
【摘要】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陕西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2013--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总页数】36页(P10-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
【相关文献】
1.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中国反对拐卖人口行动计划(2013-2020年)实施细则的通知 [J],
2.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二期行动计划(2O16—2O17年)》的通知 [J], ;
3.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人口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J], ;
4.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一期(2013-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J], ;
5.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0.09•【字号】鄂政发[2013]45号•【施行日期】2013.10.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鄂政发〔2013〕45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3年10月9日湖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目录序言一、“十二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基础及面临的机遇(一)发展基础(二)面临的机遇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主要目标三、基本公共教育(一)重点任务(二)基本标准(三)保障工程四、劳动就业服务(一)重点任务(二)基本标准(三)保障工程五、社会保险(一)重点任务(二)基本标准(三)保障工程六、基本社会服务(一)重点任务(二)基本标准(三)保障工程七、基本医疗卫生(一)重点任务(二)基本标准(三)保障工程八、人口和计划生育(一)重点任务(二)基本标准(三)保障工程九、基本住房保障(一)重点任务(二)基本标准(三)保障政策十、公共文化体育(一)重点任务(二)基本标准(三)保障工程十一、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一)重点任务(二)基本标准(三)保障工程十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促进人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三、规划实施(一)健全财力保障机制(二)创新供给模式(三)明确责任分工(四)加强监督问责序言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的公共服务。
当前,全社会快速增长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与基本公共服务产品短缺的矛盾日益凸显,加快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正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
巢湖市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30)
巢湖市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XX-2030)文本巢湖市人民政府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安徽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20XX.12项目名称:巢湖市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XX-2030年)委托单位:巢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编单位: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安徽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资格证书:[建]城规编141124 甲级院长:胡厚国院长、正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注册咨询师项目总负责:刘复友院总规划师、正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项目负责人:徐涛松院副总规划师、所长、正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龙兆云副所长、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罗洁主任工程师参加人员: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丁楠副主任工程师、注册规划师王文超注册规划师周耀东城市规划师李冰冰城市规划师李晋城市规划师刘珊城市规划师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翟国方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旸研究生靳文博研究生黄雪峰研究生安徽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李东和主任、教授、博士刘法建讲师、博士方叶林讲师、博士协编单位:巢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马恩俊巢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参加人员:李先锐巢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峥嵘巢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科科长审核人:刘复友院总规划师、正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杨建辉院副总规划师、所长、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审定人:胡厚国院长、正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注册咨询师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2第一条概念界定2第二条规划对象3第三条规划范围3第四条规划期限3第五条规划指导思想3第六条规划目标3第七条规划主要内容3第二章人口布局规划4第八条人口规模预测4第九条人口空间布局4第三章教育设施规划4第十条教育设施规划目标4第十一条教育设施设施分类4第十二条教育设施配建标准4第十三条幼儿园布局规划6第十四条小学布局规划7第十五条初中布局规划7第十六条高中布局规划7第十七条职业学校布局规划7第十八条其他教育设施布局规划8第十九条20XX-20XX年教育设施建设项目9第四章文化设施规划11第二十条文化设施规划目标11第二十一条文化设施分类11第二十二条文化设施配建标准11第二十三条巢湖市文化设施分级布局14第二十四条巢湖市文化设施分类规划14第二十五条20XX-20XX年文化设施建设项目17第五章医疗卫生设施规划19第二十六条医疗卫生设施规划目标19第二十七条医疗卫生设施设施分类19第二十八条医疗卫生设施配建标准20第二十九条公共卫生机构布局规划23第三十条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规划24第三十一条其他类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规划24第三十二条街道社区卫生机构布局规划24第三十三条中心城区远期医疗卫生设施规划汇总24第三十四条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规划25第三十五条20XX-20XX年医疗卫生设施建设项目25第六章体育设施规划26第三十六条体育设施规划目标26第三十七条体育设施分级与分类26第三十八条体育设施配建标准27第三十九条体育设施空间布局结构29第四十条市级体育设施布局规划29第四十一条片区级体育设施布局30第四十二条社区级体育设施布局31第四十三条20XX-20XX年体育设施建设项目31第七章社会保障设施规划32第四十四条社会保障设施规划目标32第四十五条社会保障设施分级与分类32第四十六条社会保障设施配建标准33第四十七条规模预测34第四十八条社会福利设施布局规划34第四十九条社会救助设施布局规划35第五十条殡葬设施布局规划35第五十一条乡镇社会保障设施布局规划36第五十二条20XX-20XX年社会保障设施建设项目36第八章公共安全设施规划36第五十三条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目标36第五十四条应急避难场所分类分级36第五十五条应急避难场所配建标准37第五十六条紧急避难场所布局规划39第五十七条固定避难场所布局规划39第五十八条中心避难场所布局规划39第五十九条20XX-20XX年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项目39第六十条消防设施规划目标41第六十一条消防设施分类41第六十二条消防站建设标准41第六十三条消防安全分区42第六十四条消防站布局规划42第六十五条消防供水规划42第六十六条消防指挥通信规划43第六十七条消防通道规划43第六十八条20XX-20XX年消防设施建设项目43第九章菜市场设施规划44第六十九条菜市场设施规划目标44第七十条菜市场设施分级44第七十一条菜市场设施配建标准44第七十二条菜市场设施建设与整改模式45第七十三条菜市场设施布局体系45第七十四条菜市场设施建设概况45第七十五条菜市场设施规划总体布局45第七十六条菜市场设施近期建设规划45第七十七条20XX-20XX年菜市场设施建设项目46第十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47第七十八条旅游服务设施规划目标47第七十九条旅游服务设施发展定位47第八十条旅游服务设施分类48第八十一条旅游服务设施配建标准48第八十二条旅游服务设施空间布局49第八十三条旅游信息咨询服务设施规划49第八十四条旅游交通便捷服务设施规划49第八十五条旅游安全保障服务设施规划51第八十六条旅游便民惠民服务设施规划51第八十七条20XX-20XX年旅游服务设施建设项目52第十一章社区服务中心规划55第八十八条社区服务中心规划目标55第八十九条社区服务中心配建标准55第九十条社区服务中心规划55第十二章实施保障措施55第九十一条三年行动计划55第九十二条政策建议56第九十三条责任分工和监督问责56规划总则概念界定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持社会经济稳定、基本的社会正义和凝聚力,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社会条件。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服务是指政府提供给社会公众的各类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
一个强大的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提升社会整体素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和加强管理机制等方面,探讨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一、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是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设施网络,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确保各地区、各个领域的公共服务设施能够全面铺设。
其次,要注重提升设施的质量,建设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教育、医疗、交通设施,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服务的需求。
同时,还需要加强设施的维护和更新,确保设施的长期可持续使用。
二、提升服务质量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是服务质量,如何提升服务质量成为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其次,完善服务流程和制度,简化办事手续,提高服务效率。
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还需要注重创新,借助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手段改造传统服务模式,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三、加强管理机制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还需要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
首先,要加强统筹协调,通过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协作机制,加强各级政府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信息的共享。
其次,要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估体系,推动各级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此外,还要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进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总之,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和加强管理机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加强统筹,创新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共同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要求。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一、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强调要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兜底线保基本的能力,是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公共服务保基本、兜底线基础更加坚实,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用更加凸显。
一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构建了覆盖全民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制定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明确国家向全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底线范围,为政府履行职责和公民享有权利提供了依据。
健全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欧晓理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16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以标准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民、兜住底线、均等享有。
厘清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完善相关转移支付制度,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更加有力。
二是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十三五”时期累计有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我们坚持盯住“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实施,有效遏制致贫返贫。
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
重点领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教育领域,各级各类教育生师比逐年下降,普通小学、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师比,分别从2015年的17.05、14.01、20.47下降到2019年的16.85、12.99、18.94;医疗卫生领域,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和执业医师的人均覆盖能力显著提升。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和思考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和思考欧晓理,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
本文系作者2019年7月6日在“第九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上的主题发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基石。
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进展基本公共服务是由政府主导,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一般是指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
广义上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环境紧密关联的交通、通信、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安全欧晓理*【摘 要】【关键词】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起覆盖全民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各类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改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有效落实,服务范围持续拓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表现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均等化程度不断提高和社会力量参与机制不断健全。
但不可否认,当前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界限不够明晰,服务提供主体之间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绩效评估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
“十四五”时期面对人口结构变化、城乡结构变化、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新形势,需要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问题 新形势 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公共安全、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
通常我们所说的基本公共服务是狭义的概念,也就是社会领域基本公共服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措施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措施一、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为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我们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这一体系应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的服务,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
在教育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加强对贫困地区学校的支持等,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在医疗方面,我们可以加大对医疗资源的投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等,以保障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
在社会保障方面,我们可以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和保护等,以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和水平。
在住房方面,我们可以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加强对农村地区的住房保障,推动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等,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居住在安全、舒适的住房中。
二、加强地区间的协调与合作为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我们还需要加强地区间的协调与合作。
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的差距,一些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我们应该通过加强地区间的协调与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弥补差距,提高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
在教育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跨地区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的倾斜,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
在医疗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跨地区的医疗资源共享机制,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加强医疗队伍的培训和交流,提高农村地区的医疗水平。
在社会保障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跨地区的社会保障协调机制,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和协调,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和保护。
在住房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跨地区的住房保障机制,实现住房资源的共享和调剂,加强对农村地区的住房保障,提高住房保障的覆盖范围和水平。
三、加强政府的管理和监督为了确保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政府在管理和监督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2.23•【字号】绵府发〔2022〕5号•【施行日期】2022.0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其他规定正文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绵府发〔2022〕5号科技城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科学城办事处,市级各部门:现将《绵阳市“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绵阳市人民政府2022年2月23日附件绵阳市“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目录第一篇规划背景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二章面临形势第二篇总体要求第一章指导思想第二章基本原则第三章主要目标第三篇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一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第二章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三章发展高品质基本公共服务第四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第一章幼有善育第一节保障优生优育服务第二节完善妇幼保健服务第三节扩容婴幼儿照护服务第二章学有优教第一节促进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第二节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第三节引导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发展第四节保障特殊教育优质全面发展第五节促进职业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第六节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第七节推进社会教育全面发展第八节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第九节推动教育信息化智慧化第三章劳有应得第一节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第二节优化就业服务保障机制第三节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第四节保障重点群体就业第五节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第六节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第七节强化创业带动就业能力第四章病有良医第一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第二节提升医疗服务综合水平第三节强化医疗综合服务体系能力建设第四节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第五节加强重点人群疾病防治第六节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第七节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第五章老有颐养第一节夯实基本健康养老服务基础第二节强化基本养老服务能力第三节助力老年人享受智慧生活第六章住有宜居第一节增强基本住房保障能力第二节促进居住品质有效提升第三节增强社区综合服务能力第七章弱有众扶第一节提高社会兜底保障能力第二节提升专项社会事务服务水平第三节推动残疾人服务事业发展第八章优军优抚有保障第一节健全优抚安置体制机制第二节提升优抚保障能力第三节规划建设褒扬纪念设施第九章公共文化体育有提升第一节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第二节全面提升广播影视服务水平第三节全面提升新闻出版服务能力第四节全面提升体育健身服务功能第十章公共安全体系有安排第一节完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第二节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第三节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第四节加强社会安全综合治理保障第五篇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创新第一章创新服务供给第二章夯实要素支撑第三章促进数字化发展第四章推动服务下沉第六篇保障措施第一章强化规划实施政策保障第二章强化规划实施项目支撑第三章强化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附录第一篇规划背景“十三五”时期,绵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
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创新方案
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创新方案第1章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概述 (3)1.1 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概念与内涵 (3)1.2 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3)1.3 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与目标 (4)第2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4)2.1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4)2.1.1 农村公路建设 (4)2.1.2 农村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建设 (5)2.2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5)2.2.1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5)2.2.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5)2.3 农村能源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5)2.3.1 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5)2.3.2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6)第3章农村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6)3.1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 (6)3.1.1 完善农村学前教育政策体系 (6)3.1.2 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师资水平 (6)3.1.3 改善农村学前教育条件 (6)3.2 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6)3.2.1 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6)3.2.2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素质 (7)3.2.3 关注农村学生全面发展 (7)3.3 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7)3.3.1 完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体系 (7)3.3.2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7)3.3.3 推进农村成人教育创新发展 (7)第4章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7)4.1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7)4.1.1 优化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布局 (7)4.1.2 提升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8)4.1.3 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管理 (8)4.2 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8)4.2.1 培育农村医疗卫生人才 (8)4.2.2 稳定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8)4.2.3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交流与合作 (8)4.3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完善 (8)4.3.1 加强农村基本医疗保障 (8)4.3.2 推进农村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8)4.3.3 改进农村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8)第5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9)5.1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9)5.1.1 制度框架 (9)5.1.2 资金筹措 (9)5.1.3 待遇发放 (9)5.1.4 政策支持 (9)5.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9)5.2.1 保障对象 (9)5.2.2 保障标准 (9)5.2.3 资金保障 (9)5.2.4 制度监管 (9)5.3 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与临时救助 (9)5.3.1 救助对象 (10)5.3.2 救助标准 (10)5.3.3 救助方式 (10)5.3.4 救助管理 (10)5.3.5 临时救助 (10)第6章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0)6.1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10)6.2 农村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 (10)6.3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11)第7章农村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1)7.1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11)7.1.1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11)7.1.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1)7.1.3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策略 (11)7.2 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12)7.2.1 农村环境监管现状与问题 (12)7.2.2 农村环境监管能力提升途径 (12)7.3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12)7.3.1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内涵 (12)7.3.2 农村绿色发展路径 (12)第8章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 (12)8.1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12)8.1.1 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 (12)8.1.2 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布局 (12)8.1.3 信息资源共享与协同服务 (13)8.2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13)8.2.1 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13)8.2.2 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13)8.2.3 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13)8.3 农村智慧农业与大数据应用 (13)8.3.1 智慧农业发展 (13)8.3.2 农业大数据应用 (13)8.3.3 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创新 (13)第9章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机制 (13)9.1 政策与法律保障 (13)9.2 财政支持与投入机制 (14)9.3 社会力量参与与多元合作 (14)第10章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实践与案例分析 (14)10.1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模式 (14)10.1.1 整合资源型模式 (14)10.1.2 合作共享型模式 (14)10.1.3 创新服务模式 (14)10.2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创新路径 (15)10.2.1 政策引导与制度创新 (15)10.2.2 激发市场与社会力量 (15)10.2.3 人才培养与技术支持 (15)10.3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15)10.3.1 A省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案例 (15)10.3.2 B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案例 (15)10.3.3 C县农村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案例 (15)第1章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概述1.1 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概念与内涵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是指以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为核心,通过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方式,提供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完善、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不仅可以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人民的需求,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平衡和谐发展。
本文将从公共服务体系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建设的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公共服务体系的概念公共服务体系是指由政府主导,以满足公众需求为目标,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构建起来的一系列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的组合。
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提供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保障等基本服务。
它涵盖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环境保护、交通等多个领域,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二、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性1.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可以保障人民享有良好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权益,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2.促进经济发展。
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可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人才、科技、文化等资源,推动经济的繁荣发展。
3.增进社会和谐稳定。
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可以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4.加强国家治理能力。
建设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可以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民意支持。
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1.加强政府领导和统筹规划。
政府要加强领导,明确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划。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支撑,因此要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学校、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等。
3.优化资源配置。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包括财政、人力、物力等,要合理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
4.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提升人民的满意度。
5.加强监管和评估。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监管和评估,确保服务的公平公正、透明高效,防止腐败和滥用职权现象的发生。
公共服务体系规划
公共服务体系规划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服务体系规划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如何优化并建立一个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既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共服务的期望,也是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展开回答写作。
一、建立健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是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
要想建立一个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首先需要规划和建设一系列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设施、医疗设施、文化设施、体育设施等。
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布局和配置各类设施,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人群。
二、提升公共服务设施的质量除了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外,还需要注重提升这些设施的质量。
通过增加投入,改善建筑结构和设施设备,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使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加便利和高品质的公共服务。
同时,要加强设施的维护管理,及时修缮和更新设施,保持其良好的使用状态。
三、促进公共服务资源的平衡分布在公共服务体系规划中,必须注重公共服务资源的平衡分布。
要注重城乡统筹,促进公共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城市建设中,要避免资源过度集中,防止产生资源匮乏和供需失衡的问题。
此外,还应该注重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避免一些地区因公共服务资源不足而造成人口外流等问题。
四、建立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包括国家级、地方级和社区级等不同层次的服务机构和服务设施。
国家级的公共服务机构应当发挥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的作用,地方级的公共服务机构应负责具体实施和管理,社区级的公共服务机构应承担基层服务和社区自治的职责。
不同层次的服务机构相互衔接和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五、推动公共服务的便利化和智能化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优化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新的机遇。
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推动公共服务的便利化和智能化。
通过搭建线上平台,实现公共服务的在线办理和预约,减少人民群众的等待时间和办理流程。
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公共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公共服务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提供给社会公众的基本生活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包括教育、卫生、社会福利、文化体育、住房保障等多个领域。
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整体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从公共服务体系的搭建、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加强管理和监督等多个方面探讨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一、公共服务体系的搭建公共服务体系是由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主体组成的一个服务系统,其目的是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公共服务体系应该是全面、均衡、有序、协调、高效的。
政府是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其职能是担负主导牵头的责任,统筹协调、监管管理、制定发展规划、财政保障等等。
企业和社会组织则是公共服务的重要补充,它们能够带动更多力量和资源参与进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公共服务体系的搭建需要产业结构、区域发展、政策法规等各方面的整合,需要政府出台切实可行的举措推进服务的普及、优化、提高效率。
政府在公共服务体系的搭建中应该把握正确的方向,精准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中国的家庭政策,像是全球独树一帜的政策,在很多人口比例上有着前瞻性的思考,以及在政策的执行上也展现着严谨和精准。
正是由于这些政策的严谨性和精准性,中国的社会发展有了很多可喜的变化。
清晰明确的公共服务流程、提供标准、科学合理的定价、保障机制及市场化运营管理等,都是公共服务体系搭建的重要元素。
二、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的重要任务。
具体来说,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服务标准的制定。
服务标准是公共服务的“敲门砖”,其是服务质量保证的重要基础。
服务标准应该是科学合理、易于操作、实施可行的,既要充分考虑个别需求,也要考虑到整体效益,确保公共服务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与个别利益。
例如,在医疗领域,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服务标准,包括审核、备案、评估、考核、奖惩等等措施。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完整)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目录序言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规划范围第三节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主要目标第三章基本公共教育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四章劳动就业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五章社会保险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六章基本社会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七章基本医疗卫生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八章人口和计划生育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九章基本住房保障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政策第十章公共文化体育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十一章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十二章促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一节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二节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十三章增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第一节明确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第二节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第三节健全财力保障机制第十四章创新供给模式第一节建立多元供给机制第二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第三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第十五章规划实施第一节明确责任分工第二节加强监督问责序言“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对于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有关要求编制,主要阐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明确基本范围、标准和工作重点,引导公共资源配置,是“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构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综合性、基础性和指导性文件,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三基“工作方案范本(四篇)
”三基“工作方案范本____年的“三基”工作方案是以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的工作方案。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满足人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 建设基本公共设施网络。
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更多的学校、医院、文化娱乐设施等,提高公共服务设施供给能力。
2. 提高交通基础设施水平。
推进铁路、公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3. 加强水电气等公共设施建设。
加大对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高供给能力,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1. 提高教育服务质量。
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改善教育设施,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育质量。
2. 加强医疗服务能力。
加大医疗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3. 改善社会保障服务。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确保人民的社会保障需求得到满足。
4. 加强文化娱乐服务。
加大对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和投入,提供更多元化、高品质的文化娱乐服务。
三、完善公共服务体系1. 改革和优化行政管理机制。
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为人民提供公共服务。
2. 推广信息化技术在公共服务中的应用。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便捷度。
3. 加强公共服务管理和监督。
加强对公共服务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公共服务的公平、公正、公开。
4. 加强公共服务宣传和推广。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民对公共服务的知晓度和满意度。
通过____年的“三基”工作方案,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三基“工作方案范本(二)【工作方案名称】:三基工作方案【编写单位】:XXXX(单位全称)【编写时间】:XXXX年XX月XX日【方案背景】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说明书
目录前言-------------------------------------------------- 1一、规划编制背景----------------------------------------- 1二、规划编制对象----------------------------------------- 1三、规划编制目的----------------------------------------- 1四、规划期限、规模及范围--------------------------------- 2 第一部分本市文化设施布局规划-------------------------- 3一、发展背景--------------------------------------------- 3二、现状分析与总结--------------------------------------- 3(一)现状用地-------------------------------------------------- 3(二)现状设施-------------------------------------------------- 4(三)现状评述-------------------------------------------------- 4(四)上轮总规实施回顾------------------------------------------ 5三、规划目标及原则--------------------------------------- 6(一)规划目标-------------------------------------------------- 6(二)规划原则-------------------------------------------------- 6四、文化设施体系规划------------------------------------- 6(一)规模测算-------------------------------------------------- 6(二)文化设施布局体系------------------------------------------ 7五、专项设施规划---------------------------------------- 11(一)博物馆艺术馆(博物馆、美术馆、会展中心等)规划----------- 11 (二)音乐厅、剧院规划----------------------------------------- 13 (三)群众艺术艺馆(含文化馆(站)、青少年宫)规划-------------- 14 (四)图书馆规划----------------------------------------------- 15(五)经营型文化设施规划--------------------------------------- 16 (六)公益性文化事业规划--------------------------------------- 17 六、规划实施与近期建设---------------------------------- 17(一)规划实施建议--------------------------------------------- 17 (二)近期建设------------------------------------------------- 17 第二部分本市教育科研设施布局规划---------------------- 19一、发展背景-------------------------------------------- 19二、现状分析与总结-------------------------------------- 19(一)现状用地------------------------------------------------- 19 (二)现状教育科研设施----------------------------------------- 20 (三)现状评述------------------------------------------------- 21 (四)上轮总规实施回顾----------------------------------------- 22 三、规划目标及原则-------------------------------------- 23(一)规划目标------------------------------------------------- 23 (二)规划原则------------------------------------------------- 23 四、基础教育设施规划布局-------------------------------- 24(一)发展预测------------------------------------------------- 24 (二)建设标准------------------------------------------------- 24 (三)规划----------------------------------------------------- 25 五、中等职业教育设施规划布局---------------------------- 25(一)发展预测------------------------------------------------- 25 (二)规划布局------------------------------------------------- 26 六、高等教育设施规划布局-------------------------------- 27(一)规模测算------------------------------------------------- 27 (二)规划布局------------------------------------------------- 28七、其他教育设施规划布局-------------------------------- 29(一)成人与业余学校------------------------------------------- 29 (二)特殊学校------------------------------------------------- 29八、科研设施规划布局------------------------------------ 30九、规划实施与近期建设---------------------------------- 30(一)规划实施建议--------------------------------------------- 30 (二)近期建设目标--------------------------------------------- 30 (三)近期建设项目--------------------------------------------- 30 第三部分本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 32一、发展背景-------------------------------------------- 32二、现状分析与总结-------------------------------------- 32(一)现状用地------------------------------------------------- 32 (二)现状设施------------------------------------------------- 33 (三)发展趋势------------------------------------------------- 33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五)上轮总规实施回顾----------------------------------------- 35 三、规划目标及原则-------------------------------------- 36(一)规划目标------------------------------------------------- 36 (二)规划原则------------------------------------------------- 36 四、医院设施规划布局------------------------------------ 37(一)规模测算------------------------------------------------- 37 (二)医院设施布局体系----------------------------------------- 38 五、其他医疗设施规划布局-------------------------------- 43(一)传染病救治设施------------------------------------------- 43 (二)疾病预防控制设施----------------------------------------- 43(三)急救医院设施--------------------------------------------- 44 (四)妇幼保健院(所)----------------------------------------- 44 (五)专科防治所、检验中心------------------------------------- 44 (六)采供血机构----------------------------------------------- 44 (七)休疗养设施----------------------------------------------- 45 六、规划实施与近期建设---------------------------------- 45(一)规划实施建议--------------------------------------------- 45 (二)近期建设目标--------------------------------------------- 45 (三)近期建设项目--------------------------------------------- 45 第四部分本市体育设施布局规划-------------------------- 47一、发展背景-------------------------------------------- 47二、现状分析与总结-------------------------------------- 47(一)现状用地------------------------------------------------- 47 (二)现状设施------------------------------------------------- 48 (三)现状评述------------------------------------------------- 48 (四)上轮总规实施回顾----------------------------------------- 49 三、规划目标及原则-------------------------------------- 50(一)规划目标------------------------------------------------- 50 (二)规划原则------------------------------------------------- 50四、规模测算-------------------------------------------- 50五、综合性体育设施规划布局------------------------------ 52(一)市级体育中心--------------------------------------------- 52 (二)区级体育中心--------------------------------------------- 53 (三)社区级体育用地(包含农村)------------------------------- 54 六、其它专门体育设施规划布局---------------------------- 54(一)专业训练基地--------------------------------------------- 54 (二)体育公园------------------------------------------------- 55 (三)游泳场所------------------------------------------------- 55 (四)户外运动及健身场地--------------------------------------- 55 七、规划实施与近期建设---------------------------------- 57(一)规划实施建议--------------------------------------------- 57 (二)近期建设------------------------------------------------- 57 第五部分本市社会事业设施布局规划--------------------- 58一、发展背景-------------------------------------------- 58二、现状分析与总结-------------------------------------- 58(一)现状设施------------------------------------------------- 58 (二)现状评述------------------------------------------------- 58 三、规划目标及原则-------------------------------------- 59(一)规划目标------------------------------------------------- 59 (二)规划原则------------------------------------------------- 59四、规模测算-------------------------------------------- 59五、老龄设施规划布局------------------------------------ 60(一)老年康乐中心--------------------------------------------- 60 (二)养老院及老年公寓----------------------------------------- 61 六、其他社会福利设施规划布局---------------------------- 63(一)儿童福利院----------------------------------------------- 63 (二)社会救助设施--------------------------------------------- 63 (三)殡葬设施------------------------------------------------- 64 七、规划实施与近期建设---------------------------------- 66(一)规划实施建议--------------------------------------------- 66 (二)近期建设项目--------------------------------------------- 66 第六部分本市商业设施布局规划------------------------- 67一、发展背景 ------------------------------------------- 67二、现状分析与总结 ------------------------------------- 67(一)传统商业优势地位明显,集聚和辐射功能不断增强------------- 67 (二)新型商业业态涌现,形成多元投资建设格局------------------- 67 (三)商业网络疏密不均,商业体系结构需要调整完善--------------- 68 (四)专业市场建设需要加强指导,商业街环境特色有待提升--------- 69 (五)上轮总体规划提出的商业规模结构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挑战----- 69 二、规划原则与目标-------------------------------------- 70(一)规划原则------------------------------------------------- 71 (二)规划目标------------------------------------------------- 71 三、用地规模预测---------------------------------------- 72(一)营业面积总量预测----------------------------------------- 72 (二)用地规模预测--------------------------------------------- 72四、商业中心规划体系------------------------------------ 73五、零售商业设施---------------------------------------- 77六、特色商业街------------------------------------------ 78七、商品市场园区---------------------------------------- 80八、近期建设-------------------------------------------- 82九、规划实施措施---------------------------------------- 83前言一、规划编制背景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保障,它的规划与建设状况代表着城市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它的分布与组织则直接影响着城市结构布局和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数学测试题(第一章 有理数)
时间:90分钟 满分:150分
班别: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 填空题:(每题3分,共42分)
1、 比-3大的负整数是 .
2、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
3、5
1
-
的倒数是 . 4、b a +的相反数是 .
5、有资料表明,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森林正以每年15000000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每年森林的消失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公顷.
6、比较大小:
109 11
10 7、a =6,则a = . 8、数轴上的点A 所对应的数是3
2
2-,那么与点A 相距2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
9、()()()()10910812111110109----Λ= .
10、若0>a ,0<b ,则11---+-a b b a 的值为 . 11、()2
10y x +-的最大值是 .
则 的温差最大. (填城市名) 13、如果()0322
=-++b a ,则()
2004
b a += .
14、高度每增加1km ,气温约降低6℃,今测得高空气球的温度为-3℃,地面温度为 6℃,则气球的高度为 .
二、 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5、一名宇航员向地球总站发回一组数据,他观测到甲、乙二行星的直径分别约为
km 4101.6⨯,km 41010.6⨯,请问这两个数据有差别吗?( )
A .无差别
B .有差别
C .差别是km 4
1001.0⨯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6、若a
a 1
<
,则a 满足 ( ) A .0>a B .10<<a 或1-<a C .1->a D.01<<-a 或1>a 17、x ,y 互为相反数,下列各组数不是互为相反数的是 ( )
A .x 3和y 3
B .x 2
1
-
和y 21- C .2x 和2y D.3x 和3y
18、a 为任意实数,则下列四组数字都不可能是2
a 的末位数字的应是 ( )
A . 3,4,9,0
B . 2,3,7,8
C . 4,5,6,7 D. 1,5,6,9
19、四个各不相等的整数a ,b ,c ,d ,它们的积9=⋅⋅⋅d c b a ,那么d c b a +++的值是 ( )
A .0
B .4
C .8 D.不确定 20、小亮从一列火车的第m 节车厢数起,一直数到第n 节车厢(m n >),他数过的车厢节数是 ( )
A .n m +
B .m n -
C .1--m n D.1+-m n 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30分)
21、()()345265194.72.9-+-+⎪⎭
⎫
⎝⎛-++---
22、⎪⎭
⎫ ⎝⎛-+⎪⎭⎫ ⎝⎛--⎪⎭⎫ ⎝⎛+--2134317329655
23、()⎪⎭
⎫
⎝⎛-⨯-⨯⎪⎭⎫ ⎝⎛-⨯735.25422.1
24、()
2
3
2
2
212313⎪⎭
⎫ ⎝⎛-÷--⎪⎭
⎫ ⎝⎛-⨯-
25、()()9
13
712538321125.0⎪⎭
⎫ ⎝⎛-⨯-⨯⎪⎭⎫ ⎝⎛-⨯-
四、解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26、当62<<x 时,化简:x x ---62 .
27、如果6=m ,3=n ,且n m <,求()m n m ÷-的值.
28、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 、B 、C ,其位置如图1所示, 试化简:a b c a b c c ++-++- .
29、已知1=++c c b b a a ,求⎪⎪⎭
⎫
⎝⎛⋅⋅÷⎪⎪⎭
⎫ ⎝⎛ca ab bc ac ab bc abc abc 2003
的值.
图1
30、阅读下列材料:
当A 、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 、b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 当A 、B 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 在原点,如图2,
AB =OB =b =b a -;
当A 、B 两点都不在原点时, ①如图3,点A 、B 都在原点的右边,
AB =OB -OA =b -a =a b -=b a -;
②如图4,点A 、B 都在原点的左边,
AB =OB -OA =b -a =()a b ---=b a -;
③如图5,点A 、B 都在原点的两边,
AB =OB +OA =b +a =()a b +-=b a -;
综上,数轴上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AB =b a -
求数轴上表示x 和-1的两点A 和B 之间的距离,若AB =2,求x 的值.
图2
图
3 图
4 图5
五、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31、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另一个数的绝对值的2倍,且这两个数在数轴上对应两点间的
距离是6,求这两个数.
32、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计算机网络已进入普通百姓家,某市电信局对计算机拨号上网用户提供三种付费方式供用户选择(每个用户只能选择其中一种付费方式):甲种方式是按实际用时付费,每小时付信息费4元,另加付电话费每小时1元2角;乙种方式是包月制,每月付信息费100元,同样加付电话费每小时1元2角;丙种方式也是包月制,每月付信息费150元,但不必再另付电话费,某用户为选择合适的付费方式,连续记录了7天中上网所花的时间,如下表(单位:分):
根据上述情况,该用户选择哪种付费方式比较合适,请你帮助选择,并说明理由(每个月以30天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