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微博的现状及特点研究
记者与网民微博互动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在微博 中, 人们 的互动往往不需要一
个 共 同 的话 题 和 兴 趣 点 , 只需 要 通 过 “ 好
蔓 延 。 我 们 常 常 会 看 到 这 样 或 那 样 的感
发, 导致 恶性循环 , 博环境变 得乌烟 瘴 微
气。
慨, 抱怨微博 上充斥着让人 心情 压抑 的负 面消 息 ,认为 灰色 的情 绪是这 里的 主旋
主要具有九大心理特点 : 第一 , 渴求新 知; 第二 , 猎奇探究 ; 三 , 第 彰显个性 ; 四 , 第 娱 乐时尚 ; 第五 , 减压宣泄 ; 第六 , 风从众 ; 跟
的参与热情 , 引导 网民 自我提 升 , 提高 网
民的媒介素养 。 网民在 网络传播 中不人 使
云 亦 云 , 活 应 变 , 够 理 智 地 分 析 新 闻 灵 能
民微 博 与 其互 动所 产 生 的消 极 影 响
首 先 , 博 成 为 了宣 泄 物 , 面 情 绪 微 负
不 同 的 心 理 和 动 机 , 民热 衷 于 参 与 各 类 网
影 或 网 络 视频 为 主 要传 播 渠 道 , 发 网 民 激
新 华 出版社 , 9 2 18
话题和群体性 事件 , 有学者提 出我 国网民
我 实 现⑥ 。 针对 这 样 的现 状 , 体 介 养 教 育 必 须 媒
介素 养的理论 研究路径 》, 中国广播 电
视 学 刊 》, 09 1 20 ( )
① 杨 彦 红 、赵 媛 , 论 网 民 的媒 介 素
⑥毕 宏 音 , 网民心 理特 点 分析 ,
社 科 纵横 》,0 6 9 20 ( ) ( 者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信 息 技 术 作 学 院 2 1 级 传 播 学研 究生 : 导 老 师 , 0 1 指 张 学波 )
探析微博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
探析微博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比如报纸,已经出现衰退的趋势。
谈到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形成较大影响的,不得不提到当下正流行的微博。
作为当下使用率最高的媒介,微博正以其独特的结果和魅力,展现新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多样性。
本篇文章针对微博这一媒介的概念及其优势和劣势和微博的兴起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进行了简单分析。
一、对微博作用的理解微博在中国兴起大约是2007年之后,它是个衍生的中国式的概念。
微博這一形式最早来源于美国的埃文·威廉姆斯创建的twitter。
其特点是微博使用者可以借助这样一个信息交流平台来进行信息的发布和获取,并分享、评论自己所获得的信息。
每个微博使用者都可以通过它与网友进行交流互动。
微博作为当下网络时代新的信息传播平台,凭借它的便捷和原创性等优势,实现了新闻信息传播方式的一次革命。
微博是加快新旧媒体相互融合的“催化剂”。
二、微博的优势和劣势微博使用者的理由不尽相同,比如为了学习、消遣或者是追赶潮流。
与外国的twitter相比,中国的微博仍然是处在刚刚兴起阶段,用户市场还不够成熟。
微博的优势1、大众化。
与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相比,微博是门槛非常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微博在网上发布信息。
2、即时性。
相较于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微博的时效性是有目共睹的。
它可以在事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发布图片或者视频对事件进行描述。
3、能够进行互动。
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模式,只能观看或者收听,而通过微博就自主地去选择信息。
还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加以评论,与众多网友共同交流。
4、传播速度快。
微博的信息传播没有任何障碍,比其他任何新闻传播方式都更迅速,更自由,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传遍整个互联网世界。
比如前一段时间发生的广州暴雨事件,微博成了获取最消息的重要渠道,为全国各地的网友提供了即时的讯息,不用等到新闻记者到达现场进行录影再报道。
微博的劣势1、没有权威性,可信度值得质疑。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5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第一章~第三章【圣才出品】
绪论0.1知识框架图0.2本章要点详解[视频讲解]一、新闻学1.定义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如都市报的兴起,网络新闻的特点;新闻事业和社会稳定的关系,新闻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报纸的消亡,媒介融合环境下记者的身份建构。
新闻事业和社会稳定的关系,新闻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报纸的消亡,媒介融合环境下记者的身份建构。
【案例分析】都市报的兴起90年代中期,大型中心城市,类似晚报代表媒体有:四川成都的《华西都市报》、湖南长沙的《三湘都市报》、陕西西安的《三秦都市报》等。
都市报的读者定位为市民,包括都市里社会各界、各个阶层的广义上的市民,也有的都市报把读者定位于“白领阶层”。
如《南方都市报》,就定位于18至45岁的大专以上的学历、年收入2万以上的广州市民。
因此,都市报又被称作“市民报”。
都市报在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报道角度上比较注重贴近生活,努力追求可读性和亲近度。
新民晚报定位:飞入寻常百姓家!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报纸中刊登大量的广告。
自办发行为主,上门征订和送报。
【案例分析】记者微博使用特征与专业身份的建构(1)专业新闻记者利用微博发布新闻的数量和频率高于普通用户原因有两点,一是职业习惯使然,记者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对新闻信息更加敏感,他们习惯于主动寻找信息,并以合适的方式向外界散布他们认为重要的消息。
另一方面则因为微博客的特殊形态。
信息传播快速、简洁、直接,传播范围广泛。
(2)微博作为信息的集散地,它带给新闻记者的报偿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记者在微博上发布重要的、但是无法在传统媒体上刊发的新闻信息。
第二,记者在微博上寻找新闻线索,追踪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最新动态,为新闻报道提供及时、新鲜的素材。
(3)记者使用微博进行自我展现从而完成身份的建构将“记者”职业身份移植到微博上,表示博主要把微博作为社会职业的延伸,而非当作单纯的私人领域。
新媒体环境下记者做好新闻传播工作的对策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记者做好新闻传播工作的对策探讨新媒体的兴起,给新闻传播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
在新媒体环境下,记者如何做好新闻传播工作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的记者工作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围绕着新媒体环境下记者如何做好新闻传播工作进行对策探讨。
一、新媒体环境下记者工作现状和面临的挑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种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迅速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也日益凸显。
新媒体平台的兴起,催生了媒体内容生产的转型,使得记者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
传统的新闻报道已经不再局限于纸媒和电视,通过新媒体平台,记者可以将新闻内容以更多样的形式呈现给受众,这给记者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和机会。
新媒体环境下的记者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新媒体的快速传播特点,使得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受到挑战,容易出现谣言和不实信息的传播,这对记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准确性和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媒体平台的信息爆炸,使得受众的注意力分散,记者需要找到更好的方式来吸引受众的关注。
新媒体平台还存在内容碎片化和浅层化的问题,这要求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更加关注内容的深度和思考性。
1. 提高信息鉴别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下,记者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信息鉴别能力。
他们需要对新闻线索进行深入挖掘,重新发现新闻现象的内涵,并通过多方多角度进行全面的比较和分析。
在面对信息泛滥的新媒体环境下,记者需特别警惕虚假信息的传播,提高自身的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避免误导受众。
2. 加强新闻内容的深度和思考性新媒体环境下的记者需要加强新闻内容的深度和思考性。
他们需要在快速传播的新媒体平台中,发挥专业素养,深入挖掘新闻事件的内在逻辑,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深入解读和分析,提供给受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引导受众形成正确的新闻价值观。
3. 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工作需求,记者需要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
大学生使用微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
生滔资讯 、 社会新 闻 艺术 文学等信息都可以从微博上获取, 而且形 式多样, 信 息发布简 单,因此很容易获得丰富的第一 手资料 ,微博成为大学生扩宽视野的有效平台。二来,学生 可 以通过 微博,对 各类 事件方便 快捷地发表 自己的观点 , 提
人 的青 睐 ,尤 其 受 到 大 学 生 们 的 追 捧 。对 高 校 来 说 , 微 博这
一
一
层层地对外传播信息。 这 种裂变 式的传播效应,能在极短
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传播效果 。 此 外,博客说大事 ,微博讲 小事 ,已经成为当下不少年轻人的网络生活新方式,三言两 语 ,现场记录,发 发感概 ,晒晒 情……微 博的字数一般在 1 4 0字 以内, 而且更 重要 的是可以随时随地借助于手机网络
等 多方面均产生 了不小的影响,已逐渐成 为 大学生获取信 息、沟通 交流的主渠道 ,因此 , 对 大学生使 用微博 的现状 进行研究
有 十分 重要 的意 义。文章 以上海 工程技术 大学为例 ,采用 问卷调查的方法,对 当代 大学生使用微博 的现状进行分析 ,并有针
对 性地提出新媒体时代下利用微博这个载体开展 大学生活动的对策建议 。 关键词 :大学生 ;微博 ,现状;对策
教育理论研 究
大 学生 使 用微 博 的现 状 分析 及 对策 研 究 海 工程技术大 学为例
王一 川
上海 工程 技术 大学
以 上
虞 蓉
( 上海 2 0 1 6 2 0 )
摘 要:微博作为一种 新兴的社 交媒体 ,普及率越来越 高,吸 g 1 了相 当数量的大学生 微博对 大学生的学 习、生活 、交流
一
子” , 但也 正是 因为 “ 圈 子 ” 中人 际关 系 过 于亲 密 , 当 关系
新媒体时代记者如何用好微博
世 界 每个 角落 。有 了微博 等新 媒体 作 为参照 物 , 传 统媒 体在 报道 突
随着我 国改 革开放 的深 入和 公 民参政意 识 和权利 意识 的增 强 , 发 新 闻的 日 寸 效 性等 方面 的缺 陷和不 足暴 露无 遗 。用好 微博 , 应该 成 通过有 效 渠道表 达 民意 、 发 表意 见的 愿望 空前强 烈 。而微博 的门槛 为传统 媒体记 者的 基本能 力之一 。 低, 方便 , 快捷, 上至总 统竞 选 , 下到 百姓 民生 , 都能 通过微 博实 时交 利用 微博 获取新 闻线 索 流, 这就是微 博 的力量 。我们可 以这样形 象地 感受到微博 的影 响力 :
这 一 平 台更 好 地 服 务 于 新 闻 工 作 。
【 关键词 】 新媒体 时代 ; 记 者; 微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这 是一 个微 博 的时代 , 正 如李 开复 的一 本书 的名字 所 言 “ 微 博 新 月异 的 变化 。一 方 面 , 记 者 厂泛 地使 用 微博 , 微博 在 新 闻传播 中 改变一 切 。 ” 在这 里, 你可 以交朋 友 、 可 以搜集 信息 , 也可 以随手 拍照 功 勋 卓 著 : 另一方面, 微 博 使用 不 当 , 微博 假 新 闻 等现 象 也层 出 不 解救 流 浪儿 童 ; 在这里, 有 人 自我 宣传 、 推销, 也有 人 爆 料 、 伸冤, 还 穷 。在新 媒体 日 寸 代, 记者 如何 取其 精华去 其糟 粕 , 合理、 规 范地使 用 有人 通过微 博 问政 。 微博 是一个 摆在记 者面 前的一道 难题 。 在 新 媒体 时代 的浪 潮下 , 许 多传 统 媒体 也 纷 纷开 通 官方 微博 , 微 博是 个人 信息 的发布 平 台 , 普 通用 户可 以发布 自 己的个人 信
微博的新闻报道特点
的事情,表达自己的观点,成为新闻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改变 感,因而也失去了感染力。”[2]因为微博的多种表述形式的融
了传统单向的传播方式,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美国 合,使新闻报道产生了 1+1>2 的整体效果。如:2011 年 4
《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在微博的世界里,新闻报道的 月 15 日轰动世界的京哈高速大营救。京哈高速路上,一辆载
“自媒体”,都是时代的记录者和关注者,并实现了全球不同 亲人、送祝福、表哀思…微博的用户里,有来自灾区的媒体
地区的新闻自由分享,使得微博这个舞台异彩纷呈。这个纷 人,也有在一线采访的记者,他们传播的信息比传统媒体要
息。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时长 30 分钟,在这 30 分 因为看到了狗狗在现场的图片和视频被震动了,所以参与到
钟内传播新闻信息,而且,电视是线性的传播方式,不能反复 救狗的行列中。此事件有上千人一百多辆私家车赶到现场救
收看,受众可选择的接受方式也比较单一。
狗,之后迅速演变为一个媒体事件。有人说微博可以“制造”
了微博新闻的报道传播中,上到中共总书记,下至低层弱势 因为传播者的复杂性,所以微博传播的新闻内容丰富多彩千
群体,从一般百姓到名人商贾,从“草根”到政府企业都在微 姿百态。比如,青海玉树地震,不到一个小时,新浪微博中有
博上发表自己或自己身边发生的新闻,每个人都形成了一个 关“青海地震”的微博就达数万条,人们在微博上发灾情、寻
在微博平台,参与新闻报道的门槛很低,它不像传统媒 的知情人,要么他们并没有参与新闻事实(事件),与新闻事
体有编辑把关,不符合要求的新闻报道无法与受众见面。而 实(事件)也没有什么直接联系,但他们对新闻事实(事件)也
微博没有编辑把关,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页面,手机 有着比较强烈的现场感受的目击者,或有关人士。不同的角
《南方周末》与《人民日报》记者微博议题选择研究
作者: 张子晗
作者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部新闻学院
出版物刊名: 新闻世界
页码: 237-238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6期
主题词:�南方周末》 《人民日报》 记者微博 议题选择
摘要:近年来,媒体官方微博数量不断增加,媒体从业者的私人微博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记者不仅在现实世界,也在微博世界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
据《2012年新浪媒体微博报告》显示,微博世界中,党报以《人民日报》为核心,而《南方周末》则在五大市场化报纸中排名第四位。
以上两家媒体记者在私人微博的议题选择中,既体现出职业属性、对同期热点的关注等相似点,也折射出记者所属媒体的不同定位。
微博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传播特征分析
微博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传播特征分析殷俊,何芳(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传媒学院,重庆400067)摘要:微博是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它整合了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是博客与即时传播信息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互联网传播现象。
2007年微博在我国兴起,它以其多样化的发布方式,快捷、广泛的即时交流特点,迎合了现代人碎片化生活背景下的心理交流需求,加上写作门槛的降低,强化了网民的参与度,使其在我国发展迅速:2010年以来,它已成为个人的广播站、企业的“营销利器”、新闻单位获取新闻线索和新闻发布的平台。
微博传播改变了媒介生态,大大缩小了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将新媒体传播效能更大化,深化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网络传播的内涵,其自主传播个性日益明显。
关键词:微博;发展现状;传播特征;社会效应中图分类号:G210收稿日期:2011一0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一5242(2011)03—0124—06作者简介:殷俊(1978一),男,四川成都人,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传媒学院教授,传播学博士;何芳(1977一),女,四川西昌人,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传媒学院副教授。
一’2010年微博在国内开始普及,作为一种网络传播现象,目前微博行业的商业模式与商业价值成为一个高关注度的话题,但对于它的学术探讨却很有限。
据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查询,发现相关方面的研究仅20篇左右,研究内容也主要集中在微博传播特点和传播机制的介绍上,对于它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发展前景以及有关传播特征的学理分析几乎没有。
本文愿对此做一些探讨。
一、微博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微博”,这一概念译自英文micro—blogging,是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
在维基百科中,微博被描述为“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通常少于140字)并公开发布的博客形式,用户可将文字、图片、视频、链接都嵌入其中,并允许任何人阅读或者由用户选择的群组阅读”。
微博建立了全国向世界联结的传播交际系统,把人们碎片状的生活拼接成了整体,其用140字以内的字数(网易微博可以发163个字)构建了网络人际交流的新空间、新平台。
试论微博的发展现状
6 3 7 0 0 0 )
常 愿 意选 择 微 博 作 为 他 们 发 泄 情 绪 、 传递信息 、 交 流 感 情 的 窗 口。微 博 相 对 于 电视 、 广播 、 报 纸 等 媒 体 更 容 易 契 合 现 代 人 渴 望 交 流 而又 孤 独 的 内 心 。 从 以 下几 个 方 面 来 说 , 微 博 所 具 有 的 信 息传 播 优 势 , 非常符合广大网友的口味。
( 一) 信 息发 布 门槛 低 微 博 的一 个 首 要 优 势 就 是 平 民性 极 强 .任 何 一 个 用 户 只 要 具 有 WA P 客 户 端 ,经 过 一 两 分 钟 的 注 册 就 能 成 为 微 博 用 户 。不 需 要 你 是 高 官 明星 , 也 不需 要 你 是 记 者 编 辑 。一 句 “ 我 起床了 , 太 阳真 好 。” 都能被发到微博 , 不需要你满腹经纶 , 也 不 需要 你 高谈 阔论 , 只需要热爱生活 , 热 爱 微 博 。 这 些 都 说 明 微 博用 户 信 息 发 布 门槛 低 。 才 真 正 和 自媒体 “ w e me d i a ” 的含 义 相 符合 。 ( 二) 发 布 信 息 简单 碎 片化 纵 观 所 有 微 博 的 内容 格 式 。 都 是不 多 于 1 4 0 个 字 的 文 字 信 息, 也 可 以 配上 各 种 有 趣 和 引 发哲 思 的 图片 。 三联 生 活 周 刊 分 析 网 络信 息 进 入 碎 片 化 时代 : 微博 等成 为纽 带 。 这 都 说 明微 博 发 布信 息 简 单 碎 片 化 的特 点 .在 渐 渐 被 人 们 接 受 的 同时 受 到 了 欢迎 。 ( 三) 随 时随 地 发 布 信 息 云南 省 政 府 举 办 微 博 云南 , 在 全社 会 引 发 了 良好 反 响 。 甚 至 有人 对 此 说 直 播 现 场 不 只 电视 上 有 , 微 博 也 可 以做 到 。由于 微 博具 有 随时 随 地 发 布 信 息 这 个 优 点 ,所 以 能 给 人 带 来 很 强 的 及 时 性 和 实效 感 。有 许 多 事 情 甚 至 还 是 通 过 微 博 让 人 们 提 前知道消息 , 这点会让很 多传统媒体 望尘莫及 。如2 0 0 9 年l 1 月1 8日 , 一 架 飞 机 在 美 国哈 德 逊 河 上 坠 机 , 但 碰 巧 的是 被 一 名 在 河 上 摆 渡 的人 看 见 并 且 把 所 见 之 景 传 播 到 了 微 博 , 并 且 在微博留言 : “ 飞 机 坠 人 哈 德逊 河 .我 的位 置 在 河 上 摆 渡 的 船 上, 正前往救人疯狂中。” 就这样一条消息在2 0 秒 内就 达 到 了 5 0 0 次 的浏 览 数 。 用 户 你一 言我 一 语 的聊 天式 模 式 让 人 感
微博新闻的传播特点与影响分析
微博新闻的传播特点与影响分析作者:罗雅文来源:《现代营销·理论》2018年第04期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以微博为主导的新媒体逐渐发展壮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微博新闻逐渐成为传播新闻一种重要方式,也为新闻媒体带来一系列变革。
本文研究微博新闻传播的优点和缺点,分析微博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并归纳出几点建议,从而达到促进微博新闻的进一步升级转型,提高大众对微博新闻的认知,为新闻行业持续发展提出建议的目的。
关键词:微博新闻传播特点影响对策一、微博新闻传播的特点1.传播的广泛性。
微博新闻的传播具有广泛性,是一种一对多的信息辐射,拥有强大信息传播能力。
当一条微博新闻发布,用户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转发、评论该新闻,从而达到在短时间内新闻广泛传播的效果。
通过微博用户间的互动和用户对微博新闻的转发、评论等行为,扩大了微博新闻的影响力,促进了新闻的广泛传播。
2.更新的及时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微博作为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在新闻传播中做出突出贡献。
与以往报刊印刷、电视新闻相比,微博新闻可以第一时间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群体,减少时间差,从而使信息更新速度加快,使新闻传播更具有时效性。
3.全民互动性。
全民互动性是微博新闻传播的一大优势。
截止2017年9月,微博月活跃用户共3.76亿,与2016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7%,其中移动客户端占比达92%;日活跃用户达到1.65亿,较去年同期增长25%。
微博平台拥有大量的用户,具有新闻传播的全民互动性基础。
用户可以借助微博对新闻点赞、评论、转发,达到“一篇新闻报道发布,全民参与讨论研究”的良好效应。
新闻发布人员可以通过收集评论对该新闻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反馈,抓住舆论中心对新闻深入分析。
例如“长春长生假疫苗问题”,很多新闻官方微博都进行了跟进报道,引发了网友成千上万的评论以及抒发强烈的不满情绪。
从众多评论中可以看出网友对健康问题的重视,由此促使后续新闻的推进,也促进相关部门加强对疫苗的监察力度。
微博对新闻行业的影响
(二)消息来源和消息量剧增,增加了记者在寻 找新闻线索的难度。 • 海量信息的产生只需极其短暂的时间:一分钟内,微 博推特上新发的数据量超过10万;社交网络“脸谱” 的浏览量超过600万。一天内,互联网产生的全部内 容可以刻满1.68亿张DVD;由于,微博的即时性和海 量的特点,记者需要一双火眼金睛来识别有价值的信 息来传播。
(三)微博上存在众多的谣言、流言、虚假消息等,干 扰了网络空间的信息秩序。媒体易转载不实信息,降 低公信力,损害媒体形象。
“一场灾难发生后5分钟内Twitter做出的贡献最大, 12小时后就开始帮倒忙。”——马特· 罗勒 昆明暴恐案发生后,新浪微博根据网友举报,共 处理了“昆明以外各地出现恐怖分子”等不实信 息100余条;马航客机失联事件发生后,新浪微博 处理了“越南通讯社宣称失联飞机已找到”等不 实信息400条。
(二)微博丰富了新闻报道形式,开启短新闻写作时代 微博由于140字符的限制,微博上的新闻必须简洁、 短小、实在。同时微博还可以以超链接、视频的方式 传播新闻,形式丰富。
(三)微博与传统媒体形成两个舆论场,联动能够产生 强大的影响力。 例如,2012年曾经发生的湖南唐慧事件,一度成为 社会矛盾的激化点,但《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人 民日报 新华社新华视点的官方微博@新华视点 以及 《中国青年报》的官方微博@中国青年报 及时发表 评论,其中尤以@人民日报 的微博影响力最大,8 月6日晚@人民日报 在“晚安贴”中说道:“然而, 当湖南永州遭强暴幼女的母亲因上访被劳教的新闻 传出,这一数字显得如此苍白。一个国家的强大, 不应只有GDP和奥运金牌,复杂的数理模型中,更 应包含百姓的权利和尊严、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我 们共同努力。”这条微博随后被转发了十四万次, 并将此事件推向了舆论的最高峰。
记者的“微博行为”探究
者微博 内容 的分析 , 浪微 博平 台上记者 新
微 博的信息含量 高达 8 . %。虽然笔 者 72 4
己的职业 身份 而非单 纯将 其作 为私人 空
间的行 为 。 在这种 意识 的驱动下 , 记者微
任。
项 调查显示 ,如果将 T ie 信息 分为新 wtr t
闻、 告、 广 自我 营销 、 聊 的话 、 天和转 无 聊 发 等六大类 ,wt r T ie 上没有 意义 的语句 占 t 信 息总量 的 4 . %; 告 占 3 5 自我 05 广 5 . %; 7
营 销 占 58 % ; 朋 友 间 的 聊 天 的 占 . 5
记者 身 人头像来创 建微博 , 且会 在个人简介附 交流或是参与争议 事件的讨 论时 , 并
3 .5 这其 中的绝大部分也都 是不包含 75 %, 任何信 息量 的对话 ; 闻总共 占 36 转 新 .%; 发 的有用信息 占 8 %。如此看来 ,wt r . 7 T ie t 上有效信息 的比例大约在 四分之一左右 。
台上 的作 用 和 影 响也 是显 而 易见 的。 由
实生活 中真的是一名新 闻工 作者。 通过该
手段 ,记者能够获得大量粉 丝的关注 , 提 高 自己在微博平 台上的人气 , 进而扩 大 自
此, 对记者在微博上行 为特征进行研究也
显 得 非 常必 要 。
一
( ) 者使用微博发布信 息的数 量 三 记 和质量 高于普通用户 “ 息” 是信息论 中的一 个术语 , 信 通 常把消息 中有意 义的内容称为信息 。 在新
根 据笔者 早前对 新浪 微博 平 台上记
论微博的新媒体特征
论微博的新媒体特征摘要作为一种网络交流方式,具有“自由、开放、共享”精神的微博既有着网络传播的一三般特点,如即时性、海量性等,更有着异于其他交流方式的传播特性,本文对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个人性、开放性、交互性、个人个性化出版和舆论引导功能等几个显著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关键词微博新媒体特征一、个人性现有的能够进行大众传播的媒体,除少量的个人网站外,大多为企业、社会组织或政府所拥有,而微博的“零技术、零成本、零编辑、零形式”让使用者不需要像制作个人网站那样学习网页制作知识、负担服务器空间,只需要选择简单的模板,就可以创建自己的微博,实现个人信息发布。
而这种发布在博主控制浏览权限之后,既可以是自我传播(intrapersonal)、又可以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小群体传播(small group)或组织传播(large group),还可以是面向所有人的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
正如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说的,“在数字化生存的情况下,我就是‘我’,而不是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
当制作微博成为“一个自由状态人的自发行为”后,博主充当了记者、编辑、主编等人的角色,写作成为了“自我存在的表现方式”,微博则更像用户个人展示给其粉丝们的私家花园。
从形式上看,除了为微博设计有特点的名称外,博主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让微博的图文更个性化,充分体现个人风格,还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受众阅读,让关注它的受众印象深刻。
从内容上看,微博除每条140字的限制,以及禁止对涉黄、涉分裂等内容之外,没有对发表内容的主题、文体等做出限制,博主可以上传音频、视频、图片、网址链接等充分表达个人思想,记录个人生活状态、情感、观点,或对微博读者提出的某一问题进行评论和解释。
每个微博都充分体现了博主的个人性的特征,个人性的行为、个人性的角度、个人性的思想、个人性的的知识积累,也成为微博吸引博主和读者的力量源泉。
浅析新浪微博的发展及其影响
浅析新浪微博的发展及其影响前言微博的鼻祖是美国的一个公司推出的,后来中国的饭否网站也推出,很是受到网友欢迎,可是后来由于多种原因被封闭,继而又出现了新浪微博,在这时出现的新浪是一匹黑马,在关键时刻推出了新浪微博,借助明星的吸引力和效应,拉拢了很多的网友,获得了更多网友的喜爱。
新浪微博是一个新型的网络名词,一开始就风靡全球,很多人都用微博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的所见所闻,和大家一起讨论,新浪微博也是现在网络营销的新途径,可以吸引顾客,增大客户量,具有真实性,每一个帐号都对应着一个人,通过真诚的语言交流,企业还可以提升形象,获得客户的信赖,继而形成一个天然的口碑传媒平台。
微博有这么多的用户,可以说与网友的开放态度是分不开的,但是光靠这一点,也是不能让微博兴起的,在人们接触了微博后,在发现到它有用性的前提下,才会继续使用它,甚至依赖它。
微博建立在新浪这样一个大型的信息传播平台上,加之新浪博客的明星很多,产生的明星效应,新浪的新闻特征加上微博的实用性,庞大的用户群体,新浪的品牌效应,构成了天然的微博产品。
使其一步步走向成功。
一、新浪微博的现状(一)微博的概述1.微博的起源微博这个词起源于美国,它是于2006年由博客技术先驱埃文·威廉姆斯创建的公司首先推出的Twitter服务。
在中国大陆第一个推出微型博客服务的是类似Twitter的饭否网站。
这个网站是王兴在2007年5月建立(王兴是人人网的创始人)。
2010年3月,新浪微博的用户已经拥有了500万户,居易网、搜狐、腾讯微博等几大门户网站之首。
腾讯微博由于上线时间不长,所以成绩和新浪微博差距较为悬殊。
新浪微博网罗了大量的娱乐明星、企业高层、媒体精英和成功人士,并在“微博广场”将最热门的人和事告知其他用户,而从用户选择关注对象,迅速地从大量的微博中找到最新,最炫的信息。
2.微博的兴起微博有这么多的用户,可以说与网友的开放态度是分不开的,但是光靠这一点,也是不能让微博兴起的,在人们接触了微博后,在发现到它有用性的前提下,才会继续使用它,甚至依赖它。
浅议微新闻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
⑤Brian Lai:《社会化电商的探索: 从 蘑 菇 街 自 由 团 看 反 向 团 购 》[EB/OL]. /news/2012/030 6/238403.shtml,2012-03-06
移成本低
社交化电子商务网站进入门槛低,除 蘑菇街、美丽说外,同质化网站还有堆糖 网、花瓣网、Hers 爱物网、LC 风格网等。用 户一旦发现其他网站有更好看的、价格更 便宜的产品,很大程度上会选择另外一个 网站。如何保持自身特色,如何守住用户 并不断吸引更多用户,成为社交化电子商 务的最大困扰。
2、过于依赖淘宝和女性市场
实、新鲜及时、公开传播。 二、微新闻的特点
在微博上发布信息的用户一般可分 为个体用户和企业用户。其中个人微博又 可分为草根微博和精英微博。草根和精英 通过微博发布新闻,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 和价值诉求。③其中精英微博也包括经过 实名认证的记者微博。而企业用户则以各 大媒体的官方微博为主,微新闻的发布是 传统媒体传播途径的延伸。由于记者和媒 体占有丰富的新闻资源和专业便利,加上 对普通个体用户来说,微博的主要功能是 娱乐、社交和诉求,而不是发布新闻,所以 微新闻的发布者大多是记者微博和各大 媒体官方微博。另外,少数的公民记者微 博也是微新闻的发布者。
商务专题报告》[R].北京:艾瑞咨询集团, 2012
③Paul Marsden.How Social Commerce Works: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ocial Shoppierce-works-the-social-psychology-o f-social-shopping/,2009-12-06
谈网络环境下新闻记者的角色转变与定位
谈网络环境下新闻记者的角色转变与定位网络的高速发展使得媒体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媒体工作环境的巨大差异促使新闻媒体不断作出变革。
新闻记者在新闻编辑与新闻传播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技术创新给新闻记者带来了严峻挑战,但也为新闻记者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工具。
新闻记者角色定位受到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新闻记者要从信息传播领域对自身角色定位展开全面研究,用更高的标准去自我约束和自我要求,有效推动新闻行业的发展,在网络环境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推动新闻行业良性发展。
标签:网络环境;新闻记者;角色转变;定位1 网络环境下的新闻传播特点1.1 追求时效性但不受时效制约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发生根本性改变,各种类型的新闻都能够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传遍世界,这就使得各种媒体都在努力追求時效性,确保自己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发布最可靠的新闻。
相较于传统媒体环境,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更加高效,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最及时的资讯,这大大提升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更好地满足了广大用户的新闻获取需求。
而网络的高容量使得时效性不再制约新闻的传播,很长时间以前的新闻也可能会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只要有网络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新闻信息传播出去。
1.2 内容海量但热点集中互联网能够给人们提供海量信息,用户能够在网络范围内搜寻到自己所有感兴趣的新闻,不仅仅能够了解到当下发生的最热新闻,也能够回顾特定时间的新闻资讯,多样化的内容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阅读需求,为用户提供了信息支持。
这也打破了传统新闻媒体的容量制约,与此同时垃圾信息开始带给用户选择困难,影响新闻传播的有效性。
互联网新闻内容虽然海量,但用户更加关心热点问题,特别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而媒体为了获得更多流量和关注,也将新闻报道集中于热点新闻领域。
1.3 新闻传播呈现更强互动性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呈现单向性,即广播、电视、报纸只能够将新闻内容直接传递给用户,而用户想要进行反馈则非常困难。
中国现阶段公民记者的传播行为及其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新闻业带来的重大冲击之一便是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
[1]以自媒体为主的新媒体在信息传播领域内的迅猛扩张和表象自由的信息传播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公众参与新闻的可行性和便利性,新媒介在逐渐渗透到社会和组织的同时,一方面改变了公众的社会心态和行为方式,以传统媒体为首的信息传播模式逐步被打破。
另一方面,互联网空间内信息的快速扩散,强化了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高涨情境中世界被价值、信仰和利益进行分割的效果。
不同的群体通过互联网聚合成团,与敌对群体互相攻讦。
[2]以参与式传播为特点的公民新闻并未真正带来公民期待的普遍民主,弱势群体的发声渠道依然有限。
微博的出现带来了中国公共领域构建的希冀,但微博领域内话语权力结构的逐步固化和用户的非理性表达倾向,使新媒体背景下公民记者的传播行为受到了限制与质疑。
本文将结合具体的传播背景,对中国现阶段公民记者的传播行为及其特征进行研究。
一、有关中国公民记者亟待廓清的问题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广泛参与和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以及通过公共参与形成的互惠、信任、合作等规范,是维系民主和促进社会均衡发展必要的“社会资本”。
[3]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与公民意识不断增强的双重作用,促进了社会资本的累积和扩张。
在这个过程中,出于表达欲望和社会监督等多重因素,20世纪90年代发轫于美国的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在我国逐步兴起,公民记者成为众多公共事件的消息来源、信息发布和新闻制作者。
但随着有“中国第一公民记者”之称的周曙光以钱财名气为利益驱动的言论的发布,公民记者与传统记者追求公共利益的职业操守间的矛盾使有关公民记者新闻传播行为的专业性以及伦理规范成为众矢之的,中国现阶段是否真正存在公民记者成为学界和业界不同标准下讨论的重点之一。
(一)公民记者是与“职业记者”行为特征相似的非职业化传播者公民记者的出现始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兴的公共新闻,后称为公民新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者微博的现状及特点研究
提要:微博的产生与快速发展使微博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重要的网络传播媒介,对网络舆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由于记者的特殊身份,使得记者微博成为了微博平台上一个对网络舆论有着较普通微博更大影响力的传播群体。
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对记者微博总体状况进行了概述,并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和受众三个方面总结出了记者微博的特点,并根据记者微博的不足对记者微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记者微博;意见领袖;媒体
微博自产生至今,凭借其开放性和草根性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了重要的新兴网络传播应用。
记者作为使用微博平台的一个特殊群体,相对于其他人有着系统的专业知识,进行过系统的新闻报道培训,并以传统媒体为支撑和背景。
记者微博兼具了微博的交互性和快捷性与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专业性的优势。
一方面,记者微博的传播者是具有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传统媒体记者,这就克服了一般微博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低的缺点,使记者较易成为舆论领袖;另一方面,微博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快捷性,也克服了传统媒体因版面不足、节目时长有限和把关时间成本等诸多因素带来的新闻迟发或不发的缺点,微博互动性强的优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其弥补了传统媒体因反馈渠道和沟通渠道不畅通而缺乏及时互动的不足。
一、记者微博概况及特点
由于目前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众多,而新浪微博作为国内最早提供微博服务的门户网站,其微博平台无论从发展历史、用户数量、微博数量、用户种类、还是技术开发水平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且新浪微博的用户身份认证体系也方便研究中对于记者身份的认证,因此本文采取以新浪记者微博为例进行研究。
1.传播者角度
(1)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新闻报道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如何敏锐地从身边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什么是事件的关键等都是需要积累了丰富的采访经验后才能把握好。
同时记者的专业素质也使其在语言的表达上较少出现偏激、极端的言论,而多客观公正。
记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使他们面对事件更易产生质疑并努力探究事件的真相与细节,不会听信某些人的片面之词或仅凭捕捉拼凑而来的只言片语便轻易发布信息,传播流言。
(2)媒体资源和人际资源。
一方面,记者拥有强大的媒体资源做后盾,这个媒体资源既包括记者所在媒体所提供的资金设备等硬件资源,也包括记者所在的媒体内的同行朋友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共享、人际资源扩展等软件资源,这些都能够让记者在事件发生后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第一现场的准确消息。
另一方面,记者的职业身份也使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可以接触社会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群甚至渐渐成为朋友,这些人既包括社会弱势群体、普通百姓,也包括影视界、文
化界、商界等各界名人。
与这些人在微博平台上互相关注后便可以将这丰富的人际资源转化为微博平台上的舆论影响力。
(3)媒体符号。
记者所具有的媒体背景使记者成为了媒体的代言和符号,这便要求记者微博一定程度上需要担负起民众赋予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社会监督的功能。
因此,通过记者微博揭露社会问题、监督政府、关注弱势群体,从而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成为了记者微博的重要舆论功能。
2.传播内容角度
(1)普遍开通较早。
记者的职业要求记者要有快速准确获取新闻的能力和迅速传播信息的途径,微博,作为一个新的信息传播和共享的平台,无论从获取信息还是信息方面都为记者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加之媒体人本身对新媒体应用的接受能力较强,所以记者微博普遍开通较早。
(2)职业性、公益性与生活性并存。
记者微博的内容大致可按照内容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工作类,约占47.3%,其内容大多与记者的本职工作相关,多为新闻或评论类。
第二种为公益类,约占33.5%,其内容多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发来的求助或是记者自己所致力的公益项目做宣传,如微博打拐、免费午餐等。
第三类为生活类,约占19.2%,其内容多为记者生活中的一些趣闻轶事、生活感悟,生活琐事等。
这样的搭配不仅符合记者的职业身份,达到了传播信息,扩大自身及新闻事件的舆论影响力的效果,公益性提升了记者微博的在受众心中的形象,而生活性也使原本神秘而高高在上的记者在受众面前多了分熟悉和亲切感,让受众看到了新闻的更多面。
(3)信息呈现立体化。
由于微博内容字数的限制,导致微博平台上的信息有碎片化和片面性的特点,而记者微博多通过插入图片或视频链接的方式尽量将信息更立体地呈现,根据统计,约74.8%的记者微博都配有图片或视频链接。
这样不仅更易吸引受众眼球,同时也因其详细真实而增强了可信度。
(4)新闻性与评论性共存。
为了维护新闻的客观性,除评论外,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只允许客观陈述事实,不允许掺杂入个人的评论和感情倾向,但在微博这个属于记者个人的平台上则没有这些严格的限制,有些微博内容甚至单纯就是对一些事件或现象的评论与看法,而记者因其丰富的阅历、多样的社会体验和职业锻炼经常会质疑事件中被大众忽略的细节或提出更为独到深刻的见解,这些个人评论也往往更易引起吸引受众关注,在引导舆论导向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5)注重公益性与责任感。
记者微博多致力于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不公现象和社会问题,公益性微博约占记者微博总数的33.5%。
记者通过微博平台引起受众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为需要帮助的人脱离困境,解决社会问题。
(6)追求真相、理性与公正。
与一些靠发表过激言论、另类言论甚至无端
造谣而引起他人关注的微博不同,记者的职业道德要求记者需要对自己在微博中敲入的每一个文字负责,不仅要符合事实真相,同时也要在事实的基础上避免过于情绪化,保持理性与公正,对于网络上出现的谣言以及过激言论在发现后也会加以引导。
3.受众角度
记者微博的受众大致分为以下几类群体:
(1)媒体同行。
一方面由于工作性质相同,更易产生共鸣和理解,且微博中最初相互关注的人基本都是自己的亲朋好友;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关注媒体同行的微博而更方便的获取新闻线索,寻求新的报道角度,学习交流报道经验和方法,同时群体效应能够增强记者微博的可信度和影响力。
(2)弱势群体。
记者微博的公益性、开放性和舆论影响力使缺乏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希望通过在记者微博中提供新闻线索或直接反应社会问题或发出求助来引起媒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从而帮助自身摆脱困境,解决问题,这使得记者微博的关注者中存在着不少弱势群体。
(3)草根意见领袖。
微博平台上的草根意见领袖多富有正义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多关注社会进程和社会问题,同情并关心弱势群体,希望通过记者微博及时获得关于社会变革或热点事件或弱势群体的最新消息,同时拥有较高媒介素养的他们不满足于被动接受传统媒体所提供给自己的信息,而是希望自己主动的获取多方面的信息,然后自己独立对事件作出判断、发表言论。
二、记者微博的问题及建议
虽然记者微博整体上发展顺利,对网络舆论有着较大的积极引导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独立性有待加强。
很多记者微博中所展示的内容与自己所在的传统媒体中的节目或是报道有很大部分的重叠,缺乏了属于记者微博的独家性和吸引力,过于依赖传统媒体,缺少自己对社会热点和身边新闻事件的独立关注,更像是传统媒体的附属品或宣传平台,欠缺独立性。
(2)互动性有待增强。
记者微博在微博发布后缺乏与受众的进一步互动,对于评论的回复较少,也缺乏对评论用户和内容的进一步引导,未能充分利用微博平台互动性强的特点来扩大记者微博的网络舆论影响力。
(3)责任感有待提升。
一方面有些记者不注重自身的舆论影响力,将没有确认的信息随意在微博上发布,影响受众判断。
另一方面有些记者对自己的微博欠缺足够的关注和经营,使其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舆论引导功能。
为了促进记者微博的进一步发展,帮助其扩大自身的网络舆论影响力,现根据记者微博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增强责任感,努力经营微博,确认每条微博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理性发表意见,有意辟谣,净化网络舆论环境。
(2)缩小关注范围,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权威领域。
记者应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工作特点在微博中缩小关注范围,逐渐形成自己的权威领域,使受众在想要获取这一领域的相关消息时习惯性的选择关注和相信该记者微博的消息,从而扩大记者微博的网络舆论影响力。
(3)注重互动性。
对于弱势群体发向自己的求助,记者应该尽量给予关心和帮助;对于受众对自己所发布的消息的怀疑或困惑,记者也应进行及时的解答和说明;若评论中出现偏激或是不正确的言论,也应及时加以引导。
同时,也应善于同微博平台中的其他意见领袖进行互动,意见领袖的关注和转发对于扩大微博的网络舆论影响力会起到很大作用。
(4)增强独立性和新闻性。
记者微博应更加独立于传统媒体,作为把关人完成自己的议程设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某些有意被掩盖的新闻事实或社会问题,敢于去探究并将之公之于众,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舆论热点。
(5)内容表达方面,应标题醒目,图文并茂、完整表达、文字简洁。
用好标题引起受众的注意,学会配图,尽量实现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的立体传播。
表达方面,除非是发表意见观点,一般事实性报道微博,须包括五个W并做到主题突出,同时要在140字内全面系统呈现事实,也必须做到用最为凝练的文字陈述。
参考文献:
[1]李婷婷.记者微博如何引导舆论——对记者微博传播的六点思考[J].新闻与写作.2011.(6):91-94.
[2]杨仪纬.记者博客兴起的传播学意义及问题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8.6: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