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项复习(九)—课外文言文-2020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习题
期末专项复习(九)—课外文言文-2020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习
期末专项复习(九)——课外文言文(一)洗心亭记刘禹锡天下闻寺数十辈,而吉祥尤彰彰①。
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
始予以不到为恨,今方弭②所恨而充所望焉。
既周览赞叹,于竹石间最奇处得新亭。
彤焉如巧人画鳌背上物,即之四顾,远迩细大,杂然陈乎前,引人目去,求瞬不得。
征其经始,曰僧义然。
啸侣为工,即山求材。
槃③高孕虚,万景坌④来。
词人处之,思出常格;禅子处之,遇境而寂;忧人处之,百虑冰息。
鸟思猿情,绕梁历榱⑤。
月来松闲,雕缕轩墀⑥。
石列笋虡⑦,藤蟠蛟螭。
修竹万竿,夏含凉飔。
斯亭之实录云尔。
然上人⑧举如意挹我曰:“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远夫!”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
长庆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刘某记。
(选自《刘禹锡集》)【注释】①吉祥尤彰彰:吉祥寺尤为著名。
②弭:消除。
③槃(pán):回旋,弯曲。
④坌(bèn):并,一起。
⑤榱(cuī):椽子。
⑥墀(chí):台阶。
⑦虡(jù):柱子。
⑧然上人:指义然。
上人,对僧的尊称。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项是()A.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B.修.竹万竿选贤与能,讲信修.睦C.既志.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D.故.名洗心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
3.是“月来松闲”中“闲”字的繁体篆书,“月色入户”是为。
请赏析“月来松闲”中“闲”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同学认为,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语,本文中又有“忧人处之,百虑冰息”之句,此亭可叫“息心亭”。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9《桃花源记》课时练习试题(含答案)
9.《桃花源记》课时练年级:八年级册次:下册单元:第三单元一、语基达标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俨.然(yǎn)阡.陌(xiān)豁.然开朗(huó)B.垂髫.(tiáo)平旷.(kuàng)怡.然自乐(yí)C.邑.人(yì)遂.迷(suí)便要.还家(yāo)D.郡.下(jùn)问津.(jīng)诣.太守(yì)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C.不足为外人道也D.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C.不足.为外人道也足:值得D.处处志.之志:标记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入则无法家拂士。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D.问所从来,具答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然①屋舍俨然.②然.而不胜者B. 绝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C. 为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 遂①遂.与外人间隔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6.下列句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处处志之B. 渔人甚异之C.林尽水源D.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二、语用能力提升7.下面两个画线的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你按照要求进行修改。
我爱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当读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句子的时候,①我仿佛觉得周围的空气里充满弥漫着桃花的芬芳,耳畔似乎萦绕着老人孩子的欢声笑语,②我心中产生了到“桃花源”一游。
(1)第①句话应该如何修改?答:(2)第②句话成分残缺,请将修改后的正确句子写在下面。
答:8.根据理解填空⑴《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
B.作者描写桃花源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淳朴、热情。
C.“不足为外人道”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心理。
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
2.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不能用“都”解释的是()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问所从来,具答之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忽逢/桃花林D.后遂无问/津者4.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A.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
修改: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
B.11月10日,“奋斗者”号到达万米深度,证明我们有能力挑战深渊,中国具备对全球最深的海洋科考和探索的能力。
修改:将“科考”和“探索”互换位置。
C.连花清瘟胶囊的主要成分是由连翘、金银花、板蓝根组成的,因此毒副作用比许多西药制剂小。
修改:删去“由”和“组成的”。
D.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修改:将“每一位”删去。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你在昨天的饭里放什么了?”小茹皱眉问道,“我从昨天到现在肚子一直不舒服。
”B.客人来访时小娟正在打扫房子,客人说:“家母有你这么一个懂事的女儿,真是好福气。
”C.小华在作文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他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这是我应得的。
”D.小琴对妈妈说:“这是我做的饭菜,您尝尝。
”妈妈笑道:“能尝到你做的饭菜,真棒!”二、句子默写6.(1)文中突出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表明渔人“欲穷其林”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表明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综合性学习7.所谓“国学”,简而言之,就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
八年级下册语文专项复习(九) 课外文言文阅读
(五)南康直节堂记 苏辙
南康太守①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 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 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 居,杉之阴,府吏之所蹲伏②,而簿书之所填委③,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 而以“直节”命焉。
MING XIAO KE TANG
虽然,谢众好而昵焉,此如辞狎友②而就严师也,好之伪者也。毕众好而从焉, 如宾客散而故人尚存也,好之独者也。昔曾晳(xī)③嗜羊枣,非不嗜脍炙④也,然 谓之嗜脍炙,曾晳所不受也。何也?从人所同也。余之他好从同,而好书从独,则 以所好归书也固宜。
余幼爱书,得之苦无力。今老矣,以俸易书,凡清秘之本约十得六七。患得之, 又患失之。苟患失之,则以“所好”名轩也更宜。
MING XIAO KE TANG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请舍.其过 (2)法不可违. (3)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 (4)我安.能亏法
( 舍弃,引申为赦免 ) ( 违犯 ) ( 另外 ) ( 怎么 )
MING XIAO KE TANG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C )
MING XIAO KE TANG
建武四年,太尉陈显达督众军北围马圈③,景宗从之,以甲士二千设伏,破魏 援拓跋英四万人。及克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景宗退无怨言。魏主率众大 至,显达宵奔,景宗导入山道,故显达父子获全。
(选自《南史》) 【注释】 ①畋(tián)猎:打猎。②麞(zhāng):同“獐”。③马圈:古地名,今 河南省镇平县内。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畸.形(jī)差.使(chāi)炽.热(zhì)锐不可当.(dāng)B.匿.名(nì)踱.步(duó)不屑.(xiè)深恶.痛疾(wù)C.诘.责(jié)绯.红(fēi)锃.亮(zhèng)发人深省.(xǐng)D.泠.泠(lín)缥.碧(piáo)踌躇.(chóu)屏.息敛声(bǐng)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幅画原本已经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B.甘肃祁连山重大生态污染事件历历在目....,若还守不住这绿水青山,惩罚可从来不会缺席。
C.纪律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叹为观止....。
D.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中那种对群众疾苦目空一切....的现象基本消失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几年来,中小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已经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B.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眼花缭乱。
C.苏老师耐心地指出并纠正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感悟人生的真谛。
5、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似乎他们溅起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句中加点词语都是动词)B.挑拨离间、目眩神迷、有益无损、人情世故。
(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一样)C.“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致知。
”(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D.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9《桃花源记》课时练习试题(含答案)
9.《桃花源记》课时练年级:八年级册次:下册单元:第三单元一、语基达标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俨.然(yǎn)阡.陌(xiān)豁.然开朗(huó)B.垂髫.(tiáo)平旷.(kuàng)怡.然自乐(yí)C.邑.人(yì)遂.迷(suí)便要.还家(yāo)D.郡.下(jùn)问津.(jīng)诣.太守(yì)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C.不足为外人道也D.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C.不足.为外人道也足:值得D.处处志.之志:标记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入则无法家拂士。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D.问所从来,具答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然①屋舍俨然.②然.而不胜者B. 绝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C. 为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 遂①遂.与外人间隔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6.下列句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处处志之B. 渔人甚异之C.林尽水源D.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二、语用能力提升7.下面两个画线的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你按照要求进行修改。
我爱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当读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句子的时候,①我仿佛觉得周围的空气里充满弥漫着桃花的芬芳,耳畔似乎萦绕着老人孩子的欢声笑语,②我心中产生了到“桃花源”一游。
(1)第①句话应该如何修改?答:(2)第②句话成分残缺,请将修改后的正确句子写在下面。
答:8.根据理解填空⑴《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复习练习题及答案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专对比阅读项复习含答案(一)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卷石底以出()(2)潭中鱼可百许头()..(3)日光下澈()(4)以其境过清()..2.用当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好像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仿佛,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秋日夜游(节选)[清]沈复中秋日,余病初愈。
先令老仆约守者勿放闲人,于将晚时,偕芸①及余幼妹,一妪一婢扶焉,老仆前导,过石桥,进门折东,曲径而入。
叠石成山②,林木葱翠。
循级至亭心,周望极目可数里,炊烟四起,晚霞灿然。
携一毯设亭中,席地环坐,守着烹茶以进。
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被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
芸曰:“今日之游乐矣!若驾一叶扁舟,往来亭下,不更快哉!”忆及七月十五夜之惊③,相扶下亭而归。
吴俗④,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
沧浪亭幽雅清旷,反无一人至者。
【注释】①芸:此处指沈复的妻子。
①叠石成山:石头相叠而成为假山。
①七月十五夜之惊:沈复曾与妻子同游时听到不明之物堕水,两人也于此后大病一场,选文开头说的病愈便是此病。
①吴俗:指吴越一带的风俗。
1.有关文章描述中秋节夜游的经历,下列哪一项不符合文章内容()A.派老仆人守在沧浪亭,不让闲杂人等打扰B.游玩的有我和妻子、小妹、老仆、丫鬟等人C.拿毯子铺在亭中央,一群人围坐着喝茶D.我们驾着一叶扁舟在湖上飘荡,十分舒畅2.“爽然顿释”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下列选项中最不符合前后文逻辑的是()A.可能因身处水光月色之中,我心情舒畅B.可能陪伴妻子出来游玩,我感觉很满足C.可能因之前受到惊吓,至今仍感到害怕D.可能因风吹进袖底,内心因此清爽舒适3.《记承天寺夜游》和选文的作者在赏月时心境都发生了变化,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两文作者的心境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A.于将.晚时将.以下骑送迎(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B.周望.极目可数里潭西南而望.(柳宗元《小石潭记》)C.席地环.坐环.滁皆山也(欧阳修《醉翁亭记》)D.结队而.游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陶渊明《桃花源记》)[乙]郗公值永嘉①丧乱,在乡里,甚穷馁。
乡人以公名德,传②共饴③之。
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甥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
”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
后并得存,同过江。
郗公亡,翼为剡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
【注】①永嘉:晋怀帝年号。
②传:轮流。
③饴:同“饲”,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便要还家(2)郗公值永嘉丧乱2.加点词语解释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问所从来战则请从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乃记之而去C.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甥周翼二小儿往食及下船D.席苫于公灵床头行者休于树3.翻译下列句子。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
4.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文中“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表现了桃花源中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乡人“传共饴之”,是因为郗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课内(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课内(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一、阅读《桃花源记》【原文略】,做题。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
B.诣.太守诣:拜访。
C.寻向所志.志:做记号。
D.渔人甚异.之异:对……感到诧异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渔人甚异之.忘路之.远近B.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C.欲穷其.林余人各复延至其.家D.欣然.规往豁然.开朗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渔人因迷路误入桃花源,出来时在路上处处做了标记,但当他和太守一起再次寻访桃花源时,还是失败了。
B.桃源人避世而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淳朴热情,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却不希望生活被打扰。
C.刘子骥是南阳人,听说此事后,也计划前往探寻,但最终没有实现,这一段叙述使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
D.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美好理想,也表达了他追寻理想社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之情。
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从本文看,作者追求怎样的理想社会?答:6、请以“桃花源美,美在……”写几句赏析的话。
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你理解中的“桃花源”是怎样的呢?试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
(1)桃花源美,美在(2)我理想中的“桃花源”是:二、阅读《小石潭记》【原文略】,做题。
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水尤清冽.冽:凉。
B.往来翕忽..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C.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那样。
D.以其境过清.清:冷清。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心乐之.马之.千里者B.不可知其.源其.如土石何C.以.其境过清以.中有足乐者D.乃.记之而去乃.石性坚重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按游览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然后描写水、石、树、鱼等潭中景物,再写小潭源流及潭中氛围,最后记录同游者,构思巧妙,结构完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 《桃花源记》 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 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92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
作者,又名,字,世称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朝代)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是传世名篇。
二、文言实、虚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以注释为主)【一般词语】[缘][芳][落英][纷][异][穷] [复][仿佛][才][平旷][俨然][属][阡陌][悉、咸][黄发垂髫][怡然][乃][具][问讯][叹惋]【一词多义】[志] ①(寻向所志)②(处处志之)[为]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②((不足为外人道也)[寻] ①(寻向所志)②(寻病终)[闻]①(村中闻有此人)②(具言所闻)[舍]①(便舍船)②(屋舍俨然)[作] ①(其中往来种作)②(设酒杀鸡作食)【古今异义】[鲜美] 古:今:[交通] 古:今:[妻子] 古:今:[绝境] 古:今:[如此] 古:今:[不足] 古:今:[无论] 古:今:【通假字】通“ ”,意思。
三、翻译1 复前行,欲穷其林。
2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5 不足为外人道也。
6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四、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内容要点(一)文章层次结构内容归纳:文章线索: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第二部分(第2、3段): 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2段: 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描写了桃源的和。
第3段:写桃花源人邀请渔人做客及渔人辞去的过程。
所见:(环境良好)(生活安定)所闻:、(与世隔绝之久)所历:、(民风淳朴)第三部分(第4、5段): 写渔人,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的情形。
(为桃花源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含蓄地表明这个桃花源是虚构的)(二)内容要点归纳原文语句回答: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8.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有什么作用?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3. “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4. “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5. 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8.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9.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10. 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11.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那些内容?12.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一下这个“世外桃源”的美妙。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训练题--文言文阅读--带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训练题七课内(外)文言文阅读班级姓名一、阅读《桃花源记》【原文略】,做题。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
B.诣.太守诣:拜访。
C.寻向所志.志:做记号。
D.渔人甚异.之异:对……感到诧异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渔人甚异之.忘路之.远近B.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C.欲穷其.林余人各复延至其.家D.欣然.规往豁然.开朗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渔人因迷路误入桃花源,出来时在路上处处做了标记,但当他和太守一起再次寻访桃花源时,还是失败了。
B.桃源人避世而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淳朴热情,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却不希望生活被打扰。
C.刘子骥是南阳人,听说此事后,也计划前往探寻,但最终没有实现,这一段叙述使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
D.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美好理想,也表达了他追寻理想社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之情。
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从本文看,作者追求怎样的理想社会?答:6、请以“桃花源美,美在……”写几句赏析的话。
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你理解中的“桃花源”是怎样的呢?试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
(1)桃花源美,美在(2)我理想中的“桃花源”是:二、阅读《小石潭记》【原文略】,做题。
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水尤清冽.冽:凉。
B.往来翕忽..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C.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那样。
D.以其境过清.清:冷清。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心乐之.马之.千里者B.不可知其.源其.如土石何C.以.其境过清以.中有足乐者D.乃.记之而去乃.石性坚重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按游览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然后描写水、石、树、鱼等潭中景物,再写小潭源流及潭中氛围,最后记录同游者,构思巧妙,结构完整。
文言文专项练习题+++++++++++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钴铒潭记①柳宗元钴铒潭在西山②西。
其始盖冉水③自南奔流,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④势峻,荡击益暴,啮⑤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
流沫成轮⑥,然后徐行。
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余之亟⑦游也,一旦款⑧门来告日:“不胜官租私券⑨之委积,既芟⑩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⑪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
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涤然。
尤与中秋观月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⑫.孰使予尔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注释】①选自《柳河乐集》.钴铒,熨斗。
因潭形如熨斗,故名。
②西山:山名,在永洲城西五里。
③冉水:即冉溪,潇水的支流。
④颠委:头和尾,指水的上游和下游。
⑤啮:这里是侵蚀的意思。
⑥轮:喻水的漩涡。
⑦亟:屡次,时常。
⑧款:敲打。
⑨私券:私人的借据,指债务。
⑩芟:除草。
⑪贸财:换取钱财。
⑫迥:辽远。
(1)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2)钴锶潭之水与小石潭之水有何异同?(3)第二段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清白堂①记(节选)[宋]范仲淹一日,命役徒芟②而辟之,中获废井。
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
”乃扃③而澄之,三日而后汲。
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绠④不可竭。
当大暑时,饮之若饵⑤白雪,咀轻冰,凛如也。
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
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云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因署其堂,曰:“清白堂”。
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
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⑥其名哉!宝元二年记。
(有删改)【注】①清白堂:在绍兴府山上。
②芟(shān):除草。
③扃(jiōng):关闭。
④绠(gě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
⑤饵:吃。
⑥忝(tiǎn):玷污。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课外) 八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 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课外)八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课外)八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部编版文言文阅读: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手”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
②质:做人质。
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都城。
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都城。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距离B.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诽谤C.愿王察之:观察D.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结束2.翻译句子: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3.从庞葱与魏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庞葱有哪些思想顾虑4.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成语“三人成虎”。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什么文言文阅读。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
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
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
俄而起惊。
众人皆问之。
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
”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
②玄:深奥。
③政:只,仅仅。
(选自《太平广记》)5.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划线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⑴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A.刚才B.假如C.接近D.向着⑵日月广明之道()A.道路B.道理C.引导D.方法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博览群籍凡三往,乃见B.以《易》为宗虽不能察,必以情C.忽于眠中皆朝于齐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实是欲界之仙都7.8.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2020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D. 赵州桥建筑优美,历史悠久,在国内外早就闻名遐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今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B. 每一次大型活动结束,人走垃圾留,人们的环保意识有待落实。
C. 五·四青年节,环江高中高三年级以“与人生对话”为主题的十八岁成人礼仪式。
D.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明清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
B. 《左传》记载了公元前722年以后的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
C. 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言。
25.题一:
一个班级、一个小组、一个运动队,都是一个集体。在这个集体里,或一起学习,或一起活动,或一起生活,共享欢乐,分担忧愁。
请以“我的好集体”为题,写一篇写人叙事的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2)不得抄袭本试题卷中的阅读材料,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一)文言文阅读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1)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各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⑩莲出淤泥不染,鹰生断崖不伤。简单朴素的白杨树,虽植根荒漠的旷野,但依旧梦向蓝天,那片片生机勃发的翠绿树叶,个个都是心的形状,向着太阳的方向生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 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乙)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
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①分明。
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
此岩既高,加以江湍回,虽途迳信宿②,犹望见此物。
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注释)①成就:轮廓。
②信宿:两三日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B.不以疾.也疾:快C.迳.黄牛山迳:经过D.犹.望见此物犹:好像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绝.巘多生怪柏既人迹所绝.C.虽.乘奔御风虽.途迳信宿D.故.渔者歌曰三朝三暮,黄牛如故.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色如人负刀牵牛。
4.(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乙)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
这在写法上都属于__________描写。
5.(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阅读《三峡》《游大理日记》,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九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九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一)陈遗至孝。
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
后值②孙恩掠郡,郡守袁山松即日③出征。
时遗已聚敛④得数斗焦饭未及归家遂携而从军。
与孙恩战,败,军人溃散,遁入山泽,无以为粮,有饥馁⑤而死者。
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铛:锅。
②值:正好遇到,恰逢。
③即日:当天,当日。
④敛:积攒。
⑤馁:饥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陈遗至孝至:极,十分(2)遗作郡主簿作:做,担任(3)辄贮收焦饭辄:就(4)遁入山泽入:进入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两处)时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及归家/遂携而从军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
每次煮饭,就把锅底的焦饭(锅巴)储存起来,回到家里后就给母亲。
(2)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
唯独陈遗靠锅底的焦饭活了下来,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对最孝顺的人的报答。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做人要有孝心;要尊重老人的喜好;好人有好报。
附参考译文:陈遗十分孝顺。
他母亲喜欢吃锅底的焦饭(锅巴)。
陈遗担任主簿时,总是带一个口袋,每次煮饭,就把锅底的焦饭储存起来,回到家里后就给母亲。
后来遇上孙恩侵入吴郡,当天郡守袁山松就出兵征讨。
这时陈遗已经积攒到几斗锅底的焦饭,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
(袁山松)和孙恩开战,(被孙恩)打败了,军队溃散,逃入山林沼泽,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当粮食的,有的人因为饥饿而死了。
唯独陈遗靠锅底的焦饭活了下来,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对最孝顺的人的报答。
(二)金山寺(并序)梅尧臣昔尝闻谢紫微①言金山之胜,峰壑攒水上,秀拔殊众山,环以台殿,高下随势,向使善工摹画,不能尽其美。
初恨未游,赴官吴兴,船次瓜洲,值海汐冬落,孤港未通,独行江际,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
因借小舟以往,乃陟②回阁,上上方③,历绝顶以问山阿④,危亭曲轩,穷极山水之趣。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之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之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之文言文专项训练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王敬臣,长洲人。
十九为诸生,受业与校。
性至孝,父疽发背,亲自吮舐。
老得瞀眩疾,则卧于榻下,夜不解衣,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孙抑,世居晋宁洪洞县。
关保之变,挈父母妻子避兵平阳之柏村。
有乱兵至村剽掠,拔白刃吓抑母,求财不得,举刃欲斫之。
抑亟以身蔽母,请代受斫,母乃得释。
而抑父被虏去,不知所之。
或语之曰:“汝父被驱而东矣,然东军得所掠民皆杀之,汝慎无往就死也。
”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遂往,出入死地,屡濒危殆,卒得父以归。
(原文有删改)【注释】①校:魏校,学者,王敬臣的老师。
②疽jū:毒疮。
③瞀mào眩:眼花头晕,迷糊。
④挈:带领。
⑤斫zhuó:砍。
⑥亟j í:急忙。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抑亟以身蔽母蔽:遮蔽,遮挡B.不知所之之:去、往C.或语之曰或:有人D.汝慎无往就死也就:完成(2)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而其父被掳去A.其马将胡骏马而归___(《塞翁失马》)B.其如土石何_________(《愚公移山》)C.其一犬坐于前___(《狼》)D.其真不知马也___(《马说》)(3)下列句子,与“夫孝,德之本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必以分人___(《曹刿论战》)B.环滁皆山也___ (《醉翁亭记》)C.贤能为之用___ (《隆中对》)D.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4)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敬臣的父亲背部长疮,他亲自为父亲吸舔脓疮;为了照顾年老生病的父亲,他整夜不脱衣服在父亲床边服侍。
B.乱兵劫持了孙抑的母亲,求财不得就要用刀砍人,孙抑急忙挺身而出保护母亲,使母亲免受伤害。
C.孙抑的父亲被乱兵劫走,孙抑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父亲,最终没有成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9 桃花源记
9__桃花源记__[见学生用书P18]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俨然(yǎn)垂髫(tiáo)..间隔(jiàn)语云(yù)..诣(yì)津(jīn)..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缘溪行__沿着,顺着__.(2)落英缤纷__繁多的样子__..(3)仿佛若有光__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__..(4)具答之__详细__.3.下列语句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D)A.武陵人/捕鱼为业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问/今是何世D.后遂无问/津者【解析】D项,“问津者”是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语言单位,中间不能停顿。
4.文学常识积累。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陶渊明__,世称__靖节先生__,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__五柳先生__。
本文原是他的《__桃花源诗__》前的序文。
5.以下三个特指的称呼,按照年龄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是(C)A.垂髫——花甲——及笄B.及笄——花甲——垂髫C.垂髫——及笄——花甲D.及笄——垂髫——花甲【解析】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及笄,女子十五岁。
花甲,指六十岁。
因此,按照年龄从小到大正确的排列应为:垂髫——及笄——花甲。
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专项复习(九)——课外文言文(一)洗心亭记刘禹锡天下闻寺数十辈,而吉祥尤彰彰①。
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
始予以不到为恨,今方弭②所恨而充所望焉。
既周览赞叹,于竹石间最奇处得新亭。
彤焉如巧人画鳌背上物,即之四顾,远迩细大,杂然陈乎前,引人目去,求瞬不得。
征其经始,曰僧义然。
啸侣为工,即山求材。
槃③高孕虚,万景坌④来。
词人处之,思出常格;禅子处之,遇境而寂;忧人处之,百虑冰息。
鸟思猿情,绕梁历榱⑤。
月来松闲,雕缕轩墀⑥。
石列笋虡⑦,藤蟠蛟螭。
修竹万竿,夏含凉飔。
斯亭之实录云尔。
然上人⑧举如意挹我曰:“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远夫!”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
长庆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刘某记。
(选自《刘禹锡集》)【注释】①吉祥尤彰彰:吉祥寺尤为著名。
②弭:消除。
③槃(pán):回旋,弯曲。
④坌(bèn):并,一起。
⑤榱(cuī):椽子。
⑥墀(chí):台阶。
⑦虡(jù):柱子。
⑧然上人:指义然。
上人,对僧的尊称。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项是()A.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B.修.竹万竿选贤与能,讲信修.睦C.既志.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D.故.名洗心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
3.是“月来松闲”中“闲”字的繁体篆书,“月色入户”是为。
请赏析“月来松闲”中“闲”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同学认为,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语,本文中又有“忧人处之,百虑冰息”之句,此亭可叫“息心亭”。
请你比较“息心”“洗心”的内涵,说说刘禹锡为何将此亭命名为“洗心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甲】少述足下:某①到京师已数月,求一官以出。
既未得所欲,而一舟为火所燔②,为生之具略尽,所不燔者人而已。
人之多不适意,岂独我乎?然足下之亲爱我良厚,其亦欲知我所以处此之安否也,故及此耳。
何时当邂逅,以少释愁苦之心乎?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诸不一一,千万自爱!(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有删改)【乙】孙少述,一字正之,与王荆公交最厚,故荆公《别少述》诗云:“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有几人?”其相与如此。
及荆公当国,数年不复相闻,人谓二公之交遂睽③。
然少述初不以为意也。
及荆公再罢相归,过高沙,少述适在焉。
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④,两公皆自忘其穷达⑤。
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⑥谈经学,抵暮乃散。
荆公曰:“退即解舟⑦,无由再见。
”少述曰:“如此,更不去奉谢⑧矣。
”然惘惘各有惜别之色。
人然后知两公之未易测也。
(选自《老学庵笔记》,有删改)【注释】①某:我,谦称。
这里是王安石自称。
【乙】文“王荆公”即王安石。
②燔:焚烧。
③睽:背离,不合。
④惟相劳苦:只是相互安慰。
⑤穷达:政治上的失意与显达。
⑥剧:流畅,痛快。
⑦解舟:退居江湖。
⑧奉谢:表示谢意。
奉,敬辞。
5.下列对【甲】文中王安石处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远离家乡B.谋官不顺C.财物受损D.身体不适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7.参考词典解释,谈谈“亟”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两公皆自忘其穷达。
《古代汉语词典》“亟”的义项:①急速,赶快。
②危急。
③同“极”,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谈经学,抵暮乃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王安石和孙少述的故事,在交友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甲】楚王绝缨①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
乃有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
趣②火来上,视绝缨者。
”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欢。
”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欢而罢。
(选自《说苑·复恩》)【乙】醉吐相茵③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
为人深厚,不伐善。
地节三年,立皇太子,吉为太子太傅,数月,迁御史大夫。
后五岁,代魏相为丞相。
吉驭吏嗜酒,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
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但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
”遂不去也。
(选自《汉书·丙吉传》)【注释】①缨:系在领下的帽带。
②趣(cù):同“促”。
③茵:垫子。
1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乃有引.美人之衣者属引.凄异B.不绝.冠缨者不欢往来不绝.C.不伐善.陈康肃公善.射D.西曹主吏白.欲斥之上下一白.1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吉驭吏嗜酒,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阅读【甲】【乙】两段文字,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分析楚庄王和丙吉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
(1)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2)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季布司马迁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①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
于今创痍未瘳②,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③。
至,留邸一月,见罢④。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⑤郡,故特召君耳。
”(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注释】①嫚:侮辱。
②瘳(chōu):(伤、病)痊愈。
③使酒难近:意思是,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
④见罢:意思是,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
⑤股肱: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1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单于/尝为书嫚吕后B.欲/以为御史大夫C.上默/然惭D.故/特召君耳1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是()(2)贤()(3)恐()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并说说季布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期末专项复习(九)——课外文言文1.A 2.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
3.示例:“月来松闲”令人联想到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古诗文中的“明月”“山松”常常营造出清朗的意境。
作者用拟人手法,以松之“闲”表现景之清幽与人之清闲,“松闲”实则作者自己内心的观照。
4.示例:“忧人”“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指耽于尘世俗务、患得患失之人,或极力追求名利、处心积虑之人,“息心”指平息他们的世俗名利之心;“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四周之最令人心思变得恬淡、纯净,“洗心”指人们都可以在此洗去心灵上的尘埃,重获心灵的自由和活力。
相比较而言,“洗心”更契合刘禹锡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气质。
【参考译文】天下著名的寺庙有数十等,而吉祥寺尤为著名。
(吉祥寺)傲立名山,俯瞰长江,荆州和吴地风光,山水交织,灿烂如锦绣。
起初我以没到过(这里)为遗憾,今天来了才弥补了遗憾,满足了愿望。
既而(在山上)四处游览观光,赞不绝口,在竹石之间最佳处寻到新亭,红彤彤的仿佛能工巧匠所画的鳌背上的神物。
登亭四望,远近大小景物纷纷呈现在眼前,吸引人的目光,目不暇接。
询问修建此亭的经过和始末,(有的人)说是僧人义然(修建的)。
(他)发动僧侣做工,就地取材。
(该亭)盘曲高耸,气象万千,山中景象,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