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春天》阅读练习
丰子恺阅读理解及答案
![丰子恺阅读理解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8a218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1.png)
丰子恺阅读理解及答案丰子恺阅读理解及答案我的年岁自从冠用了“三十”二字,至今已两年了。
不解达观的我,从这两个字上受到了不少的暗示与影响。
虽然明明觉得自己的体格与精力比二十九岁时全然没有什么差异,但“三十”这一个观念笼在头上,犹之张了一顶阳伞,使我的全身蒙了一个暗淡色的阴影,又仿佛在日历上撕过了立秋的一页以后,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然而大地的节候已从今移交于秋了。
在往年,我只慕春天。
我最欢喜杨柳,尤其欢喜初染鹅黄的嫩柳。
每逢早春时节,看见苏醒了的杨柳枝上挂了细珠,带了隐隐的青色而“遥看近却无”的时候,我心中便充满了一种狂喜。
我心中似乎只知道春,常常在说:“春来了!不要放过!赶快设法招待它,享乐它,永远留住它。
”别的三季在我都当作春的预备,或待春的休息时间,全然不曾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与意义。
两年来,我的心境已经完全转了一个方向,也变成秋天了。
自己的心境便和秋十分调和,常常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
我现在对于春非常厌恶,每当万象回春的时候,看到群花的.斗艳,蜂蝶的扰攘,以及草木昆虫等到处争先恐后地滋生繁殖的状态,我觉得天地间的凡庸、贪婪与愚痴,无过于此了!尤其是在青春的时候,看到柳条上挂了隐隐的绿珠,桃枝上着了点点的红斑,最使我觉得可笑又可怜。
我想唤醒一个花蕊来对它说:“啊!你也来反复这老调了!我眼看见你的无数祖先,个个同你一样地出世,个个努力开展,争荣竞秀;不久没有一个不憔悴而化泥尘。
你何苦也来反复这老调呢?如今你已长了这孽根,将来看你弄娇弄艳,装笑装颦,招致了蹂躏、摧残、攀折之苦,而步你祖先们的后尘!”实际,迎送了三十几次的春来春去的人,对于花事早已看得厌倦,感觉已经麻木,热情已经冷却,决不会再象初见世面的青年少女似地为花的幻姿所诱惑而赞之、叹之、怜之、惜之了。
假设要我对于世间的生荣死灭费一点词,我觉得生荣缺乏道,而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
对于前者的贪婪、愚昧与怯弱,后者的态度何等谦逊、悟达而伟大!夏目漱石三十岁的时候,曾经这样说:“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至于三十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暗也多,欢浓之时愁也重。
《春天》阅读题答案
![《春天》阅读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fe3d4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b.png)
《春天》阅读题答案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春天》阅读题答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著。
一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都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潮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漪。
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地刻不在散发着股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
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
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浩淼九天。
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春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树木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的希望、梦幻和理想。
《春天》练习题与《春天》阅读答案:16。
第2段文字中作者描绘了哪几幅春光图?(1)(田畴)春光图(2)(河畔)春光图(3)(天空)春光图(4)(果园)春光图17。
从内容上看,第2段与第一段中用那句话相照应?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地刻不在散发着股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18。
根据文中第3段文字的意见想想看,春天还是什么?发挥你的想象里,用自己的话写一例。
春天是一只铃铛,唤醒了在沉睡的动物。
19。
本文在描绘春天是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试写出一种。
2019年《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阅读附答案-word范文模板 (3页)
![2019年《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阅读附答案-word范文模板 (3页)](https://img.taocdn.com/s3/m/f0e6453f14791711cd79171b.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阅读附答案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迟子建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立春的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
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
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
而我这里,北纬五十摄氏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
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和冷月,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
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
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
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
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
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撒向这里了。
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
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阳光温暖的触角了。
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
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
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
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
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
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
丰子恺《秋》阅读理解
![丰子恺《秋》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639fc42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c.png)
丰子恺《秋》阅读理解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秋丰子恺①我的年岁自从冠用了“三十”二字,至今已两年了。
不解达观的我,从这两个字上受到了不少的暗示与影响。
虽然明明觉得自己的体格与精力比二十九岁时全然没有什么差异,但“三十”这一个观念笼在头上,犹之张了一顶阳伞,使我的全身蒙了一个暗淡色的阴影,又仿佛在日历上撕过了立秋的一页以后,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然而大地的节候已从今移交于秋了。
②在往年,我只慕春天。
我最欢喜杨柳,尤其欢喜初染鹅黄的嫩柳。
每逢早春时节,看见苏醒了的杨柳枝上挂了细珠,带了隐隐的青色而“遥看近却无”的时候,我心中便充满了一种狂喜。
我心中似乎只知道春,常常在说:“来了!不要放过!赶快设法招待它,享乐它,永远留住它。
”别的三季在我都当作春的预备,或待春的休息时间,全然不曾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与意义。
③两年来,我的心境已经完全转了一个方向,也变成秋天了。
自己的心境便和秋十分调和,常常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
我现在对于春非常厌恶,每当万象回春的时候,看到群花的斗艳,蜂蝶的扰攘,以及草木昆虫等到处争先恐后地滋生繁殖的状态,我觉得天地间的凡庸、贪婪与愚痴,无过于此了!尤其是在春天的时候,看到柳条上挂了隐隐的绿珠,桃枝上着了点点的红斑,最使我觉得可笑又可怜。
我想唤醒一个花蕊来对它说:“啊!你也来反复这老调了!我眼看见你的无数祖先,个个同你一样地出世,个个努力发展,争荣竞秀;不久没有一个不憔悴而化泥尘。
你何苦也来反复这老调呢?如今你已长了这孽根,将来看你弄娇弄艳,装笑装颦,招致了蹂躏、摧残、攀折之苦,而步你祖先们的后尘!”④实际,迎送了三十几次的春来春去的人,对于花事早已看得厌倦,感觉已经麻木,热情已经冷却,决不会再象初见世面的青年少女似的为花的幻姿所诱惑而赞之、叹之、怜之、惜之了。
假如要我对于世间的生荣死灭费一点词,我觉得生荣不足道,而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
对于前者的贪婪、愚昧与怯弱,后者的态度何等谦逊、悟达而伟大!⑤夏目漱石三十岁的时候,曾经这样说:“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至于三十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暗也多,欢浓之时愁也重。
《春天》阅读答案
![《春天》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20ae4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1b.png)
《春天》阅读答案《春天》阅读答案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走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
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
学生在写作业,我在静悄悄地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个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地扎着。
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
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
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的第一抹春色。
在春寒料峭的二月里,在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也许只有灵秀的孩子们才能感觉得到。
当孩子们采到它时,一定十分快活,乃至大声地欢呼过。
我捏起那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插进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子,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这以后,稍一留心,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萌动和蔓延了。
桌缝里,有一二截刚刚泛青或萌出芽苞的小树枝,三五朵小野花mdash;mdash;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上削下的碎屑。
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彩尘,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便用小手指将它们拈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
终于有一天,我看见学生的课桌上,插了一枝迎春,枝条上繁密的金色小花,如一串耀目的阳光。
教室里,被映上了一层淡淡的暖意。
有一天,我迎着学生的歌声走进教室,看见我放着教科书的课桌上,也插上几朵野花。
我的课桌最破,桌面上满是裂缝,循着纵横的缝隙,长满了青草、绿叶、小花。
那课桌,仿佛是从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块芳草地。
我打开教科书,书里也夹了几朵指甲大小的紫色小花。
我笑了,学生们也喜形于色。
我没有说什么,便开始讲课。
其实不必说什么,那一笑,已使师生的心沟通了,大家共守默契。
这一节课,上得格外好,学生始终情绪高昂。
下课后,我拿起一枝开着淡紫色花朵的葛条,嗅了嗅,对学生说:真是春天了,连咱们的课桌也都开花了!学生大笑,欢呼起来。
春 阅读答案
![春 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a34c2d4b35eefdc8d3337e.png)
春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
诗人,特别是词客,对春爱慕尤深。
试翻词选,差不多每一页上都可以找到一个春字。
后人听惯了这种话,自然地随喜附和,即使实际上没有理解春的可爱的人,一说起春也会觉得欢喜。
这一半是春这个字的音容所暗示的。
“春!”你听,这个音读起来何等铿锵而惺忪可爱!这个字的形状何等齐整妥帖而具足对称的美!这么美的名字所隶属的时节,想起来一定很可爱。
好比听见名叫“丽华”的女子,想来一定是个美人。
然而实际上春不是那么可喜的一个时节。
我积三十六年之经验,深知暮春以前的春天,生活上是很不愉快的。
梅花带雪开了,说道是漏泄春的消息。
但这完全是精神上的春,实际上雨雪霏霏,北风烈烈,与严冬何异?所谓迎春的人,也只是瑟缩地躲在房栊内,战栗地站在屋檐下.望望枯枝一般的梅花罢了!再迟个把月罢,就像现在:惊蛰已过,所谓春将半了。
住在都会里的朋友想象此刻的乡村,足有画图一般美丽.连忙写信来催我写春的随笔。
好像因为我偎傍着春.惹他们妒忌似的。
其实我们住在乡村间的人,并没有感到快乐,却生受了种种的不舒服:寒暑表激烈地升降于三十六度至六十二度之间。
一日之内,乍暖乍寒。
暖起来可以想起都会里的冰淇淋,寒起来几乎可见天然冰.饱尝了所谓“料峭”的滋味。
天气又忽睛忽雨,偶一出门.干燥的鞋子往往拖泥带水归来。
“一春能有几番睛”是真的;“小楼一夜听春雨”其实没有什么好听,单调得很,远不及你们都会里的无线电的花样繁多呢。
春将半了,但它并没有给我们一点舒服,只教我们天天愁寒,愁暖,愁风,愁雨。
正是“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春的景象,只有乍寒、乍暖、忽晴、忽雨是实际而明确的。
此外虽有春的美景,但都隐约模糊,要仔细探寻,才可依稀仿佛地见到,这就是所谓“寻春”罢?有的说“春在卖花声里”,有的说“春在梨花”,又有的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但这种景象在我们这枯寂的乡村里都不易见到。
即使见到了,肉眼也不易认识。
总之,春所带来的美,少二隐;春所带来的不快,多而确。
丰子恺《生机》阅读理解
![丰子恺《生机》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57538a0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1c.png)
丰子恺《生机》阅读理解阅读丰子恺的《生机》,完成下面小题①去年除夕夜买的一球水仙花,养了两个多月,直到今天方才开花。
②今春天气酷寒,别的花木萌芽都迟,我的水仙尤迟,因为它到我家来,遭了好几次灾难,生机就阻抑了。
③第一次遭的是旱灾,其情形是这样的,它于去年除夕到我家,当时因为我的公寓里没有水仙花盆,我特为此跑到磁器店去买一只纯白的瓷盘来供养它,我觉得普通的所谓水仙花盒,长方的,扇形的,在过去的中国画里都已看厌了,而且形式都不及这家伙好看,就假定这家伙是为我特制的,买了它来,给我的水仙花配合,形状,色彩都很调和,可是它们结合不到一个月,就要别离。
为的是我要到石门湾去过阴历年,预期在缘缘堂住一个多月,希望把这水仙花带回去,看它开花才好。
如何带法?颇费踌躇:叫工人阿毛拿了这盆水仙花乘火车,恐怕有人说阿毛提倡风雅;把他装进皮箱里,又不可能。
于是阿毛提议:“盘儿不要它,水仙花拔起来装在饼干箱里,携了上车,到家不过三四个钟头,不会旱杀的。
”我通过了,回到家里,大家纷忙得很,我也忘记了水仙花,三天之后,阿毛突然说起,我猛然觉悟,我寻它的下落,原被人当作饼干,搁在石灰甏上,我连忙取出一看,绿叶憔悴,根须焦黄。
阿毛说:“勿碍。
”立刻把它供养在家里旧有的水仙花盆中,又放些白糖在水里,幸而果然勿碍,过了几天它又欣欣向荣了。
是为第一次遭的旱灾。
④第二次遭的是水灾,其情形是这样的。
家里的水仙花盆中,原有许多色泽很美丽的雨花台石子。
有一天早晨,被孩子们发现了,水仙花就遭殃了,她们说石子里统是灰尘,埋怨阿毛不先将石子洗净,就代替他做这番工作,她们把水仙花拔起,暂时养在脸盆里,把石子倒在另一盆里,提到墙角的太阳光中,给它们一一洗刷。
最后又利用其形色,用许多石子拼起图案来。
图案拼好,她们自去吃年糕了!年糕吃好,她们又去踢毽子了;毽子踢好,她们又去散步了。
直到晚上,阿毛在墙角发现了石子的图案,叫道:“咦,水仙花哪里去了?”东寻西找,发现它横卧在花台边上的脸盆中,浑身浸在水里。
《春天》阅读试题及答案
![《春天》阅读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c4de6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a.png)
《春天》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一项不是春天的特点?
A. 万物复苏
B. 落叶纷飞
C. 百花齐放
D. 鸟语花香
答案:B
2. “春天”一词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A. 5次
B. 6次
C. 7次
D. 8次
答案:C
二、填空题
3. 春天是________的季节,人们常在这个季节里________。
答案:万物复苏,踏青
4. 在春天,________和________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答案:春雨,春风
三、简答题
5. 描述春天的景象,并说明为什么春天是人们喜爱的季节。
答案: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地回春,百花齐放,鸟语花香。
人们喜爱春天,因为它象征着新生和希望,也因为春天的气候宜人,适合户外活动。
四、阅读理解题
6. 阅读以下段落,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枝条,随风轻摇。
花儿们也不甘示弱,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缤纷。
孩子们在公园里放风筝,笑声和风筝一起飞上了蓝天。
(1)春天有哪些植物开始生长?
答案:小草、柳树、花儿。
(2)孩子们在春天喜欢做什么活动?
答案:放风筝。
五、写作题
7. 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答案:(略)。
丰子恺的春第六自然段对-的赏析
![丰子恺的春第六自然段对-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1ad9f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6.png)
丰子恺是一位被称为“百花齐放”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涵盖了诗歌、书法、绘画等多个领域。
而他的《春》一文,被誉为“我国散文之父”的经典之作,其中的第六自然段更是被誉为经典中的经典。
让我们来看看丰子恺的《春》这篇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主题。
文章以描写春天的景色和气息为主,并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在文章的第六自然段中,丰子恺写道:“春天,是一种充满希望和勃发活力的季节。
春天,是大地苏醒,一切复苏之时。
”这段文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给人以美好的联想。
在第六自然段中,丰子恺运用了大量的形象化语言,通过对春天的景象描写,唤起了读者对春天的美好向往。
他用“苏醒”、“复苏”等词语,将春天赋予了生机勃勃的属性,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作者还通过对春天的简单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种态度让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也会对自然产生一种心灵上的共鸣。
从个人角度来看,我认为丰子恺的《春》一文中的第六自然段将春天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清新的感受。
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作者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天世界。
这也启发了我对待自然的态度,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一草一木,体会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丰子恺的《春》一文中的第六自然段,以对春天的赏析和理解,让人感受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美好之中,体验着春天的气息。
这段文字的美妙之处,更是让人无法忘怀。
丰子恺的《春》一文,无疑是我国散文的经典之作。
整篇文章以春天为主题,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而其中的第六自然段,更是被誉为经典中的经典,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给人以美好的联想。
在这一段文字中,丰子恺运用了大量的形象化语言,通过对春天的景象描写,唤起了读者对春天的美好向往。
他用“苏醒”、“复苏”等词语,将春天赋予了生机勃勃的属性,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丰子恺的作品]《春丰子恺》阅读答案-V1
![[丰子恺的作品]《春丰子恺》阅读答案-V1](https://img.taocdn.com/s3/m/0c198a0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b.png)
[丰子恺的作品]《春丰子恺》阅读答案-V1丰子恺是中国现代艺术和文学的一位重要人物,其作品《春丰子恺》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和思想的杰作。
本文将对该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给出读者们的阅读答案。
一、作品的主旨思想《春丰子恺》的主题思想是对生命以及人类命运的一种哲学思考。
作品深刻地探究了生命的价值以及人类的命运,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感恩生命,并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作品中的艺术表现1.视觉表现:丰子恺的画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令人惊叹,它们常常以寓言故事、动物和自然景物为主题,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
2.语言表现:《春丰子恺》中富有诗意的语言被用来刻画人物、情感和场景,使整个作品充满着美感和艺术性。
3.思想表现:作品中的深刻思想贯穿始终,充分展现丰子恺对生命和命运的看法,同时也对当代社会提出了不少启示。
三、作品的文化价值丰子恺的创作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更是对当代艺术和文化的注入和推动。
作为一位绘画大师和一位文学作家,丰子恺用其独特的文化视角和艺术语言为中国现代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读后感受丰子恺的《春丰子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生命中,我们经历着增长、成熟和衰老,但我们不该忘记要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主动性和自我掌控能力,把握自己的命运。
这正是丰子恺想要告诉我们的。
总之,《春丰子恺》是一篇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不同的人会从中找到不同的启示和感悟。
它向我们表达了丰子恺对于生命和人类命运的看法,也是对人类最好的启示。
《春》参考答案
![《春》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b4ff97ba0d4a7302763abe.png)
第1课春1.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描绘出春天的草、花、风、雨、人,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2. 春花春风春雨3.反复的修辞手法,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4.表现了春天的新、美、力。
表达了作者春天来临时的无限欣喜,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赞美,以及受到活力四射的春天的强烈感染与鼓舞。
5.这句话与写花是相关的,是侧面烘托。
写蜜蜂的多,衬托出花的香甜;写蝴蝶欢飞,衬托出花的色彩艳丽。
这样写,还赋予静态的春花的画面动态的美,使春花图更有诗情画意。
6.从触觉写春风的轻柔、温暖;从嗅觉写春风的(芬芳怡人)芳香浓郁,从听觉写春风的和悦(悦耳动听)。
7.结尾三个句子,不仅比喻巧,意义深,而且分行排列,先后有序。
这三句的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的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进程。
所以顺序不能颠倒。
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则层次不明显,表达效果没有这样强烈。
8.⑴“钻”表明春草破土萌发的挤劲,显示了不可压抑的生命力;若用“长”只是一般的说明,不能表现出春草的活力。
⑵“闹”字不仅有嗡嗡的响声,而且隐含了一片喧闹沸腾的景象;“叫”只能表明喊叫,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浓。
⑶因为上文已写春风,一个“斜”字,不说春风,可是含蓄地写了春风。
“织”字与细丝的比喻又相照应。
用“下”字太普通,没有这么多意蕴。
9.⑴作者用拟人手法,写出百花争春、百花争艳的景象,表达了对百花怒放的春天的喜爱之情。
⑵作者连用两个比喻,把野花比喻成眼睛、星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花在阳光下闪闪烁烁、逗人喜爱的样子,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0.嗡嗡朗润酝酿窠巢卖弄喉咙应和嘹亮黄晕烘托静默风筝抖擞花枝招展11.散文朱自清佩弦诗人学者踪迹背影欧游杂记12.⑴排比拟人⑵引用比喻⑶比喻排比⑷反复拟人13. B 14.⑴D ⑵B ⑶C ⑷A。
《春天》阅读题及答案
![《春天》阅读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3d2e3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1.png)
《春天》阅读题及答案
《春天》阅读题及答案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天》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天来了,春风吹遍了大地。
小草悄悄地从()泥土里露出了头,嫩绿嫩绿的,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薄薄的绿色的地毯。
柳树芽偷偷地从柳条上钻(zhuān zuān)了出来。
顿时,柳树换上了一件()春装。
公园里的花开了,()桃花像怕羞似的,一朵挨(ái āi)着一朵密密地开放着。
玉兰花洁白无瑕,散发出阵阵清香,不知吸引了多少游人。
蜜蜂忙碌起来,成群地飞来飞去,在花丛里传播花粉,采集花蜜。
活泼(bō pō)可爱的小燕子也不远千里从南方飞回来了。
(1)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在文中的()上。
松软的粉红的淡绿的
(3)这篇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4)这篇短文写了()()()()四种植物,还写了()()两种小动物的活动。
参考答案:
(1)zuān āi pō
(2)松软的淡绿的粉红的
(3)春天来了,春风吹遍了大地。
(4)小草柳树桃花玉兰花蜜蜂小燕子。
[丰子恺的作品]《春丰子恺》阅读答案(1)
![[丰子恺的作品]《春丰子恺》阅读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7dbe4d1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65.png)
[丰子恺的作品]《春丰子恺》阅读答案(1)《春丰子恺》是丰子恺先生的一本集合了他多年来所绘的春季画作的作品,它的主题是春日的景物和节日,全书内容上下相连,笔画洒脱,意境深远,彰显了丰子恺先生的艺术魅力和独具匠心的艺术风格。
下面我们来解读一下这本书的相关内容。
一、这本书的主题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万物复苏。
丰子恺先生的这本作品以春天为主题,作者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呈现出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他描绘的春天是一个充满幸福和温暖的季节,无论是春天的山水,还是田野和园林,都被他描绘成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的世界。
二、这本书的内容《春丰子恺》总共三个章节,分别是《山水春季》、《春日印象》和《春日庆典》。
1.《山水春季》这一章节主要描述了春天的山水景色,有些画面是折射了作者心中的美好情感,有些则是准确概括了自然风光的本质,作者借助精湛的画技,将草木、岩石和彩色蝴蝶等自然元素与自然的色彩和质感相融合,呈现出一个优美丰富、神秘多彩的春季画卷。
2.《春日印象》这一章节主要描述了春天中的一些生活细节,通过对人物和春天生活细节的刻画,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春日生活的美好。
这些画面非常生动,配合精美的文字,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
3.《春日庆典》这一章节主要描绘了春节的气氛,包括春联、烟火、长衫短袖以及各种各样庆典的人群聚集的情形。
这里是丰子恺创作中,表现个性鲜明、功力最为精湛的一章。
三、这本书的艺术特色丰子恺的画作在它的线条、色彩、形象、表现手法方面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他的笔触轻盈飘逸,细腻流畅,线条具有极强的韵律感和动感,且颜色饱满鲜艳,同时其画品的意境深邃,甚至有些富于哲学思考。
总之,《春丰子恺》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的春天世界,此外,作者的画风独特,颇有艺术性,随着阅读可以深刻进入作者心中对春天这个主题的独特理解中。
读完这本书,仿佛可以感受到春天那一阵阵温暖的亲吻,如沐春风,细细品味一笔一画间的美学意境,带领我们探寻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春天世界的诗意和美感。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训练:丰子恺《春天》[答案]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训练:丰子恺《春天》[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02eaa9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4.png)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训练:丰子恺《春天》[答案]阅读丰子恺的《春天》,完成913题。
(22分)春天丰子恺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
诗人,特别是词客,对春爱慕尤深。
试翻词选,差不多每一页上都可以找到一个春字。
后人听惯了这种话,自然地随喜附和,即使实际上没有理解春的可爱的人,一说起春也会觉得欢喜。
这一半是春这个字的音容所暗示的。
春!你听,这个音读起来何等铿锵而惺忪可爱!这个字的形状何等齐整妥帖而具足对称的美!这么美的名字所隶属的时节,想起来一定很可爱。
好比听见名叫丽华的女子,想来一定是个美人。
然而实际上春不是那么可喜的一个时节。
我积三十六年之经验,深知暮春以前的春天,生活上是很不愉快的。
梅花拎雪上开了,说就是恐其春的消息。
但这全然就是精神上的春,实际上雨雪霏霏,北风烈烈,与严冬何异?所谓迎春的人,也只是外头地躲藏在房栊内,战栗地站在屋檐下.再往枯枝通常的梅花罢了!再迟个把月罢,就像现在:惊蛰已过,所谓春将半了。
住在都会里的朋友想象此刻的乡村,足有画图一般美丽.连忙写信来催我写春的随笔。
好像因为我偎傍着春.惹他们妒忌似的。
其实我们住在乡村间的人,并没有感到快乐,却生受了种种的不舒服:寒暑表激烈地升降于三十六度至六十二度之间。
一日之内,乍暖乍寒。
暖起来可以想起都会里的冰淇淋,寒起来几乎可见天然冰.饱尝了所谓料峭的滋味。
天气又忽睛忽雨,偶一出门.干燥的鞋子往往拖泥带水归来。
一春能有几番睛是真的;小楼一夜听春雨其实没有什么好听,单调得很,远不及你们都会里的无线电的花样繁多呢。
春将半了,但它并没有给我们一点舒服,只教我们天天愁寒,愁暖,愁风,愁雨。
正是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春的景象,只有乍兮、乍暖、忽云间、忽雨就是实际而明晰的。
此外虽有春的美景,但都隐约模糊不清,必须认真追寻,才可以依稀仿佛地看见,这就是所谓寻春辞?有的说道春在卖花声里,有的说道春在梨花,又有的说道红杏枝头春意闹,但这种景象在我们这枯寂的乡村里都难于看见。
丰子恺的春第六自然段对-的赏析
![丰子恺的春第六自然段对-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cfed9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8.png)
丰子恺的春第六自然段对-的赏析《丰子恺的春第六自然段对-的赏析》一、引言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丰子恺被誉为“我国幽默漫画之父”,他的作品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幽默趣味。
其代表作《笑林广记》深受人们喜爱,被誉为我国优秀的幽默文学作品。
在《笑林广记》中,丰子恺的《春第六自然段对-》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备受赞誉。
本文将对丰子恺的《春第六自然段对-》进行全面分析和赏析,探讨其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二、《春第六自然段对-》赏析在丰子恺的《春第六自然段对-》中,作者以幽默的方式对春天进行了描绘,通过对春天的赞美和讽刺,展现了作者对世间万物的独特见解。
在文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夸张和对立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反映了人们对于春天的热切期盼和对生活的向往。
在文章的开头,丰子恺以“春未了”作为开篇,引出了春天即将来临的美好景象。
作者通过“开花的树都使点点抖,使人眼界的拘束甚阿得。
”的描述,生动地勾勒出了春天的缤纷色彩和万物复苏的景象。
通过“如千点万点玫瑰花费一切风月了一场”等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春天的绚丽和美丽。
在文章的中间部分,作者通过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春天的悦人风景和让人窒息的气息,如“一物破还魂……风一野望愈紧,使人按时方怪”,通过对春天的讽刺和戏谑,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作者还通过“不上春游可惜关系也……风消雅士”,对春天的东风进行了讽刺,反映了作家对世间万物的独特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文章的结尾处,丰子恺巧妙地运用了“花は”和“春天”进行呼应和对仗,表达了对春天的深情赞美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通过“出春游不來,从此合谐白头;有谁推杯换盏者抱…,事也”,传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的热切期盼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展现了丰子恺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三、总结通过对丰子恺的《春第六自然段对-》的深度赏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以幽默、夸张和对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人们对于春天的期盼。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f7a47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5.png)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班级:姓名:建议时间:30分钟完成一、阅读短文《春天》,完成练习。
微微的春风,吹醒了熟睡的小草。
小草挺着身子,钻出地面,迎着春风长啊长。
那青青的小草,连成一片,绿油油的,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微微的春风,吹开了花朵。
桃树、杏树、梨树,满树都是花。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田野里,盛开着金黄色的迎春花,紫色的蝴蝶花,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花,五颜六色,十分美丽。
微微的春风,送来了春雨。
春雨细如丝,像牛毛。
风一吹,春雨轻轻地落到山坡上、田野里、小河中。
山坡更绿了,田野更绿了,小河唱得更欢了。
1.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小草()的春风()的野花2.短文3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春风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春天里花的颜色______而______的特点,可以用“____________”一词来形容。
4.读句子,根据括号里的提问用“·”标出重音。
(1)田野里,盛开着金黄色的迎春花,紫色的蝴蝶花,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花,五颜六色,十分美丽。
(田野里有哪些颜色的花?)(2)山坡更绿了,田野更绿了,小河唱得更欢了。
(春雨给山坡、田野、小河分别带来什么变化?)5.画“”的句子把______比作______和______,写出了春雨______的特点。
请用“______”在文中再画出一个比喻句。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天来了冬天过去了,微风悄悄地送来了春天。
地里的泥土化冻了,变松了,踩(cǎi)上去软(ruǎn)绵绵的,像踩着厚厚的地毯(tǎn)。
麦苗醒来了,舒展(shū zhǎn)着嫩绿的叶子。
小河里,连一片薄冰也找不到了。
水慢慢地流着。
微风吹来,水面泛(fàn)起鱼鳞(lín)似的波纹。
几只鸭子跳进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河岸上,柳树发芽了,柔软的枝条随着微风轻轻摆动。
春天阅读答案(精选18篇)
![春天阅读答案(精选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68401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7.png)
春天阅读答案(精选18篇)这篇读数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据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那天到公园,这公园里恰巧有动物园,顺路就去拜访一班朋友。
逛了一圈发觉我们的动物朋友虽然个个安居无忧,但骨子里却并不快乐。
鸵鸟眼窝深黑,像文过眼线涂过眼影的时髦士人,只是少了在沙漠乡下时的那份活气,心事重重,是乡愁吧。
蓝孔雀昂首踱步,依然美丽依然骄傲也依然虚荣,囚禁中也不忘争艳之能事,笼外有亮丽的衣物闪动,它立即打开金碧辉煌的屏。
可惜缺少了奇花异草的热带风光的烘托,雀屏很黯淡,好像从箱底翻出的一段陈年织锦。
说黯淡,梅花鹿最黯淡。
鹿之美,是动态的美:大大的温柔的双眸,警觉的耳,细瘦有力的腿,一盘丫丫权极的角像一盘漂亮的灌木,稍有风吹草动便四蹄生风绝尘而去,真乃神仙之物。
我们的寿星和老外的圣诞老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它。
而如夸梅花鹿有些恹恹的,望望天嗅嗅地,有什么值得再奔跑一回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梅花鹿的神采飞扬之美是死于安乐了。
狮茏前人声喧哗,一对慵怠的狮子对人们的热情呼唤置若罔闻,谁也别想听到它们振聋发聩的吼声。
到了受制于人的田地,英雄懒寻旧梦。
狮子的近邻是东北虎,山大王失去了山林也就失去了王位失去了尊严。
铁栅外的人们敲击叫喊扔果皮扔瓶盖扔随手捡起的东西。
笼中有一方小水池,杂物漂在水中,人们在自身鲍对安全的条件下想欣赏走王之怒。
山大王终于被惹怒了,它奋身而起迈着虎步围着小池不停地兜圈子,同时甩出有力的虎尾横扫水面,水花泼溅开来溅湿了人们的头脸衣衫,人们更加兴奋地扔更多的杂物。
山大王想跳涧,想过崖,想纵身一跃,想一扑一剪,但是,这小小的铁笼不是苍莽的大山,它只好潜伏爪牙忍受,只有更激烈地甩尾巴兜圈子。
“虎落平阳”“困兽犹斗”这两条人类辞典中的成语,此时令我感同身受。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居高临下把朋友弄来园中关着供养,磨灭它们的个性,供我们收藏观赏甚至戏耍,朋友们的骨子里真的很不快乐。
1.速读文章,理解题目“朋友”的深层含义。
春天阅读以及参考答案
![春天阅读以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3783d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f.png)
春天阅读以及参考答案春天阅读以及参考答案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俏俏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心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所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⑦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⑧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⑩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1.文中“小草也青的逼你的眼”中用“逼”字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文中用比喻和排比的句子写出了春雨的___、___、___、___的特点。
春天阅读答案
![春天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792f6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5.png)
春天阅读答案春天阅读答案1春天阅读材料他似乎一直沉浸在冬日的寒冷中,从他进来的那天起。
虽然转眼就是春天了,他却一直感觉很冷。
他总是心绪不宁,晚上噩梦不断。
那天真的出事了,他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紧接着人声嘈杂,呼喊声不断。
他开始还以为是在做梦,屋顶坠落的碎石把他彻底打醒了。
门不知什么时候已被打开,他急忙往外逃。
看着被震坏的牢笼,他在恐惧天灾的同时有了些许的窃喜。
逃出去吗?这可是个好机会。
他望望周围的人,大家都在互相观望。
空气似乎凝固了,虽然周围响声不断——大地依然在震怒,连天也暗淡下来,很快携来疾风骤雨。
狱警呼喊着:“大家注意安全,到空旷的场院里暂时避难,不要乱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大家一定要遵守纪律!”狱警声嘶力竭的喊声起到了作用;再说,其实他们也大多是不想逃跑的。
短暂的地震后,大地全然变样了,四周的悲号声隐隐约约可以传过来。
他知道,这个时候这块土地上肯定有了不少的伤痛。
这座监狱的建筑也损坏不少,但看着还算结实。
围墙有了许多缺口,这群穿着囚衣的年轻小伙儿呆立在院中。
“情况紧急,现在需要我们去救助灾民,愿意去的报名。
”监狱里的领导发话了。
好多人都报了名,他也举了手,很快就跟着车队出发了。
民房倒塌得很厉害,好多人受伤了。
他们在狱警的带领下转运伤员,一卡车一卡车地运,鲜血“嘀嗒”在他们身上。
他们带着悲痛,没命地抢运伤员,不知疲倦,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
他救起一个年幼的孩子,孩子的腿伤着了。
他抱着孩子,小心翼翼地往车上送。
孩子低声喊道:“解放军叔叔,还有我奶奶。
”老人家步履蹒跚地跟来了,胳膊上带着血污。
他把孩子和老人安置好,此时天已经亮堂起来,被他救起的祖孙俩对他千恩万谢。
过了会儿,那孩子突然有些疑惑地问他:“你不是解放军叔叔吗?我爸爸也是解放军,你怎么和他穿的不一样?”他的脸顿时有些烫。
那位老奶奶急忙握着他的手说:“小伙子,大娘知道你是个好人!”他很激动,手有些发抖。
避难的帐篷搭建起来了,救灾工作进展很快,外援的力量越来越大。
春散文原文
![春散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27c18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06.png)
春散文原文两篇比较著名的《春》的散文,作者分别是丰子恺和朱自清。
1.丰子恺《春》1.原文: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
诗人,特别是词客,对春爱慕尤深。
试翻词选,差不多每一页上都可以找到一个春字。
后人听惯了这种话,自然地随喜附和,即使实际上没有理解春的可爱的人,一说起春也会觉得欢喜。
这一半是春这个字的音容所暗示的。
“春!”你听,这个音读起来何等铿锵而惺忪可爱!这个字的形状何等齐整妥帖而具足对称的美!这么美的名字所隶属的时节,想起来一定很可爱。
然而实际上春不是那么可喜的一个时节。
我积三十六年之经验,深知暮春以前的春天,生活上是很不愉快的。
梅花带雪开了,说道是漏泄春的消息。
但这完全是精神上的春,实际上雨雪霏霏,北风烈烈,与严冬何异?所谓迎春的人,也只是瑟缩地躲在房栊内,战栗地站在屋檐下,望望枯枝一般的梅花罢了!再迟个把月罢,就像现在:惊蛰已过,所谓春将半了。
住在都会里的朋友想象此刻的乡村,足有画图一般美丽,连忙写信来催我写春的随笔。
好像因为我偎傍着春,惹他们妒忌似的。
其实我们住在乡村间的人,并没有感到快乐,却生受了种种的不舒服:寒暑表激烈地升降于三十六度至六十二度之间。
一日之内,乍暖乍寒。
暖起来可以想起都会里的冰淇淋,寒起来几乎可见天然冰,饱尝了所谓“料峭”的滋味。
天气又忽晴忽雨,偶一出门,干燥的鞋子往往拖泥带水归来。
“一春能有几番晴”是真的;“小楼一夜听春雨”其实没有什么好听,单调得很,远不及你们都会里的无线电的花样繁多呢。
春将半了,但它并没有给我们一点舒服,只教我们天天愁寒,愁暖,愁风,愁雨。
正是“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春的景象,只有乍寒、乍暖、忽晴、忽雨是实际而明确的。
此外虽有春的美景,但都隐约模糊,要仔细探寻,才可依稀仿佛地见到,这就是所谓“寻春”罢?有的说“春在卖花声里”,有的说“春在梨花”,又有的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但这种景象在我们这枯寂的乡村里都不易见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子恺《春天》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3题。
(22分)
春天丰子恺
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
诗人,特别是词客,对春爱慕尤深。
试翻词选,差不多每一页上都可以找到一个春字。
后人听惯了这种话,自然地随喜附和,即使实际上没有理解春的可爱的人,一说起春也会觉得欢喜。
这一半是春这个字的音容所暗示的。
“春!”你听,这个音读起来何等铿锵而惺忪可爱!这个字的形状何等齐整妥帖而具足对称的美!这么美的名字所隶属的时节,想起来一定很可爱。
好比听见名叫“丽华”的女子,想来一定是个美人。
然而实际上春不是那么可喜的一个时节。
我积三十六年之经验,深知暮春以前的春天,生活上是很不愉快的。
梅花带雪开了,说道是漏泄春的消息。
但这完全是精神上的春,实际上雨雪霏霏,北风烈烈,与严冬何异?所谓迎春的人,也只是瑟缩地躲在房栊内,战栗地站在屋檐下.望望枯枝一般的梅花罢了!
再迟个把月罢,就像现在:惊蛰已过,所谓春将半了。
住在都会里的朋友想象此刻的乡村,足有画图一般美丽.连忙写信来催我写春的随笔。
好像因为我偎傍着春.惹他们妒忌似的。
其实我们住在乡村间的人,并没有感到快乐,却生受了种种的不舒服:寒暑表激烈地升降于三十六度至六十二度之间。
一日之内,乍暖乍寒。
暖起来可以想起都会里的冰淇淋,寒起来几乎可见天然冰.饱尝了所谓“料峭”的滋味。
天气又忽睛
忽雨,偶一出门.干燥的鞋子往往拖泥带水归来。
“一春能有几番睛”是真的;“小楼一夜听春雨”其实没有什么好听,单调得很,远不及你们都会里的无线电的花样繁多呢。
春将半了,但它并没有给我们一点舒服,只教我们天天愁寒,愁暖,愁风,愁雨。
正是“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春的景象,只有乍寒、乍暖、忽晴、忽雨是实际而明确的。
此外虽有春的美景,但都隐约模糊,要仔细探寻,才可依稀仿佛地见到,这就是所谓“寻春”罢?有的说“春在卖花声里”,有的说“春在梨花”,又有的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但这种景象在我们这枯寂的乡村里都不易见到。
即使见到了,肉眼也不易认识。
总之,春所带来的美,少二隐;春所带来的不快,多而确。
诗人词客似乎也承认这一点.春寒、春困、春愁、春怨,不是诗词中的常谈么?不但现在如此,就是再过个把月,到了清明时节,也不见得一定春光明媚,令人极乐。
倘又是落雨,路上的行人将要“断魂”呢。
可知春徒美其名,在实际生活上是很不愉快的。
实际,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是从暮春开始的。
就气候上说,暮春以前虽然大体逐渐由寒向暖.但变化多端,始终是乍寒乍暖,最难将息的时候。
到了暮春,方才冬天的影响完全消灭,而一路向暖。
寒暑表上的水银爬到temperate上,正是气候最temperate的时节。
就景色上说,春色不须寻找,有广大的绿野青山,慰人心目。
古人词云:“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出。
”原来山要到春去的时候方才全青,而惹人注目。
我觉得自然景色中,青草与白雪是最伟大的现象。
造物者描写“自然”这幅大画图时.对于春红.、秋艳,都只是略蘸些胭脂、朱磦,轻描淡
写。
到了描写白雪与青草,他就毫不吝惜颜料.用刷子蘸了铅粉、藤黄和花青而大块地涂抹.使屋屋皆白.山山皆青。
这仿佛是米派山水的点染法.又好像是cezanne风景画的“色的块”,何等泼辣的画风!而草色青青,连天遍野,尤为和平可亲,大公无私的春色。
花木有时被关闭在私人的庭园里,吃了园丁的私刑而献媚于绅士淑女之前。
草则到处自生自长,不择责贱高下。
人都以为花是春的作品,其实春工不在花枝.而在于草。
看花的能有几人?草则广泛地生长在大地的表面,普遍地受大众的欣赏。
这种美景,是早春所见不到的。
那时候山野中枯草遍地,满目憔悴之色,看了令人不快。
必须到了暮春,枯草尽去,才有真的青山绿野的出现,而天地为之一新。
一年好景,无过于此时。
自然对人的恩宠,也以此时为最深厚了。
讲求实利的西洋人,向来重视这季节,称之为May(五月)。
Mav是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人间有种种的娱乐,即所谓Mav—queen(五月美人)、May—pole(五月彩柱)、Mav—games(五月游艺)等。
May这一个字,原是“青春”、“盛年”的意思。
可知西洋人视一年中的五月,犹如人生中的青年,为最快乐、最幸福、最精彩的时期。
这确是名符其实的。
但东洋人的看法就与他们不同:东洋人称这时期为暮春,正是留春、送春、惜春、伤春,而感慨、悲叹、流泪的时候,全然说不到乐。
东洋人之乐,乃在“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新春,便是那忽晴、忽雨、乍暖、乍寒、最难将息的时候。
这时候实际生活_上虽然并不舒服。
但默察花柳的萌动,静观天地的回春,在精神上是最愉快的。
故西洋的“Mav”相当于东洋的“春”。
这两个字读起来声音都很好听,看起来样子都很美丽。
不过
Mav是物质的、实利的,而春是精神的、艺术的。
东西洋文化的判别.在这里也可窥见。
9.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尽情描写“春”字音容的可爱?文中引用了“一春能有几番晴”“小楼一夜听春雨”“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等诗句,有何效果?(6分)
10.“漏泄”一词表达了人们什么思想感情?“精神上的春”的意思是什么?联系全文加以说明。
(4分)
11.作者“深知暮春以前的春天,生活上是很不愉快的”,“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是从暮春开始的”,作者分别从什么角度列举了哪些理由?(4分)
12.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篇幅写“春徒有其名”?最后一段在写法上有何特点?(4分)
13.以下对文章的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诗人,特别是词客,对春爱慕尤深,而丰子恺先生是画家,所以嫌恶春天,因此,本文虽然描绘的是春天,字里行间却有金风黄叶的淡定和幽婉。
B.本文采甩夹叙夹议的写法,叙是为行文提供依托,议是增进对实质的认识。
C.这篇散文思路明晰,结构严谨,先写春的名称的可爱.然后表达自己的感受,最后写了东洋人和西洋人对“五月”的不同的看法及原因。
D.西洋人讲求实利,把五月视为最快乐、最幸福、最精彩的时期;东洋人讲求艺术,把五月叫做暮春,认为这是留春、送春、惜春、伤春的时候。
全文的主旨即在表明东西洋文化的迥异。
E.从对春天的态度,读出东西方文化差异,由此说西方是物质的,东方是艺术的,未免牵强,却可窥见作者的品味和匠心。
答案:
9.为了反衬早春不是那么可喜的一个时节,使自己后面所提出的观点更引起读者的兴趣。
引用诗句使散文有了诗意:使行文活动自如,佐证了作者的观点。
10.“漏泄”一词表达了人们对春的好奇.对春天可能的变化的隐约探寻与凉喜。
“精神上的春”不是实际的“春”,而是默察花柳的萌动,静观天地的回春等超越甚至脱离实际的精神和艺术上的享受。
(意思对就给分)
11.作者丛纵向(时间)角度列举了如下理由:梅花开时.雨雪霏霏,北风烈烈,与严冬无异;惊蛰已过,乍暖乍寒,忽睛忽雨;春的美景都隐约模糊,生活不便;到清明时节不见得春光明媚,倘遇雨天,还令人“断魂”。
作者从横向角度列举了如下理由:冬天的影响完全消灭,一路向暖,气候温和:春色不须寻找,有广大绿野青山,慰人心目。
(意思对就给分)
12.①说明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只是从暮春开始的:突出“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是从暮春开始的”,从而为下文张本,表明东洋人的春是
精神的、艺术的。
②运用了比照的写法,用西洋的“Mav”来比照东洋的“春”,进一步说明东洋人对“春”的理解和认识。
13.A、D(A作者并非厌恶春天,D不是全文主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