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故宫博物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2《故宫博物院》课件
檀木(tán)
攒(cuán)
肃穆(mù)
上谕(yù)
乾清宫(qián) 坤宁宫(kūn) 诏(zhào)书
额枋(fāng)
藻井(zǎo)
垂脊(jǐ)
生词学习
玲珑:精致细致。
湛蓝:深蓝。
布局:全面安排。
肃穆:严肃而恭敬。
幽雅:幽静而雅致。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叁
《故宮博物院》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叁
肆
课前导读
字词学习
课文赏析
课后拓展
录
贰
目
壹
壹
课前导读
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光辉,庄重绚丽,
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
故宫概况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
年),距今约有600年的历史。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
择合适的阅读材料,选用适当的阅读方法来到达自
己的阅读目的。
金碧光辉紫禁城
红墙宫里万重门
两代(1368—1911年)的皇宫,现称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光辉,庄重绚丽,被誉为
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
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
宮
博
物
館
藏品丰富 体系完备
故宫博物院现有藏品总量已达180余万件(套),以明清宫廷文物类藏品、古建类藏品、图书类藏品为主
路线,确定讲授一个家人最感兴趣
的景点。
①画一画,画出参观路线;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2课《故宫博物院》课件
材料中关于太和殿的内容最为丰富,如
果想把太和殿介绍得清楚、有趣,应该怎样
读材料、怎样讲解?
位置
选择可能感 兴趣的内容
提取并整 合信息
按照一定的 顺序介绍
样貌 作用
故事传说
故宫博物院欢迎您!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 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 遗产名录。 自2011年7月2日起,故宫博物院实行自南向北单向 参观路线:午门(南门)只作为参观入口,观众一律从 午门进入故宫;神武门(北门)只作为参观出口,观众 参观结束后可由神武门或东华门(东门)离开故宫。
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后三宫”与“前三殿” 作比较,“后三宫”彩绘中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 朝阳、龙凤呈祥、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说明 了“后三宫”的彩画图案以“凤”为主的特点,以及庄 严肃穆的气氛有所减少。
在旅游解说词中,既要有建筑物的详细介绍,方便游 客对建筑物有明晰的印象,又要有故事类的介绍,增加解 说的生动形象性,吸引游客的注意。
关注游览顺序,提取关键信息。定位交代行踪的词: “从……往里……,沿着……穿过……到……”等; 方位词:“北面”“中心”“后面”“往北”等。
介绍故宫建筑布局时哪些内容 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
前三殿是“前朝”,是皇帝处理国事的主要场所,是 故宫的主要建筑,代表着故宫的建筑风格,这些内容是详 写。后三宫是“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 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所以这些内容是略写。即使是在 详写的部分中,课文同样注意了内容的主与次,“太和殿” 是故宫最大的殿堂,所以详写;而其他两殿则略写。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故宫博物院》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故宫博物院》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篇一】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故宫博物院》课文原文材料一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
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
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近六百年历史了。
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
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从*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了午门的前面。
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
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进了太和门,就来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有汉白玉栏杆围绕着,栏杆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的殿堂。
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
正面是十二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故宫博物院》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故宫博物院》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故宫博物院》课文原文下面提供了两个任务,和同学交流:你会怎样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下面的材料?◆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
材料一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
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
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近六百年历史了。
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
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从*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了午门的前面。
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
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进了太和门,就来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有汉白玉栏杆围绕着,栏杆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的殿堂。
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
正面是十二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故宫博物院课件(共17张PPT)
文华殿、武英殿
后三宫
乾清宫 交泰殿
内廷
坤宁宫
御花园
总:强调艺术特点
午门全景
❖ 午门俯瞰
❖ 弯弯的金水河和汉白玉石桥
三大殿俯瞰
❖ 紫禁城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耸立在 7XXX高的白石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 玉栏杆环绕着。台基平面呈汉字“土”形,寓意为中央之土, 象征着王者居中。
故宫博物院
整体感知:
故宫博物院的特点是什么?
速读课文,填写故宫示意图,说说 课文采用的说明顺序和结构情势。
西 六 宫 武英殿
神武门 御花园 坤宁宫 交泰殿 乾清宫 保和殿
中和殿
太和殿
太和门
午门
东 六 宫 文华殿
总: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艺术风格
殿前建筑
前三殿
太和殿
前朝
中和殿、保和殿
分说:
太和殿
在湛蓝的天空下,屋顶格外光辉;大 圆柱、金琐窗、朱漆门与台基相互衬 映。
朱漆方台、雕龙宝座、雕龙屏 梁枋间彩色绚丽。
作用: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 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其时数千人山 呼“万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极尽
人间气派。
中和殿
亭子型方殿,殿顶把四道垂 脊攒在一起,正中安着一个 大圆鎏金宝顶。 作用: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 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
养心殿、西六宫
御花园
神武门和护城河
深入探究:
认真阅读4——8段,回答: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 每一部分各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 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2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 点?
课堂答疑:
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 ——修建的很高,并且设施奇巧; 再写外观气势雄伟,色彩壮丽; 内部装饰庄重富丽; 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 象征意义。
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故宫博物院(共60张PPT)
你会为家人介绍哪个景点呢?
太和殿
大家看,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在正门两侧,这就是太和门了。 太和门曾在光绪十四年因火灾被烧毁,为了应付光绪帝一个月 后的大婚吉日,宫中的人让扎彩棚的工匠按原样复制了一个, 竟能够以假乱真。现在看到的这座太和门,是光绪十五年重新 修建的。好,我们继续往前走,过了太和门,出现在大家面前 的就是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的太和殿了,太和殿又称金銮殿, 高二十八米,面积有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 堂。远远望去,金色的屋顶、彩色的门窗、精美的装饰,与台 基上白色栏杆相互映衬,显得格外金碧辉煌、雄伟壮丽。来, 我们去大殿门口看一看,瞧,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 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环顾殿内, 你会发现大殿内到处装饰着龙,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殿顶中央藻 井有一条雕金蟠龙。请大家抬起头,看,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 色大圆珠,周围围绕着六颗小珠。说到这,您可能会问,威严 庄重的太和殿是做什么的呢?是的,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 地方,比如皇帝即位、生日、婚礼等,都在这里接受朝贺,场 面十分热闹。
一边引导
大家看,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在正门两侧,这就是太和门了。太和门曾在光 绪十四年因火灾被烧毁,为了应付光绪帝一个月后的大婚吉日,宫中的人让扎 彩棚的工匠按原样复制了一个,竟能够以假乱真。现在看到的这座太和门,是 光绪十五年重新修建的。好,我们继续往前走,过了太和门,出现在大家面前 的就是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的太和殿了,太和殿又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 积有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远远望去,金色的屋顶、彩 色的门窗、精美的装饰,与台基上白色栏杆相互映衬,显得格外金碧辉煌、雄 伟壮丽。来,我们去大殿门口看一看,瞧,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 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环顾殿内,你会发现大殿内到 处装饰着龙,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雕金蟠龙。请大家抬起头, 看,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围绕着六颗小珠。说到这,您可能会 问,威严庄重的太和殿是做什么的呢?是的,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比如皇帝即位、生日、婚礼等,都在这里接受朝贺,场面十分热闹。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优秀教案第【1】篇〗故宫博物院【教材分析】《故宫博物院》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故宫博物馆》是一篇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物的说明文,其中包含非连续性文本,由四篇阅读材料组成。
篇幅较多,但阅读难度不是很大,可以作为阅读训练文章,成为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快速准确提取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的阅读材料。
学习这篇课文,首先需要学生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其次,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根据学习任务选择对应的阅读材料进行筛选学习,比较迅速而准确地提取出关键信息,并实现制作导游路线图、进行旅游解说等语言表达训练,使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统一。
【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根据故宫的建筑布局图,画出游览路线图。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顺序和说明方法。
学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地介绍复杂景观。
3.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重点、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2. 本文主要说明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征。
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进行说明,并以总说和分说相结合的顺序进行解说。
文章着重介绍了前殿的太和殿,详细介绍了它的方位、外观、内部装饰以及功用。
目的是为了表现故宫建筑群本身的特征。
【教学过程】1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1.同学们去过故宫吗?里面有什么呢?请去过的同学介绍一下。
2.介绍故宫。
(课件展示,学生朗读)故宫,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近600多年的历史, 在这前后六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对国家实行统治。
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紫禁城木结构宫殿建筑群。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2《故宫博物院》课件(共27张PPT)
任务一 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参观路线图
选择的阅读材料:材料一、三、四
采用的阅读方法:抓关键词
任务一 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参观路线图
1.重点关注材料一,浏览内容,画出表示游览顺序、 方位和具体位置的词句。 2.从材料二、三中提取出关键信息。
九千多间房屋, 九十多万件藏品, 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
故宫 再见!
拓展练习
1.查找有关资料,更详细地了解故宫的 建筑及布局。
2.推举阅读:《带你游故宫》 (故宫博物院著)。
第1则材料按照由南向北的顺序,对故宫主体建筑 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第2则材料讲述了有关太和门的故事。 第3则材料介绍了故宫的地位和价值,提醒游客应该 按照怎样的顺序参观、游览。
第4则材料是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用阴影 标示出了目前故宫还未开放的区域。
任务1 :为家人计划 故宫一日游,画一张 参观路线图。
任务一 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参观路线图
1.材料一:走进午门—内金水桥——太和门——太和 殿——中和殿——保和殿 ——小广场——乾清宫—— 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是顺贞门——神武 门
2.材料三 :从南到北游,两个出口,不逆行。 3.材料四: 阴影部分不能参观。
统整信息,我们可以 怎样设计参观路线呢?
任务二 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时为家人作讲授
任务二 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阅读方法: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整合。
位置 大小 特点
功能
故事
任务二 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时为家人作讲授
统整信息,选择一个景点讲授:
位置——结构特点——功用——传说 注意:一边引导一边讲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2,《故宫博物院》教学课件(共31张PPT)
我要带家人浏览太 和殿,我的阅读目 的是找到太和殿的 详细介绍,按照浏 览顺序从进太和门 开始浏览参观,为 家人介绍。所以我 找到了材料一中的 3-8自然段和材料二 帮助自己完成任务。
太和殿
资料
位置 大小 特色
功能 故事
一边引导 一边讲授
转化 概括 提取
你会为家人 介绍哪个景点呢?
我打算用材料一为 爸爸介绍御花园这 一景点,阅读后我 发现对御花园的描 写十分简单,仅靠 课文是没办法完成 任务玄穹宝殿
雨花阁
仔细视察材料四, 图片上阴影部分是 未开放区域,所以 雨花阁和玄穹宝殿 是不能去的。
玄穹宝殿
我要重新计划路线 了,不过我发现材 料三、四都是202X 年的信息,四年过 去了,这些信息会 不会有变化。
现在是202X年,这些信息会不会有变化呢?
你会为家人 介绍哪个景点呢?
确定阅读目的
任务一 景点、位置、路线
任务二 景点详细介绍
阅读挑选后的材料
完成任务
请你利用阅读材料完成一项挑战任务
任务一: 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
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任务二: 选择一两个景点,游
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授。
结合阅读目的想一想,你会怎样阅 读课文中的材料完成任务呢?请大家认 真思考并完成挑战任务。
故宫博物院
◎根据阅读目的,选 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写生活体验,试着 表达自己的看法。
这篇课文有 什么不同之处呢?
故宫博物院
同学们,这四则材料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呢?
材料一是一则说明文, 选自《故宫博物院》, 材料二选自《故宫史 话》是一个与太和门 有关的历史故事。
材料三是故宫博物院官 方网站的截图,它表达 了对游客的欢迎,在简 单介绍故宫之后又提醒 游客们正确的参观顺序。 材料四是一张故宫的平 面设计图。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优秀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故宫博物院》是一篇略读课文,由4份材料组成,分别从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群特点、太和门的传奇经历、故宫博物院的参观方案,以及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四个方面为我们进行了介绍。
依据课文前的导读提示,本课的教学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完成。
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来阅读提供的材料。
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以任务驱动,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学习。
让学生不仅在学习中感受故宫博物院的雄伟壮观,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提高了自主阅读学习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查找有关故宫博物院的资料,搜集太和殿、中和殿等的。
学生准备:认真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字词。
搜集故宫博物院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兴趣1.多媒体呈现故宫相关,同学们都知道这是哪里吗?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北京故宫。
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了有关故宫的历史资料,谁愿意来介绍一下。
2.导入:这就是北京故宫。
这个古老而神秘的紫禁城,已经打开了尘封已久的门窗,今天就让我们来观看它壮丽的色彩,倾听它的声音,呼吸它的历史气息。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看故宫影像资料,听有关故宫的历史,开启学生对故宫博物院探究的憧憬,引领学生以其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1.质疑:对于这个古老的故宫博物院,你还想知道什么?预设:生1:故宫博物院是什么样的?生2:我们该怎样游览故宫博物院呢?生3:故宫博物院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吗?2.请大家带着刚才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1)朗读课文,检测自学情况。
图文结合,指导理解词语。
鳌头金銮殿额枋蟠龙金柱池馆水榭(2)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寻课前提出的问题的答案。
(3)浏览全文,说说课文一共给了几个材料,分别介绍了什么。
预设:生1:文中一共有4个材料。
生2:材料一:整体介绍故宫的结构。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2故宫博物院课件(共54张PPT)
从保和殿出来,下了石级,是一片长方形小广场。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 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前朝”。
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 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彩绘了众多的龙的图案 因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这是皇权的象征,所 以用龙来突出皇帝的尊严。
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重点?
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 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利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 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众具有代表 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快速浏览课文,划分层次,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 第二部分(第2~15段):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 第三部分(第16段):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
1.第一自然段介绍了故宫哪几方面的内容? 2.从文中第二自然段找出故宫的特点的词语。
奇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三座大殿耸立在七XXX高的白石台基上。
太和殿
外
内
蟠龙金柱 金漆雕龙宝座 雕龙屏
藻井 雕金蟠龙
太
保
和
中和殿 和
殿
殿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太和殿 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中和殿 大典前皇帝休息的地方
保和殿 中轴线
举行殿试的地方
这一段显示了太和殿什么特点?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 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 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光辉。殿 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 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 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故宫博物院
新课导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2《故宫博物院》课件(共15张PPT)
梳理结构:
第一段(1—2):总述故宫概况。(位置、历史、规模、总特征) 第二段(3—15):分述故宫宫殿建筑。 第三段(16):纵览故宫,照应前文。
理清说明顺序:
1.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视察故宫博物院 平面图。
交代行踪的词:“从……往里……,沿着……穿过…… 到……”“走进……”“进了……就到……”“从……出……就到……”
拓展延伸:请你以最简明准确的语言介绍“我的校 园”,写一小段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我将要带领大家游览的是凤城中学。
走进雕花铁门,第一映
入眼帘的是红绿相间的塑胶操场,走上去软软的舒坦极了!塑胶操场的左边是一座人字
形的教学楼。教学楼里有一间间明亮的教室,办公室,还有许多的活动教室,如美术室、
书法室、音乐教室……楼道的墙上有同学们画的画,有同学们写的书法作品,还有同学
们制作的温馨提示。 教学楼的正前方是主席台。主席台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花。
一阵风吹来,花儿散发的香气在学校里荡漾。主席台的墙上还有两张地图。主席台的右
边是体育办公室。办公室的右边是乒乓球场,上面有一棵参天大树,就像一个大蘑菇。
教学楼的右边是圆台。圆台的旁边有一个池子,池子里有三座假山。庞大的假山上种着
3.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 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 权利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 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 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4.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 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分清主次,有详有略,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 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课文以三大殿中 的太和殿作为重点,详细介绍它的方位、外观、内部装 饰以及功用,使读者既对故宫的“心脏”──太和殿有 比较全面的了解,又能由点到面,对故宫的整体特点产 生比较深刻的印象。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学优秀课件
材料一按照空间顺序组织材料,由外入内,沿 着故宫的中轴线,从南到北,以中间带两边地 说明故宫特征,井然有序。材料二介绍了太和 殿失火后重建的历史。材料三是故宫官网对故 宫受保护的现状和单向参观方案的介绍。材料 四呈现了故宫的平面图。四个材料从不同方面 介绍了故宫,为我们展示了规模宏大壮丽、建 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的故宫全貌。
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 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前朝(三大殿、文华殿、武英 殿)→内廷(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六宫、西六宫)
→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景山
这四篇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分别 是什么?
材料一:具体讲述了故宫的建筑、移 步换景的写作手法、说明文的体裁。 材料二:太和殿的历史故事 材料三:官网上的游览须知,主要告 诉我们故宫的入口和出口。 材料四:故宫平面图,标注了可游览 的区域,很直观。
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表现宫城之大,占地之广,房 屋之多,护城河之宽,客观准确地反映出事实情况, 增强文章说服力,体现说明文的准确性。
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 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
运用叠词“重重、层层、道道”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同时起到了强调作用,勾勒出故宫的全景。
材料一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故宫?突出了故 宫的什么特点?
12 故宫博物院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 习故宫博物院,去领略我国古代
宫殿建筑的风采。
同学们有没有去过这个地方,或是对 故宫博物院有一些了解的,跟大家进
行交流。
六百多年历史的沉淀,记录了封 建王朝最后的辉煌,这节课我们 就借由文字阅读来领略故宫的魅
力.
玲珑奇巧 规模宏大 横贯东西 烟雾缭绕 龙凤呈祥 迥然不同 亭台楼阁 池馆水榭 青松翠柏 错综相连 井然有序 严丝合缝 雄伟壮丽 鸣钟击磬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故宫博物院》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故宫博物院》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篇一】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故宫博物院》课文原文材料一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
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
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近六百年历史了。
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
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从*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了午门的前面。
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
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进了太和门,就来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有汉白玉栏杆围绕着,栏杆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的殿堂。
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
正面是十二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故宫博物院
第1自然段介绍了故宫哪几方面的内容?
位置
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
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
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
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
群.有五百多年历史了。 历史
地位
11 故宫博物院
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最能概括故宫的特征的词语。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 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 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 格。
按空间方位顺序
从南往北.依次为:
(午门) (汉白玉石桥)
(太和门)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门) (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 (御花园) (神武门)
11 故宫博物院
故宫示意图
11 故宫博物院
北 南
神武门 御花园
坤宁宫
交泰殿
乾清宫
乾清门 保和殿 中和殿
太和殿
汉白玉石桥
太和门
午门
金水河
从
南填 到写 北故 的宫
空示 间意 顺图
序
11 故宫博物院
按 顺 序 填 写 故 宫 示 意 图
内 廷
前 朝 武英殿
神武门
御花园 坤宁宫 交泰殿 乾清宫
保和殿
中和殿
太和殿
汉白玉石桥 午门
北
从
南
到
北
南
的
空
间
说
文华殿
明
顺
金水河
序
11 故宫博物院
再读材料一
思考: 1. 第1自然段介绍了故宫哪几方面的内容? 2.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最能概括故宫的特征 的词语。
➢ 后三宫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 ➢ 后三宫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 ➢ 彩画图案变化: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
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
11 故宫博物院
御花园有什么特点?
➢ 御花园面积不很大 ➢ 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
部分迥然不同 ➢ 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作比较
11 故宫博物院
首尾呼应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 令人惊叹。
11 故宫博物院
太
保
和
中和殿 和
殿
殿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太和殿
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中和殿
大典前皇帝休息的地方
保和殿
中轴线
举行殿试的地方
11 故宫博物院
太和殿
11 故宫博物院
中和殿
11 故宫博物院
保和殿
11 故宫博物院
默读第二部分“后廷”(第11-15自然段)
从保和殿出来.下了石级.是一片长方形小广场。广场以南. 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前朝”。
物
内廷 后三宫
院
御花园
建 筑 精 美 布 局
总:回望故宫.强调艺术特点。
统
一
空间顺序(南——北)
.
11 故宫博物院
主题概括
这篇课文按照( 游览参观 )路线.由 ( 南 )到( 北 )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 宫的主要建筑及其( 布局和功用 ).使学生 从中获得了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对祖国的 传统建筑艺术产生自豪感。
元旦等.都在这里接受朝贺。(
)
11 故宫博物院
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充句子。
环绕
围绕
缭绕
1.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 围绕)着
。
2.缭台绕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
(
)。
环绕
3.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
)着六
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11 故宫博物院
11 故宫博物院
说一说
Hale Waihona Puke 下面提供了两个任务.和同学交流:你会怎样 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这些材料?
(1)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2)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
11 故宫博物院
议一议
快速朗读材料一.说说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文大体按照( 游览参观 )路线.由 ( 南)到( 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 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说明 了故宫建筑群规模( 宏大壮丽)、 ( 建筑精美 )、( 布局统一 )的特点。
11 故宫博物院
拓展延伸
故宫九龙壁
九龙壁从东边数 第三条白龙的肚子上 不是用琉璃.而是用 木头充数的。这究竟 是怎么回事呢?
11 故宫博物院
据说.在烧制这块琉璃砖时.工匠们不小心把这块 砖烧坏了。皇家制造一般都是按件烧制.哪块被弄坏 了.都不可能有多余的替代。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 候.一位工匠急中生智.连夜用一块楠木雕刻成龙腹的 形状.代替琉璃构件安装到白龙腹部.然后再刷上白色 的油漆。结果.肉眼看上去居然与白色的琉璃一模一 样.工匠们也因此躲过了一场杀身之祸。随着岁月的 侵蚀.木料上的油漆纷纷剥落了.人们才发现这里原来 是由一块木料制成的。
11 故宫博物院
井然有序:有条理.有次序.整 齐不乱。本课指故宫的建筑、 宫墙等很有秩序.不凌乱。
超市货架上的物品琳琅满 目.摆放得井然有序。
11 故宫博物院
整体感知
想一想
品读课文: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四 分别介绍了什么?
材料一介绍故宫的建筑位置、布局及功用; 材料二介绍太和殿被毁及修复中遇到的奇迹; 材料三介绍故宫的历史、地位及参观顺序; 材料四介绍故宫平面图以及开放区域。
太和殿修复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难题? 人们不知道太和殿各部分确切
的建筑比例与数据。
11 故宫博物院
这个难题是如何解决的?
梁九按照一比十的比例.做了一个 太和殿的模型.依靠对这座模型组件的 放大制作.完成了太和殿的结构搭建。
11 故宫博物院
读一读.填一填。
➢ 故宫被定位( 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奇
11 故宫博物院
外
内
太和殿
蟠龙金柱 金漆雕龙宝座 雕龙屏
藻井 雕金蟠龙
11 故宫博物院
比较句子.看看哪个更好.为什么?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 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又高又大.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第一句好.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写出太和殿 的大和高。
11 故宫博物院
互动课堂
初读材料一
1.按照“总—分—总”顺序.把“材料一”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故宫位置,历史和建筑特点。
第二部分(3-15):分别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建筑。
第三部分(16):从景山鸟瞰故宫,再次点明故宫特点。
11 故宫博物院
2.默读全文.作者按照什么顺序.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建筑?
11 故宫博物院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庄严肃穆:庄重严肃.不轻浮. 不随便.严肃恭敬。本课指 “后三宫”没有三大殿那样气 氛庄重。
人民大会堂是一个庄严 肃穆的地方。
11 故宫博物院
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很明 显不一样。本课指御花园和后 三宫的建筑布局、气氛不相同。
柳树千丝万缕.与苍松翠 柏刚劲、挺拔的风格迥然不同。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11 故宫博物院
11 故宫博物院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始
建 于 明 永 乐 四 年 ( 1406 年 ) . 建 成 于 永 乐 十 八 年 (1420年).距今约600年历史。今天人们称它为 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这里曾住过24个明清两代 的皇帝.现称为“故宫博物院”。故宫金碧辉煌. 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世界文化遗产”。
11 故宫博物院
课堂演练
一、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打比方)
2.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 作比较
)
3.宫城呈长方形.占地列七数十字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
、房屋九千多间。(
)
4.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举方例。子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
11 故宫博物院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合称“后三宫”。布 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 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 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后三宫和前三殿 作比较.鲜明地写出后三宫的特点。
11 故宫博物院
“三大殿”和“后三宫”的建筑有什么异同?
11 故宫博物院
默读第二部分“前朝”(第3-10自然段)
太 和 殿
保 中和
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
和 殿
殿
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
中和殿、保和殿。
11 故宫博物院
三大殿的特点是什么?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 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 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栏杆上面刻着 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 多个圆雕鳌头.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 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三、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章第2和第16自然段互相呼应。 B.课文按照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介绍故宫博物院的。 C.课文以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作为重点.详细介绍了它的 方位、外观、内部装饰以及功用。 D.最后一段.借登临景山俯瞰御花园全景.对上文的具 体分说作综合总括。
11 故宫博物院
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 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 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
11 故宫博物院
双重否定句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反问句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难道不令人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