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云应用平台研发升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9年机器人云平台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9年机器人云平台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9年6月目录一、项目概况 (3)1、工业机器人云平台架构及智能终端开发 (4)2、工业机器人及其典型应用建模、分析与仿真 (4)3、海量数据驱动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工艺智能优化 (5)4、工业机器人故障诊断、性能预测及智能维护 (5)5、工业机器人云平台在典型场景应用验证 (5)二、项目建设的背景 (6)1、工业云平台兴起,智能工厂对生产效率提升效果显著 (6)2、基于云平台的共享工厂模式是解决国内中小企业痛点的有效途径之一 (6)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7)1、公司具备机器人云平台的研发实力和技术积累 (7)2、公司拥有成熟的商业化运用经验 (8)3、借力已有工业机器人产品的市场布局,继续开拓下游市场 (9)四、项目与现有业务、核心技术之间的关系 (9)五、项目投资概算 (9)一、项目概况本项目总投资36,403万元,将构建基于混合云架构下的高并发、大容量、高实时混合工业机器人云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多种不同的应用示范产线。
工业机器人云平台采用“公有云+私有云+边缘计算”混合云架构,提供计算资源池、网络资源池、存储资源池和中间件资源池,边缘计算主要提供边缘侧的数据压缩、数据存储。
平台提供通用PaaS能力,基于开源“微服务构架”技术的开发者平台,提供接口服务层,提供工业数据管理服务、工业微服务池、工业机理模型库,提供大数据分析平台和人工智能平台。
平台提供SaaS应用开发管理框架,开发自研IoT 类应用、通用SaaS应用产品和通用创新模式产品等;提供根云AppStore,打通与第三方软件厂商合作,打造工业机器人应用生态。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每年服务于10,000台工业机器人实时接入和运维的最大承接能力,同时本项目拟建设多种不同的应用示范产线,具体包括3C行业自动装配线、五金抛光和打磨示范线、板式家具自动喷涂和门类产品自动喷涂产线,以及物流行业智能分拣示范线、多AGV自动输送和调度示范线、中厚板机器人智能焊接示范线。
2019年AIOT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云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9年AIOT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云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9年6月目录一、项目概况 (4)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4)1、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融合发展,推进前沿领域技术创新的需要 (4)2、助力传统行业高质量发展,赋能转型升级的需要 (5)3、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巩固市场地位的需要 (5)(1)充分释放存量资源价值,驱动业绩持续增长的需要 (5)(2)实现目标市场拓展,巩固市场竞争地位的需要 (5)(3)强化主营业务,提升核心技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6)三、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6)1、国家政策支持 (6)2、物联网领域高速发展,为项目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7)3、公司已经集聚各方面资源,可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7)(1)公司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客户资源 (7)(2)公司具备深厚的技术积淀 (7)(3)先进的企业管理能力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8)四、项目实施方案 (8)1、主要建设内容 (8)2、项目投资概算 (9)五、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0)六、项目环境保护情况 (11)一、项目概况本项目是公司在现有业务基础上,提升物联网相关行业的数据分析拓展能力,包括物联网大数据基础能力建设、面向物联网的智能数据分析模型研发、产品研发/服务体系支撑升级和核心技术团队的搭建。
项目建设将使公司数据分析平台更好地支持物联网大数据的应用,并通过数据科学技术实现面向物联网行业大数据的智能自动化分析,代替部分行业分析专家来减少企业人工成本,提升公司数据分析效率,使公司数据智能分析能力在物联网大数据领域保持领先,更好支持后续物联网大数据应用业务发展。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融合发展,推进前沿领域技术创新的需要本项目顺应未来数据应用的趋势,围绕物联网行业拓展了数据分析能力,使得分析应用平台能够支持物联网大数据的分析应用,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物联网数据的智能自动分析,加速标准化分析产品的快速部署,推进数据分析行业的技术创新。
云平台服务开发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云平台服务开发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项目背景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云平台服务成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
本文旨在对云平台服务开发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相关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市场需求分析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云平台服务的重要性,希望通过云平台提高业务的灵活性和效率。
因此,市场对于云平台服务的需求呈现增长态势。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
在当前技术条件下,云平台服务开发项目具备较高的技术可行性。
云计算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各种开发工具和平台也非常丰富,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四、人力资源分析
项目需要一支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开发团队,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营。
因此,对项目团队的人员结构、技能要求和培训计划进行充分规划至关重要。
五、经济可行性评估
从经济角度看,云平台服务开发项目具备较高的盈利潜力。
项目投
入相对较低,而带来的市场回报较高,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六、风险分析
尽管云平台服务开发项目具备可行性,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仍然
存在一定风险。
如市场需求波动、竞争加剧、技术演进等因素都可能
对项目的进展产生影响。
七、可行性分析总结
综上所述,云平台服务开发项目在市场需求、技术条件、人力资源
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然而,项目仍然面临不小的风
险挑战,需要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计划,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营。
相信通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和实施,云平台服务开发项目将取得成功,
并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
云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

云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云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及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云计算平台逐渐成为企业和个人处理大规模数据和构建应用程序的首选方案。
本报告旨在研究云平台的可行性,分析其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以及推动云计算平台进一步发展的可行性。
二、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分析典型案例,探讨云平台的优势、挑战以及未来趋势,并借此评估云平台的可行性。
三、研究结果1. 云平台的优势云平台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自动调整资源配置,提高计算效率和性能。
此外,云平台还能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和备份服务,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同时,云平台还可以提供各种服务和工具,简化开发和部署过程,节省企业和个人的时间和成本。
2. 云平台的挑战云平台虽然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云平台依赖于网络连接,如果网络不稳定或带宽有限,会影响云平台的性能和可用性。
其次,云平台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企业和个人需要确保云平台能够保护他们的数据和隐私。
此外,云平台的数据迁移和移植也是一个挑战,因为不同平台间的兼容性和数据格式可能存在差异。
3. 云平台的未来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云平台将会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云平台将与这些新兴技术相结合,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多定制化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同时,云平台还将促进互联网的普及,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
四、可行性评估根据研究结果,云平台具有许多优势,例如灵活性、可扩展性和成本节约等,能够提高企业和个人的效率和竞争力。
但云平台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网络稳定性和安全性等。
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解决方案的不断完善,这些挑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综上所述,云平台在当前和未来都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云平台是一个重要的选择,能够提供各种服务和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应对日益复杂的业务需求和挑战。
五、结论本报告通过研究云平台的优势、挑战以及未来趋势,评估了云平台的可行性。
云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

云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云计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云平台作为云计算的核心部分,已经在企业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崭露头角。
本报告旨在对云平台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二、云平台的定义和特点云平台是指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服务平台,可以提供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和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等服务。
云平台具有以下特点:1、弹性扩展: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灵活调整资源规模,避免资源浪费;2、高可用性:通过多节点部署和故障转移等技术手段,保障服务的高可用性;3、自动化管理:利用自动化部署、监控、运维等技术手段,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效率;4、多租户支持:支持多个租户共享同一套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云平台的市场潜力分析1、市场需求: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对于高效、安全、可靠的云计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2、竞争情况:当前市场上存在着阿里云、亚马逊云、微软云等领先的云平台供应商,竞争激烈;3、发展趋势:云平台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展,涵盖了企业级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潜力巨大。
四、云平台的技术可行性分析1、基础设施:云平台需要庞大的服务器集群和网络设备来支撑业务运行,需要具备相应的硬件基础;2、技术支持:云平台需要支持虚拟化、自动化管理、高可用性等关键技术,要求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3、安全防护:云平台需要具备强大的安全防护能力,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
五、云平台的商业可行性分析1、盈利模式:云平台可以通过按需收费、预付费、混合收费等多种盈利模式获取收入;2、成本控制:云平台需要控制好成本,降低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提高盈利能力;3、市场定位:云平台需要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云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

云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云平台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
云平台提供了高度可扩展、灵活性强、成本低等优势,在满足企业业务需求的同时,提供了更高效的资源管理和部署模式。
本报告旨在对云平台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包括对云平台的定义、相关技术和优势进行分析,以及对企业实施云平台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2. 云平台的定义和相关技术2.1 云平台的定义云平台是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集成化平台,通过网络提供各种计算资源和服务。
云平台可以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三种类型。
公有云是由第三方提供商运营和管理的云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订阅方式使用计算资源和服务。
私有云是由企业独立搭建和管理的云平台,用户可以在内部网络中使用云计算资源和服务。
混合云是公有云和私有云的结合,既可以使用公有云提供的弹性计算资源,又可以利用私有云的安全性和控制权。
2.2 云平台的相关技术云平台的实现依赖于一系列云计算技术,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技术:•虚拟化技术:通过虚拟化技术可以实现资源的动态划分和调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常见的虚拟化技术包括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和网络虚拟化等。
•弹性计算:云平台具有高度可扩展的特点,用户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动态分配和释放计算资源。
弹性计算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和成本的控制。
•多租户架构:云平台可以为不同用户提供独立的计算环境,实现多租户的共享。
通过多租户架构,可以降低资源的浪费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自动化管理:云平台可以通过自动化管理技术实现资源的自动调度和监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自动化管理可以减少人工干预和减轻管理负担。
•安全和隐私保护:云平台需要提供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以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这包括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技术。
3. 云平台的优势云平台相对于传统的部署模式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包括:3.1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云平台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实现弹性扩展和收缩,可以根据负载情况动态分配和释放计算资源。
2019年协同云应用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2019年协同云应用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2019年4月目录一、项目概况 (3)二、项目的可行性 (3)1、云服务平台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 (3)2、公司具备专业体系和丰富的运营经验 (4)3、符合产业政策发展方向 (4)三、项目方案 (4)1、项目建设内容 (4)2、项目技术方案 (5)(1)云服务产品 (5)(2)CAP+云应用服务中心 (7)(3)M+企业级移动应用云端入口 (8)四、项目实施情况 (10)1、项目实施进度 (10)2、项目实施资金计划 (10)五、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11)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以公司现有的公有云协同预研项目和移动协同技术为基础,通过“企业数据采集及移动协同云平台”Formtalk、“企业级移动应用云端入口”M+以及“协同云应用中心”CAP+三个子项目的研发建设,提升公司在公有云产品、混合云部署应用方面的领先水平,实现公司在移动互联以及云计算战略上的发展目标,为客户提供从标准化协同功能到定制化协同应用、从公有云运营到私有云部署的协同云应用服务解决方案,保持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和核心竞争能力。
二、项目的可行性1、云服务平台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目前,公司研发部门主要负责项目开发、技术预研、产品开发设计等工作,拥有各自独立的技术与产品开发细分部门,已建立一整套技术研发体系及项目考核方案,具备各业务产品并行研发的技术能力。
经过长期积累,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和应用软件,储备了大量成熟的基础构件,项目产品都有相应的原产品、控件、源代码以及知识库、方法库和方案库,包括底层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可视化技术等。
在云服务项目方面,公司在2016年推出了针对小微型企业的云产品Formtalk,并上线了个人版云表单数据采集产品。
公司拥有云服务项目的相关经验,尤其绝大多数技术已经有形成产品并经过了市场的检验,具备新产品的研发基础和可行性。
写一篇云计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写一篇云计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云计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开发一款云计算平台,将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一种高效、便捷、安全的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
该平台将提供计算资源共享、数据备份、应用软件运行与管理、网络安全保障等服务,并能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服务。
二、市场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进程加速,互联网用户数量不断增加。
同时,数据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应用不断扩大。
因此,云计算技术已成为现代企业和个人用户的必备工具。
根据市场研究显示,云计算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04万亿美元。
三、竞争对手分析云计算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亚马逊云计算(Amazon Web Services)、微软Azure、谷歌云(Google Cloud)、阿里云(Alibaba Cloud)等知名品牌。
这些公司已经在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份额,顺应企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未来竞争仍将更加激烈。
四、SWOT分析(一)优势1.技术:团队成员具备丰富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能,能够保障平台技术能力的稳定,保障用户数据安全;2.客户需求:产品专业定位,满足用户多方面需求,可定制化服务,提高用户黏性;3.研发经验:拥有多年软件开发经验团队,有能力进行平台功能和性能的开发和升级;(二)劣势1.资金投入:少量团队成员是学生,暂时无法向企业投入资金;2.知名度: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平台知名度不高,面临其他实力竞争对手市场压力大;(三)机会1.市场前景:未来市场规模大,发展潜力巨大;2.用户需求多样化:人们对于数据存储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可以拓宽产品渠道、提高用户数量;3.政策红利: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国家政策利好;(四)威胁1.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激烈,知名企业品牌和技术实力进入市场;2.技术风险:由于技术进步迅速,一旦技术优势被其他企业突破,必须加强研发才能保持优势。
五、开发计划永久目标:成为本地领先的云计算平台。
云平台开发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云平台开发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一、项目概述云平台开发项目是指基于云计算技术,通过构建一个云端系统来提供各种服务和应用程序的开发项目。
这种项目通常能够提供更高的灵活性、可伸缩性和安全性,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IT成本并提升其竞争力。
本报告将对云平台开发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评估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是否具备实施的条件和潜在的风险。
二、市场需求分析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意识到云计算技术的重要性,并希望通过云平台来实现数据存储、应用部署、计算资源共享等功能。
因此,云平台开发项目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于跨平台应用和数据共享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云平台开发项目能够有效地满足这些需求。
三、竞争分析在云计算领域,已经存在着一些知名的云平台服务提供商,如AWS、Azure、Google Cloud等。
这些巨头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对于新进入者来说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因此,云平台开发项目需要具备独特的特色和优势,才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四、技术可行性分析在当前技术条件下,云计算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各种云平台的开发工具和服务也越来越完善。
开发团队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适合的云平台解决方案,快速搭建起一个稳定高效的云端系统。
此外,众多开源项目和社区资源也为云平台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支持。
五、运营成本分析相比传统的IT架构,云平台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极大地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云计算服务往往采用按需支付的模式,企业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灵活调整资源配置,避免了过度投入和浪费现象。
此外,云平台的自动化管理和监控功能也能够降低人力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六、风险分析尽管云平台开发项目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潜在的风险。
例如,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是云计算技术的一个重要挑战,企业需要加强对数据的加密和权限控制。
另外,技术更新和竞争压力也可能会对项目的进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云平台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

云平台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技术也日益成熟,对于企业来说,将业务系统转移到云平台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将通过对云平台建设进行可行性分析,评估建设云平台的可行性和潜在益处。
2. 优势分析2.1 弹性伸缩能力云平台提供弹性伸缩能力,可以根据需求快速增加或减少计算资源。
这使得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购买和使用计算资源,节约了成本,并且能够应对业务的高峰和低谷期。
2.2 高可用性和容灾能力云平台具有高可用性和容灾能力,通过多节点、多地区的分布式架构,能够实现系统的高可用性和数据的容灾备份。
即使一个节点故障,也能保证业务的持续运行,并且数据不会丢失。
2.3 灵活性和可定制性云平台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以满足特定业务流程和功能需求。
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云服务,如虚拟机、容器、数据库等,以及不同的存储和计算资源,以满足业务的要求。
2.4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云平台提供多层次的安全保护体系,包括网络安全、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等,可以有效保护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
云平台通常具备更高的安全能力和专业的团队来保护企业的数据安全。
3. 可行性分析3.1 技术可行性云平台建设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接入、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设备,以及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等软件支持。
同时,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开发和维护云平台的技术实力,包括软件开发、系统运维等方面。
如果企业已经具备了这些技术条件,那么建设云平台是可行的。
3.2 经济可行性建设云平台需要一定的投入,包括硬件设备、软件授权、人员培训等方面。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评估建设云平台的成本,并与预期的收益进行对比。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云平台可以降低企业的IT成本,提高IT资源利用率,具有经济可行性。
3.3 管理可行性云平台建设后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
企业需要拥有一支具备云平台管理经验的团队,能够进行云资源的规划、部署、监控和维护。
云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

云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云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引言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云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和存储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报告旨在对云平台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对其优势和不足进行评估,为决策者提供有关云平台的决策依据。
1. 云平台的优势1.1 数据安全性云平台提供了高度可靠的数据存储和备份机制,有效保护了用户的数据安全。
通过数据加密和权限管理,云平台可以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
1.2 弹性扩展能力云平台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弹性扩展,快速提供更多的计算和存储资源。
这种灵活性能够满足用户在高负荷时期的需求,提高了业务的响应能力。
1.3 成本效益云平台采用按需付费的模式,用户只需支付实际使用的计算和存储资源,节省了硬件和维护成本。
而且,云平台提供的资源共享机制也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共同使用一部分资源,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2. 云平台的不足2.1 安全风险虽然云平台提供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但仍存在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的风险。
用户需要进行数据加密、合规监管等额外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2.2 依赖网络连接云平台依赖于稳定的网络连接,一旦网络中断或不稳定,将会导致用户无法正常访问和使用云平台服务。
这种依赖性可能对用户的业务造成较大的影响。
2.3 数据迁移难度由于云平台运行在云服务提供商的基础设施上,用户如果要迁移离开特定的云平台,面临着数据迁移的难题。
数据的迁移可能需要时间和成本,并且可能会带来业务中断。
结论基于以上评估,云平台具备较高的可行性。
它可以提供高度可靠的数据存储和备份,满足用户在高负荷时期的弹性需求,同时也具备较低的成本。
然而,用户需要注意数据的安全性、网络连接的稳定性以及数据迁移的难度。
决策者在使用云平台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根据具体需求制定合理的云平台使用策略。
参考文献:[1] Rittinghouse, J. W., & Ransome, J. F. (2016). Cloud computing: Implementation,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CRC press.[2] Beloglazov, A., & Buyya, R. (2010). Energy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virtual machines in cloud data centers. Proceedings ofthe 10th IEEE/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uster, Cloud and Grid Computing.。
2019年自主国密系列安全芯片及安全服务云平台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9年自主国密系列安全芯片及安全服务云平台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9年10月目录一、项目概况 (3)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1、安全芯片为网络信息安全服务提供核心功能承载,市场需求巨大 (4)2、统一规范的安全云服务市场需求旺盛 (5)3、有利于夯实公司可持续性核心竞争力 (5)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5)1、国家政策明确提出重点支持信息安全产业发展 (5)2、公司具备较完备的前期技术储备 (6)四、项目建设内容 (7)1、系列国密安全芯片及安全密码模块、安全通信模组研制 (7)2、安全服务云平台的研发扩建 (8)五、项目主要软硬件设备选择 (9)六、项目投资概算 (10)七、项目时间周期和时间进度 (11)一、项目概况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两个子项目:系列国密安全芯片和相应密码模块/模组研制并产业化子项目,安全服务云平台研发扩建并产业化子项目。
系列国密安全芯片和相应密码模块/模组研制并产业化子项目拟基于国家商用密码技术体系,面向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等三大5G 典型业务场景,研制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究商用密码算法的逻辑实现机理和密码安全芯片抗攻击实现机制,采取在电路级、模块级和系统级等多个层面综合超低功耗设计、整体优化设计、高速安全处理能力优化设计等技术,研发低功耗高性能安全芯片(XDSM3274)、工业级安全芯片(XDSM3275)、高性能服务器安全芯片(XDSM3279)三款国密安全芯片,构建以国密安全芯片为基础的密码服务基础设施;并以新研制的三款安全芯片为基础,研制多形态新一代安全密码模块、安全通信模组等产品,在移动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控制与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应用推广。
安全服务云平台是公司提供信息安全服务的基础支撑平台。
为适应不断增长的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用户规模、业务场景需求,安全服务云平台研发扩建并产业化子项目拟在当前安全服务云平台已具备的统一认证、密钥管理、安全通信、身份标识管理、鉴别与授权等服务基础上,研发实现安全预警分析、云数据签名、虚拟硬件安全模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云应用平台研发升级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2)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 (2)
1、项目实施符合国家支持基础软件的产品发展要求 (2)
2、符合鼓励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企业加快云计算应用的产业方向 (3)
3、项目契合云计算时代软件基础平台云化的发展方向 (3)
4、发挥云计算领域技术先发优势,保持在云应用平台领域的竞争地位 (4)
三、项目建设周期 (4)
四、项目投资概算 (4)
一、项目概况
为了应对企业大规模的应用云化需求与创新应用建设的需求,公司在原有云应用平台产品的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自动化及语音图像技术,对微服务应用平台、开发运维一体化平台、移动平台及云流程平台进行全面升级,实现云应用的智能开发、自动测试及大规模敏捷交付能力。
基于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深度学习及会话式UI(CUI)技术,建立创新应用平台框架,为公司未来面对创新应用建设市场奠定基础。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
1、项目实施符合国家支持基础软件的产品发展要求
软件基础平台是国家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加强对软件基础平台产品的研发升级符合国家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导向。
2016年7 月,国务院发布《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带动基础软件等实现根本性突破”;此外,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部署了15 个“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其中在电子信息领域的3 个重大专项中包含了基础软件;随后出台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也进一步明确了,要“提高基础软件和重点应用软件自主研发水平”。
在政策因素的推动下,以中间件为代表的基础软件的发展势必呈现长期增长的态势,项目实施符合产业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