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教授讲座:有效教学目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教学目标

体例说明:每一个“——”后,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对教师必须掌握和做到的,以及希望引起老师特别注意的内容,用加粗的宋体表示,例子用仿宋字体表示。教学目标是一个外延比较广泛的概念,通常包括某个学科的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这里(也是通常)所指教学目标,如未加特别说明,均指课时教学目标。

(一)什么是教学目标:

教师在上课前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要达成的结果。

——教学目标的功能:标准功能;导向功能;规范功能;激励功能。其中标准功能的教学目标的基本功能。

所谓标准功能,就是教学目标对教学检查、评估产生的标准作用。

(二)确定有效教学目标的三个要素:

1、向学生传达需要达到哪些特定结果;

2、展示达到这些结果需要哪些条件;

3、这些结果要达到怎样的熟练水平。

任何一节课的有效教学目标必须包含以上三个要素。

例: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在20分钟内,按照手稿,制作出两页经过编辑的,没有错误的电子文档。

分析:

——向学生传达需要达到哪些特定结果:两页经过编辑的电子文档;

——展示达到这些结果需要哪些条件:利用计算机(设备条件),20分钟内(时间条件);

——这些结果要达到怎样的熟练水平:没有错误。

(三)确定有效教学目标的步骤:

1、界定出可观察的学习结果;

2、陈述发生预期学习的条件(例如,使用哪些材料,哪些课文以及哪些设备,在哪段时间内,等等);

3、明确规定结果的标准和水平(在教学中能够预期的量化标准)

分析:

1、确定有效教学目标的第一步是界定出可观察的学习结果。之所以如此,在于教学目标只有可观察和可测量,教师才可能知道教学目标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达成。

有效教学目标必须用直接、具体的语言加以表达。以精确的语言来表达教学目标,就能使观察和测量变得具体,不会有争议和不同理

例,不要用“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这样的表达方式,而应当用"学生能"

区分……(体积和容积)

界定……(氢和氧化合)的结果

解决……(不同分母的分数加减)的问题 比较……(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这些动词描述了学生必须达成的、具体而且可观察的学习目标,从而描述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具体含义。如果没有这些明确具体的目标加以支撑,教师就无法评估学生是否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也就没有了意义。

注意:表示动作的动词可以使教学目标所期待的学习结果变得可操作。但这些动词应该表现为结果(比如界定、解决、列出),而不是手段或过程(比如学习、看、听、讨论等)

2、确定有效教学目标的第二步是规定学习会在什么样的特定条件下发生。如果仅仅通过运用个别的材料、设备、工具或其他的资源就能达成可观察的教学目标,那就应该在教学目标中陈述这些条件。如:以雨果和巴尔扎克的小说为例,区分法国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

用发给每个同学的《中国地图》,确定中国大陆的地理中心点。

有时候,对目标的条件规定甚至会涉及到几项条件,这时要考虑具备这些条件的可能性(方便、经济、安全等),如果可能,考虑到增强教学目标的清晰度,也可列入。如:

使用圆规、直尺、量角器,画出三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在15分钟内使用提供的参考书,写出电功率、电压、电流强度和电阻的公式。

分析:陈述教学目标中的条件是重要的,因为学生在达成目标时,常常因为没有陈述条件而做出不同的条件假设,从而影响目标的达成度,这对学生不公平。也会逐渐形成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忽略对条件的思考这样一种不好的思维习惯。

3、确定有效教学目标的第三步,是陈述达成目标所需标准的水平。也就是说,需要给目标确定一个可以量化或普遍经验可接受的标准,用来衡量学生是否达成,或在多大程度上达成教学目标。为了与后面的教学任务或教学目标产生联系,以及不同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教学目标标准的水平是可调整的。

标准的水平可以以多种方式表达,例如,可以以下列方式陈述它

考试中做对题目的数量

连续正确题目的数量(或连续无误行为的数量)

所包含的关键特征(在主观性测验中,如作文中的论点)

在规定的时间内任务的完成情况(在行为速度比较重要之处)

请注意下面的例子:

学生使用计算器正确地解决10道问题中的8个,其中包括带符号的两位小数的加法。

这一教学目标精确界定了可以观察到的最低限度的标准的水平,只有达成这一水平才可以说期待的教学目标达成了。

再次提醒:确定每一个有效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包括这三个要素:1、可观察的教学结果;2、条件;3、标准的水平。

(四)有效理解和把握教学目标的分类。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每个领域又划分为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六级水平(如,认知领域就从低到高分成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我国新课程的所谓“三维目标”也划分为了三个领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没有对各个领域进行明确的水平划分,水平的变化体现在了各学科的不同年级的课程标准中。

(五)为了使您制订的教学目标更加有效,教师还应该记住的是:

1、“三维目标”是整个课程的目标取向,并非每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都要体现出“三维”取向,都要有三个维度的课时教学目标。

2、每一门学科在“三维目标”的达成上所承担的分量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同学科的教学,对“三维目标”的维度取向上是有不同侧重的,比如,除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每一门学科都应有的目标外,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语文等人文和社会学科应该具有更大的侧重,而在方法和过程目标方面,数学等理科学科应更为侧重。

3、教师作为课程的主导者,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课程三维目标的达成,除了来源于学科内容之外,也来源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言行对教学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非常重要。

(六)有效教学目标应该具有结构性

教学是非常复杂的系统,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存在多向度的联系,这些联系构成了教学的内部结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系统内的主要要素,与教学内容、过程、方法等教学要素密切关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