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教案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教案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教案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2. 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及利用状况;3. 掌握水资源保护的基本知识与技能;4. 培养良好的水资源利用意识;5.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行动的动力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资源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水资源危机;3. 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状况;4. 水资源保护的原则和措施;5. 学生参与水资源保护行动的方式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水资源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思考,启发学生对水资源保护问题的重视。

2. 知识讲解(15分钟)- 通过图表和数据介绍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利用状况,让学生了解全球和国内水资源的现状。

3. 讨论与互动(20分钟)- 分小组进行讨论,就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激发学生探究水资源保护方案的兴趣。

-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调查、观察和总结,了解当地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情况,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4. 知识归纳(10分钟)结合学生小组活动的报告,总结水资源保护的原则和措施,强化学生对水资源保护的理解和认知。

5. 拓展与实践(2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水资源利用情况,提出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的具体行动方案,并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行动。

四、教学评价1. 结合本节课研究的知识,设计小组活动,评估学生对水资源保护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针对学生的小组活动报告和个人行动方案,进行评价,并给予建设性的反馈。

五、教学资源1. PPT幻灯片;2. 数据图表资料;3. 小组调查记录表;4. 小组活动总结汇报表格。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识得到提高,掌握了水资源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了良好的水资源利用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案2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案2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案2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水资源的分类及其分布情况,掌握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理解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掌握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技术。

3. 了解一些现代水资源管理技术,掌握对水资源管理的实践操作。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 水资源的分类及其分布情况2. 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 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方法和技术4. 现代水资源管理技术及对水资源管理的实践操作三、教学过程与方法1.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通过图片、地图等多种媒介展现水资源在国内外的分布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课时:水资源的分类及其分布情况通过图表和视频,了解水资源分为地下水、地表水、雨水、海水等类型,以及各类型水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

第三课时: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PPT、视频等展现水资源的利用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如浪费、过度开采、污染等,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迫切性。

第四课时: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方法和技术通过案例分析、现场参观等手段,学习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保护的方法和使用的技术,如节水、防污染、以及现代污水处理技术等。

第五课时:现代水资源管理技术及对水资源管理的实践操作通过现场实践操作、实验等方式,掌握实用的现代水资源管理技术,如智能化水资源监控及在线管理系统等。

2.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方法,结合现场实践操作,打造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效果评估1. 学生的考核通过课堂观察、小组讨论、实践操作、个人报告及期末考试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掌握的水资源知识及实际应用能力。

2.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学生调查问卷、课程反馈及教师自我评估等方式,评估本次教学的效果并对教学改进提出建议。

五、学习体会本次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案将理论、现实案例、技术操作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一次系列课程里全面了解了水资源的分类、分布、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深入理解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及方法和技术,增强了保护 water 资源意识的同时,还有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着很好的锻炼作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掌握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很好的提升作用。

水资源的保护教案

水资源的保护教案

本文主要介绍水资源保护的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及利用与保护方法,提升他们的水资源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一、课程目标:1.理解水资源对生命的重要性;2.了解世界上水资源的分布状况;3.学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法;4.了解水资源的保护措施;5.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水资源意识。

二、课程内容:1.水资源的重要性;2.水资源的种类及分布;3.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4.水资源的污染及治理。

三、教学方法:1.讲述法:通过讲述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种类及分布等,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基本知识;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水资源的限制和水资源的保护;3.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措施,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2.让学生了解世界上水资源的分布状况;3.让学生掌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法;4.让学生掌握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五、教学建议:1.班级分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调查项目,如:周围地区水资源状况、河流或湖泊的污染情况等,并在课堂上宣讲。

2.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国家级水源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邀请爱护自然环境的志愿者或者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水资源。

4.组织学生进行小实验,体验和加深学生对水资源节约的认识。

六、课堂教案:本课目标:让学生掌握水资源的基本知识,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1.师生互动(1)自我介绍(2)教师简述本课目标(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水资源的看法和理解2.讲解课(1)讲解水资源的定义、种类及分布情况。

(2)讲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参与各个领域的水资源使用情况,让学生更加了解水资源的作用与意义。

(3)引导学生思考,合理使用水资源对于人类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小组调查(1)小组分工,每个小组负责一个调查项目。

(2)调查周围地区水资源状况、河流或湖泊的污染情况等,并在课堂上宣讲。

(3)提醒学生在调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守护水资源水资源的课程设计

守护水资源水资源的课程设计

守护水资源水资源的课程设计在守护水资源的课程设计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有效管理和保护水资源,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水危机。

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于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并通过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概述本课程以守护水资源为核心,旨在使学生深入了解水的重要性、当前面临的水危机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水资源。

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活动、小组讨论和案例研究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水资源观念,并培养解决水资源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利用的意识;2. 了解当前全球水资源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3. 掌握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4. 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心。

三、课程内容1.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全球水资源现状与问题-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 水资源管理与政策- 水资源管理的原则和目标- 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国际和国内水资源保护政策的比较分析3.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水的利用方式和效率- 水污染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资源保护的技术手段和策略4. 水资源保护的实践案例分析- 重点城市的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案例研究- 水资源问题解决方案的制定与评估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活动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介绍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基本理论知识。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课程相关话题,并形成共识。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水处理厂、河流调研等实地活动,以加深对水资源问题的认识。

4.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估实际水资源管理案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进行评估。

2. 个人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关于特定水资源问题的个人报告。

3. 小组项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水资源保护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4.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于水资源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教学设计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教学设计

2、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工程主要是针对银川都市圈部分城市水源地水质超标、城市超采区地下水漏斗、水资源总量不足、农村供水水源分散、规模小且水量不足等问题,利用深度净水处理的黄河水替换银川北郊、南郊、贺兰和东郊等水源地,从而解决银川都市圈城乡群众的饮水问题。

3、简要介绍“湖长制”。

图片是老师在阅海桥上拍到的展板,湖长制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湖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展板上公示了负责人及其职责和管理目标,并且留有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那在湖长管理之下的阅海湖水,水质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现场做一个简单的水质检验试验看看。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实践组水样采集过程,现场再进行水质检测实验并填写表格【实验准备】采样水一瓶,纯净水一瓶,两个大烧杯,两个搅拌棒,肥皂沫,PH试纸及色卡[实验步骤]1、试验台上展示两瓶静置超过3小时的河湖水和纯净水,事先用不同标签进行区分。

2、学生肉眼观察水体,描述两瓶水的清澈度,做好记录。

3、拿出备用烧杯,将澄清后的河湖水和纯净水倒入其中。

4、用玻璃棒各取瓶内水滴到PH试纸上,观察试纸变化,与色卡进行对比并记录结果。

5、事先准备好肥皂沫,分别加入实验用水中,边加入边搅拌,做好观察并记录结果。

这几年大力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效显著,城市的水域污染状况明显减轻了,但污染依然存在,对水资源的治理和保护是一个需要永久坚持的事情。

根据自己学过的地理知识,为阅海水资源的保护设计一套可行的方案吗?(三)小结水资源固然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在利用时却存在着诸多或自然或人为的问题,人类一定不可以随意所欲的去开发和利用,合理使用水资源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应该力所能及的做好对水资源的保护,这也是我们今天的课题——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四)教学反思板书设计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水危机水保护原因措施自然人为开源节流课后练习: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

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

水资源与利用课程设计

水资源与利用课程设计

水资源与利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2. 使学生了解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水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的能力;2. 提高学生参与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实践活动的能力;3.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分析水资源相关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情感;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使其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行动;3. 引导学生树立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地理学科,旨在通过学习水资源与利用的知识,提高学生对我国水资源现状的认识,培养其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水资源问题有一定的关注,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讲解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及影响,以教材中相关章节为基础,结合地图、案例进行分析。

- 河流、湖泊、地下水的分布与特点- 水资源分布与人口、经济发展的关系2.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介绍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引用教材相关内容,探讨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方法。

- 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的现状与问题- 节约用水、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与措施3.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阐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保护水资源的措施,结合教材内容,探讨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策略。

- 水污染防治、水源地保护- 水资源合理配置、跨区域水资源调配4. 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讲解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教材相关章节为例,分析水资源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设计说明书要点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设计说明书要点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设计目的 (1)1.2 设计任务 (1)1.3 设计时间 (1)第二章计算说明 (2)2.1 基本资料 (2)2.1.1 河流自然条件 (2)2.1.2 地区气象资料 (2)2.1.3 工程要求 (2)2.2 构筑物类型确定 (3)2.2.1 取水构筑物分类及确定 (3)2.2.2 固定式取水构筑物 (3)2.3 构筑物设计 (5)2.3.1 取水头部设计 (5)2.3.2 进水管设计 (7)2.3.3 集水井设计 (8)第三章结论 (13)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1.1 设计目的1、对所学知识加以应用和系统化,培养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设计、制图、查阅资料、使用设计手册和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

2、使学生能通过设计掌握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基本计算方法。

3、掌握工具书的应用方法。

1.2 设计任务南阳市一取水构筑物的扩大初步设计1.3 设计时间2013年1月3日——2013年1月6日第二章计算说明2.1 基本资料2.1.1 河流自然条件1、河流水位:最高水位为 35.35 m, (频率P=1%);最低水位为 20.45 m (保证率P=97%)。

2、河流的流量:最大流量为 26500 m3/s;最小流量为 335 m3/s。

3、河流的流速:最大流速为 2.45 m/s;最小流速为 0.5 m/s4、河流的含砂量及漂浮物:最大含砂量 0.45 kg/ m3;最小含砂量 0.0013 kg/ m3。

有一定数量的水草和青苔,无冰絮。

5、河流主流及河床情况河流近岸坡度较缓,主流离岸 75 m,主流最小水深 3.9 m。

岸边土质较好,有一定的承载力,满足使用要求。

2.1.2 地区气象资料最低气温:-10℃,最高气温:39℃,最大冰冻深度15㎝。

2.1.3 工程要求净水处理厂供水量为 3.85 万m3/d,供生活饮用和生产需要。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教学设计 (2)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教学设计 (2)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教学设计
前言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然而,全球日益增长的人口和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难题。

因此,教育对于提高公众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提出了一份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教学设计,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应该能够: 1. 了解全球水资源的基本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2. 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及其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3. 了解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方面的内容; 4. 了解水资源管理的现状和趋势; 5. 学会提高自身节水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全球水资源现状和问题
1.全球水资源的分布和供需状况
2.全球水资源的污染和治理现状
3.全球干旱和水资源短缺问题
第二部分:水资源的意义和作用
1.水资源的重要性及其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2.水资源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水资源对人类生存的作用
第三部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恰当的水资源利用
1。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设计--某县给水厂取水工程设计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设计--某县给水厂取水工程设计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设计--某县给水厂取水工程设计
某县给水厂取水工程设计是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中重要的一环,其设计也至关重要。


文就某县给水厂取水工程设计的设计原理及具体型式给出一个设计思路。

首先,在进行某县给水厂取水工程设计之前,需要对当地的水情、取水方式、水位、
水压、水流速、水质、消耗量等做出详细的调查研究。

其次,某县给水厂取水工程设计也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取水方式,如采
用直接取水法或间接取水法;同时,还需要考虑取水口位置、取水口类型,讨论取水口的
深度、取水口的高度和施工方法等。

此外,某县给水厂取水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取水设施的设计,包括水力学设计、主管道设计、抽水机室设计、供水管网设计等,以确保取水工程的安全可靠。

最后,在某县给水厂取水工程设计完成之后,要进行现场施工验收,以确保施工质量。

综上所述,某县给水厂取水工程设计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环境、科学、技术等因素的
工程设计,必须按照科学的规范、精准的方法,在对现状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
制定合理的工程设计工作方案,全面考虑实际情况,努力保证取水工程顺利实施,最终满
足取水安全、节约水资源的要求。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设计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设计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设计水是生命的源泉,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

水资源在社会、经济、生存环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建设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条件,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长期以来,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造成的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区域性的生态、环境灾害受到了国际水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广泛关注。

现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已从传统的仅对水资源量的评价与无序开发转变为更加重视水资源量与质的综合评价、合理开发与利用;更加注重节水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更加关注水资源的天然循环与人为循环之间的协调;更加强调污水再生回用技术和污染水源的水质修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实现水资源的有效保护。

强调水资源和理开发与利用,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以成为当今人类为维持社会进步、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采取的重要得手段和保护措施。

Water is the source of life, it is an important na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ater resources in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living environment in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t is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economy, to ensure that people live, work and community building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s material basis. For a long time, the irrational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use of the serious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disasters by the international 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areas of general interest. Modern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only from the traditional evaluation of the changes and disorderly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water-saving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more attention The natural cycl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human cycle; greater emphasis on effluent reuse technology and the pollution of water quality restor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application,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Li stressed that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nd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protection of human beings to become today to maintain social progress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must be taken in an important means and measures of protection.《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任务某市一取水构筑物的扩大初步设计。

水源利用与保护的实践教案设计

水源利用与保护的实践教案设计

水源利用与保护是地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水污染和水危机问题日益严重。

开展水源利用与保护的实践教学至关重要。

本文以高中化学课程中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为例,设计一节实践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水资源的类型、利用情况、短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探究水源的保护措施。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实践教学,学生应能:1.理解水的三态及转化过程,认识水资源类型及其分布情况;2.了解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掌握水资源保护措施及方法,探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健康的生态环境建设。

二、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通过身临其境的环境,直观地感受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和保护措施。

2.报告讲解:引导学生收集和整理研究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报告讲解,提升学生的学术素质。

3.分组实践:将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积极探究水资源的保护方法。

三、教学环节1.环节一:信息收集(20分钟)老师为学生提供教材和相关文献,要求学生小组阅读分析、收集和整理与多种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方面的信息,并用自己的话表达。

学生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进行信息收集,比如网络搜索、阅读图书、采访专家等方式。

并在一张大纸上制作“世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大事记”,展示已经收集的有关信息。

2.环节二:现场体验(40分钟)将学生带到周边水源保护区进行现场教学。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收集和记录水资源的类型、质量和顺畅度等相关数据和信息。

同时,教师介绍当前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示学生思考和探索水的节约和保护方法。

3.环节三: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之间交流和分享他们所收集的信息,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水资源的看法和想法,解决其中存在的疑惑。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探讨并提出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4.环节四:保护水资源活动(60分钟)根据小组讨论结果,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教学设计导引: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而如今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因此教育孩子们正确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意识十分重要。

本次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水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引导他们积极行动,保护水资源。

一、揭示水资源的重要性1. 观看水资源相关的视频素材(视频素材需要老师提前准备),介绍水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视频应包括水的循环过程、水在人类生活中的多种用途以及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影响。

2. 展示图片素材,比较干旱地区和水资源丰富地区的生活条件差异,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短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 通过幻灯片展示,介绍水的循环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水从自然界到人类生活中的转化过程。

同时,介绍水的用途包括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

2. 分组活动:要求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探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利用水资源。

每个小组可以展示一种水资源节约措施,并讨论该措施的实施难度和效果。

3. 小组展示和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并就各自选择的措施进行分享,全班共同交流讨论。

三、水资源的保护措施1. 学生进行小组研究,了解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保护措施,如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等,并详细了解该措施的实施方式和效果。

2. 小组之间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社会角色在水资源保护中的行动。

例如,有农民、工程师、政府官员、环保组织成员等。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分享各自模拟的场景和行动。

全班共同评估不同角色在水资源保护中的作用和影响。

四、环保行动的实施1. 学生制定个人环保行动计划,包括在家里、学校和社区的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水资源。

他们可以选择描绘和书写的方式记录个人环保行动计划。

2. 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个人环保行动计划,展示他们的计划并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借鉴。

3. 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组织的环保活动,如清洁河流、植树造林等,以实际行动投入到水资源的保护中。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设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设

目录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04)(一) 设计说明书第一章概述 (05)1.1 设计依据和设计范围 (05)1.2 自然条件资料 (05)第二章设计水量 (06)2.1 各项用水量 (06)2.2 最高日用水量 (06)2.3 设计水量 (06)第三章给水水源及取水工程 (06)第一节给水水源3.1.1取水规模确定 (06)3.1.2地区水源选择情况及水源选择 (06)3.1.3取水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06)3.1.4水源地位置 (07)第二节取水构筑物3.2.1设计原则及设计特点 (07)3.2.2取水构筑物型式 (07)3.2.3取水头部选择 (07)3.2.4进水间的设计 (07)第四章取水泵站的设计 (08)4.1 泵的选择 (08)4.2 泵房布置 (08)4.3 主要设备选择 (08)(二)设计计算书第一章设计水量计算 (08)1.1 最高日用水量计算 (08)1.2 设计水量计算 (09)第二章设计水量 (09)2.1 取水头部设计 (09)2.2 进水间设计 (10)2.3 进水孔设计 (11)第三章取水泵站计算 (11)3.1水泵的选则 (12)3.2泵房布置 (13)3.3泵房标高设计 (14)结束语 (14)参考文献 (15)一、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设计要求通过课题设计,使学生熟悉并掌握给水工程中取水工程的设计内容、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学会根据设计原始资料正确地选定设计方案,正确计算,对取水工程进行设计。

要求学生对取水工程的设计思想,从取水点布置、取水构筑物选择、操作联系、生产管理以及物料运输等各方面考虑,进行合理的布置设计。

掌握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的编写内容和编制方法,并绘制工程图纸。

设计内容1、水源选择2、取水方案及位置的确定3、取水构筑物形式和设备设计计算并绘图。

设计资料(一)水源和水质1、地下水:该县基本无合适地下水可以开采利用。

2、地表水该县拥有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全市平均年降水深1568毫米,平均年降水总量748530万立方米,平均年径流深730mm,平均年径流总量355300万立方米。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课程设计任务书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题目:江西省某县给水厂取水工程设计学院:建筑工程系:土木工程专业班级:给排水121学号:6002212040学生姓名:王江起讫日期:指导教师:欧阳二明职称:副教授学院审核(签名):审核日期:说明1.课程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经专业学科组审定,下达到学生。

2.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独立完成课程设计。

3.本任务书在课程设计完成后,与论文一起交指导教师,作为论文评阅和课程设计答辩的主要档案资料。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课程名称: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题目:江西省某县给水厂取水工程设计学院:建筑工程系:土木工程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起讫日期:指导教师:欧阳二明职称:副教授学院审核(签名):审核日期:(一)设计说明书第一章概述一、设计依据和设计范围1、设计依据:①城市建设规划近期规划人口12.5万人,自来水普及率95%;工业产值10亿元/年,万元产值耗水量120立方米/万元,日变化系数1.15;城市道路面积100公顷,绿地面积120公顷。

远期规划人口16万人,普及率100%;工业产值24.5亿元/年,万元产值耗水量110立方米/万元,日变化系数1.10;城市道路面积180公顷,绿地面积160公顷。

未预见水量按其他用水量10%计算,漏水量按其他用水量11%计算。

②参考资料:《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教材《室外给水设计规范》《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水资源及给水处理》《泵站设计规范》《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1-给水工程》《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其它现行的有关规范和规定二、自然条件资料(一)水源和水质1、地下水:该县基本无合适地下水可以开采利用。

2、地表水该县属江西省,拥有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全市平均年降水深1568毫米,平均年降水总量748530万立方米,平均年径流深730mm,平均年径流总量355300万立方米。

人均年占有地表水量约5000立方米,修河是发源于上游黄龙山。

修河在该县境内总流域面积3586平方公里,约占本市总面积的81%。

环保教案水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的教学内容设计

环保教案水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的教学内容设计

环保教案水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的教学内容设计环保教案:水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的教学内容设计尊敬的老师们:在当今世界上,水资源日益减少,保护和节约水资源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保护水资源的习惯和能力,我设计了以下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掌握水的节约利用方法,并动手实践,真正做到环保行动起来。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紧缺性;2. 掌握水的节约利用方法;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际行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导入环节(约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水的重要性,通过提问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约20分钟):a. 讲解水资源的定义和分类,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b. 介绍全球水资源状况,以及水资源的紧缺性和不可再生性。

c. 阐述水资源对人类生活、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约30分钟):以实际案例为例,让学生了解水资源浪费与损失的情况,并引导学生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

4. 水资源节约方法(约20分钟):a. 团体合作游戏,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节约用水。

b. 教学PPT展示水资源节约的方法和技巧,如定时修理漏水管道、使用节水家电、减少冲洗次数等。

c. 分组小组讨论,分享家庭中的水资源节约经验,并讨论如何将这些经验应用在学校和社区中。

5. 实践活动(约30分钟):a. 指导学生设计家庭的水资源利用计划,并制定实施方案。

b. 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实践节约水资源方法。

c. 学生回校后,汇报实践成果,并进行互动讨论和总结。

6. 归纳总结(约10分钟):学生对该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归纳出水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行动计划。

三、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在教学内容设定中,尽量使用形象生动的示例和图片,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在实践活动环节要求学生做到实事求是,真正参与到节约用水的实践中。

3. 在回校后的讨论中,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建立一个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课程设计指导书.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课程设计指导书.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设计指导书题目:X 市取水构筑物的扩大初步设计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姓名:学号:026413XXX指导老师:肖晓存完成时间:2015年月日温馨提示(装订顺序):1封面(不带页眉页脚);2.前言(中、英文,不带页眉页脚,不带页码);3.目录(三级标题);4.正文1. 绪论 (1)1.1设计任务 (1)1.2 设计基础资料 (4)1.3 设计成果及要求 (5)1.4 成绩评定办法及标准 (5)2.计算说明 (8)2.1 取水构筑物形式的选择 (8)2.2 取水头部形式的选择 (8)2.3取水头部设计计算 (8)2.4 集水间设计计算 (10)2.4.1 格网计算 (10)2.4.2 集水间平面尺寸 (11)2.4.3 集水间平面尺寸计算 (11)2.4.4 集水间标高计算 (12)2.4.5 格网起吊设备 (12)3. 结束语 (13)参考文献 (13)注意目录之间行间距, 注意正文的字体大小及排版1.1设计任务X市取水构筑物的扩大初步设计。

1.2 设计基础资料(一)河流自然条件1、河流水位:最高水位为(30-40) m,[计算集水间的标高](频率P=1%);最低水位为(20-25) m[计算箱体处的最低或最小水深。

计算箱体处最低水位时的水深,即定位箱体深入河内的长度,也即确定自流管长度,或定箱体到岸边的距离。

] (保证率P=97%)。

2、河流的流量:最大流量为(26000-40000) m3/s;最小流量[计算取水量的限值,设计取0.5)倍]为(300-600) m3/s。

水量要小于最小流量的(0.15~3、河流的流速:最大流速为(2-6) m/s;最小流速为(0.3-1.0) m/s4、河流的含砂量及漂浮物:最大含砂量(0.3-1.0) kg/ m3;最小含砂量(0.001-0.004) kg/ m3。

[看水质浊度用的.其含砂量为10~100kg/m3时,为高浊度水] 有一定数量的水草和青苔,无冰絮。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 掌握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增强对水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水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 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现状。

3.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原则。

4.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方法。

5. 水资源管理与政策措施。

三、教学活动安排1. 课堂讲授(40%)- 介绍水资源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

- 分析当前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概述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原则和方法。

- 解析水资源管理与政策措施的作用和意义。

2. 小组讨论(30%)- 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汇总各组讨论结果,形成报告。

3. 视频展示与分析(20%)- 搜集相关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实例和案例视频。

- 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4. 实践活动(10%)-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设施或项目。

- 学生参与实地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

四、教学评估1. 课堂笔记和讨论报告(30%)2. 视频分析报告(20%)3. 实地考察报告(30%)4. 期末考试(20%)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2. 视频资源: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案例分析视频3. 实地考察场所:当地的水库、水厂、水资源保护区等六、注意事项1. 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2.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问题。

3. 尽量提供实际案例和数据,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

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六节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课时教学设计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水有自净作用,因此不会被污染
B.水资源非常丰富,无需节约用水
C.只要是无色、透明的水,就一定未被污染
D.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水量会不断增加
4.我省是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以下列举的防止水污染的措施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A ]
①禁止使用农药和洗衣粉
②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③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④生活污水净化后再排放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③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设计打印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设计打印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设计(打印)《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题目:保定市取水构筑物的扩大初步设计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姓名:xxx学号:026413xxx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15年月日前言课程设计是《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中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来衡量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通过课程设计实习,学生对书本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学生能更熟练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使以前学过的东西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和生动化。

对所学知识加以应用和系统化,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设计、制图、查阅资料、使用设计手册和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使学生能通过设计掌握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基本计算方法;掌握工具书的应用方法。

通过整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对水资源的形成和开发利用,水资源量的计算评价,地表水及地下取水工程,节水理论与再生水回用等知识都有了较全面较新的了解。

通过本次对一个取水构筑物的课程设计,我又将整个《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书中的知识点又重新复习了一遍,对那些原来感到茫然的晦涩难懂的知识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对那些原来自己不知道的内容,也有些了解,使自身较为全面、系统地获取水资源取水的相关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掌握了取水知识。

由于自己能力有限且是第一次进行课程设计,难免在设计的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希望老师能予以指导纠正,以促进我今后的学习。

同时,也要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指导与帮助,我才能更加顺利和有效率地完成了本次课程设计。

PrefaceCourse design is the objective of water resources use and protection in the course of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actical teaching, which is to measure students ' mastery of knowledge for the course. Through curriculum design internships, students have a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book knowledge. Students will be more familiar with the knowledge,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have learned something more Visual, concrete and vivid. To applied and systematized knowledge, cultivate students '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students in design, drawings, check out information on basic skills such as design manuals and specifications, using preliminary training; so that students can design master basic calculation method of surface water intake structure; master the application of reference books.Through the entire semester course of study, the form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surface water and underground water engineering, water-saving theory and reclaimed water reuse of knowledge has a more comprehensive new understanding. Through this times on a take water structures of courses design, I has a again review the whole book knowledge points of water resources using and protection. onthose original was loss of obscure difficult understand of knowledge has more clear to awareness; on those original himself not know of content, also have some understandings, makes myself more full, and system to gets water resources take water of related knowledge, combined theory with practice phase , I can master water knowledge better.Due to my limited capacity and the first time for course design, it also has more or less problems during the design process, hoping that teachers can guide corrective to facilitate my future study. Meanwhile, I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for their guidance and help, I was able to go more smoothly and efficiently to complete this curriculum design.目录1 绪论 (1)1.1 设计任务 (1)1.2 设计成果及要求 (1)设计成果 (1)设计要求 (1)2 计算说明 (2)2.1设计基础资料 (2)河流自然条件 (2)地区气象资料 (2)工程要求 (2)2.2 构筑物类型确定 (3)取水构筑物形式的选择 (3)取水头部形式的选择 (3)进水管形式的确定 (4)集水井形式的确定 (4)2.3 取水头部设计计算 (5)设计水量 (5)格栅计算 (5)自流管计算 (6)取水头部构造尺寸 (7)箱体设计尺寸 (8)取水头部标高计算 (8)2.4 集水间设计计算 (10)格网计算 (10)集水间平面尺寸计算 (11)集水间标高计算 (11)格网起吊设备 (14)排泥冲洗设备 (15)3 结束语 (15)参考文献 (16)1 绪论1.1 设计任务信阳市取水构筑物的扩大初步设计1.2 设计成果及要求1.2.1 设计成果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教学设计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教学设计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水资源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2.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及其保护的重要性;3.掌握一些水资源的利用方法;4.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水资源的概念及其分类;2.水资源的利用;3.水资源的保护。

三、教学重点1.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及其保护的重要性;2.掌握一些水资源的利用方法。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互动式教学;3.实践活动。

六、教学用具及设备1.电视与音响设备;2.演示用品:PPT、图片、视频;3.实践用具:空瓶子、水桶、水管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密不可分的关系,激发对水资源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2. 学习(30分钟)2.1 水资源的概念和分类(10分钟)通过讲解水资源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分布情况,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水资源,从而提高对水资源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2 水资源的利用(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水资源的利用方法,如:储水、运输、发电、灌溉、水利工程等。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一些能够有效利用水资源的方案,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如何利用雨水等。

2.3 水资源的保护(10分钟)介绍一些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包括:少开发、多节约,治理水体污染等。

并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水资源保护的意义,从而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中。

3. 实践(3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利用空瓶子、水桶、水管等实践工具设计一个小型滴灌系统,从而在实践中感受到落实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

4.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自我检测,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八、课后作业1.课后读一些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相关的文章,并撰写读后感;2.尝试通过水流量计等工具,测试家庭用水的日均消耗量,并提出合理的用水建议;3.查阅一些关于家庭节水的方法和措施,并分享给家人或同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设计题目:取水构筑物的扩大初步设计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姓名:学号:0244111 指导老师:肖晓存完成时间:2013年12月13日指导老师评语指导老师签字答辩委员会评语主任委员签字设计成绩年月日前言水是生命之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

长期以来,我国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造成的严重水资源短缺和区域性的生态、环境灾害受到了国际水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广泛关注。

通过整个学期的课程学习,我们对水资源的形成和开发利用,水资源量的计算评价,地表以及地下取水工程,节水理论与再生水回收利用等都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利用本次取水课程设计使自身知识更加系统起来,懂得水资源取水的相关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的掌握了取水知识。

课程设计是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中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对前期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

通过课程设计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们走向实际工作岗位,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PrefaceWater is the Source of Life, natural resources and an important environment factor. For a long time, the unreaso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with the serious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disasters is widely concerned by the international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Through the course of the semester learning, we develop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evaluation, calculation of amount of water resource, surface and underground water engineering, water saving theory and reclaimed water recycling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Use the water course design makes itself more knowledge system, grasp the knowledge of water resources for water,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have a better knowledge of water.Curriculum design is the use and protection of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actical teaching link in the course of water resources, is the early studies the basic theory, basic skills and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rough courses designed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of our learning, cultivate our ability of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as we move toward actual work, to society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目录前言 (4)第1章绪论 (1)1.1 课程设计任务 (1)2.2 设计目的 (1)3.3 主要资料 (1)4.4 设计资料和参考书 (2)5.5 设计时间 (2)第2章计算说明 (3)2.1 取水构筑物 (3)2.1.1 构筑物类型确定 (3)2.1.2 取水头部形式的确定 (3)2.1.3 管道形式的确定 (3)2.1.4集水井形式的确定 (3)2.2 构筑物设计 (3)2.2.2 取水头部构造尺寸 (4)2.3.3 自流管的计算 (6)2.3.4 集水井设计 (7)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第1章绪论1.1 课程设计任务济源市一取水构筑物的扩大初步设计。

2.2 设计目的1、对所学知识加以应用和系统化,培养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设计、制图、查阅资料、使用设计手册和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

2、使学生能通过设计掌握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基本计算方法。

3、掌握工具书的应用方法3.3 主要资料(一)河流自然条件1、河流水位:最高水位为 35.40 m,[计算集水间的标高](频率P=1%);最低水位为20.50 m[计算箱体处的最低或最小水深。

计算箱体处最低水位时的水深,即定位箱体深入河内的长度,也即确定自流管长度,或定箱体到岸边的距离。

] (保证率P=97%)。

2、河流的流量:最大流量为 27000 m3/s;最小流量[计算取水量的限值]为 320m3/s。

3、河流的流速:最大流速为 2.48 m/s;最小流速为 0.5 m/s4、河流的含砂量及漂浮物:最大含砂量 0.47 kg/ m3;最小含砂量 0.0015 kg/ m3。

[看水质浊度用的]。

有一定数量的水草和青苔,无冰絮。

5、河流主流及河床情况河流近岸坡度较缓,主流离岸约50—100m,主流最小水深3.8—40m[选择确定取水构筑物的形式,岸边式或河床式]。

岸边土质较好,有一定的承载力,满足使用要求。

(二)地区气象资料最低气温:-10℃,最高气温:39℃,最大冰冻深度15㎝。

[考虑管埋深度] (三)工程要求净水处理厂供水量为 54000 万m3/d,供生活饮用和生产需要。

[须考虑水厂自用水量5% ,计算取水量用]4.4 设计资料和参考书。

《水资源与取水工程》教材《给排水设计手册》第1、3、10、11册。

《给排水快速设计手册》第l册。

《给水排水标准图集》90S321-1(格网)、90S321-6(格栅)5.5 设计时间:第14周(2013.12.9——13)第2章计算说明2.1 取水构筑物2.1.1 构筑物类型确定因河床稳定,河岸较平坦,岸边水深不够,宜采用河床取水构筑物。

河心处于箱式取水头部,经自流管流入集水井,在经格网截流杂质后,用离心泵送出。

2.1.2 取水头部形式的确定取水头部的形式很多,常用的有喇叭口、蘑菇形、鱼形罩、箱式、桥墩式等。

由于取水地点水深较浅,含沙量少,有一定的水草和青苔,所以选取箱式取水头部。

头部迎水面作成尖角形用钢筋混凝土分两节预制,吊装下沉后,水下拼装。

头部周围抛石,防止河床冲刷。

2.1.3 管道形式的确定按照进水管形式的不同,河床式取水构筑物有自流管取水、虹吸管取水、水泵直接取水和桥墩式取水等类型。

本设计选用自流管取水。

适用条件:河床较稳定、河岸平坦、主流距离河岸较远、河岸水深较浅且岸边水质较差,自流管埋深不大或者在河岸开挖隧道以敷设自流管等情况下从河中取水。

2.1.4集水井形式的确定集水井和取水泵站可以和建,也可以分建。

分建时集水井的平面形式可为圆形、矩形、椭圆形等。

圆形集水井结构合理,水流阻力小,便于沉井施工,但不便于布置设备;矩形集水井安装滤网、吸水管、分格及布置水泵和管线较为方便,但造价较高。

通常当集水井深度不大,可用大开槽施工时,采用矩形集水井,否则用圆形。

综上所述,选用矩形集水井。

2.2 构筑物设计2.2.1 取水头部的计算1. 设计水量Q=54000×1.05=56700m³/d=0.656m³/s2.取水头部设计取水头部水平剖面取为菱形,整体为箱式α角取90,侧面进水。

3. 格栅计算(1)进水流速:v 0=0.4m/s (当江水有冰絮时,采用0.2-0.6m/s ;无冰絮时,采用0.4到1.0m ³/s ,漂浮物较多时取小值,反之可取大值) (2)栅条厚度:s =10mm ,断面为扁钢形 (3)栅条净距:b =60mm 。

(一般采用30-120mm ) (4)阻塞系数:K 2=0.75; (5)面积减少系数: K 1=s b +b=606010+=0.857 (6)进水口面积: 0F =120Q V K K =0.6560.40.8570.75⨯⨯=2.499㎡(7)进水口数量选用4个,每个面积为: F =0F 4=2.4994=0.625㎡ 格栅尺寸选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90s321-3,每个进水口尺寸为B 1×H l = 1500×1100,格栅外形尺寸B ×H =1400×1000。

2.2.2 取水头部构造尺寸(1)最小淹没水深: ‘h =1.2m,与河流通行船只吃水深度有关;(2)进水口下缘距河底:''h =1.5m ,为避免泥砂进入取水头部; (3)进水箱体理深:'''h =1.4m ,与该处河流冲刷程度有关, (4)箱体处最低水位水深不得小于3.8m 。

(5)箱体设计尺寸如下图1、2。

图1 箱式取水头部平面图图2 箱式取水头部剖面图2.3.3 自流管的计算自流管设计为两条,每条设计流量为 q 自=2Q =0.6562=0.328m ³/s 初选自流管流速:'v =1.0m/s初步计算直径为:'D 按公称直径,选择自流管直径D 自=0.7m 。

自流管实际流速为: v 自=24q D π自=240.3283.140.7⨯⨯=0.853m/s自流管损失按h w =h f +h j ,计算,其中: h f =i ⨯l=0.00107×60=0.0642mh j =∑gv 22ζ各局部阻力系数值为:喇叭口£1=0.1,焊接弯头£2=1.01,蝶阀£3=0.2,出口£4=1.0,局部阻力损失为:h j =∑g v 22ζ=(0.1+1.01+0.2+1.0)×20.85329.81⨯=0.0371m则管道总损失为:h w =h f +h j =0.0642+0.0371=0.1013m考虑日后因淤积等原因造成管道阻力增大,为避免因此造成流量降低,则管道总水头损失采用0.21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