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音乐赏析
《2024年电影音乐欣赏——《霸王别姬》》范文

《电影音乐欣赏——《霸王别姬》》篇一电影音乐欣赏:《霸王别姬》一、引言《霸王别姬》,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电影,其成功除了得益于出色的演员表演和精彩的剧情,还离不开其独特的电影音乐。
本文将对《霸王别姬》中的电影音乐进行深入欣赏和分析,探讨其如何为电影增色添彩。
二、电影音乐概述《霸王别姬》的电影音乐由著名作曲家XXX创作,整部电影的音乐风格独具特色,既有古典的戏曲元素,又融入了现代的音乐风格,为电影营造了独特的氛围。
电影音乐在剧情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既表现了人物的情感,又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三、音乐与剧情的融合1. 主题曲:《霸王别姬》的主题曲旋律优美,情感深沉,与电影中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相得益彰。
在关键时刻,主题曲的旋律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情感,使观众产生共鸣。
2. 背景音乐:电影中的背景音乐也是一大亮点。
在紧张的剧情中,背景音乐能够营造出紧张的氛围;在温馨的场景中,背景音乐则能带给观众温暖的感觉。
这些背景音乐与剧情的完美结合,使电影更具观赏性。
3. 戏曲元素:电影中融入了大量的戏曲元素,如京剧、昆曲等。
这些戏曲音乐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与电影中的剧情相辅相成,使电影更具艺术性。
四、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影响1. 主角形象:电影音乐通过旋律和歌词,深入展现了主角内心的情感世界。
在关键时刻,音乐能够突出主角的形象特点,使观众对主角产生更深的共鸣。
2. 配角形象:除了主角外,电影音乐还成功地塑造了配角的形象。
通过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旋律,使观众对每个配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五、电影音乐的创新之处《霸王别姬》的电影音乐在继承传统音乐元素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了创新。
它将古典戏曲元素与现代音乐风格相结合,既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又为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电影音乐在创作过程中还充分考虑了电影的剧情和人物形象,使音乐与电影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六、结论《霸王别姬》的电影音乐为整部电影增色添彩,使电影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电影音乐鉴赏——霸王别姬音乐赏析

电影音乐鉴赏——霸王别姬音乐赏析电影音乐鉴赏——霸王别姬音乐赏析1、引言在电影艺术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影音乐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衬托画面和情节,更能够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深化人物形象的塑造,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
《霸王别姬》作为中国电影历史上的经典之作,其音乐也成为了电影的灵魂之一。
本文将对《霸王别姬》的音乐进行赏析,探讨其在电影中的独特之处。
2、背景介绍2.1 电影《霸王别姬》简介- 《霸王别姬》是由陈凯歌执导,张国荣、张丰毅、巩俐等主演的中国电影。
- 该片于1993年上映,讲述了两位京剧演员之间纠缠的爱情故事。
- 该电影获得了多个国内外影展的大奖,并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
2.2 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直接触动人们的情感,为电影注入情感元素。
- 在《霸王别姬》中,音乐不仅仅是背景音乐,更是通过旋律的表达、歌词的含义,与电影情节紧密相连。
3、电影音乐赏析3.1 开场曲《霸王别姬》- 这首曲子是电影的主题曲,通过高亢的旋律和激昂的节奏,引出电影的主题。
- 曲调中融入了京剧唱腔的特点,使整个曲子具有浓厚的中国戏曲味道。
3.2 京剧片段音乐- 电影中融入了多个京剧片段,其中包括金长山、孟小冬的唱段等。
- 这些片段通过歌曲和舞蹈的形式,展现了京剧艺术的魅力,同时也与剧情相互呼应。
3.3 爱情主题曲《风之谷》- 这首曲子伴随着电影中两位主人公之间的纠葛情愫,表达了深情与无奈的爱情主题。
- 曲调温柔悱恻,歌词寓意深远,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4、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 《霸王别姬》电影剧本一份(附件1)- 《霸王别姬》原声音乐专辑(附件2)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演绎权- 演绎权是指对于一部艺术作品的演绎、表演等权利。
在电影中,演员通过对角色的演绎,将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具象化。
5.2 音乐版权- 音乐版权是指对音乐作品的控制权和经济权益的保护。
包括作曲权、演奏权、录制权等。
浅析电影《霸王别姬》中配乐的运用

浅析电影《霸王别姬》中配乐的运用
电影《霸王别姬》的配乐由黄凯芹创作,融合了京剧、古琴、器乐和歌剧等多种音乐
元素,多样而又协调地表现了电影中的情节和角色心理,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本文将
从乐曲的选择、对话场景的音乐设计等方面来分析《霸王别姬》中配乐的运用。
首先,黄凯芹选择的音乐非常贴合电影情节。
有些乐曲使人产生悲伤、沉重的情感,
例如电影中最后一幕场景,采用了《霸王别姬》马志明编曲版本,它开始于“霸王别姬”
这段著名的京剧唱腔,以壮观的管弦深情演奏,使人不禁心生感伤;而有些乐曲则让人感
觉轻柔、脆弱,如“玉堂春”,其悠扬的旋律和清脆的声音,在电影中表现出抑郁的氛围
和芸芸众生的生命之渺小。
可以看出,黄凯芹根据电影情节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旋律和跌宕
起伏的节奏,用音乐来强化了情节,引起观众更深入的共鸣。
其次,对话场景的音乐设计也非常巧妙。
电影中的许多对话情景都采用了轻快的音
乐进行引导氛围,如同夜晚的碎语交流,更多地通过表情和声音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用音
乐代指电影画面中的场景和心境,让观众进入角色的情感和心态。
例如《梅花三弄》这个
乐曲,通过轻柔、优美的旋律来表现男女主角信凤和小程相遇的场景,音乐和画面完美搭配,使得观众仿佛感受到了两人的情感交流。
总之,黄凯芹的音乐创作在电影《霸王别姬》中运用自如,通过音乐来强化电影情节,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内心的情感变化。
同时,音乐还通过对话场景的音乐设计,使得
电影更加的生动、感性和具有吸引力。
电影《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具有代表性的杰作之一,也是中国电影配乐的典范之作,其配乐是电影史上的珍贵遗产。
电影音乐鉴赏——霸王别姬音乐赏析

电影音乐鉴赏——霸王别姬音乐赏析第一篇:电影音乐鉴赏——霸王别姬音乐赏析《霸王别姬》电影音乐赏析对这部电影早有耳闻,但一直都没有机会看。
在这学期的电影音乐欣赏的课上,和百来位同学一起欣赏这部电影,感觉很不一样,不知是氛围的原因,还是电影本身。
我选择这部电影,因为它让我感动了。
看了那么多部的电影,难得能有部触动到我心弦的。
后来自己也回去下了,看了几遍,每遍都有不一样的感觉,尤其在音乐的衬托下,每遍都有不同的感动。
《霸王别姬》由陈凯歌导演,张国荣、张丰毅和巩俐主演的。
讲述了程蝶衣,一个视戏剧为生命,对爱情无比忠贞的戏剧大师悲剧的一生。
他从小被母亲切掉了第六只指头卖进戏班,接受严格的戏剧训练,与戏班的大师兄段小楼相依为命。
经历过许多磨难,终于成长为一名红极一时的戏剧大师,程蝶衣本想可以跟心爱的大师兄演一辈子的《霸王别姬》,谁知道命运赋予他真正的磨难才刚刚开始。
程蝶衣悲剧的人生穿越多个复杂时期,清政府统治时期,他被宫中大总管猥亵;抗日战争时期,他被迫为日本人唱戏,而在此时,心爱的大师兄段小楼也娶了青楼女子菊仙;抗战胜利后却被国民党当汉奸抓去审判;全国解放后却迎来文化大革命,被当牛鬼蛇神批斗……他悲惨的一生最终在打到“四人帮”后得到结束,而结束的方式是——自杀,死在他的楚霸王段小楼的怀中,就像虞姬一样。
此部电影广受好评,国际影评联盟评委认为:“《霸王别姬》一片深刻挖掘中国文化历史及人性、影象华丽、剧情细腻”。
这是外国专家的看法,对于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来说,则此片的内蕴更为丰富深广,银幕影象的张力更具历史深度。
更是在赵季平配乐的画龙点睛下,整部电影就是个完美的整体。
电影的整个配乐是按照剧情的变化循序递进深入的,它们突出人物性格,渲染电影气氛,调动观众情绪。
电影的开始,是已经迟暮之年的重逢,开篇的锣鼓,黑暗中亮起的灯光,仿佛揭开了沉重的一幕生活-“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
电影的音乐除去插曲、主题歌、戏曲选段,断断续续的大概有四十几段,单是凭音乐,就可以串起一段难忘的回忆。
电影音乐鉴赏——《霸王别姬》

电影音乐鉴赏——《霸王别姬》《霸王别姬》是一部由陈凯歌导演的影片,它于1993年上映,至今仍然被认为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该电影讲述了两个戏剧演员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他们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动荡中生活的故事。
除了其壮丽的叙事和深刻的主题外,这部电影还拥有富有灵魂和充满感情的音乐。
本文将介绍《霸王别姬》中的三首代表性音乐作品,并探讨它们如何为电影的情感和主题带来深远的影响。
第一首,开场音乐《大红灯笼高高挂》。
这首歌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文化中,是新年的象征之一,也代表着乐观、兴旺和喜庆的情绪。
在电影中,这首歌标志着故事的开始,同时也展示了1990年代初的中国。
电影开场中,故事人物在戏曲舞台上表演这首歌,看似欢快的氛围却奇妙地和故事的主题呼应。
尽管许多场景中表现出戏剧的虚伪和偏见,但这首歌强调了生命的庆祝和欢乐,突出了人性的美好和幸福的概念。
这种对人性的探究以及对乐观的探求一直贯穿了整个故事。
第二首,京剧曲目《霸王别姬》。
这首曲子是电影中的主题,也是电影名称的起源。
它的传统音乐结构和慢节奏完美地表现了故事中角色的情感状态。
在该曲子的演奏中,主人公程蝶衣和段小楼表演了《霸王别姬》这个古老的传统戏剧,这个经典小品描述的是战场上悲剧的发生。
在电影的故事中,这首曲子代表了失去和离别的主题,同时,也表达了困惑和痛苦的感觉。
这首传统曲子的情感深度和氛围的营造为电影带来了神秘的色彩和悲伤的氛围,而这种色彩和氛围也是贯穿整个电影的核心主题。
第三首,电影结尾的音乐《生命须用心去体验》。
这首曲子非常贴切地表现了电影的主题和故事,强调了生命的不易和珍贵。
在这个电影结尾的场景中,主人公程蝶衣重返戏剧舞台表演《霸王别姬》。
在这种情况下,这首歌代表了对人性和生命的希望和信仰。
这个电影结尾的音乐代表了电影中的情感高潮,并给观众留下了强烈而难忘的印象。
这首曲子以它流畅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歌词,鼓舞着每个人用心生活,珍惜每一个时刻。
浅析电影《霸王别姬》中配乐的运用

浅析电影《霸王别姬》中配乐的运用《霸王别姬》是一部由陈凯歌执导,张国荣、张丰毅、巩俐主演的中国电影,于1993年上映。
这部电影以悲壮的剧情和精美的画面而著称,而其中配乐的运用更是为影片增添了许多情感和震撼力。
配乐在电影中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和角色情感,加深观众对电影的共鸣。
本文将就《霸王别姬》中配乐的运用进行浅析,探讨它如何塑造了电影的氛围和情感。
电影开头的配乐为影片的氛围和主题定调。
在电影的开头,配乐以悲凉的音调和悠扬的旋律引出了影片的主题:主人公之一程蝶衣和小鲜肉(段小楼)之间的爱恨情仇。
这段悠扬的音乐让观众立刻投入了影片的氛围之中,感受到了主人公们的悲苦情感和剧烈命运。
这种委婉的音乐配合着美丽的画面,为影片营造了一个如梦似幻、忧伤动人的世界。
这一开头的配乐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调,并让观众对故事中的爱恨情仇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配乐在塑造角色情感和情节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电影的剧情发展中,配乐贯穿始终,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了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在程蝶衣与小楼分别的场景中,配乐以悲怆的音乐为背景,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了两人之间的无奈和痛苦。
又如,在程蝶衣决定复出登台演出时,配乐的高昂音乐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她的坚定和决心。
配乐和角色情感的结合,使得电影的情节更加生动和感人,让观众更容易地投入到故事中去。
配乐也在营造电影的整体氛围和情感高潮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整部电影中,配乐时而悲怆,时而悠扬,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相辅相成,为影片的氛围和情感高潮增添了不少戏剧性和震撼力。
在程蝶衣被皇上邀请回京城登台演出时,配乐的高亢和悲怆交织,带给观众一种极具张力的氛围;而在小楼挥泪登台演出时,配乐的激昂则使整个情节达到了高潮。
这些配乐的运用不仅使得影片更具戏剧性,也让观众更加投入到了角色的情感之中。
《霸王别姬》中配乐的运用对电影的氛围、角色情感和情节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浅析电影《霸王别姬》中配乐的运用

浅析电影《霸王别姬》中配乐的运用《霸王别姬》是一部以中国京剧为背景的经典电影,讲述了两位京剧艺术家在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所发生的情感纠葛和人生遭遇。
而电影中的配乐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音乐的运用,为影片营造了独特的氛围,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使电影更加感人动人。
本文将对电影《霸王别姬》中配乐的运用进行浅析,探讨它对电影情感和剧情的提升作用。
电影《霸王别姬》中配乐的运用体现在对时代背景的还原和氛围营造。
影片背景设定在战乱时期和中国近代历史的大背景下,通过对配乐的运用,电影成功地还原了那个时代的氛围。
在电影开头的一场战争场景中,配乐悲壮嘹亮,与战争场面相得益彰,让人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纷乱和悲壮。
而在京剧表演的场景中,则运用了古典京剧的音乐,通过悠扬的旋律和婉转的唱腔,营造出了京剧表演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传统的艺术世界中。
通过配乐的运用,电影成功地还原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使观众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
配乐的运用对电影情感的表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电影《霸王别姬》所讲述的是两位艺术家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以及他们在时代变迁中所遭遇的挫折和命运的无奈。
而配乐则通过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音乐语言,对这些情感进行了深刻的表达。
在电影的很多情节中,配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和戏剧的张力。
电影中虞姬与段小姐的离别场景,悲怆的音乐配合着两位演员的婉转唱腔,表达出了两个人之间深沉的情感和无奈的遗憾;而在战乱时期的逃亡情节中,配乐则通过激昂的旋律和紧张的音乐节奏,增强了情节的紧张感和观众的紧张情绪。
通过这些情节中配乐的运用,电影成功地将角色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命运的沉重表达了出来,使影片更加感人动人。
电影《霸王别姬》中配乐的运用对电影剧情的推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电影的很多情节中,配乐通过音乐语言的变化和氛围的营造,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增强了影片的戏剧张力。
在电影的高潮部分,配乐加强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矛盾和挣扎,如革命胜利后虞姬的遭遇,音乐悲壮婉转,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矛盾,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和情感的释放。
浅析电影《霸王别姬》中配乐的运用

浅析电影《霸王别姬》中配乐的运用电影《霸王别姬》是由陈凯歌执导,张国荣、张丰毅、巩俐等人主演的一部经典电影。
这部电影不仅在剧情以及演员表演上获得了大量的好评,同时也被称为是中国电影音乐史上最经典的电影音乐之一。
走红全球的一首插曲《风继续吹》更是被观众熟知,成为了传唱至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配乐角度,分析电影《霸王别姬》中配乐的运用。
1. 音乐节奏与节拍的运用在电影的开篇,《霸王别姬》通过一段红色慷慨激昂的二胡独奏,以及泥塑戏的表演,展现了京剧的热烈氛围。
这一段激昂的胡琴演奏配上快速的拍子,让观众感受到了京剧独特的律动感。
以音乐为载体,将观众带入到了一个充满了热情的世界之中。
2. 音乐情绪与角色情感的对应电影《霸王别姬》的故事情节较为复杂,其中涉及了多位角色的爱情、亲情、友情、背叛等情感,而电影的配乐也将这些情感充分表现出来。
例如,当程蝶衣在《霸王别姬》的集训过程中被彭世洛质疑声音过于尖锐时,配乐中的二胡开始发出柔和的乐声,让观众感受到了程蝶衣内心脆弱的情感状态。
3. 音乐与舞蹈的结合电影《霸王别姬》中著名的京剧表演戏曲《霸王别姬》的演出过程对京剧与音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阐述。
在舞蹈表演中,配合高亢的乐曲,演员身体上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够精准地呈现出角色心境的变化。
配合上京剧爆发性的唱腔,让观众感受到了京剧的激情所在。
4. 音乐和画面的同步电影《霸王别姬》中,音乐与画面的同步刻画是非常明显的。
例如,在大时代背景下,配乐中的鼓声一度加快,为后一段的京剧表演气氛烘托出了庄重肃穆之感。
通过音乐画面的同步切换,将观众带入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时空环境之中。
总的来说,《霸王别姬》的配乐完美的诠释了电影的情节主题,为电影创造出了一个跨越了时空的艺术氛围。
从电影音乐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被称为一个经典之作也是理所当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霸王别姬》电影音乐赏析
电影简介:
《霸王别姬》,一部92年由陈凯歌导演,张国荣、张丰毅和巩俐主演的电影,讲述了程蝶衣,一个视戏剧为生命,对爱情无比忠贞的戏剧大师悲剧的一生。
他从小被母亲切掉了第六只指头卖进戏班,接受严格的戏剧训练,与戏班的大师兄段小楼相依为命。
经历过许多磨难,终于成长为一名红极一时的戏剧大师,程蝶衣本想可以跟心爱的大师兄演一辈子的《霸王别姬》,谁知道命运赋予他真正的磨难才刚刚开始。
程蝶衣悲剧的人生穿越多个复杂时期,清政府统治时期,他被宫中大总管猥亵;抗日战争时期,他被迫为日本人唱戏,而在此时,心爱的大师兄段小楼也娶了青楼女子菊仙;抗战胜利后却被国民党当汉奸抓去审判;全国解放后却迎来文化大革命,被当牛鬼蛇神批斗……他悲惨的一生最终在打到“四人帮”后得到结束,而结束的方式是——自杀,死在他的楚霸王段小楼的怀中,就像虞姬一样。
电影当中有许多精彩的配乐,它们突出人物性格,渲染电影气氛,调动观众情绪。
其中多处音乐更是由中国京剧院乐队和中国中央乐团演奏。
简单音乐赏析:
片头曲《当爱已成往事》,节奏鲜明,深情动人,带有明显的中国老歌的韵味,有音乐的其中一项功能——音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故事的开头,程蝶衣的母亲带着幼小的程蝶衣到了戏班,被告知由于他的第六只手指而不能被收留时,母亲狠心地把他的第六只手指给切掉。
程蝶衣被带去厨房的时候,响起自左到右的金属“嗡嗡”声表现出主人公心里的压抑,当手指被切掉后,母亲带抱着他去打手印,在此过程中,金属“嗡嗡”声夹杂一下一下低沉的大鼓重击声,渲染一种心惊肉跳的气氛。
程蝶衣满手是血地在纸上盖上手印的一瞬间,却响起戏剧表演时的吹奏音乐,暗示程蝶衣的一生将就此跟戏剧联系起来。
因此这也突出了电影音乐的第二项功能——音乐具有动人的描绘功能。
就在母亲丢下他一个人走掉的一刻,响起一把高亢的吆喝声,正是修剪子人
的吆喝声,在四处回荡着。
刀具,抛弃,血,成了程蝶衣此时的回忆。
而在故事发展到程蝶衣在宫中的天井看到一个在风雪中被抛弃的婴儿,他不顾反对,毅然把婴儿带回去。
此时,那把修剪子人的吆喝声再次响起,可见,从被抛弃的婴儿身上,程蝶衣看到了自己的过去,从而产生同情。
那自左到又的金属“嗡嗡”声从程蝶衣一走进戏班大院开始就总是伴着戏班大院出现,无论是小时候平常训练,还是十多年后两主人公再次回到戏班大院。
话说,在那个戏班里,除了严格的训练,被往死里打是很平常的事,一阵阵环绕的“嗡嗡”声表现出了主人公对这个戏班大院的恐惧和心里的压抑。
小时候的一件事震撼着程蝶衣的心灵却也因此让他坚定了走戏剧这条道路。
那天学徒们都在休息,癞子在吹嘘冰糖葫芦有多好吃的时候适时响起一把属于冰糖葫芦的吆喝声。
受不住诱惑的癞子和蝶衣竟逃出大门。
而在出逃的这段时间里,两人去看了场戏,那时的程蝶衣就被台上的楚霸王深深感动着,于是拉着癞子的手,坚定地回去那个可怕压抑的戏班大院。
回到戏班大院自然免不了一顿打。
压抑的“嗡嗡”声,学徒们的叫喊声,师傅的骂声充斥着整个空间,而当程蝶衣站出来说一人做事一人当的时候,所有声音停止了,转而出现的却是冰糖葫芦的吆喝声,可见,这一次的惨痛经历,是由这一声声冰糖葫芦的吆喝声引起的。
癞子由于忍受不了压力而在吃完口袋里最后一颗冰糖葫芦的时候选择了上吊,程蝶衣和段小楼悲伤地送走他的遗体时,那一声冰糖葫芦的吆喝声又再次响起。
癞子的死给儿时的程蝶衣心里造成很大冲击,这次经历在他心里烙下深深的印记,永远忘不了这次出逃,永远忘不了这个为戏剧死去的同伴。
冰糖葫芦的吆喝声是一个标记,标记这个心里的冲击。
所以,在十多年后,当成名了的程蝶衣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戏院的时候,一声声冰糖葫芦的吆喝声使他蓦地回头;再次回到戏班大院去探望师傅的时候,冰糖葫芦的吆喝声使他不禁被烟呛了一下。
这也为我们展现了电影音乐的另外的一项功能——音乐具有丰富的表情性。
程蝶衣和段小楼成名后,一次两人表演完后在化妆间里,一把流水般的古筝弹奏声静静响起,气氛宁静而舒适,这本是两人温馨相处的时刻,却在这时,一个对程蝶衣的一生影响很深的人——袁世卿出现了。
古筝弹奏声突然变强,仿佛预示此人就此插入两人平静的生活。
而我们知道,袁世卿的原型正是那个后来被
称为“戏霸”的袁世凯,电影把此人塑造成一个热爱戏剧,附庸风雅的人,一举手一投足无不散发一种古典的韵味。
因此,除了他刚出现时那流水般的古筝演奏外,他与程蝶衣相处的时刻都会响起那种充满古典韵味的音乐,有一个片段更是响起古琴的演奏。
故事发展到高潮,程蝶衣、段小楼和菊仙被抓去批斗。
段小楼为保护自己的性命,竟背叛这两个世上最爱他的人,“供”出了程蝶衣和菊仙,并声称与他们划清界限。
此时的配乐从事件一开始就响起低沉的大鼓撞击声,渲染紧张气氛,也表明角色们厄运的来临。
在段小楼说到划清界限时,画面映着菊仙绝望的神情,周围的东西被点燃,此刻响起男声混声大合唱,被心爱的人如此背叛,此时的音乐反映出角色心里的绝望。
电影的后期让人不能忽略的,还有那显示时代色彩的革命歌曲的配乐,其中有几处我认为特别妙。
被革命事业所吸引的小四离家出走前跟程蝶衣吵架的那一段,一直响着《歌唱祖国》的大合唱,当小四说到“师傅,永没那日子了。
”歌声渐渐变强,仿佛在对应他说的那句话,时代已经不同了。
而在小四走前说在新时代他绝对能成角的时候,合唱的歌声就像是一种讽刺,当然,后面就立刻说到小四代替程蝶衣演虞姬。
这也集中展现了电影音乐的另外的一项功能——音乐概括性。
而更讽刺的是,菊仙被批斗后,被段小楼背叛后,穿着旧时结婚的红旗袍上吊自杀,旁边一台收音机却仍播着新时代的戏剧。
那一声声赞扬着新社会的京剧与菊仙上吊的身影成鲜明对比,彰显文革对人的祸害。
到了电影结尾,程蝶衣假戏真做,拔起楚霸王的剑自刎,段小楼转过身来,一声“蝶衣!”带出的却又是那首《歌唱祖国》,段小楼惊讶过后最后的表情却是扯着嘴角,欣慰的微笑,可见,对程蝶衣来说,他的一生受时代的摧残实在太多,用菊仙的一句话来说,这时代好像就是跟他过不去似的。
或许对他来说,活着已经太累了,他已经再也承受不了社会给他的压力,所以他选择了他演了一生的虞姬的方式,在自己心爱的人身边自刎,这也叫是跟段小楼演了一辈子的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