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赏析
京剧赏析之霸王别姬

京剧赏析之霸王别姬京剧《霸王别姬》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融汇了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表演艺术吸引了无数观众,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霸王别姬》是根据中国历史上的故事改编而成,讲述了战国时期斗转星移的战争与爱情故事。
剧中的主要人物有项羽、虞姬、刘邦等,他们的情感交织、命运多舛使得这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
在音乐方面,京剧《霸王别姬》以婉转悲怆的旋律为特色,通过声乐和乐器的奏鸣,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复杂心理。
角色之间的对唱和合唱,展现了剧中人物的互动与情感表达。
舞蹈是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霸王别姬》中更是运用了多种舞蹈形式,如扇子舞、剑舞等,使整个剧目更加生动活泼。
演员通过独特的舞姿和动作,将剧情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塑造融入到舞蹈中,增加了戏剧表现的力度和魅力。
戏剧是京剧的核心,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情节的展开相互关联,引人入胜。
不同角色的服装、化妆和造型都经过精心设计,以突出他们的身份地位和情感特点。
演员表演时的唱念做打,以及传统的身段和面部表情,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剧情和人物心理。
京剧《霸王别姬》的艺术赏析是对中国传统戏曲的珍贵财富。
通过观看并分析这样一部经典的戏剧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文化的深邃内涵和艺术表现力。
同时,也能够体验到京剧这种形式独特、表现力丰富的艺术魅力。
作为观众,欣赏京剧《霸王别姬》不仅需要用心去欣赏演员们的精湛表演,更要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手法。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学习,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京剧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魅力和传承之美。
在当今社会,传统艺术逐渐被现代化娱乐所取代,但是一部经典的戏剧作品,如《霸王别姬》,无论在当代还是未来,都将永远持续下去,为人们带来无尽的艺术欢愉和思考的空间。
《霸王别姬》是京剧艺术的瑰宝,其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元素的完美结合,使其成为了不朽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其艺术赏析,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京剧的魅力和内涵,也让我们对传统艺术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2024年电影《霸王别姬》的悲剧美学分析》范文

《电影《霸王别姬》的悲剧美学分析》篇一一、引言电影《霸王别姬》是一部以京剧为背景的经典影片,以其深刻的情感、精湛的表演和独特的悲剧美学而闻名。
本篇论文将对该电影的悲剧美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表现手法、情感表达和艺术价值。
二、电影概述《霸王别姬》以京剧为载体,讲述了两位京剧演员程蝶衣和段小楼在京剧舞台上和现实生活中的悲欢离合。
电影通过展现他们之间的师徒情、友情、爱情以及命运的无常,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三、悲剧美学的表现手法1. 人物塑造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丰满、立体,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命运。
程蝶衣的柔情与坚韧,段小楼的英勇与无奈,以及程蝶衣与菊仙之间的爱情纠葛,都让观众为之动容。
这种人物塑造方式使得电影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艺术感染力。
2. 情节安排电影的情节紧凑而富有张力,通过现实与舞台的交织,展现了人物命运的起伏。
电影中的高潮部分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冲突和戏剧性转折,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始终保持紧张和期待。
3. 视听语言电影的视听语言独特而富有韵律感,通过画面、音乐、音效等手段,将情感和氛围传递给观众。
如程蝶衣在舞台上表演《霸王别姬》时,画面与音乐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悲壮而凄美的氛围。
四、情感表达与艺术价值1. 情感表达电影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程蝶衣与段小楼之间的师徒情、友情、爱情以及命运的无常,都让观众为之动容。
此外,电影还通过现实与舞台的对比,探讨了人性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境与挣扎。
2. 艺术价值《霸王别姬》作为一部经典影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它不仅展现了京剧艺术的魅力,还通过独特的悲剧美学,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体验到深刻的情感共鸣和艺术感染力。
此外,电影还通过对人性的深刻探讨,反映了社会的种种问题与矛盾。
五、结论综上所述,《霸王别姬》是一部具有独特悲剧美学的经典影片。
它通过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和视听语言等手段,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同时,它还通过对师徒情、友情、爱情以及命运的无常的探讨,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体验到深刻的情感共鸣和艺术感染力。
霸王别姬分析

霸王别姬分析一、线索结构:《霸王别姬》有着清晰的叙事框架,即学戏、从戏与最后的殉戏,而且有着连贯的叙事线:以程碟衣、段小楼、菊仙三人的感情纠葛为主线——体现蝶衣与小楼的分分合合,以历史的演进以及“霸王别姬”这出京戏为两条副线。
电影的时间推移角度本片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军阀混战时期影片开头是一个通道,缓缓地走出两位戏子,脚步声渐大,然后是俯拍的远景。
两人站定,基本上以“霸王”的话为主,虞姬只有两句,再加上细微动作,将两个人那种既亲密又矛盾的关系显露无遗,采用这样的倒叙方法,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场灯一亮,故事开始。
一个女人抱着孩子出场,背景是庙会,开始用黑白的画面色彩,随着师傅的三声拍响,画面逐渐变亮,变成彩色。
同时,暗示了人物命运的转变。
导演注意用音效来表达时代大背景,在这一时期,经常有鸽子哨声的出现。
因六指,师傅不收。
小豆子母亲把他抱出门外,一路上经过几个门槛,几个拐弯,交待了戏班大院的空间感,纵深感。
返回时一个静场,然后跟拍,晃动镜头,节奏加快,人群嘈杂,将气氛渲染得更加凄惨。
最后是一个戏班大院的远景,给人一中说不出的禁锢感,不安全感两主人公用动作和语言,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性格。
小石头以头破砖和那一句经典的:“我操你们大爷”充分展示了他的“纯爷们”,而小豆子也极其倔强,总是强调着“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直至看到了舞台上雄姿英发的“霸王”,他留下了眼泪,他被折服了,被“霸王”控制了,他向往那种权力。
于是,他拉着小瘌子回到了戏班。
小癞子吃下最后一颗让他成为“大爷”的糖葫芦后上吊了,他的死,为小豆子和小石头的人物命运作了铺垫。
小豆子把师哥当作自己的霸王。
在小石头把烟锅子塞进小豆子嘴里的时候,小豆子被这种雄性的魅力,霸王的魄力所折服,终于改口“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
2.民国时期第一场戏,也是通过音效来展示时代大背景,学生们的抗日口号和电车声。
他们离开照相馆,坐上车开始运动,路线与当初小豆子和小瘌子去看戏的路线完全吻合,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蝶衣和小楼成了“角”。
英雄与美人——京剧《霸王别姬》赏析

英雄与美人——京剧《霸王别姬》赏析第一次在电视里看到《霸王别姬》这部京剧是在晚上,只记得那时还小,也听不懂唱词。
现在虽然长大了,但总觉得有些地方想不通,便又重新翻出来再看了一遍。
这部戏无论对于当代还是古代的中国人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它深刻的反映了动荡时期下的男权与女性地位之间的矛盾冲突,同时也讲述了段唯美凄凉的爱情故事。
说实话,我对这部戏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倒是对虞姬这个人物非常的喜欢。
她为了霸王宁可自刎于剑下也要完成他生前所托,就凭这点,她的伟大品质足以让人肃然起敬。
但更让人难忘的,却是最后那一幕:霸王和虞姬共饮一杯酒,霸王舞着剑,血顺着剑尖流了下来。
眼看着手里那把钢刀又要向自己挥来,他索性高举酒杯一口饮尽,而此时的剑刃离自己也越来越近……所有人都惊呆了,而此时的霸王也仿佛像一个孩子般嚎啕大哭,直到喝干了最后一滴酒。
顿时,鲜血顺着剑柄滑了下来,染红了他的衣衫,他颤抖着将宝剑放回原处。
这时,虞姬用极其悲痛而又无奈的目光望着霸王,她的心中只剩下了无限的柔情、凄苦与迷惘。
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知道,自己和霸王已经是缘分已尽,即使还能相见,也终究会形同陌路。
那一刻,虞姬身上散发出来的凄楚而又无奈的美丽让我深深地感动了。
她的命运悲剧不禁让我们想到了那千古的帝王-秦始皇,也许就是因为他的残暴,使得当时的百姓民不聊生,最后天下才会被其他国家占据,使我们的祖国变得落后而贫穷,从而也造就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悲惨结局。
“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
”虞姬的爱恨情仇是她性格中刚强和柔弱两面的真实写照,可以看出虞姬不同于常人的性格特征。
在那个混乱的时代,女人的作用似乎只有一个--传宗接代,但霸王却认为她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我记得有人曾这样说过:虞姬是封建社会中为数不多的既拥有坚定信仰,又能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先进女性。
人类社会之所以进步,正是由于那些不断为这种理想而抗争的先驱者,是他们的努力使我们的社会迈出了巨大的步伐,从无到有。
赏析电影霸王别姬

许多评论家和观 众都对这部电影 赞不绝口,认为 它不仅具有高度 的艺术价值,还 深刻反映了人性 的复杂性和社会
历史的变迁
个人观点
第9章
我认为这部电影不仅是一
部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 还是一部深刻反映社会和
B
人性的影片
作为一名观众,我对《霸
A
王别姬》也给予了极高的
评价
它让我对中国的历史和
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赏析电 影霸王 别姬
1 背景介绍 3 人物塑造 5 影片价值 7 影片影响 9 个人观点
2 主题分析 4 艺术手法 6 结语 8 影片评价
10 结论
背景介绍
第1章
1
《霸王别姬》是一部中国经典电影,由陈凯歌执导,改编自李碧华 的同名小说
这部电影不仅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引起巨大反响,还在国际影坛上获 得了广泛的认可,并打破了中国内地文艺片在美国的票房纪录
导演陈凯歌巧妙地运用了电影 语言,将京剧与电影完美融合, 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幅极具视觉
冲击力的画面
此外,电影还通过细腻的情感 描写,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
性和矛盾性
影片价值
第5章
1
《霸王别姬》不仅是一部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 电影,还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
2
它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人性的复杂性,
C
也让我对人生的意义和
价值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人
D
性的伟大和悲壮,也让我
对生活充满了敬畏和感激
之情
结论
第10章
总的来说,《霸王别姬》是一部极具艺术价值和 深刻社会意义的电影。它通过京剧伶人的悲欢离 合,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同时, 影片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传统文化的 重要性。这部电影不仅让观众享受到了视觉和情 感上的盛宴,更启示人们对于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霸王别姬》不仅是中国电影的瑰宝,也是世界 电影的经典之作
《2024年电影《霸王别姬》的悲剧美学分析》范文

《电影《霸王别姬》的悲剧美学分析》篇一一、引言电影《霸王别姬》是一部以京剧为背景的经典作品,通过其深入人心的剧情和出色的表演,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悲剧。
本篇论文将对该电影的悲剧美学进行详细分析,从角色塑造、情节设计、音乐与画面等方面探讨其悲剧美学的独特之处。
二、角色塑造电影《霸王别姬》的角色塑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主角程蝶衣与段小楼,以及配角如菊仙等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他们各自承载着不同的命运和情感,通过细腻的表演,将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矛盾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角色的悲欢离合,展现了人生无常的悲剧感。
三、情节设计电影的情节设计是构成其悲剧美学的关键因素之一。
电影通过层层递进的剧情,展示了人物的命运与情感的波折。
程蝶衣与段小楼的恩怨情仇,以及与其他人物的复杂关系,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引人入胜的故事框架。
在情节的发展中,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人物的悲欢离合、生死离别,从而引发共鸣。
四、音乐与画面电影《霸王别姬》的音乐与画面也为悲剧美学增色不少。
音乐在电影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够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还能够渲染氛围、推动情节。
画面则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将电影的情感和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电影还巧妙地运用了京剧元素,使其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五、悲剧美学的体现电影《霸王别姬》的悲剧美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性的探索:电影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展开,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观众可以从中看到人性的善恶、爱恨、忠诚与背叛等。
2. 命运的无奈:电影中的人物都受到命运的摆布,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他们或因命运的不公而痛苦挣扎,或因命运的安排而错失所爱。
这种命运的无奈让人感到无比的悲凉。
3. 情感的深沉:电影中的情感表达深沉而真挚,无论是爱情、友情还是亲情,都让人感受到情感的真挚与深沉。
观众可以从中体会到人性的温暖与冷酷。
4. 艺术的表达:电影通过音乐、画面等艺术手段,将悲剧美学表达得淋漓尽致。
京剧赏析之霸王别姬(5篇)

京剧赏析之霸王别姬(5篇)第一篇:京剧赏析之霸王别姬西楚霸王项羽与刘邦逐鹿中原。
霸王顶天立地,可惜时运不济,困于垓下。
霸王正要发兵沛郡,却只见风折都旗。
霸王爱妻虞姬劝他兵事暂缓,但是霸王主意已定,出兵讨伐却兵败而回。
虞姬夜听楚歌之声,知是刘邦已得楚地。
此时霸王孑然独立,只有虞姬与乌骓马与他同在。
霸王感慨悲歌,虞姬执剑而舞,舞毕虞姬挥剑自刎,从一而终。
此剧是梅兰芳与武生泰斗杨小楼于一九二一年下半年合作创编的。
剧本是根据明代沈采所著传奇《千金记》,并参考杨小楼与尚小云、高庆奎在一九一八年演出的《楚汉争》剧情,由齐如山、吴震修撰写的。
经梅、杨、齐、吴等人共同加工润色,得以完善。
此剧于一九二二年二月十五日在北京第一舞台首演,梅兰芳饰虞姬,杨小楼饰项羽,当即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此后数十年,经过梅兰芳的不断改革创新,加强了艺术效果,使该剧成为国内外观众百看不厌的好戏,演出场次难以数计。
在塑造虞姬这个艺术形象时,不仅突出了虞姬的善良、勇敢、远见和厌战等思想品质,同时还显现了虞姬雍容华贵、安详英武的气质仪态。
对于虞姬的性格特点及其与霸王项羽的关系,梅兰芳曾作过深刻的分析,认为虞姬有双重身份,她即是霸王的谋臣,又是爱妃,“面羽则喜,背羽则悲”;舞台上的虞姬在面对霸王时应是强颜欢笑,优美动人中又不乏抑郁,当背着霸王时,则应是愁眉冷面,凸显沉重心情。
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受使得梅兰芳设计了恰当的表演动作,收到了很好的舞台效果。
虞姬的舞剑是剧中的一段重头戏,梅兰芳的舞剑,既不是狂舞,也不是卖弄功夫,而是充分展现优美的造型,从始至终融合剧中人物的情感,使虞姬感情的发泄与剧情发展紧密地连结在一起,直到最后悲壮自刎,达到全戏的高潮。
在《夜深沉》的曲调间虞姬拔剑而舞,英气勃发,娇艳动人,眸中星点感伤,微笑的嘴角还带着黯然之感虞姬跟随项羽征战多年虞姬在项羽生活中的地位不仅仅是一个以色事人的玩物,而是一个有着极为出色的心智头脑的助手。
电影《霸王别姬》的悲剧美学分析

电影《霸王别姬》的悲剧美学分析电影《霸王别姬》的悲剧美学分析导读:电影《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经典之作,由陈凯歌执导,于1993年上映。
该片以1949年建国前后的中国大陆不同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两个京剧演员成长、嬗变的过程,凸显了个人命运和国家历史的交织。
本文将从悲剧美学的角度对《霸王别姬》进行分析,探讨其所传递的悲剧情感、主题和审美价值。
一、悲剧情感的凸显悲剧情感是指人们在面对不幸和痛苦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霸王别姬》通过对主人公程蝶衣和段小楼的命运描绘,以及他们之间错位的爱情与友情,将悲剧情感发挥到了极致。
程蝶衣因为误信段小楼对自己的背叛而选择了悲剧的结局,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一次又一次地扮演着《霸王别姬》中的霸王,彰显出深沉的痛苦和无奈。
观众在《霸王别姬》的悲剧情节中深刻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情,从而引发了内心的共鸣。
二、悲剧主题的呈现悲剧主题是悲剧作品所探讨和反映的核心内容,它以矛盾冲突和人物命运为线索,深刻阐述人生的困境和意义。
《霸王别姬》的悲剧主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二是个人命运与历史的交织。
电影以一个封建传统艺术京剧为线索,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
程蝶衣和段小楼这两位京剧演员只会演唱传统的京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京剧的市场逐渐萎缩,使得他们面临着深刻的生存危机。
他们曾经是国家的文化代表,但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却逐渐被边缘化。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使得程蝶衣和段小楼的命运备受考验,进一步拓展了悲剧主题。
三、悲剧美学的审美价值悲剧美学是通过悲剧艺术所激发的审美价值,它通过对悲剧情感和主题的表现,使观众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情感的净化和思想的升华。
《霸王别姬》在悲剧美学中展现出极高的审美价值。
首先,电影中的悲剧情感以及主人公的命运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观众在剧情的推动下,与程蝶衣和段小楼一起经历了种种挫折和痛苦,这些情感负荷激发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其次,电影对传统与现代、个人命运与历史的冲突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表达,使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也得到了对社会现象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建国以后,艺人的地位提高了,对艺术的感染 力也更加重视了,但是对于文艺宣传教化功能的过 于强调,让艺术不能承受其重。结果让古老的艺术 一度走进了频临凋零的境地。最终程蝶衣的自刎, 也有艺术走入绝境的意味。
结论:由此可见,本片的真正主角 既不是历史也不是程蝶衣或者段小楼 ,而是京剧,而京剧,由于“融传统 的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曲艺、 杂技于一炉,集中国独树一帜的写意 美学体系之精粹于一身”,在影片里 ,让京剧具有中国传统艺术乃至中国 传统文化象征的意蕴。
(2)但是京戏再火,演员也只是戏子而已。张公 公的堂会,袁四爷的力捧,最终的目的不过是对艺 术的玩弄。抗日期间和国民党统治时期,京剧依然 是半瘫痪的状态。艺术在权利支撑的历史舞台上, 不过是充当了粉饰和娱乐的道具而已。 但是即便如此,艺术和艺人在这个时期,尽管艰 难,毕竟顽强生存。(难忘那段庭审的戏份,这是 全剧的高潮部分。)
陈凯歌作品 《霸王别姬》赏析
一、影片资料
片名:《霸王别姬》 导演:陈凯歌 摄影:顾长卫 主演:张国荣 张丰毅 葛优 巩俐 出品年份:1993年
二、剧情简介 20世纪20年代,9岁的小豆子随母亲来到关家科 班。小豆子的母亲是个妓女,她请求关师傅收留小 豆子学京戏。小豆子是个六指,母亲狠下心来用刀 子切掉了他那根畸形的手指,嚎啕大哭的小豆子被 强行按在香案前完成了入梨园的仪式。
在前四部影片里,包括当时的很多电影的拍摄 风格都是,摒弃了传统写人叙事电影的路子,以凸 显声像造型和符号象征的弱化叙事来构建复杂朵颐 的表意影像世界。而《霸王别姬》则回归了叙事的 本体,以富于生活、和文化底蕴的故事叙述和真实 、复杂的人物形象塑造,展示出强烈的剧情冲突和 人物命运。 最终,因为这次转变,使中国内地电影首次摘 取了戛纳金棕榈这个国际影界的大奖。
四、主题分析 《霸王别姬》这部电影的内容相当复杂,不仅外 国人因为文化、背景在看法上有不同,国内观众看 了也几乎观众各异:有人看了大声叫好,但好在何 处又说不清楚,有人说这部电影根本不好,只是对 意大利导演贝尔托鲁齐的《末代皇帝》的模仿,水 平也赶不上张艺谋的《活着》,也有人说这部电影 远超那两部电影之上。
对于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来说,本片的内 蕴更为丰富。 1、从表层来看。
陈凯歌说:“这种情感绵延50年,其中经历了中 国社会的沧桑巨变,也经历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巨变 与命运巨变——由张国荣扮演的青衣演员程蝶衣, 他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做梦的人,在他个人的世界 里,理想与现实、舞台与人生、男与女、真与幻、 生与死的界限统统被融合了,以致当他最后拔剑自 刎时,我们仍然觉得在看一出美丽的戏剧,这个人 物形象告诉我们什么叫迷恋。”
2、从深层次来看,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 透过程蝶衣的悲剧,我们不难发现,本片在严密 叙事背后,是导演以怀疑、批判的理性视角,对我 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及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命运,表 示了深切的关注和潜在的忧虑。
(1)故事一开始,是清末民初的北洋时代,当 时京剧风行,用片中关师傅的话说,叫“是人就得 听戏,不听戏的就不是人”,关师傅还说“哪朝哪 代京剧也没这么火过,你们算是赶上好时候啦!” 所有的学艺者便异口同声地回答“没错!” 一方面是残酷地学艺,另一方面成角后也确实 会达到文人敬仰的效果。(小赖子和小豆子逃出戏班 ,又被京剧艺术的魅力所感染,再次回到戏院,也 验证了关师傅的话。)
3、建国后,小四取代程蝶衣扮演虞姬,程蝶衣为 段小楼带头饰的镜头拍摄,动作连贯,一气呵成, 长镜头完整展示了极具真实感的空间布景,加强了 影片的节奏和流动感。
4、用光和用色上,摄影师也是非常讲究的。花 满楼相亲的一场戏,铺天盖地的大红色调,让观众 仿佛进入了红的世界。
一把剑串起了三人情感跌宕起伏的每个过程。
菊仙是青楼里的一个风尘女子,她的出现使师 兄弟之间的感情出现了裂痕,她对段小楼以身相许 ,使程蝶衣的梦想化为泡影。程蝶衣把自己用屈辱 换来的、段小楼向往已久的名贵宝剑赠予了师兄作 为纪念,然后同段小楼分道扬镳。之后由于关师傅 出面撮合,师兄弟两人再次合演《霸王别姬》。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的伤兵大闹戏院, 抓走了程蝶衣,为救程蝶衣,段小楼和菊仙四处奔 走,但由于误解,两人再度分手。
时光流逝,文革结束了,四人帮倒台。程蝶衣 和段小楼师兄两人在分离了22年之后,合演了《霸 王别姬》。按说一切都好了,但在这个时候程蝶衣 却假戏真做,用他送给段小楼的那把剑结束了自己 的生命。结束了自己的演艺生涯,也结束了这出灿 烂的悲剧。
三、拍摄背景
《霸王别姬》是陈凯 歌的第五部影片,本片 风格与他的前四部电影 完全不同,他的头四部 电影分别是《黄土地》 (1984年)、《大阅兵 》(1986)、《孩子王 》(1987)、《边走边 唱》(1991)可以说是 属于他创作的第一阶段 ,这个阶段也是为以后 做准备的,一方面是做 电影理论准备,一方面 是电影技巧的准备。
1、影片的开始,镜头紧跟“霸王”“虞姬”缓步走进 体育场,长长的过道,相对固定的拍摄距离,使这样 一个运动镜头产生了“动中取静”的沉重压抑感。
2、小豆子被母亲砍断手指,疼痛难忍在戏园子里大 喊大叫。镜头在利用不同的景深急速转动,剧烈狂 暴的画面,加上撕心裂肺的尖叫,可谓先声夺人, 让人体会到学戏的艰难苛刻。
一把伞成为了一个躲避政治风雨的符号。
六、总结
《霸王别姬》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影 片。全片无论是情节铺陈,导演手法 ,拍摄手法,细节处理等都属上乘, 本片在艺术水平上有相当高的水准, 陈凯歌作为第五代导演的领袖人物, 他的地位是不可否认,不可动摇的。
谢谢观看!
文革中,段小楼被打成“牛鬼蛇神”。师兄弟 和其他的挨斗者一律戏装示众,造反派威逼师兄弟 两人互揭“罪行”被迫无奈,段小楼将程蝶衣历史 上的污点和美丽的梦想作为“罪行”抖落出来。程 蝶衣有点不相信师兄会这么做,他认为段小楼的背 叛是因为菊仙,所以他就以牙还牙,大骂菊仙。造 反派抓住菊仙把柄,让段小楼与菊角色是饰演虞姬的程蝶衣 ,但也有人认为本片的主角是饰演霸王的段小楼, 还有人认为本片的主角是段小楼、程蝶衣、菊仙三 位,缺一不可,他们三人平分秋色。
香港影评界对本片的评价是“雅俗共赏”“通俗 中见斑斓,曲高而和者众”。
国际影评联盟评委认为“《霸王别姬》一片深刻 挖掘中国文化历史及人性、影像华丽、剧情细腻” 。
五、摄影分析 陈凯歌在本片充满激情地叙述了 这个延续半个世纪的故事,但他却不 满足于仅仅动人的讲故事。在镜头的 拍摄手法中,也极具感染力。
顾长卫 中国著名导演, 被喻为“中国第一摄影 师”,之后在国内拍摄 了不少片子:《狭路英 豪》 、《兰陵王》 、《 阳光灿烂的日子》等。 他凭借某几部电影曾获 美国奥斯卡最佳摄影奖 的提名,以及“世纪百 位杰出摄影师”等荣誉 。1993年与著名演员蒋雯 丽结为夫妻。
科班里的孩子大都出身贫寒,可他们都因为小豆 子的母亲是妓女而歧视他,只有大师兄小石头怜悯 他,处处关照他,豪情仗义的小石头自然而然的成 为了小豆子的保护神。
关师傅让小豆子学坤角,小豆子虽然对于这种 性别颠倒的意识做过本能的抵抗,但是在戏院潜移 默化的影响下,小豆子最终接受了“女娇娥”的角 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