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科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科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科导论》教学大纲三、学时分配及教学内容本讲教学要求:了解各种信息技术的特点与作用,了解遥感图像处理技术与解译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与专业应用模型。

第三讲新型有机(类)肥料习题要点:新型有机(类)肥料的范畴,农业废弃物利用与新型有机(类)肥料制造;微生物有机肥料与土传病害防控;生物有机液体肥料。

本章重点、难点:功能菌的筛选、鉴定与深层发酵,特征性碳氮源有机营养载体的筛选,固体二次发酵。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拮抗病原菌微生物有机肥料、促生微生物有机肥料、溶磷菌微生物有机肥料、硅酸盐细菌微生物有机肥料及其使用效果,掌握有机营养载体的筛选与生物有机肥料的生产流程。

第四讲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进展习题要点:水资源的自然属性有哪些? 水资源的主要用途及如何协调? 水资源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目前我国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如何? 怎样控制流域水环境污染? 目前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有哪些研究进展?本章重点、难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研究进展和采取何种方式保护水资源与水环境。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基本概念;明确目前水资源和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手段。

第五讲养分高效管理习题要点:着重介绍养分资源管理的内容、高效利用的原理、实践与示范。

本章重点、难点:养分管理过程中的土壤养分释放机制与植物对养分的生物学潜力。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我国及世界范围农业养分资源管理的现状、限制因素等第六讲习题要点: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与全球变化的国际前沿与研究热点;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与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方法学。

本讲重点、难点:全球变化的热点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本讲教学要求: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基本过程、与温室气体等全球变化的关联性,国际研究前沿及我国学者在此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

第七讲因为与冉伟老师的重合,我的导论课改为:土壤及其可持续管理本章重点:讨论对土壤资源价值、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利用的最新进展,阐述土壤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展望21世纪全球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挑战。

农村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农村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农村环境保护教学设计汇报人:日期:•课程背景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活动与实践目录•教学评估与反思•农村环保案例分析•未来农村环保展望•总结与展望01课程背景与目标课程背景介绍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亟需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农村环境保护事关农民身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应引起广泛关注。

在农村中小学开展环保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农村青少年的环保意识。

了解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其危害。

掌握农村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意愿。

课程目标概述重点农村环境污染及其危害;农村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难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意愿。

课程重点与难点02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安排介绍农村面临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土壤污染、生态破坏等,并分析其成因。

农村环境问题及成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政策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案例分析解读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强调农民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

介绍常见的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如生态厕所、沼气池建设等。

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其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设计采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生动形象地讲解农村环境保护的相关理论知识。

理论讲授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认识。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前往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环境状况及防治措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实地考察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差异及改进方向。

案例分析教学工具选择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以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视频搜集与农村环境保护相关的视频素材,如环保新闻、专家讲座等,以丰富教学内容。

互动平台利用在线互动平台,如微信群、QQ 群等,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

教材选择一本权威的农村环境保护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农村环境保护教案设计

农村环境保护教案设计

农村环境保护教案设计第一部分: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 了解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掌握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3. 农村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一: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 环境保护的概念和内涵;2. 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维护环境卫生。

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环境保护的概念和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2. 图片展示:使用图片展示农村环境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教学内容二: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1. 农村环境问题的种类:水污染、土壤污染、垃圾处理等;2. 农村环境问题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讨论不同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2. 分组汇报: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全班学生进行交流。

教学内容三:农村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1.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分类回收、焚烧处理等;2. 农村环境治理措施:水源保护、土壤保护、生态建设等。

教学方法:1. 视频观看:播放与农村环境保护相关的视频,展示具体的措施和方法;2. 群策群力:让学生分组进行农村环境保护方案的设计,鼓励发挥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部分:教学评价与教学扩展教学评价:1. 小组展示评价:对学生提出的农村环境保护方案进行评价,鼓励创新和实用性;2. 口头答辩评价:邀请学生代表口头答辩,检验学生对农村环境保护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扩展: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农村环境保护实地考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2. 社区宣传:让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影响力。

总结:通过本教案设计,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掌握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农业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大纲《农业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30035课程名称:农业环境保护英文名称:Agricultu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学时:30学时学分:1.5适用对象: 非环境工程专业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环境生态二、课程简介主要介绍农业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主要掌握水污染指标、水污染统计、水污染评价、水污染治理、水污染与农业的关系,大气污染指标、大气污染统计、大气污染评价、大气污染治理、大气污染与农业的关系、土壤污染指标、土壤污染统计、土壤污染评价、土壤污染治理、土壤污染与农业的关系,垃圾污染、垃圾污染治理、垃圾污染与农业的关系。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非环境工程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农业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主要掌握水污染指标、水污染统计、水污染评价、水污染治理、水污染与农业的关系、大气污染指标、大气污染统计、大气污染评价、大气污染治理、大气污染与农业的关系,土壤污染指标、土壤污染统计、土壤污染评价、土壤污染治理、土壤污染与农业的关系,垃圾污染、垃圾污染治理、垃圾污染与农业的关系,重点掌握水污染治理及其与农业的关系、大气污染治理及其与农业的关系、土壤污染治理及其与农业的关系、垃圾污染治理及其与农业的关系。

使学生毕业后可承担农业环境保护的工作。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了解环境、农业环境、农业环境保护的概念(二)教学内容1. 主要内容1) 环境2) 农业环境3) 农业环境保护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农业环境保护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我国的农业环境保护现状 (三)课后练习了解广东省的农业环境保护现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讲授的方法,结合课堂讨论。

第二章水环境保护(一)目的与要求1. 了解水污染指标2. 了解水污染评价3. 了解水污染治理4. 了解水污染与农业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主要内容1)水污染指标2)水污染统计3)水污染评价4)水污染治理5)水污染与农业的关系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水污染指标、水污染评价、水污染治理、水污染与农业的关系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广东省水污染与农业的情况。

农村环境保护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农村环境保护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农村环境保护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内容讲明《农村环境爱护》课程是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规定为一村一名大学生专科开设的课程。

课内学时90,5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环境爱护方面有一较深的了解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随着农业经济的持续进展,农村环境爱护工作也愈来愈显得十分重要。

第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对食品组成结构要求也愈来愈提升,这就要求在农业生产中生产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的粮食和蔬菜;其次农民对生存环境也有新的明白得和要求,各种环保新意识的教育和法规的持续完善,农民需要自己生存的环境更清洁、更文雅,更文明。

我国是一个进展中国家,在农村经济进展和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借鉴其它行业进展过程中的体会教训,也要重视在农业进展中的环境爱护,如果不注意环境咨询题,就会显现食品硝酸盐超标,食品重金属污染(Hg、Cd、Pb、Ni、Cu、Cr等),地下水污染(如硝酸盐等)。

也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如温室气体排放等。

因此,及时地、因地制宜地在农村进行环境爱护工作,使农业生产走一条健康的道路,这是从事农村工作的宽敞干部和技术人员的职责,也是宽敞农民的义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差不多把握农村资源开发利用与连续进展,生态学的原理及其在农业进展中的应用与实践,农村能源利用与环境,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与防治,农业环境监测与环境标准,清洁生产与绿色食品等内容。

二、教材情形1、文字教材《农村环境爱护》为合一型,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6月第一版,主编李国学教授。

文字教材较系统、较全面地介绍了农村环境爱护课程内容。

2、录像教材,为重点讲授型,包括习题课、复习课在内。

由李国学教授主讲,每课内容安排如下:3、按照教学进度、安排10次教学、难点提示、综合练习和部分答案,同时,网上可通过BBS回答咨询题:三、课程教学进度安排表四、教学媒体使用信息表五、对教师和学习者建议1、农村环境爱护内容多,覆盖面广,需要经历与明白得概念较多,还要结合实际具体的分析的解决一些咨询题,教学要求比较高。

农村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农村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汇报人:日期:contents •课程目标与定位•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评估与反馈•课程特色与创新•课程资源与建设•课程展望与发展目录01课程目标与定位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农村环境保护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积极的环境保护态度和价值观。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现状和解决方法。

0102本课程是农村区域发展、农业资源与环境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也可作为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环境保护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

03与本课程相关的其他课程环境保护法规、环境影响评价等。

本课程与这些课程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共同构成完整的环境保护知识体系。

01先修课程环境科学导论、生态学基础等。

02后续课程农村区域发展规划、农业生态学等。

与其他课程的关联02教学内容与方法讲解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为理解农村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基础。

环境科学基础生态学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阐述生态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意识。

介绍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原则,引导学生认识农村环境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030201农村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分析农药、化肥等化学品过量使用导致的土壤、水体污染问题。

自然环境污染讨论过度开垦、乱砍滥伐等人类活动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破坏探讨农村垃圾产生特点、处理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农村垃圾处理农村环境现状分析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阐述农村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生态修复技术探讨针对农村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技术,如湿地修复、土壤修复等。

生态农业技术介绍生态农业的原理、技术及应用,如有机农业、生物防治等。

农村环境保护的方法与技术组织学生前往农村地区,实地考察农村环境现状,观察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农村环境保护教案

农村环境保护教案

农村环境保护教案一、教案目标:通过本课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积极的环保行动。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对农村经济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

二、教案内容:1. 农村环境的现状和问题:a. 污染源:农药、化肥、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水等;b. 自然资源破坏:无序采石、乱砍滥伐、泥炭地开采等;c. 生活垃圾管理:缺乏分类处理、垃圾填埋与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等。

2. 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a. 经济发展:农田肥力的提高、水源的保护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b. 健康生活: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c. 生态平衡:农村环境保护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维护生态平衡。

3. 环境保护的方法与措施:a. 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倡导有机农业;b. 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对水源的污染;c. 加强垃圾分类管理,鼓励农村垃圾资源化利用;d. 强化环境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4. 环境保护的案例分析:a. 具体介绍某农村地区环境保护成功案例,并解析其成功之处;b. 分析成功案例对当地农村经济和居民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

三、教案实施步骤:1. 制定教学计划:a. 教材准备:收集相关农村环境保护资料,准备多媒体教学素材;b. 制定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计划,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2. 课堂引导及讨论:a. 引导学生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认识,鼓励他们自由发言;b. 分析问题根源,帮助学生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c. 探讨环境保护的方法和主动措施。

3. 多媒体展示与案例分析:a. 利用多媒体展示农村环境问题现状和解决方法;b. 介绍成功案例并进行分析讨论。

4. 实践活动:a. 安排学生参观当地环保项目,并与当地农村环境保护人员交流;b. 组织学生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如清理垃圾,种植树木等。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评价:对学生参与讨论的贡献和对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了解程度进行评估。

农村生态及环境保护教案

农村生态及环境保护教案

一、农村生态及环境保护教案二、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农村生态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内容:1. 农村生态及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2.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原因3. 农村环境保护的方法与措施4. 学生实践案例分享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农村生态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农村生态及环境保护问题。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认知。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农村生态及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

2. 学生了解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原因。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农村环境保护的成功案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成功经验。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

2. 学生回顾农村环境保护的成功案例。

二、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农村环境保护的方法与措施。

2. 学生了解并掌握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方法。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本组的农村环境保护计划。

2. 各组分享自己的环境保护计划,并进行讨论。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体验。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和村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简单的农村环境保护计划。

2.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农村生态环境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农村生态及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方法与措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以及实践成果的质量。

六、农村生态及环境保护教案七、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农村生态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管理】农村环境保护(一村一)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环境-管理】农村环境保护(一村一)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农村环境保护(一村一)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内容说明《农村环境保护》课程是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规定为一村一名大学生专科开设的课程。

课内学时90,5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一较深的了解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也愈来愈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食品组成结构要求也愈来愈提高,这就要求在农业生产中生产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的粮食和蔬菜;其次农民对生存环境也有新的理解和要求,各种环保新意识的教育和法规的不断完善,农民需要自己生存的环境更清洁、更优雅,更文明。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借鉴其它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也要重视在农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如果不注意环境问题,就会出现食品硝酸盐超标,食品重金属污染(Hg、Cd、Pb、Ni、Cu、Cr 等),地下水污染(如硝酸盐等)。

也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如温室气体排放等。

因此,及时地、因地制宜地在农村进行环境保护工作,使农业生产走一条健康的道路,这是从事农村工作的广大干部和技术人员的职责,也是广大农民的义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农村资源开发利用与持续发展,生态学的原理及其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与实践,农村能源利用与环境,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与防治,农业环境监测与环境标准,清洁生产与绿色食品等内容。

二、教材情况1、文字教材《农村环境保护》为合一型,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6月第一版,主编李国学教授。

文字教材较系统、较全面地介绍了农村环境保护课程内容。

2、录像教材,为重点讲授型,包括习题课、复习课在内。

由李国学教授主讲,每课内容安排如下:3、根据教学进度、安排10次教学、难点提示、综合练习和部分答案,同时,网上可通过BBS回答问题:三、课程教学进度安排表第13~14周第八章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了解固体废弃物的种类、来源和污染的特点。

《农业环境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环境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环境学》课程教学大纲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science一、课程基本信息(一)知识目标:了解掌握农业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的内涵和特点,农业产地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以及农产品质量保证与污染控制的相关理论知识。

— 1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不同类型污染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及其生物效应的掌握,实践中能够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控及应对措施,保证农产品的品质,保护农业环境。

(三)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后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能够有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做环境保护的宣传者,环保科学知识的普及者以及农业环境保护的践行者。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业污染,全球环境问题与农业生产。

(二)理解农业产地环境—水环境和大气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农业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三)掌握农业产地环境—土壤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各种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行为,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农用物资肥料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农产品质量保证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绪论2学时第一节农业环境的内涵1学时知识点:农业环境内涵第二节中国农业环境特征0.5学时知识点:气候与气候变化、农业污染、产地环境第三节中国农业环境保护与建设0.5学时知识点:中国农业环境保护历程本章小结重点:农业环境内涵、农业污染难点:农业污染、产地环境思考题:1.什么是环境、农业环境?2. 中国农业污染现状如何?3.了解中国农业环境保护发展历程。

— 2 —作业:查阅文献了解中国农业环境发展态势。

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结合板书第一章农村生态环境2学时第一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1学时知识点: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生态平衡第二节农业环境生态系统1学时知识点: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农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本章小结重点: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难点:农业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思考题:1.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特点。

2. 生态系统平衡的标志。

农业生态与环境教学大纲

农业生态与环境教学大纲

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教材主要系统阐述农业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及应用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概述、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农业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平衡、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农业环境污染与防治、农业环境管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本书可作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适用职业技术学院植物生产类、生物技术类、生物工程类专业教材,同时可作为其他专业生态与环保选修课选用教材,也可供从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有关行业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二、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2.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

3.能够开展规模化的生产经营工作4.能够成为新农村新建设带头人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主要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等内容:1.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2.农业生态系统概念、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生态系统的平衡。

5.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本大纲对教学要求的层次表述1. 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熟悉和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指对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

熟悉:指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有一定的理性认识,能用正确的语言进行叙述和解释。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解决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实际问题。

2. 对技能的教学要求分为会操作和熟练操作两个层次。

会:指能够运用所学的技能进行独立操作,并能正确完成指定任务。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1章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概述1.1 农业生态概述1.1.1 生态学概述1.1.2 农业生态学及其发展1.1.3 农业生态学的内容、特点与应用 1.2 环境保护概述1.2.1 人类的环境与环境问题1.2.2 环境保护与农业环境保护1.3 单元小结第2章农业生态系统2.1 系统2.1.1 系统的性质2.1.2 系统的调控2.1.3 系统的类型2.2 生态系统2.2.1 生态系统的组成2.2.2 生态系统的类型2.2.3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3 农业生态系统2.3.1 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2.3.2 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2.3.3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2.4 单元小结第3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3.1 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途径3.1.1 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3.1.2 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3.1.3 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路径3.2 能量流动与转换的基本定律3.2.1 热力学第一定律3.2.2 热力学第二定律3.2.3 熵与耗散结构3.2.4 生态金字塔3.2.5 生态效率定律3.3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生产3.3.1 初级生产3.3.2 次级生产3.4 单元小结第4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4.1 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4.1.1 物质循环的类型4.1.2 物质循环的库与流4.1.3 物质循环的特点4.2 几种重要的物质循环4.2.1 碳循环4.2.2 水循环4.2.3 氮循环4.2.4 磷循环4.3 农田养分循环与平衡4.3.1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4.3.2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特点4.3.3 保持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的途径4.4 单元小结第5章农业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5.1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信息5.1.1 物理信息5.1.2 化学信息5.1.3 营养信息5.1.4 行为信息5.2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5.2.1 取食5.2.2 居住5.2.3 防卫5.2.4 性行为5.2.5 群集5.3 信息传递的人工调控5.3.1 光信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5.3.2 化学信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5.3.3 声信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5.3 单元小结第6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6.1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环境6.1.1 生物圈6.1.2 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6.1.3 环境与生物关系的基本规律6.1.4 生物的生态适应性6.1.5 生物的生态效应6.2 生物种群生态6.2.1 生物种群的基本特征6.2.2 生物种群的增长规律6.2.3 种群的数量波动及其调节6.2.4 生物种群间的相互关系6.2.5 种群的进化与生态对策6.3 生物群落生态6.3.1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6.3.2 生物群落的结构6.3.3 生物群落的演替6.3.4 结构趋同与协同进化6.4 生物多样性6.4.1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6.4.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6.5 单元小结第7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平衡7.1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7.1.1 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生态学原理7.1.2 农业生态系统自然调控机制7.1.3 农业生态系统人工调控机制7.2 生态平衡7.2.1 生态平衡的定义7.2.2 生态平衡的基本特征7.2.3 农业生态系统平衡的特点7.2.4 生态平衡失调7.2.5 维护生态平衡的措施7.3 单元小结第8章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8.1 农业资源8.1.1 农业资源的类型8.1.2 农业资源的特性8.1.3 我国农业资源状况8.2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8.2.1 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8.2.2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8.2.3 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8.2.4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8.3 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8.3.1 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概述8.3.2 农业资源评价与调查的内容8.3.3 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方法8.4 单元小结五、教学实施1. 教学建议(1)教学时数安排建议本门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学科。

农村环境保护(一村一)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农村环境保护(一村一)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农村环境保护(一村一)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农村环境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农村环境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农村环境问题分析•农村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农村环境监测与评估方法•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农村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2. 教学方法•理论课讲授•实地考察•专题研讨•小组讨论•课堂互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安排1. 第一周•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讲解•农村环境保护概念及重要性2. 第二周•农村环境问题分析与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法规3. 第三周•农村环境监测与评估方法4. 第四周•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及实地考察5. 第五周•农村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四、教学评估1. 日常表现(50%)•课堂参与•作业完成•小组讨论表现•课外阅读2. 期末考核(50%)•闭卷考试•实地考察报告撰写五、教学资源•课程教材:《农村环境保护导论》•参考书目:《农村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实验设备:环保监测设备、野外调查工具六、教学团队•教师:环境保护专家•助教:研究生七、课程作业与考核要求•每周阅读指定章节并完成相关问题•实地考察报告撰写与展示•期末闭卷考试八、结课后续培养计划•组织学生实地参与农村环境保护活动•研究生导师培养计划以上为本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欢迎学生提出建议和意见,希望通过共同努力,实现农村环境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环保教学教案

农村环保教学教案

农村环保教学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有趣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对农村环保的意识和责任感,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农村环保工作。

二、教案内容1. 环保知识普及- 通过讲解和图表展示,向学生介绍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影响。

-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污染的原因,如农药过度使用、乱排污等,并讨论可能的解决办法。

2. 垃圾分类教育- 运用图片或实物示范,向学生展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正确的分类方法。

- 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记忆力。

3. 环保实践活动- 安排学生参观当地农场或农田,了解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方法。

- 指导学生参与农田植树活动,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制作环保手工艺品- 教导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创作环保手工艺品,如利用废纸做成纸袋等。

- 小组比赛评选最有创意的手工艺品,并展示给全校师生。

三、教案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和学生的参与,达到以下目标:- 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 增强学生垃圾分类的能力和惯。

- 提高学生对农村环保工作的理解和参与度。

-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案评估- 教师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和研究成果。

- 学生提交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和总结报告。

- 学生对教案进行反馈意见,用于改进和优化教学过程。

五、教案拓展- 鼓励学生发起农村环保的社区行动,如组织垃圾清理活动、宣传环保知识等。

- 邀请农村环保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以上为本教案的简要内容,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具体教学设计和展开。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教学大纲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教学大纲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英文名称: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60适用对象: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二、课程简介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是生态学在农业上的一个分支,是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将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作用、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任务是在农业生态系统水平上揭示各组分相互作用的生态学规律,探讨最佳农业生态系统或生态农业模式,协调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作为高职高专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从农业生态学和农业环境保护两大应用领域来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和合理调控,以实现农业持续发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把握农业生态学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2.理解农业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掌握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学习方法;3.初步形成对本课程的整体了解。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农业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课程定位(三)实践环节谈谈如何学好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这门课。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讨论;多媒体。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概述(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系统的概念、性质和类型;2.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特征和类型;3.把握农业生态系统的定义、组成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系统第二节生态系统第三节农业生态系统(三)实践环节实训一农业生态系统的组分与结构分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讨论,调查研究;多媒体。

第三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一)目的与要求1.全面把握生物个体货群体通过形态、生理和生化机制去适应不同环境的过程和环境对生物的塑造作用;2.了解生物群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成过程及其对环境的改造作用。

环境保护 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保护 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内容:环境保护概论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边缘科学,也是一门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变化、发展以及为适应环境保护事业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应用科学。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环境科学及其理论基础-----生态学的基础概念;提高对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明确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明确污染源管理原则及步骤;掌握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其防治的理论及方法。

一、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1 环境概论1.2 环境问题1.3 环境科学1.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学难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环境污染。

第二章生态学基础2.1 概述2.2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类型2.3 生态系统的功能2.4 生态平衡2.5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教学重点:生物圈及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平衡。

第三章可持续发展战略3.1 概述3.2 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3.3 中国21世纪议程教学难点: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口可持续发展、能源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概念及五点内涵第四章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4.1 概述4.2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4.3 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4.4 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学难点:资源开发与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区别与联系,自然资源保护。

第五章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5.1 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5.2 环境污染及其对人体的作用5.3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教学难点:远期危害—三致中的致癌作用。

教学重点:人和环境的辨证关系,剂量与反应的关系(高危人群的概念);远期危害—三致中的致癌作用。

第六章大气污染及其防治6.1 概述6.2 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的发生机制6.3 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6.4 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6.5 大气污染的防治教学难点:颗粒污染物——烟尘、粉尘及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技术。

环境保护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范本及制定指南

环境保护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范本及制定指南

环境保护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范本及制定指南一、引言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相关技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份环境保护教育课程的教学大纲范本,并给出制定指南。

二、课程背景1. 问题陈述在当今的全球化背景下,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等挑战持续增加。

2. 目标设定通过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责任感和行动力,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传授学生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相关知识,包括环境问题、生态系统、气候变化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技能,如资源节约、垃圾分类、能源利用和环境监测等。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责任感和主动性。

四、课程内容安排1. 环境基础知识- 环境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 环境问题的分类和影响-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 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资源的保护与节约- 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推广3. 污染与治理- 不同类型污染的特点和影响- 垃圾分类与处理- 空气和水资源的保护与净化4. 气候变化与应对- 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后果- 碳排放削减与低碳生活-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气候适应措施5. 环境保护行动- 环境法律法规与环保组织- 绿色消费和可持续生活方式- 环境教育和社区参与五、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通过实验、案例和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和互联网工具丰富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

3. 课外活动:组织参观、实地考察和社区服务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体验。

六、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解决问题能力和合作精神等。

2. 项目作业评估:学生的设计方案、实施行动和反思总结等。

3. 考试评估: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七、教材和教具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材和教具,包括教科书、教学PPT、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设备等。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大纲《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大纲(环境科学专业适用,2007年修订)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60437课程名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英文名称: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27学分: 1.5适用对象: 环境科学专业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简介农业环境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的头等大事,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机农业的实施、食品安全的保障都不能脱离农业环境。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改造自然的规模空前扩大,从大自然中获得的资源也越来越多,但随之排放的废物也与日俱增,从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

目前,全球范围内耕地面积的减少,森林资源过度砍伐、水资源短缺、物种消失、酸雨危害、臭氧层被破坏和温室效应等所引起的气候变暖、厄尔尼诺以及拉尼娜等现象,造成的环境危害和破坏已引起人们极大关注。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基础及其他社会活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因此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其重要的作用是其他经济部门所无法替代的。

农业环境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地,也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城市化过程的加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商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问题正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行动。

以人为本,保护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就是要从我做起,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为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了解目前国内外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农用化学品污染途径及其防治,农业废物的产生及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污水灌溉与农业生产,酸雨对农业的危害,土地退化与整治,农业环境的修复,农业环境灾害及其控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农村生态与环境保护教案

农村生态与环境保护教案

一、教案名称:农村生态与环境保护教案二、课时安排:每章2课时,共10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问题2. 使学生掌握农村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3. 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生态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四、教学内容:第一章: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1. 了解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2. 分析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第二章: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 让学生认识到农村环境保护的必要性2. 了解农村环境保护对人类和自然的影响第三章: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1. 分析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 学习农业生产中的环保技术和方法第四章:农村生活与环境污染1. 了解农村生活环境污染的来源2. 学习农村生活环境保护的措施第五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学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2. 探索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五、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评价学生在环保知识掌握和实际操作能力方面的提升。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农村生态与环境保护》2. 课件:农村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相关图片、视频等3. 实践活动材料:调查表、实验器材等八、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引发学生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关注。

2. 讲解:讲解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农村环境保护案例,让学生了解农村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农村环境保护的策略和实践,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农村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九、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学习笔记。

2. 完成相关的实践活动报告。

十、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农村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大纲

农村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大纲

农村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农村环境保护》课程是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规定为一村一名大学生专科开设的课程。

课内学时90,5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一较深的了解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基本掌握农村资源开发利用与持续发展,生态学的原理及其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与实践,农村能源利用与环境,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与防治,农业环境监测与环境标准,清洁生产与绿色食品等内容。

三、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本课程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要求。

考核难度及梯度对应于教学要求的三个层次。

未作具体教学要求的内容不作考核要求。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总体设计初步方案一、学时分配二、教材1.文字教材教材《农村环保概论》采用合一型。

在每章之前列明本章学习要求,在每章之后进行扼要总结、分析并附习题。

主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也是编制音像教材的基础。

2.音像教材音像教材18学时,为重点讲授型。

包括每章的重点和难点。

在部分内容中穿插一些实例分析帮助学员理解课程内容。

三、教学环节1.电视课电视课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获得本课程知识的重要媒体之一。

本课程主要讲授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2.面授与自学面授课应依照本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文字教材为主,结合音像教材的内容进行启发式讲解、讨论。

以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结合收看电视教材、参加面授辅导课进行自学。

应认真领会教学要求,完成教材中的习题。

3.考试考试是对教与学的全面验收,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考试题目应符合大纲的要求,覆盖面广,难度适中,题量适度,难度及题量的梯度按照教学要求的三个不同层次安排,对未作具体教学要求的内容不作考试要求。

第三部分大纲正文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第一节农村农业与环境一、环境概述二、农业环境及其做成三、农村农业生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二节农业环境污染与农业环境问题教学要求:1)了解我国农村农业环境保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农村环境保护》课程是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规定为一村一名大学生专科开设的课程。

课内学时90,5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一较深的了解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基本掌握农村资源开发利用与持续发展,生态学的原理及其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与实践,农村能源利用与环境,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与防治,农业环境监测与环境标准,清洁生产与绿色食品等内容。

三、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本课程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要求。

考核难度及梯度对应于教学要求的三个层次。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总体设计初步方案一、学时分配二、教材1.文字教材《农村环境保护》---李国学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2.音像教材《农村环境保护学习指导》光盘两张,为重点讲授型,由中国农业大学李国学教授主讲,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三、教学环节1.电视课电视课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获得本课程知识的重要媒体之一。

本课程主要讲授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2.面授与自学面授课应依照本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文字教材为主,结合音像教材的内容进行启发式讲解、讨论。

以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结合收看电视教材、参加面授辅导课进行自学。

应认真领会教学要求,完成教材中的习题。

3.考试考试是对教与学的全面验收,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考试题目应符合大纲的要求,覆盖面广,难度适中,题量适度,难度及题量的梯度按照教学要求的三个不同层次安排。

第三部分大纲正文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第一节农村农业与环境一、环境概述二、农业环境及其做成三、农村农业生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二节农业环境污染与农业环境问题教学要求:1)了解我国农村农业环境保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2)掌握农业环境保护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3)重点掌握农业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环境、农业环境、农业环境保护的要素)和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持续发展。

第二章农业自然资源持续利用与保护教学内容第一节自然资源概述一、自然资源的含义二、自然资源的分类三、自然资源的特点四、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效应五、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第二节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全球水资源概况二、我国水资源概况三、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四、缓解水资源紧缺的对策第三节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土地和土壤资源的基本概念二、世界土地资源状况与特点三、我国土地资源现状与特点四、土地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五、保护土地及耕地资源的对策第四节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生物资源的概念二、生物资源的特征三、生物多样性的利用和保护第五节气候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基本概念二、特点教学要求:1)了解我国资源利用过程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2)掌握农业资源的基本概念、组成要素和特点。

3)重点掌握土地、水、生物和气候资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章生态学的原理及其应用教学内容:第一节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二、生态系统的功能三、生态平衡及其破坏第二节生态农业一、生态农业的概念及其特点二、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基础三、生态农业的建设内容四、生态农业系统的类型和模式五、生态农业的几种实用技术六、生态农业与农业环境保护第三节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一、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二、在污染物净化中的应用三、解决近代城市中的环境问题四、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五、在环境保护其他方面的应用教学要求:1)了解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2)掌握我国生态农业的组成、特点和实践的意义。

3)重点掌握生态农业工程概念、内容及主要的生态农业技术组成和特点。

第四章农村能源开发与环境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农村能源类型二、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方针三、农村能源特点第二节生物质能源的燃烧利用一、各种生物质能源潜力二、生物质能的直接燃烧技术第三节生物质能的生物化学转换技术——沼气发酵技术一、沼气的基本概念二、厌氧发酵的基本原理三、沼气发酵工艺类型四、沼气发酵的工艺条件五、厌氧发酵工艺分析六、沼气池(厌氧消化器)技术分析七、工艺流程八、沼气工程模式九、养殖场有机废水厌氧处理的效益第四节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一、太阳能二、地热资源三、风能资源第五节能源建设与节能一、农村能源建设二、节能教学要求:1)了解农村能源类型及主要特点。

2)掌握各种生物质能源潜力。

3)重点各种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技术。

4)重点掌握农村能源建设、节能技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水污染及其防治教学内容第一节水污染概述一、水体污染及污染物来源二、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三、我国水体污染现状及对策第二节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的行为及其影响一、需氧有机污染物二、植物营养物三、重金属四、油类物质五、其他污染物第三节水体污染对农业的影响一、水污染对土壤的影响二、水污染对作物的影响三、水污染对人体的影响第四节水体污染的控制与治理一、水体污染的控制二、污水的物理处理法三、污水化学处理法四、污水生物处理法教学要求:1)了解我国水体污染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2)掌握水体污染对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

3)重点掌握防止水体污染的途径、方法(分别从点的污染源和面的污染源角度)。

4)重点掌握水体主要污染物的组成和性质。

5)重点掌握主要几种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第六章大气污染与控制教学内容第一节大气组成与结构一、大气的组成二、大气结构第二节大气污染及污染特征一、大气污染及污染源二、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三、室内空气污染四、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第三节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一、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农业的影响二、酸雨对环境的影响三、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四节全球气候变暖和臭氧层破坏一、全球气候变暖二、臭氧层破坏第五节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一、颗粒污染物的治理技术二、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技术三、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教学要求:1)了解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

2)掌握大气污染的一般概念,大气污染物来源。

3)重点掌握大气污染对土壤、水体、生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4)重点掌握大气污染的主要组成与污染特点。

第七章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土壤的组成与结构二、土壤环境的主要组成和特点三、土壤环境背景值的概念四、环境容量和土壤环境容量概念五、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第二节几种主要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与防治一、重金属元素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二、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三、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清消四、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第三节农业化学品对土壤污染及防治一、化肥对土壤污染和防治二、有机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和防治三、废塑料制品对土壤污染和防治教学要求:1)了解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和存在哪些问题,什么原因。

2)掌握土壤污染的基本概念,污染物的来源、途径3)重点掌握农用化学品(塑料薄膜、化肥、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与危害。

4)重点掌握主要几种重金属(Hg、Cd、Cr、Pb、As)土壤污染特点和防治途径。

第八章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教学内容第一节废弃物的概述一、废弃物的来源和分类二、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的特点三、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途径与技术政策第二节有机固体废弃物与利用技术一、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利用二、有机废弃物的饲料利用三、有机废弃物的肥料利用四、有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第三节无机废物的处理与利用一、城市垃圾的卫生土地填埋二、钢渣三、粉煤灰教学要求:1)了解固体废弃物污染特点与存在问题。

2)掌握固体废弃物的来源、种类和性质。

3)重点掌握几种废弃物(秸秆、畜禽粪便、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的处理方法与资源化途径,包括不同种类堆肥方法、原理和技术要点,堆肥的颗粒化等。

第九章农业环境监测与环境标淮教学内容第一节农业环境监测一、农业环境监测概述二、农业环境监测程序和方法第二节农业环境标准一、环境标准二、农业环境的标准三、环境标准新概念四、我国国家级农业环境标准教学要求:1)掌握农业环境监测的目的、意义、概念和原则。

2)了解采样、布点的原则和方法。

3)重点掌握环境监测的主要分析项目、方法、质量管理内容以及有那些环境标准。

第十章清洁生产与有机农产品教学内容第一节清洁生产一、清洁生产概念二、清洁生产的过程三、中国的清洁生产第二节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一、绿色食品的产生和发展二、绿色食品概念及产地的环境条件三、绿色食品生产的关键技术四、绿色食品的市场营销教学要求:1)了解中国的清洁生产的现状。

2)掌握清洁生产概念和如何进行清洁生产。

3)重点掌握绿色食品的概念及产地的环境条件及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