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

合集下载

第五章原始地质编录

第五章原始地质编录

常用的竖井编录有下列三种形式:
(1)井筒展开图式编录 圆形井筒编录其内接正方柱面,并将四个柱面展开成平 面。为此在井口周围选定四个基准点,它们与井筒中心的连
线方位分别为N45°E, N45°W, S45°E, S45°W。在四点 上设置井筒边垂线,即内接正方柱的四条棱线,用来测定地 质界线深度,绘出地质界面与内接正方柱面的交迹此编录适 用于地质条件复杂、岩层产状平缓的地区。
第三节 井巷工程地质编录
一、坑探工程地质编录
坑探工程(探槽、探井、探巷和小窑)的地质编录,主 要成果是各种工程地质素描图和相应的文字描述。
二、钻探工程地质编录
钻探工程地质编录是指根据钻孔中取出的岩心、煤心等 实物资料和各种测量数据、测井资料,以及对钻孔中各种地 质现象的地质编录。岩心的地质编录主要包括:
1.岩心的分层、鉴定和描述
适用于短距离内坡度起伏比较大的巷道。
6)观测记录和描绘巷壁地质现象 (1)地质观测点的选定与描述 选择地质特征清楚和地质变化显著的地点,描述内容l 略。 (2)地质界限的实测 — 实测地质界面控制点法。适用于岩层起伏较大的井 巷。
— 实测地质界面控制点与视倾角法。适用于岩层倾角 大且产状与厚度稳定的井巷。
2.井下地质编录方式的选择依据 1)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地质条件越复杂原始地质编录越详尽。
2)煤层倾角 在平巷中,水平、缓倾斜煤层和倾斜煤层选择剖面图式 编录;急倾斜煤层采用巷顶切面图和断面图编录。 3)煤层厚度及其稳定性
4)巷道类型
穿层巷道是编录的重点,顺层巷道略显简单。
二、井巷编录的步骤与方法
以巷道一壁剖面图为例,概述编录步骤与方法。 1)熟悉巷道预想地质剖面和临近勘探线剖面 2)确定编录壁及编录高度 3)对编录巷道进行全面、概略观察 4)标定编录起点和重点位置

探矿工程原始地质编录方法及要求[1]

探矿工程原始地质编录方法及要求[1]

3、编录必须在现场进行 不要搞“回忆录”,如果 搞回忆录必然会遗漏和歪曲地质现象,使地质编录 不真实,失去应有价值。
4、编录应及时 不得“算总帐”,及时编录便于掌 握地质情况,顺利开展下步工作,同时也可避免工 程坍塌造成不必要的缺失。
5、编录要认真、细致 地质编录人员必须具备良好 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对工作极端认真、负责的态度, 要深入细致的观察地质现象,确保原始资料的完整、 准确。不得主观片面、粗心大意,凭空臆断,任意 取舍,更不允许弄虚作假。
3、定位:所有地质现象都要有确切位置。如矿体、 岩层位置、产状及工程座标或方位、距离等。
4、编录内容的表达要精细、准确。
如果在表达上不够精细、准确,势必造成混乱或误 解,降低原始编录的质量,一般在素描图比例尺允 许表示的范围内,尽可能表示出所有的地质现象。 某些重要的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如:围岩蚀变、 矿物或脉体穿插关系、构造关系等,不应受比例尺 限制,可用放大图表示。
例:Tc-12
编录壁:北西壁
0~50米 方位角75º 坡度角18º
50~85米 方位角70º 坡度角-2º
..............................
槽壁第四系覆盖层厚度一般为1~3米,各别厚达5米,主要由腐植土及大小不等的砂岩
碎块碎屑组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层 0~35.8米 蚀变碎裂板岩
明确编录的文字描述中应注意问题
A统一描述单位、一般以不同岩性 为描述单位。对 厚度很小比例尺难表达的薄层,可合并描述。
B 探矿工程文字描述内容
原则上应符合地质观察及认识事物的顺序,一般是 先总的简介,后分别详细描述,先宏观,后微观, 由表及里,由主要到次要,先岩矿石的物理特征后 矿物组成,先岩矿石的本身外部影响。其岩矿石描 述次序大致为:岩石名称—颜色及物理特征—原生 构造—肉眼可见的结构—矿物组成—矿物赋存状态 及矿物间相互关系—风化情况—地质构造条件—与 顶底围岩关系等。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模板第一章一般要求:1、各类原始记录必须采用正规的专业原始记录本。

其中水文原始记录要有分井上、井下和不同观测容的专用原始记录本。

2、记录本要保持齐全,不少页,每本每页都按顺序编号。

3、记录本要实行档案化管理,严禁丢失。

分档按时间顺序保存,有目录、索引,便于查找。

并且要建立电子或纸质的备份记录。

4、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

记录时须使用铅笔或黑色水笔,严禁使用圆珠笔。

5、记录时要求字体工整、版面整洁,记录容齐全,字迹、草图清楚。

出现记录错误时严禁涂改,只允许划改,且当页划改不得超过3处。

6、每次观测记录都要有观测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

7、地质原始记录的容要符合《矿井地质规程》(第三章矿井地质观测)的要求;水文原始记录的容要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

第二章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原始记录和回采工作面探煤厚原始记录格式如下:(注:当一个掘进头需要记录的内容较少时,本页可以记录其他掘进头的观测情况。

)6、记录巷道内的钻场、硐室、临时水仓、泵坑、沉淀池的位置、尺寸等。

记录打钻情况或其他与地测工作相关的一些内容。

5、记录巷道淋涌水情况。

包括淋涌水点的地点、位置、涌水方式和涌水量等。

4、记录巷道的坡度资料,打坡度时要与上一回的记录保持延续,并与测点发生联系。

3、针对煤巷:记录迎头退后的顶底煤补探情况和两帮扒帮控制的煤层顶底板情况或构造发育情况,包括补探点的位置和探煤情况或扒帮点的位置和扒帮情况。

针对岩巷:记录迎头退后的两帮岩层和构造发育情况。

遇到构造时需在左页编录两帮素描图。

示例如下:1、煤巷存在顶底煤时:迎头左帮巷下沿底,右帮卡揽向下3.5m 见底,巷中巷上探2.3m 见顶。

2、煤巷存在打顶打底时:迎头左帮卡揽向上0.5m 为煤顶,向下0.8m 为煤底,右帮卡揽向下0.2m 为煤顶,向下1.5m 为煤底。

煤底板为灰黑色砂质泥岩,产状为: 。

顶板为浅灰色中细粒砂岩。

3.岩巷时:迎头左帮拱基线向上0.5m 为L9灰顶,向下0.8m 为L9灰底,右帮拱基线向下0.2m 为L9灰顶,向下1.5m 为L9灰底,L9灰垂直裂隙发育,并充填方解石脉,局部结晶程度较好。

煤矿地质编录原始记录规范

煤矿地质编录原始记录规范

煤矿地质编录原始记录规范实行一施工头(面)一记录本,记录本封面注明采掘头面名称,若一本不能记录完,必须在封面注明第一本、第二本等,记录本次封面必须注明顾桥矿地测科,注明联系电话号码,记录本前5页预留,作为记录测点坐标(拐点、特征点必须标明)、巷道设计情况(设计巷高、巷宽、断面等)及工作面参数、设备安装情况等。

1、记录本必须有编号以及页码,发放登记、回收登记,由资料管理员负责。

2、记录本必须妥善保管并保持整洁,不得在记录本上乱涂、乱画,严禁撕页。

3、调查日期:注明年、月、日。

4、调查人:必须写全名。

5、巷道拨门、拐弯、变坡、过断层及其他需要画平面图的,必须画平面示意图(上北下南),并标明测点、巷道名称、坡角及断层控制等相应要素。

6、原始记录画图(平、剖、断面图)必须基本按比例画图,不能随意乱画,内容要全面,标注要规范,图面要清晰明了。

7、距离(退尺):用测点控制,掘进、开拓头XX(测点)→YY.Ym,采煤面用退尺点控制(轨、运顺退尺)。

8、新做的钻场、硐室、地质孔、水泱、测压孔位置压力以及与地质有关的内容等必须及时调查、记录(包括平剖面图)上图。

9、调查内容:按以下要求顺序记录。

(一)采煤面:①工作面位置必须注明轨、运顺退尺点及退尺距离,不能用上下口控制。

②正常情况每10台支架调查一个点(采厚、倾角、丢顶底煤情况),即6#、16#、26#……,遇构造、破顶底、夹矸等异常情况明要加密调查(一般5台支架调查一个点)。

③采高一律采用量活柱方式,采高按活柱+死柱计算(12/24、18/38、21/42型支架死柱分别按1.3、1.9、2.2m计算)。

④厚度损失必须注明,即工作面跟顶、底情况,丢顶、底煤情况。

⑤采煤工作面无论正常与否,必须画剖面图,在剖面中注明跟煤层顶、底或丢顶煤、底煤情况,采高、倾角、破岩及过断层情况等,剖面图内容要全面,图面要清晰明了。

⑥工作面破顶底须注明其厚度,夹矸必须注明其位置和厚度,顶底板岩性,特征层必须注明。

原始地质编录的要求

原始地质编录的要求

一、原始地质编录的概念与内容地质人员到现场对各种探、采工程所揭露的矿体及各种地质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并用图表和文字将矿体特征和各种地质现象如实素描和记录下来的整套工作,称之原始地质编录工作。

它是收集第一手地质资料最基本的方法。

所收集的资料是编制各种综合地质图件的基础,是进行综合研究的前提,也是评价矿床的重要依据。

原始地质编录具体包括坑探工程地质编录和钻孔地质编录(或称岩心编录),编录的主要内容如下:1、素描图:用简易的皮尺、钢卷尺和罗盘等工具,测绘各种以矿体为中心的地质现象并将其画到坐标纸上,各种勘探工程的素描图见后述。

2、文字描述:在野外记录簿上用规定的格式记录各种地质现象,如矿体产状、形状、厚度;矿石的物质组成及矿物共生组合、结构构造;矿体与围岩接触关系;围岩类型及其蚀变作用;地质构造及其控矿关系等。

3、实物标本:采集有代表性的矿石、蚀变岩和各种围岩标本,以便进行综合研究。

对一些特殊的标本,如化石、构造岩也要注意收集。

4、照相:有条件情况下,对一些特殊地质现象,如矿体与围岩接触带、各种矿化穿插关系和地质构造现象进行拍摄,并附以简要文字说明。

照相与素描图可互相取长补短。

二、原始地质编录的要求为了提高编录的质量,使收集的资料真实可靠,并能客观反映矿床地质特征,要求在编录过程中,做到如下几点:1、编录的格式要统一、简明:如图表格式、工程编号与坐标、样品与标本的编号、岩石名称、地层划分标准、图例等都应统一、简明,便于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比。

2、素描图要求重点突出:素描图及其文字记录均要求突出矿体或矿化部位。

3、素描图的比例尺:可根据具体地质情况和要求而定,但一般情况下都要求为1∶50~1∶200。

4、文字描述:内容要求简单、明了、说明问题。

5、编录工作:应及时经常地进行,并尽量简化一些不必要的手续,避免内容重复。

三、几种常见的原始地质素描图在原始地质编录中,采用地质素描图来收集资料是使用最广泛而且也是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内容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内容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内容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是地质学家在野外进行地质勘察、地质调查、地质研究等工作时,对所观测到的地质现象、地质构造、岩石、矿产等各方面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的一种记录形式。

通过野外原始记录的整理和分析,能够有效地提高地质勘查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可靠依据。

一、野外原始记录的格式野外原始记录的格式,通常分为纸质记录和电子记录两种形式。

纸质记录是指地质学家在野外使用各种便携式的记录本、纸张进行记录,而电子记录则是在野外使用电脑或移动设备等电子设备进行记录。

不同的记录格式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存在差异,具体要根据工作需要和场地环境进行选择和决定。

在纸质记录方面,记录本通常分为多个版块,包括:调查者、日期、地点、天气、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石、矿产、采样等若干方面。

每个版块都要标注清楚,记录内容要精简、准确、规范。

比如在野外地质调查时,对于每个地点进行的纪录,应包括地点名称、GPS坐标、照片等信息,地形地貌应详细描述,进行简单的剖面图和地图绘制,地质构造应详细描述,进行绘制图解,岩石应进行简单的描述,分析其构成成分、颜色、纹理、结晶状态等,并进行采集样品,矿产应简要描述,并采取样品和标记。

在电子记录方面,采用类似于纸质记录的格式编写调查报告,而且可以将拍摄的照片、绘制的图解等附加到报告中。

同时,在编写记录时也需要注意使用专业地质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

这种模式兼备了纸质记录和电脑数据处理的优点,以便快速准确地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二、野外原始记录内容野外原始记录的内容要以准确、全面、规范为原则,具体应包括以下方面。

1、调查人员信息记录在记录中应详细描述调查人员的姓名、单位、联系方式、工作岗位、证书号码等信息,以便于日后查询和检索。

2、日期和地点记录野外勘察的记录中,时间是尤为重要的要素,因此要求在记录中保证日期的精确,以及准确标注地点名称、地点经纬坐标、对应的GPS坐标等要素信息。

原始编录规范

原始编录规范

岩金矿山原始地质编录规范及工作细则一、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重要性原始地质编录工作是获取地质基础资料的重要途径,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矿山综合资料的整理,矿山资源量的计算,矿山能否按计划连续供矿,企业能否健康发展。

二、原始地质编录主要内容1、素描图:用简易的皮尺、罗盘、钢卷尺等工具,测绘坑道及采场内以矿体为中心的各种地质现象,并将其按一定比例绘制到坐标纸上。

2、文字描述:在素描图的下方用规定的格式叙述岩矿石地质特征及各种地质现象。

3.、布置样线:样线布置要尽量垂直矿体走向。

沿脉巷道在顶部布样,视矿体暴露情况,可在一壁布样。

穿脉巷道在一壁腰部布样。

样线长度一般为1米,低于1米厚的矿脉可按实际矿脉厚度布置样线。

根据矿体上下盘蚀变强弱应在矿体上下盘各布0.3—1米长的样线。

4、实物标本:根据实际需要,可采集有代表性矿石、蚀变岩及各种围岩标本,以便进行进一步研究。

5、在有条件情况下,对一些特殊地质现象,如矿体与围岩接触带,各种矿化穿插关系以及各种地质构造现象进行拍摄,并附以简要文字说明,能与素描图互相取长补短。

三、坑道原始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1、准备工作:1)、编录人员必须熟悉坑道工程布置情况及各生产工作面工作情况。

进入长时间没有生产的工作面,要严防缺氧或炮烟中毒。

2)、检查坑道内测量点是否齐全,若有毁坏,应及时补设测量点。

3)、编录工具要准备齐全。

所需工具如下:地质锤、罗盘、放大镜、测绳(皮尺)、钢卷尺、计算器、数码相机、三角板、量角器、文件夹、坑道平面图、坐标纸(35*25cm)、铅笔(2H)、小刀、橡皮、文具盒、红油漆、照明灯具、样品袋、样品签、标本签等。

2、编录格式1)、编录纸采用35*25cm坐标纸。

2)、相邻两个测点为一个编录段,每张编录纸只编一个编录段。

3)、比例尺采用1:100。

4)、坐标纸上方明确标明所编录地段准确位置,标清起始点和终止点测点编号及前进方向的方位角。

5)、编录纸下方要进行简要文字说明,对围岩、矿体及构造地质特征进行简单叙述。

矿井地质编录(最新)

矿井地质编录(最新)

矿井地质编录矿井地质编录是指矿井地质人员在井下直接观测井巷工程所揭露的地质情况,并用文字和图表把这些原始地质材料真实、全面、系统地记录和描绘下来的工作。

矿井地质编录是取得原始地质资料的重要手段,是矿井地质的基础工作,也是常规矿井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矿井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经常及时:及时收集井巷原始地质资料,了解井下地质情况;随时发现地质变化,以便于有效地指导生产。

第二,准确全面:井巷原始地质资料要求真实可靠、齐全完整、客观反映井下地质情况,避免因原始地质材料问题造成的错误判断。

第三,认真详细;限于井下观测空间和观测条件,要仔细认真地观察和记录地质变化,注意去伪存真,不可粗心大意。

第四,系统统一:统一地层划分标准,统一岩石命名原则和描述内容,统一图例、比例尺和图表格式,统一地质勘探工程和采掘工程的名称和编号,统一图幅和坐标,统一编录方法和要求。

第五,重点突出:原则上要对所有井筒、巷道和回采工作面进行地质编录,但对地质条件简单、地质变化不大的地段可进行一般观测编录,甚至只做一些定点观测;而对影响煤矿生产建设的主要地质间题,有异常地质变化的地段和重要巷道,进行详细的观测编录。

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矿井地质人员总结出一套对付各种情况的不同编录方法,如:仅在观测点上实测煤层和构造而勿需连续测绘地质剖面的观测点式编录;连续测绘井巷一壁地质剖面的剖面图式编录;每隔适当距离测绘巷道掘进头地质断面的断面图式编录。

连续测绘巷顶水平切面地质情况的水平切面图式编录;以及连续测绘巷道多壁展开图的展开图式编录等。

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煤层的厚度和赋存状态、巷道与煤岩层的产状关系和生产的实际要求,合理选定井巷地质编录方式。

下面分述井巷地质编录的具体方法。

一、穿层巷道的地质编录穿层巷道包括竖井、暗井、平硐、石门和穿层斜井等。

这些巷道无论是铅直、倾斜或水平的,均系穿层掘凿,是研究煤系、煤层及其顶底板的主要巷道。

矿产勘查原始编录方法(黄革非2015)

矿产勘查原始编录方法(黄革非2015)

规模和分布、变化,为下一步的物化探工作部
署、探矿工程布臵提供依据。
2、比例尺选择
比例尺选择根据工作阶段及勘查区构造复杂程度确定。 预查阶段—仅完成1:20万区凋工作的预查区,开展1:5万 地质填图;已完成1:5万区调的地区,补作必要的路线跳勘和 矿产调查,必要时对重点区开展大比例尺地质填图。
普查阶段—填制1:5万—2.5万地质图,成矿有望地区应
上的投影位臵(如0-5m),岩石名称、结构构造、
矿物成分、接触关系等。
断层、褶皱及其他构造形迹亦应详细记录,并
确定其构造性质、产状、规模。
③岩层产状记录 大致图面每5厘米不少于一个产状,产状变化 大、构造迹线附近加密。应特别注意产状的真实 性、代表性。不同构造部位,断层上下盘、不整 合面上下层及褶皱两翼均应测量产状。
在野外实地进行,要结合地形地貌及沿线
露头和产状变化情况综合考虑,准确利用 V
字形法则勾绘。
8、地质填表图奕提交的资料
①音像记录表及音像资料
②地质观察点记录表
③野外手图 ④岩矿石标本登记及送样单 ⑤鉴定测试成果 ⑥实际材料图
⑦地质图
⑧实测地质剖面资料 ⑨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⑩质量检查卡片
三、探矿工程地质编录
应将实际观测资料与推断解释资料加以区分;编
录工作必须在现场进行,严禁事后记录。
2、原始地质编录的文、图、表应吻合
原始地质编录的文、图、表必须互相对应、 吻合、一致,整洁、美观、字迹工整,字体规范。
3、工具、量具
原始地质编录应使用符合质量要求的测量、 绘图工具和量具。
4、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
原始地质编录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 图名、比例尺、地形线、岩性花纹、地质体产状、端点坐标、剖面方位、工 程及其坐标、样品位臵及样号、分析结果表、矿体的厚度品位、矿(脉)体 号、工程平面位臵、坐标线(大交角)、图例、图签。

煤矿地质学第12章 地质编录

煤矿地质学第12章 地质编录

2.钻孔岩层倾角的确定
(1)垂直钻孔的岩层倾角
(2)垂直岩层走向斜孔的岩层倾角
A、孔斜方向与岩层倾向一致时,岩层真 倾角为:α=θ-γ B、孔斜方向与岩层倾向相反时,
当γ≤θ时,岩层真倾角为:α=γ+θ
当γ>θ时,岩层真倾角为:α=γ-θ
(3)任意孔斜时的岩层倾角
任意方向孔斜岩层真倾角的计算公式为: tgβ tgα= cosω
2.图表资料
原始地质编录图表主要包括各
种素描图。 3.实物资料 岩石、矿物、煤、化石及其它 标本和样品等。
二、原始地质编录的要求
1.编录及时 2.准确全面
3.系统统一
4.重点突出
第二节 勘探工程地质编录
一、坑探工程地质编录
探槽、探井、探巷及小窑的地质编
录,地质素描图和相应的文字描述。
二、钻探工程的地质编录
二、井巷编录步骤与方法
(一)熟悉巷道预想地质剖面和邻近勘探 线剖面 (二)确定编录壁及编录高度 (三)对编录巷道进行全面概略观察 (四)标定编录起点及终点位置
(五)在编录壁上挂观测基线 1.固定标高(即水平)观测基线:适用于 水平或坡度较小的巷道。
2.水平巷顶(底)观测基线:适用坡度较 大,坡度不一致的巷道。 3.既不水平也不平行巷顶(底)观测基线: 适用于起伏比较频繁的巷道。 4.不连续观测基线:适用短距离内坡度变 化大的巷道。
2.剖面图式编录 是连续观测绘制井巷一壁地质剖面 图。 3.断面图式编录 隔适当距离,观测绘制巷道掘进头 的横断面,按实际位置标注在采掘工程 平面图或其它图上。 4.切面பைடு நூலகம்式编录 沿井顶或井底连续观测绘制其水平 地质切面图。
5.展开图式编录 (1)两壁一顶展开图:井顶保持不动,两 壁从壁底向上展开成平面。 (2)两壁一底展开图:井底保持不动,两 壁从壁顶向下展开成平面。 (3)掘进头两壁展开图:掘进头不动,两 壁垂直井底向外展开成平面。 (4)掘进头两壁一底展开图:井底保持不 动,两壁和掘进从各自顶部向下展开成平 面。

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

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

地质原始记录格式及编录要求2014年7月一、一般要求:1、各类原始记录必须采用正规的专业原始记录本。

其中水文原始记录要有分井上、井下和不同观测内容的专用原始记录本。

2、记录本要保持齐全,不少页,每本每页都按顺序编号。

3、记录本要实行档案化管理,严禁丢失。

分档按时间顺序保存,有目录、索引,便于查找。

并且要建立电子或纸质的备份记录。

4、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

记录时须使用铅笔或黑色水笔,严禁使用圆珠笔。

5、记录时要求字体工整、版面整洁,记录内容齐全,字迹、草图清楚。

出现记录错误时严禁涂改,只允许划改,且当页划改不得超过3处。

6、每次观测记录都要有观测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

7、地质原始记录的内容要符合《矿井地质规程》(第三章矿井地质观测)的要求;水文原始记录的内容要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

二、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原始记录和回采工作面探煤厚原始记录格式如下:3 / 74 / 7第三章矿井地质观测第一节一般要求第11条矿井地质观测应该做到及时、完整、准确、统一。

一般要求如下:一、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并记录在专门的地质观测薄上;记录薄应统一编号,妥善保存。

二、描述地质现象,应做到内容完整、数据准确、字迹清晰、表达确切、图文结合、重点突出,客观地反映地质现象的真实情况。

三、每次观测必须记录观测的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

四、矿井地质观测要把现场和室内,宏观和微观观测结合起来。

第二节煤系地层观测第12条一切穿过煤系地层的井巷均应逐层观测其岩性特征和厚度。

对于煤层、标志层和煤层顶底板需作重点观测。

必要时,还需采取化石、煤(岩)标本和样品,进行化验和测试。

为了对比和陈列,每一个矿井应保存一套完整的煤系标本。

第13条为统一岩石命名和观测描述内容,特作如下规定:一、碎屑岩的名称及粒度分级标准(见表3)。

碎屑岩的名称及粒度分级标准表3二、沉积岩描述的基本内容:1、碎屑岩类应描述颜色,碎屑可见成分、分选性和滚落圆度,胶结物成分及胶结类型,同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及其分布特征,结核与包裹体成分,大小的形态,与稀盐酸的反应状况等。

原始地质编录规范

原始地质编录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1994—10—01实施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中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编录资料的管理。

1.2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以及编录资料的管理。

对有特殊要求的矿种,主管部门可根据本标准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2 引用标准GB 964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3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内容3.1原始地质编录是观察研究地质现象的现场记录和观察研究手段的记录。

这些地质现象,是指由天然的和人工的露头、岩心(粉)以及标本、样品所揭示的宏观的和微观的自然地质信息。

记录由原始编录人员选用适当的信息记录手段如数字、文字、图象、磁带、磁盘(光盘)等进行。

还要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相适应,及时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

3.2原始地质编录工作包括现场编录和整理两个方面。

现场编录时,要认真地观察研究地质现象,采集标本、样品,测量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形态等数据,并用适当的记录手段和方法进行编录。

整理是根据各种测量成果和对标本、样品的鉴定、测试成果对现场编录进行修正、补充和归纳、整理,编制必要的图表,并按规定格式整饰。

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原始编录时,还应及时将原始数据按规定格式存盘、入库。

4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要求4.1原始地质编录必须真实、客观。

对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全面地观察研究,联系认识,准确地判断和记录。

编录中应明确区别开实际观测资料与推断解释资料。

4.2原始地质编录应随工作进展逐日或随施工进展及时进行。

4.3原始地质编录的图、表、文字说明必须互相吻合一致,整洁、美观、字迹规整,字体规范。

4.4原始地质编录要有各种必要的质量符合要求的测量,绘图工具和量具。

计量工具必须按有关国家标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随原始地质编录上交。

矿山原始地质编录工作规定

矿山原始地质编录工作规定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矿山原始地质编录工作规定(试行)原始地质编录是矿山生和矿产资源勘查各阶段的基础性地质工作,是搜集地质信息和研究地质体各种特征的重要手段,是矿山进行综合地质研究的依据,是布置勘探工程和指导矿床开采的基础依据。

原始地质编录必须在现场认真及时进行,要客观、准确、全面收集岩矿地质信息和及时提交图件清晰、文字简练、图文统一的原始资料。

工作质量要求应按照《有色金属矿山生产技术规程》和DZ/T0033-2002《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的规定执行,结合公司矿山生产实际及资源勘查工作需要,补充制定本规定。

一、现场地质编录主要内容及要求1、坑道原始地质编录方法采用腰线平面填图法进行编录,石门、沿脉工程要求作腰线平面图,穿脉要求作平剖面填图,以左壁为主,在矿体构造复杂地段补充掌子面素描图;井筒作四壁展开素描图。

所有原始素描图比例尺为1:200,并在1:200素描图中同时加作1:500缩图,在缩图中要求测点字迹清楚。

2、地层岩石编录的主要内容(1)岩石的产状。

(2)岩石的颜色:以岩石的新鲜面颜色为准。

(3)结构:如隐晶质、自形晶、半自形晶粒状 (粗、中、细)等。

(4)构造:如致密块状、角砾状、鲕状的、豆状、流纹状、层状构造(厚层、中厚层、薄层)等等。

(5)岩石成分:组成矿物的种类、颜色及其性质,区分主要物质及次要物质,各种物质分布变化范围,胶结物的性质,变质程度。

(6)岩石的名称:大致定出岩石的组成物质及其含量,然后根据结构、构造的特征定出名称。

(7)接触面的产状要素。

(8)准确划定所揭露的地层层位。

(9)风化程度:性质,围岩蚀变、溶洞、形状、大小、其中的残存物的种类。

3、构造的编录内容(1)断层:、断层的位置、断层的产状要素及破碎带幅宽、角砾的成分、大小形状排列方向、胶结物等。

滑动面的颜色方向,断层上下盘岩石受构造影响后的变化情况,断层性质。

(2)节理:所有节理应有产状要素和分组。

(3)褶皱:褶皱种类、产状要素、倾没方向及岩性等。

矿井原始地质编录及地质图件_地质报告的编制_OK

矿井原始地质编录及地质图件_地质报告的编制_OK

编录
工作面平面图上。 2)采面剖面图式编录
对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一次采全厚工作面,除了增加工作面的
检查次数外,在通地质变化时,还应编录沿工作面壁的剖面图,
对于煤厚较大,且有一定变化的分层回采工作面,要系统进行
2021/7/28
探煤厚的工作,并及时编绘出探线剖面图和剩余煤厚等值线图。 22
10 矿井原始地质编录及地 质图件、地质报告的编制
2021/7/28
20
10 矿井原始地质编录及地 质图件、地质报告的编制
10.1 矿井 原始 地质 编录
1) 煤层平巷地质编录 (2)平巷一壁剖面图式编录(了解) (3)平巷断面图式编录 测绘巷道横断面图
2021/7/28
21
10 矿井原始地质编录及地 质图件、地质报告的编制
回采工作面原始地质编录
轴心的夹角,描述岩性、裂隙发育程度、钻孔涌水及
漏水情况等;及时分析地质构造、填绘钻探成果表,
绘制钻孔柱状草图。
2)井下施工的钻孔应按照统一的规格绘制正式的钻孔柱
状图
岩性特征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将内容描述清楚,并对简
易水文资料作必要的记载。填写地质钻孔成果卡片和
成果台账,建立资料档案 。
23
10 矿井原始地质编录及地 质图件、地质报告的编制
3. 对编录巷道进行全面概括观察 到达编录巷道,不要急于描述和绘图。应先对编录巷道全 面巡视一遍,了解测量点位置,查明巷道揭露的地质现象。 观察不仅限于编录的那一壁,而应全面地观察两壁及巷顶。
4.标定编录起点位置 利用测量点或已知巷道标定编录起点位置,丈量并记录起 点距测量观点或已知巷道的距离和方向。
10.1 矿井 原始 地质 编录
2021/7/28

煤矿地质——原始地质编录

煤矿地质——原始地质编录

地质编录是煤炭资源地质勘探与矿井生产地质勘探中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地质研究成果的体现。

编录资料的正确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地质勘探工作的质量和地质研究程度,而且还直接影响到矿井建设与生产。

地质编录是指将直接观察到的地质现象或采用其它手段(钻探、物探、测试及化验等)所获的地质资料,用文字和图表等形式正确地记录或系统地表示出来的方法与过程。

地质编录可分为原始地质编录和综合地质编录两类。

第一节原始地质编录原始地质编录是指全面收集和系统整理原始地质资料的工作。

它是煤炭资源地质勘探与矿井生产地质勘探所获得的第一手地质资料的编录,是认识总体地质情况的基础,是进一步研究工作区地质条件、成煤规律和评价煤炭资源的依据。

由于在地质勘探的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方法与手段的不同,原始地质编录的种类也就存在很多种。

本节着重介绍钻探工程的原始地质编录和井巷工程的原始地质编录。

一、原始地质编录的内容及要求(一)原始地质编录的内容原始地质编录的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文字资料包括坑探工程、井巷工程中地质现象的记录,钻孔、井巷煤、岩芯(层)的描述,岩石薄片和煤薄片、光片及化石鉴定的文字报告,野外及其它所有第一性地质资料和数据的描述记录。

2.图表资料原始地质编录图件主要包括各种素描图,如天然露头和各种坑探工程、井巷工程的地质素描图、实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以及其它照片、素描材料等。

原始地质编录表格主要包括各种坑探工程原始记录表、钻探工程原始记录表、岩芯鉴定表、采样登记表、样品测试分析化验成果表及其它记录原始地质资料和原始地质数据的表格、卡片等。

3.实物资料包括岩石、矿物、煤、化石的标本和样品,以及对研究地质规律有重要意义的其它标本和样品等。

(二)原始地质编录的要求为了保证原始地质编录的质量,各种勘探工程的原始编录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 编录及时2.准确全面3.系统统一4.重点突出二、钻探工程地质编录钻探工程的地质编录是根据钻孔中取出的岩、煤芯或岩、煤粉等实物资料和各种测量数据、测井资料,以及对钻孔中各种地质现象的观测而进行的。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优秀范文5篇)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优秀范文5篇)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模板第一章一般要求:1、各类原始记录必须采用正规的专业原始记录本。

其中水文原始记录要有分井上、井下和不同观测内容的专用原始记录本。

2、记录本要保持齐全,不少页,每本每页都按顺序编号。

3、记录本要实行档案化管理,严禁丢失。

分档按时间顺序保存,有目录、索引,便于查找。

并且要建立电子或纸质的备份记录。

4、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

记录时须使用铅笔或黑色水笔,严禁使用圆珠笔。

5、记录时要求字体工整、版面整洁,记录内容齐全,字迹、草图清楚。

出现记录错误时严禁涂改,只允许划改,且当页划改不得超过3处。

6、每次观测记录都要有观测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

7、地质原始记录的内容要符合《矿井地质规程》(第三章矿井地质观测)的要求;水文原始记录的内容要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

第二章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原始记录和回采工作面探煤厚原始记录格式如下:煤岩巷原始记录格式附图区域记录区域日期:2011.1.15观测:袁凌晖记录:地点:1、与测点发生联系,记录迎头位置。

如:下4点向里35.2m为当日迎头,迎头素描如左图。

2、主要记录迎头煤岩层的颜色、岩性、结构、空间位置、厚度、产状,断层面的位置、产状,上下盘的岩性情况。

若是煤巷进行探煤时,记录两帮顶底探煤情况。

控制煤岩层空间位置时,要以巷道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线或点为参照物,常用的有工字钢、木支护架棚巷道的棚梁顶面,U型钢架棚巷道的棚腿(或卡揽)顶面,岩石巷道的拱基线等。

示例如下:1、煤巷存在顶底煤时:迎头左帮巷下沿底,右帮卡揽向下3.5m 见底,巷中巷上探2.3m见顶。

2、煤巷存在打顶打底时:迎头左帮卡揽向上0.5m为煤顶,向下0.8m为煤底,右帮卡揽向下0.2m为煤顶,向下1.5m为煤底。

煤底板为灰黑色砂质泥岩,产状为:。

顶板为浅灰色中细粒砂岩。

3.岩巷时:迎头左帮拱基线向上0.5m为L9灰顶,向下0.8m为L9灰底,右帮拱基线向下0.2m为L9灰顶,向下1.5m为L9灰底,L9灰垂直裂隙发育,并充填方解石脉,局部结晶程度较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模板第一章一般要求:1、各类原始记录必须采用正规的专业原始记录本。

其中水文原始记录要有分井上、井下和不同观测内容的专用原始记录本。

2、记录本要保持齐全,不少页,每本每页都按顺序编号。

3、记录本要实行档案化管理,严禁丢失。

分档按时间顺序保存,有目录、索引,便于查找。

并且要建立电子或纸质的备份记录。

4、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

记录时须使用铅笔或黑色水笔,严禁使用圆珠笔。

5、记录时要求字体工整、版面整洁,记录内容齐全,字迹、草图清楚。

出现记录错误时严禁涂改,只允许划改,且当页划改不得超过3处。

6、每次观测记录都要有观测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

7、地质原始记录的内容要符合《矿井地质规程》(第三章矿井地质观测)的要求;水文原始记录的内容要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

第二章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原始记录和回采工作面探煤厚原始记录格式如下:23 (注:当一个掘进头需要记录的内容较少时,本页可以记录其他掘进头的观测情况。

)6、记录巷道内的钻场、硐室、临时水仓、泵坑、沉淀池的位置、尺寸等。

记录打钻情况或其他与地测工作相关的一些内容。

5、记录巷道淋涌水情况。

包括淋涌水点的地点、位置、涌水方式和涌水量等。

4、记录巷道的坡度资料,打坡度时要与上一回的记录保持延续,并与测点发生联系。

3、针对煤巷:记录迎头退后的顶底煤补探情况和两帮扒帮控制的煤层顶底板情况或构造发育情况,包括补探点的位置和探煤情况或扒帮点的位置和扒帮情况。

针对岩巷:记录迎头退后的两帮岩层和构造发育情况。

遇到构造时需在左页编录两帮素描图。

示例如下:1、煤巷存在顶底煤时:迎头左帮巷下沿底,右帮卡揽向下3.5m 见底,巷中巷上探2.3m 见顶。

2、煤巷存在打顶打底时:迎头左帮卡揽向上0.5m 为煤顶,向下0.8m 为煤底,右帮卡揽向下0.2m 为煤顶,向下1.5m 为煤底。

煤底板为灰黑色砂质泥岩,产状为: 。

顶板为浅灰色中细粒砂岩。

3.岩巷时:迎头左帮拱基线向上0.5m 为L9灰顶,向下0.8m 为L9灰底,右帮拱基线向下0.2m 为L9灰顶,向下1.5m 为L9灰底,L9灰垂直裂隙发育,并充填方解石脉,局部结晶程度较好。

L9灰底部为一层厚0.3m 的煤线,再向下为灰黑色砂质泥岩,顶部为浅灰色中细粒砂岩。

2、主要记录迎头煤岩层的颜色、岩性、结构、空间位置、厚度、产状,断层面的位置、产状,上下盘的岩性情况。

若是煤巷进行探煤时,记录两帮顶底探煤情况。

控制煤岩层空间位置时,要以巷道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线或点为参照物,常用的有工字钢、木支护架棚巷道的棚梁顶面,U 型钢架棚巷道的棚腿(或卡揽)顶面,岩石巷道的拱基线等。

1、与测点发生联系,记录迎头位置。

如:下4点向里35.2m 为当日迎头,迎头素描如左图。

.1 13151下付巷2011.1.15记录区域附图区域煤岩巷原始记录格式袁凌晖记录:观测:日期:地点:4 示例如下:下切口向上0~15m 段,巷道坡度+3度。

15~25m 段,坡度+6度。

25~32m 段,坡度-3度。

32~45m 段,坡度-5度。

示例如下:下切口向上15m 处,巷下沿底,巷高1.7m ,巷上探3.5m 见顶;下切口向上45m 处打底0.3m ,巷高2.2m ,巷上探1.3m 见顶;47m 处打顶1.5m ,巷高1.9m ,巷下探2.2m 见底,该处发育一正断层,产状: ,落差约2.5m 。

51m 处巷上沿顶,巷高1.9m ,巷下探1.0m 见底。

2、记录切巷内的探煤情况和扒帮控制煤墙帮打顶打底及构造发育情况。

其中探煤记录包括探煤点的位置、顶煤厚度、底煤厚度和切巷高度。

在左页编录切巷素描示意图。

地点:日期:观测:记录:袁凌晖回采工作面原始记录格式附图区域记录区域2011.1.1513151下工作面1、与测点发生联系,记录上下切口位置。

以及上下切口提、落巷等情况。

如:下4点向里35.2m 为当日下切口,上3点向里67.3m 为当日上切口。

上切口落巷1.3m 。

3、记录切巷的坡度资料。

一般10m 左右打一次坡度,遇到坡度变化较大时,要进行加密。

4、记录切巷淋涌水情况,包括淋涌水点的地点、位置、涌水方式和涌水量等。

记录工作面上下付巷原出水点涌水量变化情况(该项也可记录到水文专项记录本上)。

6、记录切巷及上下付巷内的钻探情况或其他与地测工作相关的一些内容。

第三章矿井地质观测第一节一般要求第11条矿井地质观测应该做到及时、完整、准确、统一。

一般要求如下:一、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并记录在专门的地质观测薄上;记录薄应统一编号,妥善保存。

二、描述地质现象,应做到内容完整、数据准确、字迹清晰、表达确切、图文结合、重点突出,客观地反映地质现象的真实情况。

三、每次观测必须记录观测的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

四、矿井地质观测要把现场和室内,宏观和微观观测结合起来。

第二节煤系地层观测第12条一切穿过煤系地层的井巷均应逐层观测其岩性特征和厚度。

对于煤层、标志层和煤层顶底板需作重点观测。

必要时,还需采取化石、煤(岩)标本和样品,进行化验和测试。

为了对比和陈列,每一个矿井应保存一套完整的煤系标本。

第13条为统一岩石命名和观测描述内容,特作如下规定:一、碎屑岩的名称及粒度分级标准(见表3)。

碎屑岩的名称及粒度分级标准表3二、沉积岩描述的基本内容:1、碎屑岩类应描述颜色,碎屑可见成分、分选性和滚落圆度,胶结物成分及胶结类型,同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及其分布特征,结核与包裹体成分,大小的形态,与稀盐酸的反应状况等。

2、粘土岩类应描述颜色,混入成分,固结程度,滑腻感,断口开头可塑性,吸水变软或膨胀特点,附舌性,岩石的构造,所含化石及其保存完整程度,结核与包裹体的情况等。

3、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应描述颜色,主要成分及杂质成分,硬度,岩石的结构和构造,所含化石、结核或包裹体情况,岩溶裂隙的发育情况、方向性和充填物成分,与稀盐酸的反应等。

三、沉积岩层描述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层理类型和特征,层面构造和接触关系等。

对于煤层对比困难的矿区或矿井,应系统收集有关相—旋回结构分析的基础资料。

第三节煤层的观测第14条井巷所揭露的煤层,不论是否可采,都必须进行观测和描述。

凡井筒、石门和其它的穿层巷道揭露煤层的地点,均应作为观测点进行观测;在沿可采煤层掘进的巷道内,煤层观测点的间距,根据煤层的稳定程度,应不小于表4的规定。

遇地质构造时,可适当加密观测点,以反映煤层变化的实际情况。

煤层观测点间距表4第15条煤层观测点心观测描述内容:一、当巷道揭露煤层全厚时,每个观测点应观测煤层厚度、各煤分层厚度,夹石层厚度、岩性和坚硬程度;当巷道不能揭露煤层全厚时,应按表4?规定的间距探测煤层全厚。

二、在层位难以判断,煤层对比困难时,还应仔细观测各煤分层的宏观煤岩成分和类型;煤的光泽、颜色、断口、软硬程度、脆韧性、结构构造和内生裂隙的发育情况;煤层中所含结核与包裹体的成分、形状、大小、坚硬程度及其分布特征等。

三、煤层的含水性。

四、煤层的产状要素。

五、煤层的顶底板特征,其中包括:伪顶、直接顶、老顶和伪底、直接底等的岩层名称,分层厚度,岩性特征,裂隙发育情况及其与煤层的接触关系等。

必要时,应采取岩样进行物理力学试验。

第16条当煤层变薄、分岔、尖灭和遭受冲刷时,必须注意观测以下内容:一、出现古河床冲刷时,必须观测冲刷标志,系统收集供判明冲刷类型,推断冲刷变薄带方向和范围的基础资料。

二、出现煤层变薄和分岔和尖灭时,应着重观测煤层结构、煤质、煤和围岩的接触关系、围岩岩性特征,为分析煤厚变化原因,预测变薄带、可采边界、分合区界线积累资料。

第四节地质构造的观测第17条观测描述断层,应围绕确定其性质、断距和断裂结构面的力学属性来进行。

其观测描述的基本内容如下:一、断层面的形态、擦痕和阶步特征;断层面的产状要素和擦痕的侧伏角。

二、断层带中断裂构造岩的成分和分布特征,断层带的宽度和充填、胶结情况。

必要时,可采取定向标本,对断裂构造岩进行岩组分析。

三、断层两翼煤、岩层的产状要素,煤、岩层的层位和岩性特征、断层旁侧的伴生和派生小构造。

四、断层间的相互切割关系,断层、褶皱的组合特征。

五、断层与煤厚变化等的关系。

第18条观测和描述褶皱的基本内容如下:一、褶皱枢纽的位置、倾伏方向和倾伏角。

二、褶皱两翼煤、岩层和褶皱轴面的产状要素。

三、褶皱与煤厚变化、顶板破碎等的关系。

第19条对构造裂隙,应观测描述主要裂隙组的发育方向、发育程度,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裂隙率的测定和统计;观测裂隙面的形态、宽度、充填成分和充填程度,为确定裂隙的力学性质,裂隙与断层、褶皱的关系积累资料。

第20条对陷落柱应观测描述其形状、大小和陷落角,充填物的岩性、层位密实程度和含水性以及陷落柱附近煤、岩层的产状要素等。

第21条对煤系中的岩浆岩体,应观测描述其岩石名称、结晶程度、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产状和形态、侵入层位、对煤层厚度和煤质的影响,为确定侵入中心、方向、范围、与构造的关系积累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