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方案解读49页PPT

合集下载

高考招生改革方案(教育培训公司PPT宣传课件)

高考招生改革方案(教育培训公司PPT宣传课件)

“三位一体” 招生
高校依据考生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按比 例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综 合成绩的50%。
5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责任
统一高考招生
新高考招生考试方案
必考 科目
科目 语文、数学
英语
满分 各150分
150分
选考 科目
从物理、化学、生 物、政治、历史、 地理、技术(信息 技术、通用技术) 7门中选3门
21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责任
某地市全体高一学生选考调研结果(11944人)
3314, 10% 4822, 15%
4370, 13% 5168, 16%
6245, 20%
3567, 11% 4983, 15%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技术
22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责任
湖州一中全体高一学生选考调研结果(362人)
10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责任
录取
考生只需1门在高校选考科目范围之内就能报考该专业(类)。 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 按分数分段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参考。
《公布2017年拟在xx招生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 科目范围的公告》(xxxx.2.28)
11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责任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责任
组长学校 海宁高级中学 杭二中 温州中学 xx师大附中 效实中学 嘉兴一中 镇海中学 天台中学 瑞安中学
13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责任
(二)学校层面
A1类课程:必修基本要求,为学考打好基础 A2类课程:必修基本要求+发展要求,为选考
1、完善学校课程体系

年新高考改革方案解读幻灯片PPT

年新高考改革方案解读幻灯片PPT
值得注意的是: 学考科目由10科增至13〔14〕科,新增“艺术〔或音乐、美术〕 〞 “体育与安康〞和“通用技术〞3〔4〕科目; 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科目由10科减至9科,“信息 技术〞不再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
2.学考成绩的使用
以往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照A、B、C、D四个等第和实际分数记录,按等 第公布。考核结果纳入普通高中学生开展报告,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
根据前期的研究,我们认为其中的“高考招生 模式〞“学业水平考试〞“自主招生政策〞“高校 加分工程和分值〞“分层走班教学〞 等五项, 是我们当前亟待重点研究的具体内容。

高考综合改革要点分析及应对建议
1、高考考试招生模式的主要变化 2、关于学业水平考试的变化及应对建议 3、关于高考自主招生政策的变化及应对建议 4、关于高考加分政策的变化及应对建议 5、关于选课走班教学与生涯规划指导
➢〔2〕今年来局部省市高考英语的改革举措

听力改革或一年多考或取消

降低英语考试分值

英语考试社会化探索

➢〔3〕高考英语科目改革的政策建议

匡正观念,理性对待改革

完善监视体系,出台配套政策

防止急功近利,给予充分缓冲
2、减少高考科目 探索高考文理不分科
文理不分科必须坚持的三个“有利于〞原那么 〔1〕有利于学生知识构造的优化 〔2〕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课程自主选择权
3、国家高考改革时间表
〔上海、浙江〕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内容
1、外语实行一年多考,退出统一高考 2、减少高考科目,探索高考文理不分科 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取消百分制,学完即考 4、高考招生录取拟综合参考会考成绩 5、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

江苏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解读PPT(最新版)

江苏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解读PPT(最新版)

江苏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解读
江苏省教育厅
2019.4.23
第一部分
高考综合改革的背景、要求、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背景、要求
江苏高考综合改革背景、要求
第二部分
我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研制过程
第三部分
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的特点
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的特点
第四部分
我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核心内容
方案的核心内容
我省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主要模式
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
每门150分。

2021年开始,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
每门100分,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
择2门
每门100分,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统考科目选择性考试
科目
体育、艺术类考生的文化考试,除需要参加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考试外,也要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高等学校招生选科要求,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门。

统考科目
统考科目
统考科目
统考科目
统考科目
统考科目
统考科目
统考科目
1
统考科目
(四)改革高考招生录取模式
统考科目
统考科目
统考科目
选考科目为
物理化学生物
统考科目
统考科目
选考科目为
物理化学生物
统考科目
选考科目为
物理化学生物
统考科目
选考科目为
物理化学生物1
2
谢谢大家!。

新高考模式解读课件

新高考模式解读课件

(三)改革普通本科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夏季高考) 1、考试科目(即“变化二”)
1)考试科目按“3+1+2”(必选+限选+任选)模式 设置,不分文理,“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 语,“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2”由考 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中选择2门。
2)“3+1+2”中,“1+2” 为选择考科目, “1+2” 共有12种组合提供给考生选择。
新高考3+1+2模式解读
“广东新高考”(全国第三批,8省之一) 2019年4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
广东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 案的通知》,方案从2018年入学的高一新生(也就 是2021年高考)开始实行。
方案分为四个部分:“总体目标”、“主要任 务”、“加强管理”和“保障措施”。其中,重点 内容在第二部分。
(二)健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1、评价内容: 2018年12月,我省出台了《广东省 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办法》, 主要内容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 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个方面。
2、评价程序: 学校(学校、老师、学生)如实记 录——公示——导入省平台。
3、评价使用: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考。
3)作为普通高校夏季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4)选择考成绩呈现方式有两种:物理、历史为卷面分, 其他4门为等级赋分。
4、一些关键解读 1)考试范围:合格性考试范围为必修内容,选择性考试
范围为必修和限定性选修内容。 2)命题:合格考和选择考均由省统一命题;(解读:新
高考“3+1+2”中,“3”为全国卷,“1”和“2”均为 广东卷 )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解读(课堂PPT)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解读(课堂PPT)
注:与学考同期进行,学考考生和选考考生同一时间考试,学考考 场时间为60分钟,选考考场时间90分钟。
Page 29
考试时间(学考、选考二表合一)
注:4月考试不设外语科目。 30
高一新生可以参加高一第二学期4月份的学考,但是不能参加4月份的学考, 因为如果参加了学考的话,这次成绩对于高三的高考来讲超出了2年的有 效期,是无效的。
20
成绩评定
•1. 卷面分值: 语文、数学各100分, 外语150分,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各70分。
•2. 评卷组织:评卷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 •3. 成绩呈现:
高中学考成绩采用等级制,设A、B、C、D、E 5个等级,E 为不合格。
以卷面得分为依据, A、B、C等按15%、30%、30%最接近的累计比 例划定,E等比例不超过5%。 D等级占20%—25%左右。
27
选考科目(7门选3门)
•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 实行网上报名。每生限选考3门,计入高考总分。选考科目在首次报考该科目 时确定。每科最多报考2次。成绩2年有效。
• 有效期是以考生参加6月份全国统一高考首日为基准日期,倒退两年来计算的。 如果考生2018年参加统一高考,那么其外语和选考科目必须是2016年6月7日 及以后参加考试获得的成绩才有效。
学考:以卷面分70分的分布确定比例等级(5级)。 选考:以卷面分100分的分布确定等级赋分(21级对应21个赋分分值)。(以
10
合格为前提 )
几个概念的界定
概念区分3:学考与选考的次数与时间 学考与选考是同时进行的,实行一卷两考。所以,第一次参
加某科目学考报名的同时,须先确定该学科是否为自己的

新高考改革方案解读49页PPT

新高考改革方案解读49页PPT
新高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高考制度改革(课堂PPT)

高考制度改革(课堂PPT)

1949年,除北大、清华等少数几所高校实行 非实质性的联合招生外,全国绝大多数高校 仍沿旧制,实行单独招生考试,招生的计划、 条件和办法都由各校自行决定。单独招考造 成高校招生不足额和新生报到率低等问题, 1950年5月26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发布 了新中国第一份高校招生考试文件《关于高 等学校一九五零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 要求各大行政区教育部“根据该地区的情况, 分别在适当地点定期实行全部或局部高等学 校联合或统一招生”。但由于单独招考操作 上的惯性,该年度的招考方式仍五花八门,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热点问题1 探讨
分享者:第三小组
关于高考招生热点,我们的探讨方向
2
1.高考制度是从哪里来的? 2.高考制度有哪些好处? 3.高考制度经历了哪些改革? 4.高考制度为什么要改革? 5.最近一次高考改革改了哪些地方? 6.大家对于高考的一些个人看法。
高考制度是从哪里来的?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应是有利于高校优化人才标准和评价方式, 科学甄别选拔合适人才;有利于引导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促进学生健 康成长;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保障教育公平和社会公 正。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在内容设计上十分复杂,主要涉及入学考试、 招生录取和名额配置等关键环节,必须在坚持高考招生制度核心价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 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扩大使用全国统一命题省份、自主招生放在统 一高考之后、逐步取消高考录取批次、改革监管机制确保考试公平等 等。另一个特点,是确立了试点先行、渐近、理性的改革策略,只在 上海、浙江两地开展试点,而且是在三年之后的2017年实行,从而稳 定了大局
3
之原始的高考
我国的高考,最早起源于 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科举制 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 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 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 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 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 (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 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

全国新高考政策解读课件ppt模板

全国新高考政策解读课件ppt模板
新高考政策解读 在一个班级中,往往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主要差别在于:词语的丰富与分贫乏;造句的精彩与单调;内容的厚重与单簿;思路的广阔深入与狭隘肤浅……
在 一 个 班 级 中,往 往会出 现两极 分化现 象,主 要差别 在于: 词语的 丰富与 分贫乏 ;造句 的精彩 与单调 ;内容 的厚重 与单簿 ;思路 的广阔 深入与 狭隘肤 浅…… 在一个班级中,往往会出现两极分化 现象, 主要差 别在于 :词语 的丰富 与分贫 乏;造 句的精 彩与单 调;内 容的厚 重与单 簿;思 路的广 阔深入 与狭隘 肤浅……
在一个班级中,往往会出现两极分化 现象, 主要差 别在于 :词语 的丰富 与分贫 乏;造 句的精 彩与单 调;内 容的厚 重与单 簿;思 路的广 阔深入 与狭隘 ,并需参加合格 性考试,考试合格后,就可以拿到高中毕业证书。
语文

在 一 个 班 级 中,往 往会出 现两极 分化现 象,主 要差别 在于: 词语的 丰富与 分贫乏 ;造句 的精彩 与单调 ;内容 的厚重 与单簿 ;思路 的广阔 深入与 狭隘肤 浅…… 在一个班级中,往往会出现两极分化 现象, 主要差 别在于 :词语 的丰富 与分贫 乏;造 句的精 彩与单 调;内 容的厚 重与单 簿;思 路的广 阔深入 与狭隘 肤浅……
在一个班级中,往往会出现两极分化 现象, 主要差 别在于 :词语 的丰富 与分贫 乏;造 句的精 彩与单 调;内 容的厚 重与单 簿;思 路的广 阔深入 与狭隘 肤浅……
高考
在 一 个 班 级 中,往 往会出 现两极 分化现 象,主 要差别 在于: 词语的 丰富与 分贫乏 ;造句 的精彩 与单调 ;内容 的厚重 与单簿 ;思路 的广阔 深入与 狭隘肤 浅…… 在一个班级中,往往会出现两极分化 现象, 主要差 别在于 :词语 的丰富 与分贫 乏;造 句的精 彩与单 调;内 容的厚 重与单 簿;思 路的广 阔深入 与狭隘 肤浅……

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要点及挑战PPT课件

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要点及挑战PPT课件

2020/3/24
10
三、深化统一高考改革
政策要点:统一高考语数外科目不变,分值不 变,不分文理科,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高考 命题较多关注知识考查,过分强调覆盖面,题型 以选择题为主,走向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增强 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标修订专 家呼吁,高考数学命题减少选择题,增加开放性 题目;减少题量,增加考试时间,注重考查学生 思维过程。英语课标专家呼吁,适当增加听力分 值、阅读理解题,减少完型填空等语法选择题。
选修Ⅰ:选学选考(不同个性倾向)
选修Ⅱ:选学不统考(满足学校及学生特 殊需求)
校外高厉害考试,不同于校内考试。
2020/3/24
4
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是考试命题。组织研制学业质量标准, 明确学业水平层次,并据此命题,不断提 高科学性(音乐、美术、体育、技术等学 科考试挑战性更大)。将课程标准和考试 说明作必要整合。
对成长过程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发现
和培育良好个性,强调以写实记录为基础
;从行政统一实施转为学校组织实施,高
中学校与高校,分别进行不同评价,行政
重在管理监控;从不同主体多元评价、汇
总转为专业人员集体评议,结合学习生活
背景理解其经历、表现及意味着什么,把
握其内在素养、潜质,促进学自我评价。
2020/3/24
13
推进“两依据一参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
高考语数外3科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
个科目成绩组成。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
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试高中学
业水平科目包括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
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学生根据报考高
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有关学科中自主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新高考改革方案解读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