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75f72a0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e.png)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高考语文散文答题技巧;散文阅读答题套路
![高考语文散文答题技巧;散文阅读答题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4954e80d76eeaeaad0f33082.png)
高考语文散文答题技巧;散文阅读答题套路题型一:“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蕴?解题方法: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1、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2、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3、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出答案。
「规范答题」1.标明句子出处。
2.找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
3.去掉喻体成分,概括为平实准确的语言即可。
抓关键词+分解句子+整合答案(结合主旨)题型二:人称类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A.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小说除外——小说中“我”未必就是作者本人,一些散文也是如此),加强见闻和感受的真实性。
B.第二人称:以对面交流的形式,加强了互动效果,亲切(有亲和力),强化了抒情作用,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C.第三人称:作者从旁叙述,增强了客观性,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题型三:分析作品结构语段在文中的结构作用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从全文看,×× 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分析作品结构,考查某句(段)话或某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方法:结构作用(专用术语):(1)文首:①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情感;③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照应后文。
(3)文末:①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②收缩全文(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题型四:鉴赏艺术手法类。
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1.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作者是如何写“……”?3.“……”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妙处)?4.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效果。
5.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
叙事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叙事散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446f148f46527d3240ce0ed.png)
叙事散文阅读的考查点有1、理清叙述要素,把握叙事线索,理清文章写作层次。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相关段落的内容。
3、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4、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归纳作品的主题思想5、联系作品的思想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悟。
6、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7、理解重点词句的作用,品味作品的语言特色及表达技巧。
基础信息:1、散文的基本特点: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其基本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所谓“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多么自由,都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2、散文的分类:散文的宗旨在于抒情,也就是说散文是一种抒情性文学体裁。
根据题材及主要表达方式,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怀散文、哲理散文。
3、关于叙事散文叙事散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要内容的散文,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常常不是直接传递出来的,往往是通过散文中的叙事来间接表达的。
这就是所谓的“因事缘情”。
作者的写人和记事,浸透着浓郁的情感色彩。
作者的情感常常曲折地隐含于委婉跌宕的叙事之中。
既然是抒情,所以,叙事散文的写作指向都是在“人”。
叙事塑造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抒情(包括叙述中浓浓的抒情氛围)表达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某种情感。
这是读懂叙事散文的关键。
把握文意概括要点应考策略:1、理清思路(1)把握线索:①注意标题,不少文章的标题就是线索;②注意反复出现的词语或事物;③注意抒情议论句,抒情议论句往往是文章的一条感情线索。
(2)疏理脉络:注意表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变化的词句。
叙事散文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作者的认识和感情的发展来组织文章的结构。
2、概括文段要点(1)注意开头结尾句:文段开头句有时起总该段内容的作用,文段结尾句有时起总结该段内容的作用。
(2)注意过渡句(段):段落间的过渡句(段)对段落内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确定文章的中心(1)看标题,有的文章的标题很鲜明地提示了文章的中心,可以据标题确定中心。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及解题套路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及解题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a994d44c5f0e7cd1842536e5.png)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及解题套路【一】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必备答题技巧 1.找“要素”。
阅读叙事性散文,必须掌握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变性质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可以说,对人物、事件理解得越深,对文章中心思想就挖掘得越透,概括得越准。
2.理顺序。
叙事散文以叙述和描写为基本表达方式,阅读时,应注意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研究文章怎样过渡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3.抓线索。
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的作用在于联系事件和场面,贯串情节。
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总之,凡能贯串繁多材料,体现材料间内在联系,有利于中心、事件、活动的,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
把握文章的线索,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结构以及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读起来整体感更强。
4.品情感。
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都包含在字里行间。
抒情散文常常抒写作者的感情历程,表达心灵之声,因此,阅读时,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脉搏。
即使是叙事散文,由于文中所写的人物大多是作者所接触的,有交往的,有的甚至是休戚相关、患难与共的莫逆之交,因而也常常在人物的描写、事件的记叙中融注作者深切而独特的情感。
5.析哲理。
就是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
散文的抒情,总是在叙事、咏物的基础上进行,常说的见物思情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认识,即思想的升华。
它传达着作者的心声,给人以启迪,仔细品味,都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尤其是借物抒情之作,在阅读时,一定要把握作品的立意,透过关键词句(段)去体味作者所寄寓的道理。
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隐含在以下诸方面:①文中的警句;②篇末的结束语;③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④象征;⑤“物”的形象。
散文阅读鉴赏答题技巧
![散文阅读鉴赏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8460a3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6.png)
散文鉴赏答题技巧题型一行文思路分析题一、什么是行文思路分析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
高考设置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又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梳理行文思路;二是间接考查,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二、[答题步骤]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要求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确认题目是要求直接梳理行文思路,还是要求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第二步:通读全文,梳理结构要根据题目要求和文本具体内容,或侧重划分层次,或侧重找寻线索,或侧重梳理心理(感情)变化。
梳理时要注意勾画圈点关键词或关键句,尤其是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更要注意提炼出“心理词(感情词)”。
第三步:分条陈述,规范作答模式一(采用表次序的词语表述):文章围绕×××(线索),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
模式二(采用分条表述):①写×××;②写×××;③写×××;④全文整体上写×××。
题型二线索作用分析题一、什么是线索作用分析先清楚线索与行文思路的区别:行文思路是作者写作时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感情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线路,回答的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问题;线索则是文章前后内容中都有的某个共同的东西,回答的是围绕什么展开的问题。
虽然在“行文思路分析题”中已涉及线索,但这种涉及只是将线索作为解题的一种手段,围绕线索去梳理行文思路,并不是考查线索本身;而高考却常就散文线索自身方面设题,考查的重点往往是线索的作用。
二、怎样答线索作用分析线索作用分析“2步走”第一步:找出线索——“四看”定线索第二步:分析线索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题型三理解词语的含义题一、什么是理解词语的含义高考考查的“词语”具体说来主要是以下几种:①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②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词语,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③特殊指代意义的(远指、近指、不定指等)词语;④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⑤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括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14c89e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a.png)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一、行文思路类答题技巧【一】行文思路(或结构)1、常见题型①*以什么为线索?请你进一步地理解*思路。
或除了以为思路安排的*结构外,*还有另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思路来。
②*主要分几个画面来写,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③请概括*写了哪些方面?或概括特点?④为什么从这里写起;先写这个后写那个,为什么?为什么作者在*开头写某某内容?2、解题思路:答题程序应该是分析层次结构,把握段落大意,然后准确切分*层次并概括层意,最后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
一般从结构、内容(表现形象,思想情感、主题思想)与艺术手法三个方面回答。
3、答题格式: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附:记叙文(散文)的*结构特点:时间上组织材料; 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等;以什么(物件、观察点)为中心; 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层深入。
同时要适时的结合中心回答。
【二】行文表达作用1、常见题型:①局部某句话、某处叙述句(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或者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文中某段文字不要行不行?为什么?②某一引文(诗句或典故等)在*中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③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或文中描述了某某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解题思路: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上解答分析。
3、答题格式:某段或语句: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运用……手法,起到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中心)引文的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丰富了*内容,增强了*的感染力;结构上起到了……作用景物描写:这一景物描写了……自然环境,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境或性格;暗示……社会环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附:引文作用常使用的术语(1)开头:①总领全文; ②引出下文的……情节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④开篇点题,营造……的气氛,奠定……的感情基调;④制造悬念或埋下伏笔,吸引读者。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ad45f58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6.png)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阅读散文是一种欣赏美文、感悟生活、开阔思维的方式。
以下是一些阅读散文的答题技巧及套路:
1. 关注文章的主题:散文通常以某个主题为中心,例如自然、人物、社会等。
在阅读时要注意捕捉到文章的主题,并在答题时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2. 分析文章的结构:散文结构多样,可以采用叙述、描写、议论等手法。
在阅读时要仔细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回答相关问题。
3. 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散文往往表达作者对事物的观点和态度。
在阅读时要仔细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理解作者的立场和主张。
在答题时可以引用作者的言论和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论述。
4. 注意描写手法和修辞技巧:散文常常运用丰富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技巧来营造艺术效果。
在阅读时要留意作者使用的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并理解它们的作用。
在回答问题时可以分析这些手法对文章的影响。
5. 多角度思考和发散思维:散文可以引发人们对生活、社会、人性等问题的思考。
在阅读时要积极思考文章所探讨的问题,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这样可以丰富答案的内容和深度。
6. 查找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散文常常融入丰富的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如历史事件、文学典故等。
在阅读时,如遇到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加深理解。
在答题时可以适当引用这些背景知识和内涵,增加答案的深度和广度。
总的来说,阅读散文需要细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结构、观点和修辞手法等方面,同时还可以运用背景知识和多角度思考等技巧来解答问题。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教案(三篇)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a307f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e.png)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教案(三篇)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教案篇一1.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神聚”“散”主要表现在选用的材料、材料的组织和表达方式的运用这些外在的形式上。
散文的“神”是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
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神”是文章的灵魂、统帅,驾驭着看似散的“形”,并使之为“神”服务。
散文选用的材料靠线索贯穿全文,线索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必要条件,是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
它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事件,作者的感情,还可以是时间、空间。
阅读散文,一要抓住线索,二要把握“神”,三要注意体会意境。
重点是把握“神”。
方法有:寻找文眼,品味抒情;抒情的方式有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等几种。
阅读散文,用心体察、品味到了作者的感性,就等于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借助想象,如身临其境,在思想上受到感染。
2.高考散文阅读测试重点高考散文阅读重点考查评价鉴赏能力,即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1)分析评价思想内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每次必考,只是考查的形式不同。
有的直接考查,有的间接考查。
材料是文章思想内容的载体,所以对文中所用材料的分析评价也是每次必考,只是题目难易度不一,考查形式不一。
(2)分析归纳思路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的趋势的形象说法,结构是作者谋篇布局的外在表现,高考对此项的考查形式多种多样。
(3)鉴赏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以及人称运用等。
全国卷每次考的是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比较、反衬等。
考查方式,一般不要求辨认,而是分析鉴赏,即分析运用某种技巧的作用、好处、效果等。
3.命题所遵循的原则经过多年的命题实践,文学作品命题技术日趋成熟。
命题者对阅读能力测试试题的设计是遵循一定的原则的。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4f37b9d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2.png)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1.知识模式(储备)(1)、首句(段)——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铺垫,埋下伏笔。
尾句(段)——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
转承句(段)——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中心句(段)——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点睛句(段)——点明全文中心,统领下文;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情感句(段)——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矛盾句(段)——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
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2)、散文主体材料及穿插性材料作用:主体材料可更好地表现主旨;穿插性材料对主体性材料起着补充、丰富、拓展的作用,行文更活泼,曲折有致,丰富或深化主旨。
2、思维模式(1)、位置定位。
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不同。
材料所在段落的范围。
这些都是答作用题首先要思考的。
(2)、把握句段、材料的基本内容,以此作答,这是前提。
(3)、抓住句段及材料在上下文中的关联作用。
即使题干上没有要求说“具体”作用,在答题中也切不可笼统回答“承上启下”。
(4)、根据不同文本的内容安排,有时还要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
这类手法的作用还有“对比”“衬托”等。
3、答题模式结构上:常见的表现手法1.承上启下: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由……过渡到……(物人,景情,事理),由……转而写到……2.引起下文:为下文写……埋下伏笔,为下文写……张本,为……进行了铺垫,呼应下文……,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3.总结上文:呼应上文……,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并进一步……,卒章显志,表达了……4.线索: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文中x次出现,层层递进,逐层深入,把……感情推向高潮内容上:是为了写什么或为了说明什么(主要内容或主题),抒发了……情感,表现手法、用得比较生动的词句及其表达效果(2)、关于引文(引述、穿插性材料)在原文中的作用的答题模式。
(完整版)散文答题模式及技巧
![(完整版)散文答题模式及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894127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5a.png)
(完整版)散文答题模式及技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以抒情、议论或叙述为主要特点。
在进行散文答题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模式及技巧,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回答题目。
1. 阅读和理解在回答散文题目之前,首先要进行仔细的阅读和理解。
通过reading reading reading,我们可以把握散文的中心思想、情感表达和作者的意图。
读懂散文是解答题目的基础,所以在阅读时要注意细节,理解文章的结构、语言和情感。
2. 确定题目类型在阅读和理解散文之后,我们需要确定题目的类型。
常见的散文题目类型包括概括散文主题、分析散文的语言运用、评价作者的观点等。
通过正确把握题目类型,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并避免在回答中偏离主题。
3. 引用适当的内容在回答散文题目时,可以通过引用适当的内容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为了回答问题,我们可以引用散文中的具体片段、作者的观点或者其他相关的文学元素。
然而,我们要确保引用的内容确实存在于散文中,并且要准确地理解和解释引用的内容。
4. 分析和说明在回答散文题目时,我们需要进行分析和说明。
这包括分析散文的语言运用、情感表达以及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通过详细和准确地分析,我们可以展现对散文的深刻理解,并给出有力的论证。
5. 增加个人思考除了分析和说明散文外,我们还可以增加个人思考。
对于散文的主题、情感或者观点,我们可以提供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个人思考不仅能展示出对散文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也给回答增加了一定的独特性和深度。
以上是散文答题的一些模式和技巧,希望能对你的答题有所帮助。
在答题过程中,记得注重理解散文内容、把握题目类型、引用适当的内容、进行分析说明以及增加个人思考。
相信只要你熟练掌握这些技巧,答题能力必将提高。
散文答题方法与技巧
![散文答题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7f4ad7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a.png)
散文答题方法与技巧散文是一种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文学形式,它常常涉及个人经历、观点和观察。
倘若你对散文不太了解或者想要提高自己的答题水平,下面是一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你在散文题目中表达得更加准确和生动。
1. 阅读理解在回答散文题目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并理解散文本身。
了解文章的主题、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文中的观点和论证,这对于准确回答问题至关重要。
2. 思维导图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有助于整理散文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把散文中的核心观点和主题用关键词或短语的形式写在纸上,并尝试绘制它们之间的关联。
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3. 提炼观点在回答散文题目时,要学会提炼和概括作者的观点。
找出作者在散文中表达的中心思想,然后用自己的话进行简洁而准确的归纳。
避免在答案中直接引用大段的原文,应该以自己的语言表达,展现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
4. 寻找细节证据为了支撑你的观点和答案,要在散文中寻找具体的细节证据。
这些证据可以是作者提供的事实、数据、例子或引用,它们可以加强你的回答,并使之更有说服力。
记得在回答中引用这些细节时,要注明具体的来源。
5. 发散思维散文常常涉及到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主题和问题,因此在回答散文题目时,可以尝试发散思维、联想到相关的经验、观察或其他文学作品。
这样可以丰富你的回答,并展示你对于题目的深入思考。
以上是一些散文答题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记得在答题时保持简洁明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并提供足够的证据支持。
祝你在散文答题中取得好成绩!。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04 散文阅读(五大考点多种技巧)-2024年中考语文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04 散文阅读(五大考点多种技巧)-2024年中考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16eb503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65.png)
重难点04 散文阅读(五大考点多种技巧)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记叙文材料来自散文和小说,其中散文占了一大半。
从选材看,内容广泛,涉及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散文,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等。
文本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亲情友情、人与社会、自然风景等,注重思想内涵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
引导学生对生存、生活、人文的关怀和思考。
从题型看,以主观性试题为主,百分之七十是主观题,选择题占比不多、填空题更少。
开放性试题增多,赋分相对较高。
2024年的散文命题,除了传统的阅读理解题外,还可能出现一些新的题型,如赏析题、微写作等。
从命题角度看,突出考查整体阅读能力,以文意把握、词句品析、人物评、写法揣摩、感悟体验为考查着力点,考查考生对文章的主旨、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全方位理解。
从试题数量和赋分看,一般在5个左右,赋分15-20分,个别地方甚至更高。
考点一、散文的标题【设题形式】1.如何理解标题的深刻含义?2.赏析文章标题的妙处。
3.给文章拟个合适的标题。
4.文章的标题是否能用……替换?为什么?【答题要点】1.标题的含义(1)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2)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3)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2.标题的作用(1)内容上:概括文章……内容,交代时间、地点,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或性格特征,突出人物形象。
(2)结构上:贯穿全文线索。
(3)人物上:突出人物的形象或品质;(4)主旨上:点明文章的主题;寄托……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5)情感上: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6)手法上:设置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运用(比喻、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7)效果上: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深思,营造氛围,富有诗情画意等。
3. 拟写标题的方法(1)抓住文章的核心人物拟写;(2)抓住文章的核心事物拟写;(3)抓住文章的核心事件拟写;(4)抓住作者的情感拟写;(5)抓住文章的线索拟写;(6)抓住作品反复出现的内容拟写。
散文答题方式技巧
![散文答题方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f747e2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f.png)
散文答题方式技巧散文答题方式技巧1.捕捉线索:散文的线索可以使散文由分散到聚合,由朦胧到明朗,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作者的思想感情、记叙内容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一定的语言标志、*的题目等都是捕捉线索的主要切入点,另外,游记类散文一般以游踪为线索。
2.注意文体特点:叙事散文讲求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是重点;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契合是关键;咏物散文托物言志,尽可能体味象征手法。
3.透析写作手法:写作手法是散文布局谋篇的外在形式,回答问题时通常以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以物喻人、托物寓意、寓情于景、对比、联想和想象、欲扬先抑等作为鉴赏的术语。
4.研读重点:对散文中精彩铺陈的段落,要感受形象、领悟内涵、捕捉情感、揣摩语言;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段落,位于开头的往往是总起全文,中间的往往是承上启下,结尾的往往是总结全文,首尾呼应,是主题的深化和感情的升华;记叙描写以外的议论段落,是散文明事析理的关键段落,是*的中心主旨所在;环境描写段落往往是为烘托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的。
5.揣摩关键:作者情感态度转化的语句、带有修辞手法的语句、*的主旨句是揣摩的关键。
一定要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要前后照应、整体观照;要紧扣语境来答题。
6.张扬个性和唤醒个性体验:散文的重点是引领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要对其中的感情和观点进行评说和鉴别,写心得往往是考查的主要形式。
它一般要从内容、语言、写法、作用等方面发表意见,观点明晰、论据充分,要紧扣散文的主旨内容。
散文在内容上虽然或状物,或记人,或写景,但所写的总是作者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
这种发现不仅是观察和思索的结果,也是感觉的结果。
散文在形式上的特点,一是往往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二是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三是往往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四是往往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散文阅读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
![散文阅读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ea145c1da38376baf1faeca.png)
散文阅读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一、分类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二、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三、概括文章主题1、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2、方法:(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3、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四、找文章线索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1、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2、方法(1)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2)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3)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3、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
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五、重要句子深刻含义1、重要句子指:(1)题目;(2)开头;(3)结尾;(4)过渡句。
2、重要句子的特征:(1)含蓄深刻;(2)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重要句子的作用:(1)题目的作用——揭示中心(对象);形象含蓄,激发兴趣。
(2)开头的作用——揭示中心(点题);引出话题(下文);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3)结尾的作用——总结上文;揭示(突出)主旨;语言含蓄深刻,留有余味。
(4)过渡句的作用——承上启下。
解答技巧:(1)分析句子的表层含义。
(若是比喻句,找出本体代入句中;)(2)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即感受词句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回答时注意紧扣文章或段落中心。
)(3)如果句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先弄清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然后根据这种修辞的特征、功能,结合具体语境,琢磨句子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衬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
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以他体从正面、反面 两个角度陪衬本体。
• 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
象,加强艺术效果。
• 作用:是突出本体的××特征。
• 对比(对照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
较。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 较。
记叙顺序对于写人叙事类散文的作用
• ⒈倒叙:先交代了故事的结局(或最吸引人的情节),设
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⒉插叙:补充了……的内容,使文章结构更完整,内容更 丰富,故事情节更曲折,人物形象更丰满。
散文的线索
• 线索是散文组织安排材料的“纲”。阅读散文要紧紧抓住
这条“纲”,弄清它安排组织材料的规律,从而沿着这条 “纲”去分析文章的内容,明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及其选材 组材的意图。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 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 线索;以文眼为线索。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 线索的特征有: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 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概括全文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 1.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
出文章的主题。
• 2.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关键句,一般都
是抒情、议论句。
• 3.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
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
3.感受主旨
• 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都包
含在字里行间。抒情散文常常抒写作者的感情历程,表达 心灵之声,因此,阅读时,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脉搏。 即使是叙事散文,由于文中所写的人物大多是作者所接触 的,有交往的,有的甚至是休戚相关、患难与共的莫逆之 交,因而也常常在人物的描写、事件的记叙中融注作者深 切而独特的情感。
• 1.结构上 • 2.内容上
理解品味句段
拓展延伸类类题目:
• 联系作品的思想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悟。 • 这类试题是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是让
学生将生活体验与文章内容(主题指向)衔接起来。解答这类题容 易天马行空无所羁绊。其实解答这类试题,无论题目多么开放,都 必须在文章内容的制约之下解答。
•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
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 实质),抒发了作者的 ……的感情。
某一文段大意:
• 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如无中心句)归纳段
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 么——怎么样”)
叙事性散文
阅读答题技巧
关于叙事散文
• 叙事散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要内容的散文,作者所要抒发
的情感,常常不是直接传递出来的,往往是通过散文中的 叙事来间接表达的。这就是所谓的“因事缘情”。作者的 写人和记事,浸透着浓郁的情感色彩。作者的情感常常曲 折地隐含于委婉跌宕的叙事之中。既然是抒情,所以,叙 事散文的写作指向都是在“人”。叙事塑造一个丰满的人 物形象,抒情(包括叙述中浓浓的抒情氛围)表达作者对 这个人物的某种情感。这是读懂叙事散文的关键。
• 所以解答程序是:先答出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再答出个人的体验和
感悟。
表达方式对于写人叙事类散文的作用
• ⒈三“言”两“手”:
①三“言”:记叙、议论、说明。 ②两“手”:描写、抒情。 ⒉作用: ①议论作用:引发读者的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 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②抒情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起读者的情感 共鸣,增强文章感染力。
• 侧重于写人的散文,以写人为中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
做粗线条勾勒,偏重于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 貌,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是是它与小说 的区别。
• 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
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萧乾的《枣核》,也可以是 几个片段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生命 总是如此之美》。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 说叙事的最显著的特点。
⒉对情节:①推动情节发展,引出下文……的情节。 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⒊对主旨:表达……的思想感情。
环境描写对于写人叙事类散文的作用(自 然环境、场景、社会环境)
• ⒈对环境本身:①交代时间/地点/背景。
②渲染……的气氛和/引出下文……的情节。 ⒋对主旨:象征着……。
应考策略:
• 1、理清思路
(1)把握线索:①注意标题,不少文章的标题就是线索; ②注意反复出现的词语或事物;③注意抒情议论句,抒情 议论句往往是文章的一条感情线索。 (2)疏理脉络:注意表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变化的词 句。叙事散文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作者的认识 和感情的发展来组织文章的结构。
• 作用:是突显对象的特点,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对象。
• 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
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 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 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 褒扬。
• 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 5、 问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的位置能否调换: • A、 能否 • B、 词语:分别解释两个词,句子:简单概括这两段或两部分的内容 • C、 词语:为何这样安排先后顺序(强调其中一个或与前文顺序一致或
符合搭配习惯,内在的顺序)
• 句子:指出这两句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能调换(若是说明文则看是时间
顺序或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若是其他文体则看是并列式或层进式或总分 式)
• (5)看抒情议论句,叙事散文的目的就是表达作者的情感
和思想,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
(6)看反复出现句(段),为了使自己所要表达的感情更
强烈、观点更鲜明,作者有进采用反复这一手法来强化所 要表达的感情、观点,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
• 找“要素”-理顺序-抓线索-品情感-析哲理
标题对于写人叙事类散文的作用
小说、记叙文、叙事散文
• 小说 是文学体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样式。它是由开端、发展、
高潮、结局构成,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 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 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按篇幅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 小说(微型小说)。
叙事散文的阅读步骤:
• 1、整体阅读
叙事散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其目的都是为了抒“情”明 “理”。在阅读这类文章时,一定要把握这类文章的定作 目的、写作思路以及作者运用材料在谋篇布局表达主题的 思想轨迹。这样对作品有了整体的了解,才可以进入答题 状态。
2、细节品味
即按照所给的题目,对阅读材料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这类题,有的针对某一个词(一般是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 词或反复强调的数词或感情色彩变化的词语),有的是针对 一个句子(一般是描写句或点明题旨的抒情议论句),有的 针对某一段,有的针对某几段(一般是点明题旨的段落或过 渡段)。在审清题干要求之后,有针对性的详细研读。但是, 细节品味类题是在文章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每一个细节 品味类题都体现出作者的写作目的,都指向实现写作目的的 一个阶段或一个侧面。
品味语言
• 1、注音、解释题:“积累运用”部分一般考查字词的注音、
解释,成语和名言警句的背记运用,此类题目要求平时要 多积累字词和点滴知识,对于确实未见过的陌生词语可结 合语境(上下文)揣摩分析。
• 2、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
找答案。
(2)词语妙用
• 3、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调换另一词题型解题模式: • A、 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
• 4、品味词语: • A、 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不写
这一点。
• B、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特点)
• C、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涵有什么道理、
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 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散文的表现手法
•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对比烘托、欲扬
先抑、寓情于景、借物喻人、联想想象、设置悬念、借景 抒情、渲染等。
• 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
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 意。作用是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 特征。
• 记叙文 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
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文章.时 间,人物,地点,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文的6要素。
• 叙事散文是散文的一大类,且从属于记叙文,主要是叙事、抒
情。与记叙文、小说不同的是,叙事性散文只有高潮,没有结 果,没有议论部分,而多一个抒情部分,让结构更加明了。
•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
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 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
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 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
情节更生动感人。
2、概括文段要点
• (1)注意开头结尾句:文段开头句有时起总该段内容的作
用,文段结尾句有时起总结该段内容的作用。 (2)注意过渡句(段):段落间的过渡句(段)对段落内 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