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中、西部战略态势分析和中部崛起的战略对策选择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格局比较分析
图2 东 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变动趋势 从主 要指标 占比看 ,2 0 年 以来 中西部 地区规模 以上工 05 业主要经济指标 占全国的 比重明显提高 ,而东部地区 占比则逐
1 9
了我国区域G 增速从 “ DP 东高西低 ”向 “ 西高东低 ”转换 的趋
研 究探 索
渐下 降。2 1 年 ,西 部地 区规模 以上工业企 业资产 总计 、主 00
机遇 实现经济科学崛起 ,东部地 区则依 靠体 制机 制、人 才、创新等优 势实现 经济加速转型。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西高 东低 ;比较分析
一
、
基本态 势 :区域经济增长格局 实现 由
势 。2 0 年 ,东部地 区 有 7 04 个省市 G 增速 超过 1 %,而 中 DP 4 西部地 区仅2 省市 G 增速超过1 % ; ̄ 2 1 年 ,中西部地 个 DP 4 J0 0
硫酸 、化学农药原药、塑料 、水泥、大中型拖拉机、家用 电冰 箱 、发 电量等工业产品产量 占全 国的 比重下降较多 ,中西部地
区比重则上升较快 ( 表1) 。这反 映出近年来化工 、水泥 、交 通运输 设备、家用 电器 等制造行业呈现从东部地 区向中西部地 区梯 度转移 的趋势 。
从财 政支 出看 ,2 0 年 以来 ,中央财政 对中西部 地 区转 05
90 .
85 .
1. 19
71
13 _
49 .
区,中西地区主要经济指标 占全国地方合计的 比重呈现上升趋
势 ,东部地 区比重则 有所 下降。2 1 年 ,中西部 地 区G 占 00 DP
全 国 地 方 G 合 计 的 比 重 分 别 为 2 .% 和 1 .% , 分 别 比 DP 41 86
中国经济的区域发展 东部 中部 西部的差异与协同
中国经济的区域发展东部中部西部的差异与协同中国经济的区域发展东部中部西部的差异与协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区域发展的差异与协同一直备受瞩目。
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促进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协同发展。
本文将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流动等方面分析中国经济的区域发展差异以及各个地区间的协同。
一、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从整体经济规模来看,中国的东部地区一直是经济的龙头。
东部地区具备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基础,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
相比之下,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规模相对较小。
东部地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这里有发达的港口和交通网络,便于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同时,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和先进技术,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
相较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中部地区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传统的农业区,工业发展相对滞后。
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中部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这一地区的发展势头得到了明显改善。
西部地区是中国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之一。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西部地区的经济主要以能源、矿产等资源型产业为主。
虽然西部地区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但经过多年的发展,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二、产业结构差异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东部地区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中部地区在产业结构上相对较为单一,以传统的制造业和农业为主。
由于长期以来中部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其产业结构相对较为落后。
西部地区以资源型产业为主,例如能源、矿产等。
由于资源的丰富,西部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然而,资源型经济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
三、人口流动差异东部地区一直是中国人口流动的主要目的地。
由于东部地区的经济水平相对较高,吸引了大量人口前往寻找就业和发展机会。
这种人口流动加速了东部地区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城市化进程过快、人口压力过大等。
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差异以及原因,和较小差异的措施教学教材
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差异以及原因,和较小差异的措施浅谈中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学号 2009100214班级 09地科班姓名陈伟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发展之中,东中西三部经济差距是扩大化趋向。
从传统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度,区域经济差距扩大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导致这种必然性石油诸多因素综合影响下造成的,其中自然条件、历史原因、政策观念,劳动力因素、思想观念是导致这种这种差距的主要因素。
一、地区差异形成原因(一)自然条件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但其中不易利用的沙漠戈壁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占60%,这种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形成了极其不合理的人口分布。
我国95%以上的人口偏集于著名的黑河——腾冲一线以东,而以西的广大地区人口则不足全国的5%,平均每平方公里仅10人。
这种分布反映了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生存条件差。
人的承受力低下的客现状况,造成中西部许多地区劳动供给易受到数量限制,缺乏供给的弹性,难以大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也意味市场狭小,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缺乏凝聚力。
(二)历史原因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凋敝,交通闭塞,社会制度落后,人民生活困苦。
在工业发展指标方面,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7省和北京、天津、上海3市,集中了全国75%以上的工业总产值,而占全国总面积6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则仅拥有3.8的全国工业总产值;东部地区的上海、辽宁、天津3省市在1949年的工业总产值分别为35.06%、11.91、6.93亿元,而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总产值1949年会计只有5.4亿元。
工业总产值最高的上海与最低的宁夏相比,两者竟差292倍。
(三) 政策环境从投资政策上看,60至70年代,中西部地区相当部分省区如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西藏等,一直是“反帝反修”的前哨。
国家投资较少。
尽管中部有些省份是国家三线建设的投资重点,但从总体数量上看,因为解放初期的投资重点是在东部沿海地区,早期投资积累较多,所以投资总额远远少于东部地区。
中部崛起的区域创新战略与政策建
中部崛起的区域创新战略与政策建中部崛起是实现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
要实现中部崛起,必须提升中部区域创新能力,必须创建中部区域创新体系。
本文从中部区域创新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从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部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政策与建议,以期能对实现中部崛起战略有所借鉴。
关键词:中部崛起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能力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浪潮中,区域创新能力已日渐成为一个地区经济是否拥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在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布局下,如何创建中部区域创新体系,提升中部创新能力,已然成为中部能否从“塌陷”中崛起、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与国家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相协调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文从中部区域创新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从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部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政策与建议。
中部区域创新考察要素及现状关于如何衡量及评价各区域创新能力,各学者纷纷运用不同的指标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核算与考察。
但最后的结果,从总体态势来看,基本相同,即: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同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是东强西弱,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由高到低呈梯次分布;而从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的排名来看,这里选用科技部相关课题组的测算结果,2003年,中部六个省份综合排名除了湖北排名靠前外,其他五省除了高于西部几个省市外,与其他先进省市差距还很大。
可见,中部六省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与西部较接近,而和国内先进地区比,差距还比较大。
下面我们具体从以下几个要素方面来考察分析(详见表1)。
(一)知识创造能力即不断提出新知识的能力一方面,从中部R&D经费投入来看,2004年,中部地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科技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尽管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缩小,但仍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上年相比,科技经费支出有所增长,但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下降了0.02个百分点。
比较分析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
讨论与分析:比较分析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1)三大经济地带差异表现(2)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和形成原因(3)三大经济地带各自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4)三大经济地带如何协调发展(1)划分以及差异性的表现:三个经济地带的提法,最早出自1983年国家制定的第七个五年计划。
当时根据全国自然资源分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处理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它们相互之间的横向经济联系。
1、东部经济地带自北向南依次包括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12个省(市、区)。
中部包括黑、吉、内蒙古、晋、豫、皖、赣、鄂、湘9省(区)。
西部包括陕、甘、宁、青、新、川、渝、贵、云、藏10个省(市、区)。
从人口和面积看,东部地带地狭人稠,人口和面积分别占全国的41.8%和16%,而西部地带地广人稀。
人口和面积分别占全国的23.2%和57%;中部地区介于两者之间。
2、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差异比较突出地反映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上。
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体现下列图表中:三个经济地带发展差异表:需要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内生产总值(GDP)固然很重要,事实上人均GDP指标更具可比性。
从表中可以看出,东西部人均GDP的差异要比GDP总值的差距小得多。
另外,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发展速度也是一个重要指标,速度代表了潜力。
一个落后地区,假如有了较高的发展速度,与发达地区的差异是可以缩小的,反之,则会差距更大。
从课文表1.2可以看出,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还在扩大。
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了我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要性。
(2)造成东、中、西三个地带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三个经济地带的差异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有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区位因素等;有社会经济因素,如资源、历史、科技教育、政策、产业结构等。
经济发展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是很大的。
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机遇与策略
点。
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机遇以及相应的战略。
一、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机遇1.国家政策支持为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以激励企业投资建设。
政策的出台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政策保障。
2.地理位置优势中西部地区位于中国的中部和西部地区,是连接东部、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地理位置优越,对于扩大内外贸易、开放合作具有重要的地位。
3.丰富的资源优势中西部地区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如著名的川渝盆地、黄土高原、盆锅山地、青藏高原等,这些丰富的资源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遇。
4.人力资源优势中西部地区人口众多,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人口红利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策略1.优化产业结构,挖掘发展潜力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主要是农业、能源、制造业等传统产业。
在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时,应该紧抓新技术、新业态与新业务,积极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如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发挥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以打造产业链和价值链为核心,不断提高中西部地区产业的附加值。
2.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建设公路、铁路、水运和机场等基础设施,成为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保障。
同时,要注重提升基础设施质量和水平,营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
3.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中西部地区的人口红利极具潜力,发挥人才优势是提高中西部地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要加西部地区人才储备充足,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支撑。
4.改革创新,提高综合竞争力中西部地区要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着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推动企业质量、效益和增长质量,不断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5.加强金融支持,促进投融资活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中西部地区,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四大区域板块稳步协调发展
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四大区域板块稳步协调发展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四大区域板块稳步协调发展新“突破口”引领东部率先发展如果说上个世纪80年代深圳特区的开放,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改革发展;90年代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改革发展。
珠三角、长三角迅速跃升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两极”。
而天津滨海新区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将有效拉动环渤海区域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进而加速东部地区的发展进程,使我国东部地区更有能力支持推动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促进、形成东中西互动和全国经济协调发展良好局面。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若干意见》指明中部崛起发展方向2006年,在东部继续“领跑”的同时,中部6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4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为中部崛起指明了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中央各部委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措施。
商务部推出“万商西进工程”,从2006年起用3年时间,推动万家境外和东部沿海企业到中部地区开展投资、采购和经营协作。
交通部联合中部6省交通主管部门编制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到“十一五”末,中部各省与相邻东部地区间将至少建成两条以上的高速公路通道,与相邻西部地区间至少建成一条高速公路通道。
铁道部也明确,到2020年,中部地区铁路建设总规模将达4500亿元左右,新建铁路6500公里。
十二项工程力促西部开发再升温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给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2006年,西部地区新开工12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达1654亿元。
这12项重点工程,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国家在新形势下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决心不动摇、支持力度不减弱的具体体现。
3.中部崛起的战略定位、实现目标及衡量指标体系.
3.中部崛起的战略定位、实现目标及衡量指标体系3.1 中部崛起的战略定位3.1.1 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中部地区地处中国内陆,是我国的人口大区和经济腹地,在我国的区域分工和区域经济板块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
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和赶超战略,首先集中全国的资源重点发展珠江三角洲,80年代末期倾力打造长江三角洲,90年代中期重点建设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90年代末期实施西部大开发,2003年又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得改革开放先发优势的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地区依靠其固有的资源优势和中央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十分显著,东北老工业基地正重振雄风,多年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成绩斐然,构筑了中国四大增长极,即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及环渤海三角地带和东北三省。
而中部地区的经济水平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及增长速度在全国已经处在落后的地位。
中部地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
四大经济增长极都处在中国的最东部,通过四个极点构建增长轴心,带动整个东部地区经济整体起飞的态势已初露端倪。
但是东部增长轴心对中部地区仍处于极化过程中,生产要素还在大量地向东部地区转移。
指望东部地区以扩散效应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是远水难解近渴,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问题和矛盾将会激化,最终将影响东部的稳定持续增长,甚至影响全国经济发展。
邓小平同志曾提出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大局”思想,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快开放,率先发展。
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随着东部“四极”的进一步发展,以中部为主农业地区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要缩小东、中、西部差距,协调地区发展水平,遏制极化过程,必须在以中部为主的农业地区构建新的增长极。
在此背景下,中部崛起是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历史性课题,也引起了中央政府充分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从财政政策角度看中部崛起
从财政政策角度看中部崛起中部六省地处祖国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的作用,在全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
财政政策历来是各国政府作用于经济的重要手段,因此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对促进我国中部地区崛起,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都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中部崛起的必要性1.中部的落后也影响了全国的现代化战略由于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资源禀赋差异、经济技术差距和空间距离,因此,中部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中处于过渡地带,在生产力扩散、产业转移中处于优先位置。
要形成中国经济区域总体布局的均衡态势和完整结构,必须以中部地区作为坚实的支撑点。
2.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中部六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三农”问题非常突出,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60%集中在中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压力非常大;中部地区高新技术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工业积累能力不强,工业化滞后成为制约中部崛起的主要障碍;中部城乡差距扩大,公共服务缺位,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逐渐凸显。
二、有利的财政政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国家财政支持政策在特定地区实施,通过对资本预期收益和资本成本的影响来影响私人部门的投资决策,引导资本、劳动力和信息技术的流入,从而促进该地区的发展,最终影响资源配置的结构和规模,实现国家宏观调控预期。
(1)综观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程,在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都无一例外地注重运用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对本国欠发达地区实施发展援助。
如日本通过运用宏观调控手段,采取税收、财政支出等多种政策工具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有效地缩小了地区间差异;欧盟各国政府为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积极运用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多种政策手段,支持落后地区加快发展。
(2)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财政政策同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国家给予了沿海地区一定的优惠政策,在国家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沿海地区的经济很快有了较大的增长,成为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从“十五”开始,国家为了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给予西部大开发的财政支持政策,很快就使西部在许多方面的发展超过中部。
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发展战略的比较与思考
业 区和 自然 灾 害 多 发 区 乡村 自动气 象 ( 量 ) 以 雨 站
部之间有一 个过渡带 和传接带 , 这就使 中部处 于
“ 承东 启西 ” “ 、一肩挑 两头 ” 的战略 位置 。
中部 , 至在 西进 的过程 中扎 根于 中部 。与此 同时 , 甚
西部 地 区的开发和建设 , 客观 上也需 要在我 国东 、 西
气象灾 害严重 威胁 中部农业 和农村 经济社 会全面 可 持续发 展 。因此 , 围绕推 进新农村 建设 , 要 着眼于 农 业增效 、 民增 收 、 农 农村 发 展 , 建农 村 公共 气 象 服 构
整 中部地 区的产业 结构 就必 须对 中部 地 区的传统 工
的深 度和 广度 , 增强农 业 和农 村防灾 减灾 能力 。
( 西部大开发 的战略重 点——保护生态 系 二)
统
业进行新型工业化改造。在现阶段 , 中部地 区不仅 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 、 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 , 更 要注重用高新技术特别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诸如冶 金、 化工 、 纺织 、 机械、 食品等传统产业。
维普资讯
20 08年 9月 第 5期 ( 总第 17期 ) 6
中 州 学 刊
Ac d mi o r a fZ o g h u a e cJ u l h n z o n o
Se p.,0 2 08 No. 5
【 区域 经 济 与城 市 经济 】
资源分 布而 论 , 中部 地 区兼 有 东 西 部 之 长 , 且环 而 境、 源、 资 市场 、 区位 和 经济 技 术 基础 等 各方 面 的条 件配合 较好 。相对 西部 来 说 , 中部更 具有 承接 东部 产业转 移的基 础和条 件 。东 部 的人 流 、 流 、 商 物流 以 及信息 流 向西 推进 的 过程 中 , 有相 当部分 要 流 经 会
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的划分依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的划分依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中国被广泛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地区,这种划分主要基于多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地理位置、经济结构、文化特征、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异、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等。
这些划分依据为我们分析和了解各个地区的发展特点和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东部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其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
这一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发达的交通网络,同时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经济结构以服务业占主导地位,文化特征也因其先进的城市文明而独特。
中部地区位于中国腹地,地理位置独特,连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该地区的经济结构主要以工业为主导,资源禀赋较为平衡。
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同时也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西部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自然地理条件良好。
然而,由于历史发展原因,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落后,城乡发展差距较大。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该地区的经济转型和发展。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地理位置独特。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禀赋,尤其是煤炭、石油和金属矿产资源。
然而,由于产业结构过于依赖重工业,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东北地区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地区各具特色和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发展潜力。
了解每个地区的划分依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区域发展的动态变化,为未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发展战略提供支持和参考。
文章结构部分:本文将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主要地区进行划分,分析各个地区的划分依据和特征。
具体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简要介绍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地区的位置和重要性。
1.2 文章结构:说明本文将按照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文化特征、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多个方面进行划分依据的分析。
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
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土地和丰富资源的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些战略和政策的实施情况以及其效果,探讨中国在区域发展上的取得的成果和未来的规划。
一、区域发展战略中国的第一个区域发展战略是“西部大开发”。
该战略从1999年开始实施,旨在推动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并改善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
该战略的实施涵盖了十多个省份和自治区,其中包括了云南、贵州、西藏、新疆等较为贫困的地区。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中国政府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和加强人力资源培养等措施,使得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如今,西部地区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
其次,中国政府还实施了“中部崛起”战略。
该战略是在2004年提出的,旨在加快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中国内地的平衡发展。
中部地区包括了河南、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
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过程中,中国政府通过加大企业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手段,快速推动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现在,中部地区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区域,对于推动中国内地的平衡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是“东北振兴”战略。
该战略的实施计划从2003年开始,旨在推动中国东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东北地区的困难和矛盾。
在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中国政府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大基础设施投资、通过发展海洋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等。
目前,东北地区已经加快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步伐,扭转了经济下滑的趋势。
二、区域发展政策除了实施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外,中国政府还给予了一些区域发展政策的支持。
这些政策主要是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别化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人才政策等,以推动各地区的协调发展。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浅析及政策建议摘要:改革开放30几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但我国经济的诸多特点和顽疾严重影响到了占据经济格局有利地位的进程,经济结构的落后不合理,科技水平的相对低下,人才的缺乏,教育的滞后,等等,都是值得党和国家必须高度重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尖键词:经济现状;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发展改革;政策建议一. 弓1肓改革开放30几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
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超越日本升至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世界经济格局风云突变,全球化浪潮此起彼伏,金融危机影响余波未了,我国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国际经济各方面竞争中来。
但是,我国经济的诸多特点和顽疾严重影响到了占据经济格局有利地位的进程 > 经济结构的落后不合理,科技水平的相对低下,人才的缺乏,教育的滞后,等等,都是值得党和国家必须高度重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现状分析1.区域发展不平衡1)地区经济水平差异。
在历史中由于自然、政治和社会因素的积累,逐步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现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是非常明显。
可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首先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实行东部优先发展,然后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方针,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其有利的地理和社会因素,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区域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成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经济腾飞的引擎。
这样,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就显现出来,并且不断扩大。
2)地区经济结构差异。
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工业中主要采掘业、原材料工业为主,长期以来扮演着东部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的角色,而加工工业基础薄弱,产品附加值低,增值能力弱,致使资源优势难以转化和经济优势。
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致使中西部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缓慢,区域内的工业化程度偏低。
坚持中西部崛起战略,推动国家区域均衡发展
坚持中西部崛起战略,推动国家区域均衡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东部沿海地区往往是重点。
然而,坚持中西部崛起战略,推动国家区域均衡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的重要目标。
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于促进全国各地的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意义重大。
首先,坚持中西部崛起战略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东部沿海地区相对条件优越,长期以来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极,但也由此带来了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
过多的重工业和高污染产业集中在东部地区,给环境造成了严重压力。
而中西部地区由于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实施崛起战略可以促使东部地区进行经济结构调整,逐渐减少对资源和环境的过度依赖,向技术密集、环保型产业转型升级。
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坚持中西部崛起战略可以推动城乡发展的协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大城市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人口过剩、交通拥堵、住房问题等困扰着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城市。
而中西部地区人口相对较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实施崛起战略可以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吸引人口和资金流入,分流东部地区的人口压力。
同时,中西部地区也可以借鉴东部的城市发展经验,避免重走东部城市化的弊端,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
再次,坚持中西部崛起战略可以促进区域间的协作合作。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不同地区间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
而中西部地区通常是相对落后的地区,确保其崛起和发展,可以促进地区间的平衡与协作。
从长远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多优质的资源和劳动力,为东部地区提供一种可以持续发展的支撑。
同时,中西部地区也可以通过与东部地区的协作合作吸纳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推动自身的发展。
最后,坚持中西部崛起战略可以实现国家治理的有效与可持续。
国家的治理问题一直是中国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如果不解决区域间的发展失衡问题,将会影响到国家的整体稳定和社会秩序。
通过坚持中西部崛起战略,可以推动国家区域间的均衡发展,减少不平衡性的冲突和差距,从而有效地维护国家的治理。
西部区域发展战略分析
西部区域发展战略分析一、西部区域概述西部区域指的是我国西部地区,根据国务院的文件,“西部地区”包括了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内蒙古以及部分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
由于西部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差异巨大,这些省份之间的发展水平、发展质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二、西部区域的发展现状西部区域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国家战略中也占有相当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全球经济的整体增速放缓,全国各地纷纷开始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希望通过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来实现全国经济的平衡发展。
然而,截至目前,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依然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些地区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离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西部区域发展的挑战和机遇西部区域的发展面临着重重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着很多的短板,这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2、资源环境压力大。
西部地区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低,能源资源、水资源等的获取和利用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3、产业结构落后。
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以传统的资源型、制造业为主,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然而,西部区域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机遇。
随着国家政策的加大支持力度,西部地区的发展环境正在逐步改善,机遇与挑战并存。
四、西部区域的发展战略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政府需要制定出一系列的发展战略,以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政府需要重点关注西部地区的交通、水利、能源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承载和支撑能力。
2、优化产业结构。
政府需要推动西部地区逐步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和优化,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3、加强生态保护。
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脆弱,政府需要加大环境修复和生态保护力度,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中西部地区是指中国内陆地区的省份,包括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等。
这些地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处于经济相对滞后的状态,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战略的调整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西部地区的现状中西部地区目前的经济总量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仍然较为落后。
以2019年为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东部地区占比超过60%,而中西部地区的占比不足40%。
此外,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也较低,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虽然近些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但是要实现全面的经济转型和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二、战略思路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
以下几个方面是比较重要的:(一)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环境中西部地区在税收、金融、土地资源等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制度性障碍。
应当通过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创新和发展环境。
此外,还需要打造一批引领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发展。
(二)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中西部地区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应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降低创新成本,改善创业环境,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加速落地。
(三)发挥资源优势中西部地区的资源、环境、人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优势。
例如,西部地区有丰富的煤炭、油气等能源资源,中部地区有发达的交通、物流等优势。
应该发挥这些优势,加强资源整合,实现区域产业链的优化和整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动力。
(四)推动城乡一体化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和乡村振兴是互相联系的。
应该在加强城市建设的同时,注重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提升。
例如,在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促进乡村旅游等方面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三、中西部地区发展新机遇随着一系列国家战略的推进,中西部地区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发展战略的比较与思考
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发展战略的比较与思考摘要:与“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战略不同,“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崛起”发展战略没有将未来两地区在全国的地位进行明确,也没有阐释出地区发展的战略重点。
因此,有必要剖析中部与西部地区在全国未来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揭示出其由于基础条件的差异引起的不同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地区发展战略,并通过比较两大战略引出全国地区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中部发展战略;比较研究;地区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作为一项大战略,不仅是为了振兴西部,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在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使东、中、西三大区域连成一体,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中部地区是我国的腹心地带和国脉所系。
就生产力与资源分布而论,中部地区兼有东西部之长,而且环境、资源、市场、区位和经济技术基础等各方面的条件配合较好。
相对西部来说,中部更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基础和条件。
东部的人流、商流、物流以及信息流向西推进的过程中,会有相当部分要流经中部,甚至在西进的过程中扎根于中部。
与此同时,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客观上也需要在我国东、西部之间有一个过渡带和传接带,这就使中部处于“承东启西”、“一肩挑两头”的战略位置。
一、中西部发展战略重点的比较(一)中部崛起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中部六省农村人口高达2.44亿,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1.2%,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8.9%,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依托中部的两湖平原(湖北的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黄淮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中部崛起战略的重点。
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抵御气象灾害能力差,中部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村已成为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薄弱区域。
气象灾害严重威胁中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因此,要围绕推进新农村建设,着眼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构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并将其纳入政府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之中,加大农村地区气象灾害监测能力的投入,加快重点农业区和自然灾害多发区乡村自动气象(雨量)站以及土壤墒情监测站的建设;加强农业产业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结合,对原有农业气象观测站任务进行适度调整,适当增加特色农业作物的观测。
我国东、中、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与对策
金融观察61我国东、中、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与对策安媛媛摘 要: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讲,我们先后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目的就是要缩小这种区域发展差异。
区域金融发展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一个体现面。
而且,金融对于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所以,如何协调区域金融发展,缩小东、中、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差距对于改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东、中、西部区域 金融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大一统”的金融体系,金融资源按行政区划均衡分布,不存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
随着改革开放开始,国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打破了原先经济、金融发展的均衡状态,伴随着东部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资源也更多的在东部积聚,逐渐与中、西部地区拉大了差距。
这些年,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讲,我们先后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目的就是要缩小这种区域发展差异。
区域金融发展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一个体现面。
而且,金融对于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所以,如何协调区域金融发展,缩小东、中、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差距对于改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重要意义。
一、造成我国东、中、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基础不平衡 我国地域辽阔,从古至今,区域间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异性就非常明显。
经济基础是金融发展的客观基础,区域经济基础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区域金融的发展。
相较历史上一直富庶的东部地区,中部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的发展劣势非常明显。
(二)自然禀赋差异 东部地区在对外开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资源,气候条件都不错。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对内吸引大量金融资源、人力资源聚集;对外,发展贸易,吸引外商投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 占全 国人 口4 .2 , 中国经济改 革和开放 带动 29% 是 战略 的前 沿 区域 。03 国 内生 产 总 值 874 1亿 20 年 57. 1
元, 占全 国 G P总量 的6 .6 ;0 4 国 内生 产总 D 35 % 20 年
1.8 ; 6 8% 第一产业增加值57 .3L , 307 4 元 占全国比重 2 .9 ; 56% 第二产业增加值12 794 元 , 2 1.6L 占全国比重 1.0 ; 三产 业增 加 值9 8 . 1 元 , 4 8% 第 964 亿 占全 国比重 1.4 。 业增 加 值9 34 元 , 均 增 长 1.% , 6 6% 工 34L 平 8 2 占 全国 比重 1.7 。 37% 实施 西部大 开发 战略 以来 , 部地 西 区 目前成 为我 国重 要 的投 资区域 。
中国经 济战略 资源的重 要 区域 。03 国内生产 总值 20 年 2 800 亿 元 , 2 7.8 占全 国 G P总量 的 1.5 ;04 D 6 9% 20 年 国 内生 产 总 值 255 1亿 元 , 78 . 1 占全 国 G P总 量 的 D
、
东 中西 三大经济板 块的 战略态势分析
( )0 0 一 0 4 东 、 西三 大经济 板 块 出 二 2 0 年 20 年 中、
值 136.9 074 1亿元 , 占全国 G P总量的6 .9 ; D 34% 第一 产业增加值9 1.5 8 12亿元 , 占全 国比重4 .4 ; 69 % 第二 产 业 增 加 值 5072 亿 元 , 55 .8 占全 国 比重 6.7 ; 66 % 第 三产业增加值3966 亿元 , 84 .5 占全 国比重6.0 ; 49 % 工业增 加值 4 7 57 元 , 62 .亿 平均 增 长 1 . 2 , 8 5 % 占全 国 比重6 . 5 。 出 口总 额 16 5 1 亿美 元 , 中 , 89% 进 09 .5 其 出 口56 .3L 元 。 4 854 美 沿海 开放 战 略和 加 入 WT 使东 O,
罕见的异变态势 : 东部经济高速发展 , 西部经济奋起 直追 , 中部经济发展动能不足 , 中部塌陷” “ 态势 自 2 0年 以来 日益显 现出来 。 00 这不仅 仅只是影 响 中部 区 域 经济 的发展 , 也危 及 中国经济协 调发展 的大战 略格
局, 中央及 时果 断提 出推 动 中部 崛起 , “ 使 中部 塌陷 ” 状况 有所转 变 。 然而 , 解 “ 化 中部 塌 陷” 机 、 动 “ 危 推 中 部 崛起 ” 的难度 较 大 , 中央 和 中部六 省确 定 区域 经 济 发展 战略 , 应全 面了解 “ 中部塌 陷” 态势 的具体表 现情 况, 需要 有全 方位 破解 中 部难题 的战略 和策 略 , 文 本 根 据20 年 ~ 0 4 的部 分统计 数据 , 析东 、 、 00 20 年 分 中 西 三大 经济板块 的发展 战略态势及 其变化 , 中部 六省 对 制 定战略策略及 相应政策 提出决策 建议 。
( ) 中、 一 东、 西部 经济现状 1东部地 区经济发展 状况 。 . 东部 地 区 是指 上 海 、 京 、 北 天津 、 东 、 苏 、 广 江 山
东 、 江、 北 、 建 、 浙 河 福 海南 十省 市加 上辽 宁 、 黑龙 江 、 吉林 东北 三 省 , 地处 中 国东 部沿 海 地 区 , 口5 3 4 人 58
一
人 口大 区 、 济腹 地 和 重要 市场 。0 4 国内生 产总 经 20 年
值 30 88 4 元 , 2 9.7L 占全 国 G P总量 的1.4 ; D 9 6% 第一 产业增加值52 .2 709 亿元 , 占全 国比重2 .7 ; 73 % 第二 产业 增 加值 130 1 元 , 50 .亿 占全 国 比重 1.3 ; 三 85 % 第 产业增加值 107 84元 , 17 .8 L 占全国比重1.6 工业 84 %。 增 加 值 173 元 , 均 增 长 1.2 , 12 亿 平 74 % 占全 国 比重
l 2% 。 7. 9
3 西部 地 区经济状 况 。 .
西部地区包括四川 、 广西 、 云南、 陕西 、 重庆 、 内蒙 古、 新疆 、 贵州 、 肃 、 甘 青海 、 夏 、 宁 西藏 l省 区市 。 处 2 地 中国西部地 区 , 口3 18 , 人 74 万 占全 国人 口2.9 , 87% 是
中 国 自103 北振 兴以来 , 、 西 三大经济板 块 的战略形势 出现 东 中、
六省 , 地处 中国 内陆腹 地 , l 3 5 1 , 人 - 6 1 万 占全 国人 口 q 2 .9 8 2 % 起 着 承东启 西 、 南 接北 的作 用 , 我 国 的 连 是
部地 区成 为 中国乃 至世 界经 济 最活跃 的区域 和市 场
之一 。
现“ 中部塌 陷 ” 态势
1三大经济 板块 中 出现 东部腾 飞 、 部突 起 、中 . 西 “
部塌陷 ” 的态势 。
在 中国新 的一轮 经济增 长 中 , 东部沿 海地 区凭借 改 革 开 放 政 策 优 势 先 行 一 步 打 下 的 基 础 以及 加 入 WT O引发 的第 三次海 外投 资 中国热 而进 入高 速增长 期 , 中部之 间经 济发 展 水平 差距 呈 加 速扩 大 之势 ; 与 西部 地 区借 助 国家西 部大 开发 战略 , 靠政策 和 资金 依 支持 , 经济快 速 增长势 头 连年 超 过 中部 ; 东北 也抓 而 住“ 振兴东北 ” 略的难得 机遇 , 战 实现 区域经 济 的突破 性进 展 ; 中部地 区却 因没 有特 殊 的优 势政 策和 资金 而
维普资讯
20 0 6年第 1 期 1
樊新生 , 歌 , 克 , 明豪 : 区域经济专题研究 ” 宋 丘 李 “ 笔谈
东 、 、 部 战 略 态 势 分 析 和 中 西 中 部 崛 起 的 战 略 对 策 选 择
.
宋
歌, 丘
克
( 河南省社会科 学院 工业 经济研 究所 ,河南 郑州 4 0 0 ) 5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