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活动设计-叮咚小门铃
叮咚小门铃
![叮咚小门铃](https://img.taocdn.com/s3/m/02b69e1c33687e21ae45a950.png)
活动名称:叮咚小门铃
设计思路:
【选材思考】
随着主题“好听的声音”的开展,孩子们越来越喜欢听听周围的声音,尤其是身边的声音。
门铃是孩子们家里最为熟悉的一种声音,几乎每家都有,并且小班幼儿好奇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生活中总是忍不住去按按小门铃的特点。
在主题《好听的声音》中,幼儿对“门铃叮咚”的歌曲非常喜爱,最近,娃娃家的幼儿也非常热衷于假装按门铃。
在游戏分享中,孩子还提出要做门铃,于是,我根据孩子的兴趣生成了这个活动。
【设计思考】
根据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活动以做客为情景,在去小动物做客的情景中结合生活实际经验,来为小动物的家装上门铃。
在装门铃的过程中教师提供了各种能发声的纸,让幼儿自主选择制作门铃。
活动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门铃叮咚响——知道门铃“叮咚”声代表的含义。
通过听辨门铃声,了解门铃叮咚所代表的含义,知道是有客人来了。
叮咚小门铃教案
![叮咚小门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12c75c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6.png)
叮咚小门铃教案教案标题:叮咚小门铃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和使用叮咚小门铃的功能和操作方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叮咚小门铃的功能和操作方式。
2. 学会使用叮咚小门铃进行创意游戏和角色扮演。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叮咚小门铃(每个学生一台)。
2. 课堂展示材料,如图片和视频。
3. 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
4. 分组卡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出示一张叮咚小门铃的图片,向学生介绍这个新的玩具,并问学生是否听说过或玩过它。
讲解叮咚小门铃的功能和操作方式:2. 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叮咚小门铃的功能,如录音、播放音乐、灯光效果等。
3.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叮咚小门铃,包括按下不同按钮的效果和操作方法。
创意游戏和角色扮演:4.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台叮咚小门铃和一张分组卡片。
5. 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提示,使用叮咚小门铃进行创意游戏和角色扮演,如模拟电话交流、模拟开会等。
6.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由发挥使用叮咚小门铃的方式。
展示和分享:7.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创意游戏或角色扮演,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
8.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在游戏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总结和评价:9.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叮咚小门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10. 学生可以提出对叮咚小门铃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拓展活动:11. 学生可以尝试设计自己的叮咚小门铃功能和外观,展示给同学们。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了解和使用叮咚小门铃的功能和操作方式。
通过创意游戏和角色扮演,学生们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学生们也有机会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在拓展活动中,学生们可以进一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自己的叮咚小门铃,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整个教案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小班教案《叮咚小门铃》
![幼儿园小班教案《叮咚小门铃》](https://img.taocdn.com/s3/m/f085171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3.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叮咚小门铃》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语言素养;2.通过小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3.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人物卡片:包括男女孩子各两张、男女大人各一张;2.道具:门铃;3.音乐:《叮咚小门铃》。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引入音乐《叮咚小门铃》,给幼儿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2.讲述故事背景:小朋友们在家里听到门铃声之后,就来到门口和朋友见面。
但是有一次门铃响了好久,小朋友很奇怪,去开门一看,原来是自己的邻居来串门。
因此,小朋友和邻居和睦相处,经常互相打招呼。
第二步:展示人物卡片1.随机抽取孩子的卡片,让他们模仿所指定的人物,例如男孩、女孩、男大人和女大人;2.让孩子们猜测大人的职业,例如司机、教师、护士等。
第三步:认识门铃1.出示门铃,让孩子们摸摸感受一下;2.讲解门铃的作用,并试图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家里的门铃长什么样子。
第四步:小游戏互动1.模拟故事情景,让孩子们分别扮演门铃的角色和家里的小朋友的角色;2.角色扮演后,模拟门铃声,让孩子们起身去开门;3.组织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反应最快。
第五步:总结1.通过游戏形式的教学,提高了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2.幼儿从游戏中认识门铃的作用,并识别自家的门铃;3.培养了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总结通过这样一个轻松、愉快的游戏,幼儿们既学会了门铃的作用,又了解了平时见到的各种职业。
同时,在游戏中必然会出现团队合作、相互配合的情况,这也锻炼了幼儿园小班幼儿团队合作的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小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丁冬门铃响
![小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丁冬门铃响](https://img.taocdn.com/s3/m/3884aa4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7.png)
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并了解门铃的声音和作用。
2. 技能目标: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听觉、触觉和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愉悦情绪。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小叮当门铃一个,小动物手偶若干,音乐CD《丁冬门铃响》。
2. 环境准备:室内的活动场地,音响设备。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主题引入(10分钟):教师展示小叮当门铃,引导幼儿聆听门铃的声音,并回答门铃的作用。
3. 音乐活动(10分钟):教师播放《丁冬门铃响》音乐,引导幼儿模仿小动物手偶的动作,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舞蹈。
4. 分组活动(10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小动物手偶,按照音乐节奏进行舞蹈比赛。
5. 总结环节(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
四、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门铃声音和作用的认知。
2. 观察幼儿在分组活动中的合作意识,评价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表现,评价幼儿的愉悦程度。
五、教学建议: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听觉和触觉能力,引导幼儿感受音乐节奏。
2.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参与机会。
3. 在分组活动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进行合作,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
4.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愉悦情绪,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制作小动物手偶,加强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在教室环境中布置小动物主题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和模仿。
七、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在舞蹈过程中发生意外。
2. 注意调节音响音量,以免过大损伤幼儿听力。
3. 在活动中,教师要密切关注每个幼儿的行为,确保幼儿遵守纪律。
叮咚小门铃教案
![叮咚小门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467a7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9.png)
叮咚小门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叮咚小门铃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2.掌握叮咚小门铃的安装和设置方法;3.能够使用叮咚小门铃实现远程监控和语音对话功能;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叮咚小门铃的基本介绍叮咚小门铃是一款智能门铃,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语音对话功能。
它采用高清晰度摄像头和高保真音响,支持手机APP远程控制,让你随时随地了解家里的情况。
2. 叮咚小门铃的安装和设置2.1 安装首先,需要将叮咚小门铃安装在门口,可以选择自行安装或请专业人员安装。
安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门铃安装在门口的合适位置,方便拍摄和对话;2.确保门铃与手机APP的连接稳定,可以正常使用。
2.2 设置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一些设置,包括:1.下载并安装叮咚小门铃APP;2.注册并登录账号;3.将门铃与APP连接;4.设置门铃的基本参数,如拍摄角度、对话音量等。
3. 叮咚小门铃的使用方法3.1 远程监控当有人按下门铃时,叮咚小门铃会自动拍摄照片或视频,并将其发送到手机APP上。
用户可以通过APP随时查看门口的情况,了解来访者的身份和目的。
3.2 语音对话叮咚小门铃还支持语音对话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与门口的来访者进行实时对话。
这种功能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与家人或朋友进行交流,也可以用于远程办公或教育等场景。
4. 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叮咚小门铃实现更多的功能,如:1.利用叮咚小门铃进行家庭安防监控;2.利用叮咚小门铃进行远程教育或远程办公;3.利用叮咚小门铃进行智能家居控制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讲授、实践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包括:1.讲授叮咚小门铃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2.实践操作叮咚小门铃,体验其功能;3.讨论如何利用叮咚小门铃实现更多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叮咚小门铃》
![幼儿园小班教案《叮咚小门铃》](https://img.taocdn.com/s3/m/203b8e2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3.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叮咚小门铃》编写人:XXX编写时间:XXXX年XX月XX日一、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并会表演歌曲《叮咚小门铃》。
2. 能够理解歌曲中的词汇和句子,并能正确运用。
3. 能够模仿老师的指示完成相应的动作。
4. 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提升幼儿的艺术修养。
二、教具准备1. 音响设备。
2. 班级黑板。
3. 教学投影仪。
4. 歌曲《叮咚小门铃》音频。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1. 温习歌曲:播放歌曲《叮咚小门铃》。
2. 引入新课:老师向幼儿们介绍以及展示《叮咚小门铃》的故事情节。
3. 学唱歌曲:通过分段教唱、反复练习来帮助幼儿们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歌曲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4. 活动:老师给出一系列与歌曲内容相关的动作指令,引导幼儿们模仿老师的指示完成相应的动作。
5. 教学巩固:老师组织幼儿们按照歌曲的节奏和曲调进行合唱,并进行多次的反复练习。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们在愉快的音乐氛围中,学习了歌曲《叮咚小门铃》。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与歌曲相结合的动作指令,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有助于幼儿学习歌曲的同时,培养身体的协调性。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幼儿们的练习过程严格要求,并对表现突出的幼儿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通过教学的检验,可以发现幼儿们对于歌曲的掌握程度有所提高,能够熟练地唱出歌曲的歌词并做出相应的动作表演。
教学中的互动活动也使幼儿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得到了实现,幼儿们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并成功地掌握了歌曲《叮咚小门铃》。
对于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我会及时总结反思,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为幼儿们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小班教案《叮咚小门铃》
![幼儿园小班教案《叮咚小门铃》](https://img.taocdn.com/s3/m/905063333c1ec5da50e270ba.png)
幼儿园小班教学计划《叮咚小门铃》
小班教学计划《叮咚小门铃》适合小班音乐主题教学活动,让孩子尝试模仿老师表演歌曲,感受歌曲的悦耳旋律,并在游戏过程中唱歌,尝试撰写歌词,并乐于谈论这首歌的含义。
看看003010幼儿园班的教学计划。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欢快旋律,并在游戏进行中唱歌。
2.尝试模仿老师表演歌曲。
3,尽量模仿歌词,乐于谈论歌曲的含义。
4.通过音乐活动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身体表现。
活动准备:
歌带
活动程序:
首先,我家的门铃-谈论各种门铃
1.您的家人有门铃吗?
2.唱歌如何?
摘要:门铃的声音真的很好。
客人来时,门铃响了。
第二,小门铃-感受歌曲的欢乐旋律
1.老师家的门铃也响了,让我们听听。
2.老师指导孩子在听音乐的同时以不同的方式演奏节拍,并熟悉歌曲的旋律。
朱的门铃是怎么唱歌的?您还听到了什么?
3.老师在引导孩子阅读歌词时做动作。
第三,孩子们尝试轻轻唱歌来欢迎客人玩耍-模拟游戏中的歌曲表演
1.谁想来我家做客?(老师表演歌曲)
2.邀请动作可以集体模仿。
四,孩子们的集体游戏
肖克科:在中国古代很少听到“门铃”的声音。
富有的大家庭的门上有装饰性的门环。
门卫可以使用门把手将门钉拍打在环下以发出很大的声音。
门铃的作用。
小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丁冬门铃响
![小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丁冬门铃响](https://img.taocdn.com/s3/m/848713a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9.png)
小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丁冬门铃响一、活动目标:1. 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 学习简单的音乐节奏,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发展幼儿的听觉、触觉和动作协调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丁冬门铃、小鼓、小木鱼等打击乐器。
2. 音响设备:播放音乐的音响。
3. 教学素材:丁冬门铃响的音乐曲谱。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学基本节奏(5分钟):教师示范丁冬门铃的基本节奏,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敲击乐器,感受音乐的节奏。
3. 分组练习(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按照教师给出的节奏进行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节奏错误。
4. 完整演练(5分钟):教师播放丁冬门铃响的音乐,幼儿按照之前学习的节奏,集体进行表演。
1.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2. 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五、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练习丁冬门铃响的音乐节奏。
2. 家长与幼儿共同创作一个丁冬门铃响的音乐作品,可加入其他乐器,丰富音乐表现。
3. 下次活动时,幼儿可分享自己的家庭作品,共同欣赏、学习。
小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丁冬门铃响(续)六、活动目标:1. 加深对音乐节奏的理解,提升幼儿的节奏感。
2.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音乐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加强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会在团队中分工合作。
4. 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音乐审美。
七、活动准备:1. 教具:丁冬门铃、小鼓、小木鱼等打击乐器,以及简单的音乐制作材料。
2. 音响设备:播放音乐的音响,音响效果要清晰。
3. 教学素材:丁冬门铃响的音乐曲谱,以及其他音乐欣赏素材。
八、活动过程: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复习丁冬门铃的基本节奏,确保幼儿能够熟练掌握。
小班优秀美术教案《丁冬门铃响》3篇
![小班优秀美术教案《丁冬门铃响》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a2d60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e.png)
小班优秀美术教案《丁冬门铃响》小班优秀美术教案《丁冬门铃响》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丁冬门铃响》适用对象:小班幼儿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对身边环境的观察能力;2. 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3. 培养幼儿表达和联想能力;4. 提高幼儿的美术创作能力。
教具准备:1. 丁冬门铃响的图片或实物,如门铃按键;2. 彩色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与幼儿一起回忆平时家里门铃响时的场景,引导幼儿描述门铃声音和门铃的样子。
2. 观察与聆听:展示丁冬门铃响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仔细观察,聆听门铃的声音,提问:“门铃声音像什么?门铃的响声有多大?”3. 想象与表达:鼓励幼儿自由表达自己对门铃声音和门铃的想象,可以通过问答或绘画等方式进行表达。
4. 美术创作:提供彩色纸、颜料、画笔等材料,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能力,画一幅描绘丁冬门铃响的画作,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纸剪纸、绘画门铃的样子等。
5. 展示与分享:让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画作,并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想法。
6. 总结与延伸:回顾教学内容,提问:“你画门铃响的画时,是怎么想象门铃的响声的?你觉得门铃声音能有什么样的颜色?”可以鼓励幼儿多进行联想和表达。
教学提醒: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鼓励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2. 教师要提供适合幼儿年龄的美术材料和工具,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美术创作兴趣和想象力。
3. 教学活动中可以结合音乐,播放门铃的声音,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体验门铃的声音特点。
4. 活动中可以增加互动的环节,让幼儿与教师、家长一起进行创作、观察和分享,加强亲子合作。
拓展活动:1. 教师可以为幼儿播放不同种类的声音,如电话铃声、汽车喇叭声等,让幼儿识别声音并进行描述。
2. 利用身边的环境,进行声音的收集和创作,例如录制家里不同房间的声音,让幼儿根据声音来绘画。
3. 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通过声音的联想,创作出与声音相关的画作,如画一只鸟在歌唱等。
小班教案 音乐叮咚小门铃
![小班教案 音乐叮咚小门铃](https://img.taocdn.com/s3/m/a739c2579ec3d5bbfd0a74c8.png)
小班教案音乐叮咚小门铃教材分析:这节游戏活动是一种有主题、有规则的音乐游戏。
一方面,通过游戏,幼儿学习了歌曲,感受到2/4拍节奏的欢快、活泼;另一方面,通过歌曲的学习,使幼儿知道了门铃的功用以及如何做文明小客人、小主人。
在感受音乐游戏的规则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情感的享受和体验,进一步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形成积极、主动的个性。
学情分析:幼儿有歌唱的经验,但是,还没有音乐游戏的经验,这就需要我们在游戏规则上面加强要求与指导。
充分的考虑到动静交替,既保持游戏兴趣又能有序进行游戏。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歌曲,会听音乐边唱歌边进行游戏。
2.知道门铃“叮咚”声代表的含义.学习做文明小客人、小主人。
活动重点: 熟悉歌曲,会听音乐边唱歌边进行游戏。
活动难点: 掌握游戏规则,会互换角色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知道、认识门铃物质准备:门铃声音教具——音乐学具——小椅子教学方法: 示范法游戏法.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小朋友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放门铃声的声音。
)门铃响的时候是谁来了啊?(客人或者其他)当客人去你家作客的时候,作为家里的小主人,我们应该怎样接待我们的小客人呢?总结:有礼貌的问好,请客人进来,给客人倒水,分享好玩的、好吃的东西,学做一个热情好客的小主人。
二、听学歌曲“叮咚小门铃”师:老师听到了一首好听的歌,今天我想和你们一起分享。
教师清唱,刚刚我们听的歌曲里,是谁来了啊?(小客人。
)那老师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学这首歌。
采用多种形式幼儿演唱歌曲。
三、分组进行游戏1. 教师和个别幼儿示范玩游戏,介绍游戏玩法:扮演小主人的幼儿坐在椅子上,扮演小客人的幼儿和主人面对面站,小主人的双手当作门。
扮演小主人随音乐拍手。
扮演客人的幼儿随音乐拍手走步……唱到“请你揿揿小门铃”时,迅速走到主人的椅子前,表示来到客人家。
边按门铃边唱“叮咚”。
唱到“来了小客人”,扮主人的小朋友双手打开,表示开门,连忙起身,做“请”的动作,请客人坐到椅子上。
幼儿园小班音乐主题《叮咚小门铃》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主题《叮咚小门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46818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9.png)
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听懂并唱出歌曲《叮咚小门铃》。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叮咚小门铃》的歌词和旋律。
难点:帮助幼儿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乐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播放设备、叮咚门铃一个、小卡片若干。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叮咚小门铃》歌曲,让幼儿听并进行哼唱。
2. 教学歌词: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的歌词,解释歌词中的意思,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3. 教学旋律:教师教授歌曲的旋律,让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变化。
4. 实践操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叮咚门铃,让幼儿在学唱歌曲的用手摇动门铃,增强歌曲的节奏感。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后家长反馈,评价幼儿对歌曲《叮咚小门铃》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1. 家园共育:教师将歌曲《叮咚小门铃》发送给家长,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唱这首歌,增进亲子关系。
2. 音乐游戏:教师可以设计以《叮咚小门铃》为背景的音乐游戏,如捉迷藏、小动物模仿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歌曲。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的参与度如何,以及有何需改进之处。
八、教学计划:本节课安排在周二上午的音乐活动时间,时长为30分钟,确保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能保持注意力集中。
九、家长沟通:教师应在课后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叮咚小门铃》的掌握情况,并鼓励家长参与家园共育活动。
十、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歌曲《叮咚小门铃》的教学,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十一、教学拓展:1. 创作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己创作类似的简单歌曲,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的音乐作品。
幼儿园小班教案设计:叮咚小门铃(艺术)
![幼儿园小班教案设计:叮咚小门铃(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288c0470195f312b3069a532.png)
集体教学活动计划(小班)带班老师:第周周午活动名称:活动名称:叮咚小门铃(学习活动P26 )【艺术】主题来源:主题《好听的声音》,参考《学习活动5-6岁》P26活动目标:1.尝试跟老师一起,用好听的声音唱歌。
2.听听不同的门铃声,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收集不同的声音制作成PPT,歌曲《叮咚小门铃》视频或录音。
* 经验准备:听过的不同声音的,对声音认识的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活动过程:一、环节一、听一听、猜一猜、学一学((目标:经验回忆,激发幼儿用耳朵来听听猜猜各种听过的声音)1、老师准备不同的门铃声(手机铃声),让小朋友进行模仿和辨认。
问题:“请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电话铃、救护车、门铃以及对应的图片)小结:“原来是--来了,大家都是--,一起来唱。
”过度:“为什么门口要装门铃?”(“因为有客人来”)二、游戏“按门铃”(目标:引导孩子喜欢做玩门铃的游戏,为学唱歌曲叮咚小门铃做铺垫)操作提示:一个孩子做门,一个孩子按按他的鼻子,他必须发出叮咚的声音、提问:孩子们你们知道门铃有什么作用吗?为什么我们要按门铃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按门铃的游戏好吗?小结:原来装门铃是为了方便屋子里的人知道门外有客人,按了门铃屋里的人才会知道谁来做客了。
三、学唱歌曲《叮咚小门铃》(目标:尝试跟老师一起,用好听的声音唱歌。
) 过度:“有一个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小明。
”“今天小明搬到新房子里住,他对妈妈说‘门上要装一个门铃,我的朋友要来做客’”(播放歌曲视频或录音)提问:一个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呀?今天小明搬到新房子里住,他对妈妈说了什么呀?小结:原来有一个小朋友叫小明,今天他搬新房子了,他对妈妈说我的朋友要来做客。
四、跳一跳歌曲《叮咚小门铃》(目标:听听不同的门铃声,用自己的声音进行动作模仿。
)配合着歌曲叮咚小门铃,互相按按鼻子,说请进请进。
要求:“请你们找到一个小朋友,拉好手,站在红线上。
”“我们跟着音乐边唱边跳。
小班音乐:小门铃叮叮咚教学设计
![小班音乐:小门铃叮叮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de0f001b0717fd5360cdcba.png)
小班音乐:小门铃叮叮咚教学设计Small class music: teaching design of small do or bell Ding Dong小班音乐:小门铃叮叮咚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
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小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小班音乐:小门铃叮叮咚日期活动名称小门铃叮叮咚执教者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小门铃》2、能在音乐伴奏下合拍地进行游戏。
环境创设小门铃门铃声录音小碰铃一副。
重点与难点能学唱歌曲《小门铃》在音乐伴奏下合拍地进行游戏。
一、门铃声放门铃声,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在哪儿听到过?你还听到过什么样的门铃声?请幼儿模仿自己听到过的门铃声好听吗?为什么要在门上装门铃呢?你家的门铃什么时候响起来?二、学唱歌曲《小门铃》1、我家装上了小门铃,请你们听一听,老师示范弹唱,幼儿欣赏2、幼儿回忆听到的歌曲内容,并跟教师完整念歌词。
3、再次欣赏歌曲,请幼儿轻轻地跟唱上来。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歌曲两遍。
根据幼儿学习情况进行摘句,分组学唱。
5、师生一边唱一边用动作表示揿门铃声。
三、音乐游戏全体幼儿背对中间围坐圆圈,一位幼儿拿一副碰铃站在圈外扮演小客人,圈上的幼儿伴随音乐节奏唱歌,小客人沿着圈外边走边碰铃每小节一次,到唱到20小节处,小客人任意停在圈上两位幼儿中间,敲三下小铃,这是这两位幼儿快速站起,各自以相反方向沿圈外跑,看谁先到自己的位子上,先到为胜,胜者请小客人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表示听到门铃声,他跑出来开门,接待小客人,下次游戏由他扮演小客人。
价值分析:第一环节帮助幼儿了解门铃,听听门铃声,激发幼儿尝试模仿兴趣。
幼儿园小班音乐主题《叮咚小门铃》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主题《叮咚小门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29cb6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0.png)
幼儿园小班音乐主题《叮咚小门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小门铃的声音和特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技能目标: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演唱、演奏和舞蹈等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表演欲望,让他们在音乐中体验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熟悉《叮咚小门铃》的旋律,能够用动作和声音表现小门铃的特点。
难点: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节奏乐器,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门铃、节奏乐器(如小鼓、铃鼓等)、音乐CD、舞蹈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主题,如模拟小门铃的声音,引起幼儿的兴趣。
2. 教学基本旋律:教师播放《叮咚小门铃》的音乐,让幼儿聆听并学唱基本旋律。
3. 动作表现:教师教授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舞蹈表演。
4. 节奏乐器演奏:教师教授使用节奏乐器的方法,让幼儿分组进行节奏乐器演奏,配合旋律。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总结教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表现能力和学习态度。
2. 通过幼儿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了解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
3.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幼儿在认知、技能和情感方面的进步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音乐学习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音乐活动,如唱《叮咚小门铃》、制作小门铃等。
2. 音乐游戏:设计与《叮咚小门铃》相关的音乐游戏,如捉迷藏、猜猜我是谁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七、教学内容安排:1. 第一周:学习《叮咚小门铃》的基本旋律,认识小门铃的声音和特点。
2. 第二周: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配合旋律进行舞蹈表演。
3. 第三周:学习使用节奏乐器,如小鼓、铃鼓等,进行节奏演奏。
4. 第四周:进行教学总结,举办小型音乐会,展示幼儿的学习成果。
幼儿园小班音乐主题《叮咚小门铃》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主题《叮咚小门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f0cdb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7.png)
幼儿园小班音乐主题《叮咚小门铃》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了解并体验音乐游戏《叮咚小门铃》的乐趣。
1.2 能够跟随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1.3 学习歌曲《叮咚小门铃》,培养幼儿的歌唱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叮咚小门铃》的歌词学习。
2.2 音乐游戏《叮咚小门铃》的玩法介绍。
2.3 跟随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敲门、开门、关门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叮咚小门铃》的歌词,能够跟随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3.2 教学难点:歌曲《叮咚小门铃》的音准和节奏的掌握。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学材料:歌曲《叮咚小门铃》的乐谱,小门铃道具。
4.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热身活动: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放松身心。
5.2 歌曲学习:教唱歌曲《叮咚小门铃》,重点讲解歌词的意义和音准节奏。
5.3 音乐游戏:介绍音乐游戏《叮咚小门铃》的玩法,带领幼儿一起参与游戏。
5.4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总结教学内容,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家长一起练习。
第六章:教学延伸6.1 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与家长一起唱歌曲《叮咚小门铃》,培养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表现力。
6.2 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音乐活动,一起进行音乐游戏《叮咚小门铃》,增进亲子关系。
第七章:教学评价7.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以及音乐表现力。
7.2 家园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练习情况,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第八章:教学注意事项8.1 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幼儿,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关注。
8.2 安全第一:在进行音乐游戏时,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第九章:教学反馈与调整9.1 定期总结:定期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第十章:教学总结10.1 学期总结:在学期末对整个音乐主题《叮咚小门铃》的教学进行总结,回顾教学成果,分享幼儿的进步。
幼儿园小班教案《叮咚小门铃》(八套)
![幼儿园小班教案《叮咚小门铃》(八套)](https://img.taocdn.com/s3/m/dd0d7e8967ec102de3bd8908.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叮咚小门铃》(八套)说明:本套文档系精心制作,具有极大借鉴意义,仅供参考。
目录
幼儿园小班教案《叮咚小门铃》(一)
幼儿园小班教案《可爱的云朵》(二)
幼儿园小班教案《可爱的牛宝宝》(三)
幼儿园小班教案《叶子鸟》含反思(四)
幼儿园小班教案《叶子鸟》含反思(五)
幼儿园小班教案《叶子鸟》含反思(六)
幼儿园小班教案《叶子鸟》含反思(七)
幼儿园小班教案《叶子鸟》含反思(八)
- 1 -
幼儿园小班教案《叮咚小门铃》一
小班教案《叮咚小门铃》适用于小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模仿老师进行歌表演,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并在做客的游戏中学唱歌曲,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叮咚小门铃》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并在做客的游戏中学唱歌曲。
2、尝试模仿老师进行歌表演。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我家的门铃——说说各种门铃声
1、你家有门铃吗?
2、它是怎么唱歌的?
小结:门铃的声音真好听,客人一来,门铃就响了。
二、叮咚小门铃——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
1、老师家的门铃也响了,我们来听听看。
2、教师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用不同的方式打节拍,熟悉歌曲旋律。
朱老师家的门铃是怎么唱歌的?你还听到了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歌词。
2 / 2。
幼儿园小班教案《叮咚小门铃》
![幼儿园小班教案《叮咚小门铃》](https://img.taocdn.com/s3/m/7310892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6a.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叮咚小门铃》一、教学目标:1.能用恰当的语音、语调、语音语调交际,在对话中表现出正确的语言风格,读懂《叮咚小门铃》故事内容。
2.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加强酷爱生活、学会闻、看、听、说、做和感悟,培育想象力和制造力。
3.予以幼儿在他们喜爱的范畴内机会进行自主探究,培育他们的思维、动手本领和社交本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明确情境语境,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交际。
2.难点:发觉情节进程,捉住故事主旨,进行制造性思考。
三、教学准备:1.课本、幼儿园小班教室、音乐等教学资源。
2.老师准备提前阅读并准备好相关问题标签及与故事相关的音乐,铃声等。
四、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介绍故事《叮咚小门铃》和故事绘本,并同学赏识绘本,然后呈现一组相关铃声和音乐,要安静专注地听。
2.故事讲授:1)老师运用想象,通过情境描述故事。
例如:这是一个万圣节晚上,小男孩麦克正计划要宣扬进来很多的糖果,他却碰到了一个困惑的问题,他该去哪儿敲门才能得到最多的糖果呢?2)老师先读一遍全文,再请时刻关注语量、情感的表达,通过问题引导同学记叙故事重要情节。
3.合作探究:师生一起合作观看绘本,让同学发觉故事中的认真描述,并用无限的想象力好好猜想故事中的主旨是什么。
4.制造性思考:让同学自由发挥,写下本身的故事,描述和《叮咚小门铃》仿佛的情节,并大声演示出来,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五、教学总结:1)老师总结教学的过程,照料到幼儿园小班同学的性格特征,让每个孩子都有参加的机会。
2)老师激励幼儿探究新事物,在探究中实现他们自身的价值和使命。
同时,也让幼儿在思维、动手和社交本领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进展。
六、实施过程1.引入:老师叙述故事《叮咚小门铃》小男孩麦克在万圣节晚上,想要到相近的社区很多家敲门,换得最多的糖果袋子。
认真想想吧,他需要经过怎样的冒险,碰到什么样的困难呢?让孩子们好好想想。
2.故事讲授:老师强调,阅读故事时,语音、语调很紧要,局部的音语调、情感特别能体现出故事的内容。
幼儿园小班教案《叮咚小门铃》(四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叮咚小门铃》(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7e5843bcd126fff6050b57.png)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教案《叮咚小门铃》(四篇)
目录
幼儿园小班教案《叮咚小门铃》一
幼儿园小班教案《可爱的云朵》二
幼儿园小班教案《可爱的大苹果》三
幼儿园小班教案《可爱的小兔》含反思四
- 1 -
幼儿园小班教案《叮咚小门铃》一
小班教案《叮咚小门铃》适用于小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模仿老师进行歌表演,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并在做客的游戏中学唱歌曲,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叮咚小门铃》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并在做客的游戏中学唱歌曲。
2、尝试模仿老师进行歌表演。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我家的门铃——说说各种门铃声
1、你家有门铃吗?
2、它是怎么唱歌的?
小结:门铃的声音真好听,客人一来,门铃就响了。
二、叮咚小门铃——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
1、老师家的门铃也响了,我们来听听看。
2、教师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用不同的方式打节拍,熟悉歌曲旋律。
朱老师家的门铃是怎么唱歌的?你还听到了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歌词。
2 /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活动设计-叮咚小门铃
XX小班活动设计:叮咚小门铃设计思路:我们班的娃娃家(叮当家米奇家)都设置了进门按门铃的情景,每次娃娃家开始的时候,小客人都会叮咚叮咚地按门铃,爸爸妈妈就热情地欢迎小客人进来。
虽说门铃是个很细小的东西,孩子们都很喜欢,沉浸在这样的乐趣中。
本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从说说自己家门铃的声音来引起幼儿的兴趣;第二环节在听听拍拍节奏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第三环节通过做客的游戏,把动作加入歌曲,引导孩子们一起进行歌表演。
活动目标: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并在做客的游戏中学唱歌曲。
尝试模仿老师进行歌表演。
活动准备:歌曲磁带活动过程:一我家的门铃——说说各种门铃声你家有门铃吗?它是怎么唱歌的?小结:门铃的声音真好听,客人一来,门铃就响了。
二叮咚小门铃——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老师家的门铃也响了,我们来听听看。
教师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用不同的方式打节拍,熟悉歌曲旋律。
朱老师家的门铃是怎么唱歌的?你还听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歌词。
三幼儿尝试轻轻跟唱欢迎来做客——在游戏中模仿歌表演谁愿意
来我家做客呀?(师幼进行歌表演)邀请动作可集体模仿。
幼儿集体游戏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