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菌及厌氧菌的COD换算系数

合集下载

A2O生物池(厌氧缺氧好氧)计算书

A2O生物池(厌氧缺氧好氧)计算书
工艺计算 设计参数 (一) 序号 进水水量 项目 工程设计规模 总变化系数 平均日、平均时流量 最高日、最高时流量 (二) 水质参数 CODcr BOD5 TSS NH3-N TKN NO3--N TN TP PH 碱度 Tmax Tmin 污水处理 一 (一) 序号 A2O生物反应池(厌氧/缺氧/好氧) 判断是否可采用A2O工艺 项目 BOD5/TN(碳氮比) BOD5/TP(碳磷比) (二)
KP=
QPt XV厌
0.024 kgTP/(kgMLSS·d)
<0.06,符合要求
Y= f= Kd= Px= = Ps=
△X=
0.6 0.7 0.05 YQ(So-Se)-kdVfX= Q(Tss-Ts)×50%/1000= PX+PS=
kgMLSS/kgBOD5 kgMLVSS/kgMLSS
0.3~0.6 0.7~0.8
SALK-SALK2+SALK4+SALK6=
Px×k4= Nw×1000/Q= Nt-Na-Nw= Nt-Nte-Nw= Q×NN/1000= SALK1×NNH= SALK3×(So-Se)=
15.5155 kg/d 2.2165 mg/L 27.7835 mgNH3-N/L 17.7835 mgN03-N/L 124.485 kgN03-N/d 7.14 0.1 11 3.57 mg/mgNH3-N mg/mgBOD5 mg/L mg/mgNO3-N 198.374 mg/L
Q2= v2= A= L孔= = Q3= B堰= H= m= Q堰= Q4= v3= A出= L孔出= = Q5= v4= S= D= =
(1+R)Q0/n= Q2/v2=
A
0.08102 m3/s 0.6 m/s 0.13503 m2 0.36747 m 取值 0.6 m 0.16204 m3/s 9 m 0.083 m

污水处理微生物营养元素配比换算计算方法

污水处理微生物营养元素配比换算计算方法

1,配制COD为500,BOD:N:P为100:5:1的营养液,葡萄糖,尿素,磷酸二氢钾各多少?首先,如果是用葡萄糖来配置营养液,可以理解COD近似等于BOD,也就是说COD和BOD都可以表示为碳源,营养比应该表示为C:N:P=100:5:1.在常规活性污泥系统中,若废水中C为100(即BOD5为100),大体上3/4的C经异化作用后被彻底氧化为CO2,1/4(即25)的C经同化作用合成为微生物细胞。

从菌体中元素比例得知,N为C的1/5,P又为N的1/5,故在合成菌体时,25份C同时需5份N,1份P。

因此在去除100份C所需的营养配比为BOD5:N: P=100:5:1。

从化学式下手,葡萄糖C6H12O6(分子量180),尿素(NH2)2CO(分子量60),磷酸二氢钾KH2PO4(分子量136),分子量C:12/N:14/P:31,按照C:N:P=100:5:1,C应取1200g,N 应取70g,P应取31g,因要求COD为500mg/L时,C应取0.5g,则0.5:1200=1:2400,则可求出N 实际应取0.029g,P应取0.013g.而取用的是化合物,用分子量换算一下,则有实际取用尿素=60×0.029÷14=0.124g,实际取用磷酸二氢钾=136×0.013÷31=0.057g,因实际取用尿素中含有C=0.124×12÷60=0.0496g,则最终取用葡萄糖=180×0.5÷12-0.0496=7.45g应取葡萄糖7.45g;尿素0.124g;磷酸二氢钾0.057g.COD进水为170,出水假设为80,则需要去除90ppm,一天800方,则需要去除的COD为:800*90g=72000g=72kg按COD:N:P=100:5:1可以计算出需要N为3.6kg,P为0.72kg。

然后再根据尿素和过磷酸氢二钾的分子式和浓度来计算所需要的尿素量和过磷酸氢二钾量。

有机的物换算成COD表

有机的物换算成COD表

表2 工业中常见有机化合物的一些有关参数
水中某一种有机物的理论需氧量。

通常是指将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所需氧量的理论值(即按完全氧化反应式计算出的需氧量,单位为g/g)。

在严格意义上也包括有机物中氮、磷、硫等元素完全氧化所需氧量的理论值(当计入这些元素完全氧化的需氧量时应在数据后注明)。

理论需氧量通常用于进行需氧量的估算;用于与化学需氧量对比,以研究与检验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的适用性和测定数据的可靠性;也用于与生化需氧量对比,研究水中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特性及废水生
化处理方法的适用性。

cod当量计算公式

cod当量计算公式

cod当量计算公式一、COD当量概念COD当量是指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COD)与氧化剂的化学当量之间的关系。

COD是一种测定水体或废水中有机物含量的常用指标,而COD当量则是表示单位COD所需的氧化剂的化学当量。

二、COD测定方法COD是通过在酸性条件下,使用氧化剂将水中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然后测定消耗的氧化剂的化学当量来测定的。

常用的COD 测定方法有高锰酸钾法、二氧化氯法和过硫酸钠法等。

三、COD当量计算公式推导以高锰酸钾法为例,假设COD的测定结果为X mg/L,所需氧化剂高锰酸钾的浓度为C1 mol/L,体积为V1 mL,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KMnO4 + 8H2SO4 + 5C2H5OH → 2MnSO4 + 8H2O + 5CO2 + K2SO4 + 5H2O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出COD当量的计算公式如下:COD当量 = X * C1 * V1 / (2 * 5 * 1000)四、COD当量计算公式应用COD当量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于计算不同氧化剂浓度和体积下的COD当量。

通过测定COD含量和氧化剂的浓度和体积,可以准确计算出COD当量,进一步评估水体或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例如,某废水样品COD测定结果为100 mg/L,所需氧化剂高锰酸钾的浓度为0.1 mol/L,体积为50 mL,代入COD当量计算公式,可以得出该废水样品的COD当量为1 mmol/L。

COD当量的计算公式还可以应用于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优化设计和控制。

通过测定不同处理工艺下废水样品的COD含量和氧化剂的浓度和体积,可以计算出不同工艺条件下的COD当量,从而评估处理效果和优化操作参数。

COD当量是描述COD与氧化剂化学当量关系的指标。

通过COD 测定方法可以测定水体或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进而计算出COD 当量。

COD当量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于评估水体或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并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应用于优化设计和控制。

好氧区实际需氧量的计算

好氧区实际需氧量的计算

好氧区实际需氧量的计算yeren83382 发表于: 2008-1-04 16:55 来源: 水网博客——水业思想的集散地!很想了解实际需氧量到底是怎么计算的?在网上也没有最后搞清楚,因为版本说的好像都不太一样。

1、-2.86NO3a'为0.5,第一项为平均转化1kgBOD的需氧量kgO2/kgBOD,b'为0.1左右,微生物自身氧化物的需氧量kgO2/kgvssd,第三项项为被转化的NH3—N量kg/d有的还要减最后一项NO3,而有的公式又没有这一项,而且这个NO3就是进出水的NO3浓度差与水量的乘积?2、有的为R0=1.47QS-1.42V*mlvss/泥龄+4.57Q*NH4-2.86NO3还有的直接用公式1的前两项,现在要算需要鼓风机的气量最近老在想用第一个,理论需氧量。

第二个用来校核一下污泥浓度是否合理摘要:生物处理技术是目前十分普遍的一种水处理方法,目前我们应用的生物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塘法、厌氧生物法等,其中活性污泥法最主要的生物处理方法,大多数的活性污泥法中都要有曝气这个环节,因此曝气池的建设就显的十分重要。

现实设计中,曝气池的设计需要注意许多的问题,并且要根据有关公式和实际污水处理的要求以及水质条件来确定和计算。

关键词:曝气池设计计算活性污泥法设备选择20世纪后期,我国许多城市饱尝了供水不足和水质污染的双重苦果;21世纪初期,更多的城市将面临水危机的严峻挑战。

为此,各界人士纷纷建言献策,以寻找化解水危机的“灵丹妙药”,这显然是个跨世纪的难题,因为导致水危机的原因及过程非常复杂,化解水危机便成了一项更加复杂的系统工程。

目前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处理水污染和供水不足的问题:一是加强保护现有的淡水资源,进行节水工程改建项目,将使用水的量控制在最小化,大力发展中水回用技术;二是加强污水处理力度,维持越来越紧缺的水资源,这就需要坚强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和研究,强化处理效果。

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

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

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而生化调试是其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生化调试通过调整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生物组成和活动,以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净化能力。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包括优化微生物群落、调整曝气方式、调节进水负荷、控制污泥浓度和调整pH值。

正文内容:1. 优化微生物群落1.1 增加厌氧菌数量:通过添加适量的厌氧菌,可以提高处理系统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

1.2 优化好氧菌种类:选择适合处理系统的好氧菌种类,可以提高氧化效率和氮磷去除效果。

1.3 调整微生物种群比例:合理调整好氧菌和厌氧菌的比例,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2. 调整曝气方式2.1 优化曝气时间和频率:合理控制曝气时间和频率,可以增加氧气传递效率,提高好氧菌的活性和氧化能力。

2.2 调整曝气方式:采用合适的曝气方式,如表面曝气、喷射曝气等,可以提高曝气效果,增加氧气与水体的接触面积。

3. 调节进水负荷3.1 控制进水COD浓度:合理控制进水COD浓度,可以避免过高的有机负荷对处理系统的冲击,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3.2 调整进水流量:根据处理系统的设计能力和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进水流量,避免过大或者过小的负荷对系统的影响。

4. 控制污泥浓度4.1 合理调整污泥回流比例:通过调整污泥回流比例,可以控制系统中的污泥浓度,保持适宜的微生物生长环境。

4.2 定期污泥处理:定期对污泥进行处理,如浓缩、脱水等,可以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提高处理效率。

5. 调整pH值5.1 pH值的影响:pH值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有重要影响,合理调整pH 值可以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和降解能力。

5.2 pH值的调节方法:可以通过添加酸碱等化学药剂,或者采用生物调节的方法,如调整进水的碳酸酸盐平衡等,来调节系统的pH值。

总结:通过优化微生物群落、调整曝气方式、调节进水负荷、控制污泥浓度和调整pH值等生化调试措施,可以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和水质净化能力。

COD与BOD计算公式

COD与BOD计算公式

COD与BOD计算公式COD(化学需氧量)和BOD(生化需氧量)是用来衡量水体或废水中有机物含量和水体受有机污染的程度的两个重要指标。

COD和BOD的计算公式如下:COD计算公式:COD=(A-B)×F×8000/V其中COD为化学需氧量(mg/L)A为待测溶液使用的高锰酸盐滴定液的消耗量(mL)B为对照溶液使用的高锰酸盐滴定液的消耗量(mL)F为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为取样体积(L)BOD计算公式:BOD = (DOi - DOf) × dilution_factor × k其中BOD为生化需氧量(mg/L)DOi为初始溶解氧浓度(mg/L)DOf为溶解氧消耗过程中的溶解氧浓度(mg/L)dilution_factor为稀释倍数k为生物降解系数(通常取为0.23)COD计算公式的推导:COD是通过测定高锰酸盐滴定液在待测溶液中的消耗量来计算的。

高锰酸盐滴定液(KMnO4)可以与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反应,从而转化为无机盐和二氧化碳。

COD值表示了反应所需氧化剂的量,即有机物的含量。

在计算COD时,首先需要测定待测溶液使用的高锰酸盐滴定液的消耗量(A),然后测定对照溶液使用的高锰酸盐滴定液的消耗量(B)。

对照溶液是不含有机物的纯水或其他无机物溶液,用于确定高锰酸盐滴定液的消耗量与溶液中的无机物反应产生的消耗量。

然后,使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F)来计算出COD值。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可以用于标定高锰酸盐滴定液的浓度,单位为mol/L。

最后,将取样体积(V)考虑进去,以得到COD的结果。

BOD计算公式的推导:BOD是通过测定溶液中溶解氧的降低程度来计算的。

溶解氧是水体中的氧气分子,在生物降解过程中被有机污染物消耗掉。

BOD值表示了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能力,即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在计算BOD时,首先需要测定初始溶解氧浓度(DOi),即在反应开始时的溶解氧浓度。

COD与BOD计算公式

COD与BOD计算公式

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化学稳定性差,易被水中生物分解。

在环境监测中,对有机耗氧污染物,一般是从各个不同侧面反映有机物的总量,如COD、OC、BOD、TOD、TOC 等,前四种参数称为氧参数,TOC称为碳参数.对于单一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方程进行计算,以求得其理论需氧量(ThOD)或理论有机碳量(ThOC)。

各耗氧参数在数值上的关系有:ThOD>TOD>CODcr>OC>BOD5。

一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学需氧量是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

化学需氧量反应了水中受还原性污染的程度.基于水体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现象,该指标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对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我国规定用重铬酸钾法,也可以用与其测定结果一致的库仑滴定法或各种专用仪器(COD快速测定仪1 2 3)测定。

重铬酸钾法:在强酸性溶液中,用重铬酸钾将水中的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量算出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以氧的mg/L表示。

计算公式:CODcr=(V0-V1)×c×8×1000/V二高锰酸盐指数(OC)Permanganate Index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耗氧量。

我国新的环境水质标准中,已把该指标改称高锰酸盐指数,而仅将酸性重铬酸钾法测得的值称为化学需氧量。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建议高锰酸钾法仅限于地表水、饮用水和生活污水.按测定溶液的介质不同,分为酸性高锰酸钾法和碱性高锰酸钾法.当Cl-含量高于300mg/L时,应采用碱性高锰酸钾法;对于较清洁的地面水和被污染的水体中氯化物含量不高(Cl-<300mg/L)的水样,常用酸性高锰酸钾法。

当OC超过5mg/L时,应少取水样并经稀释后再测定。

COD与BOD计算公式

COD与BOD计算公式

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化学稳定性差,易被水中生物分解。

在环境监测中,对有机耗氧污染物,一般是从各个不同侧面反映有机物的总量,如COD、OC、BOD、TOD、TOC等,前四种参数称为氧参数,TOC称为碳参数。

对于单一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方程进行计算,以求得其理论需氧量(ThOD)或理论有机碳量(ThOC)。

各耗氧参数在数值上的关系有:ThOD>TOD>CODcr>OC>BOD5。

一化学需氧量(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学需氧量是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

化学需氧量反应了水中受还原性污染的程度。

基于水体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现象,该指标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

对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我国规定用重铬酸钾法,也可以用与其测定结果一致的库仑滴定法或各种专用仪器(COD快速测定仪1 2 3)测定。

重铬酸钾法:在强酸性溶液中,用重铬酸钾将水中的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量算出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以氧的mg/L表示。

计算公式:CODcr=(V0-V1)×c×8×1000/V二高锰酸盐指数(OC) Permanganate Index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耗氧量。

我国新的环境水质标准中,已把该指标改称高锰酸盐指数,而仅将酸性重铬酸钾法测得的值称为化学需氧量。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建议高锰酸钾法仅限于地表水、饮用水和生活污水。

按测定溶液的介质不同,分为酸性高锰酸钾法和碱性高锰酸钾法。

当Cl-含量高于300mg/L时,应采用碱性高锰酸钾法;对于较清洁的地面水和被污染的水体中氯化物含量不高(Cl-<300mg/L)的水样,常用酸性高锰酸钾法。

当OC超过5mg/L时,应少取水样并经稀释后再测定。

cod超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cod超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cod超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cod指标出现超标的话我们就要注意了,那么cod超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下⾯是店铺精⼼为你整理的cod超标的原因,⼀起来看看。

cod超标的原因 ⼀、⾃⾝⽣产原因 企业⽣产过程中cod的产⽣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品⼚中多余⾷物的残留与⽔体、化⼯⼚中还原性物质S离⼦和氯离⼦等及电镀废⽔在酸洗过程中都是污⽔COD超标原因。

⼆、⽔处理⼯艺缺陷 1:⽣化处理时⽔温过低: 当温度过低时,菌种的活性也跟着低,从⽽降低对cod的分解。

2:⽔中溶解氧不够: 当⽔中溶解氧不⾜以满⾜菌种⾃⾝代谢,会造成菌种乏性。

污⽔cod处理效率⼤⼤降低。

3:废⽔中某种指标浓度过⾼: 污⽔中某项指标(氨氮、cod、重⾦属)过⾼会毒害⽣化池中的菌种,使cod降解不下来。

cod超标怎么办 1、物理法: ⼀般是在废⽔中加⼊絮凝剂,然后利⽤格栅或其它物理隔栅⼯具把⼀部分污染物处理下来,带⾛⼀部分有机物。

但是这个⽅法基本上只对浓度上万上千的COD起作⽤,⼀般到⼏百的时候就很难光靠此⽅法处理了。

2、⽣物法: 在污⽔处理⼚的运⽤是最多的,⼀般都是靠各种的菌种,活性污泥等⽣物处理,对其进⾏好氧厌氧等处理后,形成完整的处理⼯艺,能有效去除溶解性的和胶体状态的可⽣化有机物等。

但是此⽅法前期的调整会耗费⽐较⼤的⼯程投⼊资⾦,并且后续的处理上也要经常需要技术⼈员的维护,对⽇常维护的要求很⾼,需谨慎选择。

3、化学法: 运⽤化学药剂的氧化作⽤分解有机物,这种⽅法下的有机物分解效率快,处理时间快,⼀般都直接在出⽔⼝投加药剂使⽤,没有过多繁琐的操作。

例如运⽤⼴州希洁的COD降解剂,能在5~6分钟左右讲解COD,并且浓度好调节,灵活性强,根据不同的浓度投加不同的药剂量就能很好地控制COD的浓度了。

cod超标的解决⽅法 倍活cod降解菌是经过挑选的特效菌种混合物,主要适⽤于化⼯、纺织、制药和相关⾏业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有机物换算成CODBOD表

有机物换算成CODBOD表
序号
化合物名称
熔点℃
沸点℃
密度kg/L
水中溶解度g/L
动物半死量LDmg/kg
COD值g/g
BOD值g/g
生物可降解性
毒性mg/L
1
一乙胺

+
29
2
一甲胺

+
3
一氯乙酸
61
189

165
+
4
一氯甲烷
-24
500
5
乙二胺
117
互溶
1160
+
6
乙二醇
-13
198
互溶
8540
~
~
+
>10000
7
乙二醇单乙醚
TOC
TOC /THOC
%
BOD5/
CODcr
THOD THOC
1
乙醚
C2H5OC2H5
1000
2595
2590
827~849

10
0
343
2
OC2H4OH2
1000
1000
910
60
全176
3
OC2H4OC2H52
1000
2173
2180
100
4
苯甲醚
C5H6OCH3
1000
2516
170
777
4醛类化合物
N,N二甲基甲酰胺
-61
153
互溶
4200
,
68
3,3-二甲基戊二酸
102
,
69
二甲基亚砜
189
70
N,N-二甲基苯胺

COD与BOD计算公式

COD与BOD计算公式

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化学稳定性差,易被水中生物分解。

在环境监测中,对有机耗氧污染物,一般是从各个不同侧面反映有机物的总量,如COD、OC、BOD、TOD、TOC等,前四种参数称为氧参数,TOC称为碳参数。

对于单一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方程进行计算,以求得其理论需氧量(ThOD)或理论有机碳量(ThOC)。

各耗氧参数在数值上的关系有:ThOD>TOD>CODcr >OC>BOD5。

一化学需氧量(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学需氧量是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

化学需氧量反应了水中受还原性污染的程度。

基于水体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现象,该指标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

对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我国规定用重铬酸钾法,也可以用与其测定结果一致的库仑滴定法或各种专用仪器(COD快速测定仪1 2 3)测定。

重铬酸钾法:在强酸性溶液中,用重铬酸钾将水中的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量算出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以氧的mg/L表示。

计算公式:CODcr=(V0-V1)×c×8×1000/V二高锰酸盐指数(OC) Permanganate Index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耗氧量。

我国新的环境水质标准中,已把该指标改称高锰酸盐指数,而仅将酸性重铬酸钾法测得的值称为化学需氧量。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建议高锰酸钾法仅限于地表水、饮用水和生活污水。

按测定溶液的介质不同,分为酸性高锰酸钾法和碱性高锰酸钾法。

当Cl-含量高于300mg/L时,应采用碱性高锰酸钾法;对于较清洁的地面水和被污染的水体中氯化物含量不高(Cl-<300mg/L)的水样,常用酸性高锰酸钾法。

当OC超过5mg/L时,应少取水样并经稀释后再测定。

COD与BOD计算公式

COD与BOD计算公式

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化学稳定性差,易被水中生物分解。

在环境监测中,对有机耗氧污染物,一般是从各个不同侧面反映有机物的总量,如COD、OC、BOD、TOD、TOC等,前四种参数称为氧参数,TOC称为碳参数。

对于单一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方程进行计算,以求得其理论需氧量(ThOD)或理论有机碳量(ThOC)。

各耗氧参数在数值上的关系有:ThOD>TOD>CODcr>OC>BOD5。

一化学需氧量(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学需氧量是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

化学需氧量反应了水中受还原性污染的程度。

基于水体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现象,该指标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

对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我国规定用重铬酸钾法,也可以用与其测定结果一致的库仑滴定法或各种专用仪器(COD快速测定仪1 2 3)测定。

重铬酸钾法:在强酸性溶液中,用重铬酸钾将水中的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量算出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以氧的mg/L表示。

计算公式:CODcr=(V0-V1)×c×8×1000/V二高锰酸盐指数(OC) Permanganate Index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耗氧量。

我国新的环境水质标准中,已把该指标改称高锰酸盐指数,而仅将酸性重铬酸钾法测得的值称为化学需氧量。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建议高锰酸钾法仅限于地表水、饮用水和生活污水。

按测定溶液的介质不同,分为酸性高锰酸钾法和碱性高锰酸钾法。

当Cl-含量高于300mg/L 时,应采用碱性高锰酸钾法;对于较清洁的地面水和被污染的水体中氯化物含量不高(Cl-<300mg/L)的水样,常用酸性高锰酸钾法。

当OC超过5mg/L时,应少取水样并经稀释后再测定。

COD、BOD、TOC关系

COD、BOD、TOC关系

COD、BOD、TOC及相关关系发帖人: lyq127 点击率: 3529其中的图没有了,大家凑和一下吧COD、BOD、TOC及相关关系一、化学需氧量COD (Chemical oxygen demond):指水体中被氧化的物质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每升水样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

COD测试是一个氧化还原过程。

这样,一些还原物质如硫化物、亚硫酸盐和亚铁离子将被氧化,并记作COD,而NH3-N在COD的测试中不被氧化。

当前测定COD常用的方法有:a).高锰酸钾法CODMn:采用0.01NKMnO4溶液为氧化剂,一般用于测定清洁水样。

b).重铬酸钾法CODCr:以0.25NK2CrO7液为氧化剂,同时采用银盐作为催化剂,此法的氧化程度较前者为大,用于污染严重及工业废水的水样。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化学需氧量指CODCr,而CODMn为高锰酸盐指数。

二、生化需氧量(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使水样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生物氧化,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可以间接地反映出有机物的含量,这种水质指标称为生物化学需氧量。

以每升水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mg/L)。

生化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耗氧有机污染越重。

通常情况下,水体中的BOD<1mg/l表示水体清洁,BOD>3~4mg/l则表示已受到有机物的污染。

由于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常微生物将耗氧有机物全部分解需20天以上,并与环境温度有关。

生化需氧量的测定常采用经验方法,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在20℃条件下培养5天的生物化学过程需要氧的量为指标,记为BOD5。

1、BOD与时间的关系在去除有机物的反应上,它们基本上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即有机物浓度降低的速度同某一时间剩余有机物的浓度成正比:BOD测试得到的需氧量是以下各量的总和。

(1)废水中有机物用于合成新的微生物细胞所需要的氧量。

cod数值对应的氧原子当量摩尔质量

cod数值对应的氧原子当量摩尔质量

标题:COD数值对应的氧原子当量摩尔质量一、介绍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指化学需氧量,在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价中有重要的应用。

COD数值代表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和污染程度,但具体的含氧量却不确定。

需要根据COD数值计算氧原子的当量摩尔质量。

二、氧原子的当量质量计算公式氧元素的原子量为16,即每一摩尔的氧原子的质量为16克。

但在COD测定中,所含的有机物和氧化物的物质相对分子量要高于16。

经过计算,可以得出氧原子的当量质量公式如下:M=16×C×8÷E其中,M为氧原子的当量质量,单位为克/克物质;C为COD的数值,单位为mg/L;E为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当量。

三、 COD数值对应的氧原子当量摩尔质量计算举例以COD数值为200mg/L,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当量为8为例,根据上述公式计算氧原子的当量质量。

M=16×200×8÷8=3200mg/L即COD为200mg/L时,氧原子的当量质量为3200mg/L。

四、氧原子的当量质量与COD数值的关系根据上述计算,可以得出氧原子的当量质量与COD数值呈正比关系。

COD数值越高,表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越多,氧原子的当量质量也会随之增加。

通过计算氧原子的当量质量,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水样的有机物含量和污染程度。

五、结论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COD数值对应的氧原子当量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其与COD数值的关系。

这对于水质检测和环境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六、参考文献1. Metcalf and Eddy. (2003) Wastewater Engineering: Treatment and Reuse. McGraw-Hill Education.2. 吴立平. (2018) 环境监测与质量保障. 我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七、氧原子的当量质量对水质评价的意义氧原子的当量质量是在水质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参数。

AO生化处理工艺的硝化和反硝化原理及控制参数的汇总

AO生化处理工艺的硝化和反硝化原理及控制参数的汇总

A/O生化处理工艺的硝化和反硝化控制1、基本原理本系统生化处理段采用缺氧/好氧(A/O)工艺,A/O工艺通常是在常规的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前,增加一段缺氧生物处理过程。

在好氧段,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中的BOD5,同时进行硝化反应,有机氮和氨氮在好氧段转化为硝化氮并回流到缺氧段,其中的反硝化细菌利用氧化态氮和污水中的有机碳进行反硝化反应,使化合态氮变成分子态氮,同时获得同时去碳和脱氮的效果。

这里着重介绍生物脱氮原理。

1) 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传统的生物脱氮机理认为:脱氮过程一般包括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三个过程。

①氨化(Ammonification):废水中的含氮有机物,在生物处理过程中被好氧或厌氧异养型微生物氧化分解为氨氮的过程;②硝化(Nitrification):废水中的氨氮在硝化菌(好氧自养型微生物)的作用下被转化为NO2-和NO3-的过程;③反硝化(Denitrification):废水中的NO2-和NO3-在缺氧条件下以及反硝化菌(兼性异养型细菌)的作用下被还原为N2的过程。

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少部分亚硝酸及硝酸盐氮同化为有机氮化物,成为菌体,大部分异化为气态(70~75%)。

其中硝化反应分为两步进行:亚硝化和硝化。

2、硝化菌对环境的变化很敏感,它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好氧条件,DO≥1mg/l,并保持一定碱度,适宜的PH值为7.5~8.5,当pH值低于7.0时,硝化反应会受到抑制,但是当pH低于一定值后,硝化反应就会被抑制而停止,所以说如果废水pH由高到低,且pH小于6.5时就可以排除硝化反应导致的pH值降低。

(2)有机物含量不宜过高,污泥负荷≤0.15kgBOD/kgMLVSS·d,因为硝化菌是自养菌,有机基质浓度高,将使异氧菌快速增殖而成为优势。

(3)适宜温度20~30℃。

(4)硝化菌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必须大于最小世代时间。

(5)抑制浓度尽可能的低,除重金属外,抑制硝化菌的物质还有高浓度有机基质,高浓度氨氮、NOx-N 以及络合阳离子。

化学需氧量去除量计算公式

化学需氧量去除量计算公式

化学需氧量去除量计算公式
化学需氧量去除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指标,它反映水体中有机化合物物质含量高低。

加上各种有机物后,水样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氧化反应,把水体中的有机物质降解并最终完全分解成氧化物的加权比例叫做去除的有机物的化学需氧量(COD Cr)。

COD 计算公式为:COD=Σ(Ai×Vi)/1000×m 。

其中,Σ(Ai×Vi)表示把各种有机物添加到可溶液中后,在恒定温度、恒定压力下反应试剂形成的氧化物的质量(毫克);Ai表示与i种有机物相对应的适宜试剂(硫酸或过氧乙酸等)的计量量(毫升);Vi表示i 种有机物的质量(毫克);m表示水样的质量(克)。

COD 可以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复杂情况,表示水体的综合污染程度。

COD 主要受污染物的性质和来源决定,是否对机体起作用,有较大的相关性。

使用COD测定前,应根据不同型污染物及其化学成分,确定使用合适的氧化试剂,使用不同温度,强度和时间,以便测定污染物的氧化效率。

COD 去除大多数有机物,包括氢与氮的含量,但并不准确检测氰化物、磺脲甲醛、气味以及直接能见度(FAQ)。

COD测定仪或类似仪器,是衡量水体污染的重要工具,可以大大的减轻生活的污染。

领导和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COD的监控,以便控制和排出污染,改善水质,保护人民的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COD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指标,也是衡量水质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领导和有关部门应牢牢把握,加大对水体污染程度监测力度,保护人民身心健康,提升水质。

COD与cod的换算

COD与cod的换算

COD表示在强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氧化一升污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量,可大致表示污水中的有机物量。

BOD5是微生物在五天内生物降解一升污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量(在20度培养),由于五天的培养阶段可完成有机物碳化过程的约70%,可间接反映污水中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量。

COD是化学需氧量,当然与选用的氧化剂有关(测量数据需要标注何种氧化剂)。

BOD5是生物需氧量,与水温、水质、有毒无毒等条件密切相关(在不同条件下微生物活性是不一样的)。

COD大于BOD
COD—BOD约等于不可生化有机物,基本可以这样说,但不确切,因为COD=COD(B)+COD(NB),前者是可生化性部分,后者是不可生化部分。

而微生物在20度情况下完成碳化过程约需20天(也即BOD20,约等于COD(NB),所以确切说,COD—BOD20大致等于不可生化的有机物(忽略还原性无机物的干扰因素)。

八种废水中各自的BOD5与CODcr(x)线性关系密切,其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
1机械废水: y=0.2732x+1.80;
2冷却废水: y=0.1285x+0.11;
3制药废水: y=0.3922x+131.21;
4纺织印染废水: y=0.4208x-2.49;
5食品加工废水: y=0.6126x+13.70;
6饮食废水: y=0.5992x+17.51;
7医院废水:y=0.3439x-0.41; 8生活污水:y=0.486x+17.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