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治理的特殊性与完善透析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浅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治理

浅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治理

浅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治理摘要:我国的商业银行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自己的一些独特性,然而,这些独特性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提出了挑战,使我国的商业银行面临公司治理方面的难题。

为此,要针对由于商业银行特殊性而产生的公司治理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这样,我国的商业银行才能健康、和谐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1 引言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是指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相关制度的设置,具体来说就是董事会、管理层、监督层等的组织及制度安排。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到来,我国的商业银行治理也逐渐被提上日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盈利的目的更加突显出来,这也说明了银行已经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盈利性,所以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具有一般公司治理的共性和特点,但是由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质其治理又具有特殊性。

我国对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正在逐步地完善和深入,这些研究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进一步完善。

2 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看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商业银行作为一种,具有的一般的特点,但是作为一种主要从事货币信贷的,它又有自己的特殊性,然而,正是这些特殊性给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带来了一些相关的问题。

(1)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特殊性。

商业银行从事的业务主要是存款、放款、转账结算。

商业银行就是在货币的存放款利息之间赚取差额及转账结算收取手续费等来进行盈利,可见商业银行也是追求效益最大化。

但是同时银行从事的是货币的吸收和发放的特殊,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而言,面临着挤兑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贷风险、衍生风险等种类繁多的各种风险。

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大量出现和金融市场投机机会的增多,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在加大。

银行的管理层,为了避免银行经营失败甚至倒闭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在追求风险最小化。

于是银行就存在了双层目标即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但是收益和风险一般都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风险越大收益越高,这就构成了一个矛盾体。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体系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体系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国际标准
巴塞尔协议
巴塞尔协议是国际银行业监管的重要标准,其中对公司治理的要求包括健全的董事会结构、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等。
全球公司治理准则
全球公司治理准则是一套国际通用的公司治理规范,旨在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其中对商业银行公司 治理的要求包括良好的信息披露、健全的内部控制、有效的激励机制等。
国际先进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案例
案例二:花旗银行
背景:花旗银行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 纽约的全球性商业银行,业务遍布全 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治理特点:花旗银行在公司治理 方面建立了严格的制度和规范,注重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该行董事会成 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 有效履行决策和监督职责。同时,花 旗银行也注重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与 合作,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高管层负责实施董事会制定的经营计划和风险管理政
策,并负责管理和监督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
03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 理机制
决策机制
董事会决策
董事会是商业银行的最高决策机 构,负责制定银行的发展战略、 监督管理层执行工作以及风险控 制等。
股东大会决策
股东大会是商业银行的股东行使 权利的机构,负责审议和批准银 行的重大事项,如修改章程、选 举董事会等。
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 完整性
确保信息披露的内容准确、完整 ,不遗漏任何重要信息。对于重 大事项,应及时、准确地披露。
信息披露的规范性
遵守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和监管 要求,确保信息披露的规范性。 同时,要遵循国际公认的会计准 则,提高信息披露的可比性。
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使股东 和社会公众能够更好地了解银行 的实际经营状况。通过多种渠道 进行信息披露,如年度报告、季 度报告、临时公告等,以满足不 同利益相关方的信息需求。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及应对策略分析(一)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及应对策略分析(一)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及应对策略分析(一)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决定了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决不是公司治理理论的简单应用,除了遵循一般公司治理理论之外,还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需要我们在完善商业银行治理改革时予以足够的重视?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1.公司治理的更大外部性商业银行是金融系统的命脉,一家银行的倒闭往往会殃及池鱼,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将会对金融资源配置、整个金融系统乃至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严重的则可能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如果商业银行治理不善,使得其治理风险日积月累,最终可能会以风险事故的形式爆发出来?此外,商业银行本身在充当被治理者角色的同时,还需要对自己的业务对象发挥治理者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商业银行的专家式债权监督?因此,商业银行倒闭的重大社会影响和双重治理问题使得商业银行相对于一般企业治理具有更大外部性?2.薄弱的外部债权治理公司的资本结构,不仅影响公司价值,而且还通过不同的股权和债权的构成来影响股东和债权人对公司的不同控制程度、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但是,在这一方面,商业银行和其他行业的公司截然不同,商业银行运作的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储户的存款,其自有资本金在其资本总额中的比重极低?储户有成千上万,每个储户,即使是一个大的机构存款者,其存款比例也只不过占到银行存款总额的一个极小比例,银行的绝大部分存款人既没有积极性,也没有能力和足够的信息去监督银行资金的使用情况或者对银行施加额外的控制,众多的储户好比股票市场中的众多中小股东一样,存在着“搭便车”的心理?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也有着隐性担保作用?这些使得债权人在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甚微,远远不如一般企业的债权人——银行对债务企业的监督效果?因此,薄弱的外部债权的监督是商业银行治理区别于其他行业公司的特殊之处?3.实施外部治理可能导致较高的治理成本从理论上讲,商业银行的外部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来自股票市场的约束?有效的股票市场中股价能较好地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如果上市银行的经营状况恶化或者从事了太多的高风险业务,股东可能就会抛售该银行的股票,迫使公司管理层改善经营状况,提高经营稳健性?(2)来自存款人的治理?如果银行经营中存在较高风险或出现不利于银行的传言,存款人就会从银行取款,严重的可能造成挤兑,导致银行破产?(3)来自贷款人的治理?如果银行的经营风险性很高,优质贷款客户可能不会愿意和这种银行发生业务交易,因为,贷款客户还可能考虑到与贷款相关的其他业务,如银行可能提供的咨询服务以及在贷款出现问题的重组服务等?这些外部治理机制的存在使得它们在督促银行董事会关注公司治理和管理层改善公司经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些外部治理机制,有些只对上市银行才有用,有些一旦实施起来,将会引起银行业的动荡,尤其是当存款人都来取款时,势必会造成金融恐慌?因此,某些外部治理机制对商业银行治理可能会带来外部负效应,其约束作用有限?二、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应对措施通过以上分析得知,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带来的各种风险以及可能造成的较大外部性?因此,对于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应该兼顾到其与一般企业的共性和特殊性,从多方面入手构建完善有效的公司治理体系?1.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避免重大风险事件的发生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风险,如贷款的信用风险和经营的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众多风险的存在加大了商业银行经营失败的可能性,也对银行的内部风险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作为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核心主体的董事会应该将风险审核和控制作为其重要使命,相应的董事会下设的“风险控制委员会”在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中就担负着更甚于一般公司中同类机构的使命?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强化银行董事会的独立性,确立董事会在管理和控制风险中的权威性?第二,要改革组织架构,通过组织设计来降低银行经营风险?如国际先进银行大多实行业务垂直管理,即按照业务性质进行纵向的、以各项业务作为经营核心的主线,采取事业部制,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风险?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情况看,工行在2004年8月明确提出,未来要将业务线实行垂直管理,以各分行为主的经营核算将过度到以各业务线为主的核算体系?但是,由于技术和统计上的巨大工作量,在短期内,这一改革的完全实施还不能实现,但这也是一个努力方向?[1]2.优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权配置,抑制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完善的内部治理有助于商业银行强化内部控制、有效管理风险和实现稳健发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公司治理改革的方向是通过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单一的问题,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根据统计资料,从税前利润来看,1996年国有商业银行高于其他商业银行,但自1997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低于其他商业银行;近几年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银行整体利润水平趋于下降,但国有商业银行下降得更快?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它们之间公司治理的区别?[2]而改善公司治理的根本出路是通过多种途径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权的多元化、分散化和法人化?实现的途径可以是引进外国资本、民间资本以及引入机构投资者?因此,要抓住金融业开放的有利时机,允许国内外投资者投资国有商业银行,并探索国有股相对控股的模式,逐步建立市场化运作的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有效制衡、密切合作、运转高效的治理体系,规范的内控体系有利于抑制经理人的道德风险?3.提高银行的信息披露程度,强化债权人约束第一,加强外部监管,按与国际接轨的监管要求对国内金融机构实行评级,并大力推进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银行的信息披露程度?一是扩大信息披露的受众范围,二是增加信息披露的内容?银行通常只被要求向监管机构而不是市场提供基本的银行信息,而银行所披露的信息除了基本的财务信息外,还应该包括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风险暴露程度、关联贷款以及所有权结构的变动等内容?显然,充分的信息披露不仅有利于投资者进行决策和监督,而且还有利于管制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管?第二,引导公众和存款人关注银行的信用状况,强化债权人约束,进而促进商业银行自觉优化治理结构?银行的资金目前主要来自存款,搭便车问题以及金融安全网的存在使存款人没有足够的动机提供有效的银行监督?可以允许银行发行长期次级债券筹措资金,由于债券持有人一般为机构投资者,而且清偿权排在存款人之后,所以他们比存款人更有动机也更有能力去监督银行的行为?4.完善外。

浅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浅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浅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营过程中,公司治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公司治理的健全性对于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银行业稳定发展、提高管理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公司治理的定义、目标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和问题等方面进行浅论。

一、公司治理的定义和目标公司治理是指公司管理层和所有股东之间在公司运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制度、规则及其执行机制。

它是一种监督和调控体系,旨在维护公司的稳定和发展,并保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公司治理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投资者权益。

有效的公司治理可以提供透明、真实、准确的信息,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市场信心和投资者保护意识。

2. 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明确权责,减少信息不对称,加强内部控制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经营决策水平。

3. 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公司治理可以规范公司运作,加强对经营风险的管理,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推动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多样化,包括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也引入了一些国际先进的治理理念和机制。

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还存在一些问题:1. 董事会的独立性不足。

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董事会中,政府代表、银行高层和第一大股东占据较大比例,缺乏独立董事的比例和有效监督机制。

2. 股权结构不合理。

一些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分散,控股股东多且关联度高,导致权力过于集中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

3. 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存在不足,对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4. 信息披露不透明。

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标准和程度相对较低,给投资者造成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改进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对策为了进一步改进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以下是几项建议:1. 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

加大独立董事的比例,建立有效的董事会治理和监督机制,减少政府代表和银行高层的干预。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与董事会运作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与董事会运作

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01
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 体系,完善风险评估、监测、预 警和处置机制,提高风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范化 解能力。
02
商业银行应加强内部控制和合规 管理,防止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对银行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商业银行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职责和权利 ,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
01
案例二:中国农业银行
02
案例三:中国银行
03
案例四:中国建设银行
04
案例五:招商银行
05
案例六:平安银行
06
董事会决策失误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大型商业银行在房地 产市场崩盘前的过度放

案例二
某知名银行在金融危机 期间的高风险投资决策
案例三
某上市银行高管薪酬过 高引发股东不满
案例四
某银行董事会成员任人 唯亲导致内部管理混乱
01
制定公司战略
董事会负责制定商业银行的公司 战略,确保银行经营符合法律法 规和监管要求。
02
监督管理层
董事会负责监督管理层,确保管 理层有效执行公司战略和履行职 责。
03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 制
董事会负责建立和完善银行的风 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确保银 行稳健运营。
董事会的组成与选举
独立董事
01
董事会中应有一定比例的独立董事,以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和
会议制度
董事会应建立完善的会议制度,确保所有董事能够充分参与决策 过程。
董事会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风险评估
董事会负责定期对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评估 ,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浅析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浅析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浅析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中的一种主要类型。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其稳健发展和健康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进行浅析,探讨其特点、优势和挑战,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体系。

一、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特点股份制商业银行是以法人股东的资本为支撑,通过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由多种所有制股东共同出资设立的商业银行。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股份制:股份制商业银行以股份制为主要所有制形式,不同股东持有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享有相应的权益和收益。

2. 复合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所有者包括国有股东、法人股东和自然人股东,具有多元化的股东结构。

3. 股权分散:相对于国有银行和民营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权分散化程度较高,规模较大。

4. 专业化经营:股份制商业银行注重专业化经营,强调效益和风险控制,依法独立经营。

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治理结构灵活: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相对灵活,适应度强。

相对于传统的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更具市场化特征,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

2. 公平公正: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注重公平公正,不同股东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实现公司决策的民主化和规范化。

3. 风险分散: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东结构多元化,能够有效分散风险。

在面临外部冲击和市场波动时,股份制商业银行能够较好地化解风险。

4. 提升经营效率: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了银行的经营效率提升。

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各项制度和机制,使得银行的各项经营活动更加规范和有效。

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也存在着一些挑战:1. 股东利益冲突:股份制商业银行股东结构复杂,存在着不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

这些利益冲突可能影响公司的决策和经营。

2. 决策效率低下: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股东权益多元化可能导致公司决策效率低下。

浅议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浅议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浅议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摘要: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探讨,是一个全球性关注的话题。

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方面的特殊性分析,提出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在一定的产权制度安排下,一组联结并规范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保障商业银行外部业务和内部事务不同权利主体之间的监督、激励和风险分配等问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探讨,是一个全球性关注的话题。

银行作为各种市场活动中最重要的金融中介,其经营质量的好坏不但影响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广大储户的利益和社会稳定。

由于银行业强大的外部性,一家银行发生挤兑或破产可能引致整个银行体系的崩溃。

因此,银行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与否,较其它行业就显得更为重要。

商业银行作为公司,其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和治理框架符合企业公司治理的一般特性,但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又具有区别于一般公司制企业的一些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导致了其治理结构与一般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差异,这些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商业银行治理应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应当更多的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股东本身。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商业银行,其经营活动的成败不但影响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广大储户的利益和社会的安定。

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高负债率企业。

按照《巴塞尔协议》规定的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为8%,商业银行的绝大部分营运资金来源于存款人的存款。

商业银行资本的高杠杆性和高负债经营的特性,决定了资本获厚利的可能性增加,而资本运营和经营道德风险也在增加,由于商业银行股东和经理层基于个人利益的短期行为而损害存款人的利益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特别是在缺乏存款保险制度的情况下,包括存款人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应该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更多地被关注和考虑。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与监督机制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与监督机制

VS
高管层由行长、副行长和其他高级管 理人员组成,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银 行业务和管理经验,并接受董事会和 监事会的监督。
激励约束机制
商业银行应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 防止和纠正不正当行为。
激励约束机制包括薪酬制度、晋升制度和考核制度等,应确保其公正、透明和合 理,以维护银行的长期利益。
信息披露不透明
信息披露制度不健

缺乏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和规范 ,导致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 性和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
利益相关者参与度

利益相关者对信息披露的关注度 和参与度不高,可能导致信息披 露的质量和效果受到影响。
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部分银行存在隐瞒、误导或虚假 披露等违规行为,严重损害了利 益相关者的利益和市场的公平、 公正。
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其公司治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银行的 稳健经营、风险控制和市场竞争力,进而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经济发 展。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高杠杆率与风险承担
业务复杂性与保密性
商业银行作为高杠杆率的金融机构, 其公司治理需特别关注风险控制和资 本充足率管理,以保障银行的稳健经 营和抵御风险能力。
激励机制未能有效激发员工积极 性和创造力,也可能引发道德风 险。
监督机制不完善
内部监督乏力
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部门未能充 分发挥其职能,对银行的风险管 理和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
评估。
外部监管不足
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不 够,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银行存在 的问题。
信息披露不透明
银行未能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 相关信息,导致投资者、存款人和 监管机构无法全面了解银行的经营 状况和风险状况。

商业银行治理的特殊性与完善透析

商业银行治理的特殊性与完善透析

商业银行治理的特殊性与完善透析近年来,美国多家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相继倒闭,以及由美国次级债引发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再次将人们关注的焦点转向了银行治理上。

作为企业组织形式的一种,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应当符合企业公司治理的一般规律。

资本结构及信息严重不对称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又从根本上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司治理。

作为一个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又从根本上区别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以上两种特殊性是研究与解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

一、商业银行相比与一般企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一)商业银行特殊的资本机构,财务杠杆高,股东、债权人与代理人相互制约的治理机制作用有限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吸收存款是商业银行主要的融资来源,因此与普通公司“高股权、低债权”的财务结构不同,银行具有“低股权、高债权”的财务结构。

按照《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商业银行最低的资本充足率为8%,这比各国《公司法》所要求的企业自有资本比率要低得多,与一般企业相比,商业银行时刻处于高负债的运营状况之中,面临着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银行采用的是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并不需要完全的保证偿付能力,银行商业银行的股东更易形成承担更多风险的冲动:因为即使银行因风险过大而倒闭,较低的自有资本充足率使得债权人利益的损失要远远大于股东利益的损失;如果银行承担过多,储户能够获取的只是固定比例的存款利息,高风险所伴随的高收益则会给拥有剩余索取权的股东带来丰厚的风险回报。

另一方面从债权人的角度看,储户作为银行最主要的债权人,他可以在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进行选择,债权人一般都不会主动的参与银行的管理与控制,一般采取的是“用脚投票”的策略,消极的对公司治理差的银行进行惩罚。

银行特殊的资本结构使得债权人、股东在公司治理中无法发挥在一般企业公司治理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债权人、股东与代理人之间的制衡关系受到很大弱化。

城商行公司治理特点

城商行公司治理特点

城商行公司治理特点城市商业银行是一类于城市中经营的商业银行,经营对象以个人和小型企业为主,是中国银行体系中重要的一员。

在银行业不断地发展中,城市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城商行公司治理也成为该行重要的内容之一。

下面,我们将从制度、管理以及经营方面等几个方面来讨论城商行公司治理的特点。

制度方面管理制度是城商行公司治理的重要保障。

在城商行中,分行作为最基层的管理单位,设有审批、营销、风险管理以及客户服务等多个部门,保障银行运营的平稳和有序。

同时,城商行在聘请银行高管方面,也有一套严格的流程和标准。

除此之外,城商行还制定了严格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和公司治理制度等,让银行管理更加规范化和规范。

管理方面在管理方面,城商行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

城商行在不断扩大业务的同时,也加大了招聘和培训的力度。

在人事管理方面,城商行采用的是基于业绩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员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城商行还投入大量的精力来创新业务模式,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

在整体经营管理方面,城商行加强了各项风险评估和管控,力求减少银行运营中的风险,并提高营业收入,并积极开展社会责任活动,满足社会的需求。

经营方面在经营方面,城商行注重发展战略,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和市场。

城商行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发展了多种新兴领域,如国际业务、电子银行业务等。

城商行在不断改进营销策略的同时,强化了市场调研和客户服务,提高市场占有率。

同时,城商行还注重合规与风险控制,实施了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保障了机构的资产安全和经营的平稳性。

总之,城商行公司治理具有严格的制度保障、高效的管理方式和多样化的经营战略等特点。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城市商业银行日益重要的地位,城商行公司治理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相信,随着各项制度的日益完善和管理与经营的不断改进,城商行未来一定可以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更高的成就。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探析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探析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探析本文将从商业银行本身的特殊性出发,分析由此引致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具有独特的行业特征及经营特点。

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些特点之间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银行资本结构的特殊性银行资本结构的特殊性为银行区别于一般企业的最大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承担着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作用,高财务杠杆是其发挥市场中介作用的必然要求,而这就导致了银行资产负债率较一般企业高,股东自有资本只占总资产的很小份额。

即使巴塞尔协议也只规定稳健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8%以上,这在其他行业是不可能的。

其次,商业银行负债主要由小额存款组成,即使是企业存款,一笔存款相对于总存款来说也只是很小的部分。

存款者可以随时方便地转移债权,享受主动权。

相对来说,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因为银行不可以禁止或限制储户提款,导致银行流动性的不确定。

最后,存款性资金通常具有强流动性,而银行资产主要以流动性较差的中长期贷款和证券投资为主,这就导致了银行资产与负债在期限上的不匹配,在提供资产转换职能的过程中,银行通过发行流动性强的负债和持有非流动性的资产,为市场经济主体提供了流动性,这就是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一个主要特性——流动性创造功能(Jonathan R Macey and Maureen O,Hara,2003)。

(二)银行交易及产品的特殊性银行产品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第一,与其他企业产品不同,银行产品即贷款的质量好坏不能被马上观察到,风险可能隐藏很长一段时间(Ross Levine,2004)。

第二,银行的产品和收入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同质性,出售的是货币,收入的也是货币。

这种表面的同质性往往会带来银行信息的不确切,掩盖银行内部的问题。

使银行较一般企业更易隐藏风险,即使贷款出现问题仍可通过放松条件来达到快速改变风险资产构成的目的,如借新还旧,这实际上就是通过后期的资金流出(银行产品的出售)为前期的资金流出买单,尽管只有流出没有流入,但是在信息层面上却很难表现出来。

如何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如何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如何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如何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推动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公司治理作为保障银行良性运行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银行业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方面仍面临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本文将从加强股东权益保护、提升董事会独立性、完善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加强股东权益保护是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基础。

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政府是主要股东,在制定与商业银行相关的政策时需要更加关注股东权益的保护。

政府应当在政策制定中充分考虑股东利益,避免干预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

同时,应当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与股东、市场的沟通,提高公司信息的透明度,增加投资者的信任,从而保护股东的权益。

其次,提升董事会独立性是改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举措。

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机构,应当在决策过程中保持独立性,以确保公司利益得到合理保护。

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董事会成员往往由政府任命,这容易导致董事会成员在决策过程中受到政府影响,失去独立性。

因此,应当建立起一套独立的董事会任职机制,确保董事会成员的选拔与任命具有独立性。

同时,对董事会成员应当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维护公司利益。

第三,完善风险管理是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能否稳定经营的关键因素,而其中的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

应当建立起一套标准化的风险管理制度,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有效控制。

同时,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公司内部的决策合理性和透明度。

同时,应当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管机制,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风险,以确保公司稳定经营。

除了以上几点,还有一些其他的措施可以帮助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及应对策略分析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及应对策略分析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及应对策略分析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本文将分析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1.法律法规要求严格:商业银行是受到金融监管部门严格监管的金融机构,其公司治理需要遵守大量的法律法规要求,包括金融法律法规、证券法律法规等。

商业银行需要确保公司治理的合规性,并遵守相应监管规定。

2.股东结构复杂:商业银行的股东结构复杂,可能包括国有股东、民营股东、境外股东等不同类型的投资者。

这种股东结构的特殊性使得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中需要平衡不同股东的利益,确保公司治理的公平合理。

3.金融风险管理要求高:商业银行面临着较高的金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因此,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需要更加重视风险管理,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并加强内部控制。

4.盈利与责任的平衡:商业银行作为盈利性机构,需要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需要平衡盈利与责任,确保公司的经营与发展能够符合社会和利益相关方的期望。

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应对策略1.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等。

在构建治理结构时,应根据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治理机制和规则,并注重独立性和透明度。

2.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商业银行应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等。

同时,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团队,提高金融风险管理能力。

3.加强公司治理的合规性:商业银行通过加强公司治理的合规性,确保公司遵守金融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等,减少风险。

商业银行应制定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加强公司治理的监督和检查。

4.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不同类型股东的沟通和管理,建立健全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应公开透明地向投资者披露信息,回应市场疑虑,维护投资者权益。

5.建立社会责任体系:商业银行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健全的社会责任体系。

浅析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概要

浅析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概要

浅析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摘要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公司,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具有特殊性。

本文在对此问题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了商业银行的特殊性,进而研究了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体现在治理目标、董事会制度、资本金及外部监管等方面。

通过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可以发现:经营业务的特殊性会影响公司治理、特许行业需要法律进行部分强制性规范、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公司需要监管机构适度监管.关键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监管一、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商业银行是金融媒介,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它的产品和资本结构相对于其他企业有所不同。

其经营牵涉到国民经济全局,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有必要了解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1、商业银行高负债的资金结构。

商业银行自有资本所占比重较低,按国际通行的《巴塞尔协议》的规定,最低的安全界限为8%,意味着其负债最高可达到92%。

在这种高负债的结构下,银行的运营资金主要来自于债权人。

一般来看,银行的债权人可分为银行同业、债券持有者以及存款人3类.其中提供资金较多的是存款人。

资本的高杠杆和高负债经营的特性,决定了在资本获利可能性大大增加的同时,资本运营的风险也大大增加.因此,股东和经理层因短期行为损害存款人利益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

在股东承担有限责任的情况下,要求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相关制度安排上应强调风险管理,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保证资本充足,突出对存款人利益的保护。

2、商业银行信息不对称的复杂性.尽管信息不对称在任何企业都存在,但在商业银行中更为严重.因为银行经营的特殊性和专业性,资金提供者很难了解银行如何使用其资金。

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委托——代理关系更加复杂。

对于一般公司,委托--代理关系表现在股东与董事会、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

而对于商业银行,由于监管者、存款人、贷款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复杂,要求商业银行通过治理结构中制度安排解决各种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以保证其稳健经营。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简述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简述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简述商业银行是指一类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作为金融系统中的核心机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进行简述。

一、公司治理的定义和重要性公司治理是指通过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以保护股东权益、提高公司运营效率、优化公司决策过程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管理措施。

作为一种治理机制,公司治理能够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业务特点决定了其必须具备良好的公司治理。

商业银行承担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如不良贷款风险的防控、金融资源的分配以及金融市场的稳定等。

而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保障商业银行的健康经营和风险控制能力,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点1. 法律法规监管:商业银行受到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其公司治理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2. 股东权益保护:商业银行的股东往往是分散的大量散户,如何保护各类股东的权益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

3. 内部风控机制: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从而防范风险、减少违规行为。

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主要机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主要包括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

1. 内部治理机制内部治理机制是商业银行实现对自身治理的有效约束机制。

主要包括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内部审计等。

董事会是商业银行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策略、审批重大事项、监督高级管理人员等。

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必须具备独立性、专业性和有效性。

高级管理层是商业银行的执行主体,负责具体管理和运营工作。

他们应具备专业素质、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管理能力。

内部审计是商业银行的独立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和评估公司的风险和内部控制情况。

2. 外部治理机制外部治理机制是商业银行在市场环境中实现对公司治理的有效约束机制。

主要包括股东监管、政府监管和市场竞争等。

股东监管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股东投票、股东会议等方式,监督和制约商业银行高层管理层。

如何深化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

如何深化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

如何深化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探讨如何深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按照新的营运框架有效运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依照合规、创新与发展的思路从多方面深入探讨了改进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途径和实施架构关键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深化改革途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现代银行制度的核心其优劣直接决定了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随着近年来我国众多商业银行陆续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探讨如何深化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深入推动商业银行按照新的营运框架有效运行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涵、基本要素及现实意义(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涵公司治理(CorporateGovernance)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指在银行法人资产的委托代理制度下一组联接并规范所有者(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安排它规定了商业银行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明确了决策商业银行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其核心是在商业银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目标是降低商业银行代理成本实现股东利益和公司利润最大化(二)良好银行公司治理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及特殊性经合组织(OECD)认为有效的公司治理应包括股东权利、股东平等待遇、利益相关者作用、信息披露和透明度、董事会职责五个方面的内容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2005)主张良好的公司治理内容应包括确立银行的战略目标和价值准则并在全行传达贯彻;制定并在全行贯彻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和问责制;确保董事会成员称职清楚理解其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并对银行的各项事务做出良好的独立判断;确保高级管理层实施适当的监督;充分认识并有效发挥内外部审计及其他控制部门对稳健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确保薪酬政策和具体做法与银行道德价值观念、目标、战略及控制环境相一致;保持公司治理的透明度;持续了解银行的运营框架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银行公司治理的目标多元化既要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又要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健;多重委托代理关系的复杂性使银行公司治理面临的利益冲突和所要解决的问题随之复杂化从而增大银行公司治理难度;主要依靠内部治理发挥作用外部治理作用有限;存款保险制度附带产生的代理成本加大和存款人外部监督机制弱化的负激励;商业银行高负债、低资本金比率运营的资本结构及银行并购成本大大超过一般企业等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及深化改革的现实意义(一)治理现状1.成绩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公司治理框架和相互制衡的监督约束体制股份制商业银行普遍设立了包含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的现代治理体系;决策机制和决策能力提高业务运作不断规范;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大了中外银行间的业务合作据有关方面统计到2007年年末已有33家境外机构入股25家中资银行入股余额达212.5亿美元同时在客户互介、渠道共享、业务咨询和培训等方面合作力度和合作领域不断加大;财务状况具有明显改善盈利能力显著提高;信息披露制度逐步建立内控制度建设和内控能力不断加强风险防范体制渐趋完善2.缺陷银行产权结构仍较单一;董事会职能和结构有待改进;激励约束机制有待加强;“内部人控制”现象仍然存在;信息披露制度和外部治理机制有待继续完善等(二)现阶段深化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现实意义良好的公司治理是银行健康营运、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深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有利于银行正确确立战略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途径有效执行经营决策;有利于降低委托代理成本保持利益相关者利益均衡建立有效制衡机制降低金融风险提高银行运行效率;有利于提高银行信用评价等级获得更加稳定、长期的资金流入赢得更好的发展空间;有利于银行集约化经营和银行再造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提高银行监管有效性深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途径(一)优化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并明晰产权关系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明晰的产权管理关系是银行公司治理规范的前提也是国际先进银行的有益经验优化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应在确保国有控股的前提下通过公开招募法人股、有条件吸收自然人股东和国际战略投资者参股培育多种形式的持股主体形成商业银行多元化、社会化的股权结构有效解决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与其他利益关联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特别是通过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外资股东进入董事会或参与银行内部管理发挥他们丰富的管理经验专长应将银行产权主体落实到真正行使财产所有权的主体上使银行财产所有者(银行投资者)可以凭借其对银行投资额的比例真正行使管理银行的权力并承担义务由此进一步形成明晰的产权关系和刚性约束的资本经营机制(二)增强董事会、监事会职能和责任要保持董事会合理规模和结构规范董事会构成和运作扩大独立董事比重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作用提高董事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促使董事会客观、公正、科学的进行决策实行董事评价制度和董事责任追究制度健全董事会内部组织结构明确和完善其下属风险管理、提名、薪酬及审计等委员会的运行架构设置及职责廓清董事会、监事会与管理层的职责边界董事会对银行总的战略指导行使决策权负责选拔、聘任重要管理者设立独立董事;监事会承担着监督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履行职责、尽职的重任应独立行使经授权的监督权同时引入专职监事(外部监事)改善监事会结构(三)构建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为有效消除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尽可能缩小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差异必须构建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首先要构建科学的业绩考核与评价体系准确衡量决策机构、管理人员以及员工个人对于银行业绩的贡献度其次建立以长期发展和业绩为导向、与绩效相挂钩的长期激励为主的薪酬结构形成包括工资、奖金、社会保险、公积金、股票及股票期权等多种方式在内的收入分配新机制以较好体现基本人力资本效应、资产增值效应和风险补偿效应使经营者贡献与回报相匹配长短期利益相结合推行ESOP(员工持股计划)实现企业成员“剩余索取权”以提供长久性的激励和约束再次改变“官本位”激励机制使高级经营管理者成为真正的职业经理人同时要稳定高级经营管理队伍适当延长行长任期以保持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的持续贯彻执行最后强化约束机制建设实现激励和约束对等要建立良好的内部审计、监督和处罚制度通过监事质询、提出罢免建议、追究法律责任等方式形成问责机制强化负激励(四)推行经济资本管理建立有效内部控制体系推行经济资本管理建立资本对效益和风险的双重约束机制具体措施首先强化经济资本对风险资产总量约束和结构调整以经济资本作为资产业务计划编制的先行指标和核心指标科学决定和分配所属分支机构的经济资本总量和风险资产规模以此约束各分支机构业务规模与风险资产扩张速度在结构上通过设定不同的经济资本区域调节系数和分支机构增长率优化经济资本的区域配置;设置经济资本不同的产品分配系数以引导推动各分支机构改善产品结构;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分配不同经济资本以鼓励对客户的选优汰劣;对中间业务等战略业务减少分配经济资本以激励各分支机构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其次强化资本回报对经营管理的约束加强经济资本占用与资本回报之间的内在关联明确期望的经济资本回报率和经济资本目标回报率要求建立经济资本有偿使用机制再次建立以EVA和RAROC(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为核心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较准确地度量不同业务和产品对增进银行价值的贡献度以便科学进行商业银行经营目标设定、业务决策、资本配置和绩效考核等活动促进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目标(五)加快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要大力推进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改革工作建立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逐步建立各部门各岗位共同参与的风险管理格局推行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平行作业;要积极推进风险管理系统建设及时开发和建设风险管理系统平台全面加强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的评估、监测和控制;按矩阵式管理要求搭建垂直化、集约化、专业化的业务单元经营管理模式加快提高市场反映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加大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研发和创新力度要进一步推进内部评级工程建设及时更新和完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检验标准和管理技术;建立及时有效的市场风险分析报告机制、重大市场风险应急机制、新产品和新业务中的市场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对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的评价和审查机制形成市场风险管理定期审计机制全面向董事会报告风险管理审计情况(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准确、及时、充分的信息披露是改善银行公司治理的必备条件要严格按照监管机构制定的信息披露标准、披露方式、披露范围等要求利用远程通讯和银行数据网络及时向市场和投资者披露信息同时引进国外商业银行通行做法进一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具体措施可考虑引入银行评级制度增强银行信息披露的压力在条件成熟时应鼓励和推行社会权威中介机构建立对商业银行的评级制度;推动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标准和资产风险评级体系采用高质量的会计标准——国际会计准则以增强信息的可比性;扩大信息披露范围增强经营透明度通过全面披露银行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使商业银行各种利益相关者及时掌握情况充分维护其合法权益;建立信息审计制度和对信息披露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机制以确保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七)加快竞争性市场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竞争性产品市场发挥资本市场产生的替代效应促使商业银行改善内部治理;加大行业开放鼓励行业兼并通过增加商业银行生存压力来促进治理结构优化;塑造市场约束机制发挥资本市场中的股权市场治理机制和债权市场治理机制对于银行公司治理优化的促进作用;加强外部监管可按国际接轨监管要求对国内商业银行进行评级强化债权人约束促进商业银行自觉优化治理结构;大力培育竞争性的银行家市场通过银行家市场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与价格机制的相互作用形成由市场机制来甄选经营管理人员的竞争局面切实降低代理成本发挥银行家市场对银行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参考文献1.何德旭葛兆强.公司治理与银行成长之关系探讨.财贸经济20062.李维安曹廷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南开学报20053.廖继胜.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缺陷及其完善.商业时代2008(11)1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特殊性分析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特殊性分析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特殊性分析摘要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有其特殊性国家绝对控股导致干部行政化机制与负有执政党执政地位稳定的制度功能并承担相应的成本;作为出资人与所有者的国家并不直接对国有银行注入资本但在很大程度上国家信用发挥支撑作用;建立了干部行政化机制即中央金融工委领导国有银行高层人事的权力机制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关键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特殊性近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取得一定进展但有效性还不足主要表现为股东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没能很好地履行相应的职责;董事会职能不健全难以正常发挥作用;监事会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建立起以监事会为核心的监督机制;高级管理层是银行内部决策的核心决策与执行一体化的问题突出对高管层缺乏制度上的约束;激励机制不够有效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要看到银行治理不同于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商业银行是一个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特殊性服务业它依靠对储户的负债进行经营活动因而银行不仅要保护银行所有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债权人的利益而弱势群体的债权人(居民储户)的高度分散性无法使其对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督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在银行恐慌时承担起作为银行债务最后担保人的责任而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又有其特殊性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寻求完善的对策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特殊性(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国家绝对控股主要通过国家选派银行的领导人进行经营管理在这种国家高度控股的银行治理结构下激励的方式主要是行政升迁(二)作为出资人与所有者的国家并不直接对国有商业银行注入资本但在很大程度上国家信用发挥支撑作用我国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巴塞尔协议的基本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国有银行存在大量不良资产远超过银行的风险防范标准但国有银行没有出现挤兑现象没有真正破产反而存款不断上升还能不断为企业和居民提供贷款支持不断扩大业务范围正是因为有国家信用的支撑但这仅说明中国不缺乏纵向的信用关系即人民对国家的信任但横向的信用关系却一直没有建立起来这也恰恰解释了目前普遍存在的银企信用萎缩和非国有金融机构出现的支付危机支撑非国有经济外源融资机制的是一种横向信用体系这种信用体系根植于社会成员的自律主要依赖社会成员间的相互约束通过股票市场的制约力量在增加透明度、完善激励机制加强监管等方面的公司治理作用是有限的对于美国和欧洲来讲董事会、证监会、监管机制顺利运行是经过两百多年的酝酿才慢慢形成是西方宪政主义和法治在银行治理结构中的应用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公司治理方式未必能解决中国公司治理中的问题离开政治体制和政党制度研究中国的国有银行治理结构注定是苍白乏力的(三)建立了干部行政化机制即中央金融工委领导国有银行高层人事的权力机制由此形成了党组织、监管当局、董事会、监事会的基本控制权框架加上财政部、审计署、国家经委、纪委及监察部而使国有商业银行的相关利益主体变成复杂的制约体系这种机制对矫正国有银行内部权力结构的扭曲、减少基层行长的道德风险、减少地方政府对国有银行经营活动的干预、约束银行的高层管理者寻租设租等方面都是起到一定的作用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国有银行治理结构国有银行的经营者面临双重激励一方面国有银行作为企业其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者国有银行的行长受制于货币化激励即国有银行行长都会追逐个人货币收入的最大化但另一方面国有银行作为准政府机关行长又受制于行政级别激励追逐个人政治效用的最大化追求行政级别提升由此导致经营者市场与官员市场的一体化并加剧了中国的“企业经营者与政治家混业经营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不是解决产权不明和所有者缺位问题而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行政化问题在这种机制下国有银行股东大会的职能是由若干政府职能部门来分割行使的(如业务上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在出资人上由财政部负责在人事、政治思想和党务工作上由中央金融工委负责在涉及高级管理人员的经营违法犯罪上由金融纪委与监察部负责作为国有企业又得接受国家审计署审计等);其董事会成员的任命也由政府作出董事长由各行的党委书记兼任所有事情都在党委会研究确定二、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建议有效的公司治理要求公司董事会必须有足够的执行能力和专业素质来履行董事会职责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应强化银行董事会治理原则国有商业银行应在董事会的决策下重点做好制定银行发展战略、确保银行依法审慎经营、提高银行透明度、监督银行高管诚信经营等方面的工作董事会内部要建立起效率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董事要重点履行好受托和看管职责目前我国国有银行董事的提名和选任机制还不完善董事会的议事规则和职责边界不十分明确如何增强董事会的决策能力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是银行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一)国有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包括国有股董事代表、战略投资者和中小企业推举的董事代表及员工代表国有股董事代表要由银监会或汇金公司代表国家以股东的身份推举要具有广泛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能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战略投资者董事代表要由投资者选派能代表他们利益的股东担任;中小股东推举的董事代表最好产生于非公众服务领域且是有会计、审计、法律、信息技术、市场调研、经济学等专门知识的专业研究人员或实际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工作者保证他们在参与董事会决策时能真正发挥对国有银行集团的监督作用维护广大中小股东的权益;职工代表应具备丰富的业务经验尤其是在零售和客户银行业务、信息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市场和经济分析、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和稽核等领域要能为商业银行的市场化、国际化运作出谋划策还可引进国外银行家和专家学者担任外部董事参与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制订另外还要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要以聘请国外大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为董事会成员为主借鉴他们国际银行的管理经验;聘请著名专家学者代表广大存款人的利益参与董事会(二)董事会内部要建立效率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为促进董事尽心履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部和薪酬委员会每年按事先订立的定量和定性标准对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和董事进行年度评价并由外部的咨询公司根据每个董事的表现整理出评价结论“党管干部加强公司治理”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纵向的委托代理链条过长的问题即总行不了解下面分支机构的真实状况基层机构具有事实上的信贷控制权和高道德风险倾向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一些纪委监察等的控制力在下降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的风险监控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案件频发的时期在传统体制下权力的划定不是通过财产权而是通过级别划分来界定因此对国有银行的经营者必须加强行政权威约束党的领导是一种政治权威法治化依靠的是一种制度权威现在需要建立一种行政约束与市场规则约束相结合的制度权威目前最需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对银行经营管理人才价值的认可机制要由行政化向市场化转变要将领导岗位和行政职衔脱钩破除长期以来存在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界的“官办金融”思想探索建立新的以市场化认可为前提以经营业绩为导向的银行经营管理人才价值认可能上能下的浮动式的职务等级序列要对银行经营管理者实行目标管理建立问责制度、评估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保证审计委员会工作的独立性二是要由职务任命制向资格认定制转变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下努力探索通过市场机制选择银行经营管理者的有效途径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与政府其它部门联合组办的资格审查委员会及其常设办事机构管好“门槛”确认各级银行经营管理人才的市场准入资格党组织管选择标准、选择程序及选择后的监督而具体的选择过程则通过公开招聘或市场推选的方式进行以此形成优秀经营管理者脱颖而出而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良性机制至于入市资格的获得者进入市场之后在什么企业或什么岗位上任职则应通过规范的市场竞争择优录用不应再由行政主管部门或个人意志来左右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关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与完善

关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与完善

关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与完善一、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1、政治属性强国有银行的股权由国家持有,银行的操作、管理、监督都受政府的影响,政治因素更容易影响公司治理。

2、国家利益优先在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中,时刻要考虑到的是国家的利益,而不是市场利益,这也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相悖。

3、高层领导的干预在一些重大的决策上,高层领导的干预更为频繁,这也给公司治理带来了困难。

4、行业地位突出国有银行在银行业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也带来了一定的公司治理难度。

5、员工利益的博弈国有银行以高工资、高福利作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员工的利益诉求更容易导致公司内部的利益博弈,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较大。

二、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完善1、完善的内控机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为国有商业银行提供较为严谨的操作规范、管理模式和监管措施,有效防止内部管理失控的情况发生。

2、合理资本结构银行的资本结构对于公司治理至关重要,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使银行财务自律、内控有力,在保障既定的利润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同时,也能够为银行的管理层应对各种风险提供有益的保障,维护公司治理的稳定和健康。

3、优化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构成董事长和董事会成员是银行治理的中枢系统,他们的职责是制定、执行并监督银行运营的战略和政策。

因此,在优化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构成上,需要注重其专业性、能力和经验,以及精益细化的一系列运营流程,以便更好地推进公司治理的进程。

4、规范经营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需要遵循市场原则,实行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和经营管理,增强风险意识,推行科学合理的业务创新,在不断提升经营效益的同时,控制角色、过往式管理和柿子流程等行业问题,优化绩效管理系统,加强业务管理。

5、外部治理监督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受到更为严格的外部监管,才能规避经营风险和内部管理漏洞。

在制定治理机制的同时,应当注重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法律规范,加大法律道德人力等方面的外部监督力度,保证国有银行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稳定的运行。

商业银行管理k详解

商业银行管理k详解

商业银行管理k详解商业银行管理详解一、引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机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商业银行的管理对于实现金融系统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商业银行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论述。

二、商业银行管理的内涵和特点1. 内涵商业银行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对自身机构、人员、资金、客户等进行规范和控制的全过程活动。

它包含了战略管理、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

2. 特点商业银行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专业性:商业银行管理是一门专业性较高的学问,需要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的管理人才。

(2)高度风险性:商业银行管理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风险挑战,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3)信息化:商业银行管理注重信息的流转和管理,依靠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管理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三、商业银行管理的主要内容1. 战略管理商业银行需要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明确目标和路线,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

战略管理涉及到市场定位、产品策略、业务拓展等方面。

2. 组织管理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并通过有效的协调和沟通机制来保证组织的高效运转。

3. 人力资源管理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招聘、培训、激励、评价等方面,以保证拥有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管理团队。

4.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管理必须重视风险管理,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种风险的识别、分析和控制。

5. 资产负债管理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负债管理来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和收益的最大化,包括资产组合调整、资金利用效率提升等方面。

四、商业银行管理的挑战与对策1. 激烈竞争商业银行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创新金融产品等方式来增强竞争力。

2. 法律法规变化商业银行必须密切关注国家金融监管政策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适应,确保合规经营。

3.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商业银行的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并将其应用到管理实践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治理的特殊性与完善透析近年来,美国多家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相继倒闭,以及由美国次级债引发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再次将人们关注的焦点转向了银行治理上。

作为企业组织形式的一种,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应当符合企业公司治理的一般规律。

资本结构及信息严重不对称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又从根本上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司治理。

作为一个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又从根本上区别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以上两种特殊性是研究与解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

一、商业银行相比与一般企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一)商业银行特殊的资本机构,财务杠杆高,股东、债权人与代理人相互制约的治理机制作用有限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吸收存款是商业银行主要的融资来源,因此与普通公司“高股权、低债权”的财务结构不同,银行具有“低股权、高债权”的财务结构。

按照《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商业银行最低的资本充足率为8%,这比各国《公司法》所要求的企业自有资本比率要低得多,与一般企业相比,商业银行时刻处于高负债的运营状况之中,面临着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银行采用的是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并不需要完全的保证偿付能力,银行商业银行的股东更易形成承担更多风险的冲动:因为即使银行因风险过大而倒闭,较低的自有资本充足率使得债权人利益的损失要远远大于股东利益的损失;如果银行承担过多,储户能够获取的只是固定比例的存款利息,高风险所伴随的高收益则会给拥有剩余索取权的股东带来丰厚的风险回报。

另一方面从债权人的角度看,储户作为银行最主要的债权人,他可以在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进行选择,债权人一般都不会主动的参与银行的管理与控制,一般采取的是“用脚投票”的策略,消极的对公司治理差的银行进行惩罚。

银行特殊的资本结构使得债权人、股东在公司治理中无法发挥在一般企业公司治理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债权人、股东与代理人之间的制衡关系受到很大弱化。

(二) 委托代理关系复杂,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严重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定义最早由Ross(1973)在《委托代理难题的经济学原理》一文中提出,他认为如果当事人双方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而行使某些决策权,则委托代理关系就随之而产生。

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着非对称信息,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问非对称信息的存在,可能使代理人在经营活动中背离委托人的目标,这便产生了所谓的“委托一代理问题”,具体表现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对一般公司而言,委托代理关系主要体现在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这三者之间。

公司治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消除这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但对商业银行来讲,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复杂,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 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主体更多,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存款人与银行之间;股东与银行之间;小股东与大股东之间: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监管者与银行之间,这五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委托代理主体及关系的复杂,使得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面临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严重:同时,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更进一步的弱化了储户对银行经营进行监督。

(2) 银行业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产品市场的竞争是公司治理的一种替代机制,也是评判公司经营成果和管理者业绩的基本标准,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能有效规避管理者的道德风险问题。

与一般公司所面临的产品市场竞争不同,银行提供的产品几乎是寡头垄断,这些产品比一般企业产品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更为严重。

信贷产品的质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可能难以观察到,其中存在的风险可以隐藏很长时间,而且银行的信贷产品一般不存在二级市场,缺乏良好的风险衡量机制,储户或股东都难以全面了解产品的所包含的风险,难以对管理层公司治理形成有效的约束。

(三) 较高的负外部性与严格的行业监管作为经营信用的企业,相比一般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资本负债率更高,从理论上讲,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更弱。

就银行借短融长的经营特性,银行业也更容易遭受流动性危机。

鉴于银行信用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核心地位,单个银行的危机有可能引发与它有借贷关系的企业或银行的危机,在严重情况下,在连锁效应的传导下会波至其他金融机构和实业领域,继而影响到经济金融秩序的正常运行,甚至引发全面的社会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

可见,银行危机的负外部性非常高。

基于银行危机高度的负外部性,几乎所的国家都对银行业实施着不同层面的监管,在市场准入、日常经营、危机救助以及市场退出等各方面设置了不同的限制,严格的行业监管是银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一)委托代理关系更为复杂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在内部包括股东与董事会(董事)的关系;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的关系;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与监事的关系;管理人员与职工的关系。

在外部包括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关系(如与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的关系);银行与党、政府管理部门的关系(如与国务院、中组部、财政部、发改委、审计署、地方政府等的关系);银行与行业协会、社会中介机构的关系(如与行业自律性组织、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之间的关系);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银行与融资人(股东和债权人)的关系等。

(二)行政力量在公司治理中影响过大行政力量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中扮演着较大的角色,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体现在商业银行管理人员的人事任命上。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高官曾都是由政府直接委派的官员,非由银行的董事会任命,董事会和股东会仅仅是一个事后确认的程序化和合法化的工作。

官员并不等于银行家,两者之间不仅基本职能不同,选拔的标准也不尽一致。

一般而言,作为银行家,必须充分重视利润目标和利润驱动,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有独立做出判断的能力,特别是拥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博弈能力,勇于创新并承担责任,政府官员的基本特征是重视政治权利的驱动和个人的升迁,在官僚体制内特别强调服从和纪律。

对官员的考核除了经营业绩的评价外,更重要的是任期内是否完成政府分派的公共任务。

(三)银行经营目标多元化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阶段,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支柱的金融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要承担部分改革的成本。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不仅仅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它还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支持社会经济法增长以及其他一些社会职能。

尽管近年来通过股份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的政策性负担有所减弱,但诸如大量冗员等社会性政策负担和国家助学贷款等战略性政策负担仍然比较繁重。

三、改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政策建议对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面临的特殊性问题,利益攸关方理论更为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

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公共性与外部性程度更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商业银行更接近于某种社会机构而非仅仅私人盈利机构。

这一事实要求国有商业银行更有必要采用利益攸关方共同治理的公司治理模式,具体而言可采用以下几种:(一)引入多元化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国有银行业在我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以及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国有股有必要继续维持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权。

与此同时,可考虑引入多元化投资者如引入民间投资或境外投资等,使国有股、一般法人股、外资股和社会个人股维持某种程度上的制衡关系。

这样既能够保证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权,又能够有效防止出现大股东侵害小股东权益的现象出现。

(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由于银行业的进入存在一定的壁垒,其市场结构处于不完全竞争甚至垄断竞争的状态,外部的产品市场竞争机制无法起到外部治理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商业银行独特的资本结构,让债权约束作为外部治理机制收效甚微。

在此条件下,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机对良好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就尤为重要。

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机构关键在于发挥董事会的作用,以建立和健全银行决策权、经营管理权和监督权的三权制衡机制,并在此基础之上,完善其他各种内部治理机制,确保内部治理机制能够有效地运转。

要解决此问题,最主要的改变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会成员的行政官员产生机制。

这种机制决定了股东对董事会的约束力趋弱,董事不是对股东负责,而是对任命其职务的国家相关部门负责。

(三)充分发挥外部监管的作用作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重要特征的外部监管,是优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基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特点,监管机构可从以下几方面促进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1)派驻董事。

监管机构向国有商业银行派驻董事,通过董事实现对银行内部的公司治理情况进行监督,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2)加强信息披露。

加强信息披露充分、准确的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的基础,这一点对信息不对称严重的银行业更是如此。

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一直被视为准行政机关,而非商业机构,在信息披露上对其规定较少,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内部治理机构不透明,信息披露不充分的特点。

监管机构可通过督促国有商业银行加强信息披露,使各利益攸关方能够便利的参与到银行内部的公司治理,从而完善与改进国有商业的公司治理效果。

(四)合理定位党组织角色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组织,党组织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有效控制。

在实际中,党委会与董事会往往重合,党书记也同时是董事长,董事会的大部分成员同时也是党委会的成员,这样便导致党委会与董事会的权利界限不清,公司治理机制不通畅。

在目前的状况下,应明确党委会在公司治理机构中的角色,从制度上对党委会在公司治理中的职能予以明确,充分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引导企业正确决策和群众组织健康发展,推动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