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汉语教学与研究
普通话和马来西亚华语双音节词轻重音对比研究
普通话和马来西亚华语双音节词轻重音对比研究
杨美玉;陈玉东
【期刊名称】《海外华文教育》
【年(卷),期】2016(000)002
【摘要】汉语的轻重格式一直是学界探讨并至今仍没有统一观点的课题,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分别以中国人和马来西亚华人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长和音高两个方面,分析与对比两国人的双音节词轻重格式的特点.研究发现,在中国人的发音中,普通话的双音节词在中重、重中和重轻三种轻重格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印明了普通话不同轻重格式之间的区别性.对比中国人的轻重格式特征,本研究发现,马来西亚的普通话学习者在双音节词的轻重格式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音高和时长方面的对比度不够,导致有些格式之间界限不是十分清晰.最后,本文对汉语轻重音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总页数】10页(P217-226)
【作者】杨美玉;陈玉东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中国北京100024;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中国北京10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93.2
【相关文献】
1.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双音节词的轻重音问题刍议 [J], 田晋音
2.马来西亚华语与普通话社会称谓语比较 [J], 潘碧丝
3.马来西亚华文小学生华语词语理解对比研究——以"出""拿""甜""要""字"为例 [J], 张鹏程
4.马来西亚华语调值的演变兼与普通话比较 [J], 陈锦源
5.论华语与普通话词汇的隐性差异
——以马来西亚华语为例 [J], 刁晏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外汉语教学研究》课程简介内容
《海外汉语教学研究》课程简介内容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Title: 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 "Research on Overseas Chinese Teaching"1. Introduction。
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研究
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研究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研究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华人是马来西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的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对于维护和传承华人文化以及促进民族团结起着积极的作用。
因此,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15世纪,随着中国航海家郑和的船队来到马六甲,华人开始聚集在这片土地上,并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社区和文化传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华文教育逐渐发展起来,成为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一部分。
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研究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华文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研究者和教育者致力于研究华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一些研究聚焦于如何提高华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通过培训和认证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此外,研究者们还关注如何培养学生对华文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他们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对于学习效果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对华文的兴趣,例如通过游戏、音乐、戏剧等方式来教授华文,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的乐趣。
除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外,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研究还关注如何将华文教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在当今信息时代,科技的应用对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工具,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平台等,以提高华文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另外,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研究还关注如何处理多语言环境下的教学问题。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语言的国家,马来语、华语、英语以及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并存。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平衡各种语言的教学需求,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研究者们探讨了如何在多语言环境下进行有效的教学,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总体而言,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研究是一个广阔而重要的领域。
它不仅关注华文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还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科技应用以及多语言环境下的教学问题。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现状研究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现状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际汉语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在这个海外汉语教育的大潮中,马来西亚华语教学以其独特的华文母语环境优势和健全的华文教育体制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以外最大的汉语为母语的教育地区。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从小学阶段到大学教育都有着完整的教学体系。
其中,以华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学集中体现在小学阶段。
根据在马来西亚吉胆华联小学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同属于母语教育的华小华文教育与中国大陆的小学语文教育有着诸多不同,而汉语拼音教学的差异尤为显著。
本文以吉胆华联小学的汉语拼音教学的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以及对比分析法对华小的拼音教学情况展开调查和研究,了解到马来西亚华小拼音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
进而从华小华文教育的不同层面分析了华小拼音教学现状的原因,并尝试从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三个方面针对马来西亚华小拼音教学的现状提出建议,以期提高华小拼音教学的水平,推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为海外汉语拼音教学提供借鉴。
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华小的拼音教学受到了马来西亚华小的华语政策、华小课程、华文教材、教学实施等多个方面的影响,课程改革带来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的变革,导致了华小拼音教学不受重视,拼音教学效果不好的现状。
因此,本文从国家、教师、学生、家庭等角度深入探讨华小拼音教学现状形成的原因:国家华文课程纲要的变革削弱了汉语拼音教学的比重、教师不再重视拼音教学、教师自身拼音水平的局限、拼音教学方式的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三语学习的压力、家长的华语学习态度和家庭方言使用环境等。
针对以上华小拼音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基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现状,本人尝试从学校、教师两个方面提出一些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建议。
分别从拼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方面阐述拼音教学中可改进的因素,包括学校和教师应该重视汉语拼音教学,增加课程设置的时间;教师要改良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学校和教师积极提供多种教学资源;教育主体的各个层面互相配合,来提高华小学生的拼音水平,促进华语的学习。
多元文化背景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 冲突与适应问题研究
多元文化背景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冲突与适应问题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多元文化成为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马来西亚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和多种族的国家,自然也面临着文化融合和冲突的问题。
在这个多元文化的环境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因此本报告将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冲突与适应方面进行研究。
一、背景马来西亚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和多种族的国家,其中华人是其中最大的少数族裔之一。
马来西亚的华人主要是以华语作为日常语言和教育语言的,华语在马来西亚是最主要的第二语言,由于这种语言在马来西亚的地位在依然比较重要,华人对华文教育的需求也是十分强烈的。
二、冲突与适应1. 教育政策的实施马来西亚采取了多元文化的教育政策,但在实际实施中,马来西亚政府对各族群的关注度却不同。
由于马来西亚政府鼓励使用马来语,同时也制定了大量的政策,以此促进马来语在各个领域的使用,因此马来语在教育领域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华语在这种情况下的地位则日益下降。
这就造成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华文教育面临了比较严重的冲突。
2. 教育资源的分配在马来西亚,由于政府对马来语教育的重视,导致马来西亚华语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
一些华语学校面临着校舍老化、教师缺乏以及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这也导致了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受到了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华文教育的发展,必须要加强政策支持,使华文教育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3. 文化融合的问题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环境下,华人在文化和价值观方面也会面临到一些挑战。
由于在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之下,在华文教育中存在着一些冲突和不协调问题,因此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内容方面需要更好的促进和管理,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协调。
三、对策建议1. 政策制定为了支持华文教育的发展,政府应该在政策制定的时候对华文教育给与更多的支持。
在教育政策的制定时,应该给于华文教育足够的权利和资源,同时应该支持和鼓励华文教育的发展,避免出现教育资源不均等的问题。
近三十年来马来西亚本土华文教材研究综述
2020年第3期(总第110期)海外华文教育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No.32020General Serial No.310近三十年来马来西亚本土华文教材研究综述乐晋霞(云南师范大学,中国云南652502;洛阳师范学院,中国洛阳471933)摘要:由于独特的地缘关系和人口构成,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在海外华文教育发展中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本土华文教材有着成熟的系统与鲜明的特点。
马来西亚本土华文教材的研究具有阶段性,研究群体的构成具有多元、国际化的特点。
马来西亚本土华文教材的研究重点,体现在对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与标准的研究,对不同阶段、不同地域的各类型教材的对比研究,对教材中语言项目的编排研究等。
同时,马来西亚本土华文教材的研究缺少对幼儿阶段的华文教材的关注,对华校华文教材历史变革的关注度不高,缺少对华校华文教材的人文性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马来西亚;本土华文教材;国内;综述中图分类号:H19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201-9250(2022)23-0007-19DOI编码:12.14095/ki.3ce.2220.23.324由于本国独特的政治环境以及庞大的华人群体,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既有对华裔子弟作为第一语言的教学,又有对非华裔群体作为第二言的教学。
与海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马来西亚本土华文教材相对成熟,在系统性、科学性等方面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激发了海内外广大学者对其关注与研究。
本文拟对在中国国内公开发表、出版的关于马来西亚本土华文教材研究的相关论文与著作进行梳理,对已经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及尚待深入的领域进行分析,以期帮助我们了解马来西亚本土华文教材的发展水平,同时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面貌。
一、马来西亚本土华文教材界定(一)本土教材、本土化教材与马来西亚本土华文教材本土指当地的,土生土长的。
本土化是在引进外来的基础上与当地的社会、民情、风俗、宗教、文化等相结合,使之适应本土的过程。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现状及前景分析-最新教育文档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现状及前景分析-最新教育文档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现状及前景分析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经历了从私塾教育到新式华文学校,从1920年“学校注册法令”到日治时代,从二战后至马来亚独立到1957年至今的教育政策,马来亚华人教育走过了漫长的艰难历程,种种教育政策都直接或间接反映出对华文教育的压制,所以这同时也是华人逐步取得民族教育权利的历程。
一、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政策及其影响上世纪80年代后期,政府提出要全面修改教育法令,1995年12月至1996年1月,国会下议院通过《1995年教育法令》、《1995年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法令》及《1995年高等教育理事会法令》。
其中以《1995年教育法令》对华文教育的影响最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华文教育将被逐步消灭《1995年教育法令》的第17(1)条规定:“马来语必须成为国家教育制度内所有教育机构的主要教学媒介,除了在第28条下设立的国民型学校或由教育部长豁免不受本条文约束的任何其他教育机构。
(“教育机构”指的是政府或私人教育机构,如幼稚园、学校、远程教育中心等)。
教育部长的豁免权是由《1995年教育法令》的第143条所赋予的。
但是,该条文同时规定教育部长可以随时取消这项豁免,那时。
华小和独中就必须以马来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其功能和《1961年教育法令》的第21(2)条是一样的。
2、华小董事会面临危机。
根据此法令,华小董事会至少面对以下数项非常不利的条文。
如:a、教长有权委任额外董事,以改组原有董事会的组织结构[第56条]。
b、教长可委任他认为适当的人选,来取代“认为”没履行职责的董事。
在董事“没履行职责”的理由下,教长可暂停甚至开除任何董事或所有董事[第58条]。
c、如果教长“认为”(不一定是事实)董事会违反这法令(或有关条例),教长就可解散董事会[第59条]。
d、中止或取消拨款。
如果教长(或官员)认为某董事不遵守法令和条规,他可中止或取消政府所提供的拨款。
从马来西亚独中教材《华文》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
03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华文》教材中的体现
文学作品选篇及作者介绍
《华文》教材中选入了多位中国现当 代著名作家的作品,如鲁迅、茅盾、 巴金、老舍、曹禺等,涵盖了小说、 散文、诗歌、戏剧等多种文学体裁。
教材中对每位选入作品的作者都进行 了详细介绍,包括其生平经历、代表 作品、文学成就等,有助于学生全面 了解作家的创作背景和风格。
从马来西亚独中教材 《华文》看中国现当 代文学的海外传播
汇报人:XX 20XX-01-29
目录
• 引言 • 《华文》教材概述 •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华文》教材中的体现 • 《华文》教材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海外传
播 • 《华文》教材编写与文学传播的挑战与对
策 • 结论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传播日益重要
促进中马文学交流
通过教材的桥梁作用,促进中马两国在文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国人民 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教材在促进中马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 当代文学作品在《华文》教材中的传播 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海外 华人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VS
推动中马文化交流与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海 外传播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马来西亚独中教材《华文》具有代表性
马来西亚独立中学(独中)是华文教育在海外的重要阵地之一,其采用的教材《华文》在内容和编排上都具有一 定的代表性。通过研究《华文》教材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海外的传播情况、受 众接受度以及影响因素等。
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研究
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研究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华文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语言,在教学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
华文教学研究旨在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华文教学的质量。
本文将回顾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前景。
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研究经历了多个阶段。
自20世纪初以来,华文教学研究经历了从注重语言知识到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然而,随着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不断推进,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研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学生人数下降、师资力量不足、教材老化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研究采取了多种方法和手段。
其中,问卷调查和访谈是常见的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
此外,课堂观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了解教师在课堂中的实际教学情况。
这些研究方法为分析华文教学现状和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对这些方法的运用,研究发现,马来西亚华文教学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材老化等问题。
同时,研究中还发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师资培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等。
结合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其次,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提高学生的华文学习成效。
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研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通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深入实际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制约华文教学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希望这些建议能为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引言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华文教育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
华文小学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和教育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华文水平和未来发展。
汉语拼音是华文教育的基础,也是华文小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
然而,针对马来西亚华文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马来西亚华文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以期为改进教学提供参考。
马来西亚本土华语教材词汇编写研究——以《华语入门》为例
马来西亚本土华语教材词汇编写研究——以《华语入门》为例杨咪(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265)摘要:笔者结合自己在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为期一年的汉语志愿者教师的教学经历,以学校自编华语初级综合教材《华语入门》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前人在教材词汇编写方面的研究以及教材词语部分的分析,发现一些不可忽略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希望能为日后华语教材的编写和修订所借鉴,从而减少学生的学习难度和教师的教学难度。
关键词:华语教材;教材编写;华语词汇中图分类号:H1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4-0140-04—、弓I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汉语学习已经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热潮。
语言学家格兰多曾预言:“未来十年,汉语极有可能成为全世界的必修语言”。
为实现汉语国际化,在大力发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同时,也不能忘了维护海外华人圈的共同语一华语。
华语虽然不是马来西亚的官方语言,但却是占人口总数25.5%的华人的共同语,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团结华族的有效语言工具。
马来西亚华语以普通话为核心,但有自己的标准。
随着华语与本地语言与文化的接触,马来西亚华语衍生岀新的本土化华语。
陆俭明曾指岀“一个外国学生要学好汉语,重要的是掌握大量的词汇”,因此,词汇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中极为基础和关键的部分。
马来西亚华语与汉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词汇的使用方面,特别是具有地方色彩的特有词汇。
这些特有词汇主要受到当地华裔(主要是闽、粤、客家)和马来语以及英语的影响。
现如今,马来西亚已经形成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的完整华文教育体系。
教材在课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直接地影响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内容。
正如刘询所说:“教材水平的高低不仅能反应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研究的深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与学的效果”8]。
2218年3月,笔者开始在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为期一年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中文教育在马来西亚教育体系内外发展现状及特征研究
中文教育在马来西亚教育体系内外发展现状及特征研究
王睿昕;吴应辉
【期刊名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2(49)2
【摘要】马来西亚中文教育以母语教育的形式建构了包含“本-硕-博”全部学历层次的完整华文教育体系,同时作为二语教学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且分别发展出完整的师资和教材体系;私立高校中的中文教育学历层次完整,孔子学院逐渐开发出“中文+”的职业教育。
中文教育在马来西亚教育体系内外呈现出国家政府和华人组织“董教总”对中文教育协同促进的发展特征。
基于完整的中文教育体系,马来西亚完全可以建设成为东南亚中文教育的区域性中心,并着力进行硕博高层次人才培养。
【总页数】10页(P134-143)
【作者】王睿昕;吴应辉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华文教育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高校电影教育发展现状及其特征--高校电影教育研究之一
2.音乐教育在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3.马来西亚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
中马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启示4.国民教育与终身教育体系融合发展研究——以上海中心城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发展研究为例5.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现状及发展前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汉语教学与研究——访著名对外汉语研究专家汪惠迪先生
】,存今天的马来西业,仍保留着华校。 司
在新、马两陶,华语都是华族学生必修的课程,从小学一 级开始 奇 直到中学毕业。新 加坡是从17 99 年开始推广华语的, 至今已 经进入第2个 7 历史上的华校、 英校、马来学校 度学校之分随之结束,所有的中小学 、印 年头。如今, 新加坡华人都会讲 华语,方言的 地位大大削弱, 甚至有的小 都实行 双语教育。新加坡现有四所大学,都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 华语、泰米尔 马来西亚的情形是: “ 华小”,即以华语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政 孩已经不会讲方言了。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有四种:马来语、 府小学,除了马来语和英语外, 其它科 目 都用华语进行教学。 “ 华文独 语和 英语。英语是全国各族人民的 共 语,是顶层语言。 只是华人的 华语 中”, 即由华人出资创办的独立中学,目 前在马来西亚 O 其中3 有6所, 7 所 共 语。 来西亚的华人也都会讲华语,该国还有官方的华语规范委员
新加 坡 、马来西亚 的汉语教 学 与研 究
访著名对 外汉语研 究专 家汪 惠迪先 生
口本- 记者 桑 哲 t : 1
桑哲 ( 下简称桑):汪 以 先生, 新加坡 ( 以下简称 ‘ ‘ 新”) 和马来 人。独立巾学 也有非华裔孩子就读,人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华文学
西亚 ( 以下简 “ 称 马”) 有多少在读中小学生能够接受华存教育?华语教 院,即 除了华文幼儿同、华文小学、 独 巾学和周民中学的 华语硎 吾 班之
个社区时,就有社会贤达创办学校, 华语教育也就在异国的 土地上出 现 了。马来 亚是个以马来人为主的国 家,华人约占个围总人口 的三分之
一
桑:新、马是否拥有独立的华语学校?如果有,大概 有多少所小
学、中学 或大学?
。
马来西亚中小学汉语教学现状研究张雪辰
马来西亚中小学汉语教学现状研究张雪辰发布时间:2021-08-17T23:36:29.687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4期作者:张雪辰[导读]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族群的国家,主要民族有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北京 100089摘要: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族群的国家,主要民族有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
为满足当地华裔的教育,在华人先辈艰苦卓绝的奋斗之下,马来西亚形成了从华文小学、独立中学、到华文大学等不同等级完整的汉语作为第一语言的教学机构。
近十几年来,伴随着“汉语热”的学习浪潮,马来西亚非华裔汉语学习者人数也日益增加,促使马来西亚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也逐步发展起来。
目前,马来西亚的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正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本文以马来西亚中小学的汉语教学情况为主要着眼点;从当地外语教学政策、汉语教学历史、汉语教学现状等方面出发,归纳梳理了马来西亚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基本情况。
同时,也展望了未来马来西亚汉语教学从业者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的要求,希望能为有志从事马国汉语教学事业的人士提供借鉴,助力马来西亚汉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马来西亚;中小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现状考察1.马来西亚外语与外语教学的基本情况马来西亚这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半岛国家,自古以来就是连接欧亚航运往来的交通要塞。
便利的海上交通和综合历史原因,使马来西亚成为了多元族群、多元文化、多元语言共生的国度。
马来西亚的主要人口由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三大族群组成;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母语,马来人说马来语、华人操华语、印度人用泰米尔语。
1.1 语言政策与外语教学政策16世纪至19世纪的殖民时期,殖民政府强调英语和马来语的共同教育,1951年的《巴恩报告书》废除华文学校和泰米尔语学校,此举彻底激起了华人和印度人的强烈不满。
为缓和本国语言教育政策矛盾,马来亚政府发表《芬吴报告书》。
该报告书确定了马来语作为马来亚地区的教学媒介语及官方语言,肯定了英语在商业经济领域的作用,同时也认可了华语教育是马来西亚联邦教育制度中的重要组成。
马来西亚初级汉语本土教材研究
马来西亚初级汉语本土教材研究马来西亚初级汉语本土教材研究在全球范围内,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第二语言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
马来西亚作为一个华人比例较高的多元文化国家,对于中文教育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背景和需求。
针对此背景,马来西亚的初级汉语本土教材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
首先,初级汉语本土教材的研究在满足马来西亚学生需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汉语教材通常是按照中国的文化和教育体系编写的,与马来西亚的文化背景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开发适应马来西亚学生的本土教材对于提高教育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其次,初级汉语本土教材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针对马来西亚学生的教育需求和学习特点进行研究,可以设计更加贴合实际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再次,初级汉语本土教材的研究可以促进中马两国文化交流。
马来西亚与中国有着广泛的经济、文化联系,中文教育是两国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本土教材,可以更好地传播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加深中马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友谊和合作。
马来西亚初级汉语本土教材的研究可以从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需要对马来西亚学生的中文学习需求进行调研。
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了解学生对中文学习的态度、学习目的、学习难点等信息,为教材编写提供依据。
其次,可以借鉴现有教材,结合马来西亚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改编和调整。
可以选择与马来西亚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例如家庭、学校、食物等,以便学生能更容易地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同时,教材编写也需要注意符合马来西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
例如,采用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利用游戏、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马来西亚学生的语言环境特点,提供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此外,应该充分利用马来西亚的资源和特色,例如马来西亚的中文教师和教育机构,以及华人社区的文化活动等。
马来(西)亚国民小学华语课程的设置与沿革
在二战前的1930年代后期,马来半岛已有了马来文、华文、淡米尔文及英文四种语文源流的教育制度。
1945年9月中旬英殖民政府重新占据马来半岛后,各地的四种语文源流学校才纷纷复办。
经过二战洗礼,局势丕变,马来亚各族人民开始提出自治诉求。
于是,英殖民政府与马来亚各民族开始就政治权利与教育政策展开角力,是为国民学校及其母语班的诞生背景。
从1946年到1957年马来亚独立之前的11年中,英殖民地政府数度相继委任几个教育委员会,研究及建议改革新马(新加坡和马来亚联合邦)的教育制度,以便各语文源流学校采用一个共同的课程纲要,塑造一个团结多元民族的联合邦2。
拟具报告书,订制教育政策,其中一个动机就是整合各社群,并且达至本土的认同3。
独立前,英殖民地政府试图独尊英语;独立后,联合邦政府接手继承,改为独尊马来语,欲使国民学校成为各民族学生的首选学校。
(一)国民学校的华语课程设置规定1. 1946年《吉斯曼教育建议书》与马来亚联邦由于英国政府决定于战后让马来亚独立,于是,英殖民地政府于1946年先后提出《吉斯曼教育建议书》及“马来亚联邦”(Malayan Union)计划,试图在教育上确立英语教育的主导地位,在政治上维护英国在本地区的利益。
在马来亚联邦白皮书公布之前,殖民地政府的提学司(Director of Education)吉斯曼(H.R.Cheeseman)提呈了一份新的教育建议书,“强调各族母语教育的重要性,但也同时认为应注重英文教育的实用价值。
”4建议书提出实行免费小学教育,建立英语和以母语为教学语言的马来语、华语及淡米尔语四种小学,同时规定英语为所有学校的必修课5。
由于马来亚联邦计划使马来人的特殊地位受到威胁,并准备开放公民权予所有居住于马来亚(包括新加坡)的各族人民申请,结果,马来领袖拿督翁(Dato’ O nn b.Jaafar)于1946年5月筹组马来政党巫统(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简称UMNO),汇集马来民族的力量,强烈反对马来亚联邦计划的公民权条款以及《吉斯曼教育建议书》的四种源流教育政策。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小学华文课程,华小学生须认识约250M汉字。
据马来西亚
华文小学最的《小学华文课程
标准》,一年学生须掌握语的听说读写基础技
能。
,修完小学一年级华文课程,学生 识558个生
字。小学华文课程标准 表“一年级是学生识字的
期。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大量识字,掌握阅读能
力,
读
表1《一年级华文课程与评价标准》的生字表与习字
关键词:字理 字理识字准试验研究 实验组控制组
1.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 华文是马来西亚的华小生必修的语文科目#小学生必
须充分掌握“听、说、读、写”四大语文技能,打好小学华文的
基础。汉字是表意文字,有着构字规律。识字教学是华文教
学的重要部分。
1.1小学识字教学
根据马来西亚小学标准课程,小学的华文识字教学不
2.2.4 法
所学
字的 识运用在学
一 字的方 ,
就是 法。
法适用于学 体字的 字和形
字,合体字是由独体字
的。 学生
一些独体
字,可迁移运用所学过的汉字字理在生字新词上。
22.5比较法 有大 的 字是字形
字, 学
文的小学生
。 较法是字形 的字
较•
,
较 学生观察
字的 ,
字
字的
。
2.3字理识字教学程序 提的字理识字教学过程次序与一般识字
教学大小,只是多了字理解的 。字理识字教学
法 教学的 是:一、 ;、教学字;三、解析字理;
四、分析字形;五、
。
学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实
(2017)在《 理论在小 》中提“文识字法的具
体 法是: 学生学 语拼(自始至终用拼 正,
并帮助学习生字和新词)。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
马来西亚华语言文字规范化
郭翊汉 10汉一 1018111010马来西亚华语言文字规范化马来西亚华语或华文、中文是马来西亚华人圈中普遍使用的现代标准汉语,即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共同语,使用人数约6百万,约占马来西亚总人口25%。
虽然马来西亚华语是以中国现代标准汉语为基准,但受到当地历史、文化与社会环境等的影响,跟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异。
在大马等地的华人社会,早期私塾以方言为教学用语。
五四运动后,当地私塾纷纷跟随中国维新派的教育改革,开始把教学语言由方言改为“国语”(即中国的普通话),这是新马华语的滥觞。
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新马(新加玻和马来西亚)的中文娱乐节目及文学读物主要来自台湾或香港,因此华语受到了台湾国语一定的影响。
1980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新加坡、马来西亚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并在1983年我国教育部全面推行小学新课程标准(KBSR)时,教师才开始注重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而家长和学生也开始注意轻声、儿化、审音字、简化字、选用字、甚至语法词语规范等问题。
但在这时,却出现了问题。
马来西亚的华语虽然是以北京官话为基准,但受到当地历史、文化与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当地华语跟台湾国语或中国普通话有较大的差异,用辞习惯差异较大。
所以华文教师们都常碰到语言文字规范和教学上的问题。
先从文字说起,和新加坡一样,马来西亚的学术界在1980年代后期开始统一使用简体中文;然而至今多数新马华人仍然看的懂繁体中文。
原因是繁体字在民间或媒体中普遍存在着,例如华人商店的招牌、旧告示、许多非学术类中文书籍也都沿用了繁体中文,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所出版的书籍同时在市场上流动。
新马报章大致上采用简化字,但也有例外:有些报刊如《光明日报》、《星洲日报》就使用“标题繁体字,内容简化字”的方式让简繁中文并存。
在小学新课程纲要推行前,老师对新旧字形、选用字和异体字都没有一个具体的认识,例如“象”“鬼”“兔”的写法和笔画数目尚不能确定;“杯”写成上“不”下“皿”,许多老师尚不知道这是异体字。
从马来西亚独中教材《华文》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
添加标题
机遇: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 机会,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文化软实力。
国际文化竞争与合作
文化竞争: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竞争与挑战 文化合作:国际间的文学交流与合作项目,促进文学传播与理解 跨文化传播:克服文化差异,将中国文学推向世界的途径与策略 多元文化融合:在海外传播中,如何保持文学作品的本土特色与国际视野的平衡
跨文化传播:中国现当 代文学作品在海外传播 过程中,通过跨文化交 流,促进了世界对中国 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海外评价:中国现当代 文学作品在海外获得了 广泛的关注和高度评价 ,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作品在海外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影响力: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海外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20世纪50年代: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开始在马来西亚广泛传播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国现当代文学在马来西亚的影响逐渐扩大,出现了一批优秀 的翻译家和研究者
21世纪初:中国现当代文学在马来西亚的传播达到高峰,成为当地文学界的重要话题
近年来的发展与影响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马来西亚的翻译出版数量逐年增加,成为当地文学市场的重要部分。
平
建立完善的文 学评价体系, 鼓励作家创作 出更多高质量
的作品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推动中外文学作品 的互译与出版
加强作家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
举办国际文学节和 文学交流活动
利用数字技术推广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 品
创新传播方式和手段,提高传播效果
创新传播方式和 手段,提高传播 效果
借助新媒体平台, 扩大文学作品的 传播范围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海外传播中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精神,对于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和 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现状与课题-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孔子学院
• 如果把1950年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进修班作 为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正式开始的标志,我国的对外 汉语教学走过了60年的历史。
•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对外汉语教学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各时期有不同的任务和特点。 • 第一个时期是从建国到文革前后,这一时期的对外汉语教 学没有独立地位,主要为来华留学生提供汉语预备教育, 帮助他们过语言关,以便进入各专业学习。 • 1950年清华大学为第一批东欧国家来华留学生开设汉语课 程,是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起点。
•
1962 年,北京大学的东欧中国语文专修班与北京外国 语大学的非洲留学生办公室合并,再加上出国留学预备部, • 成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学校”,扩大了教学内容和范围: • 1)汉语预备教学 • 2)汉语专业教育 • 3)汉语出国师资培训 • 1965年该校更名为“北京语言学院”。是我国当时唯 一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的高校。 • 1965年夏,2000多名越南留学生来华,承担对外汉语 教学任务的高校扩大到二十多所。对外汉语教学规模不断 扩大,增加了翻译专业。
• 一 、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与特点 •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学科名称一直存在争议,它的 内涵也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 • 这里我们为了叙述的方便,沿用旧称,用“对外汉语教学” 来指称“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 • 把“对外汉语教学”和“海外汉语教学”统称为“汉语国 际教育”。
•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外国人或外族人真正大批到中原学 习汉语,始于东汉初年。《后汉书 儒林列传》:“匈奴 亦遣子入学”。 • 隋唐是对外汉语教学大发展的时期,日本留学生最多,唐 朝时日本18次派遣唐使来长安,其次是朝鲜和越南。 • 外国的汉语教学往往跟汉学研究融为一体。但直到新中国 成立,对外汉语教学一直没有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或一 项专门的事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来西亚的汉语教学与研究
——访著名对外汉语研究专家汪惠迪先生
有多少在读中小学生能够接受华语教育?华语教育从什么年级、学段开始?
马来西亚政府规定,所有政府中学(即官办中学)教学媒介语是马来语;小学则视源流而定:国民小学(即官办小学)教学媒介语是马来语,华族小学(华小)是华语,印度族小学是泰米尔语(新加坡叫淡米尔语)。
马来语是所有中小学的必修课。
此外,学生还要学习英语,所以马来西亚华族学生接受的实际上是“三语”教育——马来语、华语和英语。
马来西亚是否拥有独立的华语学校?如果有,大概有多少所小学、中学或大学?
马来西亚的情形是:“华小”,即以华语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政府小学,除了马来语和英语外,其它科目都用华语进行教学。
“华文独中”,即由华人出资创办的独立中学,目前在马来西亚有60所,其中37所
在西马,23所在东马。
这60所华文独立中学1997年的学生总数为55143人。
独立中学里也有非华裔孩子就读,人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华文学院,即除了华文幼儿园、华文小学、独立中学和国民中学的华语母语班之外的屈指可数的高等华文教育机构,如马来西亚大学中文系、博特拉大学中文系、南方学院中文系(1996)、新纪元学院中文系(1998)和韩江学院中文系(2000)。
马来西亚华人一直致力于创办一所独立大学,这一目标迄今还未实现,目前只有华文学院。
在马来西亚,华语教育是从什么时期开始的?现在的华语教育处于怎样的地位?
马来西亚是个以马来人为主的国家,华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马来西亚的中国移民一但形成社区,就会有华校出现。
由于国情不同,在今天的马来西亚,仍保留着华校。
华语都是华族学生必修的课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直到中学毕业马来西亚的华人也都会讲华语,该国还有官方的华语规范委员会,由教育部副部长兼任主席。
马来西亚是否都有华文媒体?大概有多少家?这些媒体应用的是简体字还是繁体字?
有华文媒体,我仅介绍报纸。
马来西亚全国的大型报纸有《星洲日报》《南洋商报》《光明日报》《光华日报》《中国报》等,都在西马出版。
此外,东马还有几份报纸。
西马和东马都还有一些地方小报。
马来西亚的华文报总数比新加坡多得多。
新马两国的华文报都采用简体字。
马来西亚的华语教育教材是由哪些人参与编写的?由什么机构进行审核批准?每个学段各有几套教材?
马来西亚独中的教材是由董教总(华校董事会和华校教师总会)自行编写的。
随着语言环境和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变化,马来西亚的华语和中国大陆的华语之间,有哪些差异或出现了哪些变异?最主要的变化是什么?
马来西亚华语和中国大陆普通话的主要差异表现在词汇上,而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历史的、地理的和政治的原因造成的。
具体的差异请参考近年来我国大陆和新马两国学者的研究成果。
今年8月,我在长春召开的汉语词汇学第二届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六届全国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新加坡华语词汇的风情与姿彩》中有较详细的论述。
在华语桥网站( 或)上也可搜索到有关的论文。
笼统地说,它们之间的
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马来西亚有一些反映本国特有事物或社会现象的词语;第二,马来西亚都有一些跟我国普通话名异实同的词语;第三,马来西亚有一些跟我国的普通话明同实异的词语;第四,马来西亚都有一些在语用上跟我国普通话不同的词语;第五,马来西亚都有一些跟我国的普通话译名不同的外来语。
马来西亚的国民是否有学习汉语的热情?原因是什么?马来西亚政府对学习汉语是否有各种支持或鼓励措施?
马来西亚华人学习华语、华文的热情空前高涨。
原因之一是为了继承中华文化传统,其次是为了到中国发展,三是全世界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马来西亚华人自然不甘落后。
马来西亚政府对本国人民学习华文是支持的,马来西亚的非华族,如马来族和印度族的年轻一代学华文的人也逐渐增加。
在马来西亚有哪些比较知名的华语教育科研机构?它们的主要工作和职责是什么?
马来西亚的董教总很专业,民间戏称为“马来西亚第二教育部”。
他们编教材,组织统考。
政府不管,他们就自己干。
新加坡国情不同,不可能出现马来西亚这种教育机构。
马来西亚青少年比较喜欢的中国作家有哪些?他们喜欢这些作家的哪些作品?
马来西亚华族学生的中文水平比新加坡学生高,连香港学生也不如他们。
近年来我国学生不大重视学习自己的母语,估计有些大陆学生的语文水平也未必比得上马来西亚独中的学生。
马来西亚的华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
他们对节庆文化比较重视,参与感很强,有些甚至超过我国。
例如新马两国华人十分重视中元节,每年农历七月他们庆中元的盛况,在国内是看不到的。
在马来西亚,比较受欢迎的中国辞书或字典有哪些?这些辞书或字典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
在马来西亚,《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大受欢迎。
《新华字典》和其他工具书,无论大中小型,在马来西亚都可以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