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发展历史(简史)

合集下载

简述计算机发展的历史

简述计算机发展的历史

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早期计算设备:20世纪早期,计算设备主要以机械计算器和打孔卡片机为主。

这些设备通过机械和电力完成计算任务,但速度较慢且功能有限。

二、电子管时代:1940年代至1950年代,电子管的发明使得计算机进入了电子时代。

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是美国的恩尼阿克计算机(ENIAC),它利用电子管进行计算,速度比机械设备快了许多。

三、晶体管时代: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使计算机更加小型化、稳定和高效。

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重要的计算机,如IBM的System/360系列和DEC的PDP系列。

四、集成电路时代:20世纪60年代中期,集成电路的发明使得计算机的集成度更高。

计算机的逻辑电路和存储器等组件被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大大提升了计算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五、个人计算机时代: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个人计算机的兴起使计算机普及到了家庭和办公场所。

苹果公司的Apple II 和IBM的IBM PC等个人计算机开创了新的市场,并带动了软件和硬件产业的发展。

六、互联网时代: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计算机的应用和交流更加便捷。

万维网的发明和浏览器的普及使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浏览信息、进行在线交流和电子商务。

七、移动计算时代:21世纪初至今,移动计算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为主流。

这些设备的小型化、便携性和多功能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计算和互联网活动。

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发展简史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其中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最为明显。

从第一台计算机ENIAC 的诞生到现在已有60多个春秋,这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然而计算机却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并将继续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

本文回顾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追溯它的起源,并浅显地探讨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计算机二进制冯?诺依曼ENIAC 元器件发展趋势一、古代世界的计算方法(一)原始社会的计算方法1.石块、贝壳计数。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智力尚未得到开发,所以用于计算的方法极其原始:当时人们收集石块放到用动物的皮做成的袋子里,或将贝壳用骨针和植物的藤条串联起来,用“一对一”的方法,计算猎物或者植物果实的数量。

2.结绳计事/数。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智力水平的提高,原始人在长绳上打结点,利用结点的大小和形状的不同来记事或计数,这比用贝壳、石块进行记事或者计数方便了许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绳子结点的内容容易模糊甚至忘记。

3.手指计数。

原始人的手指和足趾是个天生的“计数器”,用手掌表示“五”,双手表示“十”。

时至今日,幼儿甚至某些小学生在计算数学题时,仍用手指计数。

(二)古代文明社会的计算方法1.算筹又称小棒计数。

人们利用竹子、木头、兽骨、象牙以及金属材料制成长短、粗细大致相同的小棒用以计数,这在我国称为算筹。

它是古代数学家重要的计算工具,比如,三国时期数学家刘徽用它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更是用它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在欧洲,人们还在木牌上刻条纹,代表债务或税款,将木牌一分为二,债务当事人各存一半,结账时拼合比对无误,则被承认。

2.算盘即珠算。

算盘是以算珠代替算筹,并将其串成串,以一定规则框成一个框架,并配之计算口诀,运用起来更加方便。

它源于中国,“算盘”一词最早见于元朝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

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发展简史
1842: Babbage的差分机项目因为研制费用昂贵,被政府取消。但他自己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于他的分析机研究。
1843: Scheutz 和他的儿子Edvard Scheutz 制造了一台差分机,瑞典政府同意继续支持他们的研究工作。
1847: Babbage 花两年时间设计了一台较简易的、31位的差分机,但没有人感兴趣并支持他造出这台机器。但后来伦敦科学博物馆用现代技术复制出这台机器后发现,它确实能准确的工作。
1892: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William S. Burroughs (1857-1898),制作成功了一台比Felt的功能更强的机器,真正开创了办公自动化工业。
1896: Herman Hollerith创办了IBM公司的前身。
回顶部
1900~1910
1906: Henry Babbage, Charles Babbage 的儿子,在R. W. Munro的支持下,完成了父亲设计的分析机,但也仅能证明它能工作,而没有将其作为产品推出。
1820: 法国人Charles Xavier Thomas de Colmar (1785-1870),制作成功第一台成品计算机,非常的可靠,可以放在桌面上,在后来的90多年间一直在市场上出售。
1822: 英国人Charles Babbage (1792-1871)设计了差分机和分析机,其中设计的理论非常的超前,类似于百年后的电子计算机,特别是利用卡片输入程序和数据的设计被后人所采用。
1943年4月: Max Newman、Wynn-Williams和他们的研究小组研制成功"Heath Robinson",这是一台密码破译机,严格说不是一台计算机。但是其使用了一些逻辑部件和真空管,其光学装置每秒钟能读入2000个字符。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发展简史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构成,计算机硬件是指构成计算机系统的所有物理器件(集成电路、电路板以及其他磁性元件和电子元件等)、部件和设备(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的集合,计算机软件是指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以及运行程序所需的文档、数据的集合。

自计算机诞生之日起,人们探索的重点不仅在于建造运算速度更快、处理能力更强的计算机,而且在于开发能让人们更有效地使用这种计算设备的各种软件。

1.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简史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以用于构建计算机硬件的元器件的发展为主要特征,而元器件的发展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每当电子技术有突破性的进展,就会导致计算机硬件的一次重大变革。

因此,计算机硬件发展史中的“代”通常以其所使用的主要器件,即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来划分。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第一代计算机以1946年ENIAC的研制成功为标志。

这个时期的计算机都是建立在电子管基础上,笨重而且产生很多热量,容易损坏;存储设备比较落后,最初使用延迟线和静电存储器,容量很小,后来采用磁鼓(磁鼓在读/写臂下旋转,当被访问的存储器单元旋转到读/写臂下时,数据被写入这个单元或从这个单元中读出),有了很大改进;输入设备是读卡机,可以读取穿孔卡片上的孔,输出设备是穿孔卡片机和行式打印机,速度很慢。

在这个时代将要结束时,出现了磁带驱动器(磁带是顺序存储设备,也就是说,必须按线性顺序访问磁带上的数据),它比读卡机快得多。

1949年5月,英国剑桥大学莫里斯·威尔克斯(Maurice Wilkes)教授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式计算机EDSAC(Electronic Delay Storage Automatic Computer),它使用机器语言编程,可以存储程序和数据并自动处理数据,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开始发生革命性变化。

1951年问世的UNIVAC因准确预测了1952年美国大选艾森豪威尔的获胜,得到社会各阶层的认识和欢迎。

计算机软件使用历史与发展介绍

计算机软件使用历史与发展介绍

计算机软件使用历史与发展介绍引言计算机软件的发展经历了长时间的历史演进,从最初的简单指令交互到如今的复杂应用程序和人工智能技术。

本文将对计算机软件的历史与发展进行介绍,并按照不同的发展时期进行分类,揭示其丰富多样的内容。

第一章:计算机软件的起源与发展计算机软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期间的早期电子计算机。

那时的计算机并不具备人们现在所熟悉的图形界面和可视化操作,只能通过编程语言进行简单的指令操作。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计算机软件也逐渐开始进化。

第二章:第一代计算机软件第一代计算机软件主要是为了满足军事和科学研究的需求而开发的。

那时的软件开发非常困难,需要通过打孔纸带或开关连接等方式来输入和操作指令。

这种软件开发方式非常繁琐,也造成了软件开发效率低下的问题。

第三章:第二代计算机软件第二代计算机软件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这一时期的软件开发中出现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如Fortran、COBOL和ALGOL等。

这些高级语言大大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并且使得更多的人可以参与软件开发工作。

第四章:第三代计算机软件第三代计算机软件的出现与个人电脑的普及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个人电脑逐渐成为家庭和办公室中的必备工具。

这一时期的软件开发逐渐向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发展,如C++和Java。

这些语言使得软件开发更加模块化和可重用,也为图形界面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第五章:第四代计算机软件第四代计算机软件是指现代计算机软件中涉及到的各种复杂的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

这一时期的软件开发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功能完备性。

例如,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Adobe公司的Photoshop等软件都属于第四代计算机软件。

同时,这一时期也见证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这些技术使得计算机软件具备了更强大的自学习和决策能力。

结论计算机软件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演进,从最初的简单指令操作到如今的复杂应用程序和人工智能技术。

1.2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2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展望未来,计算机的发展必然要经历很多新的突破。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计算机将是微电子技术、光学技术、超导技术和电子仿生技术相互结合的产物。第一台超高速全光数字计算机,已由欧盟的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比利时等国的70多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合作研制成功,光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比电子计算机快1000倍。在不久的将来,超导计算机、神经网络计算机等全新的计算机也会诞生。届时计算机将发展到一个更高、更先进的水平。
上一页
下一页
⑷ 智能化(或处理智能化)
智能化就是要求计算机能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能力,也是第五代计算机要实现的目标。智能化的研究领域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领域是专家系统和机器人。目前已研制出的机器人可以代替人从事危险环境的劳动,运算速度为每秒约十亿次的“深蓝”计算机在1997年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
⑵ 微型化(或体积微型化)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微处理器芯片连续更新换代,微型计算机连年降价,加上丰富的软件和外部设备,操作简单,使微型计算机很快普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并走进了千家万户。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微型计算机将发展得更加迅速,其中笔记本型、掌上型等微型计算机必将以更优的性能价格比受到人们的欢迎。

二、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早期的计算工具
⑴ 东方的创造:算筹、算盘
人类最初用手指计算。人有两只手,十个手指头,所以人们自然而然地习惯于运用十进制记数法。用手指头计算固然方便,但不能存储计算结果,于是人们用石头、木棒、刻痕或结绳来延长自己的记忆能力。后来国家形成,贸易日盛,石头、木棒等已不敷使用。公元前七七○年左右,我国祖先发明算筹。公元八世纪,又发明了算盘,如下图所示。
存储器

中国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中国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中国计算机的发展简史一、前言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科技产品,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要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我们不得不回顾中国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本文将从中国计算机的起源、发展初期、自主研发、产业化以及当前的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介绍。

二、中国计算机的起源中国计算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当时,中国正处于计算机技术刚刚兴起的时期,受制于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条件的限制,中国计算机的发展相对滞后。

然而,中国的科学家们并没有放弃,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进行着自主研发和探索。

三、中国计算机的发展初期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开始了自主研发计算机的探索。

1970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成为中国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机构之一。

在这个时期,中国计算机科学家们主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进行着硬件和软件的研发工作。

1978年,中国成功研制出了第一台自主设计的计算机——“神威一号”。

这一里程碑的突破标志着中国计算机的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

四、中国计算机的自主研发上世纪80年代,中国计算机的自主研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科学院继续推动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成立了中国计算机科学研究院和中国计算机学会等机构。

同时,中国还加强了与国外合作,引进了一批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设备。

这些举措为中国计算机的自主研发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198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开始了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成为中国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国的科学家们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推动了中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五、中国计算机的产业化上世纪90年代,中国计算机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计算机产业的发展。

中国的计算机硬件厂商纷纷崛起,国内市场逐渐被本土品牌所主导。

同时,中国的软件产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软件企业。

六、中国计算机的当前发展现状进入21世纪,中国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计算机软件的历史演变

计算机软件的历史演变

计算机软件的历史演变第一章:计算机软件的起源与发展计算机软件是指一系列以数据和指令为基础,经过编写和调试后,在计算机上运行以完成特定功能的程序集合。

计算机软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而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又是战争推动的结果。

二战期间,为了解决密码破译等军事需求,电子计算机被开发出来。

在早期,计算机软件是以机器语言编写的,这对于程序员来说非常困难。

为了简化编程过程,他们开始使用汇编语言。

然而,即使使用了汇编语言,编写和调试程序仍然非常耗时且易出错。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高级语言的发展成为计算机软件演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第二章:高级语言的出现20世纪50年代,高级语言的概念出现了。

高级语言是一种相对于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的抽象级别更高的编程语言,更加接近人类语言。

高级语言的出现大大简化了编程过程,使得程序员能够更加专注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纠结于底层的细节。

FORTRAN(Formula Translation)是最早的高级语言之一,它于1954年问世,并迅速流行起来。

FORTRAN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FORTRAN的成功推动下,其他高级语言如COBOL(Common Business Oriented Language),ALGOL (Algorithmic Language)也相继出现。

这些语言的出现标志着计算机软件开始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第三章:面向对象编程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OOP)逐渐兴起,并对计算机软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将数据和方法封装在对象中,使得程序更加模块化、可维护性更强。

Smalltalk是第一个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它于1972年问世。

面向对象的思想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因此许多其他编程语言也开始引入面向对象的特性。

C ++、Java和Python等语言都是基于面向对象的编程范式。

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认识到计算机软件的重要性,并开始进行一些基础的研究。

在这个阶段,一些早期的计算机科学家,如艾伦·图灵,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如图灵机的概念,为后来的计算机软件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计算机硬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为计算机软件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人们开始尝试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这个阶段,一些早期的编程语言,如Fortran和Cobol,被开发出来,用于编写这些程序。

3.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人们开始意识到软件危机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人开始研究软件工程的概念和方法,包括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这些方法为后来的软件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4.第四阶段:在这个阶段,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范围已经非常广泛,人们开始关注软件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为了满足这个需求,一些标准的软件工程规范和最佳实践被制定出来,用于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

5.第五阶段:在这个阶段,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为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利用这些新技术来提高软件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开始探讨一些新的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

总的来说,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变化,人们将继续进行研究和创新,以推动计算机软件的发展。

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发展简史

第一节计算机发展简史第一代:真空管(电子管)1946~57年46年诞生第1台电子计算机ENIAC体积庞大,重30吨,有18000多个真空管组成,5000次加法/秒。

采用十进制表示/运算,其存储器由20个累加器组成,每个累加器可存10位十进制数,每一位数由10个真空管表示。

采用手动编程,通过设置开关和插拔电缆实现。

冯·诺依曼机45年冯·诺依曼(图灵也同时)提出“存储程序”思想,并于46年开始设计“存储程序”计算机,被称为IAS计算机。

“存储程序”思想:将事先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送入主存中,然后启动计算机工作。

计算机能在不需操作人员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完成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指令的任务。

特点:单CPU,运算器为PC和AC结构,定点运算,程序控制I/OIAS计算机1946年冯·诺依曼和他的同事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开始设计一种新的程序存储计算机。

它被称为IAS计算机。

虽然直到1952年仍未完成,但它却是后来通用计算机的原型。

IAS计算机的一般结构,它包含5个部件:IAS计算机的结构IAS计算机的存储格式M:1000个字(地址位数≧10);21条指令(操作码位数≧5)第二代:晶体管 1958~64年元器件: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以外,其内存储器由磁芯构成,磁鼓与磁带成为外存储器。

特点:变址,浮点运算,多路存储器,I/O处理机,中央交换结构(非总线结构)。

软件:使用了高级语言,并提供了系统软件。

代表机种:IBM 7094和DEC PDP-1第三代:SSI/MSI 1965~71年元器件:逻辑元件与主存储器均由集成电路实现。

特点:微程序控制,Cache,虚拟存储器,流水线等。

代表机种: IBM 360和DEC PDP-8(大型/巨型机与小型机同时发展)IBM System/360系列计算机IBM公司于1964年研制成功引入了“兼容机”(或称为“系列机”)概念兼容机的特征:相同的或相似的指令集相同或相似的操作系统更高的速度更多的I/O端口数更大的内存容量更高的价格有些低端机指令集是高端机的一个子集,称为“向后兼容”。

《计算机发展简史》课件

《计算机发展简史》课件
详细描述
第三代计算机采用集成电路作为基本逻辑元件,与前两代相 比,体积进一步减小、功耗进一步降低、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这一代计算机的应用更加广泛,开始应用于商业、教育和 家庭等领域。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2-至今)
总结词
性能更高、体积更小、功耗更低、应用更加 广泛和深入
详细描述
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基本 逻辑元件,性能更高、体积更小、功耗更低 。这一代计算机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涉 及到各个领域,如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 业控制、商业应用等。随着技术的发展,计 算机的性能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03
CATALOGUE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科学计算
总结词
科学计算是计算机应用的重要领域之 一,涉及数学、物理、工程等多个学 科。
详细描述
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使 得科学家能够进行大规模、高精度的 数值模拟和数据分析,从而解决复杂 的问题,如天气预报、地震预测、航 天器轨道计算等。
计算机在自动控制领域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能耗和环境污染。
人工智能
总结词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 在研究和应用人类的智能。
详细描述
人工智能的应用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 理、计算机视觉等,为人类带来了许多便利 和创新,如智能家居、智能客服、自动驾驶 等。
多媒体应用
总结词
多媒体应用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和 应用。
详细描述
多媒体应用在教育、娱乐、广告等领域广泛应用,如数字电影、虚拟现实、数字音乐等 ,丰富了人们的视听体验和生活方式。

计算机软件发展历史(简史)

计算机软件发展历史(简史)

计算机软件发展历史(简史)来源:互联网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很快。

50年前,计算机只能被高素质的专家使用,今天,计算机的使用非常普遍,甚至没有上学的小孩都可以灵活操作;40年前,文件不能方便地在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交换,甚至在同一台计算机的两个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交换也很困难,今天,网络在两个平台和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无损的文件传输;30年前,多个应用程序不能方便地共享相同的数据,今天,数据库技术使得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程序可以互相覆盖地共享数据。

了解计算机软件的进化过程,对理解计算机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第一代软件(1946-1953)第一代软件是用机器语言编写的,机器语言是内置在计算机电路中的指令,由0和1组成。

例如计算2+6在某种计算机上的机器语言指令如下:第一条指令表示将“6”送到寄存器AL中,第二条指令表示将“2”与寄存器AL 中的内容相加,结果仍在寄存器AL中,第三条指令表示将AL中的内容送到地址为5的单元中。

不同的计算机使用不同的机器语言,程序员必须记住每条及其语言指令的二进制数字组合,因此,只有少数专业人员能够为计算机编写程序,这就大大限制了计算机的推广和使用。

用机器语言进行程序设计不仅枯燥费时,而且容易出错。

想一想如何在一页全是0和1的纸上找一个打错的字符!在这个时代的末期出现了汇编语言,它使用助记符(一种辅助记忆方法,采用字母的缩写来表示指令)表示每条机器语言指令,例如ADD表示加,SUB表示减,MOV表示移动数据。

相对于机器语言,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就容易多了。

例如计算2+6的汇编语言指令如下:MOV AL,6ADD AL,2MOV #5,AL由于程序最终在计算机上执行时采用的都是机器语言,所以需要用一种称为汇编器的翻译程序,把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代码。

编写汇编器的程序员简化了他人的程序设计,是最初的系统程序员。

第二代软件(1954-1964)当硬件变得更强大时,就需要更强大的软件工具使计算机得到更有效地使用。

世 界 计 算 机 发 展 历 史

世 界 计 算 机 发 展 历 史

世界计算机发展历史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人类科技知识的积累,离不开许许多多热衷于此并呕心沥血的科学家的探索,正是这一代代的积累才构筑了今天的“信息大厦”。

从下面这个按时间顺序展现的计算机发展简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科技发展的艰辛及科学技术的巨大推动力。

一、机械计算机的诞生在西欧,由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长期被神权压抑的创造力得到了空前的释放。

而在这些思想创意的火花中,制造一台能帮助人进行计算的机器则是最耀眼、最夺目的一朵。

从那时起,一个又一个科学家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的梦想而不懈努力着。

但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多数试验性的创造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也就昭示了拓荒者的共同命运: 往往在倒下去之前见不到自己努力的成果。

而后人在享用这些甜美成果的时候,往往能够从中品味出汗水与泪水交织的滋味……1614 年:苏格兰人John Napier(1550 ~1617 年)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提到他发明了一种可以进行四则运算和方根运算的精巧装置。

1623 年:Wilhelm Schickard(1592 ~1635 年)制作了一个能进行6 位数以内加减法运算,并能通过铃声输出答案的“计算钟”。

该装置通过转动齿轮来进行操作。

1625 年:William Oughtred(1575 ~1660 年)发明计算尺。

1668 年:英国人Samuel Morl(1625 ~1695 年)制作了一个非十进制的加法装置,适宜计算钱币。

1671 年:德国数学家Gottfried Leibniz 设计了一架可以进行乘法运算,最终答案长度可达16位的计算工具。

1822 年:英国人Charles Babbage(1792 ~1871 年)设计了差分机和分析机,其设计理论非常超前,类似于百年后的电子计算机,特别是利用卡片输入程序和数据的设计被后人所采用。

1834 年:Babbage 设想制造一台通用分析机,在只读存储器(穿孔卡片)中存储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发展史
4
3.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1964-1970年)
●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主存 储器仍采用磁芯;
● 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 序设计方法;
● 特点是速度更快,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 下降,产品走向通用话、系列化和标准化;
● 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计算机发展史
3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数字计算机(1958-1964年)
●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主存储器采 用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盘;软件方面出现了以 批处理为主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
● 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 进入工业控制领域;
● 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 算速度提高。
计算机发展史
6
计算机发展史
7
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计算机发展史
2
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946-1958年)
●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主存储 器采用汞延迟线、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 用磁带;
● 软件方面采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 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 ● 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
计算机发展史
5
4.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年至今)

计算机发展简史-2

计算机发展简史-2

2000多年春 秋战国时代的中国 人发明了算筹
中国算盘
六、七百年前,中国人 发明了算盘,它结合了十进制 计数法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并 一直沿用至今,算盘被许多人 看作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
中国算筹的模拟计算工具。
达· 芬奇
人们在他的手稿中发现 了他关于计算器的详细设 计图稿,这是世界上有文 字记载的最早的计算器。
IBM System/360
1970年,IBM推出IBM S/370系列机,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取 代磁心迚行存储,以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被称为三代半 计算机。370还采用了虚拟存储器技术,首次实行软硬件价格分离策 略,这就明确了软件本身的价值。
第四代计算机(1975-1990)
随着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计算机应运而生。从 1979年至今的计算机基本上都是第四代计算机。由于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使计算 功能飞速提高,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急剧扩展,随着技术的进展,计算机开始分化成通用大型机 、巨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由于策略得当,IBM在70年代延续了早期的辉煌,继续在计算机产业界独步天下。许多 厂商无法于IBM全面抗衡,就采取了“接插兼容制造”的策略,发展与IBM计算机兼容的硬件接 插设备。 1971年1月,英特尔公司的霍夫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块4位微处理器芯片英特尔4004,这 项发明成为微电子领域有史依赖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标志着第一代微处理器的问世,微处理器 时代从此开始。霍夫也因此被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列为二战以来最有影响的7位科学家之一 。 成立于1968年的英特尔公司开始崭露头角。当 年11月,英特尔推出英特尔MCS-4微型计算机系统。 它包括4001ROM芯片、4002RAM芯片、4003移位寄存器 芯片和4004微处理器,CPU时钟速度为108千赫,每秒 钟处理60000次运算,它基于10微米技术,适用了 2300个晶体管,能够寻址640个字节,最初售价200美 元。芯片的尺寸被定为3毫米×4毫米。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目录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2)一.研制水平 (2)1.简介 (2)2.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 (2)3.由红旗到119机 (4)4.集成电路计算机150 (4)二.产业、市场和使用 (6)1.简介 (6)2.人才培养和市场 (6)3.“中国芯”的崛起与不足 (7)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一.研制水平1.简介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以来,与计算机最邻近领域的数学和物理界的共和国泰斗:世界数学大师华罗庚教授和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钱三强教授,就十分关注这一新技术如何在国内发展。

从1951年起,他们先后聚集国内外相近领域人才加入到计算机事业的行列中(放在当时他们领导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和物理所),尤其是从国外回来的教授、工程师和博士,其中包括国际电路网络权威闵乃大教授、在美国公司有多年实践经验的范新弼博士、在丹麦公司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吴几康工程师以及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夏培肃博士和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蒋士騛博士,并且积极推动将发展计算机列入12年发展规划。

2.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1956年3月,由闵乃大教授、胡世华教授、徐献瑜教授、张效祥教授、吴几康副研究员和北大的党政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主办的“计算技术发展道路”国际会议。

这次参会为我国制定12年规划的计算机部分作技术准备。

随后在制定的12年规划中确定中国要研制计算机,并批准中国科学院成立计算技术、半导体、电子学及自动化四个研究所。

当时的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处由中国科学院、总参三部、国防五院(七机部)、二机部十局(四机部)四个单位联合成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相应成立了计算数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

为了迅速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这三个方面联合举办了第一届计算机和第一届计算数学训练班。

计算数学训练班的学生有幸听到了刚刚归国的国际控制论权威钱学森教授以及在美国有3~4年编程经验的董铁宝教授(他当时是国内唯一真正直接接触过计算机多年的学者)的讲课.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由七机部张梓昌高级工程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定点32二进制位,每秒2500次)在1958年交付使用。

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历史

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历史

P1计算机发展简史P2现在我们所说的计算机,其全称是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通用”是指计算机可服务于多种用途,“电子”是指计算机是一种电子设备,“数字”是指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均用0和1的编码来表示。

计算机的出现是20世纪最卓越的成就之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P3一、计算工具的发展简史二、计算机发展简史P4一、计算工具的发展简史自古以来,人类就在不断地发明和改进计算工具,从古老的“结绳记事”,到算盘、计算尺、差分机,直到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计算工具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手动到自动的发展过程,而且还在不断发展。

回顾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从中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P5 1. 手动式计算工具2.机械式计算工具 3.机电式计算机 4.电子计算机P6 1. 手动式计算工具人类最初用手指进行计算。

人有两只手,十个手指头,所以,自然而然地习惯用手指记数并采用十进制记数法。

用手指进行计算虽然很方便,但计算范围有限,计算结果也无法存储。

于是人们用绳子、石子等作为工具来延长手指的计算能力,如中国古书中记载的“上古结绳而治”,拉丁文中“Calculus”的本意是用于计算的小石子。

P7 最原始的人造计算工具是算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先创造和使用了这种简单的计算工具。

算筹最早出现在何时,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在春秋战国时期,算筹使用的已经非常普遍了。

P8 根据史书的记载,算筹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cm,径粗0.2~0.3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如图1所示。

P9 算筹采用十进制记数法,有纵式和横式两种摆法,这两种摆法都可以表示1、2、3、4、5、6、7、8、9九个数字,数字0用空位表示,如图2所示。

算筹的记数方法为: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这样从右到左,纵横相间,就可以表示任意大的自然数了。

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发展简史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历程。

本文将从计算机的起源、发展阶段、重大突破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为您呈现一个计算机发展的简史。

1. 起源和初期发展计算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人类利用算盘等简单工具进行计算。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诞生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的机械计算器。

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在19世纪提出了“分析机”,并设计了可编程的计算设备。

由此开启了计算机的先驱阶段。

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问世。

ENIAC是巨大而笨重的,占据了整个房间的空间。

它是由电真空管组成,用来进行数值计算。

这一阶段标志着计算机发展的第一个跨越。

2. 主要发展阶段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第二代计算机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

这些计算机使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真空管,体积缩小,能效提高。

在这一阶段,计算机开始应用于科研、商业和军事领域,并且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到了20世纪60年代,第三代计算机应运而生。

集成电路的发明使得计算机更加小型化和高效化。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已经可以进行批量处理,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

同时,计算机开始向个人用户普及,人们可以拥有自己的个人计算机。

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第四代计算机呈现出来。

微处理器技术的出现使得计算机更加小型化、便携化和高速化。

与第三代计算机相比,第四代计算机性能更高,价格更实惠,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21世纪,计算机进入了第五代。

计算机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硬件的进步,更注重软件和网络的创新。

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重大突破计算机发展的历程中,伴随着一系列重大突破。

1951年,第一台商用计算机UNIVAC问世。

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商用计算机,标志着计算机开始从科研领域走向广泛应用的时代。

1969年,ARPANET应运而生。

ARPANET是互联网的前身,它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开发,连接了多个大学和研究机构。

计算机软件发展历史(简史)

计算机软件发展历史(简史)

计算机软件发展历史(简史)来源:互联网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很快。

50年前,计算机只能被高素质的专家使用,今天,计算机的使用非常普遍,甚至没有上学的小孩都可以灵活操作;40年前,文件不能方便地在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交换,甚至在同一台计算机的两个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交换也很困难,今天,网络在两个平台和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无损的文件传输;30年前,多个应用程序不能方便地共享相同的数据,今天,数据库技术使得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程序可以互相覆盖地共享数据。

了解计算机软件的进化过程,对理解计算机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第一代软件(1946-1953)第一代软件是用机器语言编写的,机器语言是内置在计算机电路中的指令,由0和1组成。

例如计算2+6在某种计算机上的机器语言指令如下:第一条指令表示将“6”送到寄存器AL中,第二条指令表示将“2”与寄存器AL 中的内容相加,结果仍在寄存器AL中,第三条指令表示将AL中的内容送到地址为5的单元中。

不同的计算机使用不同的机器语言,程序员必须记住每条及其语言指令的二进制数字组合,因此,只有少数专业人员能够为计算机编写程序,这就大大限制了计算机的推广和使用。

用机器语言进行程序设计不仅枯燥费时,而且容易出错。

想一想如何在一页全是0和1的纸上找一个打错的字符!在这个时代的末期出现了汇编语言,它使用助记符(一种辅助记忆方法,采用字母的缩写来表示指令)表示每条机器语言指令,例如ADD表示加,SUB表示减,MOV表示移动数据。

相对于机器语言,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就容易多了。

例如计算2+6的汇编语言指令如下:MOV AL,6ADD AL,2MOV #5,AL由于程序最终在计算机上执行时采用的都是机器语言,所以需要用一种称为汇编器的翻译程序,把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代码。

编写汇编器的程序员简化了他人的程序设计,是最初的系统程序员。

第二代软件(1954-1964)当硬件变得更强大时,就需要更强大的软件工具使计算机得到更有效地使用。

2024版计算机的发展简史完整版

2024版计算机的发展简史完整版
计算。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逐 渐出现了商用计算机和科研用计
算机。
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涉 及到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自动
控制等多个领域。
计算机编程语言的起源
早期的计算机编程采用机器语言,即直接编写二进制代码,非常繁琐且容易出错。
随着高级编程语言的出现,如FORTRAN、ALGOL等,使得计算机编程变得更加容 易和高效。
02
真空管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初步形成
真空管计算机的特点与原理
采用真空管作为主要的电子元 件,利用真空管的放大和开关 功能实现计算。
体积庞大、功耗高、运行速度 慢,但相对于之前的机械计算 方式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采用二进制数制进行计算,奠 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
早期计算机系统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 1946年在美国诞生,用于军事
了计算机的使用效率。
分时操作系统诞生,允许多个用 户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提高了
计算机的利用率。
实时操作系统开始发展,满足了 特定应用对时间敏感性的要求, 如工业控制和军事应用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操 作系统也不断完善和扩展,出现 了许多不同的类型和版本,如 Unix、Linux、Windows等。
Alan Turing
被誉为计算机科学之父,提出了图灵机模型, 为计算机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John Backus
发明了FORTRAN语言,开创了高级编程语 言的先河。
Edsger Dijkstra
提出了图论和最短路径算法,对计算机科学 和软件工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回顾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生物计算 生物计算借鉴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模拟生 物神经系统和信息处理方式,实现更高效、更智 能的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软件发展历史(简史)来源:互联网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很快。

50年前,计算机只能被高素质的专家使用,今天,计算机的使用非常普遍,甚至没有上学的小孩都可以灵活操作;40年前,文件不能方便地在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交换,甚至在同一台计算机的两个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交换也很困难,今天,网络在两个平台和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无损的文件传输;30年前,多个应用程序不能方便地共享相同的数据,今天,数据库技术使得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程序可以互相覆盖地共享数据。

了解计算机软件的进化过程,对理解计算机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第一代软件(1946-1953)第一代软件是用机器语言编写的,机器语言是内置在计算机电路中的指令,由0和1组成。

例如计算2+6在某种计算机上的机器语言指令如下:10110000 0000011000000100 0000001010100010 01010000第一条指令表示将“6”送到寄存器AL中,第二条指令表示将“2”与寄存器AL 中的内容相加,结果仍在寄存器AL中,第三条指令表示将AL中的内容送到地址为5的单元中。

不同的计算机使用不同的机器语言,程序员必须记住每条及其语言指令的二进制数字组合,因此,只有少数专业人员能够为计算机编写程序,这就大大限制了计算机的推广和使用。

用机器语言进行程序设计不仅枯燥费时,而且容易出错。

想一想如何在一页全是0和1的纸上找一个打错的字符!在这个时代的末期出现了汇编语言,它使用助记符(一种辅助记忆方法,采用字母的缩写来表示指令)表示每条机器语言指令,例如ADD表示加,SUB表示减,MOV表示移动数据。

相对于机器语言,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就容易多了。

例如计算2+6的汇编语言指令如下:MOV AL,6ADD AL,2MOV #5,AL由于程序最终在计算机上执行时采用的都是机器语言,所以需要用一种称为汇编器的翻译程序,把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代码。

编写汇编器的程序员简化了他人的程序设计,是最初的系统程序员。

第二代软件(1954-1964)当硬件变得更强大时,就需要更强大的软件工具使计算机得到更有效地使用。

汇编语言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但是程序员还是必须记住很多汇编指令。

第二代软件开始使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简称高级语言,相应地,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称为低级语言)编写,高级语言的指令形式类似于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例如计算2+6的高级语言指令就是2+6),不仅容易学习,方便编程,也提高了程序的可读性。

IBM公司从1954年开始研制高级语言,同年发明了第一个用于科学与工程计算的FORTRAN语言。

1958年,麻省理工学院的麦卡锡(John Macarthy)发明了第一个用于人工智能的LISP语言。

1959年,宾州大学的霍普(Grace Hopper)发明了第一个用于商业应用程序设计的COBOL语言。

1964年达特茅斯学院的凯梅尼(John Kemeny)和卡茨(Thomas Kurtz)发明了BASIC语言。

高级语言的出现产生了在多台计算机上运行同一个程序的模式,每种高级语言都有配套的翻译程序(称为编译器),编译器可以把高级语言编写的语句翻译成等价的机器指令。

系统程序员的角色变得更加明显,系统程序员编写诸如编译器这样的辅助工具,使用这些工具编写应用程序的人,称为应用程序员。

随着包围硬件的软件变得越来越复杂,应用程序员离计算机硬件越来越远了。

那些仅仅使用高级语言编程的人不需要懂得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这就降低了对应用程序员在硬件及机器指令方面的要求。

因此,这个时期有更多的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人员参与程序设计。

由于高级语言程序需要转换为机器语言程序来执行,因此,高级语言对软硬件资源的消耗就更多,运行效率也较低。

由于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可以利用计算机的所有硬件特性并直接控制硬件,同时,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的运行效率较高,因此,在实时控制、实时检测等领域的许多应用程序仍然使用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来编写。

在第一代和第二代软件时期,计算机软件实际上就是规模较小的程序,程序的编写者和使用者往往是同一个(或同一组)人。

由于程序规模小,程序编写起来比较容易,也没有什么系统化的方法,对软件的开发过程更没有进行任何管理。

这种个体化的软件开发环境使得软件设计往往只是在人们头脑中隐含进行的一个模糊过程,除了程序清单之外,没有其他文档资料。

第三代软件(1965-1970)在这个时期,由于用集成电路取代了晶体管,处理器的运算速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处理器在等待运算器准备下一个作业时,无所事事。

因此需要编写一种程序,使所有计算机资源处于计算机的控制中,这种程序就是操作系统。

用作输入/输出设备的计算机终端的出现,使用户能够直接访问计算机,而不断发展的系统软件则使计算机运转得更快。

但是,从键盘和屏幕输入输出数据是个很慢的过程,比在内存中执行指令慢得多,这就导致了如何利用机器越来越强大的能力和速度的问题。

解决方法就是分时,即许多用户用各自的终端同时与一台计算机进行通信。

控制这一进程的是分时操作系统,它负责组织和安排各个作业。

1967年,塞缪尔(A.L.Samuel)发明了第一个下棋程序,开始了人工智能的研究。

1968年荷兰计算机科学家狄杰斯特拉(Edsgar W.Dijkstra)发表了论文《GOTO语句的害处》,指出调试和修改程序的困难与程序中包含GOTO语句的数量成正比,从此,各种结构化程序设计理念逐渐确立起来。

20世纪60年代以来,计算机用于管理的数据规模更为庞大,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多种应用、多种语言互相覆盖地共享数据集合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为解决多用户、多应用共享数据的需求,使数据为尽可能多的应用程序服务,出现了数据库技术,以及统一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软件数量急剧膨胀,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严重问题,例如:在程序运行时发现的问题必须设法改正;用户有了新的需求必须相应地修改程序;硬件或操作系统更新时,通常需要修改程序以适应新的环境。

上述种种软件维护工作,以令人吃惊的比例消耗资源,更严重的是,许多程序的个体化特性使得他们最终成为不可维护的,“软件危机”就这样开始出现了。

1968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计算机科学家在联邦德国召开国际会议,讨论软件危机问题,在这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并使用了“软件工程”这个名词。

第四代软件(1971-1989)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结构化程序设计技术,Pascal语言和Modula-2语言都是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规则制定的,Basic这种为第三代计算机设计的语言也被升级为具有结构化的版本,此外,还出现了灵活且功能强大的C语言。

更好用、更强大的操作系统被开发了出来。

为IBM PC开发的PC-DOS和为兼容机开发的MS-DOS都成了微型计算机的标准操作系统,Macintosh机的操作系统引入了鼠标的概念和点击式的图形界面,彻底改变了人机交互的方式。

20世纪80年代,随着微电子和数字化声像技术的发展,在计算机应用程序中开始使用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出现了多媒体计算机。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这个时期出现了多用途的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面向没有任何计算机经验的用户。

典型的应用程序是电子制表软件、文字处理软件和数据库管理软件。

Lotus1-2-3是第一个商用电子制表软件,WordPerfect是第一个商用文字处理软件,dBase III是第一个实用的数据库管理软件。

第五代软件(1990-)第五代软件中有三个著名事件:在计算机软件业具有主导地位的Microsoft公司的崛起、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的出现以及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普及。

在这个时期,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在PC机市场占有显著优势,尽管WordPerfect仍在继续改进,但Microsoft公司的Word成了最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

20世纪90年代中期,Microsoft公司将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制表软件Excel、数据库管理软件Access和其他应用程序绑定在一个程序包中,称为办公自动化软件。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的,当时主要是用在Smalltalk语言中。

20世纪90年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逐步代替了结构化程序设计,成为目前最流行的程序设计技术。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尤其适用于规模较大、具有高度交互性、反映现实世界中动态内容的应用程序。

Java、C++、C#等都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

1990年,英国研究员提姆·柏纳李(Tim Berners-Lee)创建了一个全球Internet文档中心,并创建了一套技术规则和创建格式化文档的HTML语言,以及能让用户访问全世界站点上信息的浏览器,此时的浏览器还很不成熟,只能显示文本。

软件体系结构从集中式的主机模式转变为分布式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或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软件从实验室走出来进入了实际应用,完善的系统软件、丰富的系统开发工具和商品化的应用程序的大量出现,以及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计算机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阶段。

在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史上,需要注意“计算机用户”这个概念的变化。

起初,计算机用户和程序员是一体的,程序员编写程序来解决自己或他人的问题,程序的编写者和使用者是同一个(或同一组)人;在第一代软件末期,编写汇编器等辅助工具的程序员的出现带来了系统程序员和应用程序员的区分,但是,计算机用户仍然是程序员;20世纪70年代早期,应用程序员使用复杂的软件开发工具编写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由没有计算机背景的从业人员使用,计算机用户不仅是程序员,还包括使用这些应用软件的非专业人员;随着微型计算机、计算机游戏、教育软件以及各种界面友好的软件包的出现,许多人成为计算机用户;万维网的出现,使网上冲浪成为一种娱乐方式,更多的人成为计算机的用户。

今天,计算机用户可以是在学习阅读的学龄前儿童,可以是在下载音乐的青少年,可以是在准备毕业论文的大学生,可以是在制定预算的家庭主妇,可以是在安度晚年的退休人员,……,所有使用计算机的人都是计算机用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