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软硬不均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城通公司 李谷阳,胡如成)

合集下载

盾构在软硬不均地段的掘进方案)

盾构在软硬不均地段的掘进方案)

盾构法施工在软硬不均地层中的掘进方案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量盾构隧道工程的实践,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在设计理论、施工方法和设备设施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而为在软弱基础中修筑隧道和管道等工程的主导技术,在世界各国的城市建设、工业管线施工以及公路、铁路、水利工程和矿山建设中,提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国是在本世纪50年代开始引进盾构法修筑隧道工程的。

施工中注意吸收和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新工艺、新材料,参考和借鉴别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发展速度较快,成绩斐然。

但是,通过在深地铁的盾构隧道施工可以看出,盾构施工也有很多局限性和缺陷性。

最明显的是盾构不能顺利通过掌子面地层软硬不均的地段。

本文主要是根据中隧集团在深圳地铁福民站~会展中心遇到的典型地质软硬不均现象,总结和阐述在此种情况下盾构法施工的方法。

1、工程实例1.1上海隧道股份施工的购物公园站~竹子林站区间上海隧道股份使用日本三菱盾构机,施工中因遇到孤石或掌子面地层上软下硬等软硬不均的现象,结果导致掘进速度很慢,刀盘严重损坏,先后在刀盘前方施做了两个竖井和一次旋喷桩加固,通过上述方法,进行刀盘的修理和换刀。

1.2中隧集团施工福民站~会展中心站右线盾构隧道中隧集团使用德国海瑞克生产的土压平衡式盾构,从福民站向会展中心方向掘进,至SSK2+325.8附近时,掌子面地层出现上软下硬、左软右硬的情况,结果导致掘进速度极慢,刀具严重破坏,地面发生沉降异常,最终地面坍塌,被迫停工。

1.2.1地质情况隧道覆土和通过范围的地质情况如图一所示。

1.2.2进入此段前后掘进施工情况掘进参数:进入前进入后推力1000T左右1400T最后增至2100T推进速度60mm/min2~6mm/min刀盘转速1.5~1.8rpm1.8~2.3rpm刀盘扭矩70~149bar间跳动155bar渣土温度25℃左右高达83℃图一福民站~会展中心站典型软硬不均地层施工中伴随的现象:掘进速度在瞬间降低至很低,刀盘扭矩跳动利害,常有卡死刀盘的现象,土仓内有较大的异响,有较大重物在土仓内滚动但的声音又传不出来的感觉,同时,掘进时盾构振动利害。

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复合地层施工技术措施浅析

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复合地层施工技术措施浅析

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复合地层施工技术措施浅析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地下空间的建设越来越重要。

然而,盾构施工在穿越上软下硬复合地层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对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通过文献资料梳理和案例分析,提出了有效的技术措施,包括钻探勘探、风险评估、地质预测、管片配合、地质应急处理等。

这些技术措施可以提高盾构施工在上软下硬复合地层中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关键词:盾构施工,上软下硬复合地层,技术措施,风险评估,地质预测1.背景介绍盾构法是一种在地下施工中应用广泛的技术。

由于其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高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城市地下工程采用盾构法进行施工。

然而,在穿越地下复合地层时,盾构施工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尤其复杂,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2.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特点上软下硬复合地层指的是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先穿越软弱地层,然后进入硬岩地层的一种地质条件。

这种地质条件具有以下特点:①上软层往往存在不稳定性和变形性,易导致管片不对称和开裂;②下硬层中存在较硬的岩层,盾构掘进面容易出现断层、刀盘损坏等情况;③软硬层之间的转换容易导致地面沉降、管片损坏等问题。

④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难以准确预测和评估,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意外情况;⑤对盾构施工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采取特殊的技术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由于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特殊性质,盾构施工在这种地质条件下需要采取更为精细和复杂的技术措施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必须全面了解地质情况和岩土力学参数,针对性地设计和选择管片类型和配合方案,预测和评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应对。

同时,还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和意外情况。

总之,上软下硬复合地层是盾构施工面临的一种特殊地质条件,具有较高的风险和难度。

但是,通过合理的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性,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软硬复合地层土压盾构掘进施工工法 (2)

软硬复合地层土压盾构掘进施工工法 (2)

软硬复合地层土压盾构掘进施工工法一、前言软硬复合地层土压盾构掘进施工工法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盾构掘进工法,在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该工法主要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土层和岩土交接处的盾构建设。

本文将对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1. 本工法采用软硬复合方式,利用预喷浆料加固软弱地层,提高盾构掘进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该工法通过调整施工参数,对软硬复合地层进行优化处理,提高了盾构掘进效率和成品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3. 经过多年的实践应用和不断的技术创新,本工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和施工标准,具有稳定的施工效果和可靠的安全保障。

三、适应范围本工法适用于软硬土岩复合地层盾构建设,尤其适用于软土层较厚、岩土交接处突出、地下水渗透严重的条件下。

同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难度较大的隧道工程建设完成,提高了工程进度和效率。

四、工艺原理本工法主要采取分里程掘进、预养护、固结增强、腔体钻进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实现了软硬复合地层土压盾构掘进施工工艺的稳定运行和有效推进。

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土工机械、岩土力学和工程地质学等学科的综合应用,通过对施工工艺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高了施工过程的精细化和自动化程度。

五、施工工艺1. 分里程掘进为确保盾构的稳定运行和有效推进,本工法采用分里程掘进的方式。

具体来说,就是根据盾构管片的长度,将行进里程分为若干个段落,每次掘进一段落后,对盾构进行检查和养护,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段的掘进。

2. 预养护本工法将养护作为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采用预养护的方式,对软弱地层进行固结和加固。

具体来说,就是在掘进之前,先喷洒一层预养护料,形成一个养护环境,从而保证隧道掘进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固结增强本工法采用固结增强技术,将钢筋等材料埋入软土之中,形成框架结构,从而增强软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关键技术分析摘要:本文通过笔者多年工作经验。

重点就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并运用现场实践进行深入解析。

充分探索大型盾构穿越作业特点。

为同行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往复式;压缩机;曲轴;修复1引言地铁盾构是城市地铁施工中一种重要的施工技术,是在地面下隧洞的一种施工方法。

它使用地铁盾构机在地下掘进,在防止软基开挖面崩塌或保持开挖面稳定的同时,在机内安全地进行隧洞的开挖和衬砌作业。

其施工过程需先在隧洞某段的一端开挖竖井或基坑,将地铁盾构机吊入安装,地铁盾构机从竖井或基坑的墙壁洞门处开始掘进并沿设计线型推进直至到达洞线中的另一竖井或隧洞的端点。

2盾构穿越施工前期工作盾构法施工之前需要对地质进行勘察工作。

由于在盾构机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高地应力、围宕大变形和软弱夹层等不能确定的地段,所以在施工中必须进行地质勘查工作,地质勘查工作需要达到周密、完善的目的,以便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在盾构机不断掘进过程中,液压钻机可以在每天的停机维护期间进行超前勘探,以便及时的发现施工中的情况。

如果盾构机的日进速度在20m以上时,也可采用地质雷达进行探测。

3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要点3.1施工优越性盾构穿越施工首先需要施工人员了解施工技术的优越性。

随着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的建设,对配套交通系统的需求越来越高。

在这一过程中,地铁以其便利、环保、高效的特点,在日益紧张的城市交通中起到了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

应用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的施工计算,可以有效地避免对地面交通造成较大影响,也可以充分保护周围建筑物,具有很强的优势。

盾构穿越施工的同时,通过软硬地层在建的计算应用程序可以有效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并且可以参考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刀盘扭矩和推力油缸的参数值进行合理优化推力降低,因此在推进速度也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3.2强化设备维护盾构穿越的关键是设备的维护和性能。

在设备的早期维护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盾构机在施工中运行平稳、正常;其次,对所需要的施工设备,包括二次灌浆机、搅拌站等进行综合性能测试,以确保其能保持最佳运行状态,最终达到快速通过施工危险区的效果。

含砂砾岩裂隙发育软硬不均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探讨

含砂砾岩裂隙发育软硬不均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探讨

含砂砾岩裂隙发育软硬不均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探讨摘要:通过对南京地铁二号线紫金山麓【苜蓿园站~明故宫站】区间盾构施工中遇到的“地质灾害”进行分析,以及在后续施工中克服该段软硬复合地层施工中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引发对类似地层盾构施工技术的探讨。

关键词:砂砾岩,裂隙发育,软硬不均复合地层,地面预加固,开仓,更换刀具,刀具管理,风险控制,成本管理。

0引言随着盾构施工技术在城市地铁建设应用中的不断发展,软硬不均复合地层也越来越多的开始采用盾构法施工,但是在该类地层中采用盾构法施工也引发出相应的技术难题。

工程实例表明,如:刀具损耗巨大、更换刀具困难、推进难度大、掘进模式选择困难等困扰施工的主要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刀具磨损异常、消耗量大。

需要经常检查更换刀具与地层不稳不满足直接开仓这一矛盾越来越明显的影响施工,情况严重部位甚至造成盾构被困,刀盘、刀具条件无法继续推进施工,又无法开仓检查更换刀具的困境[1]。

含砂砾岩软硬不均复合地层是南京地铁二号线【苜蓿园站~明故宫站】区间盾构穿越的主要地层之一,也是该区间盾构施工中的难点,仅区间右线共210环252m含砂砾岩段软硬不均复合地层掘进就耗时6个月零6天。

本文仅以区间右线推进通过该段地层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对该地层和类似地层盾构施工提出一些分析和见解,以供探讨和参考。

1 工程简介南京地铁二号线【苜蓿园站~明故宫站】区间隧道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区间全长1306.9m,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共1086环。

盾构下穿沪宁高速匝道桥台、沪宁高速立交桥台、明城墙等建筑物,地下管线密集。

隧道沿线穿越地层存在5段4种不同特点的地层,同一施工段存在垂直、水平方向不同地层的组合,地层软硬不均,地质纵断面图见图1。

图1 苜蓿园~明故宫站区间隧道地质纵断面示意图其中83~297环含砂砾岩段软硬不均复合地层微风化砂砾岩与中微风化泥岩、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交互。

盾构断面地层上软下硬,微风化砂砾岩局部强度很高,见表1。

宁波复合地层上软下硬工况下盾构施工技术措施

宁波复合地层上软下硬工况下盾构施工技术措施

宁波复合地层上软下硬工况下盾构施工技术措施摘要:盾构在上软下硬地层中掘进施工时,盾构机姿态控制难度大,容易产生超挖,导致地面沉降过大,而在复合地层上软下硬工况下盾构掘进施工难度更高,除姿态控制难、易超挖外,还会出现刀盘偏磨、螺旋机喷涌、管片上浮等风险。

本文以宁波镇海炼化石油管道迁改工程为例,介绍在复合地层上软下硬工况条件下盾构掘进施工相关技术措施。

关键词:复合地层;上软下硬;盾构施工1 工程背景1.1 工程概况衙前山盾构隧道为单圆单线隧道,隧道全长996.79m(831 环)、外径6200mm,内径5500mm,沿途需穿越江南公路、海天公园、石油管廊带、S79 省道、衙前山。

盾构隧道穿越土层为复合地层,其中前400m主要为软土,软土地层段顶埋深10.2m~24.4m;后600m主要为风化岩,风化岩层段顶埋深17.2m~42.2m。

隧道竖曲线为“V”字坡,最大纵坡35‰,平面曲线最小半径为R3000m,采用 1台Ф6460mm 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由2号工作井始发推进至1号工作井接收。

按照地勘资料,区间隧道在330~407环盾构所处断面为上软下硬地层,穿越上软下硬段线型平曲线直线段,竖曲线:330~377环R=2000,378~407环+22‰单坡。

表1 区间上软下硬地段地层分段统计表图1 区间上软下硬地层隧道剖面图1.2 周边环境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段地面为海天公园边高尔夫球场内,球场下方敷设镇海炼化石油管廊带,盾构上软下硬穿越段上方分布有6根石油管线。

图3 隧道上软下硬段与石油管线剖面位置关系示意图1.3 水文地质1)工程地质盾构穿越上软下硬段主要涉及的地层⑤1粘土、⑤2粉质粘土、⑦2含粘性土碎砾石层、⑨1强风化流纹斑岩、⑨2中风化流纹斑岩、⑩1全风化凝灰岩、⑩2强风化凝灰岩、⑩3中等风化流纹斑岩。

表2 软土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2)水文条件拟建隧道穿过丘陵区、山麓斜地及平原区,根据地下水的含水介质、赋存条件和水力特征,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三种类型。

软硬不均地层复合盾构研究报告及掘进技术

软硬不均地层复合盾构研究报告及掘进技术

软硬不均地层复合盾构的研究及掘进技术摘要:针对广州地铁二号线越秀公园—三元里区间的软硬不均地层的盾构施工,提出复合盾构的设计思想,并对复合盾构的功能及技术参数进行研究,分析刀盘、刀具与地质的适应性。

研究复合盾构掘进模式的原理、掘进参数及模式之间的转换技术,解决了软硬不均地层的掘进难、效率低、成本高、地层变形不易控制等技术难题。

为了有效地控制掘进方向和盾构姿态,分析盾构掘进方向偏差的原因,研究相应的控制方法,达到了防止管片裂损和控制错台的目的。

为防止黏性地层掘进的“泥饼”现象及富水地层掘进的“喷涌”现象的发生,研究相应的渣土改良技术。

通过盾尾环形间隙同步注浆技术的研究及采用可靠的技术措施,并加强施工监测,及时变更掘进参数,控制地层的变形,确保京广铁路正常运营及临近建构筑物的安全。

关键词:隧道工程;软硬不均地层;复合盾构;模式转换;渣土改良;同步注浆;变形控制1引言本文依托广州地铁二号线越秀公园—三元里(以下简称越三>区间隧道盾构法施工进行研究。

地层软硬不均,其中强度较高、稳定性能好的中风化岩(8>和微风化岩(9>占多数,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最高达到78.2MPa。

同时洞身还通过强风化岩(7>、全风化岩(6>(呈土状>、残积土层(5>和断层破碎带等不稳定地层,地层分界面起伏大,软硬交错,并且岩层中普遍含砾石,对刀具严重磨损。

地质纵断面见图1,各种地层分布统计见图2。

由于地层中存在高黏性土层,盾构掘进时容易在刀盘前部形成泥饼,严重影响掘进。

同时通过富水的断层破碎带时,施工可能发生突水现象。

越三区间隧道穿越地区地表交通繁忙,建筑物密集,有135栋建筑处于隧道上方,桩基底部距隧道最近的仅0.56m,有31根建筑物桩基距隧道顶部仅0.56~2.00m,桩基类型多,所处地层各异。

约165m长隧道要穿越广州火车站14股轨道,并且站内人行天桥桩基和邮电地下通道底板离隧道顶仅3~5m。

盾构穿越软硬不均地层技术研究

盾构穿越软硬不均地层技术研究
不均 匀 风 化 。 由 于 地 层 岩 性 变 化 较 大 , 硬 不 均 地 层 多 , 软 软
【 文献标识码 】 B
起伏 , 地面高程 0 6 . 0~1 .3m。沿线 附 近主要建 筑为 在建 16
深 圳 地 铁 1号线 续 建 工 程 鲤 鱼 门站 、 警 边 防 七 支 队 、 乐 武 安
子面坍塌 , 引起 地面不均匀沉 降。施工时可适 当降低盾构机
推力及刀盘扭矩 , 小对 地层 的扰动 , 采用半 敞开模 式或 减 可 土压平衡模 式掘进 , 然后 向土仓注入压 缩空气或泡 沫等人工 材料辅 助进行开挖 , 既可 以防止上部 掌子面坍塌 又利于检查 清 理刀盘和更换 刀具 。同时 , 强沉 降监测 和 出碴 量管 理 , 加
时 对 类似 工程 有 一 定 的借 鉴 作 用 。
【 关键词 】 软硬 不均地层 ; 盾构施 工; 隧道 【 中图分 类号 】 U 5.3 454
通常在软岩和硬岩 分界 处 , 较为坚 硬岩层仅在 隧道开挖 面下半 部分出露 。由于岩石组成 物质不均 匀、 隙发 育的差 裂 别以及地下水 的作 用等 , 使各岩层风化带 中存在不 同程度 的
章 以 深 圳 地铁 5号 线 5 0 标 段 前 海 湾 一临 海 站 盾 构 区 间为 工 程 实例 , 绍 了城 市 地 铁 中软 硬 不 均 地 层 的 盾 31 介
构法施 工技 术 , 对施工过程 中刀具磨损 、 盾构轴线偏移 、 面沉降等施 工难 点作 了分析 , 出了解决 方法,同 地 提
盾 构 穿 越 软 硬 不 均 地 层 技 术研 究
赵先鹏 张 恒 陈寿根 楚兴华 , , ,
( . 南交 通大 学 , 1西 四川成 都 6 0 3 ; . 1 0 1 2 中铁一 局 城市轨 道 交通公 司 , 陕西西 安 7 0 0 ) 100

软硬不均复杂地层的盾构施工技术分析

软硬不均复杂地层的盾构施工技术分析

软硬不均复杂地层的盾构施工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1-06-04T15:28:02.027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第2期作者:崔信为[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城市轨道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崔信为绍兴市柯桥区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绍兴市 31203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城市轨道交通事业迅速发展,使盾构施工技术在铁路建设中广泛使用。

盾构施工技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施工造成的影响也非常小,机械化程度较高,但是在面对软硬不均复杂地层结构时,为了降低施工安全问题,避免造成人员伤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采用盾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

因此,本文对软硬不均复杂地层的施工难点进行分析,提出提高盾构施工技术水平的有效对策,希望可以为相关工程提供有效的借鉴关键词:软硬不均;复杂地层;盾构施工技术随着地铁路线路的不断增加,盾构隧道需要穿越更多的复杂地层,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软硬不均复杂地层是最常见的一种地质情况,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对施工要求也非常高,在面对该情况下,一定要结合当前的施工情况,对盾构施工过程中存在地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施工技术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充分体现盾构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

1施工难点1.1地面沉降围堰处在软硬泥岩中,湿陷性的黄土强度非常低,稳定性较差,不容易进行切割;中部破碎区的稳定性较差时,会导致工作面坍塌,地面附件聚落无法实现均匀分布。

施工过程中,可以适当降低盾构机刀盘的扭矩[1]。

为了减少对岩性造成的较强干扰,可以采用半开式或者是压力平衡方式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开挖,之后在注入减压剂。

将泡沫与人造材料主要材料倒入原料箱中,按照正确方式进行挖掘,能够有效防止面部上半部位出现塌陷,还可以实现二次检查,保障施工整体的质量。

1.2刀具磨损严重在质地非常坚硬的泥岩中实施防护方法时,工具用刀就会在非常坚硬的岩石表面相互碰撞,相互摩擦,对刀头造成的冲击力非常大。

软硬不均地层盾构穿越建筑群关键施工技术

软硬不均地层盾构穿越建筑群关键施工技术

软硬不均地层盾构穿越建筑群关键施工技术摘要:盾构施工技术以其高效、安全、便捷以及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等特点,广泛运用于城市地铁及管廊隧道修建。

但在一些地质条件复杂,上层建筑物及管线密集的环境中施工时,仍会对地层产生不可避免的扰动,而盾构施工既要保护已有建筑物的安全又要兼顾隧道施工自身安全,所以对盾构施工技术的研究尤为重要。

关键词:软硬不均地层;盾构穿越;建筑群关键;施工技术1概述对盾构穿越软硬不均地层时的盾构轴线偏移、地面沉降等施工难点作了分析;采取加固地层和优化掘进参数控制盾构施工对上部建筑物的影响;阐述了盾构掘进下穿民房建筑群的沉降施工准备和技术措施等。

无疑,这些研究对盾构下穿建筑物以及穿越软硬不均地层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由于地质环境的差异,相应的技术研究不尽相同。

本文依托武汉地铁8号线二期工程第三标段小洪山站~街道口站右线区间隧道施工,对软硬不均地层盾构大坡度并小曲线半径穿越建筑群关键施工技术进行综合阐述,通过采取优化刀具配置、优化渣土改良,设置换刀点主动查刀等措施,盾构顺利穿越建筑群,为类似盾构穿越建筑群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2盾构穿越建筑群施工技术2.1施工风险分析盾构连续穿越的建筑物均为老旧居民楼,基础较差且穿越距离较长,安全风险是盾构在软硬不均地层掘进施工易造成地表沉降、建筑物结构失稳风险。

盾构穿越线路存在长距离大下坡并小曲线半径施工,一是水平运输存在溜车风险;二是盾构水平和垂直姿态偏差会同时出现,调整困难;三是盾构同步注浆浆液会在紧邻盾尾外壳处堆积,造成成型管片注浆不饱满,导致地表沉降。

盾构下穿建筑物段地层软硬不均,对刀具磕碰撞击较大,存在房屋底下被动开仓换刀风险。

2.2刀具和渣土改良系统优化盾构穿越建筑群后洞身地层处于风化泥岩中,综合考虑刀盘采用四辐条+四辐板复合式设计,开口率38%,材料采用Q345C高强度钢板,配备中心双刃滚刀4把,正面单刃滚刀30把,边缘单刃滚刀11把,切刀28把,边刮刀16把,超挖刀1把。

软硬不均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城通公司 李谷阳,胡如成)

软硬不均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城通公司 李谷阳,胡如成)

软硬不均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李谷阳胡如成中铁五局城通公司,湖南,长沙 410007[摘要] 本文结合大连地铁1号线103标七~西盾构工区的工程实例,详细地分析了地铁隧道在穿越上软下硬不均地层时的盾构施工的主要特点、掘进参数、渣土改良技术及盾构在地层转换时的施工措施等关键技术,为今后在类似地层中采用盾构施工工程提供一定的参数的价值。

[关键词] 上软下硬不均地层;盾构;盾构参数;渣土改良1工程概述大连地铁一号线103标七~西盾构区间隧道起于七十九中学站后端,经长兴街沿西南方向至西安路站前端,区间设计起点里程为DK10+726.655,设计终点里程右线为DK11+617.080,左线为DK11+617.076,区间长度为右线885.17m,左线881.718m,区间设一处联络通道。

区间盾构采用两次盾构始发,先从七十九中学右线始发,到达西安路站后,进行盾构机的拆卸然后吊出,转运到七十九中学站再进行左线始发,最后到达西安路站完成整个区间盾构施工任务。

大连地铁1号线路103标七~西盾构区间工程平面见图1所示。

图1 大连地铁1号线103标七~西盾构工程平面示意图2工程地质工程区域内地势基本平坦,地表高程在12.10m~17.00m,区间沿线主要为马栏河二阶地层,后经人工改造。

场区风内未发现明显的断裂构造,场地构造稳定性总体较好。

本区间范围内上覆第四系人工堆积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下伏震旦系长岭子组钙质板岩<Zwhc)、中生代燕山辉绿岩<)。

区间右线主要为中风化钙质板岩,自稳性较好,且岩层单一。

而区间左线主要穿越上软下硬不均匀岩层,上部为全风化岩层或局部位置有砂卵石层侵入,下部为中风化钙质板岩层,属于典型的垂直方向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其隧道地质剖面图如图2所示。

图2 左线隧道地质剖面图3软硬不均地层盾构掘进技术3.1 软硬不均复合地层盾构施工的主要特点<1)经常变换盾构施工模式。

复合软土地层中盾构到达施工技术

复合软土地层中盾构到达施工技术

复合软土地层中盾构到达施工技术摘要:通过盾构隧道施工的到达技术在昆明地铁独有的地层特点的运用,介绍在小半径、大坡度、浅覆土、地基承载力差盾构机到达的关键技术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到达准备;接收阶段;接收托架定位;控制参数Abstract: through the shield tunnel construction of metro in kunming to technology of the use of unique strata characteristics, and introduced in small radius, large slope, lightly with soil,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poor shield construction machine to arrive the key technology and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Key words: ready for the stage to receive bracket positioning control parameters1、引言盾构机在软弱地层中始发与到达是风险控制的难点。

到达端的各项技术参数控制及选定是保证安全顺利出洞的前提及重点,主要参数控制点如下:⑴到达端地层加固及加固效果是否满足盾构机到站掘进要求;⑵控制盾构机到达端的各项施工工序保证安全到达的重点;⑶在承载力差、浅覆土、小半径、大坡度等不利条件下,对盾构精确到达的盾构施工各项参数的控制关键因素;⑷符合线路线形接收托架的安装定位使盾构机快速步入托架及及时、快捷、有效的封堵洞门;2、工程概况晓东村站~世纪城站区间隧道,起点为晓东村站,终点为区间中间井,也是本区间盾构的吊出井。

隧道自晓东村站东始发后以R=350m及23.586‰的半径拐入彩云北路中间吊出井,到达端里程为IDK20+180.000;盾构区间到达端的坡度上至盾构接收井,到达端里程为IDK20+194.371;到达端上方为素填土,主要穿越粘土层、粉质粘土层及泥炭质层;到达段拱顶埋深不足5m;3、到达前的主要施工组织到达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方面:⑴端头加固取芯及探水;⑵洞门钢筋混凝土围护桩分两次破除;⑶防水洞门密封安装;⑷盾构机定位及纠偏量计划;⑸掘进参数选择;⑹接收托架安装定位。

软硬不均匀地层盾构推进技术交底

软硬不均匀地层盾构推进技术交底

盾构推进施工软硬不均地层技术交底记录一、交底范围及目的【泰~京】区间右线盾构513-536环穿越上软下硬段地层,为控制盾构穿越期间地面沉降符合规范要求,确保地面及周边建筑物稳定,特进行此交底。

二、交底依据(1)南京地铁三号线TA03标【泰~京】区间相关设计图纸。

(2)南京地铁三号线D3-XK01标泰冯路站~京新村站区间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3)《市政地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TJ08—236—2006。

(4)南京地铁三号线TA03标施工组织设计。

(5)南京地铁三号线TA03标【泰~京】区间盾构推进方案。

三、工程情况说明【泰~京】区间右线盾构通过软硬不均匀地层(里程为K5+808.59到K5+781.14,从682环推进1100mm开始,到536环推进至1050mm结束。

该段地面为苏宁在建小区中达项目部临建房屋(详见附图),穿越段地质情况自上而下依次为杂填土、流塑状淤泥、淤泥质粉质粘土、强、中风化岩,隧道穿越范围内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及强、中风化岩地层,隧道顶埋深为11.0~11.6m。

四、施工时间计划工序名称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备注 盾构通过软硬不均匀地层 2012.6.20 2013.6.30 10天五、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1、土仓压力:推进时2#、3#土仓压力控制在2.0~2.2bar,在保证土仓压力的情况下稳步推进。

2、推进参数:盾构总推力保持在180-200bar,刀盘转速为1.4-1.6r/min,刀盘扭矩保证在80-160bar之间。

3、出渣量:出渣量控制在37~39m3每环,出土量变化值±1m3。

4、推进速度:在保证土仓压力及出土量的情况下稳步推进,掘进速度控制在10~15mm/min,尽量保持其稳定,减小对地层的扰动,减小地面沉降。

5、注浆量:注浆量按照4.5~5m3每环进行。

由值班工程师根据地面沉降情况要求进行补注浆。

6、外加剂:在刀盘扭矩大导致无法正常推进时,可加入泡沫剂,每环加入量为30~60L。

《软硬不均地层及复杂环境隧道复合盾构研究与掘进技术》科技成果通过专家鉴定

《软硬不均地层及复杂环境隧道复合盾构研究与掘进技术》科技成果通过专家鉴定

《软硬不均地层及复杂环境隧道复合盾构研究与掘进技术》科
技成果通过专家鉴定
孔样金
【期刊名称】《公路隧道》
【年(卷),期】2005(000)001
【摘要】由河南省科技厅主持,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隧道集团完成的《软硬不均
地层及复杂环境隧道复合盾构的研究与掘进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日前在广州召开,出席会议专家经过认真审查和评论,一致同意该项目成果通过鉴定,并给予高度评价。

专家认为项目组所提出的复合盾构机设计思想具有原创性,而其掘进技术又拓宽了盾构法的适用地层范围,大大提高了我国盾构法施工的技术水平;关于
1.5m宽管片的设计与应用、新型泡沫剂的研制及渣土改良技术、
【总页数】1页(P47)
【作者】孔样金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55
【相关文献】
1.软硬不均地层盾构下穿既有隧道近接施工掘进参数优化分析 [J], 赵星宇
2.基岩破碎带与软硬不均等不良地层盾构掘进技术分析 [J], 杜闯东
3.盾构穿越软硬不均浅覆土地层始发掘进施工技术 [J], 罗昌文
4.《填海区复杂环境下复合盾构施工关键技术》科技成果通过专家鉴定 [J], 无
5.中铁隧道集团《软硬不均地层及复杂环境隧道复合盾构的研制与掘进技术》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J], 孔祥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硬不均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李谷阳胡如成中铁五局城通公司,湖南,长沙 410007[摘要] 本文结合大连地铁1号线103标七~西盾构工区的工程实例,详细地分析了地铁隧道在穿越上软下硬不均地层时的盾构施工的主要特点、掘进参数、渣土改良技术及盾构在地层转换时的施工措施等关键技术,为今后在类似地层中采用盾构施工工程提供一定的参数的价值。

[关键词] 上软下硬不均地层;盾构;盾构参数;渣土改良1工程概述大连地铁一号线103标七~西盾构区间隧道起于七十九中学站后端,经长兴街沿西南方向至西安路站前端,区间设计起点里程为DK10+726.655,设计终点里程右线为DK11+617.080,左线为DK11+617.076,区间长度为右线885.17m,左线881.718m,区间设一处联络通道。

区间盾构采用两次盾构始发,先从七十九中学右线始发,到达西安路站后,进行盾构机的拆卸然后吊出,转运到七十九中学站再进行左线始发,最后到达西安路站完成整个区间盾构施工任务。

大连地铁1号线路103标七~西盾构区间工程平面见图1所示。

图1 大连地铁1号线103标七~西盾构工程平面示意图2工程地质工程区域内地势基本平坦,地表高程在12.10m~17.00m,区间沿线主要为马栏河二阶地层,后经人工改造。

场区风内未发现明显的断裂构造,场地构造稳定性总体较好。

本区间范围内上覆第四系人工堆积层(4ml Q )、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3al Q pl )、下伏震旦系长岭子组钙质板岩(Zwhc )、中生代燕山辉绿岩()。

区间右线主要为中风化钙质板岩,自稳性较好,且岩层单一。

而区间左线主要穿越上软下硬不均匀岩层,上部为全风化岩层或局部位置有砂卵石层侵入,下部为中风化钙质板岩层,属于典型的垂直方向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其隧道地质剖面图如图2所示。

图2 左线隧道地质剖面图3 软硬不均地层盾构掘进技术3.1 软硬不均复合地层盾构施工的主要特点(1)经常变换盾构施工模式。

在软土地层或以软土地层为主的“上软下硬”地层施工时,一般要采用“闭胸模式”,而在以岩石地层,特别是自稳性较好的(包括风化程度不一)岩石地层施工时则可采用半开胸式(欠土压平衡模式)或开胸模式;在以砂层或以砂层为主的“上软下硬”地层中采用土压平衡模式施工时,可能需要通过加注膨润土等工艺转化为“土压平衡”模式等等。

经常根据地层结构来转换盾构机模式,是在复合地层中施工的一大特点。

(2)盾构机的配置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

在硬岩段施工时,通常要采用全断面滚刀破岩模式,采用的刀盘开口率会较小;当掘进在软岩或软土地段时,通常都要将部分或全部滚刀换成适应软岩或软土的刮刀,此时的开口率也相应增大。

(3)采用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也要根据地层的变化而变化。

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层需要的添加剂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需要的辅助设备(比如破岩机、超前钻机)的不同;盾构机姿态控制的不同等等。

(4)某些特殊的复合地层,可能需要一些辅助工法。

采用辅助工法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盾构机本身的设计功能的局限性造成的,而这种局限性在目前的技术发展阶段还较难以克服。

比如,大连地铁103标七~西盾构区间在到达段存在中风化辉绿岩,单轴抗压强度≥32MPa ,在这种条件下,以中风化钙质板岩为主设计的刀盘的刀具,显然有时难点适应这种高强度硬岩的要求,所以在无法更新刀盘的情况下,采用其它可行的辅助工法,比如先采用矿山法,开挖通过坚硬岩石段,之后,用盾构机拼装管片完成隧道,根据以往工程经验,这是一种比较好的辅助选择。

大连地铁七~西盾构工区现场岩层情况见图3所示。

全风化中风化图3 现场岩层图3.2 盾构掘进参数的选择上软下硬是一种特殊的地质,既有软岩地层的不稳定性,又具有硬岩的强度。

在这地层施工中,因为盾构机在推进过程中,刀盘上刀具切削掌了面上的土体时,上部软层较易进入土仓,而下部的较硬岩体不易破碎,盾构机的姿态较单一层面较难控制一些。

其在掘进过程中参数的设定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刀盘的转速:在上软下硬地层中掘进,软岩部分只需对掌子面进行切削即可达破坏土层,而下部岩石强度较高,处于这个地方的刀盘上的滚刀受力较大,硬岩对刀具及刀盘的磨损较大。

所以要适当地降低刀盘的转速,使刀具受到的瞬时冲击小于安全荷载。

刀盘的转速一般控制在于1.2~1.6r/min。

根据实际的地质条件,在刀具的选型及布置上在着重增强其对地质的适应性。

在掘进中加大对刀具的检查力度,制定详细的刀具换刀方案。

(2)盾构姿态的控制:在上软下硬地层中掘进时,盾构机的姿态控制较难,容易使盾构轴线与隧道设计轴线产生偏离,所以,在掘进过程要加强对盾构机姿态的控制,随时利用ZED激光导向系统观测盾构掘进路线与设计线路之间的差异。

同时,也要加强人工的复核工作,对已完成的隧道要进行中线及高程的复测工作,及时反馈误差信息,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纠偏措施进行纠偏,避免施工误差超限。

(3)土仓压力及加固措施:在上软下硬地层中,如果采用半敞开式掘进,要向土仓内注放压缩空气和泡沫等人工材料进行辅助开挖。

这样做既可防止上部掌子面的坍塌,又利于检查清理刀盘和更换刀具,保证掘进顺利进行。

当上部土体自稳能力较差时,也可以采用全土压平衡模式下掘进。

在掘进过程中若发现盾构机多出土,应该在地表有条件的地方注入双液浆来加固地层,避免地表塌陷,加强沉降监测,对不良地段和重要建筑物处进行超前注浆等地层加固措施。

(4)油缸推力:在上软下硬地质下掘进,必须降低推力,调整掘进参数,保证盾构机能够安全、高效地掘进,因为存在硬岩,其对刀具的磨损较大,所以,为了减少施工成本,应减少刀具在掘进过程中所受的冲击力来保护刀盘上的刀具。

在掘进众多参数中,刀盘扭矩是刀具受到冲击力大小的直接体现,所以在掘进过程中我们应适当的减少刀盘的扭矩来减少刀具所受的冲击力,根据以往经验,在这种软硬不均的上软下硬地层中掘进,掘进速度应控制在3~5mm/min ,推力一般控制在10000~18000KN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盾构各参数可进行适当的调节。

(5)螺旋输送机转速:在上软下硬地层中,土压或气压的保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软岩部分较易塌陷,而硬岩部分因岩石抗压强度高不易切削,为了保护刀具在软硬结合处不受较大的冲击力需要降低掘进的速度,但这样做又会对软岩部分的稳定造成威胁,甚至出现超挖的现象。

因此,要保证开挖掌子面岩体的稳定和地表的沉降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需要保持一定的土压,所以对螺旋输送机的出渣量有一定的要求,转速一般控制在3~8r/min 。

3.3 盾构在地层换时的施工措施盾构在上软下硬地层中穿越时,可能遇到从硬岩进入软岩或者从软岩进入硬岩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像大连地铁CREC014复合型盾构机完全可以胜任,但在岩层强度特别高时,为了确保盾构在不同地质界面转换的安全,可采取如下几方面的措施:(1)在大连地铁1号线103标七~西盾构区间左线,存在由全断面硬岩进入软岩的地质情况(见图4所示),盾构的推进状态要由敞开式或半敞开式向土压平衡状态转换,需根据计算出来的土压力来设定土压来确保掌子面土体的稳定,同时调整同步注浆量及注浆压力,调整各区域油压差,改变千斤顶的合力位置,同时放慢推进速度。

图4 左线隧道地质界面示意图(2)换刀:换刀作业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时间、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这种地层条件下换刀前必须选择合适的地层,如果地层为砂卵石、软岩地层,这些地层自稳性较差或者临近有建筑物,必须提前对土体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来确保换刀作业的安全性。

(3)经常观察掌子面围岩变化情况,要根据地质剖面图,随时监控土的性质确定转换界面,根据不同的地质状况选用不同的刀具配置模式。

另外,在不同转换界面要加强地表沉降监测的频率,并根据监测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盾构在掘进过程中的参数。

4 上软下硬地层渣土的改良根所大量的国内外地铁施工经验,在软硬不均地层盾构施工中,渣土改良是保证盾构 硬岩进入软岩施工安全、顺利、快速的一项不可或缺技术辅助手段。

渣土改良具有较好的土压平衡效果,利于开挖面的稳定从而来控制地表沉降;使渣土具有较好的止水性,可防止地下水流失;使渣土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切削下来的渣土易于快速进入土舱并顺利出土,可有效防止土渣黏结刀盘而产生泥饼,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刀盘的扭矩,改善土体对刀盘、刀具和螺旋输送机的磨损。

在上软下硬不均地层中掘进时,一般采取向土舱内注入膨润土的方式,可以对软层起到一个泥模的作用,使土舱内的高压空气不易逸出,可有效防止上面软岩地层的坍塌,如遇到砂卵石及全、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的掘进中,主要是可以稳定开挖面,防止刀盘产生泥饼,并降低刀盘的扭矩。

一般采取分别向刀盘面及土舱内注放泡沫的方法进行渣土改良,必要时可向螺旋输送机内注入泡沫。

大连地铁1号线路103标七~西盾构工间盾构掘进机的渣土改良系统如图5所示。

图3-5 大连地铁CREC014盾构机泡沫装置原理图CRECP014盾构机上泡沫系统部分设备实物照片见图6所示。

泡沫箱泡沫流量表泡沫制泵 泡沫注入管道图6 CREC014盾构泡沫系统5 结 语本文给合大连地铁1号线103标七~西盾构区间左线隧道穿越的地质条件和现场实 际情况, 对盾构机在软硬不均上软下硬地层中掘进过程中的施工控制技术进行一定的探讨。

得出了盾构机在软硬不均地层中掘进时掘进的模式、掘进的参数应根据掌子面观察的情况来合理确定。

合理的掘进参数是确保盾构施工的质量、安全的关键技术;同时,在做到以上各方面同时,渣土改良的也是一项不可或缺技术辅助手段。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部严桥按照上述施工控制技术,并产生了较好的施工将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刀盘的刀具磨损均属于正常磨损,没有产生严重的刀具崩刃现象;(2)在此区域段掘进时,没饿发生过掌子面坍塌现象,出土量正常,地表的沉降均在规范的允许的范围之内,并安全、高效地完成了四次开仓换刀作业;(3)盾构姿态控制良好,从已完成施工的隧道复测结果来看,其高程、中心误差均在±50mm 之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