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柳宗元翻译

合集下载

【唐诗三百首】柳宗元:渔翁

【唐诗三百首】柳宗元:渔翁

【唐诗三百首】柳宗元:渔翁渔翁【唐代】柳宗元原文: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没有人看到日出,?那是一片绿色的风景。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翻译: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太阳出来时,云层散去了,一个人也看不见。

划船的声音来自青山绿水。

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欣赏:这首小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他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的标题是渔夫,渔夫是贯穿诗首和诗尾的核心形象。

然而,诗人并不是孤立地描绘渔夫的肖像,他的作品的兴趣不仅仅在于渔夫的形象。

从一个完整的角度来看,这首诗的整个版图不仅由辛勤工作的渔民组成,还包括渔民所处的风景世界。

这二者根据各自的规律和特点,在诗中留下了发展变化的痕迹。

但同时,诗人将二者融为一体,渔夫与自然景观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展现了生活的节奏和内在的情趣。

从晚上到早上,这是人类活动最丰富的时间,也是万物恢复活力的时间。

这首诗以此作为景观发展的线索。

因此,渔民行为的变化与自然景观的无休止变化有着共同的时间基础,实现了非常和谐的统一。

全诗共六句,按时间顺序,分三个层次。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这是从夜到拂晓的景象。

渔翁是这两句中最引人注目的形象,他夜宿山边,晨起汲水燃竹,以忙碌的身影形象地显示着时间的流转。

伴随着渔翁的活动,诗人的笔触又自然而然地延及西岩、清湘、楚竹,西岩即永州西山,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中曾极言探得西山的欢悦,并描述了西山的高峻:居于西山之巅,“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而流经山下的湘水“至清,虽深五六丈,见底”(《湘中记》,见《太平御览》卷六十五)。

诗中的“清”字正显示了湘水的这一特点。

再加以永州一带(今湖南零陵等地)盛产湘竹,于是,山、水、竹这些仿佛不经意地出现在诗句中的零星物象,却分明在读者脑海中构成了清新而完整的画面:轻纱般的薄雾笼罩着高山、流水、湘竹……司空图在《诗品》中有言:“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正可概括此诗首二句的艺术表现特点。

柳宗元:渔翁

柳宗元:渔翁

柳宗元:渔翁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渔翁》
作者: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释:
1、西岩:湖南永州西山。

2、乃:摇橹的声音。

3、无心:指云自由自在飘动。

译文:
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
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烟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
听得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
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赏析:
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是作于永州的。

诗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
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失意的孤愤。

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

第一句平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

“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

三、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然“款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

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而可以透视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

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

“回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

“款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所玩赏称赞。

“绿”虽是一字之微,然而全境俱活。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柳宗元《渔翁》古诗注释翻译赏析

柳宗元《渔翁》古诗注释翻译赏析

柳宗元《渔翁》古诗注释翻译赏析《渔翁》作者: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解:1、西岩:湖南永州西山。

2、欸乃:摇橹的声音。

3、无心:指云自由自在飘动。

翻译: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烟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听得欸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创作背景:柳宗元这首山水小诗作于永州(今湖南零陵)。

公元806年(唐宪宗元和元年),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一腔抱负化为烟云,他承受着政治上的沉重打击,寄情于异乡山水,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并写下了许多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渔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赏析: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是作于永州的。

诗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失意的孤愤。

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

第一句平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

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

三、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然款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

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而可以透视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

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

回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

欸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所玩赏称赞。

绿虽是一字之微,然而全境俱活。

此篇作于永州。

作者所写的著名散文《永州八记》,于寄情山水的同时,略寓政治失意的孤愤。

同样的意味,在他的山水小诗中也是存在的。

此诗首句的“西岩”即指《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西山,而诗中那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则含有几分自况的意味。

主人公独来独往,突现出一种孤芳自赏的情绪,“不见人”、“回看天际”等语,又都流露出几分孤寂情怀。

而在艺术上,此诗尤为后人注目。

苏东坡赞叹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唐宋诗词鉴赏之渔翁【唐】柳宗元

唐宋诗词鉴赏之渔翁【唐】柳宗元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词语解释】 西岩:即西山,在今湖南零陵西湘江外。 汲:取水。 湘:湘江。 楚:西山古属楚地。 销:消散。 欸乃:摇橹声。唐代湘中有棹歌《欸乃曲》。 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诗文赏析】 本诗作于永州。作者于寄情山水的同时,略抒政治 失意的孤愤。诗中的西严即指西山,在山青水绿之中自 遣自歌、独来独往的渔翁,含有几分自况的意味,看似 写渔翁,实际是写诗人自己。诗人通过对渔翁生活的描 绘,抒发了自己孤高的品格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全诗 生动真切、情景相融、奇趣荡胸、意味深长。“奇趣” 二字可以概括全诗主要的艺术特色。
Hale Waihona Puke

古诗词鉴赏《渔翁》

古诗词鉴赏《渔翁》

古诗词鉴赏《渔翁》渔翁唐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译文渔翁晚上停船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旭日初升,云雾散尽四周悄然无声,渔翁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注释傍:靠近。

西岩:当指永州境内的西山,可参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记》。

汲(jí):取水。

湘:湘江之水。

楚:西山古属楚地。

销:消散。

亦可作“消”。

欸(ǎi)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

唐时湘中棹歌有《欸乃曲》(见元结《欸乃曲序》)。

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无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

”一般是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

苏轼《书柳子厚〈渔翁〉诗》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熟味此诗有奇趣。

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

”严羽《沧浪诗话》从此说,曰:“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

”然刘辰翁认为:“此诗气泽不类晚唐,下正在后两句。

”此后,关于此诗后两句当去当存,一直有两种意见。

创作背景柳宗元这首山水小诗是在永州(今湖南零陵)时所作。

公元806年(唐宪宗元和元年),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一腔抱负化为烟云,他寄情于异乡山水,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并写下了许多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渔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赏析此篇作于永州(治今湖南永州)。

作者所写的著名散文《永州八记》。

于寄情山水的同时,略寓政治失意的孤愤。

同样的意味,在他的山水小诗中也是存在的。

而在艺术上,此诗尤为后人注目。

宋苏东坡赞叹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熟味此诗有奇趣。

”“奇趣”二字,的确抓住了此诗的艺术特色。

此篇入选于《唐诗三百首》。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开头两句是说,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首句就题从“夜”写起。

《渔翁》的诗意及赏析

《渔翁》的诗意及赏析

《渔翁》的诗意及赏析《渔翁》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

此诗通过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自身遭受打击后寻求超脱的心境。

全诗就像一幅飘逸的风情画,充满了色彩和动感,境界奇妙动人。

其中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两句尤为人所称道。

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⑴,晓汲清湘燃楚竹⑵。

烟销日出不见人⑶,欸乃一声山水绿⑷。

回看天际下中流⑸,岩上无心云相逐⑹。

注解①本篇作于永州。

西岩大概就是永州的西山,可参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汲:取水。

③湘:湘江之水④楚:西山古属楚地。

⑤销:消散。

⑥欸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

唐时湘中棹歌有《欸乃曲》(见元结《欸乃曲序》)。

⑦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⑧无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

"一般是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

苏轼《书柳子厚〈渔翁〉诗》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熟味此诗有奇趣。

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

"严羽《沧浪诗话》从此说,曰:"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

"然刘辰翁认为:"此诗气泽不类晚唐,下正在后两句。

"此后,关于此诗后两句当去当存,一直有两种意见。

韵译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烟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听得?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讲解在唐宪宗元和元年(806)时,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一腔抱负化为烟云。

柳宗元在政治上遭受沉重打击,内心十分苦闷,于是,他往往寄情于异乡山水,写下了许多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

《渔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佳作。

这首诗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他深沉而热烈的内心世界。

这是一首七言六句诗。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古诗文《渔翁》赏析

古诗文《渔翁》赏析

古诗文《渔翁》赏析渔翁唐朝: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渔翁译文及注释【译文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撸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

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注释⑴傍:靠近。

西岩:当指永州境内的西山,可参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记》。

⑵汲(jí):取水。

湘:湘江之水。

楚:西山古属楚地。

⑶销:消散。

亦可作“消”。

⑷欸(ǎi)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

唐时湘中棹歌有《欸乃曲》(见元结《欸乃曲序》)。

⑸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⑹无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

”一般是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

苏轼《书柳子厚〈渔翁〉诗》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熟味此诗有奇趣。

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

”严羽《沧浪诗话》从此说,曰:“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

”然刘辰翁认为:“此诗气泽不类晚唐,下正在后两句。

”此后,关于此诗后两句当去当存,一直有两种意见。

】渔翁鉴赏这首小诗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他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取题渔翁,渔翁是贯串全诗首尾的核心形象。

但是,诗人并非孤立地为渔翁画像,作品的意趣也不唯落在渔翁的形象之上。

完整地看,构成诗篇全境的,除了辛劳不息的渔翁以外,还有渔翁置身于其中的山水天地,这两者在诗中留下了按各自的规律特点而发展变幻的形迹。

但同时,诗人又把两者浑然融化,渔翁和自然景象结成不可分割的一体,共同显示着生活的节奏和内在的机趣。

由夜而晨,是人类活动最丰富的时刻,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时刻,本诗即以此为景色发展的线索。

因此,渔翁不断变换的举止行动和自然景色的无穷变幻便有了共同的时间依据,取得极为和谐的统一。

全诗共六句,按时间顺序,分三个层次。

柳宗元 渔翁

柳宗元 渔翁

柳宗元渔翁
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渔翁》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译文
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

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注释
⑴傍:靠近。

西岩:当指永州境内的西山,可参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记》。

⑵汲(jí):取水。

湘:湘江之水。

楚:西山古属楚地。

⑶销:消散。

亦可作“消”。

⑷欸(ǎi)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

唐时湘中棹歌有《欸乃曲》(见元结《欸乃曲序》)。

⑸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⑹无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

”一般是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

苏轼《书柳子厚〈渔翁〉诗》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熟味此诗有奇趣。

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

”严羽《沧浪诗话》从此说,曰:“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

”然刘辰翁认为:“此诗气泽不类晚唐,下正在后两句。

”此后,关于此诗后两句当去当存,一直有两种意见。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柳宗元《渔翁》原文、注释及译文

柳宗元《渔翁》原文、注释及译文

柳宗元《渔翁》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
《渔翁》
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释】
傍:靠近,依傍。

宿:歇息。

清湘:清澈的湘江水。

楚竹:楚地的竹子。

销:消散。

欸(ǎi)乃:拟声词,指桨声。

【大意】
傍晚时分,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歇宿;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地的竹子。

烟消云散旭日初升的时候已经不见他的人影;听得欸乃一声橹响,只看见山青水绿。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边去了;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柳宗元《渔翁》原文与赏析

柳宗元《渔翁》原文与赏析

柳宗元《渔翁》原文与赏析柳宗元《渔翁》原文与赏析《渔翁》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于永州时所作,满腔抱负化为云烟后,寄情于山水之间,写下了许多的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其中,《渔翁》就是一首代表作。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柳宗元《渔翁》原文与赏析,希望有所帮助!原文:渔翁【唐代】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释:⑴傍:靠近。

西岩:当指永州境内的西山,可参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记》。

⑵汲(jí):取水。

湘:湘江之水。

楚:西山古属楚地。

⑶销:消散。

亦作“消”。

⑷欸(ǎi)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

唐时湘中棹歌有《欸乃曲》(见元结《欸乃曲序》)。

⑸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⑹无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

”一般是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

译文:夜晚时分,渔翁船靠西山停宿。

清晨起来,取水燃竹烧火做饭。

当旭日初升,晓雾渐散,四周悄然既无人声。

渔翁摇橹,欸乃一声,青山绿水映入眼帘。

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赏析:这首诗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从中透露了他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

全诗共六句,按时间顺序,分三个层次。

第一二句,这是从夜到拂晓的景象。

渔翁是这两句中最引人注目的形象,他夜宿山边,晨起汲水燃竹,以忙碌的身影形象地显示着时间的流转。

第三四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描写的情景:一方面是自然景色:烟销日出,山水顿绿;一方面是渔翁的.行踪:渔船离岸而行,空间传来一声橹响。

诗人没有遵循这样的生活逻辑来组织诗句,而是交错展现两种景象,表现了发生在自然界的微妙变异。

前一句中“烟销日出”和“不见人”,一是清晨常见之景,一是不知渔船何时悄然离去的突发意识,两者本无必然的联系,但将他们集成一句,却唤起了人们的想象力:仿佛在日出的一刹那,天色暗而忽明,万物从朦胧中忽而显豁,这才使人猛然发觉渔船已无踪影。

古诗渔翁柳宗元带拼音版

古诗渔翁柳宗元带拼音版

古诗渔翁柳宗元带拼音版古诗渔翁柳宗元带拼音版yú wēng渔翁liǔ zōng yuán柳宗元yú wēng yè bàng xī yán sù, xiǎo jí qīng xi āng rán chǔ zhú。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yān xiāo rì chū bù jiàn rén ,èi nǎi yī shēng shān shuǐ lǜ。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huí kàn tiān jì xià zhōng liú, yán shàng wú x īn yún xiāng zhú。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古诗渔翁柳宗元翻译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烟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听得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

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古诗渔翁柳宗元阅读答案1.“欸乃一声山水绿”一句写法反常但颇有奇趣,请作简要赏析。

2.“清湘”一词在诗中的意思是。

3.对本诗解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到晨雾消散旭日初升,渔翁也没见着一个人,表明其孤单之至。

B.日出以后,渔翁回首骋目,渔船已入中流,诗境极其悠闲恬淡。

C.末句化用“云无心以出岫”,可知渔翁很享受这样的隐居生活。

D.全诗按时间顺序叙述渔翁行踪的同时,展现了一幅幅山水美景。

阅读参考答案:1.“反常”表现在“山水绿”与“欸乃一声”本不存在因果关系;山水随着天色的变化,色彩由黯而明,本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但在诗中,随着划破静空的一下声响,就万象皆绿。

这不符合生活真实。

“有奇趣”表现在:⑴使耳中所闻之声与目中所见之景发生了奇特的依存关系;⑵“欸乃一声”使得“绿”字不仅呈现出色彩的功能,而且给人一种动态感;⑶声响的骤起,不仅使“绿”字有动态,而且给人顷刻变绿的疾速感,令人更觉神奇;⑷于“山水绿”中闻“欸乃一声”,感觉特别悦耳怡情,山水似乎也绿得更可爱了;⑸声音和色彩结合而成的境界,清寥而又有几分神秘;⑹以声衬静,于悠闲恬静的诗境中传达出作者孤寂落寞的心境;⑺把慢写快,传达出作者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

《渔翁》的诗意及赏析

《渔翁》的诗意及赏析

《渔翁》的诗意及赏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渔翁》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

此诗通过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自身遭受打击后寻求超脱的心境。

全诗就像一幅飘逸的风情画,充满了色彩和动感,境界奇妙动人。

其中“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两句尤为人所称道。

渔翁夜傍西岩宿⑴,晓汲清湘燃楚竹⑵。

烟销日出不见人⑶,欸乃一声山水绿⑷。

回看天际下中流⑸,岩上无心云相逐⑹。

【注解】①本篇作于永州。

西岩大概就是永州的西山,可参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汲:取水。

③湘:湘江之水④楚:西山古属楚地。

⑤销:消散。

⑥欸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

唐时湘中棹歌有《欸乃曲》(见元结《欸乃曲序》)。

⑦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⑧无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

”一般是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

苏轼《书柳子厚〈渔翁〉诗》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熟味此诗有奇趣。

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

”严羽《沧浪诗话》从此说,曰:”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

”然刘辰翁认为:”此诗气泽不类晚唐,下正在后两句。

”此后,关于此诗后两句当去当存,一直有两种意见。

【韵译】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烟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听得?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讲解】在唐宪宗元和元年(806)时,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一腔抱负化为烟云。

柳宗元在政治上遭受沉重打击,内心十分苦闷,于是,他往往寄情于异乡山水,写下了许多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

《渔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佳作。

这首诗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他深沉而热烈的内心世界。

这是一首七言六句诗。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西岩”即永州西山。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的意思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的意思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的意思“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渔翁》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释】⑴傍:靠近。

西岩:当指永州境内的西山,可参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记》。

⑵汲(í):取水。

湘:湘江之水。

楚:西山古属楚地。

⑶销:消散。

亦可作“消”。

⑷欸(ǎi)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

唐时湘中桌歌有《欸乃曲》(见元结《欸乃曲序》)。

⑸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⑹无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

”一般是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

苏轼《书柳子厚〈渔翁〉诗》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熟味此诗有奇趣。

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

”严羽《沧浪诗话》从此说,曰:“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

”然刘辰翁认为:“此诗气泽不类晚唐,下正在后两句。

”此后,关于此诗后两句当去当存,一直有两种意见。

【翻译】渔翁夜晚靠着西山岩石歇息,天亮后他汲取湘水燃起楚竹。

日出烟消忽然不见他的人影,只听得摇橹歌声从绿水飞出。

回看渔舟已在天边顺流直下,山上白云漫无目的飘游追逐。

【赏析】《渔翁》这首小诗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他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取题渔翁,渔翁是贯串全诗首尾的核心形象。

但是,诗人并非孤立地为渔翁画像,作品的意趣也不唯落在渔翁的形象之上。

完整地看,构成诗篇全境的,除了辛劳不息的渔翁以外,还有渔翁置身于其中的山水天地,这两者在诗中留下了按各自的规律特点而发展变幻的形迹。

但同时,诗人又把两者浑然融化,渔翁和自然景象结成不可分割的一体,共同显示着生活的节奏和内在的机趣。

由夜而晨,是人类活动最丰富的时刻,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时刻,本诗即以此为景色发展的线索。

因此,渔翁不断变换的举止行动和自然景色的无穷变幻便有了共同的时间依据,取得极为和谐的统一。

柳宗元《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古诗注释翻译赏析

柳宗元《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古诗注释翻译赏析

柳宗元《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古诗注释翻译赏析《渔翁》柳宗元古诗诗意及注释翻译赏析《渔翁》作者: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解:1、西岩:湖南永州西山。

2、欸乃:摇橹的声音。

3、无心:指云自由自在飘动。

翻译: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烟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听得欸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创作背景:柳宗元这首山水小诗作于永州(今湖南零陵)。

公元806年(唐宪宗元和元年),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一腔抱负化为烟云,他承受着政治上的沉重打击,寄情于异乡山水,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并写下了许多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渔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赏析: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是作于永州的。

诗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失意的孤愤。

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

第一句平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

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

三、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然款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

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而可以透视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

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

回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

欸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所玩赏称赞。

绿虽是一字之微,然而全境俱活。

此篇作于永州。

作者所写的著名散文《永州八记》,于寄情山水的同时,略寓政治失意的孤愤。

同样的意味,在他的山水小诗中也是存在的。

此诗首句的“西岩”即指《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西山,而诗中那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则含有几分自况的意味。

主人公独来独往,突现出一种孤芳自赏的情绪,“不见人”、“回看天际”等语,又都流露出几分孤寂情怀。

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山水诗:柳宗元《渔翁》

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山水诗:柳宗元《渔翁》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山水诗:柳宗元《渔翁》渔翁唐代: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译文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

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注释傍:靠近。

西岩:当指永州境内的西山,可参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记》。

汲(jí):取水。

湘:湘江之水。

楚:西山古属楚地。

销:消散。

亦可作“消”。

欸(ǎi)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

唐时湘中棹歌有《欸乃曲》(见元结《欸乃曲序》)。

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无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

”一般是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

苏轼《书柳子厚〈渔翁〉诗》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熟味此诗有奇趣。

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

”严羽《沧浪诗话》从此说,曰:“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

”然刘辰翁认为:“此诗气泽不类晚唐,下正在后两句。

”此后,关于此诗后两句当去当存,一直有两种意见。

创作背景柳宗元这首山水小诗作于永州(今湖南零陵)。

公元806年(唐宪宗元和元年),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一腔抱负化为烟云,他承受着政治上的沉重打击,寄情于异乡山水,作了的《永州八记》,并写下了很多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渔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赏析这首小诗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他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取题渔翁,渔翁是贯串全诗首尾的核心形象。

但是,诗人并非孤立地为渔翁画像,作品的意趣也不唯落在渔翁的形象之上。

完整地看,构成诗篇全境的,除了辛劳不息的渔翁以外,还有渔翁置身于其中的山水天地,这两者在诗中留下了按各自的规律特点而发展变幻的形迹。

但同时,诗人又把两者浑然融化,渔翁和自然景象结成不可分割的一体,共同显示着生活的节奏和内在的机趣。

古诗 渔翁 意思

古诗 渔翁 意思

古诗渔翁意思
原文: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①宿,晓汲清湘②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③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④云相逐。

注释:
①西岩:大概是今天湖南永州的西山。

②湘:湘江之水,在湖南。

③欸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

④无心: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

翻译:
渔翁夜宿在西山下,清晨他以湘水为粥,楚地的翠竹为柴,做起了早饭。

等到烟雾消散,人已经不知去向,只听见“欸乃”一声,山水重现了绿色。

回首长望,江水似乎是从天际倒挂而下的;山顶的白云,自由自在地嬉戏玩耍。

柳宗元渔翁古诗全文

柳宗元渔翁古诗全文

柳宗元渔翁古诗全文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你想想,这渔翁夜晚就在西岩边上歇宿,多自在啊!就好像咱们工
作累了一天,回到家里舒舒服服躺床上一样。

清晨起来,汲取清澈的
湘水,点燃楚地的竹子来做饭,这日子过得简单又有滋味。

等到烟雾消散,太阳出来,却看不见他的身影,忽然听到一声“欸乃”,山水都变得更绿了!这难道不像咱们突然遇到一件惊喜的事,整
个世界都变得美好起来?
回头再看,那渔翁已经顺流而下,飘向天际,岩石上那无心的白云
还在相互追逐。

这云就像是咱们心中那些自由自在的梦想,无拘无束。

在我看来,这首诗里的渔翁简直就是自由的象征,他那种悠然自得
的生活,真让人羡慕啊!。

描写渔夫生活的诗

描写渔夫生活的诗

描写渔夫生活的诗1、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翻译】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出处】《渔翁》唐代:柳宗元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翻译】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出处】《江雪》唐代:柳宗元3、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翻译】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出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4、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

【翻译】一位老者坐在矶头上垂钓,湖里的水上飘浮桃花缓缓流去。

【出处】《戏题湖上》唐代:常建5、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翻译】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出处】《江上渔者》宋代:范仲淹6、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翻译】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

斜风夹杂着细雨,过着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

【出处】《浣溪沙·渔父》宋代:苏轼7、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译】拿着鱼竿寻找着小路,对着斜阳梳着白发。

【出处】《渔父》唐代:张志和8、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翻译】潮生时泛船出去打鱼,潮平时摆船靠岸系缆,潮落时高唱渔歌归家。

【出处】《鹊桥仙·一竿风月》宋代:陆游9、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翻译】鄙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正是那些不识字的江上钓鱼翁。

【出处】《沉醉东风·渔夫》元代:白朴10、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

【翻译】一半的烟雾一半的雨滴呈现在那溪水桥旁,捕鱼老人喝醉酒睡着了也没有人前去叫唤一声【出处】《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宋代:黄庭坚。

柳宗元渔翁垂钓

柳宗元渔翁垂钓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出自诗人的,是非常著名的垂钓诗。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柳宗元的渔翁吧!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译文
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

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注释
⑵汲(jí):取水。

湘:湘江之水。

楚:西山古属楚地。

⑶销:消散。

亦可作“消”。

⑷欸(ǎi)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

唐时湘中棹歌有《欸乃曲》(见元结《欸乃曲序》)。

⑸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鉴赏
这首小诗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他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取题渔翁,渔翁是贯串全诗首尾的核心形象。

但是,诗人并非孤立地为渔翁画像,作品的意趣也不唯落在渔翁的形象之上。

完整地看,构成诗篇全境的,除了辛劳不息的渔翁以外,还有渔翁置身于其中的山水天地,这两者在诗中留下了按各自的规律特点而发展变幻的形迹。

但同时,诗人又把两者浑然融化,渔翁和自然景象结成不可分割的一体,共同显示着生活的节奏和内在的机趣。

由夜而晨,是人类活动最丰富的时刻,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时刻,本诗即以此为景色发展的线索。

因此,渔翁不断变换的举止行动和自然景色的无穷变幻便有了共同的时间依据,取得极为和谐的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翁柳宗元翻译
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诗人柳宗元的《渔翁》全诗共六句,构画出一幅让人陶醉的山水晨景。

全诗如下:《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翻译及注释一】
注解
1、西岩:湖南永州西山。

2、欸乃:摇橹的声音。

3、无心:指云自由自在飘动。

翻译
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
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烟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
听得欸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
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翻译及注释二】
翻译
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

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注释
⑴傍:靠近。

西岩:当指永州境内的西山,可参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记》。

⑵汲(jí):取水。

湘:湘江之水。

楚:西山古属楚地。

⑶销:消散。

亦可作“消”。

⑷欸(ǎi)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

唐时湘中棹歌有《欸乃曲》(见元结《欸乃曲序》)。

⑸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⑹无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

”一般是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

苏轼《书柳子厚〈渔翁〉诗》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熟味此诗有奇趣。

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

”严羽《沧浪诗话》从此说,曰:“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

”然刘辰翁认为:“此诗气泽不类晚唐,下正在后两句。

”此后,关于此诗后两句当去当存,一直有两种意见。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