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那些经典---因产业衰退而消亡的十大国有品牌
这些倒闭的手机品牌你用过哪个?
这些倒闭的手机品牌你用过哪个?智能手机发展到现在,从一片红海到一片蓝海,不断的有人入局,也不断的有人出局。
现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进入萎缩周期,整个市场格局大致成型,已经几乎没有什么新选手入场了,可是一不留神,老选手可能就面临出场的风险。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到目前为止已经倒闭的几家智能手机品牌,看看大家都用过哪些。
1、乐视手机可以说乐视手机是真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2015年乐视采用生态补贴的定价方式,发布了3款乐视手机,虽然乐视起步较晚,但却收效不错,一年就达到了销量破千万。
2016年的乐视依旧效益不错,入股酷派全面进行发展,但是好景不长,随着乐视资金链的断裂,乐视手机就又这么匆匆离去了。
2、IUNIIUNI意为I am unique缩写,意在表达产品、用户和生活都应是充满个性品味的品牌主张,最开始是以极致纯净的系统UI出名,IUNI 前两代机型很受市场欢迎,然而IUNI为了一炮而红,在手机硬件上赔钱,又拒绝预装,牺牲了太多利润,同时投资方金立自身难保,无法伸出援手,所以在2016年6月,IUNI这一手机品牌正式倒下了。
3、天语手机成立于2002年4月,到了2015年年末,天语被爆员工已停薪放假、高管无法电话联系等各种问题,于是坊间传言天语即将倒闭,那时候的倒闭风波只是天语砍掉了自己的线下渠道,准备全面倒向阿里电商平台的转型时期。
4、波导手机小编男友在高中的时候为其前女友买的就是这一款,当时在手机市场上也算是比较火的系列,外形也中规中矩。
现在虽然不至于消失,但是跟消失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5、CECT手机CECT是脱胎于信息产业部的大型国有企业,她立志“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做最合适中国人的手机”,以“中国的,世界的"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把世界最尖端的科技,完美地融合在中国国情民情中。
其生产商中电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即中电通信(简称CECT),注册资金3亿元人民币,是中国少数几家获批同时生产GSM和CDMA手机的厂家之一。
著名企业由盛转衰的例子
著名企业由盛转衰的例子
1. Blockbuster: 长期以来,Blockbuster是美国最大的电影租赁商。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数字流媒体的兴起,Blockbuster的实体店业务逐渐衰落。
最终,公司在2013年宣布破产。
2. Kodak: Kodak是世界上最早的摄影器材制造商之一。
但随着数字摄影的流行,Kodak未能及时转型,错失了时机。
该公司在2012年从纽约证券交易所摘牌,并在同年申请破产。
3. Nokia: Nokia曾经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之一,但由于未能及时跟上智能手机革命的步伐,遭受了重大挫败。
2014年,诺基亚将其手机和设备业务出售给微软。
4. Sears: Sears曾经是美国最具标志性的零售商之一。
然而,在过去10年里,Sears的销售额一直在下降,宣布关闭大量门店和裁员。
最终,该公司于2018年申请破产。
5. MySpace: 在社交媒体的兴起之前,MySpace是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之一。
但在Facebook和Twitter兴起后,MySpace的用户群就开始流失。
最终在2013年被售给了广告营销公司Viant。
盘点那些消失的it品牌
清明上上坟追忆那些淡去的硬件品牌那一年这一年硬件品牌还剩多少?社会压力的增大,年龄的增大,让我们这帮80后“老男孩”越来越喜欢去追忆。
最近,笔者发现包括华硕,映泰,NVIDIA,VIA在内的很多硬件品牌跟我们有着近似的年龄。
“30而立”,在这20多年里,个人电脑经历了萌芽,成长。
这一年那一年间,硬件品牌经历了跌宕起伏,诸多品牌退出DIY市场。
他们给了我们那些经典产品?又为何选择退出DIY市场?清明上上坟,让我们一起追忆下那些已经淡出DIY市场的硬件品牌。
K6时代崛起难以忘怀的VIA中国芯作为为数不多的芯片级台系品牌,VIA在芯片业务方面曾经达到了大红大紫的地步。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VIA Technologies,Inc.,简称VIA),成立于公元1992年9月,目前资本额达127.04亿新台币,为全球IC设计与个人电脑平台解决方案领导厂商,以自有品牌进军国际市场。
VIA芯片主板被广泛应用于OEM市场从奔腾时代开始,Inte开放了主板研发权限(早期的主板都是采用Intel公版设计,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公版显卡)。
从1997年起,VIA开始进入个人计算机芯片领域。
由于1999年大力推动PC-133系统规格,并领先业界导入DDR的内存技术,使得公司屡获客户与消费者支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2001年达到四成左右的水准,同时也针对各主流平台的特殊设计,提供了完整的对应解决方案,包括Pentium 4平台的Apollo PT、PM系列晶片组,以及支持AMDAthlon、K8处理器的Apollo KT/K8T系列等等。
其中,威盛电子在AMD K6处理器平台方面,单一平台的占有率达八成以上。
VIA转型后的迷你平台然而疯狂的销售数据并不能让VIA在主板芯片领域取得持之以恒的霸主地位。
随着NVIDIA进入主板芯片领域,nForce逐步获得了AMD处理器“最佳伙伴”的称号。
时至今日,nforce520,MCP68芯片依旧在入门市场拥有庞大的销量。
中国衰落的6大民族品牌,其中2个是被外资击垮的
中国衰落的6大民族品牌,其中2个是被外资击垮的
英雄钢笔,英雄钢笔巅峰时期,占领中国钢笔一半以上的市场,销售数量都是以亿万计算,可见质量有多好。
在当时从学生到领导签字都能看到英雄钢笔的身影。
北冰洋汽水,承载着我们儿时记忆的饮料,在当时一毛钱一瓶,在80年喝一瓶北冰洋汽水也是非常奢侈的享受,不过现在难以见到了。
凤凰自行车,在当时唯一和永久自行车抗衡的品牌。
由于联营品牌战略上的失误,在外资和台资联手夹击下,这个风靡一时的凤凰自行车不得不退出市场。
回力鞋,在70,80年代的时候的孩子,最大梦想就是拥有一双回力运动鞋。
比现在任何一款运动鞋都要火。
很可惜的是,在外企的竞
争下,最终走向衰落
健力宝,小时候的你肯定记得这个易拉罐的运动饮料,喝上一次感觉都要过年了。
但是随着创始人李经纬的去世,这个品牌的饮料已经没有当时的热度了
小霸王学习机,作为80后,小时候拥有一个小霸王学习机,那就太幸福了。
遗憾的是这个品牌在段永平离开以后,从此错失战略发展的机遇,最终被抛出了市场。
品牌老化的经典案例
品牌老化的经典案例1. 耐克(Nike):在20世纪70年代,耐克是一家以制造高性能运动鞋为主要业务的小公司。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耐克逐渐丧失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品牌开始老化。
为了重振品牌,耐克在1988年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设计和激情的广告,其中以"Just Do It"为口号的广告尤为著名。
这一系列广告成功地重新激发了消费者对耐克品牌的热情,使得耐克重新恢复了竞争优势。
2. IBM:曾经是全球最著名的计算机公司之一,IBM在90年代逐渐陷入品牌老化的困境。
当时,IBM的产品线缺乏创新,市场份额逐渐被竞争对手蚕食。
为了重振品牌,IBM进行了一系列战略转型,投入大量资源研发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并通过多样化业务来降低对硬件业务的依赖。
这些努力最终帮助IBM重新塑造了品牌形象,使其成为一家以创新和服务为核心的全球领先企业。
3. 贝尔斯登(Bear Stearns):贝尔斯登是一家曾经在华尔街具有盛名的投资银行。
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贝尔斯登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最终被迫出售给摩根士丹利。
这一事件严重损害了贝尔斯登的声誉和品牌价值,使其成为金融危机的代表性受害者之一。
4. 尼康(Nikon):尼康在相机行业曾经是一家领先的品牌。
然而,随着数码相机的兴起,尼康没有及时适应市场变化,错失了转型的时机。
尼康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逐渐下滑,品牌价值也受到严重冲击。
为了恢复竞争力,尼康进行了重组和战略调整,加大了对数码相机和高端摄影市场的投入。
而且,尼康也进行了品牌推广活动,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这些经典案例表明,品牌老化是企业面临的一个常见挑战。
然而,通过创新、市场调整和品牌推广等一系列措施,企业可以重塑品牌形象,恢复竞争力。
中华民族品牌的血泪史
中华民族品牌的血泪史》1994年《中华牙膏》被荷兰《联合利华》收购。
1996 年,《活力28》被美国《美时洁》收购。
2000 年,《乐百氏》被法国《达能》收购。
2000 年,《太太乐鸡精》被瑞士《雀巢》收购。
2003 年,《三笑牙膏》被美国《高露洁》收购。
2003 年,中国电池第一品牌《南孚》被美国《吉列》收购。
2004 年,《小护士》被法国《欧莱雅》收购。
2004 年,《佳木斯收割机》被美国《约翰迪尔》收购。
2004年,《雨润》被美国《高盛》收购。
2004 年,《哈尔滨啤酒》被美国《安海斯布希》收购。
2004年,抗生素基地《华药集团》被荷兰《DSM收购。
2005 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最大《徐工集团》被美国《凯雷》收购2006年,中国纸业龙头《晨鸣纸业集团》被美国《CVC收购。
2006年,《娃哈哈》被法国《达能》收购。
2006年,《华润涂料》被美国《威士伯》收购。
2006年,福建《雪津啤酒》被比利时《英博啤酒》收购。
2006年,东胜《白加黑》被德国《拜耳医药》收购。
2006年,北京《统一石化》被英荷《壳牌》收购。
2006年,浙江《德力西电气》被法国《施耐德》收购。
2006年,河南《双汇》被美国《高盛》收购。
2008年,浙江《苏泊尔》被法国《SEB >收购。
2008年,北京《大宝》被美国《强生》收购。
附注1: 《西安杨森》被美国《强生》收购。
紧急避孕药毓婷属《北京紫竹》被瑞士《诺华》收购。
《太子奶》、《碧桂园》被美国《高盛》收购。
《乐凯》被美国《柯达》收购。
四川《水井坊》被英国《Diageo 酒业》收购《海轮胎集团》被法国《米其林》收购。
《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汰渍Tide 》《碧浪》全是《宝洁》旗下品牌。
国内最大的洗护发企业《丝宝集团》旗下《舒蕾》、《风影》、《顺爽》和《美涛》四大护发品牌被德国《拜尔斯多夫》收购。
华信》、《海螺》、《亚泰》、《山水》四大水泥品牌分别被《瑞Holcim 》《美国摩根士丹利》、《爱尔兰C RH》、《摩根士丹利合资企业》收购。
近20年消失的那些民族品牌
近20年消失的那些民族品牌上海英雄金笔厂上月以250万的底价,转让49%的股份给其国际竞争对手、美国老牌企业派克,“派克”成了“英雄”的大股东。
虽说英雄仍握有51%股权,并保住了企业品牌,但具有骄人历史的英雄金笔,曾两次赶超派克,当年那部电影《英雄赶派克》,曾让千万观众热血澎湃,如今却出卖近一半的股份给派克,怎不令人扼腕?因一则“会跳舞的火腿肠”广告,春都火腿肠红遍大江南北,从此开创了中国以西式灌肠系列产品为主导的新兴产业,推动了中国食品加工业的历史性变革。
春都几乎成为了当时火腿肠的代名词,轻松取得80%的市场占有率。
春都的品牌没落主要是因为一次品牌危机事件而引起的。
1993年12月15日,因生肉的冷库突然起火,存放在冷库里的2600吨原料被毁,损失达4000万元。
大火过后,冷库里被烟熏火燎过的生肉,按规定应全部废弃,但春都集团的领导觉得可惜,就把熏烤得不太厉害的一些生肉,混进了生产火腿肠的合格肉里。
随后遭竞争对手造谣陷害,进货商纷纷退单,春都集团元气大伤。
中国的火腿肠产业基本形成后,市场上又出现了双汇、郑荣、金锣等新生品牌,竞争态势急剧恶化。
公司经营陷入怪圈:“销售不畅—资金紧张—原料质次价高—质量滑坡—销售不畅”。
1998年11月,外商撤资。
2001年,作为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春都集团公司,将上市募集的大部分资金偿还外商。
但这没能从根本上挽回春都品牌经营上的颓势,随后几年春都持续亏损,为了保壳,作为上市公司的春都在第二次资产重组时,不得不将食品产业完全从上市公司剥离。
创建于1958年5月的“凤凰”品牌,半个世纪前成为国内自行车累计产销量第一的民族品牌。
上世纪70年代,大街小巷里“凤凰”牌自行车随处可见。
“凤凰”被人们视为吉祥和高贵的象征,甚至成为姑娘出嫁时一份很有“面子”的嫁妆。
90年代初,国内(大陆)出口的自行车有三分之一都是凤凰生产。
连续8次在全国同类产品质量评比中荣获第一名,获国家银质奖。
中国十大倒闭的央企
中国十大倒闭的央企
这家企业就是上海诺基亚贝尔,成立于1983年,曾经是国资委监管的唯一一家合资企业,也是央企中唯一的合资企业。
据国资委网站发布的消息,诺基亚贝尔不再列入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名单,这就意味着诺基亚贝尔不再属于国资委直管的央企。
据媒体报道称,诺基亚贝尔第一大股东为华信邮电,持股比例为50%,华信邮电属于大型央企保利集团旗下的企业。
一家企业列入
新列入的这家企业是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简称:中检集团),成立于1980年,拥有2万多名员工,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跨国检验认证机构。
6月5日,中检集团列入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名单。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检集团在国内有40家一级子公司,113家二级公司和5家合资企业。
以上是最新的97家央企名单,其中序号从1-49的49家央企属于中央管理的副部级单位,序号50-97的48家央企属于国资委管理的厅局级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有四家总部位于香港的央企,分别是: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中国旅游集团、中国光大集团,前三家都在97家央企名录中,属于国资委直管的大型央企集团。
但是,中国光大集团不属于国资委直管,而是由财政部、中央汇金公
司共同管理,所以不在97家央企名录中。
但是,光大集团依然属于广泛意义上的央企(金融央企)。
企业兴亡案例
企业兴亡案例1. 雷克萨斯汽车公司:雷克萨斯汽车公司是一家日本汽车制造商,旗下拥有多个豪华品牌。
然而,该公司在2009年遭受了一系列重大质量问题的困扰,包括制动系统故障和加速踏板卡滞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多起交通事故和数十万辆汽车被召回,对公司的声誉造成了重大打击。
随后,雷克萨斯汽车公司的销量大幅下降,且长时间未能恢复,最终导致了公司的兴亡。
2. 莱曼兄弟:莱曼兄弟是一家历史悠久的美国投资银行,在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宣布破产。
该公司在次贷危机中大量投资于高风险资产,并以高杠杆率运营,导致了重大亏损。
由于莱曼兄弟是美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破产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大规模动荡,进一步加剧了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性。
3. 诺基亚:作为过去全球最大的移动电话制造商之一,诺基亚在智能手机时代的变革中未能及时调整战略,导致了其在市场上的丧失竞争力。
公司推出的Symbian操作系统在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竞争中表现欠佳,无法跟上技术和用户需求的快速变化。
此外,诺基亚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没有有效地回应市场的变化。
最终,诺基亚被微软收购,逐渐退出了手机制造业务。
4. 美国国际集团(AIG):AIG是一家全球性保险和金融服务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
然而,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AIG由于大量参与次贷市场,遭受了巨额亏损,面临破产的威胁。
美国政府为了避免全球金融系统的崩溃,出资救助了AIG,并接管了该公司的控制权。
尽管AIG得以继续运营,但其声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随后面临了一系列诉讼和调查。
5. 英国航空公司(BA):英国航空公司是英国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但在2017年面临了严重的IT系统故障,导致航班被取消和延误,旅客受到了重大影响。
该故障被认为是由于BA 的IT系统维护不善和缺乏可行的灾备计划所导致。
此事件对公司的声誉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并因承担赔偿费用而损失了大量资金。
尽管BA依然在运营,但这次事件对其形象和业务都带来了严重影响。
这些年,那些衰落的时尚品牌
这些年,那些衰落的时尚品牌大家还记得这个广告吗?没错,这就是班尼路的广告班尼路,诞生于1981年它可是很多70、80后的回忆刘德华曾为它代言郭敬明为它写诗黄渤在电影里用它做桥段记得,之前每个城市的市中心总有一个繁华地段属于它:华仔、王菲为它代言:记得,那时它的T恤很多都是39、59一件:店铺形象也非常讲究:然而,7月10日晚,班尼路母公司——德永佳集团发布的2018年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德永佳的其中制衣业务联营公司收入减少57.6%至3.13亿港元,应占溢利净亏损300万港元,下跌62.5%!同时,由于工资成本上涨该公司已经关闭了中国内陆的厂房!其实和班尼路同种性质的服装很多它们的命运也很相似……前段时间一位阿里巴巴高级工程师相亲被女方嫌弃只因为他穿了一双特步鞋:很快,这件事成了热点要知道,我读高中时候特别可是城里的同学才穿的起的牌子啊!那时谢霆锋的代言真是拽酷炫!当年头上打着摩丝、喜欢带墨镜的谢霆锋是青少年心中最潮的代表我突然又联想起了一连串名字:美特斯邦威、真维斯、森马、德尔惠、杰克琼斯……郭敬明曾在书里这样写道:我念初二了。
我有了第一双LINING的运动鞋。
我开始觉得佐丹奴和班尼路是名牌的衣服。
那个时候还没有美特斯邦威也没有森马。
曾经用存了很久的零花钱,买了一件佐丹奴98块的背心。
当年,这些可都是被我们视为装逼的标配如今竟一点点却沦为屌丝的标配来具体看看他们的命运吧佐丹奴1980年在香港创立很长一段时间它都用韩国明星代言让我们都以为它是韩国品牌如今,这种神秘感一点都没了美特斯邦威1995年成立的美特斯邦威曾一度是青少年心中的“名牌”还记得《一起来看流星雨》这部剧吗?端木作为一富二代带雨荨去逛最大的商场雨荨说:“端木带我来逛了美特斯邦威,挑了很多衣服和鞋,站在镜子前我都不知道里面那个女孩子是谁……”可见当场它在青少年心目中的地位啊!然而如今的美特斯邦威的品牌形象早已今非昔比真维斯真维斯1972年成立于澳大利亚1993年开始在上海一炮打响中国连锁店和加盟店曾一度超过2000家如今却主攻三四五线城市而且据说平均一天关一店森马森马于1997年开设第一家门店一直都占据城市的繁华引领着那个时代的潮流现在,它的身影悄悄转移到了城市的角落德尔惠德尔惠从2003年和周杰伦合作开始一下子名声大噪曾是晋江运动鞋品牌的代表之一但到了2017年年末,公司欠债6.36亿元抵押厂房及土地以及仓库,公司停业收尾杰克·琼斯杰克琼斯诞生于1989年的丹麦在2000年进入中国市场记得它的价位稍高很多成熟青年都喜欢然而现在喜欢它的青年早已移情别恋这些品牌都曾经是风光无限如今都已经青春不再真是一代新人换旧人随着ZARA和HM的崛起这一代新新人类又有了自己的爱好其实,看着这些品牌逝去的身影我感叹的倒不是它们本身而是我们的青春记忆我忽然有点想哭:这不就是我们青春的写照吗?当年的翩翩少年如今的80后早已从翩翩少年变成了家庭和公司的顶梁柱你是否还能记得那年夏天陪你一起逛街买衣服的小伙伴?时代在变,中国在变,人也在变但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豪情!愿我们青春之心永远不老!。
盘点那些曾经辉煌无限 但如今败落倒下的中国企业
盘点:那些曾经辉煌无限但如今败落倒下的中国企业一个企业的成功在于核心技术,战略方向,时机,和领导管理能力,顺应时代潮流不可少一。
想想那些曾经大企业要么是核心技术过时,要么是管理不善,要么是转型时机没把屋好,要么没有顺应时代潮流,或是战略方向制定错误。
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市场经济的推动,中国消费者从不看重品牌,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领域都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这30年,也是中国本土品牌与国际品牌竞争的30年。
30年来,有很多中国品牌从本土成长并走出国门,开始走向国际化,比如联想、华为、海尔、TCL、中国石化等,让中国品牌的声音越来越响亮;但是,这30年来,也有很多中国本土品牌,曾经叱咤风云,妇孺皆知,但是却因种种原因走向没落,象流星一样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缅怀这些品牌,或许可以帮忙我们去思索中国毕竟应该如何吸取经验去打造经久不衰的品牌。
假如将30年来没落的自主品牌做一些整理,可以发现以下曾经辉煌过的50个中国本土品牌,在这些品牌中,有些已经彻底消失,有些品牌虽然健在但是已经被外资并购或者控制,有的品牌则已经处于生死关头:8848电商数据。
珠穆朗玛电商数据(中国)有限公司8848正式成立于1999年5月18日,曾是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的旗舰。
在1999年至2000的两年多时间里,8848飞速成长,公司在对企业客户、消费者及经销商的网上销售及渠道销售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王峻涛1999年创办8848网站,先后担任总裁、董事长。
该网站自1999年1月从四个人、约16万人民币起步,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电子SDFsd商务的标志性企业。
1999年11月,Intel公司总裁贝瑞特访华,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头羊”;2000年1月,8848被中国互联网大赛评为中国优秀网站工业与商业类第一名;2000年2月,美国《时代周刊》是“中国最热门的电子商务站点”;2000年7月,8848被《福布斯》杂志列入中国前十大网站。
2001年,CNNIC的调查显示,8848是中国工业和商业类网站被用户访问最多的网站。
英国消失的七大经典汽车品牌
英国汽车工业的衰败一直是汽车界人士津津乐道的话题,因为在英国汽车工业史上,它曾经涌现出大量的经典品牌。
而如今,你甚至都无法找到一个能真正意义上代表英国汽车的品牌。
正因为英国汽车工业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准备为大家讲解一下大多英国汽车品牌的发展历史,今天将为大家介绍已经消失了汽车品牌。
消失的品牌:Rover罗孚(1887-2005年)品牌亮点:曾经的英国皇室座驾/英国最庞大的汽车集团消失的原因:受英国政府政策影响、车厂本身不思进取罗孚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非常熟悉,它是现在上汽荣威的前身,最早由约翰·坎普·斯达雷和威廉姆·苏顿在1887年创立,至今已经有125年的历史。
罗孚品牌创立之初是生产自行车的,直到1904年第一辆汽车才真正诞生。
罗孚81904年,第一辆罗孚8汽车诞生,当时该车采用了一款单缸的1.3L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了8马力,这样的动力在当时已经非常强劲了,所以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极大的追捧。
第一款罗孚8车型推出后,其销量达到了2200台,并且曾经还有探险家驾驶这辆车完成了从英国的考文垂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长途旅行,正因如此罗孚8也成为了世界上跨越欧洲的第一款汽车。
随着第一款车型的成功推出,罗孚汽车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并且顺利的经过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而在二战之后罗孚汽车在受到美国威利斯汽车的启发下还创建了著名的路虎品牌,第一款路虎是在罗孚P3的基础上研发的,当时在罗孚P3轿车的基础上增加了4轮驱动和多功能车身。
1958年诞生的罗孚P5车型把罗孚品牌真正带向辉煌,当时的品牌价值能与劳斯莱斯相比肩,也正是因为这款车型的出现,让罗孚被附上了“皇室血统”的光环,当时的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梵蒂冈教皇等都是P5或P5B(P5的延续车型)的用户。
到了上世纪60年代,罗孚开始逐步陷入危机,因为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英国政府一直对本国汽车实行高关税保护,而在上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高关税政策的取消,使得英国汽车受到了国外汽车的强烈冲击。
某某年中国关门倒闭的零售企业盘点
某某年中国关门倒闭的零售企业盘点某某年,中国的零售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众多企业面临着关门倒闭的危机,这些企业的沉沦,也反映了当前零售行业的全面疲态。
本文将就此现象对某某年中国关门倒闭的零售企业进行盘点。
首先,相对较早期的代表性企业是零售巨头麦德龙。
麦德龙集团是欧洲最大的连锁超市之一,自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度成为中国大型超市零售商的代表之一。
然而时代变迁,消费升级,社交娱乐代替传统零售购物,加之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麦德龙便无法承受巨大的租金和人工成本,最终选择关闭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多家门店。
其次,苏宁易购这个互联网零售头部企业也未能逃脱破产和平台危机的威胁。
据统计,2020年前十个月,苏宁易购亏损超百亿,业绩下滑40%以上。
近期,苏宁易购再次公布了部分门店关闭的消息,同时也在寻求投资机会,以保持竞争力。
除此之外,还有像美菜网、新华都、乐购等零售商纷纷面临着破产或重组的风险。
在疫情期间,美菜网规模迅速缩小,上半年亏损额高达10亿元,去年亏损达到17亿元。
新华都因总部房产附属协议交易纠纷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乐购包括其旗下的快客便利店也都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和供应链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企业会遇到如此严峻的处境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首先,消费端的需求结构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长时间以来,中国零售行业的经营模式都是在"品牌供应链+实体门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但是电商扰动了这条路。
对于消费者来说,以往真正需要进入门店购物的商品,现在大多都可以在网上购买,包括生鲜食品、家具、家电、服装等等。
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线上购物,给传统的实体门店带来很大的压力。
其次,一部分企业扩张过快成了造成破产的"杀伤性"问题,透支了运营资本,拉低了盈利率,一旦遇到市场环境的大幅变化,或者资本市场的不信任,动辄就会瘫痪。
苏宁易购在越南等国象征性地赚取钱来扩张,结果没有成功,反而亏损了大量资金。
企业破产的案例
企业破产的案例企业破产是指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市场竞争激烈、经济形势不利等原因,无法继续经营下去,最终宣告破产清算的一种状态。
企业破产不仅对企业本身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会对员工、供应商、客户等各方造成影响。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企业破产的案例,探究其原因和教训。
1. 恒大集团。
恒大集团是中国知名的房地产企业,曾经是行业的领头羊。
然而,由于多年来过度扩张、高杠杆运营、融资难题等问题,导致了恒大集团的资金链断裂,最终宣布破产清算。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企业在扩张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风险,避免过度依赖外部融资,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
2. 美国通用汽车。
通用汽车曾经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然而在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和汽车市场的下滑,通用汽车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企业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战略,避免陷入单一业务的风险。
3. 日本航空。
日本航空曾经是世界知名的航空公司,然而由于高昂的成本、激烈的竞争等问题,日本航空在2010年宣布破产重整。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企业要不断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 欧洲雷曼兄弟。
雷曼兄弟是美国著名的投资银行,然而在2008年因次贷危机爆发,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清算。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企业要时刻关注宏观经济形势,防范外部风险,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
5. 中国航空。
中国航空是中国知名的航空公司,然而由于高额的燃油成本、激烈的市场竞争等问题,中国航空在2015年宣布破产重整。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企业要不断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破产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了各种问题,没有及时调整战略,导致了最终的破产。
企业要想避免破产,就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调整战略,提高竞争力,保持财务健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希望以上案例能给大家一些启示,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努力经营健康的企业。
品牌之殇――忆那些消失的民族品牌
品牌之殇――忆那些消失的民族品牌品牌之殇――忆那些消失的民族品牌【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有不少中国品牌从本土成长并走出国门,开始走向国际化,但是,也有很多中国本土品牌,曾经叱咤风云,妇孺皆知,却因种种原因走向没落,像流星一样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本文通过缅怀那些镌刻着中国消费者情感记忆的品牌,试分析分析其走向衰落的原因,并反思中国究竟应该如何去打造经久不衰的民族品牌。
【关键词】民族品牌没落原因“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然而,从一年一度的世界500强评比情况看,除了中石化、中国银行等国有垄断企业之外,很难找到完全市场条件下通过自由竞争打拼出来的民族品牌。
每当走在繁华的商场里,每当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时,你是否会注意到那其中有多少是我们民族自己的本土品牌?那些消失的民族品牌,曾几何时,他们是行业的领跑者;曾几何时,他们是民族品牌的骄傲;然而,他们在顷刻间崩盘,一切化为乌有。
偶然中存在的必然,带给我们太多的深思和反省。
还记得曾经叱咤一时的“上海手表”吗?1955年,中国的第一只手表在天津手表厂研制成功。
到了70年代,一对“上海牌”手表、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和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一起被称为结婚必备的“三大件”。
像这样的老国内名牌,还有很多:牙膏用的是白玉、中华;护肤最常用的是美加净和百雀羚;蜂花护发素让很多女性第一次体验到了专业的护发素给头发带来的改变;那时候,人们的最爱是回力鞋和海魂衫;后来有了电视,最有名的黑白电视品牌是“飞跃”和“金星”;西装的老品牌是“培罗蒙”,有很长一段时间,“长城”、“大地”雨衣风靡全国……现在想起来,一些人对这些老品牌还是赞不绝口。
“国外品牌的化妆品一小瓶就要大几百甚至上千块,价钱贵不说,效果也不像广告上说得那么好。
我就喜爱买老底子的国货,如郁美净、蜂花护发素、百雀羚润肤露、上海檀香皂、中华牙膏等等”,一位网友表示,国货真正吸引他们的是它们的设计、品质和价格,以及它们身上留存的那个年代的某种精神。
国内知名企业破产案例
国内知名企业破产案例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内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风险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知名企业也不幸破产倒闭。
本文将以国内知名企业破产案例为切入点,探讨其原因和教训。
二、破产案例一:东方时尚集团1. 公司简介东方时尚集团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最大的时尚服装连锁企业之一,旗下拥有多个知名品牌。
2007年,公司在香港上市,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服装零售企业。
2. 破产原因(1)过度扩张: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公司未能有效控制成本和管理风险。
(2)品牌定位失误:公司品牌定位较为模糊,并没有形成明确的品牌形象。
(3)经营模式落后:公司未能及时转型升级,在电商等新兴领域缺乏竞争力。
3. 教训企业需要保持谨慎稳健的发展态度,在快速扩张过程中注重风险控制和成本管理;同时,企业需要明确品牌定位,建立品牌形象;还需及时转型升级,拥抱新兴领域。
三、破产案例二: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1. 公司简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最大的民营航空公司之一。
2017年,公司在香港上市。
2. 破产原因(1)高额负债:公司长期处于高负债状态,财务压力较大。
(2)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国内航空市场竞争的加剧,南方航空的盈利能力逐渐下降。
(3)管理不善:公司管理层存在问题,未能有效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挑战。
3. 教训企业需要保持健康的财务状况,在经营过程中注重控制负债和成本;同时,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还需加强管理能力和应对能力。
四、破产案例三:乐视网1. 公司简介乐视网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视频公司之一。
2010年,公司在创业板上市。
2. 破产原因(1)高额负债:公司长期处于高负债状态,资金压力较大。
(2)流动性不足:公司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问题,未能及时偿还债务。
(3)经营模式失误:公司在多个领域进行过度扩张,未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3. 教训企业需要保持健康的财务状况,在经营过程中注重控制负债和成本;同时,企业需要明确发展方向和核心竞争力,在扩张过程中注重规划和风险控制;还需加强流动性管理和资金运作能力。
中国昙花一现的六大品牌,慢慢淡出人们视线,实在令人惋惜
中国昙花一现的六大品牌,慢慢淡出人们视线,实在令人惋惜第一名:健力宝。
1984年,健力宝诞生。
同年,由于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宣传得法,因此一炮走红,被誉为“中国魔水”,引来无数消费者推崇。
后来,因为一些复杂的原因,导致健力宝无法在香港上市,最终影响了决策层的团结。
以李经纬为首的管理层从此离开健力宝,直接让健力宝开始走下坡路。
现如今,虽然健力宝这一品牌依旧还在,可早已大不如前,实在令人惋惜。
第二名:大白兔。
建国十周年之际,大白兔奶糖作为献礼产品被国人所知晓,后来不断升级口味和原材料成分,成为了中国最知名最受人们喜爱的糖果。
每逢过年过节,老幼皆将大白兔奶糖作为礼品赠送。
但随着目前糖果市场的品牌越来越多,大白兔的市场地位受到冲击,如今的发展势头很弱,其未来令人担忧。
第三名:纽曼。
纽曼公司是从北京中关村走出来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是打造数码产品,比如MP3、MP4、MP5等。
由于其款式新颖,价格实惠,所以一经登陆市场,便受到了无数消费者追捧。
但可惜,随着电脑、智能收入进入千家万户,纽曼推出的MP3等产品均被全面取代,彻底退出了市场,实在可惜。
第四名:非常可乐。
非常可乐是由杭州娃哈哈集团生产的碳酸饮料,其产品宗旨是以独特的民族特色,打造出中国人自己的可乐。
非常可乐一经上市,就打破了可口可乐不可战胜的神话,对娃哈哈集团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由于非常可乐后继乏力,在品牌文化内涵上的挖掘不够,无法抓住年轻消费群体的信赖,所以非常可乐的火爆程度也只是昙花一现,着实令人遗憾。
第五名:白象方便面。
白象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民族食品加工企业,在2006年发展到极致,位居全国方便面企业前三名。
可随着年轻群体在快速食品方面的选择越来越多,尤其是外卖行业的红火,直接导致方便面的市场认可度下降。
在这种大背景下,白象方便面无奈只能减产,在营销推广上的力度也开始减弱,现在白象虽然没有消失,但品牌影响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第六名:小霸王。
十大破产典型案例
十大破产典型案例破产既是商业世界里的一场悲剧,也是一个有趣而又富有教训的话题。
在商业活动的过程中,许多企业经历破产的状况,这些破产案例成为了商业史上的重要事件。
以下将介绍十大破产典型案例,希望可以从中汲取一些教训。
1. 蛋糕哥:蛋糕哥曾是美国最大的面包公司之一,但由于高额的债务和内部管理问题,公司最终申请破产保护。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即使是历史悠久的企业也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适应市场的变化。
2. 利兹联足球俱乐部:这是英国足球史上最重要的破产案例之一。
俱乐部由于经营不善和高昂的薪金支出,在2007年申请了破产保护。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体育产业,也需要稳健的财务规划和管理。
3. 高盛:作为曾经的金融巨头,高盛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最终接受了政府的援助才得以幸免。
这个案例提示我们:即使是金融行业的巨头也不能掉以轻心,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4. 路透社:这是一家传统的新闻媒体公司,在数字化时代遇到了巨大的挑战,最终被汤姆森公司收购。
这一案例表明:在信息产业中,顺应潮流和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非常重要。
5. 沃尔沃汽车公司:由于市场萎缩和高昂的研发成本,沃尔沃汽车公司在2012年宣布破产。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技术创新和市场定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6. 花旗银行:作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花旗银行在次贷危机中遭受巨大损失,需要接受政府援助才能渡过难关。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金融机构需要严格的风险管理和监管。
7. 康宝莱:这是一家曾经风光无限的跨国健康食品公司,在2012年因会计丑闻遭遇破产。
这个案例表明: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管机制和合规管理制度。
8. 微软: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微软公司曾一度陷入困境,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裁员和重组才能重新振兴。
这个案例提示我们:技术领先并不意味着可以一直独占市场,企业需要不断创新。
9. 摩托罗拉:这是一家曾经的手机巨头,却因为错失智能手机革命而导致业绩下滑,最终被谷歌公司收购。
那些你所熟悉的被市场淘汰的知名企业们
电商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家电这种标 准化产品,越来越成为京东等电商巨头的口中物。 苏宁2012年的财报显示,当年苏宁在海内外置换/关 闭连锁店182家,可比店面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2.38%。 即便是进驻中国的外资品牌美国百思买、日本山田 电机、德国万得城,以将产品定位高端,通过提升 购物环境的差异化方式来吸引消费者,也难以逃脱 撤离中国市场的命运。
7、任天堂
颠覆指数:★★★★
颠覆原因:家用游戏机被网游和手游取代, 往昔的游戏巨头未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实习招聘
相信“红白机”、“超级玛丽”、“GameBoy”是不少 80后对游戏机的最初印象,任天堂曾经就是电子游戏机 的代名词,它的游戏机和游戏曾经席卷全球,现在却连 续两年亏损超过300亿日元。
对微软来说,Windows和Office这样的核心产品,以 及软件授权收费的商业模式,就是它庞大帝国的根 基,一切不符合它们利益的创意和产品都会被砍掉。 微软前员工史蒂夫·斯通曾这样评价:“Windows就 是上帝,对于一些权势人物来说,拥有比PC机更清
10、苏宁
颠覆指数:★★★
颠覆原因:零售业的店面模式正在被电商 取代,苏宁感到威胁后,选择了自我颠覆。
颠覆指数:★★★★★
颠覆原因:当革命性的智能手机技术出现 后,依然固守传统思维与产品,终于错失 良机而江河日下。
大学生实习
曾几何时,NOKIA几乎就是手机的代名词。它曾经 连续14年占据市场份额第一,是当之无愧的移动老 大。诺基亚最早提出了智能手机概念,并宣称自己 不再是一个手机制造厂,而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 是它在理念上照搬了电脑和传统互联网的概念,想 要把智能手机做成像电脑一样强大,于是想尽办法 要把键盘、鼠标、桌面管理方法都搬到智能机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1985年,由于国外照相机突然大举进入和国产照相机技术进步缓慢等原因,曾畅销20年的海鸥DF120出现严重滞销,年底产线全面停产。这是对国内照相机工业的一次重大打击,海鸥及其伙伴们惊奇地发现,其井底之蛙妄为尊的地位已然动摇。
面对巨变,作为“八旬老者”协昌缝纫机厂在市场竞争中因观念老化和体制僵化,在日渐衰落中耗尽了产业升级与转型的资源和能力,行将就木。时至2000年,上海缝纫机公司收购了飞人协昌缝纫机公司的部分产权,其中包括“蝴蝶”、“飞人”等原有驰名商标。
世上再无梦蝴蝶
翻阅1980年代前后的资料,我们可以发现,当年家用缝纫机行业面临产业替代灭顶之灾时的惨状:1980年,云南鸳鸯牌成本为340元,出厂价仅为150元;四川峨眉牌电动缝纫机成本为502元,出厂价为360元;湖南金箭牌成本为159元,出厂价为130元。而时至1980年中晚期,蝴蝶、蜜蜂等品牌缝纫机的出厂价仅维持在53.26至68.90元之间。尤其是在1980年代末,国家取消对厂家的价格补贴之后,这些气息奄奄的昔日黄花顿时香消玉殒。
发展广播必须有收音机。1952年,二机部十局向南京电工厂、南京无线电厂下达了研制收讯放大管和广播收音机的任务。
最初,收音机价格高达三四百元,普通百姓只能望“机”兴叹。进入1970年代,由于技术改造而价格下降,收音机开始成为中国普通家庭客厅里的“装饰配置”。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电视是罕见的,新闻电影纪录片也只是不论时效地随机播放,因此收音机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主流渠道。
正是由于快人一步,南京无线电才走得相对较远。1987年,熊猫集团成立。1996年,熊猫电子在香港上市,成为国内电子行业第一家拥有H股的上市公司。
在“影像产品”替代“音响产品”的产业拐点之际,南京无线电厂以惊险一跃跨越替代之危,从熊猫收音机成功过渡到熊猫彩电。
红灯声咽尽无声
对于整个收音机行业而言,绝大多数企业并不如熊猫幸运,它们未能迅速反应并及时转型。企业连年亏损,最终走向灭亡。
赶超派克成英雄
1930年代,欧美商品在中国倾销,激发了国人实业救国的热情,由此催生了一大批爱国品牌,英雄钢笔就是其中之一。英雄金笔厂的前身是成立于1931年的上海华孚金笔厂。“英雄”商标则是另一名为“大同英雄”的金笔厂在1939年注册的。1955年,大同英雄金笔厂并入华孚金笔厂。
英雄笔虽因抵制派克而生,但派克作为钢笔的鼻祖,却是“英雄”不得不学习的榜样。1958年,英雄人以“师夷长技”的实干精神掀起追赶“派克”热潮。通过技术攻关,在确定的12项具体指标中,新研制的“英雄100型”金笔有11项赶上和超过了派克。这一赶超一举奠定了“英雄”的龙头地位。
在当时,照相机号称“中国工业水平试金石”。一台照相机的产出,堪称举全国之合力。后来兴盛的海鸥相机的前身,中国的第一台国产照相机,主体部分是由中央商场钟表维修工与照相机店技术人员仿造,镜头由长春光学机械研究所设计,镜头加工则委托给了上海吴良才眼镜厂。
各行业的通力协作,造就了上海照相机厂的辉煌。海鸥照相机自面世起,就一直成为照相机行业的领头雁。海鸥曾出品过一系列型号的相机,从最初双反4型到鼎盛时期的DF系列,多次获得国家级荣誉,成为当时最畅销的品牌。而DF系列更是在1980年代风靡一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要凭票供应。
在自给自足的消费理念倡导下,缝纫机成为当时中国人结婚必备的“三大件”之一,风靡一时,家庭普及率一度超过50%。
在上亿个家庭的巨大市场孕育下,在众多缝纫机生产厂家中,上海成为中国缝纫机主要产地,约占全国累计总产量的50%,占中国缝纫机总出口量的80%。其中,“蝴蝶”、“蜜蜂”、“飞人”等成为最畅销的品牌。
1966年,华孚金笔厂改名为英雄金笔厂,“英雄”品牌历经几十年,已经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到1980年代初,英雄笔厂发现,派克在20年间有了长足进步,而“英雄”则固步自封,于是“英雄”提出“二赶派克”,再次迸发出活力,由此诞生了业界著名的“英雄200型”金笔。
实施“赶超战略”,让“英雄”在国内制笔业界再次独领风骚。1980年代末,英雄金笔在国内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处于绝对称雄地位。英雄笔厂的老竞争对手、原上海永生笔厂厂长徐正元这样见证:“80年代,美国派克曾到英雄厂参观,他们认为,英雄厂的许多方面已经超过了派克,自叹弗如。”
与缝纫机行业不同,中国照相机工业的衰败,并非因市场萎缩。恰恰相反,市场呈现出几何倍数的增长。而进入21世纪,从传统胶片照相机到数码相机的转变,则不仅是简单的“产品升级”,而是一场数字化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照相机由家庭奢侈品向家庭必备品转变。这本应给中国照相机企业创造一跃而居世界一流的绝佳机遇。
收音机转型彩电
时至1980年代后期,电视机的普及导致了收音机行业由盛及衰的转折点,国内开始将收音机归为“夕阳产业”。实际上,在1980年早期,南京无线电厂已经察觉到收音机将出现下滑趋势,于是迅速调整产品结构,转产收录机。该厂同南京地区37家中小型电子企业实行联合,组建了我国电子工业中的第一个横向经济联合体——中国南京无线电公司。不仅如此,在其他无线电厂还在生产收音机、收录机的时候,1984年,根据技术趋势和市场动态,,南京无线电看准时机,果断转身,决定上马彩电。
四。海鸥伤逝凤凰冷
中国照相机工业的崛起是建立在仿制基础上,整个行业并未形成创新思维和能力,而是天然走上“跟随仿制上规模”的循环。在外国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时,“百鸟争鸣”遭到肃杀。更可惜的是,两只“国鸟”在数码浪潮中栽入海底。
海鸥翱翔凤凰舞
在1950年代的中国,伴随百姓生活渐趋稳定,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不断进步,加上为了满足政治、军事的需要,国家提出发展照相机工业。
尤为著名的是上海协昌出产的蝴蝶牌缝纫机。这家始于1912年的中国最早的缝纫机厂,在新中国成立后,以质量优良稳定、外形美观新颖而成为中国第一名牌缝纫机。同时,又因单位成本比全国行业平均值低25%,因此销量一直位居全国前茅。1974年,协昌缝纫机厂的年产值达到8198万元,上交利润2648万元。 (缴税比例达到32.3%,哪个民企有这个比例的)因上缴利润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厂家,协昌被国家定为行业龙头企业。
一。金笔
尽管饱含历史内涵与情感,英雄金笔这个老品牌依旧避免不了替代之危。产业替代是任何企业必须面对的灭顶之灾,而大多数企业难以承受产业升级或转型的致命阵痛,因产业衰落而沉没。
小小笔业照样催生大品牌,谈到笔中豪杰,中国曾有两个并驾齐驱的响当当品牌——中华铅笔和英雄钢笔。但当PC掀起“换笔风潮”后,二者都受到了键盘的冲击,而中华铅笔依然风采不减,可英雄钢笔已烈士暮年。
最大却非最强。1989年,因国内市场疲软,中国照相机厂商陷入暂时困境,由此成为主管部门及地方666要求合资的最佳理由。至1996年,国内相机生产厂家有37家关停并转,仅余海鸥与凤凰两家。
但是,国内没有一家企业?住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因为它们没有“时刻准备着”。进入2000年,无论是海鸥还是凤凰已现危机,在数码浪潮中,凤凰至今没有数码相机问世,海鸥在1998年研发出了D33型号之后,亦再不见产品投放。时至今日,国内没有一家数码照相机立市。
两只国鸟栽下来
1970年代后期是中国照相机工业崛起的时期。只可惜,这种崛起是建立在仿制的基础上,亦步亦趋,整个行业并未形成创新思维,更为立足于自主创新,而是天然走上“跟随仿制上规模”的循环。
进入暮年的“英雄”直到2006年被上海海文集团接手后,才摆脱历史遗留包袱。海文整合41件“英雄”商标,并投资8600万元,意欲再造“英雄”。
在“2005年至2006年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出口品牌”目录中,“英雄”是上海少数几个上榜品牌之一。但“英雄”难以重振雄风。
回首“英雄”,备感酸涩。同样遭遇过替代危机的派克因成功转型而重获新生。在1960年代,圆珠笔浪潮曾把派克钢笔挤到角落,派克钢笔放弃同圆珠笔大打价格战,削减产量,以品质提升而大幅提价,改走高档路线。在经历一番销售额急剧下降的阵痛后,绕开与圆珠笔的直接交锋,派克终于奠定高档金笔地位而称霸市场,从而绝处逢生。即使PC冲击,也无以替代派克之奢华。
在1970年代红极一时的“红灯”收音机的生产厂家——上海无线电二厂,当产品生命周期濒临绝境之际,作为国家重点骨干企业的上无二厂反应迟钝,还固守于收音机及其元器件的生产,产量不断下降,企业最终销声匿迹。
在收音机行业,同为国家一级企业的武汉710、北京电子仪器厂等,均在1990年后停止了收音机的生产,被重组为其它新企业。
从1980年代至1990年代,是中国家用缝纫机行业由盛及衰的10年。在这期间,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的蝴蝶是有可能完成产业升级或产业转型的。但在这一时期国有企业并没有充分的自主权,尤其是投资自主权。因此,求得最后一线生机的努力也只能听天由命。
三。红灯收音机
熊猫雍容红灯靓
在1949年开国大典时,中国人民通过收音机“收听”了阅兵盛况。其后,666特别认识到,在当时一个80%人口是文盲和半文盲的大国里,发展广播事业何其重要。
天寒香冷蝶难飞
当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大潮涌来,缝纫机产业向民营企业放开。进入1990年代,像协昌这样的大型国企,虽然创造了140万台的巅峰年产量,却也受到市场经济的猛烈冲击。
但让蝴蝶折翼的致命一击却是,产业与市场的双巨变。中国人的消费方式日趋成衣化,由此伴随成衣工业的迅速崛起,随之而来的作为生产工具的工业缝纫机需求大幅上升,而家用缝纫机市场迅速萎缩,几近消亡。
应运破茧成蝶舞
从1950年代至1980年代,在“先生产,后生活”的短缺经济状态下,中国百姓在“穿衣”方面的消费方式主要以买布裁衣或自缝自补为主。加之,在自力更生的产业发展模式驱动下,由此应运而生了庞大的家用缝纫机产业。时至1982年,我国缝纫机的年产量达到1286万台, 成为当时世界家用缝纫机最大的生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