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媒介生态系统的历史演进(一)

合集下载

试论媒介生态系统的历史演进

试论媒介生态系统的历史演进

的 平 衡 。 那 么 , 谓 ” 征 意 义 的 平 衡 ” 笔 者 认 为 。 谓 ” 介 生 态 系统 对 整 个 社 会 文 化 系 统 的 作 用 在 历 史 中发 生 了 相 何 象 ? 所 象 征 意 义 的 平 衡 ” 调 的 正 是 媒 介 环 境 与 人 类 社 会之 问 的 一 当 巨大 的 变化 。 首 先 我 们 要 认 识 的 是 , 介 并 非 单 纯 作 为 一 强 媒 种 和 谐 状 态 , 媒 介 技 术 的 变 革 带 来 人 类 互 动 厅式 的 变 化 . 种 传 播 的 介 质 丽 存 在 。 即 当我 们 抽 取 其 中 的 技 术 因 子 来 考 察 其 进 而 影 响 到 人 类 文 化 的 平 衡 机 制 . 而 实 现 了 文 明 的 更 替 从 对 人 类 和 文 化 的 影 响 时 . 会 发 现 : 介 存 在 于 某 种 传 播 环 就 媒 因 此 , 一 个 关 于 大 众传 播 的 历 史 的 观 点 是 必 须 的 ”. 们 境 中 , 它 通 过 自身 所 处 的传 播 环 境 与人 和 文 化 发 生 相互 影 “ 我 当 希 望 由此 获 知 在 媒 介 发 展 的 历 史 语 境 中 媒 介 技 术 究 竟 如 何 响 、 互 作 用 时 . 然 产 生 某 种 媒 介 生 态 。因 此 . 介 生 态 必 相 必 媒 定 义 世 界 . 义 文化 。 定 然 是 一 种 在 媒 介 与 人 和 文 化 的 相 互 作 用 下 不 断 发 生 变 化 的 动 态 的环 境 。 当我 们 沿 着 历 史 的 河 流 溯 源 , 图 发 现 的 正 是 试 媒 介 技 术 如何 一 面 冲 破 了 人 类 联 通 的 各 种 阻 断 , 用 其 强 烈 利 媒 介 生 态 的 渗 透 力 创 造 了 一 种 全 球 化 的 社 会 和 谐 ; 一 方 面 , 术 的 另 技 所谓 生 态 , 常 是指 在一 个 生 物 群 落 及 其 生 存 发 展 的 系 快 速 更 替 又 创 造 了 各 种 各 样 对 于 传 播 声 音 的 阻 隔 . 时 . 通 同 个 统 之 中 , 种 因 素 的 相 互 关 联 制 约 所 达 到 的 相 对 的 平 衡 结 人 思 想 与社 会 制 度 也逐 渐 经 历 着 巨大 的 断 裂 。 各 构 。生 态 是 一 个 整 体 性 的 慨 念 , 先 意 味 着 对 环 境 的 研 究 首 它 们 的结 构 、 容 及 对 周 嗣 各 种 生 命 的 影 响 。 当然 . 内 这 二 、 言 的实 践 — — 口语 和 文 字 语 并 非说 生 态 与 环 境 是 等 同 的 环 境 是 自然 的 存 在 物 。 包 括 它 作 为影 响一 个 生 物 体 生 长 、 展 和 生 存 的 外 界 物 质 条 件 的 r 发 J 在 洪 堡 ( m od) 卡 西 勒 ( a s e) 来 , 青 的 功 能 Hu b lt和 C si r r 看 语 然 环境 , 以及 作 为影 响 个 人 和 社 会 本 质 的 社 会 艾化 条 件 的 社 就 是 表 达 我 们 关 于世 界 的 经 验 。 且 赋 予 这 种 经 验 以形 式 。 并 会 环境 。 而 生 态 仪 指 自然 的 存 在 ‘ , 包 括 人 与 自然 存 也 就 是 说 , 言 是 我 们 经 验 的 形 式 化 。语 言 始 终 交 织 在 思 式 还 语 在 和社 会 在 的 亲 和 父 系 , 多 的 是 体 现 一 种 相 互 依 存 的 槎 想 、 动 、 为 之 中 , 词 的 意 义 就 来 源 于 此 我 们 学 会使 用 更 活 行 语

自媒体时代的传媒生态变迁

自媒体时代的传媒生态变迁

侵权行为
自媒体平台上原创内容频繁被抄袭、盗用,导致创作者权益 受到侵害。
法律空白
现有的版权法律体系难以应对自媒体时代的版权问题,亟需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商业模式创新
广告模式变革
自媒体改变了传统广告模式,品牌方更加注重与目标受众的互动和精准营销。
付费内容兴起
随着用户付费意愿的提高,自媒体平台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付费内容和服务。
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
文化差异
全球化背景下,自媒体内容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接受度和传播效果存在差异。
本土化需求
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和受众,自媒体内容需要兼顾全球化和本土化的需求, 以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04 自媒体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自动化内容生产
利用AI技术进行内容创作,提高内容生产效 率。
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传媒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 。高校和培训机构应加强实践教学, 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让学生 在实际操作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践 能力。
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社会责任意识
自媒体时代,传媒人才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传递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高校和培 训机构应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传媒生态变迁中的重要角色和责任。
行业规范与自律
自媒体行业逐渐形成规范,自律意识提高。
05 自媒体时代的传媒人才培养
跨学科知识结构的培养
跨学科知识结构
在自媒体时代,传媒人才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包括但不限于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 计算机科学等领域。这种跨学科的知识结构能够使传媒人才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传媒生态变迁。
跨学科课程设置
社交影响力

略论媒介的进化

略论媒介的进化

略论媒介的进化张滨【摘要】一朵花的开放,一阵雨的降临,一个人的诞生,一个蜂群的形成,甚至于左右人类分分合合的情感和利益,都来自于由简单到纷繁的聚合,这种聚合称为"涌现".随着凯文·凯利的《失控》被译为中文,"涌现"一词便不断被阐释,或不断被用来阐释.其中,最常见于媒介现象分析.媒介在进化,问题是,它怎样进化?它将进化成什么样子?一、技术推进的进化互联网如同一个生命体,自我更新、自我代谢的同时,又形成一个自我的内在环境.在初创阶段,其内在环境,由电子邮件、itunes播放器、留言板、聊天室等构成,报纸、广播、电视、书刊等旧的媒介处于外部,目前,所有所谓旧媒介已经完全融入网络,并与新媒介结合,生成博客网、维基网、"第二人生"、聚友网、脸谱网、播客网、掘客网、优视网、微博网等更新一级的媒介,这些次生的新媒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旧媒介的影子,电视台和电台的音频和视频直播网,报纸和杂志的门户网,新闻记者以及评论员个人的微博,甚至纸媒的新闻门户网站也进行了视频的加载.可以说,新旧媒介共生共荣,已成为互联网这一生命体的内在环境的构成要素.【期刊名称】《新闻传播》【年(卷),期】2011(000)011【总页数】1页(P83)【作者】张滨【作者单位】哈尔滨日报【正文语种】中文一朵花的开放,一阵雨的降临,一个人的诞生,一个蜂群的形成,甚至于左右人类分分合合的情感和利益,都来自于由简单到纷繁的聚合,这种聚合称为“涌现”。

随着凯文·凯利的《失控》被译为中文,“涌现”一词便不断被阐释,或不断被用来阐释。

其中,最常见于媒介现象分析。

媒介在进化,问题是,它怎样进化?它将进化成什么样子?一、技术推进的进化互联网如同一个生命体,自我更新、自我代谢的同时,又形成一个自我的内在环境。

在初创阶段,其内在环境,由电子邮件、itunes播放器、留言板、聊天室等构成,报纸、广播、电视、书刊等旧的媒介处于外部,目前,所有所谓旧媒介已经完全融入网络,并与新媒介结合,生成博客网、维基网、“第二人生”、聚友网、脸谱网、播客网、掘客网、优视网、微博网等更新一级的媒介,这些次生的新媒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旧媒介的影子,电视台和电台的音频和视频直播网,报纸和杂志的门户网,新闻记者以及评论员个人的微博,甚至纸媒的新闻门户网站也进行了视频的加载。

当代组织传播问题研究(三篇)——论我国媒介生态变迁的三个阶段

当代组织传播问题研究(三篇)——论我国媒介生态变迁的三个阶段

础 ,而 波兹 曼也 被称 作 媒介 生态 学 的开 山之 父 。他 的 《 童 态 是三 个层 次 关系 的总 和 ,它们 共 同决 定着 媒介 生存 发展 的状态 。 年 的消逝 》( P o s t m a n , 1 9 8 2 ) 、 《 快 乐 至死 》 ( P o s t ma n , 1 9 8 5 ) 媒 介宏 观 生态 是指 媒介 的外 部环 境 ,环 境 的首要特 征 以及 《 技术 垄 断:文 化 向技 术 的投 降 》( P o s t ma n ,1 9 9 2 ) 等都 是媒 介 生态 学经 典著 作 。 是 隐而 不显 、难 以觉察 、发 展变化 ,但 却对 媒介 的影 响 巨
媒介生态系统如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媒介生态可分为宏观生态中观生态微观生态三个层次媒介生态是三个层次关系的总和它们共同决定着媒介生存发展的状媒介宏观生态是指媒介的外部环境环境的首要特征是隐而不显难以觉察发展变化但却对媒介的影响巨大媒介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4媒介中观生态是指在特定的媒介外部环境下媒介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随着媒介外部环境的变化媒介之间的互动关系也随之改变从学习模仿到竞争合作再到媒介融合等
媒 介 生 态 研 究 是媒 介 学 与 生态 学进 行 学 科 交叉 的产 较入 手 ,分析 我 国媒介 生态 的三个 层 次 ,并探 讨我 国媒 介 物, 是 传播 学研 究 的新方 向。本文 从 中西媒 介生态 研 究 比 生态 变迁 的三 个阶 段 。
收 稿 日期 :2 0 1 2 — 1 0 — 2 2
与 流动性 ,改变 了信 息场域 的博弈结构 ,信 息传播呈现 的新形 态、新特征 ,组 织传播作为 一个
相 互影响 的过程 ,信息的反馈对传播效 果起 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通过对组 织传播 的新媒介技 术

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一)

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一)

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一)【摘要】本文着重考察媒介生态学的起源和发展,对媒介生态系统等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界定,提出了媒介生态系统结构的“六界”说。

并对媒介生态学的建构和发展提出提出来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前瞻性的观点。

关键词]媒介生态,媒介生态系统,媒介环境,媒介生态学Abstract:Thispaperemphasizesontheoriginationanddevelopmentofmediaec ology,anddeeplystudiesanddefinestheconceptsofmediaecosystem,andthen advancesthe“six-boundary”theoryonmediaecosystemstructure.Thispaperal soputsforwardseveralenlighteningandforecastingthoughtsontheconstructio nanddevelopmentofmediaecology.Keywords:MediaEcology;MediaEcosystem;MediaEnvironment;MediaEcolo gy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庄子《逍遥游》一、为什么“媒介是条鱼”媒介是什么?是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书籍、杂志;是通讯、网络、计算机;是手机、是信纸、是工具、是机器、是CCTV、是新闻集团、是时代-华纳……是信息传播的中介。

不!媒介是条鱼。

当我们把媒介放在社会大环境下观察的时候,媒介更像是条鱼。

这条鱼可大可小,大可以大到庄子《逍遥游》中所描述的鲲鹏:“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小可以小得置于掌上,甚至让你肉眼看不见。

我在给学生讲解传播学时,常常把媒介比作鱼,信息资源比作水。

媒介发展史——精选推荐

媒介发展史——精选推荐

媒介发展史媒介发展史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具和⼿段,在⼈类社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

没有语⾔和⽂学的终结,⼈类就不能摆脱原始的动物传播状态;没有机械印刷和电⼦传输;没有机械印刷和电⼦传输等⼤量复制住处的科技⼿段的出现,就不可能有近现代的⼤众传播,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信息社会。

媒介的发展与社会的演化变⾰密切结合在⼀起。

媒介的发展史可以分为“⼝语传播时代,⽂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传播时代,信息时代”五个阶段。

⼝语传播时代:⼝语传播与岩画传播⼝语传播时代⼤致从⼈类摆脱“与狼共舞”的野蛮状态、、组成原始社会开始,⼀直到⽂字的出现。

简⾔之,就是从⼈类开⼝说话到⽤⼿写字这⼀漫长时期。

⽂字传播时代⽂字传播时代⽂字是⼈类发展史上第⼆座重⼤的⾥程碑,如果说语⾔的产⽣使⼈类摆脱了动物状态,那么⽂字的出现则使⼈类进⼊了⼀个更⾼的⽂明发展阶段。

印刷传播时代:印刷——东⽅的贡献与西⽅的成就⽂字出现以后,⼈类经历了⼀个很长的⼿抄传播阶段。

⼿抄传播效率低、规模⼩、成本⾼。

加上教育的普及程度低,所以⽂字传播基本上还属于政府、官吏以及统治阶层的特权。

这种情况,直到印刷时代出现以后才有了改变。

20世纪,印刷媒介已经⾼度普及,书籍、报纸、杂志等出版物作为⼈们每天获取信息、知识、娱乐的基本渠道之⼀,在社会⽣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的影响。

电⼦传播时代:如果说印刷实现了⽂字信息的⼤量⽣产和⼤量复制,那么电⼦技术最重要的贡献之⼀就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传输。

1837年,美国⼈塞缪尔·摩尔斯发明了第⼀台实⽤电报机。

1844年,当美国第⼀条电报线开通时,摩尔斯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了第⼀封电报,其内容是《圣经》中的⼀句话:“上帝啊,你究竟创造了什么!”信息时代⼆⼗世纪九⼗年代中电⼦传播技术的突破,使⼈类进⼊了⼀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

所谓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化以信息为核⼼价值⽽得到发展的社会”。

试论史前媒介生态中非语言媒介的演变

试论史前媒介生态中非语言媒介的演变

试论史前媒介生态中非语言媒介的演变作为对20世纪70年代环境保护主义(environmentalism)兴起的回应,以及受学科交融的影响,媒介生态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领域和视角出现了。

它旨在研究“各种媒介形态在为自身寻找合适环境的竞争中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以及在社会力量的复杂生态中的生存状况”,同时也包括“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类感知、理解、情感和观念,以及我们与媒介的交互作用如何推动或阻碍自身生存等问题。

[1]”媒介生态学无疑为我们对媒介发展史,特别是媒介形态与人类历史进程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切入点。

由于“媒介生态学既是后工业和后现代的,也是文字前和史前的”,[2] 所以本文以史前非语言传播媒介为例,用媒介生态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审视,分析其物理形态和符号形态,以及各种形态的演变情况,并试图发现史前非语言媒介对人类思维及交流活动产生的影响。

一、史前媒介生态的结构演变人类在诞生伊始,就开始了交往与沟通(communication,也即所说的“传播”),这是人类社会本质的充分表现形式,是媒介产生的直接动因。

因此,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一样漫长。

虽然在文字出现以前[3]的史前时期,传播媒介远不如现代高级和发达,但其媒介生态仍不失为一个逐步丰富的媒介环境结构。

有学者将人类交流的传播媒介分成三套系统:“一是推理性的符号系统(包括语言、文字等)和绘画、音乐、舞蹈等表象符号系统。

二是实物系统,不仅包括与语言文字声像有关的,与通讯有关的实物(如石磬、木鼓、牛角),更是指凝结人文信息的各种产物,它们从源自地向四外扩散,本身既是传播的内容又是文化载体。

三是人体系统,包括人际传播和族群迁徙等等”。

[4]应该说,这种分类基本囊括了所有的史前传播媒介,但着重点在共时性上,史前媒介生态的历时性却没有体现出来。

其实,从身体媒介(人体系统)向体外媒介(实物系统)发展则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特征。

史前媒介生态的结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人体系统为媒介的形体动作阶段——空间造型阶段——时间语言阶段。

媒介的发展史

媒介的发展史

媒介的发展史可以分为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信息时代五个阶段。

口语传播时代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上,原始传播时期长达几百万年。

随着祖祖辈辈的劳动锤炼,人类的大脑逐渐发达,发音器官逐渐完善,思维能力逐渐发展。

大概在几十万年前产生了音节语言。

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此以后,口头的语言传播就成了人类主要的传播形式,成了联系社会成员的基本纽带。

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语传播的具体方式不断丰富,日趋多样。

有个人之间的交谈,三五成群的议论,氏族、部落的集会,田边地头的传闻,口口相传的民谣,行吟诗人的说唱等等,其中都包含着人们需要的新闻信息。

而新闻性最强的口头传播,往往出现在战争或其他重大事变中。

文字传播时代距今约五六千年前,岩洞象形文字、甲骨文字和钟鼎文字等的相继产生,使得人类的信息传播革命第一次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得以广泛流传和长期保存。

文字与口语的不同在于,它基本是一种改变了的口语形式,使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使语言有形和得以保存。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文字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它的功能体现在历史性上,即使时过境迁,以文字表现的世界可以较长久地明确记录或报道历史上的信息。

传播的文字作为一种媒介,由于带有更为明确的传播目的,因而相对语言的使用,要认真和严肃得多。

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不仅给中国,也给欧洲和整个世界的文明带来了曙光,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并引导人类传播真正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大众传播时代。

以往,由于媒介笨重、符号复杂、复制困难和传播垄断,书本知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书写媒介一般只在上流社会流传。

印刷术的产生和流传打破了少数人对知识的垄断和在传播上的特权,冲破了黑暗的中世纪宗教牢笼,开始了文艺复兴,进而又导致了工业革命。

电子传播时代电子传播媒体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系统。

有线系统以1837年美国人塞缪尔.莫尔斯发明世界上第一台有线电报机和19世纪70年代贝尔等人成功研制电话系统为标志。

媒介发展的发展历程及作用

媒介发展的发展历程及作用

媒介发展的发展历程及作用媒介发展的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兴起和传播方式的演变。

从最早的口头传播开始,人们通过口口相传来分享信息和知识。

随着文字的出现,人们开始使用书写来传播信息,这使得信息的保存和传播更加持久和便捷。

然而,文字传播的范围有限,依赖于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在古代,文字传播主要通过手写书籍、碑文和纸张的复制来进行。

这种传播方式效率低下且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

直到印刷术的发明,这一情况才得以改善。

印刷术的出现使得书籍的大规模复制成为可能,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和知识的普及。

这项由古籍印刷术文化传承至今的重大发明,被视为媒介发展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

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媒介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19世纪末,电报和电话的出现使得信息可以迅速地传递和交流。

20世纪初,广播和电视的问世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无线电波来接收新闻、娱乐和其他节目。

20世纪末,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一次媒介传播的革命。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和娱乐内容,同时也可以实现远程办公、在线购物和社交网络。

媒介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媒介为人们提供了获取各种信息和知识的途径。

它不仅使得传统的新闻媒体更加便捷和全面,也带来了新兴的数字媒体和社交媒体。

其次,媒介促进了信息的流通和共享,加强了社会的联系和交流。

人们可以通过媒介了解世界各地的事态发展,与他人分享想法和经验。

此外,媒介还对商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成为了广告宣传、政治宣传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

然而,媒介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信息的泛滥使得人们很难辨别真假信息,虚假新闻和谣言的传播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此外,媒介也可能被用于传播不良的内容和价值观,对社会道德和文化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媒介的发展需要社会的监管和规范,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质量,同时保护公众的利益和权益。

总的来说,媒介的发展经历了从口头传播到文字传播,再到印刷术、电信技术和互联网的演变。

媒介变革下知识生产与传播生态的演进

媒介变革下知识生产与传播生态的演进

媒介变革下知识生产与传播生态的演进目录一、内容概述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5)1.3 研究方法与路径 (6)二、媒介变革概述 (7)2.1 媒介的定义与分类 (9)2.2 媒介的发展历程 (10)2.3 媒介变革的主要表现 (12)三、知识生产与传播生态的演变 (13)3.1 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 (14)3.1.1 传统知识生产方式 (15)3.1.2 知识生产方式的数字化与网络化 (17)3.2 知识传播生态的变革 (18)3.2.1 传播渠道的多样化 (19)3.2.2 传播速度的提升 (21)3.2.3 传播受众的个性化 (22)四、媒介变革对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影响 (23)4.1 提高知识生产效率 (24)4.2 促进知识的创新与共享 (26)4.3 改变知识获取与利用的方式 (28)五、案例分析 (29)5.1 案例选取与介绍 (30)5.2 媒介变革下的知识生产与传播实践 (31)5.3 案例启示与借鉴 (32)六、挑战与对策 (34)6.1 面临的挑战 (36)6.1.1 技术更新的压力 (37)6.1.2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38)6.1.3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的障碍 (39)6.2 应对策略与建议 (41)6.2.1 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 (42)6.2.2 完善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 (43)6.2.3 促进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44)七、结论与展望 (46)7.1 研究总结 (47)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47)7.2.1 研究局限 (48)7.2.2 未来研究方向 (50)一、内容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媒介变革对知识生产与传播生态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介模式正在经历颠覆性改变,这一变革不仅改变了信息的获取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知识的生产、分享和传播生态。

媒介形态的演变:探讨互联网、新媒体等新型媒介形态的兴起,以及它们对传统媒介的替代和融合。

试论媒介生态系统的历史演进

试论媒介生态系统的历史演进

2000年,尼尔·波兹曼在《媒介生态学的人文主义》一文中解释为什么采用媒介生态一词来命名这个新的学术研究领域时说道:“我们把‘媒介’放在‘生态’的前面,就是为了说明我们感兴趣的不仅仅是媒介,还有媒介和人类之间的互动给予文化以特性的方式,也可以帮助说明文化保持象征意义的平衡。

”①那么,何谓”象征意义的平衡”?笔者认为,所谓”象征意义的平衡”强调的正是媒介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一种和谐状态,即媒介技术的变革带来人类互动方式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人类文化的平衡机制,从而实现了文明的更替。

因此,“一个关于大众传播的历史的观点是必须的”,②我们希望由此获知在媒介发展的历史语境中媒介技术究竟如何定义世界,定义文化。

一、媒介生态所谓生态,通常是指在一个生物群落及其生存发展的系统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联制约所达到的相对的平衡结构。

生态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首先意味着对环境的研究——它们的结构、内容及对周围各种生命的影响。

当然,这并非说生态与环境是等同的。

环境是自然的存在物,它包括作为影响一个生物体生长、发展和生存的外界物质条件的自然环境,以及作为影响个人和社会本质的社会文化条件的社会环境。

而生态不仅指自然的存在方式,还包括人与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亲和关系,更多的是体现一种相互依存的整体化的系统联系。

当然,作为一种环境,必然会产生某种影响。

媒介环境的影响不仅仅是指每种媒介对于自身信息接收者的影响,还必然包含媒介之间的竞争与影响。

同时在广义上,媒介环境的影响还必然涉及到媒介技术和信息传播对自然和文化的影响。

当媒介环境发生影响时,就不可避免会形成一种媒介生态。

媒介生态指向一种系统的和谐结构,主要关注人与媒介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探讨如何在人的参与下维持媒介环境的健康、平衡,从而使人与媒介、媒介与媒介之间保持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并以此为前提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那么,媒介生态如何对人类的文化施加影响,从而实现自身系统的不断演进?像绝大多数的自我作用系统一样,媒介生态系统对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作用在历史中发生了相当巨大的变化。

中国媒介生态学的研究历程与主要理论

中国媒介生态学的研究历程与主要理论

中国媒介生态学的研究历程与主要理论邵培仁廖卫民(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8)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肯定会有很多与媒介生态学相关的奇珍异宝,但是,更快地切入主题,我们还是先直接从传播学引进中国之后产生的中国传播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寻找和总结有中国学者特点的、真正属于中国学者自己的媒介生态学理论和思想。

基于这一认识和想法,我们梳理和总结出以下六种媒介生态理论。

1、媒介环境论。

媒介环境或传播环境概念的提出和比较系统的研究,最早可以在中国大陆第一部传播学专著《传播学原理与应用》1中找到,该书第十二章第五节用了8页专门讨论了传播环境问题。

接着作者在《教育传播学》和《传播学导论》两部著作中又作了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

在生态学看来,环境是指生物栖息地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在社会学眼里,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

但在传播学视野中,传播环境,是指存在于传播活动周围的所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

在这种情况下,传播与环境表现为互动互助、相辅相成、共存共荣的互制关系。

就是说,环境既是媒介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是人类进行传播活动的基础和条件。

环境作为人类进行传播活动的场所和容器,传播活动既在它里面表演,也在它里面存放和发展,环境对传播起着维护和保证的作用。

媒介环境论认识到传播环境具有无限性、开放性、差异性、相关性、影响性等特点,它对传播活动作用的性状也是可变的而非定向的,是自发的而非自觉的,并且是潜在的、渐进的和渗透的。

媒介环境论强调,它所要研究的不只是传播系统内部的媒介环境现象,而是从一定角度研究和审视整个世界,即还研究包括传播系统外部的地理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现象,诸如规范因素、价值因素、经验因素、以及政治、经济、道德法制、文化等社会意识的综合情况,甚至心理环境的状况,都可从特定的窗口进入传播学者观照、分析的视野,成为[作者简介]邵培仁,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学、媒介管理学;廖卫民,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学、数字娱乐产业。

人类媒介发展史

人类媒介发展史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人类社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没有语言和文学的终结,人类就不能摆脱原始的动物传播状态;没有机械印刷和电子传输;没有机械印刷和电子传输等大量复制住处的科技手段的出现,就不可能有近现代的大众传播,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信息社会。

媒介的发展与社会的演化变革密切结合在一起。

媒介的发展史可以从“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信息时代”五个阶段来研究。

口语传播时代:口语传播与岩画传播口语传播时代大致从人类摆脱“与狼共舞”的野蛮状态、、组成原始社会开始,一直到文字的出现。

简言之,就是从人类开口说话到用手写字这一漫长时期。

德国著名释义学者加达默尔认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世界观,人类有了语言,所以有了一个“世界”,同“世界”有了一种“关系”,对世界有了一种特殊的态度。

“无论我们用什么语言,我们获得的只是一个更为扩大的方面,一种世界观。

”换句话说,人类驾驭了语言,也就拥有了一个动物类所没有的丰富的“语义世界”。

由此而知,口语最初仅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种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

与此同时,口语也大大促进了人类思维的发达。

美国传播学家德弗勒认为,语言与思维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思维的规则与说话的规则相同,思维也就是内向操作语言。

而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是人类与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语言使这一本质区别得以落实,使人类有了作为高级生物的独立的意义。

此外,语言还体现了媒介的最基本的功能,即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个人生活在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当中,要保证其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及时了解环境的变化,并据此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新的变化。

这种信息需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语言的产生使这种要求得到相当的满足。

尤其是在以口语传播为主的时代,人类主要处于原始社会时期,以小规模、近距离的群体生活、部落生活为主。

二十一世纪数字化时代下新媒介生态演变

二十一世纪数字化时代下新媒介生态演变

二十一世纪数字化时代下新媒介生态演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方式。

传统媒体被新媒体所取代,媒介生态也在这一转变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二十一世纪数字化时代下新媒介生态的演变。

首先,新媒介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冲击。

传统媒体指的是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形式的媒体。

在数字化时代,新兴的媒体平台如社交媒体、微博、视频网站等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而且随处可得。

相比之下,传统媒体的发行量和收视率不断下滑,广告收入也在减少。

这种情况迫使传统媒体不得不转型,加快自身的数字化进程。

报纸、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纷纷推出了线上版面和网络视频平台,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其次,新媒体在传播速度和范围上具有明显优势。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几乎可以瞬间传遍全球。

当有重大事件发生时,新媒体平台上的新闻稿件、视频和图片可以立即发布,成为热门话题。

这一特点使得新媒体成为政治宣传、舆论引导等的重要渠道。

政府、政治人物和组织机构通过新媒体与民众进行互动,传递信息和控制舆论。

同时,个人和民间组织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自己的观点和声音,实现自我表达和互动交流。

此外,新媒体的个性化和定制化特点也推动了媒介生态的演变。

传统媒体往往是一对多的传播模式,信息的选择和呈现受到编辑和记者的控制。

而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通过个人博客、微博、社交媒体账号等,个体可以自由发布信息和观点,建立自己的粉丝群体,并与他们进行互动。

这种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传播模式使得信息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同时也提高了受众对信息的参与度。

然而,新媒体的兴起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互联网上,各种信息和观点混杂在一起,很难判断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

虚假信息的传播给社会带来了混乱,影响了公众的判断和行为。

第二,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成为了关注焦点。

媒介事件的发展历程

媒介事件的发展历程

媒介事件的发展历程媒介事件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字传播和口头传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媒介事件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

在古代,人们使用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

无论是政治宣传、商业广告还是文化传承,都依赖于个体传递信息的能力。

随着文字的出现,人们开始使用书信、史书等文本形式来记录和传播信息,这标志着媒介事件进入了第一个阶段。

在工业革命时期,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媒介事件的发展。

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介的出现,使信息传播的范围得到了空前拓宽。

人们通过文字和图片传递新闻、政治、经济等各类信息。

特别是报纸的普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20世纪初,电子媒介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媒介事件的发展。

无线电和电视的兴起,使信息传播不再受地域限制。

人们可以通过广播和电视节目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资讯。

尤其是电视的普及,使信息传播更加直观、生动。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进步,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媒介事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介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

网站、博客、社交媒体等成为信息发布和传播的主要平台,人们通过网络可以自由表达观点、交流意见,并对事件进行广泛的讨论和互动。

而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媒介事件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人们通过手机APP可以进行音频、视频的实时传播,以及社交媒体的实时分享和评论。

无论是新闻报道、网络直播还是短视频,都成为热门的媒介事件形式。

目前,媒介事件已经进入了一个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时代。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大数据和算法分析,为人们带来个性化的推送和定制化的服务。

同时,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更加沉浸式地参与媒介事件,体验更丰富多样的信息传播方式。

总的来说,媒介事件经历了从口头传播到文字传播再到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互联网媒介的发展阶段。

从宣传和传递到互动和参与,媒介事件的形式和方式不断变化和创新。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媒介事件将进一步向着更加多元化和全面化的方向发展。

媒介事件的发展历程

媒介事件的发展历程

媒介事件的发展历程媒介事件的发展历程始于古代,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媒介事件也逐渐发展壮大。

以下是媒介事件发展的一些重要阶段和历程:1. 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15世纪,德国人古腾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得书籍的制作和传播大大便利化。

印刷术的发明为媒介事件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人们可以通过书籍传递信息和知识。

2. 报纸的兴起:17世纪,欧洲各国开始出现报纸,成为重要的新闻传播媒介。

报纸的问世使得新闻的传播速度进一步加快,人们可以更加及时地了解到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和信息。

3. 电报的应用:19世纪,电报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递速度再次飞跃,人们可以通过电信网络迅速发送和接收消息。

电报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新闻的传播,使得距离变得不再是信息传递的障碍。

4. 广播和电视的出现:20世纪,广播和电视的问世让信息传播进入了电子时代。

广播和电视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感官的冲击力,成为重要的媒体形式。

人们可以通过广播和电视同时收听和观看新闻、节目和娱乐节目。

5. 互联网时代的崛起: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信息传播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电脑和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接入网络,获取丰富的信息和内容。

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更是让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

互联网时代的崛起极大地改变了媒介事件的传播方式和格局。

6. 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21世纪,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传播进入了移动化时代。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应用随时随地访问各种媒体内容,同时社交媒体的大规模发展让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地发布、分享和传播信息。

以上是媒介事件发展的主要历程和阶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媒介事件的发展也会持续演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可能性。

媒介生态系统说

媒介生态系统说

媒介生态系统说作者:piaoyuntime 提交日期:2004-3-17 14:57:00 | 分类: | 访问量:460从全球来看,媒介生态学研究的起源应该是在北美。

在北美的媒介生态学研究中,又分为加拿大的多伦多学派和美国的纽约学派。

提起媒介生态学,人们通常会联想到多伦多学派和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

当然,不可否认由一群多伦多大学的媒介学者们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多伦多学派在媒介生态学理论的早期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哈罗德.英尼斯(Harold Innis)和著名的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是这个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也应该被认为是媒介生态学的奠基人物,当然其代表人物还包括Eric Havelock 以及Edmund Carpenter 等人。

但是,美国的媒介生态学者却把芒福德看作是比英尼斯等更早的先驱者。

美国学者认为到目前为止有关“媒介生态”理论的第一部著述是美国学者尼斯卓姆(Nystrom)的《面对媒介生态理论:人类传播系统研究理论范式集锦》[4]。

在这本书中,尼斯卓姆将刘易斯. 芒福德(Lewis Mumford)的“技术与文明”的论述作为媒介生态理论的基础。

同样地,另一位美国学者昆斯(Kuhns)也将芒福德(Mumford)作为他编篡的“主要媒介生态学者名录”的第一位。

因此,他们倾向于将芒福德看作是整个媒介生态学的奠基人。

芒福德也被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和哈罗德.英尼斯(Harold Innis)这两位学者提到,被称为是最早介绍媒介生态的概念和研究传播技术对人类影响的人。

刘易斯. 芒福德(Lewis Mumford)被看作是纽约学派最早的代表人物。

纽约学派并不象多伦多学派那样所指的是一所单独的学校,而指的是纽约这个城市中的媒介生态学者的群体。

纽约学派早期的成员包括纽约大学的奈尔.波斯特曼(Neil Postman)和尼斯卓姆(C. Nystrom)、哥伦比亚大学的Louis Forsdale、福德哈姆大学社会研究学院的约翰. 库克(John Culkin)、皇后学院的Gary Gumpert 和Charles Weingartner、曼哈顿的Tony Schwartz等等。

简述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

简述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

简述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诞生以来的各个阶段。

媒介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革而发展演变,从最早的口头传播到如今的数字化媒体,展示了人类与信息传递方式紧密相连的关系。

下面将以大致的时间框架来简述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

首先,在人类尚未发展出文字之前,口头传播是主要的媒介形态。

原始社会依靠口头传统将信息、知识和文化价值代代相传。

这种传播方式的局限性在于传播范围有限,依赖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随着写字的出现,人类开始利用文字记录信息和与人分享。

古代的刻字和纸张的发明,如木刻、竹简、纸张等,为信息的保存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方式。

文字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范围扩大并得以永久保留。

印刷术的出现是媒介形态的重要里程碑。

15世纪的欧洲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使得书籍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

印刷术的推广使得知识的传播变得更加高效和广泛,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接触文化的方式。

19世纪的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媒介形态的演变。

发明了蒸汽机械印刷,使报纸的印刷变得更加快速、大规模和廉价,大大推动了新闻媒体的发展。

随着电报和电话等电信技术的出现,信息的传递速度进一步加快,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0世纪,广播和电视的出现给媒介形态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广播技术使得信息可以通过电磁波广播到更大范围的听众中,而电视则将视觉内容引入了家庭。

广播和电视成为主要的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方式。

互联网及其衍生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媒介形态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20世纪70年代,互联网的原型互联网开始发展。

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便捷、实时和全球化。

邮件、即时通讯和社交媒体等网络工具的出现,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使个人能够参与到媒体内容的创建和分享中。

21世纪的数字化媒体成为主导。

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的生成、存储和传播更加方便快捷。

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在线视频和数字出版等形成了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媒介生态系统。

媒介发展历程

媒介发展历程

媒介发展历程媒介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的交流方式。

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中,人们主要通过口头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进行交流,这种方式被称为口头传播。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开始尝试使用文字来记录信息和传播知识。

这标志着媒介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阶段。

文字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时期。

这些早期的文明通过刻在石头和泥板上的文字,将信息留存在物质中,使之可以被后人阅读和传播。

这种书面媒介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保存和传播变得更加持久和可靠。

随着时间的推移,纸张的发明和广泛应用进一步加强了媒介的发展。

纸张是一种轻便且易于书写的材料,使得书写和阅读变得更加方便。

在印刷术的发明之前,人们主要通过手工复制书籍和文献来进行信息传播,这一过程非常繁琐和耗时。

然而,15世纪的印刷术革命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德国的古登堡是印刷术的发明者,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得大规模的书籍制作成为可能。

这项技术的出现使得书籍的制作时间大大缩短,成本也大幅降低。

印刷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知识和文化的传播,并为人类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20世纪的技术革命进一步推动了媒介的发展。

尤其是电子媒介的出现,如电台、电视和互联网,使得人们能够以更快、更广泛的方式传播和获取信息。

这一时期也被称为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和获取变得更加方便和实时。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媒介的发展进一步加速。

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使得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获取和传播信息。

社交媒体的兴起也使得个体能够参与到信息的制作和传播中,媒介的发展变得更加多元化和民主化。

媒介发展历程的不断演变和创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也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媒介的发展带来了信息的扩散和知识的共享,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媒介生态系统的历史演进(一)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追溯媒介生态系统的历史演进,发现媒介技术的变革如何影响到人类文化的平衡机制,
关键词媒介生态技术
2000年,尼尔·波兹曼在《媒介生态学的人文主义》一文中解释为什么采用媒介生态一词来命名这个新的学术研究领域时说道:“我们把‘媒介’放在‘生态’的前面,就是为了说明我们感兴趣的不仅仅是媒介,还有媒介和人类之问的互动给予文化以特性的方式,也可以帮助说明文化保持象征意义的平衡。

”那么,何谓“象征意义的平衡”?笔者认为,所谓“象征意义的平衡”强调的正是媒介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问的一种和谐状态,即媒介技术的变革带来人类互动方式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人类文化的平衡机制,从而实现了文明的更替。

因此,“一个关于大众传播的历史的观点是必须的”,我们希望由此获知在媒介发展的历史语境中媒介技术究竟如何定义世界,定义文化。

一、媒介生态
所谓生态,通常是指在一个生物群落及其生存发展的系统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联制约所达到的相对的平衡结构。

生态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首先意味着对环境的研究——它们的结构、内容及对周围各种生命的影响。

当然,这并非说生态与环境是等同的。

环境是自然的存在物。

它包括作为影响一个生物体生长、发展和生存的外界物质条件的自然环境,以及作为影响个人和社会本质的社会文化条件的社会环境。

而生态不仅指自然的存在方式,还包括人与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亲和关系,更多的是体现一种相互依存的整体化的系统联系。

当然,作为一种环境,必然会产生某种影响。

媒介环境的影响不仅仅是指每种媒介对于自身信息接收者的影响,还必然包含媒介之问的竞争与影响。

同时在广义上,媒介环境的影响还必然涉及到媒介技术和信息传播对自然和文化的影响。

当媒介环境发生影响时,就不可避免会形成一种媒介生态。

媒介生态指向一种系统的和谐结构,主要关注人与媒介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探讨如何在人的参与下维持媒介环境的健康,平衡,从而使人与媒介、媒介与媒介之间保持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并以此为前提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那么,媒介生态如何对人类的文化施加影响,从而实现自身系统的不断演进?像绝大多数的自我作用系统一样,媒介生态系统对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作用在历史中发生了相当巨大的变化。

首先我们要认识的是,媒介并非单纯作为一种传播的介质而存在,当我们抽取其中的技术因子来考察其对人类和文化的影响时,就会发现:媒介存在于某种传播环境中,当它通过自身所处的传播环境与人和文化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时,必然产生某种媒介生态。

因此,媒介生态必然是一种在媒介与人和文化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发生变化的动态的环境。

当我们沿着历史的河流溯源,试图发现的正是媒介技术如何一面冲破了人类联通的各种阻断,利用其强烈的渗透力创造了一种全球化的社会和谐;另一方面,技术的快速更替又创造了各种各样对于传播声音的阻隔,同时,个人思想与社会制度也逐渐经历着巨大的断裂。

二、语言的实践——口语和文字
在洪堡(Humboldt)和卡西勒(Cassirer)看来,语言的功能就是表达我们关于世界的经验,并且赋予这种经验以形式。

也就是说,语言是我们经验的形式化。

语言始终交织在思想、活动、行为之中,语词的意义就来源于此。

我们学会使用语言也就是在认识世界,语言的形成及表达都隐含着一种认识世界时树立起来的行为习惯和思想传统。

每一个人类社会都占有一种完全为其使用者而发展的语言。

说话是大众传播的最为简单的上具,但也是最重要的上具;它是人类不何于其他生命的关键性标志,它也是人类出现至今唯一贯穿始终的传播工具。

尽管如此,在以口头传播为传统的社会里,说话就是为了完成交流从而实现生存。

说话作为语言最基本的实践形式曾经在很长的时间里也是语言的唯一实践。

在口语媒介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整个人际传播促进了说话和动作,思考和感情的结合。


于声音所传递的语言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文明,这种面对面的特性也便承认了大量文化多样性的存在。

同时无法记录这些赦事就使得记忆力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作为对自身转瞬即逝特性的补偿,口语传统在另一方面又是最稳固和保守的媒介传统。

正如许多研究者所信奉的:口语和声音是社会民主最为理想的代表性媒介技术。

事实上,直到电子媒介横行的今天,最具说服力的思想仍然是通过口头语言形成和表达的,因此,“这种灵活而古老的信息传播方式对任何既定的秩序都是一个威胁”。

尽管说话一直是人类最广泛使用的符号工具,也是社会融合的最基本机制,人类仍就很难想象在一个社会中说话是语言的唯一实践。

因此,在大约公元前1500年,巴勒斯垣的闪米特人发明了字母,并由腓基特人逐渐将其表意功能进行完善。

如果说话是对生活中的事件、过程和事物进行符号化的话,那么文字书写就是对说话的再符号化,是有关符号的符号。

也就是说,人类试图用图解式的文字符号来表现说话的声音符号。

这在某种程度上拓宽了语言的使用。

通过书写,说话所引起的声音流动就可以像照相一样被截取并保持静止。

由此,人类语言就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自然局限。

人类把符号粘、刻、印在几乎所有物体的表面以期能永久保存。

但是,这种语言形式的变化并没有引起人们的一致赞同。

在人类传播史上,一个经常出现的事实就是怀疑,焦虑和悲观总是伴随着传播技术的改变一起出现。

所以,一开始人们总会抱怨新的传播媒介的入侵,总是很迫切地想要保护旧有的媒介以防御新媒介带来的竞争和变化。

苏格拉底是最突出的口语文化的捍卫者。

苏格拉底反对书写文字,认为它会削弱我们的记忆力,使那些属于私人的事情公开化,而且会改变教育实践。

当然,个人的偏见并不会改变历史的进程。

书写的发明还是在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影响。

例如,书写有助于商业的发展,特别是书写材料的轻便性导致了城邦向帝国的扩张。

它促进了人类在科学上的兴趣,有助于罗马法律的发展和基督教的扩展。

另一方面,在整个“非机械化”的书写阶段——从粘士写字板到手抄书,口语文字的发展仍旧很突出,不容忽视。

毕竟一个社会的传播习惯属于其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不可能轻易发生改变。

因此,口语表达仍然是政治指示、文学表达和思想传播的主要工具。

事实上,所有经典的文学作品,不管是诗歌、戏剧,还是哲学、历史都倾向于听而不是看。

即使到了中世纪,谓言也还是基本的听说工具,几乎所有有组织的学习,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都是通过听说的渠道来获得。

除了老师口头所说的话,没有其他的信息或是思想的来源。

在口语传统占据强势的传播环境中,人们一直保持者发出声音的阅读习惯,同时记忆也成为语言和思想保存的重要手段。

总之,即使面临着手抄体的竞争,口头语言仍然是传播的主要渠道,直到印刷文字的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