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幕裂孔疝的介绍
神经外科主观题
36. 与听神经瘤关系最密切的颅神经是 D、中
A、三叉神经 B、舌咽神经 C、迷走神经 D、面神经 E、舌下神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7. 引起交叉性感觉障碍的病变部位在 C、中
A、后根 B、后角 C、脑干 D、丘脑 E、内囊
A、头颅X线平片检查 B、脑血管造影 C、脑室造影 D、放射性同位素扫描
E、强化CT或MRI
25. 来自脑神经元的肿瘤分为 B、中
A、神经纤维瘤和神经节细胞瘤 B、神经节细胞瘤和中枢性神经细胞瘤 C、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胶质瘤 D、神经胶质瘤和神经节细胞瘤 E、神经纤维瘤和神经胶质瘤
神经外科主观题
一、名词解释
⒈中间清醒期 是指脑外伤病人伤后因脑震荡立即发生原发性昏迷,在血肿未形成之前意识就已恢复,以后由于血肿的形成和发展,使颅内压增高,再度进入昏迷状态,这之间的一段清醒期,称中间清醒期,多系硬脑膜外血肿所致。
⒉颅内高压征 当成人颅内压力持续高于2kpa(200mmH2O),即为颅内压增高,亦称颅内高压征。
4. 关于脑转移瘤,瘤周围水肿系 D 中
A、细胞性 B、渗透性 C、脑积水性 D、血管源性 E、脑缺血性
5. 一侧小脑半球肿瘤,常出现 A 中
A、患侧肢体的共济失调,粗大的水平眼震
B、对侧肢体的共济失调,粗大的水平眼震
C、患侧肢体的共济失调,粗大的垂直眼震
⒑去大脑强直 脑干损伤的重要体征,表现为四肢呈阵发性或持续性伸直性强直,躯干呈角弓反射状态。
二、问答题
⒈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1.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大。2.颅内占位性病变使颅内相对空间变小。3.先天畸形使颅腔容积变小。
脑疝名词解释
脑疝名词解释
脑疝是指颅内压力增加导致颅内结构向颅腔内移位的一种严重疾病。
在正常情况下,头颅内的神经组织包括大脑、小脑、脑干等都存在一定的空间以避免彼此之间的压迫。
然而,由于颅内压力的突然增加,这种平衡关系被破坏,导致脑组织向压力更小的区域移位,从而引起脑疝。
脑疝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蛛网膜下腔蛛网膜疝、硬脑膜外脑疝、枕大孔疝、小脑幕裂孔疝和四叶疝等。
蛛网膜下腔蛛网膜疝是指脑组织通过破损的蛛网膜下腔向上移位,压迫大脑,常见症状有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等。
硬脑膜外脑疝是指脑组织通过颅骨的骨折或缺损向外移位,常见于颅骨骨折引起的颅内压力增加。
枕大孔疝是指脑组织通过枕骨后方的枕大孔向下移位,常见症状有颈椎强直、呼吸困难等。
小脑幕裂孔疝是指小脑组织通过幕裂孔向大脑半球移位,常见症状有言语障碍、偏瘫等。
四叶疝是指脑组织同时通过蛛网膜下腔和小脑幕裂孔等多个孔洞向不同方向移位,症状较为严重。
脑疝的发生原因主要有颅内压力增加、颅内损伤和脑水肿等。
颅内压力增加常见于颅内震荡、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等。
这些情况会引起脑组织代谢异常,导致颅内压力升高。
颅内损伤包括颅骨骨折、脑神经损伤等,这些损伤会破坏颅内的结构完整性,导致脑组织向压力较小的区域移位。
脑水肿是指脑组织的细胞和间质液体积增加,使颅内压力增加。
脑水肿常见于脑部感染、脑肿瘤、颅脑外伤等疾病。
脑疝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脑组织移位的部位和程度,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
脑疝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应立即就医,治疗方法包括减压手术、药物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等,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脑疝是什么,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警惕!
脑疝是什么,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警惕!因某种原因导致人体正常位置的组织或者脏器位置发生改变,而移动到人体自然存在的“空隙”里面,医学上将这种病理现象称为“疝”,如日常人们常见的疝气,很多患者因为对疾病不了解,因此不能发现先兆症状,导致治疗不及时。
下面带大家来一起了解脑疝。
一、脑疝是什么?脑疝是因颅内压差异引起的,部分脑组织由于颅内压而造成位置移动,当移位超过一定的解剖界限时则称之为脑疝。
它是一种需要立即治疗的致命疾病。
脑疝按照发病位置通常被分为:颅内脑疝、颅外脑疝。
颅内脑疝又根据发病部位分为3种:小脑幕裂孔疝、枕骨大孔疝、大脑镰下疝。
1、小脑幕裂孔疝:小脑幕是小脑和大脑半球的隔离,当颅内压较大时,大脑半球的脑组织通过小脑幕的孔洞或裂隙被挤到压力较低的部位,称之为小脑幕裂孔疝;2、枕骨大孔疝:当颅内高压将小脑扁桃体或小脑组织通过枕骨大孔挤压到颈椎管上端,称之为枕骨大孔疝。
常见于后颅窝占位性病变以及严重脑水肿的颅内弥漫性病变;3、大脑镰下疝:是指将一侧大脑半球的扣带回经镰下孔被挤入对侧。
二、脑疝的病因有哪些引起脑疝的先决条件是“颅内压增高”,所有的颅内体积较大的占位性病变、颅腔内压力分布不均等疾病都有可能导致脑疝发生。
1、颅脑损伤:例如急性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等;2、急性脑血管病:例脑动静脉畸形、高血压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而引发的脑组织水肿;3、颅内肿瘤:例如大脑半球侧的肿瘤、后颅窝肿瘤等;4、其他原因:颅内脓肿、颅内寄生虫病、其他各类慢性肉芽肿。
脑疝的发生除了与颅内压增高有关以外,还和颅内压增高速度、颅内病变性质、颅内病变部位、颅内解剖结构、颅内代偿能力等因素相关。
三、脑疝的先兆症状有哪些?1、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和频繁呕吐,并伴随烦躁不安,症状程度相比脑疝前更为严重;2、瞳孔改变:两侧的瞳孔大小不一,刚开始时病侧的瞳孔会略微缩小,光反应略微迟钝,随着病情发展,病侧的瞳孔会逐渐散大,略不规则,直接及间接的光反应消失,此时对侧的瞳孔依旧是正常的,主要是因为患侧动眼神经受到压迫牵拉。
外科各论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外科各论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单选题,1 分)腹部闭合损伤时,最常受到损伤的空腔脏器是A、胃B、十二指肠C、小肠D、升结肠E、乙状结肠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①小肠在腹腔中分布广,容积大,相对表浅,又无骨骼保护,因此腹部闭合性损伤时最易受累,②胃由于有肋弓保护,且活动度较大,柔韧性较好,壁厚,很少受累。
十二指肠由于位置深在,且有肋弓保护,故十二指肠外伤少见。
结肠损伤的发生率仅次于小肠,多为开放伤,闭合伤少见。
2、(单选题,1 分)关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术后镇静药物应用过多B、硬膜外麻醉后较全麻更易发生C、术前活动过早D、胆囊切除术后较全髋置换术后更易发生E、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较甲状腺癌手术更易发生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静脉损伤、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
血流缓慢是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常见原因。
麻醉药(不是镇静药)应用过多,可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从而诱发深静脉血栓形成。
全麻后下肢肌完全麻痹,处于松弛状态,术后卧床休息,血流缓慢,因此全麻后较硬膜外麻醉更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不是术前)早期下床活动,可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
②各种大手术是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常见原因,因为术中、术后组织损伤均可引起血小板黏聚能力增强。
因此大手术(全髋工换术、直肠癌术)后较中、小手术(胆囊切除术、甲状腺癌手术)后,更易发生血栓形成(E对)。
3、(单选题,1 分)高位单纯性肛瘘的治疗方法是A、瘘管切开B、挂线疗法C、肛瘘切除D、切开联合挂线E、激光治疗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①肛瘘手术的关键是尽量减少肛门括约肌的损伤,防止肛门失禁,避免瘘的复发。
对于高位单纯性肛瘘可采用挂线疗法,利用橡皮筋的机械切割作用,缓慢切开肛瘘,使肌肉组织一边坏死,一边愈合,从而避免被切断的肛管直肠环回缩引起肛门失禁(B)。
②对于低位单纯性肛瘘,因瘘管在外括约肌深部以下,手术不会损伤肛门括约肌深部,不会出现术后肛门失禁,因此可一次性行肛瘘切除。
脑疝类型及其影像学特点
脑疝类型及其影像学特点脑疝,定义为脑组织从其正常位置转移到相邻空间,是一种危及生命的需及时诊断,成像光谱范围从细微变化到大脑结构明显位移。
脑疝综合征通常根据其位置分为颅内疝和颅外疝。
颅内疝可进一步分为三种类型:(a)镰下疝;(b)小脑幕疝;(c)扁桃体疝。
脑水肿、肿瘤或出血是导致脑疝的原因,脑疝可产生脑损伤,压迫颅神经和血管引起出血或缺血或阻塞脑脊液正常循环,产生脑积水。
每种类型脑疝都可能与特定神经系统综合征有关,为做出准确诊断,建议采用六点方法:全面分析患者的详细病史和临床检查结果、解剖标志的知识、质量效应的方向、移位结构的识别、间接的存在放射学发现和可能的并发症。
CT 和 MRI 是用于建立正确诊断和指导治疗决策的首选成像方式,首选成像方式是CT,特点是采集时间更短,成本更低,应用更广泛。
脑疝患者通常处于危急临床状态,及时做出诊断对于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脑疝是一种潜在的威胁生命疾病,需要及时诊断,脑疝可分为两大类:颅内和颅外,脑疝原因是体积和颅内压增加,影像学上范围从细微变化到明显脑结构移位。
颅骨是一个坚硬的拱形结构,包含三个主要部分:大脑、脑脊液(CSF)和血液。
它被骨质地标和无弹性的硬膜反射所分割。
颅骨不灵活性质,颅内容积是固定的,几乎没有扩张的空间。
大脑、CSF和颅内血液的体积之和是不变的。
当颅内容积的变化超过这些补偿机制时,脑组织会从一个腔室移到另一个腔室,它可以是通过解剖学上的或获得性的空间。
脑疝可能引起脑压坏死,压迫颅内神经和血管引起出血或缺血,并阻碍CSF的正常循环,产生脑积水。
每种类型脑疝都可能与特定的神经系统综合征有关,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最为有效,MRI结果与CT扫描结果相似,但组织特征更好,尤其是在颅后窝疾病中。
解剖学 MRI序列最适合评估。
诊断脑疝综合征方法采用六关键方法来分析所有临床和影像学信息,以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
临床信息。
临床信息有助于指导对潜在受累解剖结构的详细分析,应考虑患者病史、临床情况和特定神经系统综合征。
神外重点
⒒正常瞳孔直径约26mm两侧等大圆形对光反应灵敏。
如两侧瞳孔不等大一侧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并伴有意识障碍则 提示有脑受压及脑疝,一般受压部位多在瞳孔扩大侧。
如双侧瞳孔大小多变不等圆对光反应差为脑干损伤的特征。
⒏有关头皮损伤不正确的叙述是B .
A头皮裂伤出血多不易自行停止 .
B头皮血肿因皮下血管丰富故血肿较大 .
C帽状腱膜下血肿有波动感 .
D骨膜下血肿局限于某一块颅骨的范围内 .
E头皮损伤合并感染可引起颅内感染
⒐诊断颅底骨折的主要依据是D .
A头颅线片 .头颅超声波检查 .脑电图检查 .临床表现 .头部外伤史
⒑头皮撕脱伤清创术哪项是错误的E .
A争取在6-12小时内清创缝合 .
B皮瓣未完全脱离可清创缝合 .
C皮瓣完全脱离但挫伤不严重可缝合 .
D大片头皮缺损应作自身游离植皮 .
E头皮组织抗感染力强感染创面可缝合
⒒小脑幕孔疝疝入的脑组织是B .
小脑蚓部 .颞叶钩回 .边缘叶海马回 .枕叶枕极 .小脑扁桃体
⒊脑疝 当颅内压增高时导致各分腔压力不均衡可使部分脑组织从压力较高处通过生理裂隙或孔道向压力较低处移动造成该处的脑组织、颅神经、血管受压并产生相应的症状谓之脑疝。
⒋小脑幕切迹疝 临近小脑幕的颞叶钩回移位疝入小脑幕裂孔内下方故又称小脑幕裂孔疝或颞叶钩回疝。 ⒌枕骨大孔疝 临近枕骨大孔的小脑扁桃体部分疝入枕骨大孔故又称小脑扁桃体疝。
⒑去大脑强直 脑干损伤的重要体征表现为四肢呈阵发性或持续性伸直性强直躯干呈角弓反射状态。
二、填空
⒈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三项主征,其中视乳头水肿是诊断颅内压增高重要的客观依据
神经外科习题
三、是非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表示。)
⒈颅内压增高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
正确:颅内压增高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征。
⒉视乳头水肿是诊断颅内压增高的客观依据。(+)
⒊急性枕骨大孔疝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
E.停止治疗时,应先停止冬眠药物,再停止物理降温
⒍急性枕骨大孔疝病人行脑室引流术后护理要点:(B.C.D.E)
A.将引流瓶安放在低于头部10~15cm的高度
B.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
C.掌握引流速度,切忌流速过快
D.注意观察脑脊液的性状
E.每日定时更换引流瓶,记录引流量
⒎颅脑损伤主要的观察内容是:(A.B.C.D)
正确:急性枕骨大孔疝病人呼吸和循环障碍出现较早,瞳孔变化和意识障碍相继出现,多突然发生。
⒋严重颅内压增高病人忌做腰椎穿刺。(+)
⒌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病人昏迷后有中间清醒期。(-)
正确: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病人因颅内压增高或因脑组织挫伤急性出血后立即昏迷,并呈持续昏迷状态。
⒍脑震荡为最常见的轻度原发性脑损伤,它既无组织结构上的损害,也不出现神经功能缺损。(+)
⒋脑膜刺激征临床表现:(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
⒌颅脑手术后血肿多发生在手术后(6~24)小时内。
⒍对颅高压患者应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
⒎正常成人颅内压为(0.7~2kpa)(70~200mmH2O),儿童为(0.5~1kpa)(50~100mmH2O)⒏冬眠Ⅰ号合剂配方为:(杜冷丁100 mg)、(异丙嗪50mg)、(氯丙嗪50mg)
⒊脑疝当颅内压增高时,导致各分腔压力不均衡,可使部分脑组织从压力较高处通过生理裂隙或孔道向压力较低处移动,造成该处的脑组织、颅神经、血管受压并产生相应的症状谓之脑疝。
脑疝诊疗常规
脑疝诊疗常规
【诊断】
1、小脑幕裂孔疝
(1)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
(2)患侧动眼神经部分或完全麻痹,出现病侧瞳孔扩大,光反应消失,眼球外展,上睑轻度下垂。
对侧肢体不全瘫痪,肌力下降,肌张力升高,锥体束征(+)
(3)随着病情发展,昏迷程度加深,双侧瞳孔散大,四肢瘫
(4)中脑与下丘脑之间的联系终断,出现一系列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2、枕骨大孔疝
(1)颈神经根受到牵拉,可引起颈后部疼痛及颈强直
(2)患者意识常保持清醒,瞳孔很少有改变
(3)延髓内各颅神经功能紊乱,可出现心动过缓,血压上升,呼吸变慢等症状。
第四脑室底的激惹引起反复呕吐,吞咽困难等
(4)突然出现使颅内压升高的诱因时,可使脑疝加剧而导至呼吸骤停,昏迷,继以循环衰竭死亡
3、大脑廉下疝
病侧大脑半球内侧面后部的梗死,出现对侧下肢轻瘫,排尿障碍等
4、小脑幕裂孔上疝
(1)有四叠体受压的表现,如双侧不全睑下垂,双眼上视障碍,瞳孔等大,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2)患者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3)晚期可出现去大脑强直及呼吸骤停
【治疗】
1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变化
2紧急应用脱水降颅压药
(1)20%甘露醇250ml~500ml快速滴注,其它如甘油果糖,速尿也可应用
(2)血浆白蛋白对消除脑水肿也有效
(3)激素对消除脑水肿也有效,早期应用效果好
3有脑积水时可作脑脊液分流术,紧急情况下可作脑室穿刺引流
4对症支持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控制高热
维持血压于较正常水平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小脑幕切迹疝名词解释
小脑幕切迹疝名词解释
小脑幕切迹疝是指小脑幕组织在后颅凹内侵入的一种神经外科疾病。
小脑幕切迹疝常常发生于颅内压力急剧增高时,例如脑肿瘤、脑出血、脑水肿等引起颅内压力升高的病情。
小脑幕位于颅内底部,是小脑的一部分,主要与脑干连接,通过小脑幕中的脑室孔连接颅内脑室系统。
由于头颅内部的骨骼结构的限制,当颅内压力骤然增高时,小脑幕的组织容易进入颅内下列脑池和裂隙:小脑幕裂孔、小脑幕上窝、小脑幕下窝等,即为小脑幕切迹疝。
小脑幕切迹疝的症状包括颅内压力增高引起的头痛、恶心、呕吐,颅神经症状如复视、眼球震颤,以及小脑功能障碍引起的共济失调、步态不稳等。
小脑幕切迹疝对患者的生命有威胁,因为小脑幕切迹后的结构包括脑干,是控制呼吸、循环等重要功能的关键区域,一旦受到压迫和损伤,将会使这些重要功能受到影响,造成生命危险。
治疗小脑幕切迹疝的首要任务是立即降低颅内压力,以减轻小脑幕对颅内结构的压迫。
通常采用药物如呋塞米、甘露醇等以减少脑水肿,同时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减轻颅内压力。
外科手术可采用颅骨开窗术或者脑室穿刺引流术,以达到减压的效果。
总之,小脑幕切迹疝是一种严重的颅内压增高引起的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和小脑功能损害为主。
尽快降低
颅内压力、及时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是关键,以避免患者生命受到威胁。
脑疝
脑疝1.概念当颅内压增高时,脑组织由压力高处通过解剖上的裂隙或孔道向压力低处移位,从而压迫邻近的神经结构和血管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重者可危及生命,称之为脑疝。
2.分型(1)小脑幕切迹疝:幕上占位病变引起颅内压增高,由上向下压迫推挤脑组织,颞叶的内侧结构(沟回或海马旁回)通过小脑幕切迹被推移至幕下。
幕下占位病变,由于幕下腔的压力高,小脑蚓部上部可经小脑幕切迹向幕上移位,称为逆行性或小脑幕切迹上疝。
(2)枕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后颅窝占位病变易发生,幕下压力高于椎管内压力,小脑扁桃体经枕大孔推挤至椎管内。
(3)大脑镰下疝(扣带回疝)指一侧大脑半球内侧面的扣带回经大脑镰下缘向对侧移位。
3.脑疝的形成原因引起颅内压增高的任何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若导致颅内各分腔压力不均都可引起脑疝,临床上常见的原因如下:(1)外伤性颅内血肿;(2)颅内肿瘤;(3)脑脓肿;(4)颅内寄生虫病变及各种慢性肉芽肿;(5)脑血管意外(出血性或缺血性脑卒中);(6)医源性因素:颅内压增高的病人不适当的腰穿会促使脑疝形成。
4.脑疝的处理原则(1)紧急按颅内压增高的一般处理,并快速静脉输注高渗降颅内压药物,迅速明确病因,同时行开颅术前准备。
(2)根据病因及病人情况采取不同的外科减压方法。
(3)若系枕大孔疝或合并严重脑积水者,迅速行侧脑室体外引流常能迅速降低颅内压,使病人转危为安。
2.小脑幕切迹疝1.解剖学基础当由于某种或某些原因导致一侧幕上腔压力超过幕下腔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颞叶内侧面海马和钩回在压力差的驱使下嵌入到中脑和小脑幕切迹之间的间隙内,压迫切迹内的中脑、动眼神经、大脑后动脉和中脑导师水管,由此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体征和后果,称之为小脑幕切迹疝,或颞叶钩回疝。
大脑脚下位于中脑腹侧面,主要由锥体束组成。
此束由大脑中央前回的大椎体细胞发出纤维经内囊下行至脑干的腹侧,大部分纤维在延髓的锥体交叉至对侧,支配对侧的肢体随意运动。
动眼神经支配眼内肌(瞳孔括约肌司瞳孔收缩)和眼外肌(除外直肌和上斜肌以外的所有眼外肌),故小脑幕切迹疝发生后,压迫同侧大脑脚和动眼神经,造成同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症状和全征。
脑疝
脑疝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脑疝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包括颅内压增高症状, 意识障碍(慢性枕骨大孔疝无意识障碍)和脑疝的特有症状。
由于其发生的部位不同, 临床表现各有特点。
1 临床症状、体征(1) 小脑幕切迹疝当一个小脑幕上占位性病变的病人有如下表现时, 则表示病人已有小脑幕切迹疝发生。
①病人先有剧烈头痛, 烦躁不安, 频繁的恶心、呕吐, 继而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 甚至昏迷。
②同侧瞳孔先短暂缩小继而散大, 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 随后出现上眼睑下垂, 眼外肌麻痹, 最后眼球固定。
③多数对侧肢体偏瘫并有锥体束征改变, 少数发生在同侧。
④急性颅内压增高时的生命体征改变: 血压升高, 脉缓慢有力, 呼吸缓慢而深, 体温升高。
如在上述情况发生后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 则病情继续恶化。
对侧瞳孔也按上述规律变化,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全疝), 且出现去大脑强直, 进而形成枕骨大孔疝致呼吸、心跳停止。
(2 )枕骨大孔疝的一个颅后窝占位性病变的病人如有下列表现, 则表示有枕骨大孔疝的发生。
①病人先有剧烈头痛, 以枕部及上颈部为严重, 继而在急性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在慢性病人则多无神志变化)。
②有时有强迫头位, 多数出现颈项强直。
③颅内压增高的生命体征改变, 脉缓有力, 血压升高。
④延髓呼吸中枢受压, 出现呼吸衰竭, 乃至呼吸突然停止。
(3) 上行性小脑幕切迹疝的其症状体征与下行性小脑幕切迹疝基本相同。
(4) 大脑镰下疝一般此疝不引起特殊症状, 有时大脑前动脉受大脑镰压迫, 绞窄同侧大脑前动脉, 压迫对侧大脑前动脉, 则出现: 1急性肢体麻痹: 对侧完全麻痹, 同侧不完全麻痹。
2急性脑脊液循环障碍,3意识障碍。
脑疝的预防措施脑疝是因各种脑部疾病引起颅压增高的危重症表现之一。
脑疝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叫天幕裂孔疝,又叫颞叶疝、海马沟回疝。
另一种叫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体疝。
1、小脑幕裂孔疝:是病灶侧的颞叶沟回部分的脑组织被挤入小脑幕裂孔内形成。
神经内科常见急危
(2)边缘叶性癲痫持续狀态 (3)偏侧抽搐状态伴偏侧轻瘫
治疗原则 1.尽快终止发作。 1.尽快终止发作。 尽快终止发作 2.维持生命功能 保护脑神经元, 2.维持生命功能,保护脑神经元,避免 维持生命功能, 发生缺血缺氧脑损害。 发生缺血缺氧脑损害。 3.预防及控制并发症 3.预防及控制并发症,应特别注意处理 预防及控制并发症, 脑水肿、低血糖、高热及呼吸循环衰 脑水肿、低血糖、 竭。 4.尽快查明病因 及时进行病因治疗。 4.尽快查明病因,及时疝 (a)大脑镰下疝 扣带回疝) (扣带回疝) (b)小脑幕裂孔疝 (b)小脑幕裂孔疝 颞叶沟回疝) (颞叶沟回疝) (c)枕骨大孔疝 (c)枕骨大孔疝 小脑扁桃体疝) (小脑扁桃体疝)
两种脑疝示意图
小脑幕切迹疝
枕骨大孔疝
小脑幕切迹疝的临床表现
高颅压症状:剧烈头痛、频繁呕吐、 ① 高颅压症状: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 不安; 不安; 意识改变:表现为嗜睡、浅昏迷以至昏迷; ② 意识改变:表现为嗜睡、浅昏迷以至昏迷; 瞳孔变化:双侧瞳孔不等大,光反应消失; ③ 瞳孔变化:双侧瞳孔不等大,光反应消失; 运动障碍: ④ 运动障碍:出现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 痪; 生命体征紊乱:血压升高、呼吸慢而深, ⑤ 生命体征紊乱:血压升高、呼吸慢而深, 脉搏慢而有力。 脉搏慢而有力。
二.控制发作 首选地西泮10~20mg静注 静注, (1)首选地西泮10~20mg静注,每分 2mg,再予60~100mg加于 加于5 钟<2mg,再予60~100mg加于5% G.N.S500ml缓滴 G.N.S500ml缓滴,12h. 缓滴, 儿童首次0.25 0.5mg,不超过 不超过10mg。 儿童首次0.25 ~0.5mg,不超过10mg。 付作用:呼吸抑制。 付作用:呼吸抑制。 地西泮加苯妥因钠: (2)地西泮加苯妥因钠:地西泮 10mg~ 20mg,iv,苯妥因钠 10mg~ 20mg,iv,苯妥因钠 0.3~0.6g+0.9%N.S500ml,ivdrip, 0.3~0.6g+0.9%N.S500ml,ivdrip,
外伤性脑中心疝致死1例
外伤性脑中心疝致死1例
王广川;高冰;单亚明;任立国;王直
【期刊名称】《中国法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8(023)003
【摘要】脑中心疝是一种少见的小脑幕裂孔疝,因病变隐蔽而易漏诊,在伴有其它严重损伤或疾病时则更易误诊。
【总页数】1页(P216-216)
【作者】王广川;高冰;单亚明;任立国;王直
【作者单位】沈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辽宁沈阳,110002;沈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辽宁沈阳,110002;沈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辽宁沈阳,110002;沈阳市公安局苏家屯分局,辽宁沈阳,110101;沈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辽宁沈阳,11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
【相关文献】
1.桥脑被盖部疝并脑中心疝致死1例 [J], 姚青松;袁冠群
2.双额脑挫裂伤后迟发脑水肿致脑中心疝诊治分析 [J], 邱佳冀;徐珑;王小平;郭尔安;刘佰运;李京生
3.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并发脑中心疝的临床分析 [J], 陈锷峰;骆明;钱辉;陈华炜;孙陈军;章月江
4.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并发脑中心疝的临床分析 [J], 陈锷峰;骆明;钱辉;陈华炜;孙陈军;章月江;
5.双侧额叶脑挫裂伤致脑中心疝的临床诊治分析 [J], 邹志斌;邹国荣;罗庆勇;胡友珠;杨幸达;钟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脑幕裂孔疝致枕叶脑梗死
1 临床 资 料
11 一般资料 . 本 组 5 中 男 4例 , 1例 , 龄 1 ~ 5 例 女 年 9 1岁 ,
平均 3. 5 5岁 。均 为 伤后 2 h内入 院 , 中 1例 有 高 血 压 病 史 。 4 其 12 临床 表 现 5例 均 神 志 不 清 , 昏迷 状 , 均 有 伤 侧 瞳 孔 . 呈 5例 散 大 及 对 光 反 射 消 失 , 侧 肢 体 偏 瘫 , 下 肢 病 理 征 阳性 , 对 双 4例 伴有尿失 禁 , 眶 去 大脑 强直 发 作 , P 109 ~ 15 压 B 6 / 5 0 mmHg , P5  ̄6 次 / n R 1 ~ 1 / n GC 5 5 mi, 6 8次 mi, S评 分 为 5分 。1例 呈 深 昏迷 状 , 激 无 反 应 , 便 失 禁 , P 1 0 10 刺 二 B 8 / 1 mmHg P 5 / , 3次
【 关键 词】 小脑 幕 ; 孔 疝 ; 梗 死 裂 脑 【 图分 类 号】 R 4 . 3 中 7 3 3 【 文献 标 识 码 20 )3O 1一2 文 6 35 1 (0 7 O 一14O 复 出现 阵发 性 “ 蒙 ” 行 头 颅 C 复 查 后 提 示 脑 梗 死 。 大 家 知 黑 , T
全 , 于临床广泛应用 。 适 参 考 文 献
C3 王 新 德 执 笔 . 类脑 血 管疾 病 诊 断 要 点 ( 卒 中 患 者 神经 功 能 缺 1 各 脑 损 程 度 评 分 标 准 ) .中 华 神经 科 杂 志 ,9 6 2 ( ) 7 ~ 3 3 U3 1 9 ,9 6 :9 8 [] 盂 家 眉 主 编 .神 经 内 科 临 床 新 进 展 C .北 京 :北 京 出 版 社 , 2 M]
C3 吴 祖 舜 , 俊 凤 , 小冬 .噻氯 匹 定 预 防 急 性 脑 梗 死 复 发 的 疗 效 观 5 高 王 察 C] J .中 风 与 神 经 疾病 杂 志 , 98 1 () 3 I9 , 5 1 :8
脑疝PPT课件
• 其他
穿颅疝
8
• 临床以小脑天幕疝和枕骨大孔疝多见,尤以小脑幕切 迹疝最常见;
• 大脑镰疝也颇多见,但临床症状不重,影响不大,所 以不被临床重视 • 小脑幕裂孔上疝少见,但一旦发生可严重危害生命
• 蝶骨嵴疝极罕见,且无严重临床表现,因此临床意义 不大
• 以上四类脑疝有时可以二种或二种以上疝同时形成产 生所谓“复合脑疝”
9
高颅压形成的规律
弥漫性颅内压增高,脑疝一般发生于中线部位
一侧性颅压增高(如颅内占位病变),通常脑疝 发生于病变所在的一侧 位于前方的占位病变,脑疝一般发生于后方 位于后方的占位病变,脑疝可发生于前方,也可 发生于后方
10
高颅压形成的规律
小脑幕上的病变常引起小脑天幕疝;但也可单独引起
或同时引起枕骨大孔疝 小脑幕下的病变,多引起枕骨大孔疝,偶可引起小脑 幕裂孔上疝 以上为一般性规律,却非绝对
11
小脑幕裂孔疝
12
• 临床解剖与发病机理 由硬脑膜构成的小脑幕,其游离缘与鞍背 围合成一个前宽后窄的裂孔 此裂孔正常生理可通过: (1)大脑后动脉与中脑动脉, (2)脚间池、环池和四叠体池
Central herniation
19
临床表现
20
• 瞳孔散大及瘫痪
早期
小脑幕上方的组织突入裂孔后,
首先引起中脑被挤压和推移 (1)由于病侧的动眼神经(Ⅲn)轻度受压或被牵扯产生 脑疝侧瞳孔缩小(但历时极为短暂),很快由于Ⅲn不全 麻痹引起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因此,早 期瞳孔散大伴光反射迟钝的一侧一般提示为病灶侧,具 有定位价值。脑疝衰竭期则双侧瞳孔散大 (2)同侧大脑脚受压引起对侧上下肢轻瘫;少数可将脑 干对侧挤压使对侧大脑脚受损,出现同侧上下肢瘫痪。
外科名解简答病例分析
名词解释无菌术针对各种污染来源所采取的一系列防范措施,包括消毒法、灭菌法、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
局部麻醉将麻醉药物作用于外周神经,使躯体某部位感觉丧失麻醉麻醉是指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
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附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疖是单个毛囊及其附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颅内压增高颅内压持续在(成人为200mmH2O,小儿为100 mmH2O)以上低钾血症因呕吐、腹泻、禁食等原因,致病人全身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血清钾<3.5mmol/L,称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由于钾摄入过多、钾排出障碍、钾分布异常等原因引起血清钾>5.5mmol/L而导致的体液失衡状态。
创伤一般是指机械性致伤因子所造成的损伤。
脑震荡表现为一过性脑功能障碍,无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
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围手术期指病人入院后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相连续的这段时间。
张力性气胸又称高压性气胸,是由于与胸膜腔相通的裂口呈单向活瓣作用,吸气时活瓣开放,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活瓣关闭,空气不能排出胸膜腔,导致胸膜腔内压力急剧上升。
损伤性血胸胸部损伤引起胸膜腔积血,称为损伤性血胸。
腹外疝腹内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或盆壁的薄弱点或缺损向体表突出,局部形成包块的总称。
痔是直肠下端粘膜下或肛管皮肤下静脉丛扩张、迀曲而形成的结节性静脉团块。
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称为骨折。
损伤各种致伤因子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结构破坏和生理功能障碍统称为损伤。
烧伤热力(火焰、热液、蒸汽及高温固体)、光、电、化学物质及放射线等致伤因子造成的损伤。
外科感染是指需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手术介入性诊疗操作后后并发的感染。
灭菌法预先采用物理方法为主的措施,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
腹膜刺激征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现代外科学是研究外科大致五大类疾病的诊断,预防以及治疗的知识和技能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此外,还涉及到实验外科和自然科学基础消毒法即应用化学方法消灭微生物。
小脑幕裂孔下疝的CT诊断
小脑幕裂孔下疝的CT诊断
王缉胜;黎忠锡
【期刊名称】《微创医学》
【年(卷),期】2005(024)002
【摘要】小脑幕裂孔下疝又名海马钩回疝,是一种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如不及时作出诊断及治疗,常导致严重后果。
以往临床主要根据患者瞳孔、神志改变及锥体束征进行诊断,难以对该病作出早期诊断。
我院2001~2003年用CT对26例小脑幕裂孔下疝进行检查,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210-211)
【作者】王缉胜;黎忠锡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河池,546300;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河池,546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小脑幕裂孔下疝CT诊断和相关治疗问题 [J], 徐崇开;许开喜;潘辛;邵风扬
2.小脑幕裂孔下疝的CT诊断(附20例报告) [J], 周继良;孙华
3.小脑幕裂孔切开术治疗外伤性小脑幕切迹疝26例 [J], 张吉云;王河君;张保云;田少峰;郑世平;朱学安
4.小脑幕裂孔疝CT诊断(附21例报告) [J], 朱新进
5.小脑幕裂孔切开联合大骨瓣减压治疗小脑幕切迹疝 [J], 李鑫;刘少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小脑幕裂孔疝的介绍
导语:我们都知道小脑这个器官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多么的重要,它支配着我们的身体运行,一旦小脑出现小脑幕裂孔疝这种疾病,就会导致我们出现语
我们都知道小脑这个器官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多么的重要,它支配着我们的身体运行,一旦小脑出现小脑幕裂孔疝这种疾病,就会导致我们出现语言障碍等情况,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应该要注意小脑幕裂孔疝的治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种疾病是什么吧。
小脑幕裂孔疝又称小脑幕切迹疝,颞叶钩回疝。
常由幕上病变引起,是病灶侧的颞叶钩回部分的脑组织被挤入小脑幕裂孔内,挤压中脑脑池,从而使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进一步加重颅内压增高,形成恶性循环。
与枕骨大孔疝同属常见脑疝。
是颅内压增高的严重后果。
病理当发生脑疝时,移位的脑组织在小脑幕裂孔处挤压脑干,脑干受压变形或者移位,严重时其实质内血管受牵拉,甚至断裂,造成脑干缺血、水肿和出血;动眼神经受挤压可产生动眼神经麻痹;同侧大脑脚受挤压造成对侧肢体偏瘫;移位的脑组织挤压大脑后动脉造成枕叶皮层梗塞;小脑幕切迹疝挤压中脑脑池,从而使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进一步加重颅内压增高,形成恶性循环。
处理
在诊断脑疝的同时应快速静脉输注高渗性降颅压药物,以缓解病情,争取时间。
尽快去除病因,如清除血肿或切除肿瘤等。
如难以确诊或确诊而病因暂不能去除时,可行以下姑息性手术。
1.侧脑室外引流术可经侧脑室额角、枕角、体部等处穿刺置引流管,以迅速降低颅内压,适用于严重脑积水或脑室内有积血或血块者,是颅脑手术前常用的辅助性抢救措施。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